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笔记《中国震撼》
《中国震撼》读书笔记
第一次见到《中国震撼》这本书是在大学本科一年级的时候,当时我还是一名新生,是因为参加迎新活动游戏环节得到的奖励,第一印象就是“红”,中国红,当天晚上就开始读这本书,一个星期后,军训结束了,书也读完了,当时只是感觉书中充满正能量。现在四年过去了,我是一名研究生,老师推荐读一本书,所以我又重温了一遍,有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读书体验,写此读书笔记。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一本2011年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张维为。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张维为,复旦大学外文系毕业,日内瓦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博士,曾为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日内瓦韦伯斯特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复旦大学兼任教授、清华大学特邀研究员。著有《邓小平时代的意识形态与经济改革》(英文)、《改造中国:经济改革及其政治影响》(英文)、《重塑两岸关系的思考》等学术专著。发表过许多关于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发展模式、比较政治、外交政策以及两岸关系的文章。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担任邓小平及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英文翻译。走访过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张维为亲历百国现实,从全球视野中比较“中国经验”,对“中国模式”做出最强有力的理论总结。“中国崛起”震撼了全世界,“中国模式”也成为了国际学界、理论界热议的话题。张维为教授通过自己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以国际关系学者的深厚学术背景,以其独特观察和理性分析,丰富了“中国模式”的深刻涵义,更提出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命题。本书提出,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文明型国家”崛起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这种“文明型国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并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中国震撼》是“中国模式”论的最坚实有力的理论著作,其归纳的“中国模式”的八大特点和八大理念,是“中国模式”论精辟的理论总结,它将丰富关于“中国模式”的理论研究,同时,也让国人以及世人更客观地认识中国崛起的事实,理解中国崛起背后的文化内涵。
这部著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用生动的事实回答了国内外许多人关注的‚中国问题‛。比如,有人说,中国腐败问题这么严重,怎么能算崛起?在谈论这个问题时,他讲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腐败情况后,又以亲身的经历写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无论从研究腐败问题最权威的国际组织‘透明国际’的历年报告来看,还是从我自己的实地观察来看,与中国可比较的(如人口在5000万以上)发展中国家和过渡经济国家腐败程度都高于中国,又比如,有人说,中国的房价那么贵,大学毕业生根本买不起房子,甚至连婚房都没有,这能算国家崛起吗?他写道‚坦率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发达国家达到这种水平。电视连续剧《蜗居》引来无数国人对房价高涨的感叹,其中女主人公有句台词:‘咱俩加在一起,都快70岁了,但还没有自己的房子。’这种话在瑞士这样的发达国家没人敢说。瑞士至今的住房自有率才36%,35岁前就拥有自己的房子对绝大多数瑞士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发达国家大多数民众都是在租来的房子里结婚的。
书中用大量篇幅提及中国发展与西方国家发展过程和做法的本质差异。历览西方发达国家的崛起,几乎是由血泪与尸骨筑起的,而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恰恰这个“和”是很多中国人鲜有提起的成功之处。五千年的文明史表明,中国的疆域国土、民族文化自古就是“百国之和”。小家庭的“和”带来了生活的动力,单位的“和”促进了工作的效率,国家的“和”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一个简单的“和”创造了不简单的财富:面对汶川特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少了“和”,就不会这么迅速地实现灾区重建;举办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少了“和”,就不能取得如此无与伦比的完美表现;发展载人航天科技,少了“和”,就不会有这么骄人的成果;即便经济快速发展,GDP世界第二,少了“和”,缺少了一种人文基础的支撑,就很难有百姓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就拿我自己说说吧,作为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不长的人生经历,就让我感受到了生活变化的巨大。