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9年暨南大学药物化学考研参考书目
2019年暨南大学药物化学考研参考书目
既然考研的幕布已经拉开,就一定要积极的演出;既然脚步已经跨出,风雨坎坷也不能退步;既然已经决定考研,就一定要坚持到胜利的谢幕。人生的意志,不能受社会的压力而软弱,也不能受自然的压力而萎缩,应当天天站得笔直的、轩昂的,将来你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A.新药设计、化学合成与成药性研究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 201英语一 ; 713生物化学B ; 818有机化学B。复试:
药学综合(分析化学与药理学各占50%)。
B.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 713生物化学B ; 818有机化学B。复试: 药学综合(分析化学与药理学各占50%)。
C.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和转化 考试科目: 818有机化学B; 101思想政治理论 ; 201英语一 ; 713生物化学B。复试:
药学综合(分析化学与药理学各占50%)。
D.天然活性化合物结构修饰与药物合成研究 考试科目: 713生物化学B ; 101思想政治理论 ; 818有机化学B; 201英语一。复试:
药学综合(分析化学与药理学各占50%)。
为方便大家学习交流,给大家推荐2019考研交流群102266902。(资料自行下载、学长学姐免费答疑、研友交流等,已经有小伙伴加群,大家可以一起交流一起成长。)
为了方便各位考生收集资料,聚英考研网也将实时更新全国各大高校包括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参考书目、报录比、复试分数线在内的研究生招生信息。免费提供考研真题资料下载,考研直播课、考研辅导程,以及学长学姐高分经验分享、考研干货等内容,欢迎各位考生加群或者进官网了解。
第二篇:2014年暨南大学药物化学专业考研复习资料
文成暨大考研网
2014年暨南大学药物化学专业考研复习资料
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有时候也叫考研指定教材,基本上可以说是考研专业课复习最重要的考研辅导资料。考研专业课的考核是很有针对性的,因为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的专业课考试是学校自己命题,这就要求考生要完全按照报考院校的要求进行非常有针对性的复习,具体来说就是一定要用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考研指定教材进行复习,进行认真的钻研,考研真题试卷最终是根据考研指定教材出的,如果不按照暨南大学考研指定的书目进行复习,那么即使复习的再好,实力再强,也很有可能会在专业课上栽跟头。
研究方向
01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
02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和转化
03新药设计、化学合成与作用机理研究
04天然产物结构修饰与活性先导物发现
05药物合成方法与工艺研究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3生物化学B
④818有机化学B
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 倪沛洲 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物化学》 吴梧桐 人民卫生出版社
复习资料:
《暨南大学有机化学B考研复习精编》硕考网编制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复习精编》硕考网编制
《暨南大学有机化学B考研冲刺宝典》硕考网编制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冲刺宝典》硕考网编制
《暨大有机化学B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硕考网编制
《暨大生物化学B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硕考网编制
复试科目:
01--02方向: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
03--05方向:药物化学
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的初试考研参考书和指定教材一般在科目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进行获得,首先在文成暨大考研网的官方网站上会尽可能详细的为大家提供最新的考研参考书,并尽可能的为大家提供往年的研究生考研初试参考书和参考教材,供大家进行参考和比较;其次在暨南大学研究生院的官方网站上也可以查到,一般在研究生招生信息里面的暨南大学考研招生目录里面;第三也可以通过拨打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研招办的电话查询和确认;第四,如果前三个方式都没有帮助您找到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的考研初试考研参考书和指定教材的话,那就只能通过上一届的研究生师哥或者师姐进行询问了,或者在文成暨大考研论坛、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等平台进行发帖求助了。每年的考研指
文成暨大考研网
定教材一般是不会变化的,当然有时候可能也会进行改变或者调整,所以每年的九月份一定要到学校的官方网站去落实好最新的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考研初试考研参考书和指定教材。
第三篇:暨南大学2013考研(定稿)
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现将编制我校2013年博士、硕士招生(包括内、外招生)专业目录与硕士自命题招生科目考试大纲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编制原则
(一)2013年研究生招生专业须与培养方案中的研究方向保持一致。招生专业目录仍采用一级学科、专业及招生方向三级模式。新增或对应调整的一级学科,按一级学科招生命题。每个学术型专业的硕士招生方向不得超过5个,博士招生方向不得超过6个。每个招生方向必须与招生导师对应,不得以导师组模糊代替。
(二)硕士招生专业须按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设置自命题考试科目,博士招生专业须按一级学科或专业设置,不得按招生方向设定。要进一步优化硕士自命题科目与内容的整体设计,科学制订考试大纲,力争使考核范围能够涵盖本学科专业骨干课程的核心内容。博士自命题要重点考察考生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
(三)各学院要统筹教育部2012年备案批准的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与交叉学科,慎重启动招生。
(四)复试科目以专业为单位制定,其考察内容须与初试科目各有侧重。
?
