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中的应用(5篇)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中的应用(5篇)



第一篇:医学影像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摘要:医学影像学在医学诊断领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过目前在临床的应用上是非常广泛的,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科学和直观的依据,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的症状、化验等方面,为最终准确诊断病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很好的应用在治疗方面。现对X成像、CT成像、超声成像、核磁共振等基本原理、临床应用特点进行介绍。

关键字:医学影像学、X光成像(X-ray)、脑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超生成像(ultrasound)等

1895年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不久即被用于人体的疾病检查,并由此形成了放射诊断学。近30年来,CT、MRI、超声和核素显像设备在不断地改进核完善,检查技术核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影像诊断已从单一依靠形态变化进行诊断发展成为集形态、功能、代谢改变为一体的综合诊断体系。与此同时,一些新的技术如心脏和脑的磁源成像和新的学科分支如分子影像学在不断涌现,影像诊断学的范畴仍在不断发展和扩大之中。1.X线成像

1.1 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X线之所以能使人体组织在荧屏上或胶片上形成影像,一方面是基于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之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达荧屏或胶片上的X线量即有差异。这样,在荧屏或X线片上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1.2 X线成像的特点

显示的结构层次比较丰富,有利于整体观察受检部位的组织结构,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但其密度分辨率较低,无法区别组织密度差别小的结构。

1.3 X线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X线成像是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之一,是影像学的基础,已经积累了丰富成熟的经验,也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最基本的诊断方法,特别是在骨骼、胸部、胃肠道应用广泛。2.CT成像

2.1 CT的成像基本原理

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对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扫描所得信息经计算而获得每个体素的X线衰减系数或吸收系数,再排列成矩阵,即数字矩阵,数字矩阵可存贮于磁盘或光盘中。经数字/模拟转换器把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即象素,并按矩阵排列,即构成CT图像。所以,CT图像是重建图像。每个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学方法算出。

2.2 CT的成像的特点

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象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这些象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不同CT装置所得图像的象素大小及数目不同。

CT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因此,与X线图像所示的黑白影像一样,黑影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含气体多的肺部;白影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骨骼。但是CT与X线图像相比,CT的密度分辨力高,即有高的密度分辨力。因此,人体软组织的密度差别虽小,吸收系数虽多接近于水,也能形成对比而成像。这是CT的突出优点。所以,CT可以更好地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如脑、脊髓、纵隔、肺、肝、胆、胰以及盆部器官等,并在良好的解剖图像背景上显示出病变的影像。2.3 CT的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CT由于它的特殊诊断价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CT设备比较昂贵,检查费用偏高,某些部位的检查,诊断价值,尤其是定性诊断,还有一定限度,所以不宜将CT检查视为常规诊断手段,应在了解其优势的基础上,合理的选择应用。3.核磁共振成像

3.1 核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核磁共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人体内含有非常丰富的水,不同的组织,水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如果能够探测到这些水的分布信息,就能够绘制出一幅比较完整的人体内部结构图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就是通过识别水分子中氢原子信号的分布来推测水分子在人体内的分布,进而探测人体内部结构的技术。3.2 核磁共振成像的特点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介入探测技术,相对于X-射线透视技术和放射造影技术,MRI对人体没有辐射影响,相对于超声探测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更加清晰,能够显示更多细节,此外相对于其他成像技术,核磁共振成像不仅仅能够显示有形的实体病变,而且还能够对脑、心、肝等功能性反应进行精确的判定。在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氏症、癌症等疾病的诊断方面,MRI技术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3 核磁共振成像在临床中应用

MRI所获得的图像非常清晰精细,大大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避免了剖胸或剖腹探查诊断的手术。由于MRI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X射线和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造影剂,因此对人体没有损害。MRI可对人体各部位多角度、多平面成像,其分辨力高,能更客观更具体地显示人体内的解剖组织及相邻关系,对病灶能更好地进行定位定性。对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肿瘤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4.超声成像

4.1 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

阵列声场延时叠加成像是炒成成像中最传统,最简单的,也是目前实际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成像方式。在这种方式中,通过对阵列的各个单元引入不同的延时,而后合成为一聚焦波束,以实现对声场各点的成像。4.2超声成像的特点

在临床应用方面,B超为最重要的诊断方法,B超可以清晰地显示各脏器及周围器官的各种断面像,由于图像富于实体感,接近于解剖的真实结构。4.3 超声成像的应用

随着医学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从A型、M型一维超声成像、B型二维超声成像,发展到动态三维成像;由黑白灰阶超声成像发展到彩色血流成像;超声造影、谐波成像、多普勒组织成像等技术已经应用于临床。医学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其非电离辐射的独到之处、对软组织鉴别力较高的优势、仪器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特点,成为医学成像中颇具生命力而不可代替的现代影像诊断技术。5.其他影像成像技术 5.1 放射性核素显像

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后,以脏器内、外或正常组织与病变之间对放射性药物摄取的差别为基础,利用显像仪器获得脏器或病变的影像。常用的显像仪器为γ照相机和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照相机(ECT),后者又分为正电子类型的 PECT 和单光子类型的SPECT。按显像的方式分为静态和动态显像两种。由于病变部位摄取放射性药物的量和速度与它们的血流量、功能状态、代谢率或受体密度等密切相关,因此所得影像不仅可以显示它们的位置和形态,更重要的是可以反映它们的上述种种状况(可以统称为功能状况),故实为一种功能性显像。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疾病的早期,在形态结构发生变化之前,上述功能状态已有改变,因此放射性核素显像常常能比以显示形态结构为主的 XCT、MRI、超声检查等较早地发现和诊断很多疾病。但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如上述其他医学影像方法,清晰度较差,应根据需要适当选择或联合应用各种显像方法。