而这一切却又这样平和自然。我们的发展正是“和”的发展的体现,没有如西方崛起的战争和掠夺,没有对异己的排斥,靠的是自己的实力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生活在国内的人,无论自己是否承认,眼界的狭隘是无可避免的事实,我们毕竟没有设身处地的生活在西方国家之中,我们只是看惯了西方最美好的东西,而忽略了西方最差的黑暗,也难怪,我们更习惯享受好的东西,即使有讨论西方赤贫阶级的问题,他人之事,自己又何必自寻烦恼,还是看看好莱坞大片里帅哥美女更加养眼罢了。仔细回想一下,我们接触的西方,确实没有太多描写赤贫题材,穷人阶级的内容。从电影里找,唯一能晃过我大脑的就是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哦,还是描写印度的。我曾经看过一品文章,是一名美国的留学生写的,残酷的事实就是,在中国工地打工的农民工,在公司底层拼搏的白领蓝领,在中产阶级中对上流社会贵人集团望眼欲穿又无缘踏入的愤青们,及时到了美国,到了欧洲,依然是民工,是白领,人收到现实的压迫,自然会将希望寄托在他物上,而中国和西方巨大的政治体质差异,恰恰为幻想提供了温床。更可怕的是,西方国家的隐形阶级更加等级森然,到了美国,才发现,原来黑人和白人从来是玩不到一起的,一个黑人在白人中的扎眼程度,堪比一群中国人中的日本人。而大量的美国中低产阶级,除了一日三餐有保障,其他的也不过尔尔,美国食品安全,但是翻来覆去都是汉堡,三明治,匹萨,句号。与其说中国人的地沟油盒饭,吃上去貌似都没有那么不健康。都说中国人生存环境恶劣,但是中国人平均寿命并不低。当然中国不及美国的地方也非常多,只是我想说,如果你在中国没有过上幸福生活,是因为你不努力,而你即便来到美国,来到欧洲,你的生活依旧不会幸福,放眼望去,中国的富豪都在移民,确实,美国作为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当你有钱的时候,你可以开飞机,当总统无所不能,但是你既然不是富豪,即便来了梦寐以求的美国,依旧那个平凡的你。骂中国,骂共产党,是因为你看到了黑暗,你接触到了黑暗,与其接触到西方国家一样残酷的黑暗面,还是在心中留一个美好的桃花源吧。
中国正在以一个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起建设祖国的任务。展望未来,机遇和挑战犹存,信心与勇气同在,只要我们继续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就一定能为中国发展迈向新高度打下坚实基础,创造新的更加伟大的成就。
第二篇:中国震撼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张维为教授的著作《中国震撼》,对于其精辟的观点言论,我深有感慨。作者张维为曾经担任过邓小平及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英文翻译、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可以说他对于中国发展的理解是具有权威性的。并且张维为教授通过自己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以国际关系学者的深厚学术背景,以其独特观察和理性分析,丰富了“中国模式”的深刻涵义,更提出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命题。
在这本书中,作者首创了“文明型国家”的概念。所谓“文明型国家”,就是摆脱了西方学者把“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对立起来的思维方法,能够把这两类国家的长处结合在一起的国家,这是他的创见。他认为,今日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代表了一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崛起,是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崛起。与此相对应的,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说明陈述了一个道理:“没有一个非西方国家取得过模仿西方模式的成功”。对于这种说法,我深以为然。这不仅仅是一种振奋人心的说法,更是一种充分认识自我、是一种建立在在中国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历史和960万平方公里广阔疆域的与众不同的华夏大国的国情分析和当前历史阶段分析的基础上的必然结论。
这部著作,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首先是用生动的事实回答了国内外许多人关注的“中国问题”。比如,有人说,中国腐败问题这么严重,怎么能算崛起?在谈论这个问题时,以亲身的经历写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无论从研究腐败问题最权威的国际组织‘透明国际’的历年报告来看,还是从我自己的实地观察来看,与中国可比较的(如人口在5000万以上)发展中国家和过渡经济国家腐败程度都高于中国.古人说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陈平教授说“《中国震撼》给我们这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强烈的思想震撼”,我没有受过多少西方教育,观感也同他一样:《中国震撼》震撼国人的