二、关于导师
列入招生简章的导师名单以学校审核公布的为准。每个专业的全职研究
生指导教师不得少于3人。
(一)博士生导师不得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招收博士生,若跨专业招生,须隔年轮招。除自主招生外,博导可以选择硕博连读、统考招生方式之一。
(二)经研究生院批准,硕士生导师最多可在同一级学科的两个专业同时招生,且须明确第一招生专业;若因学科建设需要跨一级学科招生,则须相关学科组与分委会审核后报学校批准公示。
(三)校外兼职(省内)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要标识*注明,且隔年招生。2012年已招生的,可列入2013年招生简章,但不再安排招生计划。2013年起,省外兼职导师不再安排招生计划。
?
三、关于招生指标
??? 自2013年起,学校将以学院为单位按一级学科下达研究生招生指标。请各学院认真研究论证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优势特色学科专业。??
四、编制程序
(一)各学科组长召集本一级学科导师讨论商定招生专业、招生方向、招生规模、初复试科目、考试大纲等医学全在,线,报本学院主管院领导审核后送研究生院研招办。
(二)研招办汇总后,报研究生院与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定后,上报教育部。
?
五、报送方式
?(一)招生专业目录电子版在研招网后台上如实填写。
?(二)各科目考试大纲电子版发至bluesky_0001@163.com
(三)招生专业目录与各科目考试大纲纸质版须经学科组长、主管院领导签字盖章,且与电子版保持一致。
(四)报送时间:7月20日前。联系人:韩刚,85228526。
招生目录编制与考试大纲制订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学术强很强的工作,是广大考生报考的重要依据。请各单位认真负责,严谨求实,不得随意变化,切实维护考生的切身利益。?
研招办
2012年7月9日
考研政治考什么?该怎么复习?
来源: 阮 晔的日志
一、首先说一下考研政治考什么?
? ?? ?这个很重要也很简单,想必你都已经了解,考研政治从去年开始大变革,新大纲考察科目是五门,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中特)、近代史纲要(史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各门科目的考察分数分别为22,30,14,18,10,外加6分的时政选择题(这个红宝书没有,需要11月底时再买一本小册子)。从考查分值看很显然,重点是马原和毛中特,重中之重是毛中特,而难点和易失分的地方是马原。
? ?? ?从考查题型上看,考研政治考50分选择(16分单选,34分多选)和50分主观题(5道大题)。注意:政治难点绝对不在大题而在选择题,说更清楚点是在多选题,大题只要写的多、有条理、不反动都能得不错的分,但关键是字要写得好(这点极其重要!),但选择题则是从红宝书中的细节抠出来的细小知识点,尤其是多选题有些选项迷惑性非常强,稍微不注意就错,而且多选少选错选都是全错,两分丧失。所以,12月份之前都不要管大题,都要把重点放在选择题上,也就是把书看细看透。
二、五门课的结构是什么?
