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神经外科教学大纲

神经外科教学大纲



第一篇:神经外科教学大纲

神经外科教学大纲

颅内压增高

一、要求

1.熟练掌握颅内压增高的定义、颅内压的测量和正常值、颅内压的生理调节和典型临床表现。

2.熟练掌握常见的两种脑疝(小脑幕切迹疝和枕大孔疝)早期表现、典型表现、二者的区别和关系、早期发现和处理原则。

3.一般掌握视神经乳头水肿的发生机制、Cushing反应、去皮层状态和去大脑状态的特征。

4.一般掌握颅内压增高的机理和常见原因。5.了解脑水肿的分类、脑积水的分类;

二、主要内容

1. 颅内压和颅内压增高的概念,测量颅内压的正确方法和正常值。

2. 复习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生理,复习脑血流量的调节方式,阐明Monroe-Kellie原理和代偿容积、颅内容物对颅内压的生理调节作用和机制。

3. 颅内压增高的机理和常见原因

4.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5. 简略复习小脑幕和枕大孔的解剖结构,阐明小脑幕切迹疝和枕大孔疝的早期表现、典型表现、预后、二者的区别和关系、早期发现和处理原则。同时介绍去皮层状态和去大脑状态的损害部位和特征

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案和积累资料进行理论讲解;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实习。

四、学时 理论课2学时;实习4学时。

五、参考书目:王忠诚主编,神经外科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颅内肿瘤

一、要求

1.熟练掌握常见的颅内肿瘤类型、组织学来源、好发部位和病理性质。2.熟练掌握鞍区和桥小脑角区肿瘤的典型临床表现、常见肿瘤和鉴别诊断。3.了解目前对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4.了解脑转移瘤的主要来源和常见转移方式。

二、主要内容

1. 介绍常见的颅内肿瘤类型,按发生率高低排序。阐明各自的组织学来源、病理性质、预后、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 讲解常见颅内肿瘤在年龄、性别、不同部位的流行病学特征 3. 简介胶质瘤和脑膜瘤的病理学分类方法

4. 结合病例讲解鞍区和桥小脑角区肿瘤的典型临床表现、常见肿瘤及其主要特征。

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案和积累资料进行理论讲解;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实习。

四、学时

理论课2学时;实习4学时。

五、参考书目

王忠诚主编,神经外科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颅脑损伤

一、要求

1. 熟练掌握各类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急救和处理原则。包括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脑干损伤、各种颅内血肿及复合伤。

2. 练掌握脑损伤的机制、不同机制的损伤效应(好发部位)。如着力点伤或对冲伤的损伤机制和好发部位。

3. 练掌握伤情分级和格拉斯格昏迷计分。

4. 般掌握颅脑损伤的分类及其标准,如闭合性或开放性损伤、原发性或继发性损伤。5. 般掌握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及其诊断标准。6. 解重型颅脑损伤监护和非手术治疗原则。7. 了解颅骨缺损修补术的适应症。

二、主要内容

1. 介绍颅脑损伤的分类和标准。讲解各类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以胸、腹、颅脑复合伤为例,阐明伤员的急救和转运原则。

2. 简略复习颅底的解剖特点,讲解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阐明诊断要点和处理原则。3. 根据典型的受伤方式,阐明脑损伤的机制和损伤效应(好发部位)。

4. 结合现有或既往病例的资料,讲解脑挫裂伤、各型颅内血肿的诊断、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5. 介绍常见颅脑损伤的并发症和处理原则。

6. 举例说明颅脑损伤的伤情判断和格拉斯格昏迷计分方法。

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案和积累资料进行理论讲解;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实习。

四、学时

理论课2学时;实习4学时。

五、参考书目

王忠诚主编,神经外科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脊髓压迫症

一、要求

1. 熟练掌握髓内、髓外硬膜下、髓外硬膜外压迫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一般掌握髓内、髓外硬膜下、髓外硬膜外压迫的影像特征。

2. 熟练掌握高颈髓、颈膨大、胸段脊髓、腰膨大、圆锥和马尾压迫的临床表现和定位诊断。

3. 熟练掌握Brown-séquard 综合征、脑脊液冲击或疝入征、脊髓休克、节段性分布的分离性感觉障碍、Horner综合征、真性或假性尿失禁等名词解释和意义。

