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小班的英语课程教案
幼儿小班的英语课程教案
活动设计理念:
以发展幼儿英语语言为主线,其中穿插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水果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物质之一。因此,从简单、熟悉的东西以及培养听力入手,使小班幼儿对英语活动产生兴趣并鼓励幼儿模仿和表达。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于英语的兴趣,让幼儿乐意参与英语活动。
2、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幼儿了解几种水果的英文名称。
3、鼓励幼儿能模仿教师说英语。
活动内容:
认识水果apple、orange。由于该内容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因此,学习的难度不是很大。在这个活动之前,教师可先复习“head and shoulders”这首歌,边唱边做动作,从而让幼儿对五官有进一步的认识和巩固。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认识apple和orange,并且初步理解yes/no/like…的含义。其中穿插摘果及品尝水果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活动准备:
盒子或小袋子一个,苹果、橘子实物及图片各若干,一幅有一棵大树的画,刀、碟子、餐纸,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head and shoulders”,边听边做动作,以达到课前的活动准备。
2.输入单词。
a、apple。
教师把已装有苹果的盒子或袋子神秘的拿到幼儿面前,让幼儿有探索的欲望.T: Look!What’s this? C: 盒子
T: Yes.A box 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唱边做动作,以活跃课堂氛围.What’s in the box? What’s in the box ? Do you know? Do you know? Who want to try? Let me try.Ding ding dong(敲盒子),let me try.T: Ok, do you want to know?(引导幼儿说出yes或no)T: Who want to try?(作举手状,并引导幼儿说出let me try)当幼儿拿出苹果之后,教师用英文输入:oh(惊喜的),what’s this ? C: 苹果
T: Yes, apple!(教师要抑扬顿挫的反复输入).b、orange 教师用餐纸把橘子包起来,然后做示范闻一闻,在拿到幼儿面前给他们也闻一闻,并让他们猜出是什么东西。
T: Hmm!(作闻的动作)the smell is good.然后拿到幼儿面前:Smell it!接着问幼儿:What’s this ? C: 橘子
T: Yes!Orange(教师也要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反复输入)。
3.幼儿辨认水果。
教师把水果放在桌面。
T: I’m hungry now.I want to eat some fruits, Who want to help me?(作举手状)接着当幼儿上来时,教师说:I like apple/orange。看幼儿是否拿到正确的水果。如果拿错,可说: no, I don’t like orange.I like apple(手指apple).无论何种情况,记得说thank you.4.摘果游戏。
先把水果图片贴到大树上,让幼儿去摘自己想要的水果(可先请配班老师做示范。教师说I like orange, 配班教师摘橘子;教师说I like apple,配班教师摘苹果,然后请个别幼儿上来摘,摘到的就送给他作为奖励。并说:Oh, yes, this is apple/orange.Very good, thank you!第二步:教师再贴一些图片,让全体幼儿参与活动去摘水果,然后坐到位子上。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辨认。
T: Apple, stand up!Jump!(拿apple的小朋友站起来跳一下)Orange, stand up!Jump!(拿orange的小朋友站起来跳一下)
5.品尝水果。
教师可先做示范:拿一片橘子放入口中:Hmm!sweet!T: Do you want to eat?(继续引导二说出yes)C: Yes.T: Ok, follow me!I like apples/oranges.接着教师发水果让幼儿品尝。(拿到幼儿面前时一定要鼓励幼儿大声说出“I like apples/oranges”,方可给他。人数太多可请配班老师帮忙。)
6.唱英文歌“I like apple”.当幼儿在品尝时,可放此音乐,可让幼儿欣赏,也可做动作,活跃课堂气氛。Apple is red, apple is round, apple’s juicy, apple is sweet, Apple apple I like you, apple’s juicy, I like to eat.7.结束。
〈1〉复习巩固 教师再出示一次水果让幼儿复习一遍
〈2〉T: Ok!We are so tired.Let’s have a rest.let’s say goodbye to the apple.C : Bye-bye, apple!T: Say goodbye to the orange.C: Bye-bye, orange.活动反思:
(1)在小班的英语活动中,实行全英文教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某种程度上还需中英相结合。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情、动作一定要夸张,语音语调要抑扬顿挫,从而才能吸引幼儿。
(3)在活动中,千万不要忽略胆怯、内向的幼儿,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和鼓励。指导教师评点:
该活动设计充分考虑小班年龄段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智力发展的特征,以各种培养儿童听的能力和模仿能力为主的游戏活动为主,同时又以真实的情景教学刺激儿童模仿或主动说英语。该设计运用了tpr教学法、直接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各教学法运用得当。
第二篇:幼儿英语课程简介
《幼儿英语》课程简介:
<<幼儿英语>>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课程。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授课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36学时,实践学时为18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幼儿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理解幼儿学习语言的心理特点;掌握幼儿英语教学模式、教学的基本原则、具体教学方法和幼儿英语游戏、歌谣、故事设计理论;能够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教学技能开展幼儿英语教学实践,包括能根据教学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制作合适的教具、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等,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教育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英语教学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因此教学方法上采用理论阐述+亲身模拟体验与现场观摩+点评的方式;实行阶段性分散见习、毕业前集中实习和就业前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三篇:幼儿小班教案
第十六周备课
语言活动:小兔子乖乖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故事中狼、兔妈妈、小兔的对话。
2、愿意在集体中进行表演,感受与同伴一起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房、树、草、花),小兔形象各一个。
2、“小兔乖乖”的音乐一首。
3、小兔头饰若干,狼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以艺术形式(欣赏小兔乖乖的音乐)导入,让幼儿感知故事大概内容以及引发幼儿的兴趣。
(1)亲爱的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放音乐-------小兔子乖乖。
(2)师:小朋友听了这个音乐后,能不能告诉老师,歌曲中有哪些小动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内容,让幼儿感知故事的整体情节。
3、出示教具(背景图、小兔形象),教师提出问题后,幼儿边回答老师的问题边出示教具。
(1)小朋友看看我们这张图里有些什么?出示背景图,让幼儿找出房、树、草、花。
(2)兔妈妈有几个宝宝,分别叫什么名字?
(3)兔妈妈是怎么样让小兔子开门的?说了些什么?唱了些什么?那么大灰狼呢?
(4)小兔子听到是妈妈的声音时是怎么回答的,听到大灰狼呢?
4、教师简单复述故事内容,让幼儿再次感受故事的内容。
5、请能力较强的幼儿来扮演故事中的动物,表演故事的内容。
6、结束:请小朋友扮演小兔子的角色,教师分别扮演兔妈妈、大灰狼的角色一起来做:“小白兔跳跳”的游戏,以分辨兔妈妈与大灰狼的声音,强化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与熟悉,并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的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学唱“小兔子乖乖”这首儿歌,能分辨兔妈妈与大灰狼的声音,并知道小兔子的回答,让幼儿感受到快乐。
音乐游戏:网小鱼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能区分鱼游、吃食等音乐,并用动作表现。
2、创编不同的鱼游动作。
3、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1、小鱼游的音乐。
2、场地布置成小河;鱼网一个;小鱼和鱼妈妈头饰若干。
3、表示音乐的结构的图谱一张。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导幼儿进入情境中,在歌曲《网小鱼》歌曲音乐的伴奏下学做小鱼游。
师:小鱼们我们一起游到小河去做游戏吧!(幼儿听音乐做小鱼游的动作进活动场地。)
师:鱼宝宝,你们已经长大了,妈妈知道你们都学会游泳了,我们一起来游泳吧!