放射性核素检查的主要内容有:①心血管系统。主要有心肌显像和心功能测定。②神经系统。主要有局部脑血流(γCBF)断层显像、局部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和神经受体显像。③肿瘤显像。主要有放射免疫显像(RII)、其他特异性亲肿瘤显像、67Ga 显像、骨转移灶显像和淋巴显像。④消化系统。主要有肝血管瘤显像、肝胆显像、异位胃粘膜显像和活动性消化道出血显像。⑤呼吸系统。主要用于早期诊断发病2~3日内的肺栓塞。⑥泌尿系统。主要有泌尿系动态显像。利用 99mTc-DMSA 可以显示肾实质影像,能灵敏地发现肾脏瘢痕。此外,放射性核素显像还可用于内分泌系统、骨骼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5.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一种新的X线成像系统,是常规血管造影术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普通血管造影图像具有很多的解剖结构信息,例如骨骼、肌肉、血管及含气腔隙等等,彼此相互重叠影响,若要想单纯对某一结构或组织进行细微观察就较为困难。

DSA的成像基本原理是将受检部位没有注入造影剂和注入造影剂后的血管造影X线荧光图像,分别经影像增强器增益后,再用高分辨率的电视摄像管扫描,将图像分割成许多的小方格,做成矩阵化,形成由小方格中的像素所组成的视频图像,经对数增幅和模/数转换为不同数值的数字,形成数字图像并分别存储起来,然后输入电子计算机处理并将两幅图像的数字信息相减,获得的不同数值的差值信号,再经对比度增强和数/模转换成普通的模拟信号,获得了去除骨骼、肌肉和其它软组织,只留下单纯血管影像的减影图像,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通过DSA处理的图像,使血管的影像更为清晰,在进行介入手术时更为安全。

5.3正子扫描(PET)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是核医学领域比较先进的临床检查影像技术。

其大致方法是,将某种物质,一般是生物生命代谢中必须的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核酸、脂肪酸,标记上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如F18,碳11等),注入人体后,通过对于该物质在代谢中的聚集,来反映生命代谢活动的情况,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

最近各医院主要使用的物质是氟代脱氧葡萄糖,简称FDG。其机制是,人体不同组织的代谢状态不同,在高代谢的恶性肿瘤组织中葡萄糖代谢旺盛,聚集较多,这些特点能通过图像反映出来,从而可对病变进行诊断和分析。6.总结

医学影像学,以部位、功能为主线,综合讲述各部位正常人体各器官、组织的X线、CT、MRI表现,各种病变、疾病的X线、CT、MRI的表现与诊断。依不同的检查方法又可分成普通放射诊断学、CT诊断学、MR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以各种成像设备(含X线摄影,超声显象,放射性核素,放射计算机断层摄影、电子计算机集X线体层摄影、核磁共振成像等)和放疗设备手段,应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对疾病进行医学影像诊断和放射治疗的学科。它具有自己的独立的理论体系,是自然科学、工程学、生物学、医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和综合的新兴学科。7.参考文献 ① 部分内容摘抄自百度百科。② X线成像、超声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等摘抄自课本P30-70,P163—173。

第二篇:PICC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PICC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根据导管质量的不同可以在体内留置3个月~1年,操作快捷,无严重并发症。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能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能迅速稀释药物浓度,避免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该项护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的临床应用

1.1危重患者的抢救与锁骨下静脉置管相比,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的优点,并且PICC操作简单,可由护士单独执行操作,当医生进行其他抢救时,为病情重的患者的抢救赢得了时间[1]。

1.2用于烧伤患者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皮肤受损面积大,体液丢失多,休克期需补充大量液体,加之感染、修复期用药时间长,故静脉输液是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PICC为患者短时快速补液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的通路,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2]。

1.3胃肠外营养治疗及肿瘤患者化疗胃肠外营养对于危重患者的治疗具有的重要意义,是肠瘘,重症胰腺炎,短肠综合征等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的其中一种。而建立起一条有效的静脉通道是临床开展肠外营养的必要条件。PICC输注肠外营养是一种并发症少、有效、成功率高、安全的营养支持方法。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锁骨下静脉置管和外周静脉穿刺[3]。

肿瘤患者经常需要长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及高浓度营养物质,临床传统的用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痛苦,化疗药物特殊的不良反应及对血管的破坏。由于PICC直达上腔静脉,药物注入后迅速被稀释,从而解除了药物对周围血管的损害,保护了上肢血管网,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无痛性的治疗通路[4]。

1.4 用于胸腹腔积液引流与化学治疗胸腹腔穿刺属于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措施,适用于胸腔里面有大量的积液、大量腹水的患者,若一次性放水量过多、过快,会因胸、腹腔内压突然的降低,使血管扩张了,以及回心血量的减少,从而导致血压的下降,患者会发现有明显的不适,因此需要多次的进行胸腹腔穿刺放液才可以达到疗效。进行PICC置管引流胸腹腔积液,其优势就在于穿刺得危险性较小而且并发症少、并可多次的进行放液。刘杰等[5]在62例的恶性胸腔积液治疗过程中,应用PICC管进行胸腔留置引流化疗,除了其中1例出现了穿刺点红肿,胸腔内积液沿PICC管外渗外,其余的患者都没有发生并发症。廖少萍等[6]对其中43例顽固性腹水患者行PICC管长期留置引流,平均置管的时间达到20~30 d,没有1例出现过腹腔感染、低血压等的不良反应。PICC管在引流的过程中若有患者出现了不适的症状,可随时的调节速度或关闭其引流系统,不需要进行拔管,还可以随时的行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可以达到控制胸、腹腔积液的目的[7]。选择应用PICC管做胸腹腔引流,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进行反复穿刺的痛苦,从而还避免了有发生交叉感染的症状[8]。