4. 了解髓内、髓外硬膜下、髓外硬膜外压迫常见的肿瘤或压迫来源。了解常见的先天性脊髓肿瘤及其它先天性疾病,如chiari畸形、脊膜膨出等。

5. 了解脊髓对压迫代偿的影响因素、脊髓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二、主要内容

1. 复习脊髓的解剖生理特点,讲解脊髓压迫时椎管内结构代偿变化和病理生理变化,阐明常见的临床表现特点、解剖基础和意义。2. 根据脊髓的解剖生理特点,阐明各节段脊髓受压和髓内、髓外压迫的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特征。

3. 根据脊髓的解剖生理特点,解释Brown-séquard 综合征、脑脊液冲击或疝入征、脊髓休克、节段性分布的分离性感觉障碍、Horner综合征、真性或假性尿失禁等名词及其意义。

4. 结合现有和既往病例资料,通过见习进一步介绍脊髓压迫症的定位诊断和髓内、髓外硬膜下、髓外硬膜外压迫的影像特征。介绍先天性脊髓肿瘤及其它先天性疾病,如chiari畸形、脊膜膨出等。

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案和积累资料进行理论讲解;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实习。

四、学时

理论课2学时;实习4学时。

五、参考书目

王忠诚主编,神经外科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脑和脊髓血管病的外科治疗

一、要求

1.熟练掌握高血压脑出血的好发部位和手术指征。

2.一般掌握颅内动脉瘤的分类、分型、破裂前后的主要临床表现。3.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分级和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4.一般掌握血管畸形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

二、讲授内容

1. 概述高血压脑出血的流行病学特点。结合临床病例或既往资料介绍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出血部位,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指征。

2. 介绍颅内动脉瘤的流行病学特点、分类和分型、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

3. 介绍血管畸形的分类和分级,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案和积累资料进行理论讲解;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实习。

四、学时

理论课2学时;实习4学时。

第二篇:神经外科教学大纲

《神经外科》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神经外科学

课程号:1100547 编写日期:2014年9月

编写者:张业森

一、开设院系: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系

二、教学对象: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通过对神经外科学知识的系统介绍和临床实习,使学生熟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了解神经外科学疾病的治疗、发病机制和病理类型,提高对神经外科疾病急症的处理能力,为进一步临床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颅内压增高的定义、颅内压的测量和正常值、颅内压的生理调节和典型临床表现。熟练掌握常见的两种脑疝早期表现、典型表现、二者的区别和关系、早期发现和处理原则。一般掌握视神经乳头水肿的发生机制、Cushing反应、去皮层状态和去大脑状态的特征。

2.熟练掌握常见的颅内肿瘤类型、组织学来源、好发部位和病理性质。熟练掌握鞍区和桥小脑角区肿瘤的典型临床表现、常见肿瘤和鉴别诊断。了解目前对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了解脑转移瘤的主要来源和常见转移方式。

3.熟练掌握各类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急救和处理原则。包括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脑干损伤、各种颅内血肿及复合伤。熟练掌握伤情分级和格拉斯格昏迷计分。掌握颅脑损伤的分类及其标准,如闭合性或开放性损伤、原发性或继发性损伤。掌握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及其诊断标准。

4.熟练掌握髓内、髓外硬膜下、髓外硬膜外压迫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了解髓内、髓外硬膜下、髓外硬膜外压迫常见的肿瘤或压迫来源。了解常见的先天性脊髓肿瘤及其它先天性疾病,如chiari畸形、脊膜膨出等。了解脊髓对压迫代偿的影响因素、脊髓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5.熟练掌握高血压脑出血的好发部位和手术指征。一般掌握颅内动脉瘤的分类、分型、破裂前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分级和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一般掌握血管畸形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

五、教学学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45;其中授课:30,临床实习:15

六、考核:

期末考察采用闭卷形式,试卷按统一标准命题,其结构为: 1.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2.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3.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4.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七、教材:

《神经外科学》段国升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八、主要参考书目:

1.《外科学》陈孝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现代神经外科学》周良辅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3.《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九、讲授提纲:

总论

第一节:概述(1学时)

颅内压和颅内压增高的概念,测量颅内压的正确方法和正常值。

第二节:脑脊液(1学时)

复习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生理,复习脑血流量的调节方式,阐明Monroe-Kellie原理和代偿容积、颅内容物对颅内压的生理调节作用和机制。

第三节:颅内压(2学时)

颅内压增高的机理和常见原因,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四节:脑疝(2学时)

简略复习小脑幕和枕大孔的解剖结构,阐明小脑幕切迹疝和枕大孔疝的早期表现、典型表现、预后、二者的区别和关系、早期发现和处理原则。同时介绍去皮层状态和去大脑状态的损害部位和特征

第一章、颅内肿瘤

第一节 :颅内肿瘤类型(2学时)介绍常见的颅内肿瘤类型,按发生率高低排序。阐明各自的组织学来源、病理性质、预后、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第二节:流行病学(1学时)

讲解常见颅内肿瘤在年龄、性别、不同部位的流行病学特征

第三节:病理(1学时)

简介胶质瘤和脑膜瘤的病理学分类方法

第四节:常见肿瘤(2学时)

结合病例讲解鞍区和桥小脑角区肿瘤的典型临床表现、常见肿瘤及其主要特征。

第二章、颅脑损伤

第一节:脑损伤分类标准(2学时)

介绍颅脑损伤的分类和标准。讲解各类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以胸、腹、颅脑复合伤为例,阐明伤员的急救和转运原则。

第二节:损伤机制(1学时)

根据典型的受伤方式,阐明脑损伤的机制和损伤效应(好发部位)。

第三节:损伤类型(2学时)

结合现有或既往病例的资料,讲解脑挫裂伤、各型颅内血肿的诊断、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介绍常见颅脑损伤的并发症和处理原则。

第四节:伤情判断(1学时)

举例说明颅脑损伤的伤情判断和格拉斯格昏迷计分方法。

第三章、脊髓压迫症

第一节:概述(1学时)

复习脊髓的解剖生理特点,讲解脊髓压迫时椎管内结构代偿变化和病理生理变化,阐明常见的临床表现特点、解剖基础和意义。

第二节:临床表现(1学时)

根据脊髓的解剖生理特点,阐明各节段脊髓受压和髓内、髓外压迫的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特征。

第三节:影像学表现(4学时)

结合现有和既往病例资料,通过见习进一步介绍脊髓压迫症的定位诊断和髓内、髓外硬膜下、髓外硬膜外压迫的影像特征。介绍先天性脊髓肿瘤及其它先天性疾病,如chiari畸形、脊膜膨出等。

第四章、脑和脊髓血管病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高血压脑出血(2学时)

概述高血压脑出血的流行病学特点。结合临床病例或既往资料介绍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出血部位,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指征。第二节:颅内动脉瘤(2学时)

颅内动脉瘤介绍颅内动脉瘤的流行病学特点、分类和分型、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第三节:血管畸形(2学时)

介绍血管畸形的分类和分级,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第三篇: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

癫痫的防治:

一.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二.脑梗死有那些临床表现

脑梗死以中老年患者多见,病前多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患者常在安静状态下起病,约1/3患者的前驱症状表现为反复出现短暂性的意识障碍、肢体麻木、乏力或吐词不清等症状。脑梗死的患者常因梗死的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如偏瘫、偏盲、偏身麻木或刺痛、复视、吐词不清或不能言语、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头痛、头晕、呕吐、共济失调等。

三.脑梗死的危害

1.致死、致残率非常高,存活者约3/4丧失劳动能力。

2.复发率高达40%。

3.部分患者具有遗传倾向。

4.治疗费用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四.脑梗死如何控制?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本人应努力做到:①加强日常生活的锻炼;②以清淡、低盐、低脂食物为宜;③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④克服不良的嗜好。

2.加强预防。要预防脑血管病,首先要控制导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肥胖、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脂血症、吸烟和酗酒、血液流变学异常等此外。

3.应避免造成脑血管病发生的一些诱因,如情绪不佳(生气、激动)、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酒不当)、过度劳累、用力过猛、超量运动、突然体位改变、大便秘结、看电视或打麻将过久等。4定期就诊,一旦发病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癫痫防治知识

什么是癫痫?