师:刚才妈妈看到有的小鱼游得可好看了,谁愿意来表演给大家看? 教师引导幼儿再次听音乐表演小鱼游,引导幼儿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小鱼游的动作。
二、欣赏乐曲,熟悉乐曲结构。
师:宝宝们游累了,我们休息一会儿吧!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音乐,好吗?(教师欣赏整首乐曲一遍。)
师:这首音乐有几段?为什么?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听听这首音乐有几段?(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的提示欣赏音乐,了解乐曲有三段。)
三、倾听音乐,分辨鱼游、吃食、逃跑等音乐,根据音乐做出各种身体动作。
1、教师简述游戏清节:这首音乐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说的是:小鱼们在河里悠闲地游来游去,玩得真高兴。肚子饿了它们就吃起了小鱼虫,忽然,捕鱼人来了,小鱼们快快地游回家。”
2、倾听音乐,区分音乐不同的性质。
师:第几段是小鱼在游,第几段是小鱼在吃小虫,第几段是捕鱼人来了,小鱼快快地游回家去。(幼儿倾听音乐)
师:谁来告诉大家,音乐的什么地方是小鱼在游泳?为什么?什么地方是小鱼在吃虫?什么地方又是捕鱼人来了?为什么?
3、分段欣赏乐曲,引导幼儿随着音乐做动作。A、欣赏第一段,了解乐曲优美、欢快的特点。师:这一段是小鱼在干什么?为什么?
幼儿做动作,教师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B、欣赏第二段音乐,了解音乐断顿的特点。
师:这一段是小鱼在干什么?为什么?我们一起去吃鱼虫吧!肚子饿了,我们一起多吃一点吧!(幼儿做动作,教师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
C、欣赏第三段,了解乐曲紧张、急促的特点。师:这一段是小鱼在干什么?为什么?听到很急的音乐,好像发生了什么事(幼儿做动作,教师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
4、完整欣赏并做动作,引导幼儿能在位置上根据音乐变化身体动作。
四、完整游戏,幼儿会根据不同的音乐变换动作。师:小鱼们!我们一起到河里来做游戏吧!
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进行音乐游戏,调动幼儿的情绪,快乐的玩游戏。
A、请一教师扮演捕鱼人,师幼共同完整游戏。提醒幼儿在游的时候找空的地方,不碰撞同伴。
B、请幼儿扮演捕鱼人,再次游戏。
五、结束游戏,自由模仿小鱼游回家。
添画活动:母鸡生蛋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鸡蛋的外形特征可用椭圆形表现出来。
2、学习给母鸡许多鸡蛋。
3、能够大胆添画,乐于参加绘画活动。
活动准备:
母鸡生蛋的简笔画形象图,母鸡生蛋的玩具一个 幼儿作业添画单
活动过程:
一、出示母鸡图:引导幼儿看图说说
1、图上有什么?
2、.老母鸡在干什么?
二、出示母鸡生蛋的玩具:
幼儿一边看一边说一说,母鸡是怎么生蛋的?生蛋时会发出什么声音?
1、出示鸡蛋:幼儿看看、摸摸,观察鸡蛋的外形特征。
2、请个别幼儿示范画鸡蛋,其他幼儿观察。
3、了解画鸡蛋的正确方法。
4、让幼儿一起徒手画一画,说一说。
三、幼儿添画——母鸡生蛋
引导幼儿在母鸡的身体下方和身体周围的空白处添画许多鸡蛋。
鼓励幼儿大胆添画,提醒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四、、展示幼儿作品,相互评价。
1、比一比,看谁的鸡蛋又多又大。
2、表扬画面整洁的幼儿。
五、游戏:公鸡头、母鸡头
语言活动:彩色兔
教学目标:
1.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认同小兔向往丰富多彩的愿望,产生对丰富多彩的向往。
2.根据图片及问题线索进行思考,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认同小兔向往丰富多彩的愿望。教学难点:
产生对丰富多彩的向往。教学准备:
故事图片一套 兔妈妈和小兔图片若干 彩色的家及各类小图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大肚子兔妈妈
这只兔妈妈真奇怪,它怎么啦? 你们猜猜兔妈妈的肚子里会有几个宝宝?
二、出示四只小兔
它们长得怎么样?丰富词:一模一样 兔妈妈分不清楚了,怎么办? 兔妈妈做了四件衣服,有什么颜色?
三、给小兔穿衣服
这只小兔妈妈叫它红红,为什么? 这只小兔穿黄衣服,叫什么? 它们俩是谁?
