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苗族婚姻习俗(本站推荐)
苗族婚姻习俗
白苗的自由婚俗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苗族青年男女的相互认识,一般是通过走亲串戚、喜庆节日聚会来实现。比如:正月初一到十五,苗家在屋外或山上搭棚,然后焼上柴火寨里姑娘们围火儿坐,每人手里都有活干,有的刺绣,有的蜡染,有的等着自己心爱的人到来,小伙子们则成群结队在棚外吹芦笙、吹口琴、唱情歌,想方设法把自己心爱的姑娘引出来,然后相互倾吐爱慕之情。苗族把正月这项活动称为“串年”。秋收过后,秋高气爽,苗族小伙子们走在月光下吹奏芦笙、口琴到苗寨路头,姑娘们就会闻声而来,朦胧的月色下就是他(她)们谈情说爱的最佳场所。苗族把正月这项活动称为“串月亮”。很多青年男女就在“串年”和“串月亮”中自由恋爱了。
相知相爱的男女青年二人大多数就会私下定了终身,男方就会把女方悄悄带回家,这就叫“走月亮路”。有的也按照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行事的,比如男方父母居心要娶某姓的女儿和自己的儿子缘配,事先商议订下来,便请来两位媒人,准备一点酒水,杀一对鸡(公母各一只),饭肉弄好后,就摆上桌子。边喝酒边看鸡头鸡卦。鸡头由二位媒人各吃一个,公鸡的两支卦(股骨)由二位媒人各吃一支。母鸡的两支卦(股骨)由同桌老人和主人吃,吃鸡头鸡卦的人要特别注意的是吃肉保骨,吃完以后,就将鸡头骨和卦露出来判断这门婚姻的吉凶祸福。鸡头着重看五个方面:
1.鸡舌骨筋的三个叉,向内弯曲者谓之百事享通,万事大吉,向
外弯曲谓之不吉利,有口角或者多有话讲。
2.眼腔骨里的一对鸳鸯,用一碗清水来漂浮鸳鸯,用筷子搅清水几转,水转停后,看一对鸳鸯停下来是否头对头,头对头的叫鸳鸯相合,即夫妻相配,白头到老,恩爱千秋。如有一支调头或调尾者,就意味着这一对人情不投意不合或半途相分相离。雌的代表女性,雄的代表男性。可以判断是男变心或女变心,是否亏男还是亏女之兆。
3.看鼻中格的镜子是否破损是否光亮,不穿眼洞,光亮干净者为佳。意味着这一对夫妻前途光明远大,一世安然无恙,子孙发达,富贵荣华。如果镜子穿眼或有红黑污点,谓之有疾患或有伤残之灾。
4.看头顶骨,头顶骨干净洁白者大利,否则亦有忧患之灾。5.看上咀壳,闭缝者为佳,张开者有口舌纠纷。
看鸡卦,着重是看骨头的眼点,成双成对,颜色鲜黑为好卦,意味着婚事享通,永远吉祥,鹈鹅百福,如有骨眼系单数,顺筋生或猪蹄叉,意味着这桩婚事周折,或口角纠纷,或半途丧偶之凶兆。
当然,有的人家不信这个邪,还是去联了这门婚姻,可是有的人家只看鸡头鸡卦不祥,这桩婚事就此罢论。不再提,以后另娶别家之女为媳。
鸡头鸡卦看完后,如果是一付好卦,二位媒人便包着鸡卦,小心放在身上,披着主人准备好的羊毛毯一 床,拿小点锄一把,跨尖刀子一把(刀子标志着宝剑),押刀钱若干,一壶酒揹帯着,从男方家中起程去女方家说媒。媒人走出门外后就调头面向主人家中堂,恭手向男方父母作揖道谢三声:“道谢了主人家,道谢了主人家,道谢了
二位主人家”,然后转身向女方家前行。
二位媒人走到女方家,缓缓走进堂屋,向女方家的火灶正时针转三转,把羊毛毯挂在女方家中堂屋壁头上,其挂法是:要媒说长女,就挂在大中柱上;要媒说次女,就挂在二柱上;要媒说三女,就挂在小中柱上。挂好后,媒人倒双杯酒给女方父母,并开口唱讨婚歌,其词如下:
开天睦婆开在前,造地睦优造在先。睦婆有儿没有媳,睦婆瞌睡眠不着。睦优有女没有婿,睦优有觉睡不香。睦婆要请我媒人,来到睦婆房中堂。睦婆捉来鸡一对,睦优摆好酒和肉。给我媒人吃了后,睦婆睦优来商议。请我媒人把路走,要给睦婆理婚姻。媒人来到半路上,抬头看在路前面。一样什么也不见,只见半路有棵藤。分作三丫往三方,一丫牵上去云南,一丫分下去四川。二位媒人弯着腰,觅着中间那一丫。走到主家房门前,媒人抬头来观看。只见主家堂屋中。载着一棵好鲜花。媒人开口要移去,栽在我主房中央。来年开花有好模,对岁结果成好样。啊!主人家。
交女歌
交女歌是白苗族结婚时的一个主要环节,各种礼仪结束后,男女双方证人在婚礼桌的两边就坐,双方二位执事老人坐上桌,把男方父母请在后侧站好。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对新铁铧放在桌上,这对铧口就是结婚夫妇的一个见证物,想毕“铁证如山”的这句古语就是这样诞生的吧!铧口上面倒上一碗酒。媒人就唱起名为“头尾角”的婚歌。其词如下:
从前天着在前时,睦僰睦优理婚根,睦僰要睦优牲牛;以前地着在前时,睦僰睦优理婚事,睦僰要睦优牲畜。
今天天着到此时,睦僰睦优理婚根。媒人拿起铁铧口,倒上一杯苦辣酒,有话媒人就来理,理起主家牲畜魂。从前天着在前时,睦优睦僰不理婚,睦优不断牲畜魂。今天天着到这时,睦优睦僰理德婚,睦优要判牲畜魂。
今天睦优婚期到,媒人接起铁铧口,倒上一杯苦辣酒,放在这个铁铧尾,铁铧尾阿铁铧尾,铁铧尾上尾必扭。
我拿铁铧没搁处,要将铁铧给寨主,主家二位寨老人!
今天睦僰婚事落,媒人接起黑铁铧,倒上一碗上酸酒,放在这个铁铧头,铁铧头阿铁铧头,铁铧头上头必绕。我拿铁铧没处搁,要将铁铧给寨头,主家二位执事人!
时倒一天向今天,媒人拿起铁铧尾,铁铧尾阿铁铧尾,媒人拿来没放处,要将铁铧放平地,树起寨老栓牲柱。
今天主家婚期落,媒人接起铁铧头,铁铧头阿铁铧头,媒人拿起没处搁,要将铁铧放坝中,树起寨头寄牲柱。
今天拿起铁铧尾,媒人想来没放处,媒人要将铁铧尾,交与寨老的手头,寨老拿去放墙壁。媒人拿起铁铧头,拿起铧头没处挨,把它放挨执老怀,执老拿去放壁坎。铁铧尾与铁铧头,抱手眠来抱脚睡;铁铧头与铁铧尾,抱脚睡来抱手眠。眠得一觉醒起来,到了兔龙新春天,那阳雀和布谷鸟,叫着站在山顶上,二位父母主人家,您对新儿新媳说:这是理料活路时!新郎要把铁铧头,套在那张梨头上; 新媳要把锄头扛,要赶黄牛下田坝,要牵水牛下水田。种出庄稼金黄黄,供养一家老小人;孝敬老母白头发,孝敬老父来白鬓。今天我二位媒人,左手端着个银碗,倒上一碗苦辣酒,端在手中要来封,封存主家牲畜魂。今天我二位媒人,右手端起个金碗,倒得一碗苦酸酒,端在手中要来理。理存主家量米斗。恭贺二位主人家!今天媒人这碗酒,端给主家二老人,您将喝在您的嘴,您将吞入您的肚,对年到了那周年,对岁到了那周岁,主家二老抬头看,二老主人转脸瞧,您的牲畜一群群,奔腾像那田米雀; 您的粮食堆满仓,二位媒人心也甘。
今天媒人这样道,二位男女主人家,主家婚姻已理成,媒人接上铁铧头,媒人端上铁铧尾,倒上一碗苦辣酒,倒在碗里拿来封,封起主家牲畜魂,理成主家钱米魂,亲手交给主人家,你拿吃下你的心,你将喝入你的肚,对年到了那周岁,二位老人抬头看,牲畜发达财兴旺,对岁到了那周年,二位主人侧脸观,五谷丰登粮仓满,儿女兴旺全家欢,你抬头看上对坡,你的猪羊一帮帮,你侧脸看那山脚,你的牛马一群群,喂得牯牛三抱颈。去娶得你儿媳妇,养起牛羊肥又状; 来娶起你小儿妻,你记得我媒人时,带信在那遥远路。媒人走到之时候,执老的肉拈三片,寨头的酒喝三杯。你记不得就罢了,二位男女主人家!