癫痫俗称 “羊角疯”、“羊癫疯”,是由大脑神经元阵发性异常放电而引发的突然而短暂的脑功能失调。

有哪些临床表现?及危害?

常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植物神经、精神等的不同障碍,或上述障碍兼而有之。癫痫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影响着社会和家

庭生活,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的痛苦。目前我国现有癫痫患者近900万,且以35万/年的速率增长。如何正确对待癫痫?

由于基层医院条件所限,江湖游医对自己所谓的特效药的药效夸大其实的宣传,加之患者病急乱投医,甚至认为这是“鬼缠上身”,请“神”驱“鬼”,目前大多数癫痫患者未能得到系统正规的检查和治疗。我院神经外科癫痫治疗中心引进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美国

Nicolet公司生产的全数字化癫痫脑电定位及治疗评估系统,进行癫痫的诊断,术前、术中定位和术后评估,能精确地监测、定位病人的癫痫病灶,大大提高了癫痫的诊断正确率和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愈率。

椎管内肿瘤的诊疗

椎管肿瘤都有哪些临床表现:

椎管内肿瘤是生长于脊柱和脊髓相邻组织的肿瘤,可见于脊髓的任何节段和马尾神经。对出现以下症状考虑有椎管内肿瘤可能:缓慢进行性加重的神经根痛症状,常以夜间为甚,可表现卧床不久即疼痛,起床活动可缓解;也可出现束带感,因咳嗽用力使疼痛加重,以及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及大小便功能障碍者。

如何诊断及治疗?

MRI检查能够明确病变部位和指导确定手术方案。我科在椎管内肿瘤手术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包括高颈段及枕骨大孔区肿瘤切除、脊髓髓内病变的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脊髓髓内病变手术难度大、效果差,一直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难点,我科开展微侵袭手术治疗脊髓髓内病变,手术全切率及好转率居国内外先进水平,并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南大学及湘雅二医院医疗新技术成果一等奖。

如何治疗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都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去检查?

颅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的颅内肿瘤有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胆脂瘤等,肿瘤生长部位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其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视野改变、听力下降、肢体抽搐等,可伴有意识、精神、智能障碍和/或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如感觉、运动障碍)以及肥胖、早熟、月经失调、性欲改变、溢乳、毛发脱落等内分泌障碍表现,呈进行性加重,尽早行头部CT和/或MRI检查可明确有无颅内肿瘤。

第四篇:神经外科

第六节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观专篙观察意识、删.、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变化及肢体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叶啵、1卒璇义1屯仪Jj文’降 活动情况。

2.严密观察颅内压增高等临床表现,并注意观察低血钾现象。

3.观察有无褥疮及肺部并发症。

二、脑疝的观察与抢救护理常规

观专毒基有无居IJ烈头痛:头痛是进行J性力口重,且憾…区口土,可

1.观察有无剧烈头痛:头痛是进仃性加重,且仟卷。L、、呕u工’uJ 考虑为脑疝。

2.观察瞳孔变化:观察两侧瞳孔足台等人等叫,埘光反J妙的疋敏 度。

3.观察意识情况:通过谈话、疼痛刺激及肢体活动情况来判断意识 障碍程度。

4.观察生命体征:血压升高、脉搏变慢有时达40~50次/分,呼 吸深慢,是颅内压增高的早期症状。

护理措施

1.同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发现脑疝先兆的症状,立即告知医师,同时予脱水药物(20%甘露 醇)快速滴入,以降低颅内压力。

3.迅速做好术前准备,以便进行手术治疗。

4.呼吸停止应迅速进行气管插管,以呼吸机进行人工吸氧。

5.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或脓肿部位已确定的病人,情况紧急时配合医 师先做穿刺临时降低颅内压。

6.对颅内压增高病人一般禁忌腰穿和高压灌肠。

健康教育

1.对患者经常询问大便情况,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腹泻药或 人工排便,以免排便用力造成再出血。

2.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如有恶心、呕吐应暂停进食。保持充足睡眠,可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颅骨缺损者要戴好帽子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 止发生意外)。