四、和小兔打招呼
五、兔爸爸的好办法
出示四只笔:兔爸爸下班了,买回来四只笔,有什么颜色? 你们觉得这四只笔应该怎么分?
四只小兔觉得老穿一件衣服真没劲,就换着穿,现在还能认出它们吗? 有什么好办法吗?
六、兔宝宝的彩色衣服?
晚上,妈妈洗衣服的时候,不小心把笔和衣服放在一起了,衣服变得怎样了? 小兔穿上彩色的衣服变成怎么样的兔子?
七、完整讲述故事
故事里兔妈妈生了几只小兔?它们叫什么名字? 它们怎么会变成彩色兔的?
你们觉得它们喜欢自己变成彩色兔吗?为什么? 你想把什么东西变成彩色的?
八、布置彩色的家
彩色兔想把自己的家也变成彩色的,我们帮兔宝宝去买彩色的东西。你买了什么彩色的东西?
数学活动:小动物找家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感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2、2、观察阅读画面,理解操作要求,能正确进行匹配操作活动,比较实物多少。
3、初步体验关心小动物的情感,在老师的引导下,愿意讲述操作结果。活动准备:
小动物家场景(每个家由三个空格组成,上面贴有小羊、小猪的标记。)
小猪图片4只、小羊图片3只。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送小动物回家。
1、请五名幼儿(3人抱小羊,2人抱小猪)每人抱着一个小动物进场,观察小动物家的场景:这是谁的家?小羊家有几个房间?
2、教师:每个房间住着一只羊,请把自己抱着的小羊送回家里去吧。
3、教师:小羊的家有几个房间?有几只小羊?小羊和房间哪个多?哪个少?
4、师幼共同小结:一个房间住一只小羊,房间没有空的,小羊也没有多的,小羊和房间一样多。
5、师幼共同观察小猪的家,引导方法相同,最后总结得出:小猪少、房间多。
二、幼儿操作活动
1、小鸟找树,引导幼儿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有多少?请你用连线的方式帮小鸟找到大树朋友,比一比:小鸟和大树哪个多?哪个少?给多的一组打√。
2、蝴蝶找花。先数数花有多少,再用连线的方式,给每朵花找一个蝴蝶朋友,比一比,蝴蝶和花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请你给多的一组打√。
3、放水果。先数小盘子里有多少,再用连线的方式,给每个盘子里一个水果,比一比:盘子和水果谁多少?还是一样多?请你给多的一组打√。
4、盖盖子:先数茶碗有多少,再用连线的方式,给每个茶碗盖上盖子,比一比:碗和盖子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
三、讨论活动
1、请幼儿介绍自己操作比较的结果。
2、教师出示一只小羊,现在小羊和房间哪个多,哪个少,怎么办?启发幼儿尝试用添上一个房间的方法使物体数量一样多。
3、教师出示一头猪,现在小猪和房间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
健康活动:爱生病的小鸡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生病了,人感觉很难受,知道锻炼身体能带来健康。
2、开展讨论活动,能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对生病的感受,对健康的初步认识和想法。
3、乐意参与表演,感受锻炼和健康带来的愉悦心情。
活动准备: 《健康歌》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爱生病的小鸡》。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生病吗?生病了你开心吗?可有一只小鸡非常想生病,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2、围绕故事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小鸡茸茸为什么想生病呢?他后来生病了吗?
它是怎么生病的?
他生病以后开心吗?为什么?你觉得小鸡茸茸这样做好吗?
最后,茸茸开心了吗?为什么会开心的?
3、引导幼儿结合自身感受,组织幼儿围绕话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觉得做健康宝宝好,还是做生病的宝宝好?
如果你生病了,怎么办?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少生病?或不生病呢?
教师小结:平时要注意身体,增强体质,注意保暖和饮食的营养和卫生。还可以通过打预防针或吃预防药,防止生病。
4、放音乐《健康歌》,鼓励幼儿跟着老师边唱歌边跳,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科学活动:可爱的小白兔
[活动准备]
1、动物小白兔、各种动物图片若干。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到“动物王国”参观,丰富孩子们关于动物的知识。
1、师:“今天我要开车到„动物王国‟去和小动物交朋友,谁愿意和我一起去?”请幼儿上车坐好。教师提出要求:“小动物们喜欢安静,我们到了那里能不能大声说话?”
