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简答题复习总结
40.简述与IPv4相比,IPv6所引进的主要变化。
41.简述时分ALOHA协议的基本思想。
42.试说明拥塞控制与流控制之间的差异。
43.简述邮局协议POP3的连接过程。
40.简述最短路由选择算法的基本思想。
41.简述数据报子网中拥塞控制的措施。
42.简述UDP的段结构中各个字段的名称及其含义。
43.简述
40.简述设计路由算法时考虑的技术要素。I-坚持CSMA的基本思想。
41.简述TCP拥塞控制中慢启动的过程。
42.简述令牌环网的操作过程。
43.简述局域网操作系统提供的五级可靠性措施。
40.简述多路复用技术的概念与分类。在数据通信系统或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传输介质的带宽或容量往往超过传输单一信号的需
求,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希望一个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这就是所谓的多路复用技
术。频分多路复用FDM 和时分多路复用TDM 是两种最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
41.简述停等协议的实现过程。停等协议的实现过程如下:
(1)发送方每次仅将当前信息帧作为待确认帧保留在缓冲存储器中;
(2)当发送方开始发送信息帧时,赋予该信息帧一个帧信号,随即启动计时器;
(3)当接收方收到无差错的信息帧后,即向发送方返回一个与该帧序号相同序号的 ACK确认帧;
(4)当接收方检测到一个含有差错的信息帧时,便舍弃该帧。
(5)若发送方在规定时间内收到ACK 确认帧,即将计时器清零,继而开始下一帧的发送;
(6)若发送方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收到ACK 确认帧(即计时器超时),则应重发存于缓冲器中的待确认信息帧。
42.简述IPv6与IPv4相比,IPv6的主要变化。IPv6 所引进的主要变化如下:
(1)IPv6 把IP 地址长度增加到128 比特,使地址空间增大了296 倍。
(2)灵活的IP 报文头部格式。
(3)简化协议,加快报文转发。
(4)提高安全性。
(5)支持更多的服务类型。
(6)允许协议继续演变,增加新的功能,使之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
43.简述p-坚持CSMA的基本思想。
。4 p-坚持CSMA。p-坚持CSMA(p-persistent CSMA)用于时分信道(Slotted Channel),其基本思想是,当一个节点要发送数据时,首先监听信道;如果信道忙则坚持监听到下一个时隙:
如果信道空闲,便以概率p 发送数据,以概率1-p 推迟到下一个时隙;如果下一个时隙信道仍然空闲,则仍以概率p 发送数据,以概率1-p 推迟到下一个时隙;这样过程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数据被发送出去,或因其节点发送而检测到信道忙为止,若是后者,则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后重新开始监听。
40.简述UDP提供的服务及其主要特点。
41.简述链路状态路由算法中路由器的主要工作。
42.简述IEEE802.3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其基本思想。
43.简述Ad Hoc网络中路由协议的设计要求。
.简述TCP所提供服务的主要特点。TCP 提供的服务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面向连接的传输,传输数据前需要先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完毕要释放连接。
(2)端到端通信,不支持广播通信。
(3)高可靠性,确保传输数据的正确性,不出现丢失或乱序。
(4)全双工方式传输。
(5)采用字节流方式,即以字节为单位传输字节序列。如果字节流太长,将其分段。
(6)提供紧急数据传送功能,即当有紧急数据要发送时,发送进程会立即发送,接收方收到后会暂停当前工作,读取紧急数据并做相应处理。
41.简述传输层中预防拥塞的主要策略。
传输层中预防拥塞的主要策略有:重传策略、乱序缓存策略、确认策略、流控制策略、确定超时策略。
42.简述CSMA/CD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规则及其次序控制方法。
则如下:
(1)对每个数据帧,当第一次发生冲突时,设置一个参量L=2;
(2)退避间隔取1 到L 个时间片中的一个随机数,1 个时间片等于两站点之间 的最大传播时延的两倍;
(3)当数据帧再次发生冲突,则将参量L 加倍;
(4)设置一个最大重传次数,超过该次数,则不再重传,并报告出错。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是按后进先出LIFO(Last In First Out)的次序控制的,即未发生冲突或很少发生冲突的数据帧,具有优先发送的概率;而发生过多次冲突的数据帧,发送成功的概率就更小。
43.简述移动主机登录到外地代理的过程(1)外地代理定期广播一个分组,宣布自己的存在及其地址。一个新来的移动主机可以等待这类消息;
(2)移动主机登录到外地代理,并给出其原来所在地的地址,当前数据链路层地址,以及一些安全性信息;
(3)外地代理与移动主机的主代理联系,核实移动主机是否真的在那;
(4)主代理检查安全性信息,如果核实通过,则通知外地代理继续;
(5)当外地代理从主代理处得到确认后,在它的表中加入一个表项,并通知移动主机,登录成功。
第二篇:计算机网络期中简答题复习
简答题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有哪些?
答:⑴面向终端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特点:它是一种以单个主机为中心的星型网络,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线路控制器、前端机和集中器的使用是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标志);⑵以分组交换为核心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特点: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主机经通讯线路互联,主机间没有主从关系,强调网络的整体性,用户不仅可以共享与之直接相连的主机的资源,而且还可以通过通信子网共享其他主机或用户的软、硬件资源。⑶以OSI为核心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特点:是制订了统一的不同计算机之间互联的标准,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实现了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之间能够互联成网。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什么?答:用通信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独立自主的计算机系统相互
联接,并按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
3.网络协议为何要分层?答:系统中实体的通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网络协议分层可以减
少协议涉及和调试过程的复杂性。
4.计算机网络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
答:⑴方便的信息检索 ⑵现代化的通讯方式 ⑶办公自动化 ⑷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⑸企业的信息化 ⑹远程教育与E-learning⑺丰富的娱乐和消遣。5.简述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基本功能?
答:通信子网的基本功能:是数据通信的通道,负责全网的数据传输、转发及通信处理等工作,提供用户入网接口;资源子网的基本功能:负责数据处理、提供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实现资源共享。6.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分成几个类型?每个类型有什么特点?
答:分成四个类型;⑴局域网(LAN)特点:分布距离短,数据传输速度快,覆盖范围为一个房间、一栋楼、一个单位内等;⑵城域网(MAN)特点:是作用范围为一个城市,可能是公用网,也可能是专用网,MAN可以支持数据和语音,还可能涉及有线电视网;⑶广域网(WAN)特点:采用的协议和网络结构多样化,速率较低,延迟较大,通信子网通常归电信部门所有,而资源子网归单位所有。⑷互联网(Internet)特点:它采用了“包交换”技术,把数据分割成多个包,把每个包作为一个整体传送,可以按不同路径分开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按原来顺序装配起来,实现了分组交换通信。7.简述星形网络结构的优缺点。
答:优点:通过Hub集中管理网络中的计算机,任何一个节点的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网络易于扩展和改变;
缺点:一旦Hub故障,整个网络将无法工作。8.简述总线形网络结构的优缺点。
答:优点: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所需的线缆较少,易于组网,具备一定的可靠性。缺点:扩展性有限,网络上任何部分的故障都会影响整个网络,故障诊断困难。9.简述环形网络结构的优缺点。
答:优点:采用令牌传递方式,速度快,网络中各计算机均有平等的访问网络的机会,当节点数量较多时性能也不易下降。
缺点:当网络中任意一个节点发生故障,都会影响整个网络,且不易判断故障点,网络不易扩展和修改
10.网络协议有3个要素组成,简述各要素表示的含义?
答:语法用来规定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该部分定义了如何进行通信。语意用来说明通信双方应当怎么做;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及做出何种应答。时序定义了何时进行通信,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讲话的速度等。即事件出现顺序的详细说明。11.何为单工、半双工和双工通信?有哪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答:单工通信是在通信过程中间,通信的双方只有一方可以发送信息,另一方只能进行接收;例子有电视和无线电广播;
半双工通信是双方都可以发送数据,但是在某一瞬间只能有一方发送而另一方进行接收;例子有对讲机的工作方式;
双工通信是双方都可以同时发送数据又可以同时接收数据;例子有电话、手机等。12.什么是串行通信?什么是并行通信?
答:串行通信是在通信线路中每一瞬间只能传递一位二进制数,所有信号依次传输;并行通信就是若干位二进制数字同时进行传输。
13.异步方式和同步方式是如何工作的?
答:异步方式:以字节为单位,一次传输一个字节的数据,每个字节都由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结合构成一个数据帧进行发送,但每个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没有规定,所以字符间并不同步; 同步方式:在以多字节组成的数据块前加上一个或多个控制字符(SYN),然后每个字符一个紧挨一个的传输,之间没有时间间隔,最后有一个结束控制字符,标志传输结束。14.什么是频分多路复用?
答:频分多路复用就是将信道的可用带宽按频率分割成若干个子频带信道,并把它们分配给每一个通信装置;
15.数字信号的调制方法有几种?有何区别?
答:数字信号的调制方法有三种即:振幅键控法ASK、移频键控法FSK、移相键控法PSK; ASK是针对载波幅度进行调制的;FSK是针对载波的频率进行调制的;PSK是针对载波的相位进行调制的。
16.分组交换技术中的虚电路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答:在传输前建立逻辑连接,避免了物理独占一条线路;分组不必带目的和源地址等信息,接收端无需对分组重新排序,缩短了时延;如果虚电路发生意外中断时,需要重新建立连接。17.什么是数据通信?在数据通信中采用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数据通信是指利用电信号或光信号,在不同计算机之间传送由二进制代码1、0构成的比特序列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
模拟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需要放大,容易产生失真。
数字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码元的再生,总体上讲,传输质量高,代价低,误差的累积少。
一填空题(20)1 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和网络的新技术。2 Internet是由不同结构的计算机网络用各种传输介质链接的网络。3 网络协议由语法、语意、时序、组成。4 在网络上提供资源的计算机称为服务器。5 SNA 是 IBM 公司公布的网络体系结构。6 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电磁波,数字信号是一种取值为有限个数的电脉冲。7 组成通信系统由 信源、信宿、传输介质。8 未经调制的传输叫基带传输;先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再利用高频传输是宽带传输。9 在数据交换技术中,通过节点是电路交换,附加在报文上是报文交换,要限制传输的报文长
度是分组交换。10 多路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多路复用技术、时分。、统计时分。11 实现分组交换的2种方法为数据报和虚电路。二选择题(10)
1(局域网)适用一个房间。2(广域网)适用世界范围。以下不属于网络协议分层原则的是:高层对底层提供的服务与底层如何完成无关。4 以下不是总线形拓扑结构优点的是:硬件设备多,造价高。5 星形网络的优点是:网络结构简单。下列描述是网络体系结构 中分层 概念是:保持网络灵活易于修改 和 把相关的网络功能组合在同一层中。最强、安全性最好的介质是:光纤。8 电视广播是一种单工 传输的例子。多路复合技术是指在 一条 通信线路上,同时传输 多路 信号。10 在局域网中采用:循环冗余校验 进行差错检测控制。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 模拟信号传输数字数据 的通信方式中。12 在网络中,可利用 PCM 编码技术。
第三篇:计算机网络简答题总结
简答题
1、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区别有哪些?(3分钟)
1、TCP属于面向连接的协议,UDP属于面向无连接的协议
2、TCP可以保证数据可靠、有序的传输,可以进行流量控制,UDP无法实现。
3、TCP协议有效载荷小于UDP协议(基于MSS计算),UDP性能高于TCP
4、TCP一般用于可靠的,对延时要求不高的应用,UDP一般应用于小数据量或对延时敏感的应用。
2、简述OSI七层模型中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它们进行数据封装时头部信息。(2分钟)
1、传输层:服务点编址、分段与重组、连接控制、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封装源端口、目的端口;
2、网络层:为网络设备提供逻辑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分组转发;封装源IP、目的IP、协议号;
3、数据链路层:组帧、物理编址、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接入控制;封装源MAC、目的MAC、帧类型。
3、TCP/IP协议栈和OSI七层模型之间的区别(1分钟)
1、TCP/IP协议栈是由一组协议共同组成的一个协议栈,OSI定义的是一个网络的结构体系和各层功能的划分;
2、OSI是模型、框架,TCP/IP协议栈是实现各层功能的协议族;
3、OSI为七层、TCP/IP协议栈为四层。
4、TCP/IP的应用层相对于OSI的应、表、会三层
5、TCP/IP的网络接口层相对于OSI的数链层和物理层
4、IP地址与MAC地址的区别是什么(2分钟)
1、IP地址是网络层逻辑地址,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
2、IP地址用于表示网络中某设备或节点的身份(网络位、主机位)(本网段唯一);
3、MAC地址用于表示某设备或节点在本以太网链路中的物理地址(全局唯一);
4、IP地址由32位,MAC由48位组成;
5、IP地址可区别不同网段,MAC地址无法进行区分。
5、ARP协议的工作原理(2分钟)
答:在TCP/IP协议中,A给B发送IP包时,在A不知道B的MAC地址的情况下,A就广播一个ARP请求包,请求包中填有B的IP(192.168.1.2),以太网中的所有计算机都会接收这个请h求,而正常的情况下只有B会给出ARP应答包,包中就填充上了B的MAC地址,并回复给A。A得到ARP应答后,将B的MAC地址放入本机缓存,便于下次使用。
6、TCP三次握手的过程(2分钟)
答: 基于TCP协议传输数据之前,为确认连接正常,会通过三次握手来建立虚连接,连接建立完成后才能进行数据的传输。三次握手的过程如下:首先由发起端发送连接请求;当接受方收到连接请求后,如果同意建立连接会回复应答报文;然后发送方收到此应答报文,会发送对此应答报文的确认信息。通过这种三次握手的过程来在数据发送的初期建立连接,保障数据的正常传输。
7、请问端口号的作用是什么?请问当一台客户端主机访问互联网某服务器的WEB服务时,传输层封装的源端口、目的端口分别是什么?(2分钟)
1、传输层端口号的作用是用于区分上层应用层的不同应用服务进程的。
2、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数据时,源端口为大于1024随机端口,如1150,目的端口为服务器WEB服务端口,如80。
3、当服务器端向客户端发数据时,源端口为80,目的端口为1150 8.192.168.1.30/27和192.168.1.65/27是否直接访问?(5分钟)
答:不可以,分析(略)
9.二层交换机与路由器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交换机一般用于局域网内主机的互联,不能实现不同IP网络的主机互相访问。路由器为什么可以实现不同网段主机之间的访问。为什么不使用路由器来连接局域网主机(5分钟)
1、从OSI的角度分析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交换机属于数据链路层设备,识别数据帧的MAC地址信息进行转发;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通过识别网络层的IP地址信息进行数据转发。
2、数据处理方式的区别
交换机对于数据帧进行转发,交换机不隔离广播,交换机对于未知数据帧进行
扩散;路由器对IP包进行转发,路由器不转发广播包,路由器对于未知数据包进行丢弃。
3、数据转发性能方面
交换机是基于硬件的二层数据转发,转发性能强;路由器是基于软件的三层数 据转发,转发性能相对较差。
4、接口类型
交换机一般只具备以太网接口,类型单一,接口密度大;路由器能够提供各种 类型的广域网接口,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链路,接口数较少。
5、应用环境
交换机一般应用于局域网内部,大量用户的网络接入设备。路由器一般用于网 络间的互联。
10.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有什么区别?(3分钟)
1、功能
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一样属于网络层设备,能够进行三层数据包的转发。
2、性能
三层交换机能够基于ASIC芯片进行硬件的转发(一次路由多次交换);路由器通过CPU+软件进行运算转发数据,性能低。
3、接口类型
三层交换机一般只具备以太网接口,类型单一,接口密度大;路由器能够提供 各种类型的广域网接口,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链路,接口数较少。
4、应用环境
三层交换机一般用于局域网内不同网段间的互通,路由器一般用于网络出口或 广域网互联。
11.请讲述交换机的启动过程(2分钟)
1、交换机开机加电自检硬件
2、交换机从ROM中读取微代码从FLASH中加载操作系统(RGNOS)
3、将操作系统(RGNOS)加载到RAM中,操作系统启动完成
4、系统从FLASH中检测是否有配置文件(config.text),如有,将配置文件加载到 RAM中(running-config)
5、如无配置文件,将启动setup命令,进行交互式基本配置。
12.RSTP在STP基础之上有什么样的改进?(5分钟)
有三点改进
1、第一点改进:为根端口和指定端口设置了快速切换用的替换端口(Alternate Port)和备份端口(Backup Port)两种角色,当根端口/指定端口失效的情况下,替换端口/备份端口就会无时延地进入转发状态。2、第二点改进:在只连接了两个交换端口的点对点链路中,指定端口只需与下游交换机进行一次握手就可以无时延地进入转发状态。
3、第三点改进:直接与终端相连而不是把其他交换机相连的端口定义为边缘端口(Edge Port)。边缘端口可以直接进入转发状态,不需要任何延时。
13.配置链路聚合时有哪些注意事项?(3分钟)
答:1、组端口的速度必须一致 2、组端口必须属于同一个VLAN 3、组端口使用的传输介质相同