2PICC的置管方法

2.1静脉选择首选贵要静脉,因它管径粗,静脉瓣少,且在置管体位下为导管头端到中心静脉最短、最直的途径。其次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尽量避免在头静脉穿刺。与头静脉相比较,贵要静脉置管成功率高、留管时间长[9]。

2.2置管要领送管中动作轻柔,送管遇到阻力不可强行置,可向后撤导管,轻微旋转或调整方向。穿刺了以后从回血帽观察回血状况,保持住穿刺针的位置,隔无菌巾松止血带,轻压穿刺点上方止血,撤出穿刺针、固定,用肝素盐水抽吸至见到有回血,然后连接好肝素帽以及密闭输液器。穿刺部位放小方纱,将覆盖无菌的透气膜固定好,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h,穿刺第2d再换膜1次,以后每2~3d换膜1次。导管的护理

3.1 封管液的选择封管液的选择是保证PICC管道通畅比较关键的一环,除使用正压封管方法外,高浓度肝素封管液(25u/ml)较低浓度(12.5u/ml)堵管率低。对于不能使用肝素的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以及化疗的患者,都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封管,在封管之前需要用20ml的生理盐水进行冲管,然后再进行生理盐水的正压封管[10]。

3.2 带管回家的护理 PICC留管的时间长,许多化疗的患者在化疗期间歇期需要带管回家。患者带管出院后要注意①穿刺侧肢体后不可进行剧烈的运动,不可提重物品。②衣袖要穿宽松的。②每次洗澡之前用清洁塑料薄膜包裹好穿刺部位上下至少到10cm,以防止浸湿了局部。不能进行盆浴。洗完澡后要尽快用干毛巾把局部擦干。③平时的时候要每星期去医院进行封管两次。④如果发现敷料有污染或者是局部有红、肿、痛、渗出等异常的情况及时到医院去处理。

3.3 拔管的护理拔出导管时的动作要轻,帮助患者摆好体位,仔细的清掉敷料,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在插管的地方抓住导管,与之皮肤至平行慢慢的拔出。拔完后把无菌纱布放置于针孔处,轻轻按压直到不出血为止,然后固定好胶布。观察拔出来的导管尖端是不是完整的、测量管长、并且比较插管时的长度。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4.1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常出现在穿刺后48~72 h。主要因选择的导管型号和血管的内径大小不适宜、导管材料过硬、穿刺侧肢体活动过度等所致,还包括患者缺乏维护导管的基本知识[11]。女性患者常见。对已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患者,应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肿胀部位给以隔湿热敷或使用如意金黄散加绿茶茶水调制糊状外敷并配合紫苏叶代茶饮效果较好。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红外线)照射患处也可以预防性使用[12]。

4.2导管阻塞导管堵塞原因分血凝性导管堵塞和非血凝性导管堵塞。前者是由于血管壁受损或炎症、封管时机、方法不正确导致血液返流、在管腔内形成凝块或血栓所致;后者是导管管径选择不当,导管扭曲、打折、血流速度减慢、血液粘度异常者、药物沉淀所致。

为预防导管阻塞,根据血管粗细选择合适规格的导管尤为必要。穿刺过程中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选择20ml注射器正压脉冲式封管、输注粘稠度较高的液体时必须每6h用生理盐水冲管一次、对易于发生血栓的患者应用抗凝剂、置入后行胸片检查确认导管有无打折、盘绕或其他受损迹象亦是常采取的措施。如发生液体输入不畅,考虑末端孔顶到血管壁,回血抽不出,此时将导管外端转几圈,避开静脉壁。如血栓堵塞时,注入溶栓药物(尿激酶浓度5000IU/m1)保留20min[13]。

4.3感染感染的发生与无菌技术、不及时换药或免疫力低下有关。临床操作中应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及时更换无菌贴膜,第一个24h内更换贴膜1次,以后更换贴膜1次/w。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患者抵抗力[14]。

4.4 导管脱出其常见原因有:护士未能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导管留置中的注意事项,患者随意活动过度造成脱管,护理巡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贴膜松动或有汗液、血液渗出使贴膜脱落而导致导管脱出。因此,置管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导管留置中的注意事项,活动时采取保护性措施。及时观察贴膜情况,如有松动或有汗液、血液渗出需及时更换。导管一旦脱出不可再用。

4.5穿刺点渗血渗液发生原因常见于:渗血凝血机制异常、导管固定不当自由出入穿刺点频繁、穿刺位置选择不当、渗液纤维蛋白鞘生成、患者低蛋白血症期、输液管路不畅等。对前者应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后者给予紫外线治疗仪照射,在15cm的距离使用,第1d5s,第2d 10s,第3d 15s,症状未完全缓解可重复照射,合并使用抗生素[15]。

第三篇:人文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人文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王颖2011A110821

