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10月132次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2013年10月132次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西方文论选读试题(凭记忆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20分)20小题,每小题一分
1、《哲学的安慰》的作者生活在那个时代(C)A、古希腊 B、古罗马 C、中世纪 D近代
2、《基督教真谛》的作者是()
选项记不清了,但是很有迷惑性,正确答案是:夏多布里昂
3、荣格改进了弗洛伊德的那一项学说()
A、白日梦 B、原型 C、集体无意识 D、命运女神
4、瑞恰兹是早期思想是那一学派()
A、英美新批评派 B、现像学派 C、实证派 D新批评派
5、那一个是阿尔都塞学派的作家()
A、马契雷 B、阿多尔诺 C、利奥塔 D、哥德曼
二、多项选择题(10分)5小题,每小题2分
1、唯美主义学派的作家有()
A、戈蒂叶 B、佩特 C、王尔德 D柏格桑 E、马拉美
2、荛斯提出的互动模式有()
A、联想型 B、崇敬型 C、同情型 D、净化型 E讽刺型
3、新古典主义原则和理想包括()
A、崇尚理性 B、模仿自然 C、皈依古典 D、三一律 E、语言优美
三、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
1、论崇高
2、诗性智慧
3、通灵人理论
4、世界文学
5、通感理论
四、判断分析题(15分)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
1、柏拉图认为文艺是高贵的()
2、歌德肯定席勒的文艺创作()
3、弗洛依德认为诗人的创作与白日梦是完全一致的()
五、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2、戈蒂叶认为诗歌与美的关系是怎样的
3、简述斯丹达尔的文艺思想
4、简述瑞恰兹对文学之“真”的认识。
六、论述题(20分)每题10分
1、以具体例子谈谈康德对艺术本质特征的理解
2、以具体作品为例评析萨义德的“东方学”概念。
第二篇:云南自考汉语言文学——西方文论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分)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D)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D、柏拉图 C、王尔德
2、贺拉斯写作了(B)
A、《诗学》 B、《诗艺》 C、《为诗辩护》
D、《诗学艺术》
3、朗吉弩斯论崇语言的来源是(D)
A、一个 B、三个 C、六个 D、五个
4、认为诗高于其它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D)。A、海涅 B、雪莱 C、华兹华斯 D、锡德尼
5、莱辛论诗与画的界限时他主要想说的意思是(C)
A、诗歌的节奏美感优于绘画 B、绘画的表现力优于诗歌 C、诗歌的表现力和整体的优越性上强于绘画 D、诗与画二者无所谓谁更优越
6、是谁说诗性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产生的根源(C)A、夏多布里昂 B、波德莱尔 C、维柯 D、但丁。
7、“悲剧的本质……为酒神陶醉的梦境”是哪位文论家说的。(B)A、亚里士多德 B、尼 采 C、叔本华 D、杜夫海纳
8、弗洛伊德认为 C A、白日梦与认夜梦没有区别
B、白日梦是梦,而不是幻想
C、白日梦是幻想,与梦有相似之处 D、诗人的创作与其童年游戏无关
9、黑格尔断言(A)。
A、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C、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虚构 B、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摹仿 D、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创新
10、《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一篇(B)。
A、深刻阐释浪漫主义的文献 B、深刻阐释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论文章
C、关于自然主义美学的文章D、讨论表现主义美学的文章
11、泰纳是(B)
A、英国文论家 B、法国文论家 C、德国艺术理论家 D美国文学批评
12、诗歌的“他者”理论是谁提出来的A A、兰波 B、罗兰· 巴尔特 D、萨特 C、英伽登
13、在讨论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时,用梵高的 《一双农鞋》 阐述存在主义文论的是(D)
A、达芬奇 B、利奥塔 C、马尔库塞 D、海德格尔
14、美意味着对世界的本质结构的否定,这是谁的理论观点(A)A、萨特 B、瑞恰兹
C、卢卡契 D、尧斯
15、尧斯是(C)
A、意识流文学理论的代表 B、象征主义文论的代表 C、接受美学的代表D、新批评的理论家
一、单项选择题。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D)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王尔德 D、柏 拉图
2、《会饮》作者是(C)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3、迷狂说的提出者是(D)
A、尼采 B、雨果 C、朗吉弩斯 D、柏拉图
二、多选。
柏拉图的美学与文论作品有(A、B、C)
A、《大希庇阿斯》 B、《会饮》 C《理想国》 D《诗学》 E《九卷书》注意的问题:
1、柏拉图在雅典城外建立了学园派。、2、柏拉图的著作有 《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得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三、名词解释:
迷狂说或(灵魂回忆说)A 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 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 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 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 上的迷狂状态。C、迷狂说(灵魂回 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理念说: 这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的文学本体论范畴。理念,即真理。柏拉图认为 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相对于理 念,文艺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 三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理念的影子,则文艺就是影子的影子。
四、简答或论述。
简述柏拉图的迷狂说与灵魂回忆说。A 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他认为,高明的 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 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B、当诗人 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 上的迷狂状态。C、迷 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2005 年 4 月《西方文论选读》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D)A、贺拉斯 B、佩特 C、巴尔扎克 D、柏拉图
2、提出净化说的是(D)
A、柏拉图 B、康德 C、兰波 D、亚里士多德
3、下面哪一篇作品是以诗论诗(A)
A、《诗学》 B、《诗艺》 C、《诗之辩护》 D、《诗的艺术》
4、古希腊最后一位重要美学家是(D)
A、普罗提诺 B、朗吉弩斯 C、奥古斯丁 D、安瑟伦
5、文艺复兴后期为诗歌辩护的文论家是(A)A、达·芬奇 B、卡斯特尔维屈罗 C、但丁 D、锡德尼
6、初创“三一律”思想的是(C)
A、卡斯特尔维屈罗 B、布瓦洛 C、亚里士多德 D、蒲伯
7、下面哪篇文章被认为是新古典主义的法典?(B)
A、《九卷书》 B、《论批评》 C、《诗的艺术》D、《论戏剧诗》
8、下面哪位作家有扬画抑诗的理论倾向?(A、托多罗夫 B、达·芬奇 C、莱辛 D、本雅明
9、认为最高的美是最高的神的是哪一位理论家?(A A、托马斯·阿奎那 B、奥古斯丁 C C、普罗提 诺)C、但丁)D、阿伯拉尔
10、《论俗语》是谁的作品?(A、魏尔伦 B、卡斯特尔维屈罗 D、马拉美)D、《文艺复兴》
11、下面哪篇文章主要论述了严肃剧的美感?(B A、《文学体裁》 B、《论戏剧诗》 C、《艺术作品的本源》 A)
12、有系统的浪漫主义文论的始作佣者是(A、施莱格尔 B、雪 莱 C、海涅 B D、华兹华斯)D、赞什)D、《<欧洲
13、说诗人是世代的立法者的是(A、锡德尼 B、雪莱 C、王尔德
14、有“现实主义第一部理论文献”之誉的是 A A、(《拉辛与莎士比亚》 现实主义研究>英文版序》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论的开创者是(A、车尔尼雪夫斯基
16、《论文学》是(C A、一本文学理论 论著 论 B、托马舍夫斯基)B、一本文学批评著作 C)B、《美学与哲学》 C、《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 C、别林斯基 D、特尼亚诺夫 C、一本文学史著作 D、一本文学形式技巧
17、下面哪位文论家宣称“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A A、戈蒂叶 B、歌德 C、伽达默尔 D、萨义 德 C)D、海德格尔 C))
18、“纯诗”是由下面哪个人提出来的?(A、波德莱尔 B、戈蒂叶 C、魏尔伦
19、马拉美的《论文学运动》中,文学运动指(A、唯美主义文学运动 20、杜夫海纳是(A B、达 达主义)C、象征派文学运动 D、存在主义文学 A、现象学美学家 B、荒诞派理论家 C、立体主义的思想者 D、存在主义文论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21、下面哪些人是象征主义文论家?(ACD)A、马拉美 B、柏格森 C、波德莱尔)E、利奥塔 D、魏尔伦)
22、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六要素是(ABCDE A、情节 B、性格 C、言词 D、形象E、歌曲
23、下面哪些文论家是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BD)A、柏格森 B、弗洛伊德 C、勃兰兑斯)D、荣格
24、克罗齐说直觉就是(ABC A、表象 B、意象 C、表现 D、体验 E、判断 ABC)E、电影
25、托马舍夫斯基所论体裁包括(A、戏剧 B、抒情诗 C、叙述 D、象征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26、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是 20 实际 60 年代以来盛行于欧美的一种新的文化思潮,女权主义文论是其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分)它从政(1 治性的男女平等的要求出发,清算和批判文学艺术领域存在的男权中心 主义的弊病,肯定妇女在文 学史上的地位,力图确立女性独立的审美价值系统。分)
27、世界文学 歌德提出的文论范畴。(1(1 分)歌德认为真正民族的文学,并非仅仅属于某一民族所有,而应具 有普遍性的世界意义。1 分)
(
28、灵感(黑格尔)黑格尔认为艺术创作中存在灵感现象,分)灵感要以对生活现象的了解,对(1 艺术技巧的掌握 为基础。分)
29、诗性指挥(1 维柯认为诗性智慧是在超自然的信仰感召下的诗人的智慧,分)这种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发 生的(1 根源。分)30、光韵 这是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的概念,指艺术作品原(1 作 的本真性、分)此时此刻性或独一无二性。分)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1(1 小题 5 分,共 20 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31、尧斯认 为文学接受者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互动型、崇敬型、联想型、象征性、内省型。(×)因为尧 斯提出的五种互动模式应是:联想型、崇敬型、同情型、净化型、讽刺型。分)