? ?? ?这是我让你第一轮复习看两遍红宝书后该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如果你实在看不完两遍,到10月10日之前也至少认真看过一遍。你可以检查下你看完红宝书能不能有个清晰的认识,我下面总结的是我的认识你可以参考。当然这只是个非常粗的概括,具体章节的体系还需要靠你自己感悟。
1、马原:分为三门小科目,即哲学、政治经济学(政经)和科学社会主义(科社)。哲学部分也就是红宝书的前4章,是复习重点,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即前三章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章);政经就两章,主要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前政经是单独一门课,由此看到了新大纲对政经的要求大大降低,这门课相比之下应该是最难的,但复习时却可以不用花太多时间因为考的很少,而哲学的地位被新大纲大大提高);科社也是两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分值较低,只能考选择题,不是复习重点。
2、毛中特:根据红宝书的结构,第1、2章是总论,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后面几章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分论,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分别是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施政纲领)。
? ?? ?毛泽东思想是第3、4章的内容,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建国前)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建国后)。毛泽东思想在大纲改革前也是单独一门课,现在缩成两章,说明新大纲对毛泽东思想的要求降低,但别高兴太早,其实缩掉的内容都放到史纲里面考了,而且史纲除了考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的事,更是往前一直考到1840年,所以不是缩了,而事实上是增加了。所以给你个建议,复习毛泽东思想可以先看史纲,因为史纲是从时间线索阐述的,而毛泽东思想只是从理论内容角度阐述,两者内容有交叉但论述角度是不同的。
? ?? ?中特理论是从第5章开始的内容,别看红宝书很乱,但其实这一块有一条非常清晰的线索,不知你看出来没有。这门课其实有三个理论,是继毛泽东后三个总书记的理论,杂糅到一起统称为中特理论,因为这三个理论的继承性非常强几乎是一脉相承,而毛泽东思想是单独出来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制度的背景不同,毛泽东的时代主要还不是社会主义时期,在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才基本确立,而后面三位领导人的理论都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提出,所以理所当然统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 ?在这一体系中,首先小平同志还是给我们来了一个中特理论的总论也就是社会主义本质,紧接着几章就是中特体系的分论,第6章是邓小平理论的中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而后面4章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其实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道路的具体阐述(邓小平只提出前三项,社会建设是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新加的),中间还有个改革开放,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后面的4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的保障,分国内(国家统一、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和国际(外交政策)两个因素,这样记就容易串成线。
? ?? ?另外,毛中特中4个领导人的理论还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问题,即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江泽民“三个代表”),“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主要是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综上,其实泽民是贡献最低的一个,不过没办法,小平太强,所以只能尽毕生精力完成小平未完成的事业,基本上是步小平后尘了,但他觉得实在有点没面子就硬是提出了个党建理论,所以前些年轰轰烈烈的党员先进性建设也是根源于此。所以贡献低考试自然也考得很少,甚至压根不考。反观涛哥,虽然仍是步小平后尘,但毕竟现在正处当政时期,教育部为了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当然会把涛哥的理论作为命题重点,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内容包括十七大新加的内容是极容易考到大题的,所以要高度重视,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小超人邓小平。
? ?? ?毛中特说的有点多,但没办法谁让人家考30分呢,而且大纲改革后明显看到这块内容越来越重,包括史纲和当代都要与毛中特联系起来考,所以综合来看,毛中特绝不仅仅只是考30分,当然复习重点应该放在这一科!
3、史纲:这门课其实就是毛中特的翻版,也就是我之前说的把毛中特这一用理论线索叙述的科目变为以时间线索来写的科目,所以这门课和毛中特联系非常紧密可以结合起来复习。? ?? ?其实把历史放进考研政治里来,历史也就不是实在的历史了,而是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历史,这门课的灵魂其实是围绕“中国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政治命题来写的,由此可以用时间把史纲分为三个部分,即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
(1)近代史(1840——1919):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半封建。注意这一时期几个不同阶级的革命,分别反映了早期中国阶层对社会发展的探索,具体有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洋务运动(封建官僚地主)、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或立宪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注意它们各自的原因、特点、意义。基于今年是辛亥革命记念,而且去年未考,所以辛亥革命极有可能以大题形式出现。
(2)现代史(1919——1949):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半封建。以1919五四运动为分界点将中国历史分为新旧民主主义,所谓新旧民主主义主要是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的不同,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共产党未出现、社会主义思想也未传入中国,所以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逐渐兴起成为革命领导,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为革命指导思想,所以五四运动后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注意:此阶段和毛泽东思想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联系非常紧密,可以结合起来复习!
