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年协会致辞
老年协会致辞 社区老年(老体)协会
做好老年工作 共建和谐社区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贵的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年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来到长乐社区老年协会,老年协会征得社区党委和居委会的同意,在这里举行2013年迎春团拜会。我首先代表社区老年协会和老体协会的全体会员,对各位领导和来宾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一如既往对我们长乐社区党委、居委会、老年协会和老体协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谢谢你们。2013年的春节即将来临,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请大家过个年,目的有两个,一是表达我们。
心人士的支持帮助下,我们长乐社区老年协会和老体协会于2010年8月正式成立,社区老年协会、老体协会由会长、名誉会长、秘书长、委员共7人组成,并在长乐社区服务站办公大楼洛社了5间房屋作为老年人活动室,分别设有茶园,棋牌室,文化活动室(其中包括乐器队、腰鼓队、歌舞队),较好的解决了办公、活动、场地和经费等问题。保证了老协会工作和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近年来的主要工作
1、歌舞队、乐器队、腰鼓队平时定期开展活动,排节目,每逢重大节日,协会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演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比如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2012年的重阳节等。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让很多会员体会到,虽然我们是昨天的农民,刚丢下锄头把,今天拿起二胡和笛子,老来出家,但也体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感觉。
2、安置房地区也不比綦江差,每天晚上,都有坝坝舞爱好者自愿来到篮球场坝坝舞,既让老年朋友们锻炼了身体,又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感受到了老有所享、老有所乐的乐趣。
3、茶园和棋牌室每天上、下午定时开门,为老年人提供了便宜的休闲场所,充分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晚年生活幸福。
4、关爱空巢老人,关心留守儿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区老年协会积极配合党委、居委会共同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比如:老协会主要人员在安置房的老人中在家庭发生小纠纷,主动出面,协调多处使家庭过后和睦。
5、调解群众纠纷,共建和谐社区。长乐社区从过去的单身独户,集中在了一起,邻里之间,家庭内部的矛盾时有发生,长乐社区老协会的调解小组,面对群众的纠纷,积极配合社区两委,充分发挥“宣传员”“协调员”和“消防员”的作用,及时排解纠纷,对促进本地区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作出了一定贡献。比如:原老体协会会长杨基庞,在任期中多次出面调解居民纠纷,得到群众好评。
6、对社区内年满70岁及以上的老协会会员和去世的老协会会员进行慰问和安抚,让老人们感受到当的温暖,感受到了还有一个组织——老年协会在牵挂着他们,从而增强了老年协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二篇:老年协会
【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添砖加瓦】近日,镇海区老年协会会长培训班顺利召开,会议通报了先进典型,开展了老年福利基金工作讲座,并进一步规范了老年人协会工作章程,对老年人体育工作进行交流培训。会议的举行,对我们基层村组织开展老年人活动和完善老年人利益保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第三篇:老年协会
莲塘镇锦湖村老年人协会先进事迹材料
莲塘镇锦湖村委会有1758余人,分居在14个村民小组。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198人。锦湖村老年人协会于2007年成立,五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和村委的正确领导下,发扬敬老养老的光荣传统,努力朝着“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医”的目标发展,加强协会的规范化建设,高度重视老年人工作,积极开展敬老活动。全村上下尊老爱老蔚然成风,为村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两委重视,切实加强协会规范化管理。锦湖村历届党支部、村委会十分重视村老年人协会建设,坚持把巩固和发展老年人协会摆上工作日程,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年来,锦湖村老年人协会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活动正常,有专人负责老龄工作,老龄工作有制度、有计划、有总结。村委会由一名副主任任协会会长,负责民政工作的干部负责老年人工作。协会有章程,有会员名册,有活动场所。在村两委的热心关怀下,老年人协会配有报纸杂志、棋牌,球类器材等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维护。老年人协会的活动及运作经费由村委会通过各种形式给予保障和支持。