32、兰波所说的(5 “通灵人”是说诗人的行为类似巫师(×)因为兰波所说的“通灵人”指的是诗人在各种感觉之间进行沟 通、渗透和游动,从有知到 达未知。分)
33、论崇高)是康德的美学论著(×)因为这是古罗(5 马的朗吉弩斯的作品。分)
34、普罗提诺把“太一”视为宇宙和艺术的本原(√)普罗提诺认为(5 万物的变化都是流溢和回归,艺术也是如此。其“太一”概念是对柏拉图“理 念”的发展。分)
五、(5 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35、简述《诗的艺术》的章节及其内容。共 分四章。分)第一章:总论,论述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分)第二章:论述悲 歌、牧(1(1 歌、颂歌、讽刺诗等次要问题的特点和创作规律。分)第三章:论述悲剧、喜剧、史 诗等主要文(1 体的特点和创作规律。分)第四章:集中而系统地展现布瓦洛斯对辛古典主义的 理论原则和理想(1 的概括。分)
36、简述《莫般小姐·序言》的主要理论内容。这篇文章是戈蒂叶唯美主义理论的(1 比较系统的阐述。分)他首先认为美和艺术都是纯形式,是不用迎合人的欲求的。分)其次,(1(1 为了欣赏真正的艺术与美,人可以放弃一切。分)再次,追求艺术和美就是追求享乐,追求享乐(1 也就是人生的目的。分)以上三点的核心就是 艺术与美是至上的。分)
37.简述新历史主义。(1(1 新历史主义是 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文论思潮。分)它以福柯的解构主义为哲学 基(1 础,分)力图矫正形式主义以及有关文学批评中非历史化的弊病,主张恢复文学研究中的 历史纬(1 度,分)强调重新关注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分)它要求以 文化观照为(1(1 中心。分)
38、(1 简述席勒对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的论述。朴素的诗的主要特征是模仿自然,分)(1 感伤的诗的感伤的文化人所表现的主观理念。分)在总体上朴素的诗高于感伤的诗。分)但(1(1 在其它方面,两种诗各有优劣:朴素的诗在描写具 体对象上更好,但主体性的审美精神不足; 分)(1 感伤的诗内在精神更为丰富,但 往往流于幻 觉而陷入空虚。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1 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39、莱辛《拉奥孔》是如何论述诗与画的界限的? 绘画主要表现形象的 中心特征,分)诗除此之外,还要表现形象的独特个性; 分)绘画 不应追求题材的新奇和过(1(1 于复杂,要选用人们熟悉的题材,要让欣赏者能一目了然地理解作品。(2 分)诗歌除了能做到绘 画所能做的,而且还能进行独特的想像与构思。分)莱辛总体上 认为诗在表现力和整体性上优于(1 绘画。分)举例论述(3 分)
40、就桑克蒂斯的《论泰奥菲尔·戈蒂叶》谈谈你对灵感的看法。(2 桑氏的文章认为理论与灵感是冲突的,即艺术家指导自己要写什么,但意识不到如何去写。分)艺(2 术家的理论来源于主观臆想或某种先入为主的概念体系,但创作却是理论驾驭不了的。(2 分)大 作家任随灵感的流动,可以摆脱理论的束缚。(2 分)天才作家依赖灵感,而不依赖理论,其创作 还常常违反自己的思想体系。分)考生自己对灵感的看法。分)(2
一、单项选择题
1、创立文艺理论独立体系的是(A)
A、亚里斯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席勒
2、属于狄德罗著作的是(D)A、《诗艺》 B、《诗学》 C、《悲剧的诞生》 D、《绘画论》
3、华滋华斯呼呈诗人采用语言(C)A、贵族 B、书面 C、日常 D、古典
4、布瓦洛(C)人物理论为后来的典型化人物理论作了有力的铺垫 A、个性化 B、独特化 C、类型 化 D、共性化
5、莱辛认为诗歌运用的(B)A、自然 B、人为 符号 D、抽象 C、天然
6、在柏拉图看来,创作的动力是(D)A、理性 B、想象 C、幻想 D、灵感
7、提出“意图廖见说”的是(B)A、俄国形式主义 B、英美新批评 C、语义学
8、亚里士多德认 为,悲剧主角应(A)A、由顺境转入逆境单 B、由有逆境转达入顺境地 C、处于顺境 D、处于逆境 D、精神分析学派
9、歌德认为,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A)的掌握和描述。A、个别 B、一般 C、共性 D、集体
10、俄国形式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D)A、《词语的复活》 B、《散文理论》 为手法的艺术》 C、《一 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D、《作 简答题
1.莱辛的诗画界限论 莱辛认为,造形艺术和诗歌,它们有异中之同,即都要模仿自然;也有同 中之异,主要 表现在四方面:1.就存在形式说,诗是一种时间艺术,画是一种空间艺术,诗的表现 范围要 比画广,画适宜于表现美,诗则除了美其他丑、怪、悲、喜、滑稽等均能表现。2.就模仿的 媒 介说,诗用人为的符号,即时间中动作发出的声音;画用自然的符号,即空间中 物体的形状和色彩。3.就模仿的对象说,诗描绘时间中先后持续的事物即动作;画描绘空间中并列的 事物即物体。
4.就追 求的效果说,诗求其真,再现人的动作的复杂冲突;画求其美,即姿态 和表情上的静穆或静穆的伟大。上述诗画各自的特殊规律是相互不能超越的,否则就会招致 失败,但这些规律也不是绝对的。2.三一律 所谓“三一律”,指行动的单一性、时间的单一性和空间的单一性,它在 17 世纪法国古 典主 义悲剧中,是作家必须遵守的铁律,来自 16 世纪《诗学》的意大利注释家之手。卡斯 特尔维屈罗 认为只有单一的空间与单一的时间和行动相适应,才能使观众信服。三一律对此 后的戏剧发展产 生了很大影响。
3.鲍姆加登的“理性类比”概念 “理性类比”是“美学之父” 鲍姆加登于 1739 年在《形 而上学》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他用“理性类比”肯定了感性的东西,其内容包括:感性洞察力,即洞察相同之点的能力;感 性敏锐性,即洞察差别的能力;感性记忆;想像力;感性判断;对类似情况的 观察;特殊感觉力。“理性类比”反映了鲍姆加登把纯粹认识论的美学转到艺术和艺术理论的美学。