从前天着在前时,睦僰睦优来理婚,不提起那牯黄牛。天着到了之时后,睦僰睦优理婚事,媒人拿起黑铁口,端在手里要来封,封存主家牲畜魂。
今天婚姻已理成,今日婚事来理顺,媒人拿起铁铧头,媒人端来铁铧尾,铁铧头啊铁铧尾,铧头铧尾并一起,我将铁铧没放处,将在铁铧放房角。
今天媒人这样说,二位男女主人家!主家侧耳来静听,你家不起房之前,你说你要起房子;你家不去理婚事,你的儿子没有妻。不起房不见好树,起了房屋见好树;儿不成婚不见美,成了婚才见好女;你不盖房子之前,不见到那好草山,盖起了你的房子,才见到那好草山;无媳不见巧姑娘,有媳又出巧姑娘。年过到了兔龙月,过年到了阳春天。街老又来想周全,街老踩花在花场,寨老又来想得周,寨老踩场在花坡。你儿如要去花场,他又遇见好姑娘;你儿去到花街中,又来寻见好知心。太阳偏西对坡上,儿提芦笙来走路;月亮伸头东角湾,儿换新装去翻山;你儿不成你不讲,你儿不乖你不教。牲畜跑脱于圈底,钱粮消失去粮仓。怪不得我媒人嘛!
二位男女主人家!
你儿不成你来说,你儿不乖你来教。太阳偏西对坡上,某家姑娘卷衣裙,躲着太阳去走路。月亮伸头东角湾,你的儿媳卷衣裙,追赶月亮去翻山。你带信给我媒人,媳娘姑舅全到齐,媒人执事走来到,媳娘姑舅走来落。我们将这铁铧头,塞进儿媳的嘴里,要她吐出后脑头,若她吃不进嘴里,又吐不出后脑头,我媒人不叫她游。她还不敢去游嘛!今天媒人这样讲,太阳偏西对坡上,你的儿媳卷衣裙。躲着太阳去赶路,月亮伸头东角湾,你的儿媳卷衣裙,要与月亮去翻山,你捎信给我媒人。媳娘姑舅一伙们。寨头寨老走来到,媳娘姑舅走来落。我媒人将这铁铧,塞进儿她的嘴里,她若吃不进嘴里,吐出去那后颈根。
她说她一定要反,我媒人让她去反。
我媒人将这铁铧,塞进她的嘴里去。若她吃不进嘴里,吐出去那后颈根,她说她一定要反,媒人不叫她去反。她还不敢去反嘛,寨头寨老执事们!
可我媒人这样讲,男主人是香柱楼。你说得你新儿媳,你要放心儿长长,女主人是房头桩。你娶得新的媳妇,你要树立好性心;你种庄稼在田头,带起儿媳小姑娘,你要有个好心肠; 你种活儿在路边,带起姑娘小媳妇,你要有个好心肝;可是我再说一曲,你可要听实牢记,你的牲畜移一步,要叫你儿移一步,你的牲畜移一脚,要叫你儿移一脚,你的牲畜移一步,不叫你儿移一步,你的牲畜移一脚,不叫你儿移一脚。若你的那牲畜魂,跑脱去你那圈底;要是你那量米斗,消失去你的粮仓,有理不得怪媒人!有冤不能怪寨老!你听好呀主人家!
今天媒人唱一段,你买坛来自编箩,你买猪儿自起圈,婚礼桌上的酒肉,媒人执老有名吃;今天媒人这样唱,你买得田自修沟,你买了地自开路; 婚礼桌上的酒肉,执事媒人有份喝。二位男女主人家!若你买坛不编箩,买得猪来不起圈,要是买田不修沟,买了地来不备路,婚礼桌上的酒肉,执事媒人不能喝,酒肉摆上婚礼桌,媒人执老不敢吃,二位男女主人家!今天媒人这样说,你买得田修了沟,你买了地备了路,买了猪儿起了圈,买了坛子编了箩,买了田地修了沟,酒来媒人有名喝,肉来媒人有份吃。
今天媒人这样讲,媒人倒下一碗酒,端起来就要拿封,封存主家牲畜魂。今天媒人这样说,媒人倒上一碗酒,端起来我就拿理,理存主家粮米魂,二位主人你听好:你将吃入你的心,你拿喝到你的肚,对年到了那周岁,抬头看在儿媳床,你的孙儿床上笑,活像一只小凤凰;对岁到了那周年,抬头看在儿床上,你的孙儿床上欢,喜如一只小金鸡;你抬看在坡对面,牲畜多像田谷鸟;你侧脸看这坡脚,牛羊多如田米雀。你记得我媒人时,捎信在那遥远路,我媒人走来之时,主家的肉拈三片,主家的酒喝三杯。
你记得就算了嘛!