2、来到“动物王国”,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动物图片,并简单了解它们的特征。
3、惊奇地发现用布遮盖起来的动物:“咦?这里面会是哪个小动物呢?猜一猜。”
二、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的基本特征
1、“这只兔子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一样的白颜色?”
2、“小白兔的耳朵是什么样子?和小朋友的一样吗?你来学一学。”
3、“小白兔的眼睛什么颜色?小朋友的眼睛什么颜色?”互相看一看。谁知道小灰兔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4、“小兔子的嘴巴什么样?和我们的嘴巴有什么不一样?” 互相看一看,总结——三瓣嘴。
5、“看一看小兔子的尾巴,是长的还是短的?”
6、小兔子穿着什么衣服?“轻轻地摸一摸小兔子的毛,什么感觉?”
(熟悉词语)“这种感觉就叫做毛—茸—茸。”还有哪些小动物身上长着毛?如果有的幼儿回答出鸟类,可以让幼儿区分羽毛与毛。
7、小兔子有几条腿?小朋友有几条腿?
总结小白兔的特征:1条短尾巴 2只红眼睛 3瓣嘴 4条腿 穿着一身毛茸茸的白衣服
8、你知道小兔子是怎样走路的吗?学一学。(音乐起,教师引导孩子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模仿小兔跳)
三、音乐停止,问小白兔累了,它想歇一会吃点东西,谁知道小白兔喜欢吃什么?
幼儿回答后,请幼儿选择食物喂小白兔。
四、结束:小白兔吃饱了,我们和它一块做游戏去吧。
第四篇:小班幼儿教案
教学活动内容】
健康活动:《开火车钻山洞》
活动目标:
1.能一个跟着一个走,学会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2.愿意与同伴一起参加体育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型玩具,拱形门若干(摆在场地的上不要太过集中)、卡通火车头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模仿动作活动身体
二、玩游戏
1.开火车。
教师带上头饰扮火车头带领幼儿开火车,后面幼儿一个跟着一个往前走,不离开队,待听到“火车到站了”的口令后,幼儿做火车刹车的动作停下来。当听到“火车开了”的口令后,幼儿一个跟着一个继续往前走。(在火车走动的时候强调幼儿要一个跟着一个走)
2.开火车钻山洞。
增加游戏难度,钻山洞时要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不挤。前面出现了火车山洞,小火车要怎样通过呢?(弯腰)小朋友要慢慢的,弯腰低头、并用蹲腿走的方式通过,通过的时候不着急,不推挤,等前面的小车厢通过了,你在走。(提醒幼儿钻山洞时一定要弯腰低头,并用蹲腿走的方式走)
3.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反复进行游戏,还可以围绕的山洞曲线开车。
三、游戏自然结束,小火车到站了,我们去休息一下
健康活动:《打大灰狼》
活动目标:
1.能双手向上抛接物品。
2.喜欢和同伴做游戏,体验到投掷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空旷的活动场地,大灰狼、图片粘贴在离地面1.5米的墙面、布包若干、小兔子的头饰每人一个、场地上画有三条线:分别离墙面2米、2.5米、3米的线,供幼儿随意选择、热身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一起做热身运动(重点活动上肢动作)
二、玩游戏
1.兔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妈妈想带你们一起到森林里采蘑菇,你们想去吗?。“呀,你们看前面是谁?”(大灰狼)大灰狼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怎么办?(我们把大灰狼打跑吧)
2.游戏玩法:幼儿自取布包,站在线后(幼儿随意选择一条线)将沙包扔向大灰狼。
3.教师示范动作要领:将布包举过头顶,用力投向长颈鹿。在挥臂的同时,将布包投出。
4.游戏反复进行,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与个别指导。
语言活动:《手指变变变》
活动目标:
1.体验小手的变化,尝试用自己的小手创造多种造型。
2.喜爱语言游戏,能够根据儿歌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创编。
活动准备:
手指游戏经验、魔术帽、魔术白手套、儿歌配图:手指变变变。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手指魔术师形象导入活动
(教师装扮成魔术师的样子,头戴上魔术帽,手戴白手套,吸引幼儿注意。)
1.今天我来当魔术师,小朋友看我的手指会变魔术,变变变。
2.我的手指魔术变完了,小朋友说一说老师都变出了什么?(毛毛虫、小兔子和小螃蟹。)
二、大家一起学一学
教师边说儿歌边引导幼儿一起学一学这些小动物是怎样变出来的?