3.告之患者颅骨缺损的修补,一般需在脑外伤术后的半年后。

4.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

5.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如有 外伤性癫痫者按癫痫护理常规。

三、颅脑外伤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及肢体活动,注意有无偏瘫、失语、癫痫等。

2.严密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并注意观察低血钾征象。

3.合并颅底骨折者注意耳、鼻腔有无液体流出。

4、开放性颅脑外伤病人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注意保持局部清

洁。

护理措施

1.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意识、瞳孔等,观察72h,稳定后

再酌情根据医嘱观察。

3.颅底骨折耳鼻腔有液体流出者,用消毒纱布覆盖,切忌用棉花填 塞。

4.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好吸痰用具,随时准备做好气管切开的配 合和护理。

5.注意口腔内有无动摇牙齿,如有应拔去。若有假牙应取下交给家 属保管。

6.躁动患者应加保护性约束。

7.外伤性癫痫患者按癫痫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1.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等)为宜。

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可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颅骨缺损者

要戴好帽子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止发生意外)。

3.告之患者颅骨缺损的修补,一般需在脑外伤术后的半年后。

4.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

5.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

四、颅内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意识、瞳孑L等,观察72h,稳定后 再酌情根据医嘱观察。

2.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好吸痰用具,随时准备做好气管切开的配 合和护理。

3.严密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并注意观察低血钾征象。

4.注意引流装置妥善固定,防止脱落。保持引流管通畅。

护理措施

1.同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引流管周围敷料干燥,如有外渗或切口处皮下肿胀,及时通 知医师。注意引流液颜色及量的变化

3.颅内压增高清醒及手术后清醒者取头高位(15。~0。),昏迷者头 偏向一侧,休克者平卧位。

4.躁动患者应加保护性约束。

5.外伤性癫痫患者按癫痫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1.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

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可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颅骨缺损者

要戴好帽子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止发生意外)。

3.告之患者颅骨缺损的修补,一般需在脑外伤术后的半年后。

4.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

5.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

五、桥小脑角占位手术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有无吞咽障碍或咳嗽反射消失。

2.观察有无面神经或三叉神经损伤引起的面神经颌下性瘫痪,如角 膜疡。

1. 观察有无口腔炎。

护理措施

1.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术后三日内取患侧向上的侧卧位或侧俯卧位,切勿过度搬起头

部,以免引起呼吸骤停。翻身时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面上。

3.首次喂食应由医务人员进行,吞咽功能良好方可进食。如有呛咳 应用鼻饲供给营养。

4.如有角膜感觉消失、眼睑闭合不全,应每日滴眼药水或眼药膏卜 2次,并覆盖凡士林纱布,防止发生角膜溃疡。

5.进食莳应注意食物不能过热以防烫伤,进食后注意口腔清洁,每 日做口腔护理2次,以防口腔炎。

健康教育

1.对疾病要有充分的认识,积极配合术后治疗和护理,尽快达到恢 复身心健康的目的。

2.术后仍有眼睑闭合不全者按时滴眼药水或涂金霉素眼膏,加用眼 罩或纱布覆盖;有行走不稳、吞咽困难等症状的患者,需按时门诊随

访,定时服药,加强功能锻炼。

3.户外活动须有人陪护,防止发生意外,并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而引起并发症。

4.手术不能全部切除肿瘤的患者,一般在术后1个月内需进行放疗,期间定时查血象,注意营养与休息。

5.定期门诊随访,每年CT复查1次。

六、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垂体或鞍区病变者,术前需作垂体功能测定。术后笫lOd复查。

2.观察双鼻孔内渗液情况,鼻腔内指套纱条48h后拔除后随时观察 鼻孔内有无清水样液体流出。

3.术后观察记录24h尿量1d~3d。

4.如术后出现中枢性高热应予物理降温,严重时体温下降应予保温。护理措施

1.同神经外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2.术前准备:皮肤准备,不需剃头,剪清双侧鼻毛。必要时准备

右大腿外侧皮肤。

3.术后护理:

(1)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2)手术日禁食,记录24h尿量1d~3d。

(3)术后24h后可进流质饮食,并用口泰溶液漱口每日4次,连续

7d,上齿龈切口用0.1%苯扎溴胺酊消毒每日4次,连续7d。

(4)如鼻孔内有液体流出,可用吹哺西林麻黄素液滴鼻每日4次,连

续14d,鼻腔干燥者可用消毒石蜡油滴鼻,一日数次。

(5)术后绝对卧床1周。

健康教育

1.心理安慰,垂体瘤属脑内良性肿瘤,手术效果好,痊愈后可参

加正常工作。

2.加强营养,多食新鲜的、高蛋白质的食物,增强体质,使病后

机体早日康复。

3.放疗时间一般在术后1个月左右,放疗期间少去公共场所,注意 营养,定期测血象。

4.按医嘱服药,1年CT复查1次。

七、脊髓压迫症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感觉障碍平面或四肢活动度。

2.观察并防止肺部并发症、尿路感染及褥疮的发生。

3.观察呼吸频率、幅度,防止呼吸骤停,尤其颈、胸髓术后。保

持呼吸道通畅。

护理措施

1.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卧位根据手术定卧位,高颈位手术取半卧位,脊髓手术取侧卧

位,脊髓修补取俯卧位。术后2h翻身一次,翻身时注意保持头与身体 的水平位。搬动患者时要保持脊髓水平位。宜睡木板床。

3.血压每小时测量1次,连续3次,肢体活动每2h1次,连续12

次。

4.麻醉清醒后可进流质或半流质,呕吐暂不进食。

5.截瘫患者按截瘫护理。

6.术后6—8h不能排尿者给予导尿并保留之,3d后须继续保留的,应定时膀胱冲洗,按保留导尿护理常规,术后禁用热水袋。

健康教育

1.了解患者心理反应,给予鼓励,使之增强恢复期的信心,并说

明功能的恢复会有各种可能性,如痊愈、好转、部分好转,并也有恶

化的可能,使家属思想上有所准备。

2.预防褥疮按时翻身,保持皮肤及床单的清洁平整。对已产生的褥 疮应积极治疗,对症处理。

3.感觉麻木或消失的肢体应当心烫伤,瘫痪肢体要保持功能位,预 防关节畸形,足下垂等。

4.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导尿管应保持尿道口的清沽,做好保留导尿 护理。便秘时可用轻泻剂。大便稀薄,刺激肛门周围皮肤时可用金霉

素油膏涂擦,保护肛周皮肤。

5.指导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做到自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用能 动的肢体带动瘫痪肢体活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并教育患者自我护理 的方法。

6。加强营养,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多食水果、蔬菜。

7.按时服药,定期门诊随访。

八、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治疗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精神状态。

2.观察患者头痛、呕吐情况。

3.观察患者听力,有无声嘶、面瘫等并发症。

4.观察有无口唇庖疹。

护理措施:

1.同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疏导患者,转移其注意力。

3.术后平卧48小时,防止低颅压引起头痛。

4.口唇庖疹应予局部治疗,采用龙胆紫、庖疹净涂抹患处。涂抹

药物时避免水庖破裂。

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补充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腥辣等刺激性

食物,疼痛时暂不进食,等症状缓解后方可进食。

2.休息指导:患者间歇疼痛时须卧床休息,无痛时可在床边散步保 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定时复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九、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l_观察术后穿刺点有无局部血肿及患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观察生命体征,有效控制血压、脉搏。

3.对应用抗凝治疗患者做好并发症的观察。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

2.碘过敏实验。

3.备皮(腹股沟处)。

4.术前禁食:造影术前禁食4小时;栓塞术前禁食8小时;术前用药。

5.术后平卧12小时,穿刺侧下肢制动4小时,沙袋压迫4小时。

6.准确遵守医嘱用药,保持患者大小便通畅。

健康教育

1.定期复查。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十、脑血管造影。脑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了解病情;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治疗的必要性,可