4.黑格尔的情境 情节 情致 为了实现艺术美的理想,黑格尔探讨了文艺创作的具体问题,如人物、环境、冲突等问 题,并且提出和论述了情境、情节、情致这样一些重要概念。分别介绍情境、情节、情致。5.尼采的日神、酒神论 尼采认为悲剧是在日神和酒神这两种至深本质的二元冲突中产生的,日神和酒神是二元 对立的两种冲动或精神。日神代表着对生命个体的肯定,酒神代表着对生命本原 的肯定;日 神代表梦的形象世界,酒神代表醉的现实世界;体现日神精神的艺术是造型艺术和史诗,体 现酒神精 神的艺术是音乐和抒情诗。
6.巴尔特的代码理论 巴尔特在其 《S/Z》 中分析巴尔扎克的小说 《萨拉辛》 时提出了关于代码的理论,S 和 Z 分别代表书中的两位主要人物。用 他认为这篇小说具有自足结构 和能指性质,小说中的 人物、读者和作者都不过是各种代码,并不具有实体性。他主要探讨词汇 组合所包含的意义,用五种代码分析文本的能指,释义代码、寓意代码、选择代码、象征代码和文 化代码。
7.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的继承者,他在 美学上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 “美是生活”这个唯物主义命题。他是在批判当代的美学思潮,特别是德 国唯心主义美学思潮 的过程中提出这个命题的。他对“美是生活”作了这样的解释:任何事物,凡是 我们在那里面 看得见依照我们的 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 我们 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这个命题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恢复了现实的权利;其次是它 揭 示了美对生活的依附关系;三是它在唯心主义美学思想泛滥的情况下,为美学的研究打开 了一个突破 口。
8.象征主义的理论主张 象征主义的最大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差异性和暧昧性去揭示它们所暗 示的事物现象的内 在性。象征主义的目的在于以主观变形来构成它的作品;把主客观两个世界联系起 来的是波 德莱尔的“普遍相似性”的思想;象征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象征;语言成为象征主义的中心;象征主义还要求诗歌的音乐性和绘画性。9.尼采的日神、酒神论 尼采的日神、尼采的日神 尼采认 为悲剧是在日神和酒神这两种至深本质的二元冲突中产生的,日神和酒神是二元 对立的两种冲动或 精神。日神代表着对生命个体的肯定,酒神代表着对生命本原的肯定;日 神代表梦的形象世界,酒神 代表醉的现实世界;体现日神精神的艺术是造型艺术和史诗,体 现酒神精神的艺术是音乐和抒情诗。
10.穆卡洛夫斯基的 主体的移心化 穆卡洛夫斯基的“主体的移心化 穆卡洛夫斯基的 主体的移心化” 传统的艺术主体仅指作家,穆卡洛夫斯基主张多功能艺术主体论,除了作家,艺术品的 保护人、商 人、检察官、出版家、批评家等都可承担主体的功能,此即所谓“主体的移心化”。正因为主体不是 单元的,是同环境联系的,故穆卡洛夫斯基强调对话,把它作为联系实际的 方式。
11.朗吉弩斯的 《论 崇高》 朗吉弩斯的《论崇高》 朗吉弩斯的 《论崇高》侧重与内在灵魂的涵养提高,重视作家的心 智;列举崇高的五个来源;这五个 来源的关系;《论崇高》还提出了美的范畴问题;朗吉弩斯的《论崇高》 标志着一个新的美学 范畴的诞生。
12.柏格森的滑稽论 柏格森的滑稽论 法国“非理性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柏格森在 1900 年出版的《笑》中收入了论滑稽的意义 的三篇文章,他的滑稽论包括形式的滑稽、姿态和动作的滑稽、情景的滑稽、语言的滑稽和 性格的滑稽等方面的 内容。
13.阿多诺的否定的美学 阿多诺的否定的美学 阿多诺在“法兰克福学派”中是最独特的人,也 是“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美 学思想大体上可以用“否定的美学”来加以概括,主要有三 方面:1.反艺术;2.文化工业;3.音乐 社会学。
14.穆卡洛夫斯基的“主体的移心化 穆卡洛夫斯基的 主 体的移心化 穆卡洛夫斯基的 主体的移心化” 传统的艺术主体仅指作家,穆卡洛夫斯基主张多功能艺 术主体论,除了作家,艺术 品的 保护人、商人、检察官、出版家、批评家等都可承担主体的功能,此即所谓“主体的移心化”。正因为主体不是单元的,是同环境联系的,故穆卡洛夫斯基强调对话,把它作为联系实际的 方式。
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 亚里士多德是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著有《诗学》 《修辞学》等多、部文艺论著。《诗 学》一开始就讲:“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 这一切实 际上都是模仿。” 亚里士多德所谓模仿,同柏拉图不同。他认为感性的现实本身是真实的,模仿现实的艺术也是真实的。亚里士多德所谓模仿,同传统说法也不同,传统说法只回答了艺术模 仿什么的问题,而 没有回答艺术如何模仿的问题,这个问题由亚里士多德解决了,它体现在“艺术即 形式”命题 中。在他看来,艺术模仿自然,并不是对自然进行原封不动的抄袭,而是进行能动的创造。亚里士多德不仅认为艺术是创造性活动的产物,而且还认为艺术能表现自然的真实和本 质。根据这 一思想,他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应该是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 们相信的事、应当 有的事。总之,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艺术之所以要想像,要虚构,要表达理想,就是因为它是艺 术。艺术要模仿自然,但并不等于自然;艺术是一种创造,但又不能脱离自然。这就是亚里 士多德关于“艺 术模仿自然”的全部涵义。2.简述维柯的美学思想。维柯是历史哲学的创始人,“美学科学的发现者”。他发现,精神哲学是一切精神现象的 根源,但这种精神哲学不应该是形而上学,而应该是美学;把 人类的认知创造原则引入美学,从而把它变为行动的美学,创造的美学;他还发现由于美的现象的 普遍性,美学同其他学科,如哲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具有相关性,从而扩大了美学研究的领域,把它从囿于哲学一隅 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1.诗的发生学。诗不是起源于理智,而是起源于感官。2.想象的功 能。想象的主要功能是比喻;还不仅仅局限在语言形式上,还体现在诗性任务性格上。3.想 象和理性的对立。维柯认为美的本质是和谐。