三、我是小小魔术师
1.教师请幼儿上前表演自己学到的手指魔术。
2.教师引导幼儿在原有魔术上进行创编表演。
师:一根手指还可以变成什么?(小画笔)画笔可以做什么?(画画)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画笔,画呀画。
3.教师依次引导幼儿创编两根、三根、四根、五根,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并对幼儿的表演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肯定。
四、魔术大表演
教师鼓励幼儿将自己创编的儿歌加上动作表演出来。
活动延伸:
1.此内容可以作为过渡环节小游戏来进行,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模仿一下其他小朋友创编的内容和动作。
2.鼓励幼儿扮演成魔术师,将自己创编的手指儿歌表演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或家人观看。3.教师可以配儿歌中的图片,加深幼儿对儿歌印象。
语言活动:《小小手》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简单地礼貌用语。
2.喜欢说儿歌,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幼儿已接触过儿歌、手套娃娃。
活动过程:
一、手套娃娃打招呼
教师利用手套娃娃进行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我叫手套娃娃,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做朋友。
我们应该怎样和手套娃娃打招呼呢?
二、边演示边说儿歌
1.教师边演示手偶边完整说儿歌。
2.师:儿歌的名字是什么?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3.当别人跟你说“你好”“欢迎”“再见”时你是什么心情?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4.以后见到客人我们要说什么?客人准备走的时候又要说什么呢?
三、带领幼儿一起说儿歌,用手套娃娃表演儿歌
1.鼓励幼儿和手套娃娃一起做一做儿歌中的各种动作和手势,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师:我们的小手还有哪些本领?(穿衣服、吃饭、画画、玩玩具。)
2.哇!我们的小手真能干呀,小朋友要保护好自己的小手哦!
活动延伸
1.结合儿歌内容,可以继续开展儿歌创编活动。
2.引导幼儿把生活中常用到的一些用语,续编到儿歌中。如:“真棒真棒”伸伸手,“对不起对不起”合合手等等。
社会活动:《择油菜》
活动名称:择油菜
活动目标:
1.认识油菜,并尝试择油菜。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动手参加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看见过成人择油菜的情景、幼儿园午餐食谱图片、油菜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幼儿园当日食谱,引出活动内容
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食谱图片,请幼儿说一说食谱图片上面有什么?(香菇、油菜)
2.今天我们要吃香菇炒油菜,我们一起帮助食堂叔叔阿姨来择油菜吧!
二、体验择油菜的方法
1.拿出油菜请幼儿观察:油菜是什么颜色的?长得什么样?怎样择?