【摘要】人文护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实施人性化护理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过程中,注重体现现代医学模式下的人文精神,将人性化服务落实,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其贯穿临床护理的全过程。

【关键词】人文护理临床应用

人文护理是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本质,维护人的尊严,保护人的利益,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生命和创造的总和。即作为护士,用自己的生命、生活和言行,把自己选择的职业道德体现出来,这就是人文护理。它就是人文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当今社会许多人对人文护理的内涵认识不足,片面的强调服务态度和热情程度,没有充分认识到向病人提供人文护理的前提是护士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而人文素质又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对医疗硬环境的重视高于对提供入文护理的人的重视[5]。人文护理是医学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扩展,人文护理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过去只重视其生物特征而忽视人文特征的传统生物医学模式正面临挑战,人文护理作为现代医学护理的一种新模式,正作为一种新理论、新理念在临床实际工作逐步得到应用,其管理理念已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健康发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与需求、患者人格和尊严的维护[8]。1人文护理的含义与重要性

I.1 含义人文护理是指具备良好人文素质的护理人员对护理对象进行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护理,其本质为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表现为对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权利与需求、人格 与尊严的关注。

1.2 重要性入文护理服务对象是有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等多层面交织组合在一起的整体的人,因而患者的需求也是综合和多变的。所以在临床护理服务过程中,护士应具备人文 关怀的意识和提供人文关怀的能力。目前,一种体现护患、医护问的温馨、和谐、互助互爱的家庭式人文氛围正被现代模式病房倡导和推崇[6]。有研究表明,国外已将人文关怀能力纳入到护士的九大核心能力范畴内,即解决问题的能力、疾病护理、有效交流与咨询、合理使用药物、辨别病情轻重、评估和使用信息、临床管理能力、社会导向、关怀和信心,指出护士核心能力是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能力[2]。护理工作强调的是在去除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应给予病人精神安慰和健康行为方式的指导,满足患者身体、心理、社会及精神方面的需求。这也符合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即尊重自主、切勿伤害、医疗行善、公平正义。

2构建和谐的人文氛围

2.1 营造舒心的医疗环境。做到服务设施人性化,为患者创建一个宽松、优美的环境,让患者感受家一般的温馨。如在病房尽可能地提供一切便民措施:安装电话、电视,及时将开水、可口营养的饭菜送到床头,提供微波炉、针线等等。营造人文理念氛围,医院的服务和信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也是潜在的宝贵财富。

2.2 转变服务理念,创建方便、温馨的工作流程。护理措施应人性化,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一片真情。实行负责制,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简化工作流程,向患者解释各项治疗及护理、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详细介绍病区环境等等。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个人隐私,强调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做到以患者满意为标准,以患者方便为原则,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有效增强对患者的吸引力,实现护理质量的整体提高。以人为本人展开人性化服务

3.1 做好心理护理制定心理护理路径,培养心理管理人才,在整体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患者的思想顾虑,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理疾病的康复。改变过去疾病护理型的教学模式使每个护士从接受护理教育的第1天开始就懂得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服务是护士永远追求的目标,并将这一日标根植于她们心巾,在教学计划中应本着“突出护理、加强人义”的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层次、年龄、性别、社会阅历、文化地域习惯运用不同的沟通与交流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3.2 加强健康教育为使患者能够在疾病的各个阶段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接受能力、知识水平),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依靠多学科及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一种教育.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护理工作[11][11]。关于健康教育,国外具备一套科学完整的体系,教育内容从疾病知识扩展到对信念、[15]态度、行为、健康促进等多方面的研究。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患者生理、心理、文化、精

神、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教育[8]。可以采用个别或集体指导方法,通过讲解、板书、多媒体、宣传册等形式,进行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知识宣传,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掌握促进康复的知识及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方式。

3.3 延伸护理服务、拓宽服务领域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医疗工作不仅局限在医院,其逐渐走向社区、普通人群,向他们宣传防病、治病的知识,其中其延伸更多的是护理知识与理念,将护理工作走向社会、走向普通人群,使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与技能,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也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对我们护士职业的理解与支持,无形中提高了朴情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文护理是当前医院临床护理的必然要求。临床护理中增加人文关怀,充分保障患者的各项权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的满意度上升,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使护士改变了陈旧的护理观念,树立起人文护理的理念。患者及大众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从而推进医院整体建设的不断发展。

3.4 提供个性服务,提升人文护理理念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满足患者更新、更高的要求,是医院一项重要任务。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运用语言及非语言沟通,采用移情、倾听、记实 等方式了解患者健康状态、心理感受及其文化信仰和习俗,进而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治疗而异,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

4.1因为护理的对象是人,护士必须学会尊重、理解人,进而才会真诚的关心、体谅人,因此护士要懂得关爱患者,懂得道德规范,具有与人沟通的技能。健康观念的改变使得护理人员必须重视生物、心理、社会诸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对人的作用,在护理工作中既要重视疾病又要重视心理,既要重视局部又要重视整体,要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护理心理学、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管理学、护理美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经济学和护理法律等知识的学习,使护理人员具有自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及爱护生命的淳朴情怀。

4.2加强在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人文关怀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应是连续和规范化的,这就需要每一位护士都应具备向患者提供人文关怀的能力,临床护理工作中未能关注人文关

[10]怀,对护士来说人文关怀也就是人文护理。因此医疗机构应把人文知识的培养纳入到专

业培训当中,每年有医学与哲学、历史、美学等讲座,并使之长期化,逐渐提高护士人文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文护理是当前医院临床护理的必然要求。临床护理中增加人文关怀,充分保障患者的各项权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的满意度上

升,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使护士改变了陈旧的护理观念,树立起人文护理的理念。患者及大众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从而推进医院整体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青,邓懿文,韦凤嫒.说说零度宽容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医院管理,2002,6(22):41_42.