3.简述柏格森的滑稽论。柏格森是法国“非理性主 义”的主要代表,他的美学著作主要是 1900 年出版的《笑》 其中收入了他论滑稽的意义的三篇文,章,分别从形态、体态、姿势、情景、行动和语言等方 面论述滑稽的表现,最后论述了滑稽的性格。首先是形式的滑稽;其次是姿态和动作的滑稽;再次是情景的滑稽;第四是语言的滑稽;最后是性格的滑稽。
4.简述萨特美学思想的特征。萨特美学 思想的 出发点是他的存在主义,而人是存在主义的基础和出发点。他一反传统 上“本质先于存在”的 说法,提出“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把人即主体性作为一切的前提。萨特的文学作品,是他这种人 道主义哲学的感性表现;他的美学思想则是这种人道主义 这些的理性表现,他把自由看作一切写作活 动的题材。萨特认为人们之所以当作家,并不是 由于要表达某些东西,而是决定要以某种方式去表 达它们。萨特美学思想的特征主要是: 其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二,文学作品是写作和阅读、创作和欣赏的统一;其三,想 像是文学创作的基础。
1.简述文艺复兴。简述文艺复兴。简述文艺复 兴 文艺复兴虽说是古典学问的再生,但它是从中古世纪的遗产起步的,而且经历了一个逐 步发的 过程。文艺复兴是从意大利的 佛罗伦萨开始的,但丁开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河,代表了文艺复兴 的最早阶段。1370—1450 年是文艺复兴的第二阶段,是文艺全面繁荣的时期,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对教育的改革,把人文学科放在对神学学科的优先地位;其次是知识的发展,或知识 的世俗化,主要是对古典文化的崇拜,以及随之而来的古典文化的再生;最后是文艺的全面 繁荣。恩格斯曾称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 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 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文艺复兴只是一个贵族运动,它并没有普及到人民大众之中;文艺复兴还 只是一场文化 思想运动,它虽然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然而仅仅是初步的,还没有上升 到政治 层面。
2.简述夏夫兹伯里关于美的思想。简述夏夫兹伯里关于美的思想。简述夏夫兹伯里 关于美的思想 夏夫兹伯里关于美的思想,就是以天赋能力为出发点的,表现为下列方面。其一,美 是形式,是和谐的形式,或形式的和谐。其二,丑是无形式的物质,它同美是对立的。其三,真、善、美是统一的,它们有共同的基础。(上述内容需展开论述)夏夫兹伯里背离了大不列颠的唯物主义 传统,最后导致同经验论感觉论的对立,但他的 影响从孟德斯鸠到尼采是巨大的,他开辟了英国 美学的新时代。
1.简述贺拉斯的《诗艺》 简述贺拉斯的《诗艺》 简述贺拉斯的 贺拉斯是罗马帝。国初期著名的抒情诗人和讽刺诗人,在文论上的著作是《诗艺》,只是 一些经验之谈,但成为古典主 义的经典,对后来的新古典主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诗 艺》中把“艺”即写诗的技巧放在首要 地位;模仿希腊古典成了贯穿《诗艺》的一条重要原则;具体介绍如何模仿。贺拉斯提倡模仿,但也不反对创新。但既要模仿,又要创新,表现出一 种折衷 主义的倾向。论述天才和技巧问题;论述艺术的功用即教益或快乐的问题。贺拉斯 《诗 艺》的总 体评价。2.简述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主张。简述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主张。简述左拉的自然主义 理论主张 左拉是自然主义创作和理论的真正代表,他的自然主义理论主张有: 首先,自然主义是 19 世纪特殊历史时代的产物;其次,自然主义的方法是科学的方法;第三,自然主义最基本的要求是真 实;第四,自然主义要求艺术的社会道德目的。3.简述别林斯基的革命民主主义美学。简述别林斯 基的革命民主主义美学。简述别林斯基的革命民主主义美学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是在 19 世纪 40—60 年代产生和形成的,它的创始人是别林斯基。他的文学评论论述了几乎所有文学理论的命 题,他尽量把人们的视线导向革命和未来的发展 方向上,他的美学是运动的美学,战斗的美学。1.文学的民族性。别林斯基特别关注文学的民族性问题。他认为文学的民族性是民族特 性的烙印,民 族精神和民族生活的标记,包括民族的思想、感情、风俗、习惯、理解、情操、宗教、语言等,还 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他还区分了民族和人民两个概念,民族 的外延更广,人民的内涵 更深。2.文学的形象性。别林斯基指出,用言辞、声响、线条和色彩把大自然一般生活的理念 描写 出来,再现出来:这便是艺术的惟一而永恒的课题。他还把艺术和科学进行了比较。3.文学的典型 性。别林斯基把典型性提得很高,认为典型性是创作的基本法则之一,没 有典型性就没有创作。只 有是通过对立物的调和才能塑造典型。他的这种把典型看成一般和 个别的统一理论,影响颇为深 远„„ 4.简述雅可布森的语言学诗学。简述雅可布森的语言学诗学。简述雅可布森的语言学诗学 雅 可布森由于他在理论上的创见和贡献,被人称为“捷克结构主义之父”。雅可布森把诗 学看作语言学 的一部分,他提出的基本问题是:“话语何以能成为艺术作品?”这就要研究诗 歌的语言结构、功能同 其他语言结构、功能相异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雅可布森首先考察了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语言功能 的构成因素,他认为,任何交际都是 由说话者所引起的信息构成的,但要通过说话者与受话者的 接触。接触不一定要面对面,可 以通过代码,代码可以是言语,可以是书写,可以是数字,或者是 音响构成物或其他形式。另外还必须有语境,语境能使信息具有意义。同一信息在不同语境中会有 不同的意 义。(上述内容需展开论述)同六个因素相对应的六种功能是:说话者:表情功能;受话者:意动功能;语境:指称功 能;接触:交 际功能;代码:元语言功能;信息:美学功能。雅可布森还根据索绪尔的语言理论,研究了诗学中两种 基本的修辞手法:隐喻和转喻。