注:(睦僰睦优)属苗语音译,意思:男方、女方父母
第二篇:婚姻习俗
婚姻习俗
婚姻对韩国人来说是人生中的一大重要仪式。虽然有统计显示近代韩国的离婚率激增,但离婚对当事人及双方各自的家人来说还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韩国现在的婚礼方式同以往有所不同: 身着白色婚纱和新娘和身着燕尾服的新郎在婚礼厅或教堂按西方仪式举办典礼后,再转移到名为“币帛室”的房间,换上华丽的传统婚礼服饰进行传统的结婚典礼。(币帛,可理解为韩国的一种传统,指婚礼时新郎新娘向男方家长及亲戚长辈行礼的风俗,是新娘首次正式地拜见男方亲属的仪式)。朝鲜族婚礼的仪式很复杂,婚礼一般分两段进行:先在新娘家举行,后在新郎家举行。在新娘家举行谓之“新郎婚礼”,在新郎家举行谓之“新娘婚礼”。新郎婚礼一般要按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顺序进行。新郎在新娘家住三日后,便独自回家,随后新娘等待选定的吉日再被迎接到新郎家,新郎家也照样搭起醮礼厅,为新娘摆喜筵,第二天新娘同丈夫家的人相认,施礼,被请去招待,至此,婚礼才告结束。朝鲜族结婚后一般都不离婚,他们在婚礼中举行献木雁的仪式,象征夫妻白头到老的愿望。
节庆习俗
韩国人以正月至三月为春,四月至六月为夏,七月至九月为秋,十月至十二月为冬。其中,表明一年开始的春节是韩国人的最大节日。这天,韩国人祭祖先,向大人拜年。过去,节日便是盛大的宗教纪念活动。远在三国时代,韩国就开始过收获节和感恩节。这种节日包括扶余的龙鼓节,高句丽的东盟节,东瀛的舞天节。除龙鼓节于农历12月举行外,其他的节日活动通常在秋收后的农历10月间举行。在后继的各个朝代中,节日虽有增减,但庆祝秋收和迎接农历新年的活动一直沿袭下来。节日期间举家团聚在一起。全家主要穿韩服,举行祭祖仪式。祭祖完毕晚辈向长辈拜年。
韩国有四大传统节日,即春节(1月1日),元宵节(农历1月15日)、端午节(农历5月5日)、中秋节(农历8月15日)。节日期间,多数地方都开展民俗活动,大部分韩国民俗活动集中在正月十五,这与祈求丰收的咒术形式都有密切联系。代表性的活动有拔河、车战游戏、踩铜桥、跳园舞等。
春节
农历1月1日,是在韩国节日当中最隆重的一个。在韩国,新年早上祭祀祖先(向祖先贡献饮食行大礼)。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祭祀结束后孩子们向大人拜年,大人还礼祝愿。春节那一天吃年糕。这有过了年长一岁的意思。家属和亲戚们聚在一起玩掷毂游戏(用4个木块儿玩的韩国传统游戏)、跳跳板(姑娘站在长木板两端轮流地跳的游戏)等游戏。并把有“装福”意思的福笊篱(过滤用的汤勺摸样的工具)送给别人或挂在家里。
元宵节
农历1月15日。新年伊始,迎接第一次圆月,祈求一年的丰裕和平安。正月15日早上祈求无病吃“钚饪”(祈求避疮而吃花生,栗子,核桃等坚硬的饮食)和“耳明酒”(为了一年里两耳能很好地听东西而喝的酒)。早餐吃五谷饭(用大米、江米、小豆、大豆、高粱做的饭)和野菜(用能吃的草和树叶做的菜)并且叫对方的名字,对方答复就说“你买我的热呀”,这有一年中夏天不要中暑的意思。正月十五的游戏有两种:一是放风筝,有消灭一年的灾难的意思;二是放鼠火,有驱逐妖魔鬼怪和害虫的意思。据说,正月十五日晚上,向圆月许三个愿都会实现。
端午节
农历5月5日端午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端午节妇女们用菖浦洗头,玩儿荡秋千男人摔跤,还做样子像车轮一样的车轮饼吃,采用这个食品的名字还把端午节称为车轮节。
农历8月15日是用当年出产的水果和新谷准备食物的节日,是在韩国仅次于春节的最大的节日。秋夕这天用新谷做好食品向祖先祭祀,然后去扫墓(亲自去祖先墓地放饮食敬礼),还用当年生产的谷、斗、栗子等做成松饼吃,玩拔河、羌羌水越来(大家一起握手划圆圈转转)等游戏。
此外,韩国还有一些家庭节日。这些节日对所有的韩国人来说都很重要,而且总是要设宴欢庆。这些节日包括:“百日”即婴孩出生后的第100天;“周岁”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日;“花甲”60岁生日,这一天表明一个人已经度过了整整一个甲子的岁月。过去,由于婴儿死亡串高,人们的寿命期短,因此人们都热烈庆贺这些节日。
服饰习俗
韩服是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韩民族的传统服装,其风格和特征明显区别于日本的和服。韩服的线条兼具曲线与直线之美,尤其是在于简洁上身和下身的线条和色彩和谐协调,颜色五彩缤纷,有的甚至加刺明艳华丽的锦绣。其中,女性的韩服是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上薄下厚,端庄闲雅;男性则是短褂搭配长裤,而以细带缚住宽大的裤脚。如今,大部分国民是以习惯穿着洋装西服,但是在春节秋夕(中秋节)等节庆日,或行婚礼时,仍有许多人喜爱穿传统的民族服装。