4、组端口必须属于同一层次,并与AP也要在同一层次
14.请问路由决策的规则是什么?(3分钟)
答:1、子网最长匹配 2、管理距离(distance)3、度量值(metric)15.请问有类路由协议和无类路由协议有什么区别?(3分钟)
答:1、原理:有类路由协议发送路由更新信息时不包含子网掩码信息;无类路由协议包含。
2、处理:有类路由协议路由器收到无法识别的更新信息时,只能按照标准的A、B、C类子网信息进行处理;无类路由协议能够从路由信息中识别其子网信息。
3、后果:有类路由协议不支持不连续的变长子网路由;无类路由协议支持VLSM 无类路由协议能够更灵活进行子网划分应用,节约IP地址资源
16.请问距离矢量协议和链路状态协议有什么区别?(3分钟)
答:1、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向邻居发送路由信息 2、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定时更新路由信息
3、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将本机全部路由信息做为更新信息 4、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向全网扩散链路状态信息
5、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当网络结构发生变化立即发送更新信息 6、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只发送需要更新的信息
17.请讲述一下RIP协议的配置步骤及注意事项?(3分钟)
答:1、开启RIP协议进程
2、申明本路由器参数RIP协议计算的接口网段(注意:不需申请非直连网段)
3、指定版本(注意:路由器版本要保持一致,路由器默认可以接收RIPv1、RIPv2的报文)4、RIPv2支持关闭自动路由汇总功能
18.请讲述RIPv1、RIPv2之间的区别有哪些?(5分钟)答:RIPv1 1、有类路由协议,不支持VLSM 2、以广播的形式发送更新报文 3、不支持认证 RIPv2 1、无类路由协议,支持VLSM 2、以组播的形式发送更新报文 3、支持明文和MD5的认证
19.请讲述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和过程?(5分钟)
答:
1、为路由器每个接口配置IP地址
2、确定本路由器有哪些直连网段的路由信息
3、确定网络中有哪些属于本路由器的非直连网段
4、添加本路由器的非直连网段相关的路由信息
20.请讲述OSPF的基本工作过程?(3分钟)
答:1、OSPF路由器相互发送HELLO报文,建立邻居关系 2、邻居路由器之间相互通告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LSA)3、经过一段时间的LSA泛洪后所有路由器形成统一的LSDB 4、路由器根据SPF算法,以自己为根计算最短生成树,形成路由转发信息
21.PAP和CHAP各自的特点是什么?(5分钟)
答:PAP的特点:
1、由客户端发出验证请求,服务器端无法区分是否为合法请求,可能引起攻击 2、客户端直接将用户名和密码等验证信息以明文方式发送给服务器端,安全性低 3、由客户端发出验证请求,容易引起客户端利用穷举法暴力破解密码 4、相比CHAP性能高,两次握手完成验证 CHAP的特点:
1、由服务器端发出挑战报文
2、在整个认证过程中不发送用户名和密码 3、解决了PAP容易引起的问题
4、占用网络资源,认证过程相对于PAP慢
22.请简述CHAP的验证过程?(3分钟)
答:1、客户向服务器端发起建立链路连接请求 2、服务器端向客户端主动发出挑战报文
3、客户端利用密码对挑战报文进行(MD5)加密处理后将加密后的密码发送给服务器
4、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应答后,在本地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建立链路,验证失败断开链路
23.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功能配置时是否有一些限制?(2分钟)
答:
1、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功能只能在物理接口进行配置
2、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功能只能在ACCESS接口
24.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功能可以配置哪些?可以实现什么功能(3分钟)
答:最大连接数限制、端口地址安全绑定。
1、利用最大连接数限制可以控制用户的接入数量、防MAC地址攻击;
2、利用地址安全绑定可以防止用户进行IP地址欺骗、MAC地址欺骗等行为。
25.请解释一下如何理解NAT地址转换的四个地址的概念(3分钟)
Inside local(IL)分配给内部网络设备的地址,此地址不会对外网公布 Inside Global(IG)通过这个地址,外网可以知道内部的设备
Out local(OL)
通过这个地址,内部设备可以知道外部设备 Out Global(OG)
分配给外部设备的地址,此地址不会向内部公布
26.请简要说明一下静态地址映射和动态地址映射的区别(2分钟)
1、静态NAT/NAPT 应用:需要向外网络提供信息服务的主机 特点:永久的一对一IP地址映射关系
2、动态NAT/NAPT 应用: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
特点:内部主机数可以大于全局IP地址数 最多访问外网主机数决定于全局IP地址数 临时的一对一IP地址映射关系
27.NAT存在什么样的限制(2分钟)
1、影响网络性能
2、不能处理IP报头加密的报文;
3、无法实现端到端的路径跟踪(traceroute)
4、某些应用可能支持不了:内嵌IP地址
28.请问ping命令常用的参数有哪些,可以判断哪些方面的故障(5分钟)
Ping命令是基于ICMP协议的应用,ICMP属于网络层协议,因此ping只可以测试基本网络层以下的故障。Ping ip address 可以测试本机到目的IP的链路可通性
Ping –t ip address-t 参数表示持续不断地发送ICMP报文,可以检测网络链路是否为间断性不通。Ping –l number ip address –l 参数表示发送报文的大小,默认windows发送的ICMP报文携带数据大小为32字节,增大ICMP报文的大小,检测网络对大容量数据包的处理性能。
29、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面向连接服务的特点是,在服务进行之前必须建立数据链路(虚电路)然后在进行数据传输,传输完毕后,再释放连接。在数据传输时,好象一直占用了一条这样的电路。适合于在一定期间内要向同一目的地发送许多报文的情况。对传输数据安全,不容易丢失和失序。但由于虚电路的建立,维护和释放要耗费一定的资源和时间。
无连接服务的特点,在服务工程中不需要先建立虚电路,链路资源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动态进行分配。灵活方便,比较迅速;但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适合于传送少量零星的报文。
30、在广域网中,直接交付和间接交付有何不同?
答:在广域网中,直接交付是指分组的目的地是直接连接在本结点交换机上的主机,该分组不需再经过其他结点交换机的转发,而由结点本交换机直接交付给目的主机。间接交付是指分组的目的地主机与本结点交换机没有直接的连接,该分组的转发需根据结点交换机转发表指出的路由转发给下一跳的结点交换机。
31、有两个CIDR地址块208.128/11和208.130.28/22。是否有哪一个地址块包含了另一地址块?如果有,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答:208.128/11的前缀为:11010000 100 208.130.28/22的前缀为:11010000 10000010 000101,它的前11位与208.128/11的前缀是一致的,所以208.128/11地址块包含了208.130.28/22这一地址块。
32、试用具体例子说明为什么在运输连接建立时要使用三次握手。说明如不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我们知道,3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双方都知道彼此已准备好),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商,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
现在把三次握手改成仅需要两次握手,死锁是可能发生的。作为例子,考虑计算机A和B之间的通信,假定B给A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分组,A收到了这个分组,并发送了确认应答分组。按照两次握手的协定,A认为连接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分组。可是,B在A的应答分组在传输中被丢失的情况下,将不知道A是否已准备好,不知道A建议什么样的序列号,B甚至怀疑A是否收到自己的连接请求分组。在这种情况下,B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A发来的任何数据分组,只等待连接确认应答分组。而A在发出的分组超时后,重复发送同样的分组。这样就形成了死锁。
33、请问ping命令常用的参数有哪些,可以判断哪些方面的故障(5分钟)
Ping命令是基于ICMP协议的应用,ICMP属于网络层协议,因此ping只可以测试基本网络层以下的故障。Ping ip address 可以测试本机到目的IP的链路可通性
Ping –t ip address-t 参数表示持续不断地发送ICMP报文,可以检测网络链路是否为间断性不通。Ping –l number ip address –l 参数表示发送报文的大小,默认windows发送的ICMP报文携带数据大小为32字节,增大ICMP报文的大小,检测网络对大容量数据包的处理性能。
第四篇: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总结
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答:
1、实体正在进行接收时,它才必须是活跃的。无按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连接服务的优点是灵活方便和比较迅速。但无帧中继交换、信元交换等。
2、按拓扑结构:有集连接服务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中式网络、分散式网络、分布式网络。其中,集无连接服务特别适合于传送少量零星的报文。中式网络的特点是网络信息流必须经过中央处理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答:网络协机或网络交换节点(如星形拓扑结构);分布式网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络的特点是任何一个节点都至少和其他两个节点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直接相连(如网状形拓扑结构),是主干网采用的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一种结构;分散式网络实际上是星形网和网状形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网的混合网。
3、按作用范围:有广域网(WAN)、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其中,广域网的详细说明。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作用范围为几十至几千公里,又称为远程网;局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域网的作用范围常限制在一个单位或一个校园(1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km)内,但数据传输速率高(10 Mb/s以上);城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域网常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局限在一个城服务。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
1、协议的市(5~50 km)内。4按使用范围:有公用网和专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用网。其中,公用网都是由国家的电信部门建造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和控制管理的;专用网是某个单位或部门为本系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统的特定业务需要而建造的,不对单位或部门以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外的人员开放。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报务各自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的特点是什么?答:所谓连接,就是两个对等实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体为进行数据通信而进行的一种结合。面向连接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服务是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试将TC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止这个连接。面向连接服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同之处。答:(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段。在传送数据时按序传送的。因而面向连接服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务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在无连接服务的情(2)OSI和TCP/IP的不同点:①OSI分七层,况下,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一个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连接,因此其下层的有关资源不需要事先进行预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留。这些资源在数据传输时动态地进行分配。无P分四层: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IP)、传连接服务的另一特征是它不需要通信的两个实体输层(TCP)和应用层。严格讲,TCP/IP网同时期是活跃的(即处于激活态)。当发送端有实间网协议只包括下三层,应用程序不算TCP/I体正在进行发送时,它才是活跃的。这时接收端P的一部分。②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的实体并不一定必须是活跃的。只有当接收端的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
(N-1)层实体,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这种层次关系常被称为“等级”关系),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③OSI只考虑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分组交换网可分划成哪两个子网?这两个子网的作用分别有哪些? 答:分组交换网可划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由通信设备与通信线路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资源子网包括主机、终端、I/O设备、软件与数据资源等。•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解释下列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答:协议栈: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模型后,每层的主要功能由对等层协议的运行来实现,因而每层可用一些主要协议来表征,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像一个栈的结构。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在许多情况下,实体是一个特定的软件模块。对等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实体进行信息交换的数据单位。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服务访问点SAP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体上就是一个逻辑接口。客户、服务器:客户和服务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
方。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当客户进程需要服务器进程提供服务时就主动呼叫服务进程,服务器进程被动地等待来自客户进程的请求。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媒体。现有的网络中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种类繁多,通信手段也有许多不同的方式。物理层的作用正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差异,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物理层的重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答:(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号传输,一条电缆中可同时传送多路的数字信定和锁定装置等等。(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号,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数据链路层中的链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3)功能特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路控制功能有:(1)链路管理。(2)帧定界。意。(4)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3)流量控制。(4)差错控制。(5)将数据能事件的出现顺序。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
和控制信息区分开。(6)透明传输。(7)寻址。各有何特点? 答: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双绞线、试简述HDLC帧各字段的意义。HDLC用什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可用于模拟和数字传输。么方法保证数据的透明传输?答:(1)HDLC其带宽取决于导线的粗细与架设的距离。通常情帧的格式,信息字段(长度可变)为数据链路况下,数据传输率可达每秒几兆比特,距离可达
层的数据,它就是从网络层传下来的分组。在几公里。在局域网环境中,每段线缆的长度为10信息字段的两端是24bit的帧头和帧尾。HDL0m。双绞线性能好、成本低,其应用极为广泛。C帧两端的标志字段用来界定一个帧的边界,同轴电缆分50Ω基带电缆和75Ω宽带电缆两类。地址字段是用来填写从站或应答站的地址信基带电缆又分细同轴电缆和粗同轴电缆。基带电息,帧校验序列FCS用来对地址、控制和信缆仅仅用于数字传输,数据率可达10Mbps。对息字段组成的比特流进行校验,控制字段最复于高频信号,其抗干扰性能比双绞线强。宽带电杂,用来实现许多主要功能。(2)采用零比特缆是公用天线电视CATV系统中使用的标准,它填充法来实现链路层的透明传输,即在两个标既可使用频分多路复用的模拟信号发送,也可用志字段之间不出现6个连续1。具体做法是在调制解调技术传输数字信号。宽带电缆传输模拟发送端,当一串比特流尚未加上标志字段时,信号时,频率可达300Hz~400Hz,传输距离可达先用硬件扫描整个帧,只要发现5个连续的1,100km。光纤是非常理想的传输介质,它不仅具则在其后插入1个0,而在接收端先找到F字有很宽的带宽,而且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段以确定帧的边界,接着再对其中的比特流进传输距离可达数公里。但光纤成本高且安装较困行扫描,每当发现5个连续的1,就将这5个难。EIA-232和RS-449接口标准各用在什么场连续1后的1个0删除,以还原成原来的比特合? 答:EIA-232和RS-449接口均可用于串性通流。数据链路协议几乎总是把CRC放在尾部,信。EIA-232接口适应于低速、近距离场合。当而不是放在头部,为什么?