第三篇:西方文论选读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自学考试资料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8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会饮》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相似
D、在似与不似之间
3、贺拉斯是哪个时期的文论家()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罗马
D、启蒙时代
4、谁将“太一”作为宇宙和艺术的本原()
A、普罗提诺
B、高尼罗
C、托马斯·阿奎那
D、但丁
5、哪一位文论家的文化可称为“教父神学”的文论?()A、托马斯·阿奎那
B、维柯
C、奥古斯丁
D、柏拉图
6、下面哪一位文论家的文艺思想是以神学的本体论为前提的()A、普罗提诺
B、奥古斯丁
C、托马斯·阿奎那
D、锡德尼
7、卡斯特尔维屈罗是哪个国家的文论家?()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8、下面哪一篇文论讨论了“严肃剧”?()A、《论戏剧诗》
B、《拉奥孔》
C、《悲剧的诞生》
D、《拉辛与莎士比亚》
9、为实证式文学研究开辟道路的是()
A、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
B、泰纳的《艺术哲学》
C、桑克蒂斯的《论但丁》
D、兰波的《致保尔·德梅尼》
10、下面哪一位文论家说“文学史就是灵魂史”?()A、海德格尔
B、叔本华
C、尼采
D、勃兰克斯
11、谁把酒神精神作为悲剧的起源?()A、王尔德
B、莱辛
C、萨特
D、歌德
12、《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的作者是()A、萨义德
B、肖沃尔特
C、萨特
D、费什
13、哈桑是()
A、现代主义文论家
B、唯美主义文论家
C、神学文论家
D、后现代主义文论家
14、认为小说的形式结构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具有同源同构性的是()A、歌德
B、哥德曼
C、萨特
D、弗洛伊德
15、新历史主义是哪个世纪兴起的一股文论思潮?()A、20
B、19
C、18
D、14
16、“光韵”是哪一位文论家使用的范围?()A、克罗齐
B、伽达默尔
C、本雅明
D、但丁
17、被称为“三M”之一的文论家是()
A、萨义德
B、萨特
C、马尔库塞
D、巴尔扎克
18、提出“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是()
A、费什
B、利奥塔
C、托多罗夫
D、杜夫海纳
19、杜夫海纳是()
A、批判现实主义文论家
B、形式主义文论家
C、现象学文论家
D、符号学美学
家
20、韦勒克·沃沦的《文学理论》肯定了()
A、社会历史方法
B、印象主义批评
C、相对主义批评
D、新批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费莱《批评的剖析》谈到了()
A、历史批评
B、伦理批评
C、原型批评
D、技巧批评
E、政治批评
22、托多罗夫把叙事作品的叙事关系分为()
A、作品中故事发生时间和作者叙事时间的关系
B、作品中人物和作者的关系
C、叙述者向我们陈述、描写事件的方式
D、顺叙和倒叙的关系
E、两个主人公的对话
23、“光韵”又译为()
A、气韵
B、灵韵
C、氛围
D、气息
E、美感
24、尼采《悲剧的诞生》论到了()
A、古典艺术
B、浪漫主义文学
C、酒神精神
D、日神精神
E、基督精神
25、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来源不是()
A、艺术品
B、作者
C、艺术
D、大地
E、读者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悲剧(亚里士多德)
27、《〈克伦威尔〉序言》
28、(萨特)非现实的艺术品
29、(费什)“思想定势” 30、(肖沃尔特)双重声音话语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31、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悲剧六要素中,人物性格是最重要的。()
32、(柏格森)直觉是功利的。()
33、兰波是唯美主义文论家()
34、叔本华认为复制理念是艺术的宗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5、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36、简述维柯“诗性智慧”的主要内容
37、简述黑格尔的灵感思想
38、简述桑蒂克斯的“意图与效果的矛盾”思想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论弗洛伊德关于作家与白日梦的思想 40、试论克罗齐的直觉说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B
3、C
4、A
5、C
6、C
7、D
8、A
9、A
10、D
11、C
12、B
13、D
14、B
15、A
16、C
17、C
18、A
19、C
2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ABC
22、ABC
23、ABCD
24、CD
25、ABC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悲剧(亚里士多德):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悲剧六要素
中,情节是最重要的;(1分)悲剧的效果是净化人的心灵。(1分)
27、《〈克伦威尔〉序言》: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1分)应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探讨诗的主题、功能与形式,文艺要反映崇高优美和滑稽丑陋的对照与结合,怪异是重要的审美范畴。(1分)