2.怎么把油菜择干净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择油菜的方法)首先择掉干枯发黄的叶子,然后把叶子一片一片分开就行了。
3.请幼儿试一试,把择好的油菜放在小筐中。(幼儿动手操作,教师随机指导)
三、分享成功的乐趣
1.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才一会儿的时间我们就把油菜都择出来了。
2.我们午餐吃到自己择的油菜一定很美味,小朋友回到家中也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择菜。
活动延伸:
活动区中可以结合幼儿的能力,开设生活服务区,里面增加择菜、和面、剥豆等小班幼儿力所能及的活动内容。
科学活动:《纸盒里的秘密》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感官发现物品的典型特点。如:圆圆的、长长的、软软的、硬硬的。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已熟悉儿歌《小小手》、摸箱,各种水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重温儿歌《小小手》
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小手还有哪些本领,可以用来做什么?(教师应及时总结幼儿对小手本领的回答)
二、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
1.请幼儿摸一摸百变箱里有什么?(教师强调规则:只能用手摸,不能用眼睛看。)
2.请幼儿说一说摸到的东西的感觉?(引导幼儿多用圆圆的、硬硬的、软软的等词汇来表达。)
3.请幼儿猜一猜摸到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摸到的是什么东西。)
三、我们一起玩一玩
1.师幼一起玩游戏《水果蹲》、《我来说不来做》。
2.活动在游戏中结束。
活动延伸:
1.可以引导幼儿在活动室内自由的去触摸各种各样的物体,说说自己摸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摸一摸不同物品的感觉,如:水、桌子、水池、床等。
2.带领幼儿到户外去摸一摸,感受自然中不同物品的特点。如:小草、花、土壤、大树等。
科学活动:《摸一摸》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感官、动作发现物品的典型特点。
2.鼓励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已熟悉歌曲《祝你生日快乐》;摸箱,里面放有大小、形状不同的、质地不同的盒子、铃铛、小球、香蕉卡片、小汽车;毛绒玩具(小兔、小象、小猫、小狗);音乐《祝你生日快乐》。
活动过程:
一、播放《祝你生日快乐》导入活动
1.你们知道今天是谁的生日吗?(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依次出示毛绒玩具请幼儿回答。(大象、小白兔、小猫、小狗)
二、过生日,送礼物小动物要过生日,我们给小动物准备些什么礼物呢?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生日礼物摸一摸
1.请你摸一摸百变箱里有什么宝贝?(强调摸的规则:只能用手摸,不能用眼睛看。)
2.请你说一说你摸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摸到的东西的感觉描述。可以摇一摇、听一听里面是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语言表述。)
3.打开盒子看一看。(请幼儿各自说出盒子里的礼物)
4.我们一起玩一玩。(引导幼儿相互交换玩具,感受不同物品的不同特性)
四、为小动物们庆祝生日
1.请幼儿将自己摸到的生日礼物送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师幼一起给小动物唱歌生日快乐歌,祝福小动物生日快乐。
活动延伸:
1.摸箱中的物品可以根据幼儿的喜好一段时间变换几种不同的物品,可以是听辨声音的,可以是感知物品不同特性的,也可以是幼儿喜爱的玩具等,通过摸箱的神秘有趣,丰富幼儿多样的感知经验。
2.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也可以多让幼儿观察和辨识它们的形状、颜色、特点的不同。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
艺术活动:《小手拍拍歌》
活动名称:小手拍拍歌(音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根据歌曲内容做出相应动作。
2.感受乐曲欢快的节奏,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熟悉儿歌《手指变变变》、眼睛、耳朵、眉毛、嘴巴、鼻子图片;歌曲《小手拍拍》音乐或乐谱。
活动过程:
一、重温儿歌《手指变变变》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忆儿歌
二、歌曲欣赏,加深记忆
1.教师播放歌曲《小手拍拍》,请幼儿欣赏。
2.师:歌曲里都唱了什么?你还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帮助幼儿回忆歌词。)
3.教师再次播放歌曲,鼓励幼儿用小手表现歌曲中的内容
三、跟唱歌曲,体验快乐
1.教师在幼儿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带领幼儿跟唱歌曲。
2.幼儿基本熟悉曲调后,可以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活动延伸:
可以请幼儿对歌曲进行创编,说一说小手还可以指什么?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唱到歌曲中。
艺术活动:《小手印画》(美术)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小手各个部位进行拓印。
2.喜欢涂涂画画,感受美术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简单的绘画经验、画纸、桌布、抹布、毛笔或水粉笔、小手印画范例、颜料、长颈鹿、大树、斑马图样。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发兴趣
1.谜语:一棵树、五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在你的身上找找看,看谁最先猜出它?(手)
2.请幼儿欣赏范画,说一说画上画的是什么?都是由什么变成的?(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长颈鹿、大树、斑马身上的添画都是什么画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二、小手拓印,体验乐趣
1.刚才小朋友都发现了长颈鹿、斑马、大树身上的秘密,今天我们也尝试用手蘸上颜料印画,可神奇了。
2.教师鼓励幼儿运用手的不同位置摆出不同的造型,如手掌并拢、手指张开、握拳、双手组合等等。
3.请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印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需要帮助的幼儿。
4.提示幼儿轻轻蘸颜色,印完用湿布把手上的颜色擦干净。
三、作品欣赏,分享快乐
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说一说自己的作品,你的小手变成了什么?作品的名字叫什么?
