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闽南风俗婚礼流程”

“闽南风俗婚礼流程”



第一篇:“闽南风俗婚礼流程”

“闽南风俗婚礼流程”

提亲——订婚(定盟)——轿前盘(盘担)——迎亲——回亲桌(请女婿)

一.

提亲

人物:父母亲/长辈

新郎官 物品:两只公鸡

面线

鸡蛋

二. 订婚(定盟)

人物:新郎官及其长辈或族亲长辈

物品:金银首饰

喜糖

香烟

聘金(礼金)时间:择吉日

三. 轿前盘(盘担)

(较前盘是婚礼前几日男方按礼俗何约定送礼到女方的礼节。有提前七天盘担称七日盘,提前五天的称五日盘,提前三天的称三日盘,也有因时间较紧在迎娶的钱一天送盘担的,称隔日盘,总称较前盘,也有的“花叠盘“即把送聘礼(纳采)合并在一起。)

人物:新郎官及其好兄弟 物品:猪肉

花苞

糖饼

面线

绿豆饼

四色水果

蜡烛(2对)

鞭炮(2串)

猪肚

柚子(4个)猪脚(罐头)

茶叶

生花

地瓜藤

鲜花

另外额外一个猪脚(俗称洗屎袋)

女人回礼:

物品:蜡烛、鞭炮各收一半,姜母

芋株

双连巾

火炭

孩儿

布料

四. 迎亲

人物:新郎官

媒婆 伴郎

物品:红包(若干)

手捧花

胸花

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到外婆家祭拜祖先 单人数去迎亲双人数回

女方:

新娘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先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人物:新娘

小舅子

伴娘

物品:陪嫁物品

手巾扇(新娘把扇子丢出窗外俗称“放心扇“一个小男孩拾起扇子,放回家中)

1.迎进门

新郎亲戚回避以免相冲,媒婆引领新郎、新娘跨火炉(孕妇不能跨火炉),媒婆撒缘片、茶枝和盐(新娘人没到缘分先到)进入新房:新郎、新娘喝甜茶、吃点心、吃面线,出来祭拜见祖先然后出来相见,先长辈后晚辈

2.上厅桌

新娘及小舅子坐,用过四道菜席之后,媒婆请新娘起位入房,请新娘婆婆来做新娘位置俗称“挡位“

3.晚宴

地点:酒店

事件:挑鸡仪式——送客

五.回亲宴(请女婿)

早上小舅子上门请新娘回家,新郎父母及新郎给小舅子红包,新郎下午去女方家 时间:结婚第二天就算“头倒客“ 回门物品: 带路鸡两只,长尾蔗二棵

双人返的新人必须天黑后才返回家门,俗谚说:“入门乌

生乾埔“

第二篇:婚礼风俗流程

婚礼流程

一、婚礼前的沟通及筹备

1、物品购买:烟、酒、茶、糖、瓜子、花生、饮料(根据来宾层次主家自己选择)。

(1)四鲜四干(四鲜指水果、不要买梨和桃、因为它谐音不吉利、四干指干果、瓜子、花生、白瓜子、栗子等、分别在新房和新娘家准备、主要用来招待接送亲人员)

(2)

婚庆用品(大小喜字、大小红包、糖代、请谏、帐本、帐笔等)鞭炮、开天雷、礼宾花16—20支

2、车辆安排:主家负责或婚庆公司代办

3、人员安排:总管一名、副总管两名(按桌数而定)、司仪一名、录像师二名、专业照相师一名、帐房两人、迎宾四至六人、后勤人员若干。(人员的具体任务,由总管全权安排

4、现场布置:婚庆公司负责

5、花店全套:花车装饰、手捧花、鲜花胸花一套(新郎、新娘、伴郎、伴娘、双方父母4朵、主婚人、证婚人、司仪)、如果需要也可以做一些迎宾花、贵宾花、总管花、新娘手腕花等

二、路线安排:不走回头路(主家负责安排行车路线)