28、(萨特)非现实的艺术品:一种不存在于事件内特殊的客体,是艺术家用实在的色彩构成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什非现实的意象得以实现。(1分)实在的东西永远是不美的,美是一种适用于想象事物的价值,它意味着对世界本质结构的否定。(1分)
29、(费什)“思想定势”:是费什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中的重要范畴,(1分)读诗就是以某种“思想定势“去制造诗歌本身。(1分)30、(肖沃尔特)双重声音话语:女权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1分)肖沃尔特认为女性与男性不是完全隔绝的,彼此村才交迭的情况,女性写作,因此是一种双重声音的话语。(1分)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31、(×)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六要素中情节是最重要的。(5分)
32、(×)柏氏认为艺术就是直觉,直觉是摆脱了功利心对事物的观照。(5分)
33、(×)兰波是著名的象征主义文论家,认为疯狂、幻觉等与象征世界相通,诗人应有疯狂的行为。(5分)
34、(√)他认为美深藏于外形后的理念中,在艺术里有地位的只是内在的意义。表现了理念的艺术才是不朽的艺术。(5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5、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2分)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陶冶人的心灵,(1分)悲剧成分中,情节最重要,人物性格第二。(2分)
36、智慧是实现人的意志和理智 的功能,它建立在某种超越精神所启示的关于永恒事物的知识上,(2分)诗性智慧是在超自认的信仰感召下的诗人的智慧,这种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发生的根源。(3分)
37、艺术创作活动中存在着灵感现象,(1分)灵感要以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对艺术技巧的掌握为基础,(2分)否则灵感不会降临创作者的头上(2分)
38、作家创作的意图可能与最后创作出来的作品的形式发生矛盾,(2分)意图中的世界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世界是有区别的,(2分)出现上述矛盾是自然的。(1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这一思想见于弗洛伊德的《诗人同白昼梦的关系》一文,(1分)文学素材来自诗人的幻想,成人幻想是儿童游戏的置换。(3分)白日梦是诗人利用现在的条件,按照过去的方式来安排未来的图景,这就是诗人的创作的心理机制,(3分)诗人比常人更能弱华白日梦的自我中心化的倾向,把自我分裂长呢感多个自我,从而消除读者对诗人个人化幻想的厌恶。(3分)
40、直觉说见于克罗齐的《美学原理》。(1分)直觉就是表象,表象就是意象,(3分)直觉就是表现,(2分)当直觉中某种形式作为表象出现在大脑中时,就已经是表现,(2分)虽然它只是头脑的幻象,并没有借线条、声音、文字等表现于外。(2分)
第四篇: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文论专题》试题及答案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文论专题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的一种“放大”研究。A.孔子“兴观群怨”说
B.庄子“言不尽意”说C.司空图“韵味”说D.严羽“妙悟”说
2.《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依刘勰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A.质B.习C.识D.力
3.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B.《屈子之文学精神》C.《宋元戏曲考》D.《人间词话》
4.司空图的“韵味说”,提出了一系列卓越的创见,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譬如苏轼的“()”说就是例证。
A.形神B.妙悟c.神韵D.境界
5.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概念的、经济的和道德的。
A.想象的B.诗意的C.意象的D.直觉的6.鲁迅先生曾将()与刘勰的《文心雕龙》相并举而论道:“篇章既富,评骘自生,东则有刘严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斯多德之(),解释神质,色举洪纤,开源导流,为世楷式。”
A.《诗的艺术》B.《判断力批判》C《美学》D.《诗学》
7.从求美与求真、求善、求利具有根本性区别的认识出发,提出审美活动是超功利、非认识、无目的而合主观目的性、且具有像知识判断一样的普遍有效性的理论的是()。
A.康德B.黑格尔C.泰纳D.克罗齐
8.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
A.科学性B.理性
C.感性D.目的性
9.如果我们将()的美学理论看作一个逻辑体系,那么作为其出发点、本体或内核的东西,就是一个简单的定义:“直觉即表现即艺术”。
A.康德B.克罗齐C.黑格尔D.泰纳
10.接受美学强调()阅读与体验对于文学作品的意义产生及最后完成具有重要作 用。
A.读者B.作者
C.评论者D.主人公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1.司空图关于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结合下面提供的王维诗歌的片段,简单阐释司空图的“韵味”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汛》)
12.简要说明李渔的戏曲结构的四点具体主张。
13.韦勒克、沃伦关于评价文学的具体标准有哪些内容?