(3)当代史(1949——今天):又可以分为三个大阶段——
第一,1949——1956,这一时期请注意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还未确立,1949——1953年国家主要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未完成的一些事,从1953——1956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也叫“社会主义革命”,直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才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后来小平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
然要注意我们现在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社会主义中的不发达的阶段。注意:此阶段紧密联系毛泽东思想中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应结合复习!
第二,1956——1978,是社会主义探索阶段,这一阶段总体上是弊多利少,像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两个凡是等负面东西都是这个阶段产物,所以不太可能成为命题重点,这个谁都知道,共产党嘛爱面子。
第三,1978——至今,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点。但是这一块不太可能出大题原因是与毛中特中的中特理论正好重叠,要出大题也会到中特理论里出。
4、思修:这门课想必是最让人厌烦和恶心的了,乍一看就像是政治口号,毫无理论和逻辑可言,而这门课也确实是记忆的多理解的少,所以你实在讨厌也可以把它先放一放,等到冲刺时再看。
? ?? ?但是,思修也不是一点逻辑性也没有的,从名字上可以看出这一科目分为两块,即思想道德(前6章)和法律基础(第7、8章),重点在思想道德这一块,法律基础主要是小知识点。一言以蔽之,其实这门课讲的内容是我国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政治上层建筑的内容。不知你在看毛中特的时候有没有注意,有一章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文化”,也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道路中四大建设中的第三大建设,这里面有个知识点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想起来就好了,思想道德修养其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细化,阐述了社会理想、爱国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也就是以德治国。(所以看到除了马原以外各门课都和毛中特有内在联系)把握了这个线索对于学习这门课是大有裨益的,而且大题很可能会出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综合性题目,2010的那道大题即是此考法。
5、当代:12月之前不要看,最后和时政结合在一起看,把握热点即可。
三、五门课怎么考?复习重点是什么?
? ?? ?红宝书只是死的知识点,要把它们转化为实战中的得分点需要对历年真题有所分析,关于真题可以随便买一本主要研究下出题思路和答题思路即可,在这里我仅依据2010真题的考察特点对各门科目的考法做个概括(因为2010是改革第一次考所以也只有这一年的题可以参考)。
1、马原:重点当然是哲学,2010考了一道分析题(10分)和10分的选择题,也就是光是哲学就考了20分,重要性可见一斑。而政经和科社都只是各考1分,特别是政经让考研界是大跌眼镜,也看出了教育部对政经这门课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2011政经究竟会不会也就考1分这不好说,应该是只多不少,但是决不再是重点,出大题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所以,面对最让人头疼的政经,我们的复习策略应该是果断放弃疑难问题,只抓主要问题即可,把大部分题当成选择题来准备。科社也是如此,甚至现在也搁一边不看也没关系。
2、毛中特:根据2010的真题,这一部分会单独出一个10分的大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那一章非常重要,是命题密集区,选择和大题都有可能;其中毛泽东思想和史纲会合起来出一道10分的大题,出题点就是两门课的交叉部分。其他知识点就出小题,看书时注意圈出如“最”“根本”“主要”“第一”“首次”“根据”“基本”等字眼,这些是极有可能出小题的地方,另外书中分成123点或是打分号的地方一般会出多选,要注意理解记忆。但是,有一个诀窍,当你看到有一段文字完全是照搬党纲文件列了78点以上的这种内容就可以大胆跳过不看,因为命题可能性极小,看了也浪费时间,把握中心意思即可,如果出多选想都不要想就全选。不过这个只适用这一种情况,如果对于某个问题红宝书只写了2点,3点,4点左右,这个就有命多选题的价值了。
3、史纲:大题会结合毛泽东思想出一小问(4—6分左右),其他将近10分的内容出选择题,看书时注意:一般纯史实性的点不太会命题,而是会找有政治理论价值的点命题,说的简单点也就是某个事件往往时间和内容不会考你,但原因和意义却是命题重点,把握了这个也就把握了看书的重点。而且要高度重视与毛中特相联系的内容,哪点有联系哪点就是考试重点。
4、思修:会单独考一道10分的大题,或者是只考思想道德,或者是考思修和法基的结合(如2010真题),其他8分出选择题。总体来讲要背的不多,法基部分(第7、8章)可以完全当成选择题来准备,思想道德部分注意部分内容与毛中特中文化建设和哲学认识论部分的联系。