第三篇:《 中国震撼 》 读后感
《 中国震撼 》 读后感
初读书名,便有感慨,书中新的思维、新的特色、新的认知,让我感觉突然间有了一阵触动,真真切切的震撼到了我的心灵,读完内心产生了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中国这些年的变化的确巨大,但仅从我资浅质薄的视角还难以深刻理解其翻天覆地的变化程度。
张教授做过伟人邓小平的翻译,走过100多个国家。他以客观和全面的视角,以世界眼光,分析了中国在特有发展模式下迅速崛起的原因,并以朴实易懂的文风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让我对祖国的发展大势以及曾经对此的疑问有了全新的认知和释然。
中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发展之迅猛,令西方国家诧异和恐惧。因此,在我们的周围,时常出现编造中国威胁论调、想扼制中国发展的声音。中国的腐败、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等问题的存在也令部分国人对祖国建设成就产生质疑。但这并不能成为否认中国三十年辉煌成就的理由。正视自己的成就,正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是我们对中国发展大势的应有态度。中国现在强大了,西方在骚动。“中国模式”、“中国崛起”的各种言论在传播。中国似乎对“模式”、“崛起”这类的说法抱着谨慎谦虚的态度,提倡“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思想。但事实的确是中国
靠自己的发展模式迅速地壮大起来,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书中用大量篇幅提及中国发展与西方国家发展过程和做法的本质差异。历览西方发达国家的崛起,几乎是由血泪于尸骨筑起的,而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恰恰这个“和”是很多国人鲜有提起的成功之处。五千年的文明史表明,中国的疆域国土、民族文化自古就是“百国之和”。小家庭的“和”带来了生活的动力,单位的“和”促进了工作的效率,国家的“和”促进了工作的效率,国家的“和”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一个简单的“和”创造不了简单的财富:面对汶川特大地震、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少了“和”,就不会这么迅速的实现灾区重建;举办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少了“和”就不能取得如此无与伦比的完美表现;发展载人航天科技,少了“和”,缺少了一种人文基础的支撑,就很难有百姓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完美的发展正是“和”的发展的体现,没有如西方崛起的战争和抢夺,没有对异己的排斥,靠的是自己的实力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自然,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但也不能一味夸大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书中把中西方在发展道路上带来的问题也做过多次对比。中国存在的问题在西方发展的同阶段也同样出现过,甚至更严重。我们切不可因为问题的存在而妄自菲薄。《廉政准则》的出台表示了党在反腐方面的决心;
贫富差距虽然存在,但贫困人口的群体正在加速度的萎缩;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在逐步得到治理,环保能源的研发也在进行……要彻底地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可一蹴而就,一定需要相当的过程。但现在一时达不到的理想状态,在未来总会得以实现。事实上,中国在发展的同时已经十分重视对发展不利的因素,科学发展观的践行正在不断缓解与消化着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发展环境正日趋改善。
央视《朝闻天下》栏目的《走基层》系列报道,记者亲历基层体验生活,从贫困地区孩子上学难、吃饭难,到农民卖菜愁销路,再到百姓看病难等等一些列社会问题的发现到改善进行了跟踪报道。透过这一系列实例,就能看出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国,其为民谋福利之细心,其民族凝聚力之强大。世界上能有多少国家可以做到像中国这样以民为本,时刻为民着想?不能不说这是中国强大的表现。在世界上许多大国都被经济危机困扰的时候,中国居民的生活持续得到改善。中国不光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是经济大国,科学技术发展也突飞猛进,我们正迈进经济强国之列。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太空完美的交会对接,充分显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大进步。
通读《中国震撼》,我理解了中国崛起震撼世界的真正原因了。中国是始终以民生为大的国家,其发展强大是为了十三亿人口的共同利益,极具普惠特征。真是因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才能聚以民心,才能取得所有人今天看到的巨大成绩。所以,我们应已正确的态度对待中国崛起这个不争的事实。中国震撼是“文明型国家”超强文化底蕴的震撼,是真正的震撼,无国可比!