[2] 王雯,刘新芝.护理社会学概念.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80-82.

[3] 巩淑惠.人文护理理念现状及对临床应用的启示.实用医药杂志,2008,25(12):1518—1519.

[4] 王羽,卢祖海.医学与人文学[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6):7.

[5]曾莉.人文护理在护理教育中价值与伦理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73—75.

[6] 贾艳玲, 朱丹.人文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6,21(17):76.

[7] 李惠玲.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78

[8] 宋立华,张秀琴,王咏梅,等.22所后护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65.

[9] 刘慧.人文护理初探[J].内蒙古中医药,2OLO(O5):145—146

[10] 谢元春.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探讨.护理学杂志,2004,19(1):63.

[11] 雷松蕙, 庄永秀,于惠芳.有效实施护理健康教育人性化服务.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12):767

[12] 郑云娣,王菊吾,陆彩萍.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3):824—825

[13] 染涛.论护理临床教学中几个重要环节[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3):169.

[14] 张瑞平,董霖.人文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新医学学刊,2008,5(7).

[15] 成守珍.美国医院ICU见闻.巾华护理杂志,2004,39(9):711.

第四篇:体视学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及其法医学价值

【摘要】基于cavalieri原理的体视学技术经常运用在组织学和病理学的研究中,但是现在,这种技术已经被运用于医学

影像学(如ct、mri、ect、超声等)的测量。体视学的方法提供了一个非侵入性的、精确的、无偏的、简单的和快速的测量方法。

所以该方法在医学影像学的形态计量学的测量中有临床使用价值。而影像资料的定量测量结

果则有助于法医学实践。

【关键词】体视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

【中图分类号】d919.

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6)03—0224—04

the apphcafion of stereological techniques in medical imaging and its value in forensic medicine. n qiu-feng,ga 0 su—

hong,huang fei un.school ofpreclinical and forensic medicine,sichuan university,cheng du 61004

1【abstract】stereological techniques,based on the cavalieri principle,have frequently been applied in histological and patholog·

ical studies,more recently,the techniques have been adapted for medical imaging measurements(such as ct,mri,ultrasound and

ect etc,),stereological methods provide an accurate,unbiased,simple,noninvasive and fast method,the stereological method ap—

plied in medical imaging has very high clinical value、the quantitative result of measurements in medical imaging is beneficial to

the practice of forensic medicine.

【keywords】stererology,medical imaging,forensic medicine

一、体视学的概念及运用条件

(一)体视学简介

体视学是通过观察切面上二维的图像.进而获得

有关三维立体结构定量资料的方法学。[11体视学技术

主要是基于卡瓦列里(cavalieri)原理和德莱塞(de.

1esse)原理发展起来的,它有多种测量的方法,但在医

学上最常用的就是点计数的方法。所谓的点计数法就

是把事先制作的关联测格叠加于图像上,然后记录其

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在关联测格中,若d为一方格的边长时,被观察物图像内的测点数为p,则测面观察物

面积:a=d p,多个切面的观察物的体积:v=mea(m

为切面层厚)。这样通过计数关联测格在图像内的测点

数,就可以获得图像的切面面积及体积等信息。

(二)体视学技术在医学影像学运用的条件

基于cavalieri原理的体视学技术经常运用在组

织学和病理学的研究中。在运用体视学点计数的方法

时,要求所测的结构要被以固定的间隔来抽样。且样

本开始的位置应该是随机的。mri、ct、ect及超声等

可以在同一间隔下获得连续的截面图像,且开始的位

置可以是随机的,它们可以满足体视学方法的条件。

所以这种技术可以运用于三维mri、ct、ect及超声

等医学影像学中的感兴趣区域的测量。

(三)体视学在医学影像学中的价值

体视学其基本数学原理是无偏的、精确的。它是

非侵入性的,可以在获得的医学影像学的图像上测

量,即使用手工的方法便可快速获得可靠的结果。其

运用简单、方便,并且具有可重复测量的特性。体视学

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的运用,可以对影像资料由一般的形态学描述发展到更加准确的定量形态学描述。

二、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

(一)在mri中的应用

1.在大脑mri测量中的运用

研究表明体视学的方法在大脑的mri结构体积的测量中具有精确和可重复的特性。marta等通过对6

具尸体的大脑运用体视学点计数的方法测量mri图

像上

和组织切片图像上大脑灰质的体积,经比较发现

二者问没有显著性差异。[41 yvette、colin等在mri图

像上分别通过用边界法和体视学法来测量尸体大脑

[作者简介]谭秋丰(1976一),男,重庆云阳人,在读法医学硕士,主要从事法医放射学研究。

tel:+86—28—85501553;e—mail:tanqiufeng@gmail.

com

[通讯作者]黄飞骏,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医病理研究。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l3卷(第3期)