5、当代:会单独考一道10分的大题,且只考大题,所以复习时注意把握主干即可,细节忽略,但是此门课要结合时政一起复习,时政虽然只考6分选择题,但它会对当代这门课有导向作用,所以这也是我建议当代12月复习的原因,因为时政得11月份书才能出来。
第四篇:药物化学考研专业课经验
药物化学考研专业课经验
专业课主要包括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以及文献阅读。其中药化和生化各三道,有机有5道。一共11题,选择5道题解答即可。楼主个人觉得有机的题比较基础和简单。药化主要考察构效关系,但也不是简单的让你写构效关系,还有考了H1受体抑制剂的各种结构改造,最后一道题是关于药物和受体之间的作用力有哪几种,强度大小如何,根据强度的大小如何改造药物等等。
生化的题个人觉得比较难,只记得有一题是改造嘌呤的,具体忘记了。有机的题比较基础,第一题是波谱解析,给你红外和氢谱,让你写结构,比较简单。波谱分析好像每年都会考到,所以要准备下。第二题我记得是个合成题,也是比较简单的。还有一个是让你写出三个人名反应并说明它们的应用。然后还有一个是问你不对称烯烃和不对称试剂的加成遵循什么原则,并给你一个例子让你写产物。最后有个鉴别题。
个人觉得有机比较简单,有机学的比较好的同学,或者考化学综合的同学,基本都是有机5道全选,汗!而且从笔试来看,药学院还是比较倾向于有机学的好的考生的。然后是文献阅读题,给你一篇文献,让你给它写个题目,写出关键词,然后是如果要你用这篇文献作为参考文献,该怎么写格式。基本上这些就是专业课笔试的内容。
第五篇:2012年考研药物化学专业课面试
专业课面试
1.自我介绍
各位教授
早上好:
今天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接受专业课面试。
我叫XX,今年24岁,来自于XXXXX, 本科专业为药学专业。
下面我将从本科期间学习与生活简单的介绍下自己,希望您们能对我有个初步的了解:
首先,我在本科期间学习了很多课程,知识体系比较完整,(包括高等数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在内的整个药学体系。大学期间主干课程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本科期间我们课程要求的实验课程成绩也较良好,实验探讨能力还有待提升。)在校期间学习成绩比较优异,多次获得“校二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CET4、CET6和国家计算机二级。
其次,大学生活丰富,曾在学生会任职,担任院团委副书记,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团队意识,期间由于我的出色表现,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共青团干”、“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对于知识竞赛类活动,也比较积极参加,曾参加校案例分析大赛,荣获“一等奖”;本科期间也很注重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曾带领团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安全用药和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活动),最终获得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的称号。
最后,我想谈一下,我想读研原因,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以后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在过去的几年专业学习中,我渐渐地发现了我的兴趣,我喜欢学习,无止境的学习,同时也比较喜欢钻研,特别对自己不懂的东西,但是我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找到自己的方向,并踏踏实实地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做研究,才会有所作为。大学的学习更加坚定了我不断探索、积极进取的信念,同时也让我认识到我专业知识的局限,需要进一步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来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南开大学是我一直很向往的学府,中学时代就很向往来到这里,很喜欢南开所散发出的浓韵人文气息和严谨的学术氛围。
如果我能通过复试,成为南开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我相信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会出色的完成我的研究生生涯,同时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积极的在我所喜欢的领域做研究,更希望能在硕士顺利毕业的情况下,继续去攻读博士学位,不断朝着自己的梦想迈进。
2.毕业论文
我本科毕业论文做的课题为《茶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多糖是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生物聚合物,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中,具有能量储存、结构支持、防御功能和抗原决定性等多方面的生物功能,有些多糖或其衍生物还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所以近年来多糖成为天然药物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新药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论文以粗茶叶为主要原材料进行茶叶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采取热水浸提法,对茶叶进行提取分离,然后运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乙醇浓度为四因素对茶多糖综合提取率(提取率和含量的乘积)的影响,然后采取L9(3)4 【四因素