三、人员安排:(1)去单回双(男方去接亲加上新郎是单数、像司仪、摄像师、司机都不算在内、属于服务人员)、也可去双回双

(2)男方姑姑不去接新娘、女方姨不送新娘

四、礼节安排:新人双方沟通

(1)双方是否有道喜环节、如果有确定好道喜人数(一般给对方小一辈的红包,平辈或长辈不给)。

(2)女方送亲是否有押包袱、挂门帘、台灯、押车等

(3)双方是否在家里有认亲环节(是指认双方姑、姨、舅等亲属)

五、建议:新郎迎亲时应带手捧花、新娘、伴娘、新娘父母和送亲人员的胸花、多带些红包、由接亲女眷带一套翻身衣(翻身衣一般指的新娘典礼后所穿的红礼服或旗袍、男方接亲时由新郎的嫂子带着、翻身衣里面要塞上红包、最好是12-16个)

六、附传统典礼程序

1、司仪宣布婚礼开始,邀请双方家长证婚人、主婚人主宾桌入坐

2、有请新人入场

3、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4、新婚誓词、交换信物、新婚之吻

5、主婚人讲话

6、家长讲话

7、向父母敬茶

8、新人行礼(向父母、来宾表示感谢、夫妻互拜)

9、倒香摈塔、交杯酒、点烛台

10、司仪宣布礼成

第三篇:闽南 新居乔迁 风俗

敬土地公

果合座,三生,烛,烟,酒,3杯清茶,红包、碗糕各5块,十碗(猪

筋、虾、螃蟹、鱿鱼……)

敬天公

果合座,五生,鲜花,五果六斋,3杯清茶,酒,一碗饭,一碗米线,红丸,面线,鸡蛋,十六碗(小龟、炸枣、粽子、碗糕、红包各8个)

敬灶君

烛,3杯清茶,红丸,面线,鸡蛋,小三生(碗糕)

敬地主

十四碗(从敬天公拿十碗,再添四碗)

五谷种叠出去,子孙万年富贵;

五谷种叠进来,子孙添丁进财。

清水叠出去,子孙万年富贵;

清水叠进来,子孙添丁进财。

第四篇:婚礼风俗

预定酒店 烟台可举行结婚典礼的酒店就这么些,而结婚的人不断地增多,档次不断地提高,所以要 尽早确定结婚典礼举行的日期,预定好酒店,提前一年半年都不为过,而且要交上定金,过段时间也要和酒店联系一下,否则酒店就是给重复安排了,到时候还要打官司,经不起 折腾。宾客确定 新郎新娘应该在婚前 1 个月把准备请的亲朋先通知一遍,有什么人、多少人能去,应该心 中有数。如果在你的亲朋中彼此有矛盾的,最好不要安排坐到一起,谁知道他们酒后能不 能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负责人员定位 筹备婚礼非常麻烦,当然要请一些挚友帮忙。领车、伴郎、司仪、主持、酒店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名单、当天手机号、时间安排,要尽早 安排,开几次碰头会,列出责任分工安排。特别是婚礼前一天,一定要最后磋商一次,确 保没有丢漏的地方。TOP

地板 发表于 2004-1-8 05:04 | 只看该作者

需要重视的人员 大客 婚礼当天,最尊贵的莫过于女方的“送亲大客”了。(告诉新郎,咱娘家有人!)女方送亲大!客为两人,应由女方家男亲出任,如舅、叔、哥、弟......无论是谁,都将是婚礼当天的至尊 人物。同时如女方送亲大客中有新娘长辈,到男方家后,男方必须也有一长辈陪同至宴会 结束。伴郎、伴娘 各两人,机灵懂事、口齿伶俐并有福气的未婚青年。司仪 俗称大僚,须是手疾眼快、八面玲珑的男士。司仪最好和双方都熟悉,且较有威望,如有 不周之处谁也不会和他计较。领车 该角色同样非常重要,负责严格按预定时间、路线带领车队,支付各景点费用,如遇塞车,果断另选道路,保证按时抵达酒店。酒店负责人