用于远距离通信时必?胧褂?Modem。而RS-449接口更适应于工业控制的场合。具有传输距离远,答:CRC是在发送期间进行计算的。一旦把数据传输率高、抗干扰性能好等优势。基带信号
最后一位数据送上外出线路,就立即把CRC与宽带信号的传输各有什么特点?答:基带信号编码附加在输出流的后面发出。如果把CRC将数字1和0直接用两种不同的电压表示,然后放在帧的头部,那么就要在发送之前把整个帧送到线路上传输。宽带信号是将基带信号调制后先检查一遍来计算CRC。这样每个字节都要形成的频分复用模拟信号。采用基带信号传输,处理两遍,第一遍是为了计算校验码,第二遍一条电缆只能传输一路数字信号,而采用宽带信
是为了发送。把CRC放在尾部就可以把处理时间减半。HDLC帧可分为哪几大类?试简述各类帧的作用。答:分三大类。1信息帧:用于数据传输,还可同时用来对已收到的数据进行确认和执行轮询功能。2监督帧:用于数据流控制,帧本身不包含数据,但可执行对数据帧的确认,请求重发信息帧和请求暂停发送信息帧等功能。3无编号帧:主要用于控制链路本身,不使用发送或接收帧序号。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答:主要特点:(1)点对点协议,既支持异步链路,也支持同步链路。(2)PPP是面向字节的。PPP不采用序号和确认机制是出于以下的考虑:第一,若使用能够实现可靠传输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如HDLC),开销就要增大。在数据链路层出现差错的概率不大时,使用比较简单的PPP协议较为合理。第二,在因特网环境下,PPP的信息字段放入的数据是IP数据报。假定我们采用了能实现可靠传输但十分复杂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然而当数据帧在路由器中从数据链路层上升到网络层后,仍有可能因网络授拥塞而被丢弃。因此,数据链路层的可靠传输并不能保证网络层的传输也是可靠的。第三,PPP协议在帧格式中有帧检验序列FCS安段。对每一个收到的帧,PPP都要使用硬件进行CRC检验。若发现有差错,则丢弃该帧(一定不能把有差错的帧交付给上一层)。端到端的差错检测最后由高层协议负责。因此,PPP协议可保证无差错接受。PPP协议适用于用户使用拨号电话线接入因特网的情况。SLIP和PPP协议的主要特点
是什么?它们适用在什么情况下? 答:SLIP协议主要特点是:(1)SLIP没有差错检测的功能。如果一个SLIP帧在传输中出了差错,就只能靠高层来进行纠正。(2)通信的每一方必须事先知道对方的IP地址。这对拨号人网的用户是很不方便的。(3)SLIP仅支持IP,而不支持其他的协议。(4)SLIP并未成为Intermet的标准协议。因此目前存在着多种互不兼容的版本,影响了不同网络的互连。PPP协议主要特点是:(1)PPP既支持异步链路(无奇偶校验的8比特数据),也支持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而且PPP不仅可支持IP,而还可支持其他的协议,如:IPX,Netbios等等。(2)PPP可进行参数协商,而且可进行动态IP地址分配。(3)PPP具有差错检测的功能。(4)PPP可进行身份认证。(5)PPP是Intermet的标准协议。SLIP主要用于低速(不超过19.2kb/s)的交互性业务。当用户拨号接人ISP时,可使用PPP协议。因为PPP不仅能进行动态IP地址分配,自动配置网络协议,而且可进行用户身份认证试比较几种共享信道的方法的特点。答:共享广播信道采用基于信道的共享和基于排队的共享两种方法。信道共享可采用频分复用或时分复用,无论采用哪种技术都可以有固定分配和按需分配两种不同的方式。基于排队共享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分配带宽:一种是随机接入,即允许各站自由发送数据。当发生冲突时,则通过一定的算法来解决冲突。另一种方法是设法形成一个分布式的逻辑队列或用令牌来协调各站发送数据。这四种共享广播信道的方法:固定分配法实时性好,但信道利用率低;按需分配方法信道利用层的作用。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对率高,但工作站必须增加一定的处理能力,而且上面的运输层有何影响?(2)当应用程序使信道忙时,一部分用户对信道的申请可能被阻塞,用面向连接的TCP和无连接的IP时,这种传再申请产生时延;随机接入的方法简单,工作站输是面向连接的还是面向连接的?(3)接收接入与安装方便,在低负载时,网络基本上没有端收到有差错的UDP用户数据报时应如何处时延,但发送时延不确定,重负载时,网络的效理?答:(1)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率下降很多;分布式逻辑队列或令牌法,发送时运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运输延确定,可设优先级,能传送数字化的分组话音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信号,重负载的性能好,但协议复杂。流量控制
(2)都是。这要从不同层次来看。在运输层与拥塞控制有和关系与区别? 答:流量控制与拥是面向连接的,在网络层则是无连接的。(3)塞控制的关系与区别如下: ①流量控制:接收端丢弃。解释为什么突然释放运输连接就可能丢向发送端发出信号,请求发送端降低发送速率; 失用户数据而使用TCP的连接释放方法就可拥塞控制:接收端也向发送端发出信号,告之发保证不丢失数据。答:当主机1和主机2之间送端,网络已出现麻烦,必须放慢发送速率。②连接建立后,主机1发送了一个TCP数据段流量控制:主要控制收发端之间的通信量; 拥塞并正确抵达主机2,接着主机1发送另一个控制:是全局性控制,涉及所有主机、路由器以
TCP数据段,这次很不幸,主机2在收到第及其它降低网络性能的有关因素。流量控制二个TCP数据段之前发出了释放连接请求,与路由选择有何异同之处? 答:流量控制与路由如果就这样突然释放连接,显然主机1发送的选择的异同之处是: ①路由选择是网络中的所有第二个TCP报文段会丢失。而使用TCP的连结点共同协调工作的结果。其次,路由选择的环接释放方法,主机2发出了释放连接的请求,境往往是在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有时无法事先知
那么即使收到主机1的确认后,只会释放主机道。而流量控制是收发两端共同协调工作的结果。2到主机1方向的连接,即主机2不再向主机②好的流量控制可以使更多的通信量流入网络,1发送数据,而仍然可接收主机1发来的数据,而好的路由选择可使网络的平均时延较小。③路所以可保证不丢失数据。试用具体例子说明为由选择可保证分组通过一条最佳的路径达到目什么在运输连接建立时要使用三次握手。说明的。流量控制要考虑网络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为
如不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答:我们知什么说,“只要任意增加一些资源就可以解决网道,3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络拥塞的问题”是不正确的? 答:只任意增加一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双方都知道彼此已些资源可能无法解决网络拥塞的问题。例如,将准备好),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某路由器缓冲区的存储空间扩大,但保持其输出商,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链路速率的不变。这时,虽然该路由器可以接收现在把三次握手改成仅需要两次握手,死锁是更多的分组,但由于其输出链路速率的没变,存可能发生的。作为例子,考虑计算机A和B在于该路由器的许多分组可能因超时,必须重发,之间的通信,假定B给A发送一个连接请求从而导致网络的性能可能变得更糟。试说明传输
分组,A收到了这个分组,并发送了确认应答
分组。按照两次握手的协定,A认为连接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分组。可是,B在A的应答分组在传输中被丢失的情况下,将不知道A是否已准备好,不知道A建议什么样的序列号,B甚至怀疑A是否收到自己的连接请求分组。在这种情况下,B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A发来的任何数据分组,只等待连接确认应答分组。而A在发出的分组超时后,重复发送同样的分组。这样就形成了死锁。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局域网是一个通信网?答:局域网LAN是指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将有限的通信设备互联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局域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共享传输信道。在局域网中,多个系统连接到一个共享的通信媒体上。②地理范围有限,用户个数有限。通常局域网仅为一个单位服务,只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范围内连网,如一座楼或集中的建筑群内。一般来说,局域网的覆盖范围约为10m~10km内或更大一些。③传输速率高。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一般为1~100Mbps,能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高速通信,所以时延较低。④误码率低。因近距离传输,所以误码率很低,一般在10-8~10-11之间。⑤多采用分布式控制和广播式通信。在局域网中各站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可以进行广播或组播。从网络的体系结构和传输控制规程来看,局域网也有自己的特点:
①低层协议简单。在局域网中,由于距离短、时延小、成本低、传输速率高、可靠性高,因此信道利用率已不是人们考虑的主要因素,所以低层协议较简单。②不单独设立网络层。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多采用总线型、环型和星型等共享信道,网内一般不需要中间转接,流量控制和路由选择功能大为简化,通常在局域网不单独设立网络层。因此,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仅相当与OSI/RM的最低两层。③采用多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由于采用共享广播信道,而信道又可用不同的传输媒体,所以局域网面对的问题是多源、多目的的链路管理。由此引发出多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在OSI的体系结构中,一个通信子网只有最低的三层。而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也只有OSI的下三层,没有第四层以上的层次。所以说局域网只是一种通信网。IEEE 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有何异同之处?答: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OSI的体系结构有很大的差异。它的体系结构只有OSI的下三层,而没有第四层以上的层次。即使是下三层,也由于局域网是共享广播信道,且产品的种类繁多,涉及到种种媒体访问方法,所以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在局域网中,物理层负责物理连接和在媒体上传输比特流,其主要任务是描述传输媒体接口的一些特性。这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相同。但由于局域网可以采用多种传输媒体,各种媒体的差异很大,所以局域网中的物理层的处理过程更复杂。通常,大多数局域网的物理层分为两个子层:一个子层描述与传输媒体有关的物理特性,另一子层描述与传输媒体无关的物理特性。在局域网中,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一些数据链路层协议,在不太可靠的传输信道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负责帧的传送与控制。这与OSI络,具有较小的时延和较低的误码率,数据(比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相同。但局域网中,由于特)从一个被连通的设备传送到另一个被连通各站共享网络公共信道,由此必须解决信道如何的设备范围;(3)、各站点之间形成平等关系分配,如何避免或解决信道争用,即数据链路层而不是主从关系;(4)、能进行广播或多播(又必须具有媒体访问控制功能。有由于局域网采用称为组播)。简要说明常用的IEEE802.3和的拓扑结构与传输媒体多种多样,相应的媒体访IEEE802.5局域网协议体系结构。答:问控制方法也有多种,因此在数据链路功能中应IEEE802.3:该标准定义了以太网发展起来的该将与传输媒体有关的部分和无关的部分分开。网络,以及数据链路层的LLC和MAC(介质这样,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访问控制子层),完成网络层的很多功能,主划分为两个子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逻要负责将“差错“的实际传输信道变换成对上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在IEEE802局域网参考层是可靠的传输信道,具有介质访问控制功模型中没有网络层。这是因为局域网的拓扑结构能,并提供多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MAC子非常简单,且各个站点共享传输信道,在任意两层使用了一种叫做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碰撞检个结点之间只有唯一的一条链路,不需要进行路测(CSMA/CD)的竞争访问技术。这个技术通由选择和流量控制,所以在局域网中不单独设置过让每个设备监听网络以确定它是否空闲来网络层。这与OSI参考模型是不同的。但从OSI降低冲突的影响范围,企图传递数据的设备只的观点看,网络设备应连接到网络层的服务访问有等网络空闲时才能传递。这样减少了冲突,点SAP上。因此,在局域网中虽不设置网络层,但并没有消除冲突,因为信号在网络中传播需但将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SAP设在LLC子层与要时间,设备传输数据时,也要继续侦听,所高层协议的交界面上。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局域以它能检测冲突的即将发生。冲突发生时,所网的参考模型只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最低两有的设备都停止传送,并发出一?quot;拥塞“信层,且两者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也有很大号,通知所有冲突的站点。每个设备在重新传差别。在IEEE802系列标准中各个子标准的物理递前,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这些安全措施的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是有区别的,而逻结合使用,明显地降低了网络冲突,但对于最辑链路控制LLC子层是相同的,也就是说,LLC繁忙的网络却不那么有效。以太网的体系结构子层实际上是高层协议与任何一种MAC子层之是基于CSMA/CD访问方法 IEEE802.5:该间的标准接口。什么是局域网?有什么特点? 标准定义了令牌网使用令牌的传递结构,以及答:
1、局域网是一个通信系统,它允许很多彼此数据链路层的LLC和MAC(介质访问控制子独立的计算机在适当的区域内、以适当的传输速层),完成网络层的很多功能,主要负责将“差率直接进行沟通的数据通信系统。
2、局域网的特错“的实际传输信道变换成对上层是可靠的传点:(1)、覆盖一个小的地理范围,约为几公里的输信道,具有介质访问控制功能,并提供介质地理范围,为一个单位所拥有,地理范围和站点访问控制方法。MAC使用令牌帧访问技术,数目均有限,所有的站点共享较高的总带宽,即令牌网的物理拓扑是环型的,使用逻辑环逐站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2)、局域网是一种通信网
传递令牌,每个节点都必须连接到一个集线
器,它称为多路访问单元MAU。令牌网的每一站通过电缆与干线耦合器相连,干线耦合器又称为转发器,有发送和收听两种方式,每个站点不处于发送数据的状态,就处于收听状态。令牌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帧,平时不停地在环路上流动,当一个站有数据要发送时,必须先截获令牌,干线耦合器一旦发现环路输入的比特流中出现令牌时,首先将令牌的独特标志转变为帧的标志(即称为截获),接着就将本站的干线耦合器置为发送方式,并将发送缓冲区的数据从干线耦合器的环路输出端发送出去。令牌网的体系结构是基于令牌的访问方法。试比较802.3,802.4和802.5三种局域网的优缺点。答:总线网使用最为?惴骸U龅缋率窃吹模缋碌淖畲蟪ざ戎挥?2.5km。站点的接人与安装很方便。每个站随时可以发送信息。在低负载时网络基本上没有时延。802.3协议最大的缺点就是发送时延的不确定性,这对某些实时应用是非常不利的。当网络的负载很重时,由于冲突增多,网络的效率就下降很多。此外,802.3还不便于将光纤作为总线。802.4协议使用高可靠的电视电缆。令牌总线局域网在重载时的性能非常好。可以设定优先级。这有利于传送数字化的分组话音信号。802.4协议没有对数据帧的长度设置下限。802.4协议发送时延是确定的,虽然在关键时刻连续发生令牌的丢失会造成一些时延的不确定性。由于802.4协议采用的是宽带电缆,因此它可以支持多个信道。802.4协议非常复杂。在负载很轻时也要等待令牌的到来,产生了不