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通过方差和极差分析,得到茶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组合,并最终为粗茶的综合利用提供具有经济效益的新途径,同时也为糖尿病人的日常饮食疗法提供一种参考。
课题主要做的是茶多糖的提取的研究,将茶叶预处理后,取20 g茶叶粉末一—水浸提(2~3次)一—沉淀过滤一—取滤液浓缩一—乙醇沉淀一—静止15 min一—离心10 min(3 500 r/min)一—弃去上清液一—将沉淀倒入称样纸一—烘干一—称重并计算得率。课题的实验部分比较简单,方法学部分采用了正交实验设计,然后通过方差与极差分析,得到最佳提取的组合。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茶多糖的提取率比较低,采取水浸提一般提取率在1%-2%,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得到粗糖中多糖含量在40%左右;提取率不高。通过查阅文献得到微波辅助提取可以达到4%的提取率,而酶法提取液可以达到3%。
3.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作为本科毕业论文
由于父亲患有糖尿病,自己对糖尿病一直很关注,而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副院长XXX老师做的一直是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多糖方面的研究,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到多糖可以降低血糖,于是自己想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自己平时也有喝茶的习惯,有天突然想到要是喝茶都能降血糖那该多好啊!查阅文献了解到,茶叶中含茶多糖,最终就将我的本科毕业论文选定《茶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希望探讨一种能在日常条件下就能得到茶多糖的工艺方法,以此为糖尿病人的日常饮食疗法提供一种参考。
4.本科学校
本科学校XXX。学院已经建设成立了一个医药研究院,申报成立了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包括XXX,XXXX等著名学者。药学院依托医药研究院发展,也迅速的发展着。
5.对专业的看法
我对药物化学的一点看法
药物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principle of chemistry medicine这本书里面的定义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采用了合成化学的技术,但是从根本上不同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的是---它的目的。药物化学的目的是获得高活性的药物分子或者先导化合物。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当然最终的手段是合成技术,但是在药物化学中,合成技术只是作为工具使用的,不是药物化学的主要技术所在。我个人觉得药物化学可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药物化学=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化学分子+药理测试+数据分析
当然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里面任何一个部分都是需要大量时间沉淀才能做到较高水平,需要专门人才来进行操作,术业有专攻,这样才能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高效性。我们的目标是一个人能精通其中一个,了解另外两个的药物化学人才。因此,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给大家提供一个取长补短,扩展思路的机会,希望拥有不同技术的人能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从药化的研究目的来看,合成只是一种工具,要么得到目的产物,要么得到足够多可供筛选的化合物。
药化研究的潜意识在于用最经济的手段,得到最可靠的结果,拿到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这些年,用于药物化学研究的,从当时的topliss决定树,生物等
排原理进行结构改造,到SAR、QSAR应用到药物小分子模型分析,再到蛋白质晶体衍射分析,结构生物学的应用,其本质已经完成从机理未知到机理已知的转变
从目前研究的思路来看,单一母核+多官能团取代的研究思路是目前研究的主流。在看到《创新药物化学》第二版关于作者的介绍时,这样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Wernuth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哒嗪衍生物的化学和药理学。特别是3-氨基哒嗪药效团,使他得到了多种令人难忘的生物活性物质。看似平常的一段介绍,却告诉我,多母核+单一官能团的研究在过去取得了成功,在未来,可能是新药开发模式的主流,如今,药效团的研究已经逐渐热门起来了,不是吗?从数学的角度和生物的角度,多母核+单一官能团的研究更侧重于官能团与靶点的反应性,而较少关注结构性质对于靶点的影响。对于动态的反应,结构性质变化很大,但是反应性变化相对较小,研究可能就会更加准确。