二、协会成员发挥余热,扎扎实实为老年人办好事做实事。协会的每一位成员都是久经考验的老年人,在社会有德高望重的地位,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的特点,村老年人协会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一是在锦湖村委会中开展扶贫助残活动。每逢春节、老年节前夕,在镇、村等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对村委会生活困难的老年人、特困和残疾人员送上大米、食用油、棉被等生活用品;二是对9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慰问,营造社会敬老氛围;三是对仙逝的会员送上帛金并组织理事会成员为其送殡;四是千方百计调动会员的积极性,鼓励老年人参加社会“三个文明”建设,协助村委会做好各项中心工作。如计生、征地拆迁等工作,积极为镇、村等部门排忧解难;五是调动一切的积极因素协助村委会干部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村委会干部换届选举工作、调解纠纷、关心下一代教育工作。如成立了关心下一代教育志愿者队伍,一旦发现有青少年上网成瘾、逃学等不良行为,老年人协会就组织会员对其不厌其烦地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帮助青少年踏上正途。
三、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为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锦湖老年人协会争取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每年春节和老人节期间都搞一次联欢会,为老年人表演一台精彩节目,同时还组织全体老年人进行敬老聚餐。近两年,老年人协会根据实际,对参加庆祝老人节活动的老年人还进行抽奖活动,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
现在,全村上下民风纯朴,老年人得到应有的尊敬。相信在上级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锦湖的老年人协会越办越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卢氏县西北部潘河乡的深山之中,有着一群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人,怀着对老年人群的无限关爱和对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13年来坚持义务做好老年人维权、科教下乡、文化下乡以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成为全乡老年人的贴心人、党和政府的贤内助、弱势群体的领头雁,为潘河乡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了一致好评。这就是潘河乡老年协会这支激流勇进的排头兵,他们骄人的业绩、高尚的德操和博大的胸怀不断激励、引导着人们奋勇直前。
潘河乡地处卢氏县西北部深山区,境内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活水平较低,是河南省重点扶贫乡镇。全乡17个行政村,130个居民组,3086户12576口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共有 人,占全乡总人口的 %。由于地理位臵限制,基础设施条件差,无论从文化水平、身体状况及生活环境上说老年人群都相对落后,各类矛盾突出,成为社会事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鉴于以上原因,1996年,经潘河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支持,街区的李玉堂、张秉章、杨鼎等老人在深入全乡各村组走访座谈、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制定章程,建立制度,确定了以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根本宗旨的老年协会发展思路,为协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乡党委、政府又协调组织、划拔经费,使潘河乡老年协会于1997年元月份正式挂牌成立,从而真正拉开了全乡老年人工作的帷幕。
强化宣传重实效
群众是做好老年人工作的基础,增强老龄工作意识和养老意识、依法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尤为重要。潘河乡老年协会的一班子人,将义务宣传《老年法》和《义务赡养条例》做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刷写标语、举办板报、召开座谈会、组织文艺演出等多种宣传方式,向全乡群众广泛宣传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的重要社会价值,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上尊老、养老、助老的优良作风,谴责社会上歧视、虐待、甚至伤害老年人的不良现象,在全乡树立起了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了敬老维权的良好氛围。为了做好宣传工作,潘河乡老年协会的委员们,在没有一分钱活动经费的拮据困境中,自发自费出资印资料、买道具、编排节目、组织演出,进行义务宣传。同时他们摒弃社会上一些不正议论,坚决抑制流言蜚语,甚至恶毒攻击,以更加顽强的毅力和斗志,坚持不懈的开展工作。在他们的宣传鼓励下,一些社会上的有识之士也纷纷捐钱捐物,支持协会继续开展工作。十几年以来,在老年协会的直接组织下,共举办各类戏曲、文艺汇演30余场次、各类法制讲座20余期、发放各类纸质材料2万份(张)、开展老年人维权下乡活动近20余次,接收、组织各类捐款10余起5万余元,极大的推进了全乡老年人工作进程,使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帮老意识进
一步加强,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化解调和解民忧