必要的发送时延。和总线局域网相似,令牌总线局域网也很难用光纤来实现。802.5的令牌环形网既可用双绞线连接,也比较容易用光纤来实现。将令牌环形网做成星形结构可自动检测和排除电缆的故障。802.5协议可设置优先级。这一点和令牌总线局域网相似。此外,802.5协议允许发送很短的帧,但对发送很长的帧则有限制,因为一个站截获令牌的时间不得太长。在重载时,802.5协议的效率和吞吐率都是很高的。令牌环形网的一个主要缺点是令牌的管理采用了集中管理方式。当管理令牌的站出故障时,虽然按照协议可以再产生一个新的管理令牌的站,但这还是造成了一些麻烦。此外,像802.4一样,在低负载时,发送数据的站由于要等待令牌,会产生附加的时延。这三种局域网的标准都是不兼容的。对比802.3~802.5的帧格式可以看出:每一种帧所包含的字段种类差别很大。这是由于支持这些标准的厂家(施乐、通用汽车公司和IBM)谁也不肯放弃自己的经济利益所造成的。三个标准的最大MAC帧长不同。802.3的最大帧长是1518字节。802.4是8191字节(从帧控制字段到FCS字段为止,其中地址按4字节计算)。802.5未规定帧长的上限,但每一个站持有令牌的时间是有上限值的。若按一般取值10ms,则在4Mb/s下最大帧长为5000字节。人们经过对这三种局域网的性能进行过定量分析后,唯一可做的结论是:在很重的负载下802.3局域网彻底不能用,而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则可达到接近于100℅的效率。若负载范围是从轻到中等,则三种局域网都能胜任。
令牌网的物理拓扑是环型的,使用逻辑环逐站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与0SI参考模型有何异传递令牌,每个节点都必须连接到一个集线同之处?为什么 IEEE802标准得到了广泛应器,它称为多路访问单元MAU。令牌网的每用?答:0SI体系结构指7层开放式互连标准参一站通过电缆与干线耦合器相连,干线耦合器考模型,0SI模型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建议,又称为转发器,有发送和收听两种方式,每个作为各层使用国际标准化协议的第一步发展起来站点不处于发送数据的状态,就处于收听状的。这一模型被称作IS0 0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态。令牌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帧,平时不停地模型,它是关于如何把相互开放的系统连接起来在环路上流动,当一个站有数据要发送时,必的。须注意0SI模型本身不是网络体系结构的全须先截获令牌,干线耦合器一旦发现环路输入部内容,因为它并没有确切描述用于各层的协议的比特流中出现令牌时,首先将令牌的独特标和服务,它仅仅说明每层应该做什么。IS0已经志转变为帧的标志(即称为截获),接着就将为各层制定了标准,但它们并不是参考模型的一本站的干线耦合器置为发送方式,并将发送缓部分,而是作为独立的国际标准公布的。IEEE802冲区的数据从干线耦合器的环路输出端发送是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发布的关于办公自出去。令牌网的体系结构是基于令牌的访问方动化和轻工业局域网体系结构的一系列标准文法。
件,该标准基本上对应于0SI模型的物理层和数与同轴电缆相比,采用双绞线有什么优点?据链路层,这个标准使网络的物理连接和访问方答:双绞线的价格低于同轴电缆,并且安装、法规范化,已被IS0陆续接收为标准。因此,维护方便。什么是对等网?如何连接?答:每IEEE802标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简述Ethernet台计算机的地位平等,都允许使用其他计算机和Token-Ring这两种局域网工作原理。答:以内部的资源,这种网就称之为对等局域网,简太网MAC子层使用了一种叫做载波侦听多路访称对等网。连接方法:首先在每台计算机中安问/碰撞检测(CSMA/CD)的竞争访问技术。这个装同样接口的网卡,通过网线和HUB把每台技术通过让每个设备监听网络以确定它是否空闲计算机连接起来,安装好后,启动计算机,安来降低冲突的影响范围,企图传递数据的设备只装网卡驱动程序,并在Windows95/98的“控制有等网络空闲时才能传递。这样减少了冲突,但面板/网络“下安装“IPX/SPX兼容?quot;和并没有消除冲突,因为信号在网络中传播需要时“NetBEUI协议“,并点击“文件及打印共享“按间,设备传输数据时,也要继续侦听,所以它能钮,选中“允许其他用户访问我的文件“和“允检测冲突的即将发生。冲突发生时,所有的设备许其他计算机使用我的打印机“两个选项,再都停止传送,并发出一个“拥塞“信号,通知所有选择相关需要共享的资源以及登录方式,就可冲突的站点。每个设备在重新传递前,都需要等实现对等网。交换式集线器有何特点?用它怎待一段时间。这些安全措施的结合使用,明显地样组成虚拟局域网? 答:交换式集线器的特点降低了网络冲突,但对于最繁忙的网络却不那么主要有: ①所有端口平时都不连通。当工作有效。以太网的体系结构是基于CSMA/CD访问
站需要通信时,交换式集线器能同时连通许多方法。令牌网的MAC子层使用令牌帧访问技术,对的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工作站都能像
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冲突地传输数据。通信完成后就断开连接。②与普通共享式集线器不同,它使连到每个端口的用户独享该端口所具有的带宽。③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AN)。④交换式集线器的交换方式有存储转发交换和直通交换两种。但是,交换式集线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目前还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的管理交换式集线器的标准。网络管理员必须使用多个管理控制台才能监控不同厂商生产的交换式集线器。②绝大多数交换式集线器在分析交换流量方面都很欠缺。网络管理员需要为每个端口配备测试工具。用交换式集线器构成虚拟局域网的方法是:首先,将执行任务性质相同(如:财务处,科研处等)的站点确定在同一个LAN中,然后,可基于连接站点的端口。或者基于站点的MAC地址,或者基于站点所执行的协议(如:IP协议、IPX协议等)划分VLAN。FDDI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和以太网相比,优缺点各有哪些? 答:FDDI的主要特点有:①使用基于IEEE 802.5令牌环标准的令牌传递MAC协议;②使用802.2LLC协议,因而与IEEE 802局域网兼容;③利用多模光纤进行传输,并使用有容错能力的双环拓扑;④数据率为100Mb/s,光信号码元传输速率为125MBaud;⑤1000个物理连接(若都是双连接站,则为500个站);⑥最大站间距离为2km(使用多模光纤),环路长度为100km,即光纤总长度为200km;⑦具有动态分配带宽的能力,故能同时提供同步和异步数据服务;⑧分组长度最大为4500
字节。和以太网相比,FDD I的优缺点与令牌类似。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数据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典型的分组长度的上限是1000个字节(或称八位组)。如果一个源站有一个长的报文要发送,该报文就会被分割成一系列的分组。每个分组包含用户数据的一部分(或一个短的报文的全部)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控制信息至少要包括网络为了把分组送到目的地做路由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分组被接收,短时间存储,然后传递给下一结点。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 ① 高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有。② 灵活。每个结点均有智能,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转发的路由。③ 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通信之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发送分组;网络使用高速链路。④ 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答:(1)电路交换:由于电路交换在通信之前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被双方独占的物理通路(由通信双方之间的交换设备和链路逐段连接而成),因而有以下优缺点。优点:①由于通信线路为通信双方用户专用,数据直达,所以传输数据的时延非常小。②通信双方之间的物理通路一旦建立,双方可以随时通信,实时性强。③双方通信时按发送顺序传送数据,不存在失序问题。④电路交换既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⑤电路交换的交换的交换设备(交换机等)及控制均较简单。缺点:①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还可能要存储几个完整报文等待转发,要时间对计算机通信来说嫌长。②电路交换连接建求网络中每个结点有较大的缓冲区。为了降低立后,物理通路被通信双方独占,即使通信线路
成本,减少结点的缓冲存储器的容量,有时要空闲,也不能供其他用户使用,因而信道利用低。把等待转发的报文存在磁盘上,进一步增加了③电路交换时,数据直达,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传送时延。(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仍采用存不同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也难以在通储转发传输方式,但将一个长报文先分割为若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2)报文交换:报文交干个较短的分组,然后把这些分组(携带源、换是以报文为数据交换的单位,报文携带有目标目的地址和编号信息)逐个地发送出去,因此地址、源地址等信息,在交换结点采用存储转发分组交换除了具有报文的优点外,与报文交换的传输方式,因而有以下优缺点:优点: 相比有以下优缺点:优点:①加速了数据在网①报文交换不需要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络中的传输。因为分组是逐个传输,可以使后的通信线路,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用户可随时一个分组的存储操作与前一个分组的转发操发送报文。②由于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使作并行,这种流水线式传输方式减少了报文的之具有下列优点:a.在报文交换中便于设置代码传输时间。此外,传输一个分组所需的缓冲区检验和数据重发设施,加之交换结点还具有路径比传输一份报文所需的缓冲区小得多,这样因选择,就可以做到某条传输路径发生故障时,重缓冲区不足而等待发送的机率及等待的时间新选择另一条路径传输数据,提高了传输的可靠也必然少得多。②简化了存储管理。因为分组性;b.在存储转发中容易实现代码转换和速率匹的长度固定,相应的缓冲区的大小也固定,在配,甚至收发双方可以不同时处于可用状态。这交换结点中存储器的管理通常被简化为对缓样就便于类型、规格和速度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冲区的管理,相对比较容易。③减少了出错机行通信;c.提供多目标服务,即一个报文可以同率和重发数据量。因为分组较短,其出错机率时发送到多个目的地址,这在电路交换中是很难必然减少,每次重发的数据量也就大大减少,实现的;d.允许建立数据传输的优先级,使优先这样不仅提高了可靠性,也减少了传输时延。级高的报文优先转换。③通信双方不是固定占有④由于分组短小,更适用于采用优先级策略,一条通信线路,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一段一段地部便于及时传送一些紧急数据,因此对于计算机分占有这条物理通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线路之间的突发式的数据通信,分组交换显然更为的利用率。缺点:①由于数据进入交换结点后要合适些。缺点:①尽管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经历存储、转发这一过程,从而引起转发时延(包传输时延少,但仍存在存储转发时延,而且其括接收报文、检验正确性、排队、发送时间等),结点交换机必须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②分组而且网络的通信量愈大,造成的时延就愈大,因交换与报文交换一样,每个分组都要加上源、此报文交换的实时性差,不适合传送实时或交互目的地址和分组编号等信息,使传送的信息量式业务的数据。②报文交换只适用于数字信号。大约增大5%~10%,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通信③由于报文长度没有限制,而每个中间结点都要效率,增加了处理的时间,使控制复杂,时延完整地接收传来的整个报文,当输出线路不空闲
增加。③当分组交换采用数据报服务时,可能
出现失序、丢失或重复分组,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要对分组按编号进行排序等工作,增加了麻烦。若采用虚电路服务,虽无失序问题,但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虚电路释放三个过程。总之,若要传送的数据量很大,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呼叫时间,则采用电路交换较为合适;当端到端的通路有很多段的链路组成时,采用分组交换传送数据较为合适。从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上看,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优于电路交换,其中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尤其适合于计算机之间的突发式的数据通信。试从多个方面比较虚电路和数据报这两种服务的优缺点。答:(1)在传输方式上,虚电路服务在源、目的主机通信之前,应先建立一条虚电路,然后才能进行通信,通信结束应将虚电路拆除。而数据报服务,网络层从运输层接收报文,将其装上报头(源、目的地址等信息)后,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单位传送,不需建立和释放连接,目标结点收到数据后也不需发送确认,因而是一种开销较小的通信方式。但发方不能确切地知道对方是否准备好接收,是否正在忙碌,因而数据报服务的可靠性不是很高。(2)关于全网地址:虚电路服务仅在源主机发出呼叫分组中需要填上源和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在数据传输阶段,都只需填上虚电路号。而数据报服务,由于每个数据报都单独传送,因此,在每个数据报中都必须具有源和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以便网络结点根据所带地址向目的主机转发,这对频繁的人—机交互通信每次都附上源、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不仅累赘,也降低了信道
利用率。(3)关于路由选择:虚电路服务沿途各结点只在呼叫请求分组在网中传输时,进行路径选择,以后便不需要了。可是在数据报服务时,每个数据每经过一个网络结点都要进行一次路由选择。当有一个很长的报文需要传输时,必须先把它分成若干个具有定长的分组,若采用数据报服务,势必增加网络开销。(4)关于分组顺序:对虚电路服务,由于从源主机发出的所有分组都是通过事先建立好的一条虚电路进行传输,所以能保证分组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主机。但是,当把一份长报文分成若干个短的数据报时,由于它们被独立传送,可能各自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主机,因而数据报服务不能保证这些数据报按序列到达目的主机。(5)可靠性与适应性:虚电路服务在通信之前双方已进行过连接,而且每发完一定数量的分组后,对方也都给予确认,故虚电路服务比数据报服务的可靠性高。但是,当传输途中的某个结点或链路发生故障时,数据报服务可以绕开这些故障地区,而另选其他路径,把数据传至目的地,而虚电路服务则必须重新建立虚电路才能进行通信。因此,数据报服务的适应性比虚电路服务强。(6)关于平衡网络流量: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中继结点可为数据报选择一条流量较小的路由,而避开流量较高的路由,因此数据报服务既平衡网络中的信息流量,又可使数据报得以更迅速地传输。而在虚电路服务中,一旦虚电路建立后,中继结点是不能根据流量情况来改变分组的传送路径的。X.25的主要协议内容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答:X.25是一个对公用分组交换网接口的规格说明。网络内答:进入本机IP层时报文长度为部由各个网络自己决定。“X.25网“仅说明该网络
3200+160=3360bit;经过两个局域网的网络与网络外部数据终端设备的接口应遵循X.25标层,又加上两个头部信息,此时长度共有准。X.25是以虚电路服务为基础的。X.25接口分3360+160+160=3680bit;在第二个局域网,为3个层次,最下层的物理层接口标准采用X.21报文要进行分片,已知最长数据帧的数据部分建议书,使用最多的就是RS-232标准。第二层只有1200bit,所以共分成4片,故第二个局是数据链路层采用的接口标准,是平衡型链路接域网向上传送3840bit。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入LAPB,它是HDLC的1个子集。第三层是分类IP地址,其net-id为129.250.0.0。该单位组层,DTE与DTC之间可以建立多条逻辑信道
有4000多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0---4095),1个DTE可以在网上同时建立多个如选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试给每一个地虚电路进行通信。X.25分组交换数据网特点是可点分配一个子网号码,并算出每个地点主机号实现多方通信,大大提高线路利用率,信息传递码的最小值或最大值。