活动延伸:
1.为了提高小班幼儿绘画和玩色的兴趣,可以提供多种选择的半成品图样,如幼儿喜爱的动物形象、小汽车、布娃娃等图样,方便幼儿选择和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教师不做过多的要求。
2.此活动的内容也可以延伸到家庭中,爸爸、妈妈共同参与活动,大手和小手一起进行艺术创造。
附:活动资源
儿歌《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拉来许多好朋友。
“你好你好”招招手,“欢迎欢迎”握握手。
“谢谢谢谢”拍拍手,“再见再见”摆摆手。
儿歌《手指变变变》
一根手指(伸出左手食指),一根手指(伸出右手食指),变变变(双手两食指在胸前环绕),变成毛毛虫(左手的食指放在右臂上),爬呀爬,爬呀爬(食指曲动,在手臂上向上爬);
两根手指(伸出左手的食指和中指),两根手指(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变变变(双手食指和中指在胸前环绕),变成小白兔(将双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头顶变成小兔子的耳朵),跳呀跳,跳呀跳(双脚在原地有节奏的跳动);
三根手指(伸出左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根手指(伸出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变变变(双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胸前环绕),变成小花猫(三根手指向下将手背立起来),走呀走,走呀走(有节奏的向下插动);
四根手指(伸出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根手指(伸出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变变变(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在胸前环绕),变成螃蟹走(双手的手腕内侧相对手指张开呈螃蟹状),爬呀爬,爬呀爬(双手的手指呈螃蟹状有节奏的曲动,并向左、向右移动);
五根手指(伸出左手五指),五根手指(伸出右手五指),变变变(双手在胸前环绕),变成大老虎(双手五指弯曲在胸前),嗷嗷叫,嗷嗷叫(双手有节奏的左右摆动)。
儿歌《手指儿歌》
一像小棍,敲敲敲;二像剪刀,剪剪剪;
三像叉子,叉叉叉;四像板子,打打打;
五像小手,拍拍拍,六像电话,喂喂喂;
七像镊子,捏捏捏;八像手枪,叭叭叭;
九像钩子,钩钩钩;十像麻花,吃吃吃。
第五篇:英语课程教案
Lesson Plan Date: 2010-12-20
Teacher: Liu Xu
Class: Class Two, Grade 2007
Teaching Contents:
Module 2 Friendship(New Standard English)
Unit 2 No one knew who I was
—Reading and Vocabulary
Teaching Aims:
1.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2.Get the students to have a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ding passage.3.Learn and master some useful expressions.4.Study the object clauses with who, what, how, where, when and whether.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1.Train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and improve their reading skills.2.Enable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text better.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computer, recorder, cards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Ⅰ: Greetings and Revision
Ask students to make dialogues in pairs.Share their dialogues with the whole class.Make sure they can use suitable questions to get some personal information.StepⅡ: Lead-in
When was the last time you felt unhappy? Who did you tell that you were unhappy? What did you do to feel better? How can you make other people feel happy?
Step Ⅲ: Reading and Vocabulary
Part One: Fast Reading A.Give the students five minutes to read the passage with the four questions below: i.Who id the writer? ii.Where do the main events or story take place? iii.When do they take place? iv.Why id it called A beautiful smile? Part Two: Careful Reading and Practice Read again and do some practice on page 13, No.3
StepⅣ: Conclusion
Lead students to speaking out what we have learnt in the class.StepⅤ: Homework
Workbook: Reading—Are you a good fri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