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4.金圣叹提出史传和小说在本质特性上有着不同,一个是“以文运事”,一个是“因文生事”。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他说:
某尝道<水浒》胜似《史记》,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却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根据这段文字描述,阐释小说的虚构特质中的“因文生事”。
15.教材中关于“本文和读者进行交流活动之基本结构的‘空白,,有这样一段文字描
述,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
伊瑟尔谈道:空白是用来标示“存在于本文自始至终的系统之中的一种空位,读者填补这种空位就可以引起本文模式的相互作用。换句话说,在这里,完成作品的需要被联合本文模式的需要代替了。只有当本文的图式被读者联系起来时,读者才开始构造想象性客体,正是空白使这种联结性运作得以进行。这些空白表明,本文各不相同的部分应当被读者联结起来,尽管二t
本文并没有这样说明。空白是本文看不见的结合点,因为它们把本文的图式和本文的视野互相区分开来,同时在读者方面引起观念化的活动。理所当然,当读者把本文图式和本文视野联结起来时,空白就‘消失,了”。
试卷代号:125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文论专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2.B3.C4.A5.D6.D7.A8.C9.B10.A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1.诗歌的形象要具体、生动、不浮泛,仿佛是读者可以触摸得到的,亦即“近而不浮”;(4分)在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中还要有丰富的蕴藉,所抒发的情感含而不露,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能让读者愈读愈有发现,愈读愈有味道,亦即“远而不尽”。(4分)结合作品4分。
12.简要说明李渔的戏曲结构的四点具体主张。第一、“立主脑”(3分)
第二、“减头绪”(3分)第三、“脱窠臼”(3分)第四、“密针线”(3分)13.韦勒克、沃伦关于评价文学的具体标准有哪些内容?
第一包容性或多样性。(4分)第二连惯性。(4分)
第三建立在经验事实上的世界观。(4分)
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4.小说是“因文生事”,其所写之“事”全是出于美文的需要而虚构出来的,它可真可假,可以是历史的事实也可以是作家在概括生活材料的基础上发明创造出来的。(6分)小说的虚构特质可以从“因文生事”中的“文”和“事”两点来谈。先说“事”。小说所写之事属于艺术真实的范畴,它不同于历史真实,艺术真实要求作者根据主题、结构、人物形象等的需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发挥作家的主观能动性去虚构和编织故事情节。这是第一层意思:事为虚构;(8分)
第二层意思,即事为文生。小说的“事”是手段,“文”是目的,作者的虚构之“事”实际上是为审美之“文”服务的。(8分)
15.(1)调动和激发读者的想象;
(2)空白是潜在于本文中的结构模式;
(3)空白在文学交流活动中发挥着自我调节的结构作用;
(4)空白是存在于本文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成分。(每个要点4分,阐述6分)
(简答题与论述逝学生的回答只要能够围绕要点组织答案,且能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以给相应分数。)
第五篇:中山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
中山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招生简章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本科)
毕业学校: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自考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够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部门和各级学校的实际工作及语文教学、研究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广州自考网)
中山大学自考课程设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美学、唐宋词研究、民间文学概论、毕业论文。
选考科目:英语
(二)、心理学、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加考科目:古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一)、文体写作。说明:本专业仅接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非文学类专业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古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一)、文体写作。四门课程。
中山大学自考就业方向:
主要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广州自考)
中山大学自考报读说明:具有高中、中专文化程度或同等水平的有志社会青年(报读本科需大专毕业或大专在读生)不受性别、年龄、户口、民族等限制均可报读。(免入学考试)
中山大学自考收费标准:
业余:学费4200/年;全日制:6500-9800/年。详细情况请咨询本学院招生老师。
报名电话:020-89104360*** 梁老师
020-84450972*** 赖老师
咨询QQ:107681642
5中山大学自考指定报名中心: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81号城市职业学院门口、中电数码城三楼X309-311自考招生办(地铁八号线鹭江站A出口,公车客村站)
本招生简章出自中山大学自考网:详情请登录网站或者致电给自考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