需要细心地做好酒店方面宴前安排、宴后处理,物资管理工作。乐队 新娘到新郎家门前吹奏一次、到酒店门前吹奏一次,也有还到酒店宴席上演奏的。一般 6 人或 8 人。烟台目前有众多婚礼乐队,水平不一。有的乐队只是一些“滥竽”+“制服”,却给 人一种正规的印象,而真正的“高手”又不肯统一服装,有的甚至象朋克一样不能让喜主接受:(摄影、录像 我还是觉得专业的好,价格不是太贵,直接就给做出光盘来。主持人 目前有很多所谓电视台、广播电台、娱乐界的“腕”都接这样的活,“腕”们爱炫耀自己、价又 高。套话千篇一律,也不知道人们是看他表演还是看新人,喧宾夺主。我看还不如六嫂做 的好:)

TOP 5楼 发表于 2004-1-8 05:09 | 只看该作者

车队安排 一般阵容: 第一辆:面包车,领车坐前,摄影、录象坐后 面,车后盖掀起。第二辆:打扮的最漂亮,伴郎之一坐前,新郎 新娘坐后。如果车
的档次不同,这辆应该选最 好的。第三辆:伴郎之一坐前、两位伴娘坐后。第四辆:男方陪大客之男亲坐前(到男方家后 上车)、女方送亲大客坐后。其他车辆随意坐一些朋友。烟台风俗是结婚当天不走回头路,这就要求新 郎和领车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按风俗 订好路线。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事先驱车沿预定路线跑一 便,考察一下是否有施工地段?如果堵车,另 准备一条路线,把到各景点的时间估算一下。通常的路线:新郎家---新娘家---新郎家---东郊 海边---沿滨海路海岸拍照录影---酒店

TOP

6楼 发表于 2004-1-8 05:16 | 只看该作者

安排宾客席位 这一项往往是令新人最头疼的事,一定要统筹安排,别在这方面出现问题。目前有男方、女方喜主在一起请客的,也有婚后第三天“站三”回娘家时女方再单独请客的。近年来以第一种为多,但原则都一样。第一桌,必须是送亲大客按其辈分做主陪两侧,右为长左次之。主陪应选男方家体面、周 到、酒量大、辈分大于等于送亲大客之男亲。副陪条件与主陪相似,辈分可小于主陪,但 酒量要大,坐主陪对面。其余六人亦应是能说善饮者。一定要让大客吃好喝足!第二桌,常为女客,新娘、伴娘(二人中年龄大的)分坐主陪两侧,伴娘(小)坐副陪右 侧。其后是领导、家人、同事、同学、服务人员。各桌主副陪最好要事先通知到,要能控制节 奏,既要大家喝好,又不能喝醉。宾客名单落实完,写在大红纸上,婚礼当天早晨贴于酒店大堂显眼处。TOP 7楼 发表于 2004-1-8 05:40 | 只看该作者

一些必须的小物件 1 戒指、2 蛋糕、3 拱门、4 气球、5 手捧花、6 喜字、7 胸前飘带、8 装车的彩带、9 彩带喷 灌、10 花炮、11 鲜花瓣、12 双面胶、13 糨糊、14 刷子、15 红纸、16 托盘、17 横幅(一般 由酒店提供)、18 刻字、19 请贴、20 用饮料调制的假酒 戒指 不论黄金、白金、钻石,关键在于其包含的意义。蛋糕 不用太大,多了也浪费。每桌一个,提前预定,婚礼当天上午 10 点左右由蛋糕店送到酒店,由酒店负责人督办;有的酒店自己也制作,这样就方便多了(小心短斤两啊)。拱门气球 用来围做拱型门。当新郎新娘到达酒店时,气球由这对新人放上天。由酒店负责人督办。

新娘手捧花 有拖尾、不拖尾之分,订花时要订几朵新娘头饰用的小花,新婚当天清晨送到新郎家,新 郎到新娘家后献给新娘,然后新娘要花不离手直到婚礼主持人主持仪式时才能放下。可交 伴郎督办。喜字 喜字,主要用于新郎家及其周围,新娘家门上也用一张,酒店门前、餐厅门前各两张。婚 礼当天太阳出来之前由朋