安全、可靠、传输率高,通过申请账号、标识答: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为1,最大值(NUI),可实现全国漫游,提供速率从2400b/s为254。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至64kb/s。
C22F1481,试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地址?答:用点分十进数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制表示,该IP地址是194.47.20.129,为C类答:在首部中的错误比在数据中的错误更严重。地址。有人认为:“ARP协议向网络层提供了例如,一个坏的地址可能导致分组被投寄到错误转换地址的服务,因此ARP应当属于数据链的主机。许多主机并不检查投递给它们的分组是路层。”这种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答:ARP否确实是要投递给它们的。它们假定网络从来不不是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它本身就是网络层的会把本来是要前往另一主机的分组投递给它们。一部分,帮助向传输层提供服务。在数据链路有的时候数据不参与检验和的计算,因为这样做层不存在IP地址的问题。数据链路层协议是代价大,上层协议通常也做这种检验工作,从而象HDLC和PPP这样的协议,它们把比特串引起重复和多余。因此,这样作可以加快分组的从线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ARP和RARP转发,但是数据部分出现差错时不能及早发现。都是将地址从一个空间映射到另一个空间。在一个3200bit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这个意义上讲,它们是相似的。然而ARP和160bit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RARP在实现方面却有一点很不相同。请指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出这个不同点。答:在RARP的实现中有一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个RARP服务器负责回答查询请求。在ARP1200bit。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试的实现中没有这样的服务器,主机自己回答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ARP查询。在因特网上的一个B类地址的子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据)?
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答:对于一个B
类网络,高端16位形成网络号,低端16位是子网或主机域。在子网掩码的低端16位中,最高有效4位是1111,因此剩下12位(第3字节低4位和第4字节)用于主机号。因此,存在4096个主机地址,但由于全0和全1是特别地址,因此最大主机数目应该是4094。在IPv4首部中有一个“协议”字段,但在IPv6的固定首部中却没有。这是为什么?答:设置协议字段的目的是要告诉目的地主机把IP分组交给哪一个协议处理程序。中途的路由器并不需要这一信息,因此不必把它放在主头中。实际上,这个信息存在主头中,但被伪装了。最后一个(扩展)头的下一个头段就用于这一目的。当使用IPv6时,是否ARP协议需要改变?如果需要改变,那么应当概念性的改变还是技术性的改变?答:从概念上讲,不需要改变。在技术上,由于被请求的IP地址现在变大了,因此需要比较大的域(也称段)。IPv6使用16字节地址空间。设每隔1微微秒就分配出100万个地址。试计算大约要用多少年才能将IP地址空间全部用完。可以和宇宙的年龄(大约有100亿年)进行比较。答:使用16个字节,总的地址数为2128或3.4×1038。如果我们以每10-12秒106,亦即每秒1018的速率分配它们,这些地址将持续3.4×1020s,即大约1013年的时间。这个数字是宇宙年龄的1000倍。当然,地址空间不是扁平的,因此它们的分配是非线性的,但这个计算结果表明,即使分配方案,即使分配方案的效率为千分之一,这么多地址也永远都不会用完。试说明10BASE5,10BASE2,10BASE-T,1BASE-5,10BROAD36和FOMAU所代表的意思。答:10BASE5,10BASE2,10BASE-T分别表示以太网的三种不同的物理层。10表示数据率是10Mb/s,BASE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采用曼彻斯特编码。5表示粗缆,每一段电缆的最大长度是500米。2代表细缆,每一段电缆的最大长度是185米。T表示双绞线。10BROAD36:“10”表示数据率为10Mbit/s,“BROAD”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宽带信号,“36”表示网络的最大跨度是3600m。FOMAU :(Fiber Optic Medium Attachment Unit)光纤媒介附属单元。以太网使用的CSMA/CD协议是以争用方式接入到共享信道。这与传统的时分复用TDM相比优缺点如何?答:CSMA/CD是一种动态的媒体随机接入共享信道方式,而传统的时分复用TDM是一种静态的划分信道,所以对信道的利用,CSMA/CD是用户共享信道,更灵活,可提高信道的利用率,不像TDM,为用户按时隙固定分配信道,即使当用户没有数据要传送时,信道在用户时隙也是浪费的;也因为CSMA/CD是用户共享信道,所以当同时有用户需要使用信道时会发生碰撞,就降低信道的利用率,而TDM中用户在分配的时隙中不会与别的用户发生冲突。对局域网来说,连入信道的是相距较近的用户,因此通常信道带宽较宽,如果使用TDM方式,用户在自己的时隙内没有数据发送的情况会更多,不利于信道的充分利用。对计算机通信来说,突发式的数据更不利于使用TDM方式。10Mbit/s以太网升级到100Mbit/s和1Gbit/s甚至10Gbit/s时,需要解决目的站MAC地址属于另一网段,则通过查找哪些技术问题?在帧的长度方面需要有什么改站表,将收到的帧送往对应的端口转发出去。变?为什么?传输媒体应当有什么改变?答:以若该帧出现差错,则丢弃此帧。网桥过滤了通太网升级时,由于数据传输率提高了,帧的发送信量,扩大了物理范围,提高了可靠性,可互时间会按比例缩短,这样会影响冲突的检测。所连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的以需要减小最大电缆长度或增大帧的最小长度,局域网。但同时也增加了时延,对用户太多和使参数a保持为较小的值,才能有效地检测冲突。通信量太大的局域网不适合。网桥与转发器不在帧的长度方面,几种以太网都采用802.3标准同,(1)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而转发器工规定的以太网最小最大帧长,使不同速率的以太作在物理层;(2)网桥不像转发器转发所有的网之间可方便地通信。100bit/s的以太网采用保持帧,而是只转发未出现差错,且目的站属于另最短帧长(64byte)不变的方法,而将一个网段
一网络的帧或广播帧;(3)转发器转发一帧时的最大电缆长度减小到100m,同时将帧间间隔不用检测传输媒体,而网桥在转发一帧前必须时间由原来的9.6μs,改为0.96μs。1Gbit/s以太执行CSMA/CD算法;(4)网桥和转发器都有网采用保持网段的最大长度为100m的方法,用扩展局域网的作用,但网桥还能提高局域网的“载波延伸”和“分组突法”的办法使最短帧仍
效率并连接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局域网为64字节,同时将争用字节增大为512字节。传的作用。以太网交换机通常有十几个端口,而输媒体方面,10Mbit/s以太网支持同轴电缆、双网桥一般只有2-4个端口;它们都工作在数据绞线和光纤,而100Mbit/s和1Gbit/s以太网支持链路层;网桥的端口一般连接到局域网,而以双绞线和光纤,10Gbit/s以太网只支持光纤。以太网的每个接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交换机允太网交换机有何特点?它与集线器有何区别?许多对计算机间能同时通信,而网桥允许每个答: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是一个多端口网桥。工网段上的计算机同时通信。所以实质上以太网作在数据链路层。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直交换机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连到交换机上的接与一个单个主机或另一个集线器相连,并且一每台计算机就像连到网桥的一个局域网段上。般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网桥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转发,而以太网交的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换机还可采用直通方式转发。以太网交换机采信媒体一样,进行无碰撞地传输数据。通信完成用了专用的交换机构芯片,转发速度比网桥后就断开连接。区别:以太网交换机工作数据链快。假定所有的路由器和主机都工作正常,所路层,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集线器只对端口上有软件的运行也都没有错误,那么是否还有可进来的比特流进行复制转发,不能支持多端口的能(尽管可能性很小)会把分组投递到错误的并发连接。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网桥目的地?答:有可能。大的突发躁声可能破坏与转发器以及以太网交换机有何异同?答:网桥分组。使用k位的校验和,差错仍然有2-k的的每个端口与一个网段相连,网桥从端口接收网概率被漏检。如果分组的目的地段或虚电路号段上传送的各种帧。每当收到一个帧时,就先暂码被改变,分组将会被投递到错误的目的地,存在其缓冲中。若此帧未出现差错,且欲发往的并可能被接收为正确的分组。换句话说,偶然的突发噪声可能把送往一个目的地的完全合法的分组改变成送往另一个目的地的也是完全合法的分组。
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答: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ARP协议:完成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RARP:使只知道自己硬件地址的主机能够知道其IP地址。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从而提高IP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域名系统中的根服务器和授权服务器有何区别?授权服务器与管辖区有何关系?答: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将域名解析为主机能识别的IP地址。因特网上的域名服务器系统也是按照域名的层次来安排的。每一个域名服务器都只对域名体系中的一部分进行管辖。共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域名服务器。即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当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立即回答某个主机的查询时,该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向某一个根域名服务器查询。若根域名服务器有被查询主机的信息,就发送DNS回答报文给本地域名服务器,然后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回答发起查询的主机。但当根域名服务器没有被查询的主机的信息时,它一定知道某个保存有被查询的主机名字映射的授权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通常根域名服务器用来管辖顶级域。根域名服务器并不直接对顶级域下面所属的所
有的域名进行转换,但它一定能够找到下面的所有二级域名的域名服务器。每一个主机都必须在授权域名服务器处注册登记。通常,一个主机的授权域名服务器就是它的主机ISP的一个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总是能够将其管辖的主机名转换为该主机的IP地址。因特网允许各个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将本域名划分为若干个域名服务器管辖区。一般就在各管辖区中设置相应的授权域名服务器。文件传送协议FTP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怎样的?主进程和从属进程各起什么作用?答:FTP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一个FTP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FTP 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另外有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主进程的工作步骤:
1、打开熟知端口(端口号为 21),使客户进程能够连接上。
2、等待客户进程发出连接请求。
3、启动从属进程来处理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从属进程对客户进程的请求处理完毕后即终止,但从属进程在运行期间根据需要还可能创建其他一些子进程。
4、回到等待状态,继续接受其他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主进程与从属进程的处理是并发地进行。FTP使用两个TCP连接。控制连接在整个会话期间一直保持打开,FTP 客户发出的传送请求通过控制连接发送给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但控制连接不用来传送文件。实际用于传输文件的是“数据连接”。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在接收到 FTP 客户发送来的文件传输请求后就创建“数据传送进程”和“数据连接”,用来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传送进程。数据发送完毕后,SMTP 应释放 TCP 连接。简传送进程实际完成文件的传送,在传送完毕后关述FR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它与一般分组网的闭“数据传送连接”并结束运行。试述电子邮件主要差别。答:帧中继FR就是一种减少结的最主要的组成部件。用户代理UA的作用是什点处理时间的技术。在一个结点在接收到帧的么?没有UA行不行?答:电子邮件系统的最主首部后,就立即开始转发该帧的某些部分。当要组成部件: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以及电子检测到有误码的结点要立即中止这次传输。当邮件使用的协议。UA就是用户与电子邮件系统中止传输的指示到达下个结点后,下个结点就的接口。用户代理使用户能够通过一个很友好的立即中止该帧的传输,并丢弃该帧。FR与一接口来发送和接收邮件。没有UA不行。因为并般分组网的主要差别有: ①一般分组交换网非所有的计算机都能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有些的数据链路层具有完全的差错控制。而帧中继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存储器来运行允许程序在网络,不仅其网络中的各结点没有网络层,而后台运行的操作系统,或是可能没有足够的CPU且其数据链路层只具有有限的差错控制功能。能力来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更重要的是,邮件只有在通信两端的主机中的数据链路层才具服务器程序必须不间断地运行,每天24小时都必有完全的差错控制功能。②一般分组网的数须不间断地连接在因特网上,否则就可能使很多据链路层具有流量控制能力(如:滑窗技术);外面发来的邮件丢失。这样看来,让用户的PC帧中继的数据链路层没有流量控制能力。其流机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显然是很不现实的。电子量控制由高层来完成。③一般分组网采用带邮件的信封和内容在邮件的传送过程中起什么内信令;帧中继采用带外信令。④一般分组作用?和用户的关系如何?答:一个电子邮件分网逻辑连接的复用和交换在第3层;而帧中继为信封和内容两大部分。电子邮件的传输程序根的逻辑连接的复用和交换在第2层。什麽是V据邮件信封上的信息(收信人地址)来传送邮件。LAN?为什麽要进行VLAN划分? 答:VLRFC822只规定了邮件内容中的首部格式,而对AN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邮件的主体部分则让用户自由撰写。用户填写好设备逻辑地址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工首部后,邮件系统将自动地将所需的信息提取出作组的新兴技术。VLAN的划分增加的网络连来并写在信封上。电子邮件的地址格式是怎样接的灵活性,有利于控制管理成本;能有效减的?请说明各部分的意思。答:TCP/IP 体系的少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广播风暴;能增加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规定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如下:收安全性。什么是网桥?答:网桥(Bridge)也信人邮箱名@邮箱所在主机的域名
符号称桥接器,是连接两个局域网的存储转发设“@”读作“at”,表示“在”的意思。例如,电备,用它可以完成具有相同或相似体系结构网子邮件地址 xiexiren@tsinghua.org.cn试简述SM络系统的连接。一般情况下,被连接的网络系TP通信的三个阶段的过程。答:1.连接建立:统都具有相同的逻辑链路控制规程(LLC),连接是在发送主机的 SMTP 客户和接收主机的但媒体访问控制协议(MAC)可以不同。简 SMTP 服务器之间建立的。SMTP不使用中间的述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答:路由器是用来连接邮件服务器。