协会作用发挥的好与坏,关键在于群众的支持不支持、拥护不拥护。而想得到群众的支持、拥护,那么为民办实事、解矛盾、化忧愁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根本方法。潘河乡老年协会自成立以来,就是坚持以“服务老人、促进和谐”为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原协会副会长张秉章说过“我们办这个协会,就是要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做不到这两点,协会就没有意义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些做的。他们充分调动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为社会发挥余热,许多老年人不计报酬,不畏辛苦,积极帮助乡党委、政府解决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通过对全乡的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全面的排查、了解,对他们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分类归纳,对存在有家庭矛盾和生活困难的老人,亲自上门了解调查,协调处理。上川村后沟组的刘银贵老人,由于老伴去世早,因林地纠纷和两个儿媳关系不睦,经常受到谩骂、殴打,经各级调解都未能改变这个现状。副会长张秉章听说后,和其他成员一起,连续一个星期,步行几十里前去对其两个儿子、儿媳进行批评教育,经过老张多次耐心的开导,刘银贵的两个孩子认识到了错误,自觉将老人接回家里赡养,一家人团结和睦,其乐融融。而刘银贵为感谢老年协会,特给协会送来一块镌有“老人的主心骨、群众的贴心人”字样的匾额,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潘河村老复员军人刘三重与儿媳长期不和,时常受到谩骂和殴打,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乡派出所、司法所多次出面调解,但效甚微。乡老年协会的几位老人出面不分昼夜,苦口婆心,终于化解了矛盾。刘山重逢人就夸老年协会,并主动加入到老年协会中,积极帮助解决矛盾纠纷。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经潘河乡老年协会调解消化的矛盾纠纷就近60余起,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树立典型育后人
为进一步促进社会文明化程度,动员群众学榜样、树新风、育后人,乡老年协会把典型示范、引导教育做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开展“好媳妇”“好儿子”“好女婿”集中评选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带头意识和示范意识。在具体工作中,老年协会自觉把工作开展同县委、县政府、乡党委、政府的和谐社会创建、文明小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出了孝敬公婆、任劳任怨的“好媳妇”曲风芹、赡养老人、全一而终的“好儿子”黄咬治等一批有代表性、影响巨大的优秀典型,从而使在全乡形成了学榜样、做榜样的良好社会新风尚。
繁荣文化促和谐
文化生活是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潘河乡老年协就能够紧紧抓住文化娱乐这个兴民励民的形式载体,进一步做大做强潘河民间文化活动,不断调动老年人及全乡干群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近年来,潘河乡老年协会十分注重开展文艺活动,并自筹资金充实了服装、道具、乐器等硬件设施,组织成立了老年秧歌队、锣鼓队、戏曲队,并利用农村集贸日、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等节假日,开展扭秧歌、唱大戏、说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为街区群众献上一场场精彩的精神大餐,特别是老年协会自编自演的劝世人系列戏剧《三妯娌》、《好媳妇》等戏剧深得群众喜爱。
爱心化甘露,润物细无声。潘河乡老年协会这么一个只讲贡献、不讲回报的团队,在自已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中,不断向山区群众彰现着自己那一颗青春、鲜活的心,正在以百倍斗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激励着人们走向新的更大的辉煌!
××,73岁,1962年入党,1969年当选为墙下村支部书记,XX年退休,在村里一干就是40多年。从村主干退下来的××已经67岁了,但他还是闲不住,又干起了墙下村老年协会的会长,而且干得有声有色。
使老年人老有所养
“墙下村有3614人,其中55岁以上在家的老人476人,有多少人能看上电视、有多少人住处好不好,……”这是××上任伊始就做的一个调查报告。为了顺利开展墙下村的老年工作,他利用空闲时间,走街串巷,对老年人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摸底.在村里调节家庭纠纷多了,总结了一些经验。现在,村里只要有老人病了,他都要带领老年协会的人上门去看望,他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连咱们都去看望,他的儿子、儿媳还能对老人不好?”“家有老人是个宝,知冷知热少不了,莫把老人不孝敬,人人终究会变老”。这是××编的顺口溜,在墙下村儿童口头传唱。在他的带领、带动下,哪家有不孝敬老人的,老年协会就要管,就要宣传制造舆论,让不孝敬老人的人抬不起头来,不敢出门, 他同时两边做工作,直到一家人重归于好。在支村委的领导下,通过××和其他老年人的努力,墙下村民风淳朴、关系和谐,成为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使老年人老有所乐
人到老年,子女都成家立业,需要自己操心的事少了,心情也放松下来,比较轻闲。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取得大队支持,先后为老年协会争取购臵了麻将、扑克、象棋、电视、音响、dvd等娱乐工具。老年人经常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下象棋,看电视、看戏曲光盘。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文秘杂烩网求,他又组织开展文艺活动,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在村里演出,为了开拓老年人的视野,又组织他们外出旅游……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乐趣和生活品味。2011年元霄节,全县社火表演,墙下村抽动100多人,其中60%都是老年(转载自本网http://www.feisuxs,请保留此标记。)人。