西方政客一般谈问题都是“一百天内,要怎样怎样”,伟人邓小平是“一百年内,要怎样怎样”,中国现在还是按照他当时定下的目标在走,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把昌源的方向和战略定好了,近期的问题就会比较好解决了。我更深刻的意识到,人的思维,意识形态,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学习是最大驱动力,作为一名年轻人,一定要多读书,加强学习,学习他人的长处,发扬自身优势在工作岗位上,才能提现自己的价值。
第四篇:读《震撼中国》
读《震撼中国》
课程名称学院
姓名
学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读《震撼中国》
九月来到华东理工,在曹老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上学有所获,对中国的政治,尤其是近代的政治现象产生了兴趣。出于理科生的思维,此次读书我选择的是《震撼中国》一书。
读震撼中国,感触很深。个人认为中国的崛起是有客观存在的先天优势,对作者的民族国家概念提及非常赞同,民族国家才有向心力、才有凝聚力。
一、崛起的客观原因
1、中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浑厚的文化传统,优良的行事风格。
中华文明能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几千年,必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它必适合中国人的行事和思维方式;同时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国人也去其糟粕留其精华,谨慎、低调、务实、求知的思维和行事风格。中国辉煌的历史也是见证了优良传统存在的合理性。当然,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养精蓄锐呢。
2、丰富的资源、庞大的人力及市场。
资源是社会发展的根基。某种程度上说,现代国家的竞争,是资源的竞争,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离不开资源,历史上包括现代很多纠纷都是围绕资源,包括伊拉克、利比亚的纠纷。不是资源哪里有南海、东海那点事,没事花那么多钱就去找嫦娥.其实,中国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以低廉的人力成本、资源的高度浪费和不断恶化的环境以换取高速发展为代价的,虽然这些发达国家也有过相似的历程,只不过现在人家不屑干了,在我们干苦力的时候,人家已经让你送货上门,天天在家享受了,丢给国人的只是数以万亿计的数字,而且这些债务还可以通过增发国际硬通货进行充抵的,印刷钱币的成本接近于零。
以市场换技术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你的市场大、人力便宜、钱好攒,当然要到你那投资了,其实用二三流甚至是淘汰的技术,人家是有保密法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基数较小,提升空间越大,速度也较快,而发达国家基数较大,发展的比例相应也较少,提升空间也较小了。这也是中国几十年来每年GDP高百分比发展的原因之一。
加之利用现有成熟的技术,各种的山寨,中国的发展省略了许多探索研究的过程,这也中国用几十年走过西方几百年发展的历程的原因之一吧。
不得不说中国的庞大的市场,每当危机来临的时候,那是泥牛入海,连水花都没多少。人家嫉妒啊,各大利益集团都要来这儿分一杯羹啊,但市场总有饱和的时候吧。
以上可能说了许多瞎话,不过现在经济强大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以前印尼死了那么多华人,国人基本无视。现在在泰国死了十几个人,领导人发言表态,人家就屁嗲屁嗲,几天就给你个答复,总比大使馆被炸,是不是我们有错在先不谈,那是领土啊,当面给你一个耳光要舒服多了。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现在造个房子什么节能、环评啊,以前那有事啊,连政绩现在都搞一票否决了,看样子蓝天碧水也不远了。自主创新,专利先行,老是跟在别人后面也不是事啊。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老百姓的日子确实比以前要好过多了,至少不缺吃少穿了。
3、世界格局的变化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前有个老大在前面顶着,天塌下来个子高的顶着。老大没了,想退也不可能的啊,谁叫你是社会主义国家呢,虽然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国人真的太给力了,太有才了,连社会主义都能搞出市场经济,当然最重要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如果我们再不强大就连那个几个小跟班也没了。
不得不说中国领导人的真的是有神一样的智慧,那是中华民族培养出的精英啊,没有也得有啊,也深知那个老百姓饭都吃不饱,还跟着别人后面比胸肌的那个老大做不长,自己迟早要做老大了,那就韬光养晦吧,埋头苦练二头肌吧,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其实国人现在在暗笑。
同样,国人也会反思啊,为什么老大就突然倒下了呢,原因就是人家国民生活水平高,国家经济发达啊,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追求无非就是安居乐业,生活舒适,见到有生活环境比现在要好的当然趋之若骛,老百姓才不管什么体制,只要生活的好,有的吃,有的住,有的玩,就认同你的政府,就认同你的体制。营养不良,光浮肿有什么用呢,人家一发力,就倒了。所有压跨骆驼最后一稻草,都是自已放的。现在国家一再强调民生为天,或许与这个有点关系吧。
4、历史的车轮是任何人都挡不住的,社会与政权兴衰的历史规律。
规律大家都懂的,你家唱罢,我家登场。稳定的国家政权总有从无到兴,从
兴到衰的过程,我们生活的年代,那个好啊,仗该打的打完了,该享受下生活了吧,那是坐飞机起飞的阶段啊,新鲜,期盼,希望就在前方,安居乐业,各种社会矛盾并不突出,我们应该感到庆幸。人民美好的生活憧憬是政权稳定的基石。反观老美,不知道还能独大多长时间了。当然这一切与我们有伟大中华民族培养出的英明威武的领导人是分不开的。
二、体制
前面也说过了,大多数老百姓不管你什么体制,那是统治阶层的工具罢了,只要你的政权能让我过上好日子,我就支持你,不要把老百姓当白痴,国人那么聪明,会分不清是非?