朋友从外向里帖到新郎家门前,要做到不多不少,最后一张帖在大 门正中。糨糊、刷子用在此处。飘带 面写有“新郎”“新娘”“伴郎”“伴娘”“父亲”“母亲”“司仪”“主持”“贵宾”等,婚礼当天新郎到新 娘家时把新娘、伴娘、新娘父母的飘带带去,新郎、新娘互相为对方佩戴。其余的按角色 颁发。装车彩带 有的用鲜花、有的用自己编的彩带,婚礼当天清晨用双面胶粘贴在车上。彩带喷灌 一定要嘱咐朋友从远处喷,在空中干了以后落在身上,否则粘在头发上很难撕下来。花炮 用于新郎、新娘下车后漫天抛洒,渲染气氛。鲜花瓣(或彩纸片)放在托盘中垫上红纸,由两位年轻姑娘撒。红纸 写宾客名单。婚前一天完成。横幅 用在酒店餐厅,上贴“XXX 先生 XXX 小姐结婚典礼”其中新郎新娘名字也可上下罗列。刻字 以上文字要刻在不干胶上。先要到酒店量一下横幅!TOP

8楼 发表于 2004-1-8 05:57 | 只看该作者

婚礼程序

男方 早 5:00 左右 3 人以上到新郎家贴喜字。同时新郎家喜主(既家人)开始准备早饭:水饺、小菜。水果、烟、茶。6:00 左右摄影师、录像师、其他朋友相继赶来,领车、装车。花店的手捧花送到。7:00 左右与女方家联系,如果已准备好,新郎穿上礼服(西服)带上伴郎,持手捧花和胸 前飘带(新郎、新娘、伴娘、父亲、母亲)上车去接新娘。快到新娘家时,领车打电话联系新娘家。伴郎始终先为新郎开车门,新郎再从车头绕到另一面为新娘开车门。女方 早 5:00 左右由伴娘伴随去化妆、盘头。门上贴一喜字。6:00 左右送亲大客到。家里开始准备酒菜、饺子一桌。6:30 左右新娘吃些东西后换上婚纱,坐在床上等着自己的新郎。此时新娘不能穿鞋,鞋要 藏在屋内某个角落。红包袱摆在床上。接到新郎车队电话后,两位送亲大客及一些亲友出门迎接。新郎新娘 新郎进门时开始改口叫“爸、妈”,送亲大客招呼新郎、伴郎、新岳父吃饭,少喝点酒。此时新娘和伴娘仍关着门,坐在另一屋中。吃点喝点后,伴郎对送亲大客说话,大意是:时间太紧、怕路上堵车、酒中午再好好喝、到此吧、行不行?送亲大客会马上应允。记住:一定要说,否则吃到晚上新娘家也不会说 停;一定要伴郎说,新郎可不要表示着急。饭后,新郎捧鲜花敲新娘房门,开这扇门可不容易,伴娘们会出很多难题给新郎:(。进屋 后新郎新娘合影,然后新郎四处找鞋......(一般情况是要在新娘的眼神提示下)终于找到,为新娘穿上(有些地区风俗中还要擦擦鞋,象征“驱邪气”!新娘哪来得邪气?!。)互为对方戴胸前飘带

。伴娘端来饺子,新郎、新娘互相喂 2 个。全家合影。新娘接过手捧花、挽上新郎出门。伴娘带红包袱跟随其后。两位送亲大客一起上车。新郎家 床上撒一些花生、栗子、枣。乐队到位、调音。撒花、喷彩带人员落实东西准备好。水果、烟、茶准备好。等待......新郎新娘 到新郎家之前领车电话通知司仪作好准备。大约还有 500 米距离时,第一辆面包车先迅速 赶去准备照相录象。车队一出现在新郎家街口,乐队开始奏乐,门前道路两旁站满亲朋、邻居和看热闹的人群。车队缓缓停在门前,伴郎迅速下车为新郎开门,然后看到的就是四 面八方、扑头盖脸的鲜花瓣、彩纸、彩喷。新郎为新娘打开车门。在欢笑和掌声中、在漫