作为白衣民族,韩服基本色为白色。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身份其着装的穿法、布料、色彩不同。如遇到结婚等特别节日,平民也穿贵族们穿的华丽颜色的韩服和装饰品,婚礼服由粉红上衣加深红色裙子组成,上面再加披肩,披肩是由五种颜色组成的华丽的服装,这是参照了东方的阴阳五行色。
韩服样式
女子的“韩服”包括一件有两根长丝带的短袄,丝带系着一个蝴蝶结,另外还有长长的袖子和高腰长裙。白棉纱和由丝、稻草或橡胶制成的船形鞋是和韩袍配套而穿的。女式韩服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装闲雅;透露着东方伦理和超世脱俗之气的结合。
男子的基本服装由一件短袄、一条裤子和一件外套组成。短祆的袖口宽松,裤子也很肥大,并用带子将裤脚束在脚踝处。大褂和帽子更加衬托其服装美。
韩服还可掩饰体形上的瑕疵,使体形较矮的人看上去高一些,较瘦的人看上去则丰满一些,增添女性之美。
民族禁忌
忌讳
韩国人普遍忌“四”字。因韩国语中“四”与“死”同字同音,传统上 认为是不吉利的,因此,在韩国没有四号楼、四层楼、四号房,军队里没有第四师,宴会厅里没有四桌,敬酒不能敬四杯,点烟不能连点四人。.孕妇忌打破碗,担心胎儿因此而裂嘴。
婚姻忌生肖相克,婚期择双日,忌单日。
节庆期间要说吉利话;男子不要问女子的年龄、婚姻状况。
打喷嗖、打幅时要表示歉意;剔牙要用手或餐巾盖住嘴;交接东西要用右手,不能用左手,因传统观念上认为“右尊左卑”,认为用左手交接东西是不礼貌的行为等等。
民族简介
韩国,全称大韩民国(韩语:한국),又称南韩、南朝鲜。成立于1948年8月15日,国名来源于古代朝鲜半岛南部的辰韩、马韩、弁韩等“三韩”部落,英文名Korea源于古名“高丽”。韩国位于东北亚朝鲜半岛南部,三面环海,西濒临黄海,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日本海,北面隔着三八线非军事区与朝鲜相邻,领土面积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4/9。主要民族为朝鲜族。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及临近的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地区,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两国共有七千多万人口的朝鲜族人。
第三篇:贵州苗族春节习俗
贵州苗族春节习俗
苗族在我国分布地区很广,他们的年节,称“冷酿廖”。没有统一的日期,一般在秋叫后。按当地的传统习俗,选择在农历九月、十月或十一月份。
贵州省的苗族,在节日期间有舞狮子的活动。在锣鼓声中,一个手拿绣球的武士引出了一头纹彩斑斓的“雄狮”,后过跟着一个笑咪咪的“大头佛”。“大头佛”一步一摇,滑稽可笑。苗族舞狮子最精彩的又要数爬桌子表演:声地中央直叠起十二张高饭桌,总高度在十米以上。狮子在武士的逗引下,从下面的一张桌子钻过去,再翻上一张张桌子......一直爬到最高点,武士一个斤头翻落到地,狮子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踩着翻黑心放在最上面那张桌子的四条脚,表演转身,绕圈、前伸、后顾、站立、朝拜等动作,最后还要从最高处轻盈地跳下来。
第四篇:苗族的习俗 作文
苗族的习俗
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有特色的风土民情的地方。这里有壮、汉、苗、彝、仡佬五个民族。
今天,我就说一说苗族吧!苗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每当有客人来到家里时,他们都会热情地招待客人。苗族招待客人可有意思了,他们分为两次进行:首先,把一些弄得不是很干净的食物,拿给客人吃,如果你能把食物吃几口,他们就会觉得你不嫌弃他们;接着,他们就会把家里最好吃的,舍不得吃的东西都拿来弄得干干净净地煮给你吃个饱。要是你第一次一口也不吃,那你就只有饿着肚子,他们就再也不理会你了。首饰是苗族妇女喜爱之物,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有 金饰、银饰、恫饰、玉饰之分,以银饰最为普遍。银饰有 银帽、银盆、凤冠、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鉴、扣绊、银花、银牌、披肩之别,以耳环、项圈、手镯、戒指为常戴之物。各种银饰又有不同造型,项圈就有轮圈、扁圈、盘图等。耳环有瓜子耳环、石榴耳环、梅花针耳环、圆圈耳环、龙头耳环、粑粑耳环等。苗族妇女每当出嫁、串亲、做客、赶集、节日赴会等均佩戴银饰