也有朝鲜的金大帅说过穷国好管理,好管理是啊,老百姓日子过的苦啊,你自己治国无方,死人无数,还杀人泄气,人家心里能服气吗。你讲道理,没事人家老找你麻烦干嘛呢。好吧当我没说,再不变通下就和老卡差不多了,金大帅几十年不出门,一年出门三次来看望老大啊,学点东西啊,我想他也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吧。
纵观世界,老美自居体制最好,结果涉外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书已提及,不提了。什么是体制我认为就是像人的衣服,只有合适的穿起来才好看才得体,不适合的怎么看都别扭。
美国的体制也是在不断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的,一帮人把别的地盘抢了,又打跑别人了,印弟安人的血泪史啊。好了没人了,地总要有人种吧,在骗来一帮世界各地的不明是非的苦工;二次大的群殴,就没少几根毛,人家都缺胳膊少腿的,好了你有比人家资本了;招来一大堆技术工人,造了些砍刀,卖给那些小混混,收了点钱,等人家打完了,累了,就去抢了人家的地盘,把金银财宝一搜刮,你是很有钱了,那是什么钱啊?有钱就能让国内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当然说你好了,就得瑟了。那么多不同信仰的人都要做老大啊,那怎么办?行啊,那就竞选吧,少数服从多数吧,就拉票吧。好了做老大了,那么多眼盯着你,那就三权分立吧,你有钱想怎么折腾都行。
国人锄禾日当午的钱来的容易吗,要省着花,要花花在刀刃上,不和像你们那样玩。好的和你学,花哨的咱不玩。师夷长技以制夷!
有本事老美不学我们啊,自由经济也走到末路了,还不是要中央调控嘛,好
了那就是社会主义了。打架有本事不学国人的,伊拉克在那,阿富汗在那,利比亚终于学会点了,挑起群众斗争群众,农村包围城市,这是国人的精髓的九牛一毛。
各种体制都有它的优劣,适合自己是最好的,人无完人,更何况人定出来的东西。
学的很聪明很到位的日本,好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分支吧。
三、前景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在能提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这样精妙构思的国人带领下,还怕没前途。歼20我们有了,天宫也有了,月球也近了,不要说能代表什么,这是实力的体现,关键我们国富民也强了。
努力吧国人!加油吧,青年!尤其是我们大学生,研究生!
第五篇:中国震撼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读后感 理学院学生统计第一党支部11统计1班
何嘉敏
由党课老师的推荐,使我有机会了解到张维为教授的作品《中国震撼》。我认为全书中的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通过结合自己在一百多个国家游历的经历以及对我国直观现实的观察,提出了“文明型国家”这个概念。全书讲述了中国的崛起的意义以及原因,为我们介绍了文明型国家和中国模式的内容和联系,以及通过对印度,东欧国家,东亚国家在经济等分析,向我们阐述了西方民主和价值观与东方价值观之间的区别。
毋庸置疑,中国确实崛起了,可能对于我们这种新生代所了解的崛起只是那些冰冷的GDP数据,但作者却从过去三十年的经历为我们描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崛起的伟大蓝图。这让我感受很深。或许现在很多人都一直在强调着中国的腐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房价高等等问题,以致国民经常担心中国的发展会停滞不前,书中也没有刻意避免这个问题,书中提出这是发展中国家甚至部分发达国家还没有解决的普遍矛盾,而且我们国家也具有自己的优势,独特的文化,广阔的地域以及庞大的劳动力,这为我们的发展提供其所未有的动力,使我们的高铁,新能源航空等技术得以蓬勃发展,我们应对我们的国家有强大的信心。
但其实整本书中令我最深刻莫过于慕尼黑的辩论。作者通过与西方学者的辩论为我们讲述了中国所特有的民主政治。曾经的我也跟很多人单纯的以为要是想发展得更快更好,觉得应该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政策,经济政策,就像日本一样。但现在我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很幼稚的。就想书中提出的印度,它基本上照搬西方民主政策,没错,印度的软件产业,医药产业的确发展的挺快,但是印度存在的大量的贫民窟,那些种姓差别,政治制度软弱等等确实比中国差上好几倍的。即使是繁荣的日本以及韩国,他们那些所谓的民主也只不过是政客斗争的工具,政客们将所有的精力用于如何赢得选举而不是怎样治理国家。月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切的感受到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国家时刻充满信心,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然,这也意味着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无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或许是来自国外的竞争,或许是能源的缺失,或许是天灾人祸,但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相信我的中国梦并不只是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