行性和安全性;帮助患者克服消极情绪、紧张心理

(2).术前备皮、皮试,做常规检查

(3).术前执行医嘱,正确给予术前药

(4).术前6—8小时禁食、禁水

(5).备好术中用物及床头抢救设备、吸引器、氧气、输液泵、心

电监护等

二、术中配合(1).操作前用尼莫通

(2).备好介入包,选择好导管,做好输液用物,抢救车,吸引器,氧气及铅衣等的准备

(3).配合医生消毒,铺无菌单,连接好加压输液装置。插管,严

密观察心电、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注意病人主诉及手势,备好抢救

药物如阿托品、肾上腺素等

(4).压迫及包扎穿刺部位,动态观察创口、足背动脉搏动6—12小

时。防止发生出血、循环障碍、动脉闭塞及创口感染等

(5).术毕,安置好病人,清点清理用物并记录

(6).如支架成形术,动脉鞘需留置2—3小时再拔除,观察动脉鞘情 况,防止病员自行拔除

(7).肝素化,每小时静脉滴注1000U

三、术后护理

(1).接手术病员,测神志、瞳孔、血压、脉搏、血氧、足背动

脉搏动,观察末稍循环情况,手术伤口渗血情况、加压固定情况

(2).嘱病员卧床24小时,术侧下肢保持直线,不能大幅度活动,更不能过早下床活动,否则易引起血肿等

(3).做好血管活性药使用的护理,必要时特别护理10分钟一次血

压,监测血压(控制血压范围100—120/80—90mmHg),保持血压稳定至 关重要,防止

(4).重视病员主诉,如头痛、头晕、呕吐,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5).伤口加压处6-8小时无渗血即要去除加压,不宜加压时间过

长,否则易造成皮肤损伤。去除加压时,撕除胶布时先湿润再揭开,以防止皮肤撕破。

十一、脑室引流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有无出现头昏、呕吐、虚脱,防止颅内压低压综合征。

2.观察有无颅内血肿症状(外引流可在短时间内使颅内压下降较快,因皮质塌陷,血管拉长、断裂而易形成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要 密切观察头痛、意识改变等症状。

3.注意引流装置妥善固定,防止脱落。保持引流管通畅。

4.观察脑脊液的颜色、量的变化。

护理措施

1.术前按常规准备,剃头备皮,并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术后按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2.每日晨记录脑脊液的引流量,并注意颜色变化。

3.引流瓶液体排出口高度应高于病人头部10~15cm处,防止位置

低,脑脊液大量流出,引起低颅压。

4.保持引流管周围敷料干燥,如有外渗或切口处皮下肿胀,及时通知医帅。

5.拔管前先夹管观察一日,如无颅内压增高,次日可拔管,如有

颅内压增高症状,则间断夹管,待病人适应颅内压的变动后,再予拔管。健康教育

6.补充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腥辣等刺激性食物。

7.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

8.加强功能锻炼。

第五篇:神经外科

扬子江药业药品简介

1、碘海醇注射液(欧苏)

【适应症】血管内造影、CT增强扫描、脊髓造影等。

【规格】50ml:15g、50ml:17.5g、100ml:30g2、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左克)

【适应症】广谱抗菌素

【规格】2ml*0.1g、0.3g*100ml3、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曼奇)

【适应症】用于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用于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用法用量】

1、轻中度感染:成人0.6g~1.2g/日,分2~4次给药(q12h~q6h);儿童每日按体重15~25mg/kg,分2~4次给药(q12h~q6h)。

2、重度感染:成人1.2~2.7g/日,分2~4次给药(q12h~q6h);儿童每日按体重25~40mg/kg,分2~4次给药(q12h~q6h)。

【规格】按C18H33CIN2O5S计0.3g4、头孢拉定胶囊

【适应症】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用量用法】成人一次0.25g—0.5g,严重者一次可增至1g,每6小时一次,一日总量不超过4g;小儿按体重一次6.25—12.5mg/kg,每6小时一次。

【规格】0.25g5、加替沙星胶囊(海超)

【适应症】本品主要用于由敏感病原体所致的下述感染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鼻窦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单纯尿路性感染(膀胱炎)和复杂性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一次,每次2粒。

【规格】0.2g*12粒

6、头孢克洛缓释胶囊(曼宁)

【适应症】广谱抗菌素

【用量用法】口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者,每次0.5g,每日2次;咽炎、扁桃体炎患者,每次0.75g,每日2次;非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每次0.75g,每日2次。

【规格】0.125g*6粒*2板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121132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