苗族有一个自己的民族节日,叫做“跳坡节”。跳坡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到了农历正月初九那一天,苗族同胞就会穿上节日的盛装,女孩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男孩子梳理得整整齐齐,一大早便赶往跳坡地点——跳坡场。来到坡场上,人
山人海,人们来来往往,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坡场上最热闹的要数对山歌了。轻年男女们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出自己的爱意,他们找到自己的心上人之后,就会互相赠送礼物,男孩送给女孩一面小镜子,女孩送给男孩一把手电筒,相互赠送完东西,就是他们的定情物了。送完东西之后,他们就会手牵着手,到别的地方去了„„经过几个月或一年的交往,他们就会结婚生子,组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怎么样?朋友,你觉得有意思吗?我们这还有许多有趣的民族风情,有机会你也来隆林看一看,我再给你一一介绍
第五篇:浅谈苗族丧葬习俗
苗族丧葬文化,爱与团结的碰撞
—以贵州松桃地区为例
姓名:吴小丽 学号:2012011211 班级:12级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贵州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分布面广。苗族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五大洲都有足迹,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越南、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内。其中贵州最多,遍布全省的各州县市。占全国苗族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松桃苗族自治县就占很大的比例,也最集中,并且松桃又是以苗族为主的一个县,苗族占全县人口97%,其余分布在毕节、铜
六、遵义、黔南、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市等,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
苗族有苗族自己的文化特征,贵州苗族集中了全国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较大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语,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松桃苗族的风俗习惯具有本民族的特色,特别是丧葬文化,整个丧葬过程十分复杂,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丧葬习俗发展的过程中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松桃苗族丧葬习俗入手,对丧葬的过程、发展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做简要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贵州苗族丧葬习俗
一. 苗族的丧葬过程 1.临终尽孝
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以苗族为主的农村地区。大多是以氏族为单位的聚居。在贵州松桃也是如此,长期发展下来,家族就变得越来越大,成员也就越来越多,自然而然的血缘关系也就越来越淡。尽管如此,但在家族里面依然存在着因“爱”而“团结”的形态。农村地区的人民大多朴实善良、爱好和谐、团结友爱、尊重生命,对祖先、长辈总是很尊敬,尤为重视“孝”,正所谓“百善孝为先”,这一优良品德在丧葬文化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青壮年都选择去外地打工,因此也就出现了许多“空巢老人”,子女都很少能陪伴在身边。但是,不管子女多忙,不管子女身在何方。在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作为子女的都要赶回来尽孝,女儿在这时候就要为老人准备好寿衣、寿鞋、寿帽(都是苗族特有的刺绣服饰),儿子则要请村上的中年人帮忙把早已经准备好的棺材从房梁上放下来,用黑漆把棺材刷好。并且都要在老人的病床前陪伴老人,照料老人的日常起居,不管多脏,子女都不能有一句怨言。同村的人们也会主动陪着主人家守候老人,以防老人突然去世却没有人知道。在老人临终之时,思想是一片混乱的,行为可能就如三岁小孩并且异常啰嗦,子女这时候就要十分耐心的陪着老人,仔细聆听老人的临终遗言,为老人尽最后的一份孝心。