为了老年人活动的顺利开展,××跑上跑下,求人争取资金,到各家做工作,有时候自己还要垫钱,他老伴理怨他说:“你这一天忙活个啥,儿女孝顺,不能在家里享几天清福?”他却说:“忙惯了,我坐不住。”是啊,朴朴实实、平平淡淡的一句话,体现了一个老党员、老干部,一心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唯独不考虑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使老年人老有所为
党支部、村委会这么支持老年人工作,国家和政府这么关心老年人生活,而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这个问题,××早都和老年人想到了。在××的带领下,老年协会发动带领全村所有老人各尽所能,尽量为村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了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各项惠农政策,几年来先后出黑板报124期,响应新农村建设号召和县上开展“洁净田园、洁净家园”活动,老年协会先后组织义务劳动156次,清扫道路、管理花木、捡拾垃圾……一年来为村里节省4000元开支呢!为了增强村民凝聚力,支持村委工作,××还义务承担了矛盾调解员的工作,3年来共调解大小矛盾80余起,促进了村庄和谐。在××的带领下,老年人成了环境卫生义务监督员,村里矛盾义务调解员,党的政策的义务宣传员,为墙下村的新农村建设献上了一份力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退休老村干的××,他不像有的人为了个人利益,阻挠新村委班子工作,给村委工作填乱,而是积极主动地支持新班子;作为一名老党员,他不像有的人庸庸碌碌、无所事事,他的心还在村里,始终装着群众;作为一位老人,他不像有的人在家自享清福,他人老心不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他的努力下,现在的墙下村说长道短的少了,为村里凑兴助威的多了;打麻将赌博的少了,锻炼身体的多了;无所事事的少了,自得其乐的多了。正是他,以及和他一样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年人的不断努力,墙下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feisuxs)查看更多与本文《老年协会会长先进事迹材料》相关的文章。
第四篇:老年协会工作总结
cccc村老年协会工作总结
我们cccc村,位于镇,是山西省最南边的一个偏远山区,全村余口人,个居民组,分布在三道梁二条沟,二十多个自然庄上,过去这里的自然条件极差,交通不便,经济困乏,在这样一个自然条件极差的地方生产生活的人们,它的生活水平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感召下,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各方面的条件都的了很大的好转,特别是自我村现任支书cccc同志上任以后有近几年,我们村的各个方面更的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一上任就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英明决策,大胆规划,果断实施,加快施工。为改善居住条件,建设新农村,为改善交通条件修路、硬化道路,实现了组组通,为改善耕作条件,平整土地,修机耕路,硬把过去所有的坡地全部平整。实现了块块通机耕。全村2000余亩土地就有700余块,最小的地块只有几分大,也都能通机器耕种,现在农民各地再也见不到千古流传的锄禾日当午的过去了,现在老百姓高兴的说:现在的老百姓比过去的皇帝都幸福,犁地拖拉机、种地播种机、收获是收割机除草有除草剂,做饭电磁炉、户户电视机、人人有手机,哈哈,现在的生活你说有多美吧,老百姓真闲呀!
由于各种条件的不断改善,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得以解脱,年轻人外出打工,妇女供养子女上学,可是老年人怎么办呢?现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老龄化社会更加明显,一大批的老年人拥入社会,就我们村,全村只有800余口人,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40人,略占20%,人需要生命,生命在于运动。闲!人是闲不住的,特别是对一个一辈子生长在农村的人来说更是闲不住 的。人每天无所事是,就会生病的。老年人特别是一些单身老人,就是子女再孝顺,生活上照顾的再好,也替代不了精神上的孤独,无聊、寂寞感,于是我们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党支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就于2007年1月1日组织成立了cccc村老年协会,成立的当天就有一大部份老人自愿为协会捐款500多元,最多的50元。
协会成立了,可怎么活动,搞些什么,往什么方向发展都还没有一底,协会负责人都还是一片空白,当时也只是有几个人扭扭秧歌,唱几段戏曲,哼几段历史歌曲而已。但是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却引起了村委主任cccc的重视,他大力支持,大胆提倡,第二年就决定给老年协会购臵了一部分舞扇,锣鼓、板胡、二胡等乐器、道具,并在村委会资金也很紧缺的情况下给协会拨了1000元活动经费,从此,就奠定了cccc村老年协会继续发展的坚强基础,直至现在,cccc村的老年协会的各项活动办的是有声有色,津津有味,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在讲cccc村的革命斗争史(因cccc村在抗日期间,日伪曾在该村占据五年之久),有村保健站医生讲,老年养生保健,常见病的预防等知识,扭秧歌、唱红歌、演小品、排戏剧、打锣鼓、相声、快板等等,协会只经要发现有好人好事,马上就自编自导自排成各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配合重大节日活动都有老年协会的表演节目,年终还协同村委评选十名好婆婆,好夫妻,好媳妇。