应该说,随着蛋白质结构技术的发展,生物化学,尤其是结构生物化学对于药化的影响日益明显,也难怪现在很多实验室都在做或多或少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6.做过哪些实验
本科期间做过相关药学专业要求的实验,包括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等。
熟悉一些基本的有机化学实验操作,包括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分馏、重结晶及过滤、萃取以及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等。
药物化学实验做的是一些药物的合成,包括阿司匹林、扑炎痛、苯妥英锌、普鲁卡因等的合成。其中扑炎痛的合成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①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
在干燥的装有球形冷凝器的圆底烧瓶 加入阿司匹林10g、氯化亚砜5.5ml、吡啶2滴(球形冷凝器的顶端连接有氯化钙干燥管、干燥管后连有导气管通入水池)油浴70°C冷却 反应液倾入100ml滴液漏斗混匀、密闭备用(产物乙酰水杨酰氯丙酮溶液)②扑炎痛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棒、温度计的三颈瓶中加入对乙酰氨基酚10g、水 冰水浴冷却
至10°C、搅拌 用滴管滴加NaOH(3.6g、20ml水配制)(控制温度8—12°C)20min滴完(控制温度8—12°C)继续搅拌反应60min水洗至中性得粗品 ③精制
装有球形冷凝管的圆底烧瓶加入10倍量(W/V)的95%水浴加热至溶解加热回流 滤液转移至烧杯中待结晶析出完全压干、干燥 得产物
药剂实验做的是 软膏剂的制备 栓剂的制备 维生素C注射液的制备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等。
药物分析实验做的是 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 阿司匹林片的分析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含量测定。
7.我国药物化学的进展
我国科学家自己创制并受到国外同行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的3类药物——羟甲基芬太尼、石杉碱类化合物和青蒿素类化合物。
①羟甲基芬太尼是中国科学院首次发现的一个新的强效麻醉性镇痛剂,镇痛活性是芬太尼的58倍,吗啡的6300倍,其具有的高效镇痛性,对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②石杉碱类化合物石杉碱甲是1982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浙江医学研究院药物研究所从中药千层塔H...石杉碱甲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患者的记忆、认知和行为能力,与安慰剂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③1967年5月23日启动的疟疾防治研究(代号523任务)通过参与者的长期艰苦的工作,取得大批成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发明了可治愈抗药性疟疾的青蒿素类药物。从1986年批准第一个抗疟新药-青蒿素以后,陆续批准的有青蒿琥酯、蒿甲醚、蒿甲醚-本芴醇复方、双氢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哌喹复方,青蒿素-萘酚喹复方等,其中蒿甲醚、青蒿琥酯、蒿甲醚-本芴(wu)醇复方,从1997年开始陆续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物目录”,至今还在国内外临床大量使用,挽救了成千上万病人的生命。
8.对该学科的前沿知识有一个事先的了解
我是学习化学的,现在做药物合成,说一下化学与药物的相关的吧。
现在来说先做新化合物后研究其活性然后俩筛选新药是过时的,主要做已知药物的修饰,象好多甾体类药物。
现在新药的先导化合物一般来自植物提取和海洋生物研究的有很好活性的化合物,然后对其修饰和筛选来做新药,象是蒿甲醚.紫杉醇.海葵毒素等。最近十几多年才出现的组合化学是一种新的有效寻找向导化合物的好方法,他借助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专门进行定向靶标的组合化合物库的合成,然后,运用组合原理,以巧妙的手段对化合物库进行筛选、优化,得到可能的有目标性能的化合物。
还有非常热的一方面是手性药物的研究(包括手性氧化和手性还原),2001 年诺贝尔化学奖就授予着方面的工作研究。
药化的前沿,在下以为:
1、组合化学已经不是前沿了,据说组合化学公司关掉了一大批。
2、来自植物提取和海洋生物研究的发现的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与简化,其中简化应该是未来的重要趋势,毕竟有些化合物结构太复杂,合成成本很高,而自然界未必可以提供足够的量,这时如果能对其构效关系比较了解,基于药效团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药物设计技术,进行大的简化。
3、药化的前沿是多学科的综合,目的只有一个“药物分子的发现和设计”,就象药物所的DDDC(Drug Discovery and Design Center 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的含义一样。
谈谈毕业论文与研究生专业结合点
自己对科研的设想具体讲述一下
针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个简单的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