2.邮件传送。3.连接释放:邮件不同网段或网络的,在一个局域网中,如果不
需与外界网络进行通信的话,内部网络的各工作站都能识别其它各节点,完全可以通过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目的发送,根本用不上路由器来记忆局域网的各节点MAC地址。路由器识别不同网络的方法是通过识别不同网络的网络ID号进行的,所以为了保证路由成功,每个网络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网络编号。路由器要识别另一个网络,首先要识别的就是对方网络的路由器IP地址的网络ID,看是不是与目的节点地址中的网络ID号相一致。如果是当然就向这个网络的路由器发送了,接收网络的路由器在接收到源网络发来的报文后,根据报文中所包括的目的节点IP地址中的主机ID号来识别是发给哪一个节点的,然后再直接发送。FDDI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和以太网相比,优缺点各有哪些? 答:FDDI的主要特点有:①使用基于IEEE 802.5令牌环标准的令牌传递MAC协议;②使用802.2LLC协议,因而与IEEE 802局域网兼容;③利用多模光纤进行传输,并使用有容错能力的双环拓扑;④数据率为100Mb/s,光信号码元传输速率为125MBaud;⑤1000个物理连接(若都是双连接站,则为500个站);⑥最大站间距离为2km(使用多模光纤),环路长度为100km,即光纤总长度为200km;⑦具有动态分配带宽的能力,故能同时提供同步和异步数据服务;⑧分组长度最大为4500字节。和以太网相比,FDD I的优缺点与令牌类似。在令牌总线中,如果某站点接到令牌后即崩溃,将会发生什么情况?802。4协议是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答:在一个站将令牌传出之
后,它就观察它的后继站是否传出一帧或交出令牌。如果二者均未发生,那么该站将再次传出令牌。如果第二次仍失败,该站WHO-FOLLOW帧,该帧中标明了后继站的地址。当崩溃站点的后继站看到WHO-FOLLOW帧给出的地址是自己的前站地址时,它就SET-SUCCERROR帧给出错站点的前方站点作为响应,声明自己将成为新的后继站。这样,出错的站点就从出。简答题:1.简述符合IEEE 802.3标准的网络产品无法应用到实时性很强的系统中的原因。答案:(P175)符合IEEE 802.3标准的网络产品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系统,却无法应用到实时性很强的工厂自动化系统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IEEE 802.3采用无序竞争机制,且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解决冲突,无法预知一个帧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发送出去;而是IEEE 802.3没有优先级,无法保证重要信息优先传送2.简述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的原理。答案:(P121)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在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中,每个路由器通过维护它自己的本地链路状态信息(即路由器到子网的链路状态和可以到达的邻居路由器),并通过扩散的方法把更新了的本地链路状态信息。路由器根据这个链路状态库计算出到每个目的地的最短路径(路由)。所有路由器都采用相同的算法来计算最短路由,而且这个计算是在路由器本地进行的
第五篇:2011自考市场营销简答题总结
1.交易营销与关系营销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答案:(1)交易是交换活动的基本单元,与交易相关的营销活动构成了交易营销。关系营销是指企业与其顾客、分销商、经销商、供应商等相关组织或个人建立.保持并加强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诺言,使有关各方实现各自目的。(2)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交易营销只是关系营销这个大概念的一部分。
(3)关系营销与交易营销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例如:在交易营销情况下,一般说来,除产品和企业的市场形象之外,企业很难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与顾客保持持久的关系。如果竞争者用较低的价格向顾客出售产品或服务,用类似的技术解决顾客的问题,则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就会终止。而在关系营销情况下,企业与顾客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价格不再是最主要的竞争手段,竞争者很难破坏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再如:交易营销强调市场占有率。在任何时刻,管理人员都必须花费大量费用,吸引潜在顾客购买,取代不再购买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老顾客。关系营销则强调顾客忠诚度,保持老顾客比吸引新顾客更重要。企业的回头客比率越高,营销费用越低。关系营销的最终结果是为企业带来一种独特的资产,即市场营销网络。2.交易与交换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1)交换是指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为回报,从别人那里取得所需物品的行为。(2)交易是买卖双方价值的交换
(3)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而交易则是市场营销的度量单位。交换应看作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如果双方正在进行谈判并趋于达成协议,就意味着他们正在进行交换,一旦达成协议,就说发生了交易行为。1.简述新旧市场观念的区别。
答案:(1)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不同。旧观念下企业以产品为出发点,新的观念下企业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2)企业营销活动的方式方法不同。旧观念下企业主要用各种推销方式推销制成的产品,新观念下则是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利用整体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占领目标市场;(3)营销活动的着眼点不同。旧观念下企业的目光短浅,偏向于计较每一项或短期交易的盈亏和利润的大小,而新观念下企业除了考虑现实的消费者需要外,还考虑潜在的消费者的需要,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符合社会长远利益的同时,求得企业的长期利润。2.简述社会市场营销观念产生及其特点。
答案:鉴于营销观念回避了消费者需要、消费者利益和长期社会福利之间隐含着冲突的现实,1971年,杰拉尔德•扎特曼和菲利普•科特勒提出了“社会营销”的概念,促使人们将营销原理运用于环境保护、计划生育、改善营养、使用安全带等具有重大推广意义的社会目标方面。这一概念提出后,得到了世界各国和有关组织的广泛重视,斯堪的那维亚地区、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若干发展中国家率先运用这一概念。一些国际组织,如美国的国际开发署、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等也开始承认这一理论的运用是推广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目标的最佳途径。
社会营销观念认为,企业的任务是确定各个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并以保护或提高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比竞争者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市场提供能够满足其需要、欲望和利益的物品或服务。社会营销观念要求营销管理者在制定营销决策时,要统筹兼顾三方面的利益,即企业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利益。1.简述战略计划及其过程。
答案:战略计划是企业根据外部营销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而制定的涉及企业管理各方面(包括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计划。
战略计划过程是指通过制定企业的任务、目标、业务组合计划和新业务计划,在企业的目标、资源、能力与迅速变化的经营环境之间发展和保持一种切实可行的战略适应的管理过程。换言之,战略计划过程是企业及其各业务单位为生存和发展而制定长期总战略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步骤,包括规定企业使命,确定企业目标,安排业务组合,制定新业务计划。2.简述不同需求状况下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答案:(1)负需求。在负需求情况下,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改变营销,即分析市场为什么不喜欢这种产品,以及是否可以通过产品重新设计、降低价格和积极促销的市场营销方案,来改变市场的信念和态度,将负需求转变为正需求。
(2)无需求。在无需求情况下,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刺激营销,即通过大力促销及其他营销措施,努力将产品所能提供的利益与人的自然需要和兴趣联系起来。
(3)潜伏需求。在潜伏需求情况下,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开发营销,即开展营销研究和潜在市场范围的测量,进而开发有效的物品和服务来满足这些需求,将潜伏需求变为现实需求。
(4)下降需求。在下降需求情况下,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重振市场需求,即分析需求衰退的原因,改进产品特色和外观以及采用更有效的沟通手段来重新刺激需求,使老产品开始新的生命周期,并通过创造性的产品再营销来扭转需求下降的趋势,进而谋求开拓新的目标市场。
(5)不规则需求。在不规则需求情况下,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协调市场需求,即通过灵活定价、大力促销及其他刺激手段来改变需求的时间模式,使物品或服务的市场供给与需求在时间上协调一致。
(6)充分需求。在充分需求情况下,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努力维持市场需求,即努力保持及改进产品质量,经常测量消费者满意程度,通过降低成本来保持合理价格,同时激励推销人员和经销商大力推销,千方百计维持目前需求水平。
(7)过量需求。在过量需求情况下,营销管理的任务是降低市场需求,即通过提高价格、合理分销产品、减少服务和促销等措施,暂时或永久地降低市场需求水平,或者是设法降低盈利较少的市场的需求水平。需要强调的是,降低营销并不是杜绝需求,而是降低需求水平。
(8)有害需求。对于有害需求,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反市场需求,即劝说喜欢有害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放弃这种爱好和需求,大力宣传有害产品或服务的严重危害性,大幅度提高价格,以及停止生产供应等。3.简述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答案:(1)分析市场机会。市场营销学认为,寻找和分析、评价市场机会,是市场营销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也是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首要步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需要不断变化,任何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所以每一个企业都必须经常寻找、发现新的市场机会。
(2)选择目标市场。市场营销管理人员发现和评价了有吸引力的市场机会之后,还要进行进一步的市场营销研究和信息收集工作,如市场测量和市场预测工作等,据以决定企业应当生产经营哪些新产品,决定企业应当以哪个或哪些市场为目标市场。(3)设计营销组合。市场营销组合是企业营销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营销学教授麦卡锡(E.J.McCarthy)曾指出,企业的营销战略包括两个不同的而又互相关联的部分:一是目标市场,即一家企业拟投其所好的、颇为相似的顾客群;二是营销组合,即公司为了满足这个目标顾客群的需要而加以组合搭配、灵活运用的可控制的变量。
(4)管理市场营销。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第四个主要步骤是管理营销活动,即市场营销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这是整个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一个关键性的、极其重要的步骤。1.分析营销环境的重要意义
答案:每个企业都和市场营销环境的某个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我们将这部分环境称为相关环境。企业的相关环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最为成功的企业,一般是能够适应其相关环境的企业。企业得以生存的关键,在于它在环境变化需要新的经营行为时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适应性强的企业总是随时注视环境的发展变化,通过事先制定的计划来控制变化,以保证现行战略对环境变化的适应。2.简述环境威胁与市场营销机会
答案:市场环境发展趋势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环境威胁,另一类是市场营销机会。所谓环境威胁,是指环境中一种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如果不采取果断的市场营销行动,这种不利趋势将损害企业的市场地位。企业市场营销经理应善于识别所面临的威胁,并按其严重性和出现的可能性进行分类,之后,为那些严重性大且可能性也大的威胁制定应变计划。所谓市场营销机会,是指对企业营销管理富有吸引力的而且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或动向。这些机会可以按其吸引力以及每一个机会可能获得成功的概率来加以分类。企业在每一特定机会中成功的概率,取决于其业务实力是否与该行业所需要的成功条件相符合。
1.简述市场营销调研的类型
答案:市场营销调研根据研究的问题、目的、性质和形式的不同,一般分为四种类型:(1)探测性调研。用于探寻企业所要研究的问题的一般性质。(2)描述性调研。通过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对市场营销活动的某个方面进行客观的描述。(3)因果关系调研。目的是找出关联现象或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4)预测性调研。2.简述专家意见法的过程极其优缺点
答案:现在应用较普遍的方法是德尔菲法。其基本过程是:先由各个专家针对所预测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独立提出自己的估计和假设,经企业分析人员(调查主持者)审查、修改、提出意见,再发回到各位专家手中,这时专家们根据综合的预测结果,参考他人意见修改自己的预测,即开始下一轮估计。如此往复,直到各专家对未来的预测基本一致为止。专家意见法的主要优点是:(1)预测过程迅速,成本较低;(2)在预测过程中,各种不同的观点都可以表达并加以调和;(3)如果缺乏基本的数据,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加以弥补。主要缺点:(1)专家意见未必能反映客观现实;(2)责任较为分散,估计值的权数相同;(3)一般仅适用于总额的预测,而用于区域、顾客群、产品大类等的预测时,可靠性较差。
1.人们在购买决策这种可能扮演的角色是什么?答案:人们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1)发起者,即首先提出或有意想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的人。(2)影响者,即其看法或建议对最终决策具有一定影响的人。(3)决策者,即对是否买、为何买、如何买、何处买等有关决策作出完全或部分最后决定的人。(4)购买者,即实际采购人。(5)使用者,即实际消费或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人。