别看我们这个小小的村,老年人只有140左右,可是人才积极,什么样的人才都有,有乐队、锣鼓队、会唱的、会演的、会扭的、会跳的、会编剧的、懂导演的,真是自娱自乐,有的节目逗的人们都笑下眼泪,群众非常满意,参加人员由原来的二三十人发展到现在的七八十人之多,雷打不动的活动日。协会坚持每月逢cccc为协会活动日,最早是每月活动一次,多数嫌少,增加到两次,活动了一段时间,有人反映还嫌少,现在增加到三次,每次活动,这些老年人都从没有无故不参加,因活动室的门钥匙是村付支书掌管,她是个女同志,有一次活动日正好天下大雪,她忧虑不决的不知该去不去,等到了一大会,天还在下雪,她还是去了,等她到活动室门口时,那里已到12个老人的执着精神感动的流下眼泪,从那以后,她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会及时开门,从未间断过一次。有个别老人就是特殊情况确实不能参加活动,也都是先到协会请假后再离开的,很受感动。、团结奋进的协会班子,几年来,我们协会的几个负责人团结一致,积极工作,各负其责,原支书,已八十多岁的高龄,各项工作亲自抓,政治工作做先导,讲村史,党史,斗争史,会长同志,今年50多岁,算是协会中的年青人吧,他年青有为,又懂乐器,带领一班人为老年协会办实事、办好事,带领乐队一班人勤学苦练,遇事能坐下来心平气和的交心交谈,把争执都解决在萌芽之中。
爱会如爱家,通过几年来的活动,很多老年人都以会为家,认为老年协会比自己的家还温暖,因此就出现了,爱护公物维修公物的动人事迹,如有位老人,经常为协会修理小凳子,70多岁的主动用自己的针线为协会修舞扇,编剧的自己买笔、纸,乐器坏了自己修等等,很多好人好事,这里还有一个值得特别表扬提倡的是村付支书、协会负责人之一是个女同志,经常利用协会活动的日子,为很多老年人免费理发,曾有一活动就为13个老人理发。人人爱协会,协会为人人,我村老年协会,还有一个特别的规律,就是只要是我村六十岁以上老人生病住院,协会都要派专人送上礼物,代表协会前往医院探视,慰问,略表协会的关爱,如有老人病故,协会也派人送花圈,表示哀悼,此活动得到广大村民的好评和认可。
村两委大力支持老年协会,由于我村老年协会的活动给村民带来极大的变化,村民们思想稳定,政治安定,团结和谐,处处以景稠、人和的新气象出现在人们面前,村两委一班人特别是村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为此在2012年在村资金很困难的情况下又投资50000余元,建造两间老年协会活动室和一个舞台,除此还拨给老年协会5000元做为活动经费。
我们坚信,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惠民政策感召下,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有广大老年同志的热心参与,我们村的老年协会一定会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年年新气象,岁岁有新招。我们cccc村的目前村貌、村况,经济上年年人均收入增加,政治上安定团结,生活上安康乐业,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一片和风 惠畅的繁荣景象,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全镇少有的,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cccc村的前途是无量的。
我们打算和不足:
1、继续完善制度。
2、想方设法增加活动资金
3、增加添加道具,特别舞蹈方面的。
4、如有可能想法培养一批懂乐器,善舞蹈,精通演出的一批文艺人才,望广大同仁支持。
cccc村老年协会 2012年8月22日
第五篇:老年协会制度
老年协会制度
一、开会、学习、研究工作制度:柳沟镇老年协会班子成员,每一季度组织学习一次;每半年研究工作一次,老年协会会员每年组织学习2次,学习内容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
二、日常工作请示、汇报制度:老年协会对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年初有计划和有关的财务款项等重大问题必须切实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三、走访、座谈、慰问老年人制度:每年的春节和敬老节,均要对老年人进行走访慰问活动。具体做法是:60岁—79岁的由各村民小组组织慰问;80岁以上的由村委会组织慰问。
四、老年群众来访、接待处理制度:坚持每天上午8点至10点,接待老年人的来信来访,在来信来访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一般由协会出面及时解决,重大问题,请示党委和政府研究解决。
五、检查落实老年人赡养制度:老年协会赡养检查落实由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及成员共三人组成。订于每年的敬老节、春节到每个村民小组、分会进行检查落实。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处理,对个别不履行赡养责任的子女,进行批评、教育、调解。
六、老年福利促进会资金、老年经济实体资金及会费管理制度:老年福利促进会和老年经济实体及会费所形成的资金,实行专项管理。设会计、出纳各一人,实行会长一支笔签批,做到收支帐目清楚,每年向老年协会班子和会员公布帐目一次、接受监督。
七、工作总结,表彰制度:老年工作应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并对老年“先进工作者,五好老人,尊老养老好儿女”给予表彰奖励。
八、建立“六簿”登记制度:村委会老年协会建立“六簿”登记制度,即:老年人名册簿;学习、会议记录簿;好人好事登记簿;群众来信来访登记簿;走访慰问登记簿;协会财产登记簿。
九、建立老年资料立卷归档制度:为充分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协会必须将每年日常工作中所形成的材料进行清理档案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