2.临终停尸
在松桃苗族地区,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就要把老人从床上移到偏房,并在偏房的地上铺一个地铺,让老人睡在地铺上,寓意是在老人最后的时候,接一下地气,与地神打个招呼,以便入土的时候能得到地神的庇护。而且在老人临终的时候,如果子女还没有回来,家里的其他人就会一直提醒老人,让他清醒,一定要等子女回来。子女若是在老人断气的时候还没有回到老人身边,即使老人已经咽气,但是他的眼睛还是睁开的。直到子女回来用手让他闭眼。这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在老人咽气的时候,子女们就会放声大哭,但是眼泪绝对不能滴在逝者的身上,意思是不能让逝者带着尘世的痛苦离开。一致于他的灵魂不愿离开,始终在家里徘徊,不能轮回。并且要马上在逝者的脚边烧纸钱,意思是送他上路。在老人辞世的第一时间,主人家就要跑到屋外放一串鞭炮,村里人听到鞭炮声和哭声就知道有人去世了,就会自发的来到主人家帮忙,而且是有丧事的主人家是不能进家门请人帮忙的。
2洗身穿衣入殓
在哭了一阵之后,子女就要马上为老人进行简单的梳洗,用从水井里面取回来的干净水为老人擦洗身子,还要检查老人有没有下身是否有屎排出,如果有家里人就会十分高兴,意思是老人为后代留下了金银珠宝。擦洗完了之后就要为逝者穿上衣服,并且是里三层外三层。一切都弄好了之后就把逝者搬进棺材里面(棺材都要放在堂屋,用两根长凳架在下面,头朝里脚朝外),并且要在他的嘴里放一个银饰或者朱砂,以防他到阴曹地府后告状,弄得人间不得安宁。之后还要把他的左手手心朝上,并且在手心里放一沓冥纸,意思是给他一个碗。右手手背朝上,手里放两根香,意为拿筷子。最后盖棺,盖好棺材后要在棺材下面放一个煤油灯,名为长明灯,要有专人看护,不能让灯熄灭,意为为逝者照亮轮回的路。
3报丧
在入殓好之后,主人家就会叫人帮忙去报丧,报丧又分亲疏关系,一般是逝者的兄弟姐妹要第一个通知,其次才是关系稍微有点远的。告诉他们哪天来吊丧。另外主人家还会安排另一个人去请道士和先生,先生就负责算时间,看哪天适合下葬,尸体要停放几天才能出殡。并且还要为逝者找好墓穴,让主人家提前去墓地挖一个浅坑。道士来了之后就会在棺材的两边放两条长凳,棺材的前面放一张高脚桌,在高脚桌和棺材之间放一块长木板,在木板上挂观音像和挽联。在屋子外面搭一个大棚,用三张凳子摆成三角形的样子(两张在下面,另外一张放在那两张凳子上),一共摆六、七个,并且在三张凳子上都要放一碗米,两根燃着的香和一个纸做的牌位。意思是请天上的神吃饭。在棺材的两侧也要摆上许多碗,在碗里放上米,把燃着的香插在碗里。而且要安排村里辈分比较老的老人随时加香和烧纸钱。如果尸体在家里停放一段时间,村里的人都会自发的和主人家一起守丧,白天晚上都有人守。
4吊丧
在上山下葬的前一天,主人家的亲戚全部都会来吊丧。辈分比逝者小的且相对较亲的,就会从大门口一直哭到棺材前,在棺材的两侧继续哭(千万不能在摆放逝者头部的地方哭,苗族是很忌讳的),诉说着对逝者的思念和不舍。这时候逝者的女儿就会出来陪着一起哭,哭了一会后,老人的儿媳和村里的相亲们就会来劝。到了晚上,道士就会为逝者念经,做法事,敲锣打鼓,一个主法师和一个副法师就对着棺材念经,孝子孝孙就拿这一根香站在堂屋外面,跟着法师对逝者进行跪拜。道士一念就要念一个通宵,逝者的子女、女婿都要陪伴道士到通宵。逝者的儿子拿着牌位,女婿拿着招魂幡,其他人拿着香,跟在道士后面围着棺材转(苗语叫做“打绕棺”),其中道士还会围着棺材表演(苗族叫“串绕花”),随后会有两个道士在棺材前面表演摔跤(苗语叫“甩抱腰”),接着会有一个道士拿一个两头都是火的竹竿进行表演。最后是逝者的女婿跪在棺材前面的桌子前,头低到地上,道士念着逝者的名字,拿着一个之人,从他背上过,俗称带逝者过奈何桥。敲锣打鼓要一直进行到凌晨。
5出殡
吊丧的第二天早上,要赶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就把棺材移出堂屋放在大棚里面,等着村里的青壮年来帮忙抬棺材。大概六七点钟的时候,大家都来齐了,就用几根棕绳把大杠和棺材固定好,在棺材两头捆绑两根子杠。等着法师发丧。这时候孝女孝孙就要戴着长帕跪在事先准备好的草垛上,法师发丧了之后,专门负责放鞭炮的人就开始放鞭炮,孝女孝孙则要先几步走在队伍的前面,走一段距离就要背对着队伍的方向跪下,意为等待老人,这也是对长辈尊重的一种体现。