2.联系消费者购买房的实际情况,谈谈消费者的评价行为一般要设计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答案:消费者的评价行为一般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1)产品属性,即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特性,如计算机的存储能力、图像显示能力、软件的适用性等。但消费者不一定将产品的所有属性都视为同等重要。营销人员应分析本企业产品应具备哪些属性,以及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分别对哪些属性感兴趣,以便进行市场细分,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具有不同属性的产品。
(2)属性权重,即消费者对产品有关属性所赋予的不同的重要性权数。消费者被问及如何考虑某一产品属性时立刻想到的属性,叫做产品的特色属性。但特色属性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属性。在非特色属性中,有些可能被消费者遗忘,而一旦被提及,消费者就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市场营销人员应更多地关心属性权重,而不属性特色。
(3)品牌信念,即消费者对某品牌优劣程度的总的看法。由于消费者个人经验、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扭曲以及选择性保留的影响,其品牌信念可能与产品的真实属性并不一致。
(4)效用函数,即描述消费者所期望的产品满足感随产品属性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函数关系。它与品牌信念的联系是,品牌信念指消费者对某品牌的某一属性已达到何种水平的评价,而效用函数则表明消费者要求该属性达到何种水平他才会接受。(5)评价模型,即消费者对不同品牌进行评价和选择的程序和方法。
3.简述意见领袖的特点及其作用
答案:消费者的评价行为一般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1)产品属性,即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特性,如计算机的存储能力、图像显示能力、软件的适用性等。但消费者不一定将产品的所有属性都视为同等重要。营销人员应分析本企业产品应具备哪些属性,以及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分别对哪些属性感兴趣,以便进行市场细分,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具有不同属性的产品。
(2)属性权重,即消费者对产品有关属性所赋予的不同的重要性权数。消费者被问及如何考虑某一产品属性时立刻想到的属性,叫做产品的特色属性。但特色属性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属性。在非特色属性中,有些可能被消费者遗忘,而一旦被提及,消费者就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市场营销人员应更多地关心属性权重,而不属性特色。
(3)品牌信念,即消费者对某品牌优劣程度的总的看法。由于消费者个人经验、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扭曲以及选择性保留的影响,其品牌信念可能与产品的真实属性并不一致。
(4)效用函数,即描述消费者所期望的产品满足感随产品属性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函数关系。它与品牌信念的联系是,品牌信念指消费者对某品牌的某一属性已达到何种水平的评价,而效用函数则表明消费者要求该属性达到何种水平他才会接受。(5)评价模型,即消费者对不同品牌进行评价和选择的程序和方法。1.产业市场与消费者市场的异同
答案:在某些方面,产业市场与消费者市场具有相似性,二者都有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担当购买者角色,制定购买决策等。然而,产业市场在市场结构与需求、购买单位性质、决策类型与决策过程及其他各方面,又与消费者市场有着明显差异。(1)产业市场购买者的数量少,购买规模大。(2)产业市场上的购买者往往集中在少数地区。(3)产业市场的需求是引致需求。(4)产业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需求。(5)产业市场的需求是波动的需求。(6)产业市场是专业人员够买。(7)产业市场购买影响购买的人多。(8)产业市场经常是直接购买。(9)产业市场需进行多次的销售访问。(10)产业市场很多都是互相购买。(11)产业购买者往往通过租赁方式取得产业用品。2.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1)公开、公平、公正和效益原则。政府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效益的原则,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和保障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社会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
(2)勤俭节约原则。政府采购应遵循勤俭节约的原则,制定采购物资和服务的标准,并严格执行标准,不得超标准采购。(3)计划原则。政府采购应遵循计划原则,按计划进行。采购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经批准的预算和其他财政性资金的使用计划编制和公布采购计划。
1.简述有效市场细分的标志。
答案:从企业市场营销的角度看,无论消费者市场还是产业市场,并非所有的细分市场都有意义。有效的市场细分,必须使细分后的市场具备如下条件:
(1)可衡量性。表明该细分市场特征的有关数据资料必须能够加以衡量和推算。比如在电冰箱市场上,在重视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有多少人更注重价格,有多少人更重视耗电量,有多少人更注重外观,或者兼顾几种特性。当然,将这些资料进行量化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必须运用科学的市场调研方法。
(2)可进入性。即企业所选择的目标市场是否易于进入,根据企业目前的人、财、物和技术等资源条件能否通过适当的营销组合策略占领目标市场。
(3)可盈利性。即所选择的细分市场有足够的需求量且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使企业赢得长期稳定的利润。应当注意的是;需求量是相对于本企业的产品而言,并不是泛指一般的人口和购买力。
(4)可区分性。指不同的细分市场的特征可清楚地加以区分。比如女性化妆品市场可依据年龄层次和肌肤类型等变量加以区分。
2.企业在选择目标市场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当企业选定了目标市场后,到底应采取哪一种市场营销策略,应综合考虑企业、产品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予以决定。(1)企业资源或实力。当企业生产、技术、营销、财务等方面势力很强时,可以考虑采用差异性或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资源有限,实力不强时,采用集中性营销策略效果可能更好。
(2)产品的同质性。指在消费者眼里,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的相似程度。相似程度高,则同质性高,反之,则同质性低。对于大米、食盐、钢铁等产品,尽管每种产品因产地和生产企业的不同会有些品质差别,但消费者可能并不十分看重,此时,竞争将主要集中在价格上。这样的产品适合采用无差异营销策略。对于服装、化妆品、汽车等产品,由于在型号、式样、规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产品选择性强,同质性较低,因而更适合于采用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策略。
(3)市场同质性。市场同质性是指各细分市场顾客需求、购买行为等方面的相似程度。市场同质性高,意味着各细分市场相似程度高,不同顾客对同一营销方案的反应大致相同,此时,企业可考虑 采取无差异营销策略。反之,则适宜采用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策略。
(4)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产品处于投入期,同类竞争品不多,竞争不激烈,企业可采用无差异营销策略。当产品进入成长期或成熟期,同类产品增多,竞争日益激烈,为确立竞争优势,企业可考虑采用差异性营销策略。当产品步入衰退期,为保持市场地位,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全力对付竞争者,可考虑采用集中性营销策略。
(5)竞争者的市场营销策略。企业选择目标市场策略时,一定要充分考虑竞争者尤其是主要 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如果竞争对手采用差异性营销策略,企业应采用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 策略与之抗衡;若竞争者采用无差异策略,则企业可采用无差异或差异性策略与之对抗。
(6)竞争者的数目。当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竞争者较少,竞争不激烈时,可采用无差异性营销策略。当竞争者多,竞争激烈时,可采用差异性营销策略或集中性营销策略。1.市场跟随者基本的竞争战略有哪几种?
答案: 市场跟随者是指跟随在主导者之后自觉地维持共处局面的企业。市场跟随者也不是被动地单纯追随主导者,它必须找到一条不致引起竞争性报复的发展道路以下是几种可供选择的跟随战略:
(1)紧密跟随。这种战略是在各个细分市场和营销组合方面,尽可能仿效主导者。这种跟随者有时好像是挑战者,但只要它不从根本上侵犯到主导者的地位,就不会发生直接冲突,有些甚至被看成是靠拾取主导者的残余谋生的寄生者。
(2)距离跟随。这种跟随者是在主要方面,如目标市场、产品创新、价格水平和分销渠道等方面都追随主导者,但仍与主导者保持若干差异。这种跟随者可通过兼并小企业而使自己发展壮大。
(3)选择跟随。这种跟随者在某些方面紧跟主导者,面在另一些方面又自行其是。
(4)改变跟随。这种跟随战略指企业首先接受领先者的产品,并改变或改进它们。改变者可以选择销售给其他不同市场,以避免与领先者的直接冲突。然后,许多改变者成长为将来的挑战者。2.一个良好的补缺基点有哪些特征?
答案:市场补缺者通常指精心服务于市场的某些细小部分,而不与主要的企业竞争,只是通过专业化经营来占据有利的市场位置,这些市场位置就是补缺基点。一个良好的“补缺基点”应具有以下特征:
(1)有足够的市场潜量和购买力。
(2)利润有增长的潜力。
(3)对主要竞争者不具有吸引力。(4)企业具备占有此补缺基点所必要的浆和能力。
(5)企业既有的信誉足以对抗竞争者。1.企业为什么要大力开发新产品? 答案:(1)产品生命周期的客观存在要求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企业同产品一样,也存在着生命周期。如果企业不开发新产品,则当产品走向衰落时,企业也同样走到了生命周期的终点。一般而言,当一种产品投放市场时,企业就应当着手设计新产品,使企业在任何时期都有不同的产品处在周期的各个阶段,从而保证企业利润的稳定增长。
(2)消费需求的变化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也在发生很大变化。这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威胁,使之不得不淘汰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的老产品;另一方面也给企业提供了开发新产品.适应市场变化的机会。(3)科技的发展推动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许多高科技新型产品的出现,并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如光导纤维的出现,对电报.电话.互联网终端等信息处理设备的更新换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在市场上保持优势,必须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另外,企业定期推出新产品,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和地位,并促进新产品的市场销售。2.意见领袖有哪些作用? 答案:(1)告知他人(追随者)有关新产品的信息;
(2)提供建议以减轻别人的购买风险;
(3)向购买者提供积极的反馈或证实其决策。1.什么是许可证贸易?怎样进行许可证贸易?
答案:许可证贸易,又称技术授权,是一种相当简单的走向国外市场的方法。借助合作协议,发证人(即许可方)一般不必大量投资即可进入国外市场,风险甚小;同样,受证人或被许可方一般不必从头做起,即可使用发证人的程序-商标、专利、技术以及其他有价值的东西,迅速获得生产知识和信誉,在市场上销售,产品。受证人(即被许可方)必须付给发证人特许酬金。特许酬金可以一次性支付,也可以以销售收入的某一百分比或利润的某一百分比的形式分次支付。2.补偿贸易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案:(1)产品返销,是指进口设备和专利技术的一方,在签订贷款合约时明确规定,在协议期内,用该设备和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偿付所贷之价款,或称产品回购。
(2)互购,是指出口机器设备和专利技术的一方,在签约贷款时,必须承诺在协议期内向对方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3)部分补偿,是指对引进的技术设备,部分用产品偿还,部分以货币偿还。
(4)第三国补偿贸易,就是在国际补偿贸易活动中,进出口双方不直接发生联系,由国际中间代理商从中周旋。1.怎样从整体上来理解产品?整体上产品包含哪几个层面的内容?
答案:所谓产品,是指能提供给市场,用于满足人们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事物,包括实物、服务、场所、组织、思想、主意等。从现代市场营销学来看,产品整体概念包括五个基本层次:
(1)核心产品,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时所追求的利益,是顾客真正要买的东西,因而在产品整体概念中也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
(2)有形产品,是指核心产品的载体,即向市场提供的实体和服务的可识别的形象表现。营销者必须借助载体将核心产品送给消费者,而有形产品正是这一载体。
(3)期望产品,是指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希望的一组产品、属性或者条件。
(4)附加产品,是指顾客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除基本功能和基本属性外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包括提供信贷、免费送货、保证、安装、售后服务等。
(5)潜在产品,是指产品最终可能实现的全部附加的部分和新转换的部分。2.简述服务市场营销与产品市场营销的差异。
答案:服务具有无形性、相连性、易变性和时间性等四个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服务市场营销同产品市场营销有着本质的不同。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特点不同
如果说有形产品是一个物体或一样东西的话,服务则表现为一种行为.绩效或努力。(2)顾客对生产过程的参与
由于顾客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如何管理顾客成为服务营销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3)人是产品的一部分
服务的过程是顾客同服务提供者广泛接触的过程,服务绩效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服务提供者的素质,也与顾客的行为密切相关。(4)质量控制问题
由于人是服务的一部分,服务的质量很难像有形产品那样用统一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因而其缺点和不足也就不易发现和改进。
(5)产品无法储存
由于服务的无形性以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时进行,使得服务具有不可储存的特性。
(6)时间因素的重要性
在服务市场上,既然服务生产和消费过程是由顾客同服务提供者面对面进行的,服务的供应就必须及时.快捷,以缩短顾客等候服务的时间。
(7)分销渠道不同
服务企业不像生产企业那样通过物流渠道把产品从工厂运送到顾客手里,而是借助电子渠道,如广播,或是把生产.零售和消费的地点连在一起来提供产品。1.品牌忠诚度是什么?有什么资产价值?
答案:品牌忠诚度是指消费者持续购买同一品牌,即使是面对更好的产品,更多的方便,更低的价格,也会如此。一般根据忠诚度的高低可以分为:承诺购买者、情感购买者、满意购买者、习惯购买者、无品牌购买者。品牌忠诚度的资产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降低营销成本;增加渠道的谈判力;吸引新顾客;降低竞争带来的威胁
2.简述品牌定位策略
答案:品牌定位策略主要有:(1)属性定位策略,即根据产品的某项特色来定位。(2)利益定位策略,根据产品带给消费者的某项特殊利益定位。(3)用途定位策略,根据产品的某项用途定位。(4)用户定位策略,这是把产品和特定用户群联系起来的定位策略。它试图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一种度身定造的感觉。(5)竞争者定位策略,以某知名度较高的竞争品牌为参考点来定位,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明确的位置。(6)质量价格组合定位策略,将产品的价格与质量结合起来的定位策略。(7)消费者个性定位策略,这是将品牌人格化,把品牌当作一个人,赋予其与目标消费群十分相似的个性。1.企业如何对新产品定价?