额叶、顶叶体积,结果显示体视学方法的测量结果同

实际的体积相比,在一个临床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其

精确性等于或好于边界法,且在测量速度和有效性上

更好。[2,51目前在大脑的mri图像中,体视学的点计数方法

已经用于许多不同结构的测量,如垂体、海马、大脑额

叶皮质、侧脑室、尾状核和壳核等。f2',6]在mri的图像

上测量大脑的不同部位的体积,可以区分大脑很细小的差异,从而去诊断需要高精确性和可重复性的精神

病和神经功能紊乱、大脑顶叶中央硬化、海马回萎缩

以及癫痫等疾病。[2,7,8

12.在肝脏mri测量中的研究

准确了解肝脏及其病变的体积在临床上是很有

价值的。michael mazonakis等分别运用体视学和边界

法在mri图像上估计肝肿瘤的体积,发现这两种测量

肝肿瘤体积的方法都可以提供可靠和可重复的信息。

[9[bunyamin sahin等通过对5具尸体的肝脏进行mri

检查,并结合体视学原理来估计肝脏的体积,结果表

明所估计的体积和肝脏的真正体积高度相关。因此作

者认为:在mri上结合体视学方法是非侵入性、直接

和准确的,它可以在获得的mri图像上去估计,因此

它是安全的、快速的,廉价的,可以在13常的mri的扫

描图像中应用。[ioi

3.在产科mri检查中的运用

运用mri结合体视学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去

研究胎儿在子宫中的生长。通过mri和体视学对胎儿

和胎儿的器官的体积的估计,对判断胎儿是否正常、协调生长提供帮助[11i。

(二)在ct中的运用。

在ct图像上,体视学技术也是一种较理想的测

量方法。michael mazonakis等用体视学点计数的方

法在ct图像上测量膀胱和直肠的体积,通过精确分

析,发现在运用100~150个测点、系统抽取5~7幅通

过膀胱和直肠的ct图像,所获得的结果是可靠的。[1

21ersan odaci等运用点计数的方法测算lo个腰椎ct

图像的体积,结果表明运用此方法计算的椎体体积与

实际体积没有显著性差异,且不受观测者和扫描方位

及扫描层厚的影响。[131

在ct边界法、多田公式与体视学法进行ct颅内

血肿体积测量比较时,发现体视学法测量结果准确,且不考虑血肿形态是否规则,减少了对ct 机器的依

赖,减少了多田公式测量不规则血肿的误差,它是临床

上较理想的非创伤性的测量颅内血肿的方法。㈣同时

体视学法定量也是对侧脑室容量测定的简便易行和

· 225 ·

有效的方法。_15j而运用体视学方法在ct图像上测定

鼻咽旁间隙的面积,则有助于早期诊断咽旁肿瘤。

(三)在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在超声图像上,胎儿的各种参数应该用三维的体

积参数描述。it'll b sahin运用体视学的方法来估计羊水

量,结果表明在超声图像上运用体视学的方法能获得

比羊水指数有效的、更精确的结果。[18

1(四)在核医学中的应用

体视学技术在功能的研究中,特别是在那些用非

侵人性和低分辨率的图像的技术中,如spect中很有

价值。[191通过体视学法和超声法测定的左室心肌质量,表明体视学法明显优于超声法。[2ol在甲状腺断层显像

图像上,运用体视学方法测定甲状腺重量,其结果准

确、可靠 口

(五)在放射治疗后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o y gong等对4位分化高的胶质瘤患者的mri

上运用体视学的方法结合点计数的方法来研究他们

在放射治疗后的肿瘤的体积的变化,比较用体视学的方法和传统测量方法的得到的结果,二者具有显著性

差异,作者认为体视学法要好过传统的假设肿瘤为圆

形测量的方法,运用体视学方法可以客观评价放射治

疗效果。

1(六)运用体视学技术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在运用基于cavalieri原理的体视学结合点计数的方法,要求所测的结构要被固定的间隔来抽样,且

样本开始的位置要随机,而取样的方格随机地放置在断面上。[3,231同时体视学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受到

以下的因素的影响:

1.测格的大小。小测格可以增加体积测量的敏感

性,但是增加了计算的时间。

2.更多的截面可以增加准确性,但是同样也增加

了计算的时间。

3.改变图像的对比度也影响体积的估计.所以要

保持观察窗的设置的恒定。

4.对测量区域边界的不确定会导致体积计算的可

靠性降低,特别是在对如垂体等这样的小物体的测量

上,影像学自身的不足不能通过体视学来克服。

5.断面的层厚太厚,可因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而

导致测量的误差增大。

虽然这些影响因素在其他测量方法上也存在,但

是这种方法要更多地依赖测量者的判断力。体视学的方法提供了一个简单、快速、不需要计算机软件的方

法,所以体视学结合点计数的方法在医学影像学的形

态计量学的测量上有临床使用价值。[2,31· 226-

三、在法医学中的价值

f一)颅内血肿体积测量

在法医临床实践中.可以经常遇到颅脑损伤的案

件.且发生头颅血肿的几率较高。虽然目前的我国人

体轻重伤鉴定标准没有规定出血量的标准,但是许多

法医学家都趋向于要量化出血量来判断损伤程度,而

出血量主要是通过影像学资料来测量的。当前对颅内

出血量测量的方法主要有边界法、多田公式法、几何

公式法和体视学法。边界法测量结果准确,但是需要

在机器上测量.不适于事后在胶片上测量,而法医学的鉴定往往是在事后来测量的,因此该法不适用于法

医临床学鉴定。而多田公式是把血肿考虑为规则的立

体几何图形,而在临床中血肿往往是不规则形状的,故此法测量的结果不准确.也不适用于法医临床学。

几何公式法是把血肿看成是多个规则的几何图形来

分别计算的.此法测量结果比较准确.但是计算复杂、繁琐.也不适用于法医临床学。体视学法是一种无偏的测量方法.它无需考虑被测结构的形状.也不需要

复杂的设备.可以在胶片上快速测量并获得准确的结

果.可以在法医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二)血胸、气胸测量

在我国人体轻重伤鉴定标准中.对血胸、气胸、血

气胸并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因此血、气胸的真实损

伤程度就很难客观地反映出来。在影像图像上,以前

一般是在x线平片上对胸部出血量、气体量进行粗略的主观估计,只能分成轻、中、重3种程度,很不准确;