到了墓地后,法师开始念经,子女就跪在前面背对着棺材(逝者的脚部位置)哭,法师念完经后就开始撒“富贵米”,孝女孝孙就用衣服接住,然后就回家,并且不能回头,在回家的途中可以捡一些柴,意为“捡财”,回到家的外面有一盆用水和桃树枝泡着的米,所以送逝者上山的人都要拿一点米,吹到地上。才能进屋,进屋后把米倒进祖先的神龛里,把柴放在用来烧火的土坑里。法师和其他人安置好棺材后会对棺材进行简单的掩埋,吃过早饭后,村里的人就会和主人家一起去把坟垒好。这场丧事就告一段落了。
三、苗族为何如此重视丧葬习俗
人有生就会有死,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现象。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死亡,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把它看作悲惨可怕的事情。但是在苗族人的世界里,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并不可怕,因为他们认为生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在这个开始里,他们可以重新开始,可以有新的生活。他们还认为每个人都有灵魂,而且灵魂是永恒存在的。“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是他们根深蒂固的心理观念。他们认为死亡是另一种生命存在方式的转换,对于寿终正寝的老人,他们认为这是一件喜事,一方面是让老人摆脱了尘世的苦难,另一方面是老人的逝世符合生殖繁衍的规律,减去了负担。正是对生死的独特认识,促使苗族十分重视丧葬习俗。
四、苗族丧葬习俗的意义
(一)积极的方面
1、丧葬活动为人们学习和交流苗族民间传统文化提供了机会。从丧葬习俗中,人们可以看到苗族人们对生死的认识和理解,丧葬活动中的敲锣打鼓、做法事、念经文等等,向人们展示了苗族的历史和文化,并使其得到传播和发展。促进了苗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对于后代继承苗族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丧葬活动是教育后代,协调人际关系,增强家族内聚力的重要机会。苗族通过丧葬的仪式,教育后代要尊老爱幼,多做善事,孝敬老人。这对不懂得孝敬父母的子女起到一个教育的作用。在丧葬活动过程中,即使是与逝者有过过节,甚至是深仇大恨的人,都会放下仇恨,不计前嫌的来帮忙张罗丧事,在这一过程中,心结也就自然解开了,邻里关系也就会更和谐,人们也就会更团结。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消极的方面
1.丧葬仪式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整个丧葬仪式都是对灵魂和鬼神的宣扬,认为鬼神能给我们带来福祉,也能带来灾难。具有典型的天人崇拜和自然崇拜,这与我们现代社会要求的科学发展是相悖的,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不利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2.丧葬活动花销大,会造成家庭沉重负担。丧葬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不管是请法师,还是日常开销和请酒,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家庭富裕的来说,压力不是很大,但是对于相对比较贫穷的家庭来说,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办丧葬,就会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3.丧葬活动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劳动。在丧葬期间,村里的人都要来帮忙,就不能干农活,如果是在农忙时期,就会影响人们正常的播种、收割劳动,使农民的收入受到影响。而有丧事的人家,根本就不能进行劳作。要一直忙到丧葬活动结束之后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