答案:新产品定价的难点在于无法确定消费者对于新产品的理解价值。如果价格定高了,难以被消费者接受,影响新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如果定价低了,则会影响企业效益。一般来讲,新产品定价有三种策略可供选择:
(1)撇脂定价。它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把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攫取最大利润,尽快收回投资,有如从鲜奶中撇取奶油。企业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有些购买者主观认为某些商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一般而言,对于全新产品、受专利保护的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的产品、流行产品、未来市场形势难以测定的产品等,可以采用撇脂定价策略。
(2)渗透定价。与撇脂策略相反,企业把它的创新产品的价格定得相对较低,以吸引大量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用渗透价格的企业无疑只能获取微利,这是渗透定价的薄弱处。但是,由低价产生的两个好处是:低价可以使产品尽快为市场所接受,并借助大批量销售来降低成本,获得长期稳定的市场地位;微利阻止了竞争者的进入,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3)适中定价。适中定价策略尽量降低价格在营销手段中的地位,重视其它在产品市场上更有力或有成本效率的手段。从原则上将,它甚至可以是市场上最高的或最低的价格。与撇脂价格和渗透价格类似,适中价格也是参考产品的经济价值决定的。当大多数潜在的购买者认为产品的价值与价格相当时,纵使价格很高也属适中价格。
对于企业来说,撇脂策略、渗透策略和适中策略何者为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竞争、供给、市场潜力、价格弹性、产品特性、企业发展战略等因素才能确定。在实践中,往往要对选定的目标市场进行大量调研和科学分析来制定价格。2.企业有哪些折扣和折让定价策略?
答案:折扣定价是指对基本价格做出一定的让步,直接或间接降低价格,以争取顾客,扩大销量,同时也是为了调动各类中间商和其他用户购买商品的积极性,按照原定的价格少收一定比例或者一定数量的货款。价格折扣和折让有五种:(1)现金折扣。又称为付款期折扣,这是企业给那些当场付清货款的一种减价。在允许买主延期付款的情况下,如果买主提前交付现金,可以按照原价给与一定的折扣。这有利于鼓励顾客提前付款,加速资金回笼。(2)数量折扣。主要是根据中间商和用户的购买数量,采用不同的价格折扣,以鼓励大量订货或者一次性多购买某种产品,具体可用非累进折扣和累进折扣等方法。这种折扣是企业给那些大量购买某种产品的顾客的一种减价,因为大量购买能使企业降低生产、销售、储运、记账等环节的成本费用。(3)功能折扣。这种价格折扣又叫贸易折扣。功能折扣是制造商给某些批发商或零售商的一种额外折扣,据中间商在市场营销中担负的不同业务功能,从而会给与不同的价格折扣(如推销、储存、服务)。(4)季节折扣。这种价格折扣是企业给那些过季商品或服务的顾客的一种减价,使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在一年四季保持相对稳定。(5)回扣和津贴
回扣是间接折扣的一种形式,它是指购买者在按价格目录将货款全部付给销售者以后,销售者再按一定比例将货款的一部分返还给购买者。这种形式经常出现在大批量购货或者高价格购货的情况下。
津贴是企业为特殊目的,对特殊顾客以特定 形式所给予的价格补贴或其他补贴。如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业务,将旧货折算成一定的价格,在新产品的价格中扣除,顾客只支付余额,以刺激消费需求。
1.分销渠道的职能有哪些?
答案:具体来说,分销渠道的主要职能有如下几种:(1)收集。即收集制定计划和进行交换所必需的信息。
(2)促销。即对中间商或者是消费者进行说服性、教育性的沟通。(3)接洽。即寻找潜在中间商或者购买者并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
(4)配合。即使所供产品符合购买者需要,包括制造、分等、装配、包装等过程。
(5)谈判。即为了转移所供货物的所有权,而就其价格及有关条件达成最后协议的过程。(6)物流。即从事产品的运输、储存、配送,将产品从分销渠道上游流通道下游的过程。(7)融资。即为补偿分销成本而取得并支付相关资金,通常从第三方金融机构获得。(8)风险承担。即承担与渠道工作有关的全部风险。
(9)预定产品。即通过分销渠道可以向供货商预定自己要的产品。(10)货物账款支付。即实现流通货物账款的结算。2.直复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答案:直复营销与传统的营销是有区别的,传统营销强调的是树立企业形象和引起人们对产品的注意。而直复营销强调的是购买某些产品能够带给消费者的利益,并且广告中一般都会提供给消费者向企业反映的工具,例如电话号码、电子信息、信箱地址等等。
直复营销与传统的市场营销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立的特性。(1)直复营销更加强调和顾客间的良好关系。(2)直复营销具有独一无二的功能,就是将单一的产品转换成一种全面的服务和令人满意的一种享受。(3)直复营销具有信息反馈的功能。
1.简述促销策略有哪几种倾向。
答案:促销策略组合研究的是对各促销手段的选择及在组合中侧重使用某种促销手段。一般有以下三种倾向。(1)推式策略
推式策略是指利用推销人员与中间商促销将产品推人渠道,是指生产者将产品积极推到批发同手中,批发商又积极地将产品推给零售商,零售商再将产品推向消费者。这一策略需利用大量的推销人员推销产品,它适用于生产者和中间商对产品前景看法一致的产品。推式策略常用的方式有:派出推销人员上门推销产品,提供各种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促销等。(2)拉式策略
拉式策略是指企业针对最后消费者,花费大量的资金从事广告及消费者促销活动,以增进产品的需求。拉式策略常用的方式有:价格促销、广告、展览促销、代销、试销等。(3)推拉结合策略
在通常情况下,企业也可以把上述两种策略配合起来运用,在向中间商进行大力促销的同时,通过广告刺激市场需求。2.整合营销传播与传统促销策略有何区别
答案:整合营销传播是指针对顾客及其他受众而制定、实施、评估品牌传播计划的商业过程。相对于传统的促销策略而言,整合营销传播更强调交易互动性、传播分众性和效果可控性。
(1)交易互动性。传统的促销是单方面的:卖方拥有信息的优势,为使消费者了解对卖方有利的信息,卖方需要进行沟通。但现在,市场从以前的生产者主权市场转变为消费者主权市场。相对而言,消费者掌握了更多的对企业有价值的信息,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向消费者传递有关自己产品和企业的信息,还要尽可能地获得消费者的有关信息。这一转变落实在企业的促销行为上,就要求企业不仅将促销看做是一个单方面的信息传递,更希望通过了解消费者的反应来获得对市场的更充分的认识。而消费者在促销中也就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企业传递过来的信息,从而使当前的促销更强调卖方和买方之间的互动。
(2)传播分众。大多数传统促销的信息沟通是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整合营销传播更强调分众。分众是与大众相对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大众消费者中按一定的细分标准进行的人群划分。企业所选择的分众是与其目标市场相符的。在分众的要求下,企业促销会选择一些能够实现有效与“分众”沟通的媒体或形式,如有线电视、直邮广告、电话促销、网络广告等,有些分众促销甚至达到了“定制促销”即一对一的地步。
(3)效果可控。传统促销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促销的效果较难把握,尤其是广告现在,技术的发展为促销克服这一问题提供了条件,也使得整合营销传播越来越强调效果的可测量性。1.营销计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市场营销计划主要由以下八部分组成:
(1)经理摘要。它可使最高管理层迅速抓住计划的要点。
(2)当前市场营销状况。它提供与市场.产品.竞争.分销和宏观环境有关的背景数据。
(3)机会和问题分析。它概述企业外部的主要机会与威胁.企业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在计划中必须注意的主要问题。(4)目标。它确定计划中想要达到的关于销售量.投资报酬率.市场占有率.利润额等领域的目标。(5)市场营销战略。它描述为实现计划目标而采用的主要市场营销方法。(6)行动方案。它回答应该做什么.谁来做.何时做.需要多少成本等。(7)预计的损益表。它概述计划所预期的财务收益情况。(8)控制。它说明将如何监控该计划。1.简述市场营销人员与销售人员的区别
答案:品牌忠诚度是指消费者持续购买同一品牌,即使是面对更好的产品,更多的方便,更低的价格,也会如此。一般根据忠诚度的高低可以分为:承诺购买者、情感购买者、满意购买者、习惯购买者、无品牌购买者。品牌忠诚度的资产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降低营销成本;增加渠道的谈判力;吸引新顾客;降低竞争带来的威胁 2.简述如为何要进行市场营销组织评价与调整
答案:品牌忠诚度是指消费者持续购买同一品牌,即使是面对更好的产品,更多的方便,更低的价格,也会如此。一般根据忠诚度的高低可以分为:承诺购买者、情感购买者、满意购买者、习惯购买者、无品牌购买者。品牌忠诚度的资产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降低营销成本;增加渠道的谈判力;吸引新顾客;降低竞争带来的威胁 1.市场营销执行通常出现在哪些层次上?
答案:市场营销执行问题常常出现于企业的三个层次:
(1)市场营销职能,即基本的市场营销职能能否顺利实施,如企业怎样才能从某广告公司处获得更有创意的广告;
(2)市场营销方案,即把所有的市场营销职能协调地组合在一起,构成整体行动,这一层次出现的问题常常发生在一项新产品引入另一个新市场时;
(3)市场营销政策,例如,企业需要所有雇员对待所有的顾客都用最好的态度和最好的服务。2.市场营销的执行过程是怎样的?
答案:市场营销执行过程包括如下主要步骤:
(1)制定行动方案
(2)建立组织结构
(3)设计决策和报酬制度(4)开发人力资源
(5)建设企业文化
(6)确定管理风格 1.简述市场营销控制的作用
答案:.市场营销控制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差距,保证计划顺利实施。在企业营销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计划与现实不一致的情况。这就需要通过营销控制来解决。首先查明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对脱离实际的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或者采取必要的措施,改进工作,提高效率,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2)发现问题,避免事故。市场营销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过程应贯穿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始终,并跟踪营销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可能的事故。
(3)监督激励,提高效率。市场营销控制还对企业业务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工作效率起监督作用。通过市场营销控制可以发现哪些部门的工作完成得好,哪些员工的工作效率比较高。如果企业能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去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2.简述市场营销审计的含义及其特征
答案:市场营销审计即战略控制,是对一个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目标、战略、组织、方法、程序和业务等进行综合的、全面地、系统的、独立的和定期性的核查,其目的是确保企业战略、目标、政策和策略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变化相匹配。市场营销审计实际上是在一定时期对企业全部市场营销业务进行总体效果评价,其主要特点是,不限于评价某一些问题,而是对全部活动进行评价。市场营销审计的特征主要有全面性、系统性和定期性。
(1)全面性。市场营销审计涉及企业全部主要的市场营销活动,而不仅仅是产生问题之处。
(2)系统性。营销审计是对整个内部营销活动和外部营销环境的审计,包括营销环境、内部营销制度和各种具体的营销活动,然后再此基础上制定调整行动的计划,以提高组织的整体营销效益。(3)定期性。市场营销审计应当定期进行,不应在发生问题时才去审计。1.非营利组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哪些? 答案:非营利组织的贡献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非营利组织已发展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产业
(2)非营利组织是吸纳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3)非营利部门的支出及其对扩大国内需求的贡献
(4)志愿者的投入及其对社会文明的贡献 2.非营利组织在营销管理方面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非营利组织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呈现出如下与企业营销明显不同的特征。(1)多公众
非营利组织至少有两大公众需引起重视,一是顾客;二是捐助者。前者涉及资源配置问题,后者涉及资源吸引问题。除此之外,非营利组织还需要妥善处理与其他各种公众的关系。例如,一所大学可以以未来学生.现有学生.学生家长.教职员工.当地企业.当地政府等公众为目标,开展其营销活动。(2)多目标
非营利组织倾向于追求多种目标,而不是仅仅追求一种目标,如利润。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想实现所有目标是很困难的,因此,必须善于从中选择较为重要的目标,以便有效地配置资源。(3)专供服务
大多数非营利组织从事的是服务(而非有形产品);的生产供应,而服务具有无形性.相连性.易变性.时间性和无权性等特征。例如,大学提供的服务是教育,教育本身就是无形的,它与其提供者即教授紧密相连,不同教授的授课质量又各不相同。
(4)公众监督
非营利组织要受到公众的严格监督,因为其提供的必要性公共服务是享受公众资助和政府免税的,所以,其经营活动必须服从或服务于公众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非营利组织所承受的政治压力远大于市场压力。1.关系营销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关系营销的特征主要有:
(1)双向信息沟通交流。在关系营销中,交流是双向的,既可以由企业开始,也可以由顾客开始。
(2)协同合作的战略过程。在关系营销中,不仅仅企业与顾客之间需要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企业与企业之间也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3)双赢的营销活动。真正的关系营销是达到关系双方双赢的境界。
(4)以反馈为职能的管理系统。系营销必须建立一个反馈的循环,用以连接关系的双方,公司可以由此了解环境的动态变化,根据关系方提供的反馈信息改进产品和技术。1.价值视野中的城市营销战略包含哪些步骤?
答案:价值视野中的城市营销战略包含如下五个步骤:
(1)发现价值。即锁定城市目标市场的步骤。包括了解城市顾客的价值期望,进行城市顾客的价值细分,评估自身的竞争位势等。
(2)承诺价值。即确定城市细分市场的策略。包括发展更具优势的城市产品、建立合理的营销组织、对城市内外顾客进行沟通,制定营销的关键目标和评估指标等。
(3)创造价值。包括发展承诺顾客价值的文化、规划顾客价值流程、建设和改进相关的基础设施,沟通并实现顾客价值等。(4)评估价值。包括评估营销之得失、主动获求顾客反馈、解决顾客抱怨和投诉、研究顾客不满意的环节以及进行综合的分析以期改进等。
(5)改进价值。包括找出差距、进一步理解顾客价值、重新定义顾客价值承诺、改进顾客价值等。2.实施绿色营销的步骤有哪些? 答案:(1)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2)搜集绿色信息,分析绿色需求(3)制定绿色营销战略计划,树立良好的绿色企业形象(4)开发绿色资源和绿色产品
(5)制定绿色价格
(6)选择绿色渠道
(7)开展绿色产品的促销活动
(8)实施绿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