或是在ct图像上用ct平面法来计量,这需要当时在机器上测量:这两种方法都不适于法医临床鉴定。而

运用体视学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在事后任何时候

测量出血量和气体量.从而客观地评价胸部的损伤程

度。

(三)腹腔积血、积液测量

外伤性腹腔积血、积液在法医临床学中很常见。

虽然我国《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72条规定:腹部损

伤致使腹腔积血须手术治疗的,可评定为重伤。但实

际上根据出血量的多少来评价损伤程度将更为客观。

现在运用体视学技术可以在医学影像资料上来测量

腹腔积血与积液的多少.从而为腹部外伤的评价提供

重要证据。

(四)肝脾肾血肿测量

目前临床上对腹腔实体脏器的损伤、出血病例大

多进行ct或其他医学影像学检查.从而为事后法医

学鉴定留下了重要的客观证据。虽然目前的研究尚没

有阐明实体脏器损伤、出血量与损伤程度的关系。但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l3卷(第3期)

是现在体视学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影像资料上测量出

血量的方法.因此可利用其对腹腔实体脏器损伤出血

量与损伤程度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建立由损伤出血

量反映损伤程度的标准.以便更加客观地评价腹部实

体脏器损伤程度。

(五)椎体体积测量

随着ct仪器的普及以及它在椎体检查中所具有的特殊价值,目前进行椎体ct检查十分普遍,椎体

ct片在法医学鉴定中也越来越重要。但同时运用椎体

ct片进行诈病的也越来越多.所以进行椎体ct片同

一认定就更显重要。可以运用体视学技术对椎体进行

体积测量,进而可以进行同一认定。运用体视学技术

测量失踪者的ct片椎体体积,与现场获得的白骨化的椎体骨进行比对.可以对法医学个人识别提供重要

证据。但目前在法医人类学对此方面的研究不多,还

需要进行系统研究.以提出科学的方法。

(六)额窦、筛窦及蝶窦测量

运用鼻旁窦进行同一认定已经有了很多研究.但

是它们多是采用一维的测量指标来描述.而体视学法

可以对影像资料进行三维空间的描述,故可以进行更

加准确的同一认定。运用体视学法在影像资料上测

量,可以获得额窦的体积、面积等指标,从而进行同一

认定。若要对具有多个窦房且极不规则的筛窦进行体

积测量,体视学技术是最合适的方法.因此运用体视

学技术测量筛窦进行同一认定极具价值。同样也可以

用体视学技术对蝶窦进行测量也有利于进行法医学的同一认定。

四、小结

体视学法是一种无偏的数学方法,它可以准确计

算特定物体、区域的体积、长度、表面积等。但是在目

前,体视学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的运用还不广泛,而医

学影像学的定量诊断的准确性、科学性还不高。医学

影像学必须同体视学结合.以便使我们获得可靠的定

量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对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

价。在法医学鉴定中.依据医学影像资料运用体视学

技术对损伤、出血进行定量研究可以建立更加客观的标准.从而客观、准确地评价损伤程度,而运用体视学

技术在影像资料上对特定的器官及结构的测量,则有

助于进行法医学的同一认定。

参考文献

【1]申洪,沈盅英.实用生物体视学技术【m].第1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

社.1991.1~

2闼 sheline yi,black kj,lin dy,et alstereological mri volumetry of the

frontal lobe[j].psychiatry research:neuroimaging section,1997,67:

203~21

4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l3卷(第3期)

【3]keshavan ms,anderson s,beckwith c,et a1.a comparison of stereolo—

gy and segtnentation techniques for volumetric measurements of lateral

ventricles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psychiatry research:

neuroimaging,1995.61:53—6o

[4] garcia-finana m,crnz-orive lm,mackay ce,et a1.comparison of mr

imaging against physical sectioning to estimate the volume of human

cerebral compartments[j].neuroilmage,2003,18:505-516

【5]doherty cp,fitzsimons m,holohan t,et a1.accuracy and validity of

stereology as a quan titative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human temporal

lobe volumes acquir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啪.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2000.18:1017-102

5【6] matthew a,howard,roberts n,et a1.volume estimation of prefrontal

cortical sub?elds using mri and stereology .brain research proto—

cols,2003,10:125~138

f7] simon s,keller,clare e,et almackay voxel-based morphometric corn—

parison of hippocampal and extra hippocampal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left and r j sht hippocampal atrophy[j].neurolmage,2002,16:23~

31【8]mackay ce,webb ja,eldridge pr,et a1.quantitative magnetic re8o—

nance imaging in consecutive patients evaluated f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temporal lobe epilepsy们.magnetic resonance lmaging,2000,18:

ll87一l 199

【9] mazonakism,damilakisj,mantatzism,etalstereology versusplanime—

try to estimate the volume of malignant liver lesions on mr imaging

【j].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2004。22 :1011-1016

【10] sahin b,emirzeoglu m,uzun a,et a1.unbiased estimation of the liver

volume by the cavalieri principle using magnetic resonan ce images

[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03.47:164—170

【11] gong qy,roberts n,garden as,et a1.fetal and fetal brain volume

estima tion in the third trimester of human pregn ancy using gradient

echo mr imaging 【j】.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1998,16(3):

235 240

· 法医学理论与实践·

· 227 ·

『l2] mazonakis m,damilakis j,varveris h.bladder and rectum volume

estima tions using ct and stereology [j].computerized medical

imaging an d graphics,1998,22 :195-201

fl31 odaci e,sahin b,sonmez of.rapid estimation of the vertebral body

volume: a combination of the cavalieri principle an d computed to—

mography images[j].eurj radiology,2003.48:316-326

『l4]张逵,陈联盟.ct定量、多田公式、体视学法测定颅内血肿体积的对比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1998,36(9):57

3『l5]向敬池,扬虹,陈联盟.尸体侧脑室容量的ct、体视学法与铸型测

定的对照研究[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1998,3(3):164—167

[16]唐勇,母其文,陈联盟,等.咽旁间隙及邻近结构的ct观察和定量

研究[j].解剖学杂志,1995,18(3):199—201

【17]roberts n,puddephat mj,mcnuhy v e benefit ofstereology for quanti—

tative radiology[j].br j radiology,2000,73:679-697

【l8] sahin b,alper t,kokcu a,et a1.estima tion of the amniotic fluid vol—

ume using the cavalieri method on ultrasound images[j].inter j gy—

necology obstetrics.2oo3.82 :25—30

【19]artacho-pernla e,arbizu j,maria del mar arroy imenez,et alquanti—

tative estimation of primary auditory cortex in huma n brains .brain

research,2004,loo8 :20—28

[20]游金辉,杨正伟,张涛,等.9~,l'cm—m ib i心肌断层显像结合体视

学方法测定家犬左室心肌质量[j].同位素,2000,13(3):186—188.

[21]游金辉,吴晓华,李素平,等.甲状腺断层显像结合体视学方法测

定甲状腺重量[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5(1):45

【221 gong qy,red m,eldridge pr,et a1.quantification of tumour re—

sponse to radiotherapy[j].br j radiology,2004,77:405-413

[23] kevin j black.0n the eficiency of stereologic volumetry as commonly

implemented for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images[j].psychiatry re—

search:neuroimaging section,1999,90:55-64

第五篇: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Journal of China Clinic Medical Imaging 核心期刊 CA SA 基本信息

曾用刊名: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中国医科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ISSN:1008-1062 CN:21-1381/R 出版地:辽宁省沈阳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邮发代号:8-25 创刊时间:1990 出版信息

专辑名称:医药卫生科技 专题名称:临床医学 出版文献量:7263 篇 总下载次数:420804 次 总被引次数:23259 次 评价信息

(2016版)复合影响因子:0.771(2016版)综合影响因子:0.662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4)SA 科学文摘(英)(2011)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2004年版,2008年版,2014年版;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 目录

3.0T磁论文斧正老师在线球球1550116010共振的SWI和MRA对小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栓形成及责任血管关系研究

许开喜;陈新11年老编辑荐刊在线球球766085044建;左涛生;马先军;卞光荣;王金;胡方云;王惠;1-4 DTI对急性颈髓损伤ASIA不同残损等级的研究 邹志孟;都美玲;李军;曹庆勇;连慧秀;沈晓君;王滨;8-11 超声对颈部淋巴结性质鉴别及治疗价值的观察 王文莉;韩灵敏;12-14 术前及术后Tg值变化及BRAFV600E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近期预后的预测分析 李霜;刘保平;常伟;王瑞华;谢新立;程兵;韩星敏;阮翘;15-18+34 超声引导下穿刺细胞检测Galectin-3和CK19在良、恶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表达差异 贾丽琼;潘炯;李小强;19-22 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超声、临床病理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贾志莺;张银华;冷晓玲;马富成;23-26 侵袭性肺曲霉菌患者CT影像学与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阳性之间关系 龚正;龚萍;金柱;张凌云;王永全;向光明;高宝安;陈世雄;27-29 18F-FDG PET/CT在肺内多发病灶穿刺部位选择中的临床价值 杨超;丘建燊;张芨;雷娟;张鸿文;30-34 胸部CT平扫在诊断慢性高原病中的价值 曹成瑛;陈红;王生元;罗焕;35-38 单源双能CT平扫能谱曲线对不典型小肝癌与异常灌注灶鉴别的价值 徐明哲;刘爱连;孙美玉;刘义军;李烨;44-47 Berry综合征产前超声心动图表现1例 缪伟;姜伊娜;王翠翠;48 直肠腺癌18F-FDG PET/CT SUV与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相关性分析 高晶晶;李绍东;代岳;徐慧婷;王琪;55-59 基于全模型迭代重组算法(IMR)在头颈联合动脉CTA双低扫描中的应用 高思喆;张斌;赵福新;郭文力;64-67 经颈超声检查鼻咽癌进展 王东林;吴汤娜;景香香;68-69 原发性肝脏副神经节瘤超声表现1例 李青;曾汪;孙琰;70-71 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仲玲珊;曹振东;71-73 原发性尿道透明细胞腺癌1例

吴梦楠;任明达;黄志明;韩志江;73-75 阴道斜隔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贺艾;冯平勇;75-76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第五届编委会组成名单 77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