天的鲜花瓣和彩带里,新娘挽着新郎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拍走到自家门前。此时有几个人顾不得看热闹,新郎家负责陪送亲大客的男亲在领车的介绍下热情地把两位 大客领进家,这以后一直陪同到大客上车回家。新郎家一名女亲(新郎的姐或表姐)直奔提红包袱的伴娘,接过“包福”,同样热情地领进家。新郎门前敲门,父亲、母亲开门,新人叫过“爸、妈”后得一红包(内装喜金大于等于新娘家 红包袱中红包,事先要由新娘透漏消息),新人进自己的房间(如果新人另有自己的家,可 随便找一间屋子表示一下),新娘坐在撒有栗子......的床上休息。送亲大客与新郎父母、陪大客的男亲在客厅就座,互相寒暄,大意无非是:xx(对方新人)真不错...xx(己方新人)没吃过苦,今后请多教育、批评。新郎新娘出来,全家合影,出发。新郎新娘 到各景点拍照,按时到酒店。酒店负责人、司仪 带人到酒店,酒、饮料、烟分发到每一桌;乐队、气球、蛋糕、主持人到位;打点大厨; 贴喜字、宾客名单、横幅; 婚礼 新郎新娘到酒店基本和到家时一样,进入大堂,新郎新娘站在餐厅门前恭迎每一位宾客入 席。约 12 时主持人开始主持仪式,拜父母、拜亲朋、夫妻对拜,其他内容不拘一格。约 15 分 钟的仪式后,婚宴开始。根据宾客人数,到适当的时候新人开始敬酒(酒席多时,一般在第二道热菜上桌后开始)。敬酒过程中,伴郎持酒,由司仪带领新郎新娘(有的地方是只有新郎和新郎的父亲)挨桌 为每位宾客斟酒,“感谢大家光临,干杯!”(一般新郎新娘喝的是由饮料兑的“酒”,当然如 果你能喝......)此过程中朋友会出一些难题:(宴席后一一送走。新人如果有自己的新房,应该邀请送亲大客去看看。闹洞房 古时候,新郎新娘结婚时也许还没见过面,另外晚饭后到休息前的这段时间不好安排,

人 们就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彼此熟悉。现在闹洞房就是为了热闹。古往今来闹房的花样非常 多:(......拉灯!TOP


第五篇:各地婚礼风俗

所谓各处乡村各处例,中国不同省份及籍贯的人士在举行婚礼仪式时,也别有其独特的嫁娶习俗。随着社会的变迁,虽然部分有趣味的传统礼仪已因文明发展或简化婚礼而被省略,但大致上还是参照旧制办理。六祀仪式:“说亲,送定,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接亲与送亲,拜堂与吃面碗鸡”。和古之“六礼”大同小异。婚礼仪式中,仍有闹房,圆房等旧俗。假若你的另一半与你拥有不同籍贯,也可借此机会,一窥他家乡一些特殊、有趣的嫁娶仪式。先以酒店婚礼举行流程来看,以我们浙江为例例举一下: 宁波:新人要在酒店门口等客人,新人倒酒时会有人出节目,会有人敲竹杠,宴后每人有糖和烟 温州:新人不必在门口等,酒席上可以出节目,不可以敲竹杠,宴后每人一百元 义乌:新人要在酒店门口等,酒席上不可以出节目,不可以敲竹杠,宴后有糖无烟 杭州:新人要在酒店门口等,酒席上可以出节目,不可以敲竹杠,宴后一人两包糖无烟 南方各地基本比较注重传统。繁复的六礼仪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及迎亲也按足传统办事。若提亲,订下婚约以至婚礼期间都由媒人促成,那么婚后要给媒人送上媒人利是作为答谢。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结婚已不按这一套,而时兴旅游结婚或新婚舞会。上海:新娘出门前,要先在娘家吃一碗以莲子、百合煮成的甜羹(糖水),代表女家希望女儿婚后幸福。送嫁时,女家一位属全福之人(即父母双全,与丈夫和睦而有子女者)的女性长辈,或女司仪撑起红伞伴着新娘走。女司仪要多备带一双新鞋,上轿后立即为新娘更换,表示新娘不带任何属于女家的东西到夫家,寓意将以后的生活交托于丈夫。如果女家无设宴款待亲友,或邀请时有所遗漏,事后要向这些亲友派喜糖,以示正式通知各人女儿已出嫁。厦门:一般仍照旧俗择定佳期,由双方长辈主办婚事。佳期前一天,女方将“嫁妆”送达男方,布置好洞房;佳期当天凌晨,新郎到新娘家迎娶,晚上再设宴请客。席散以后,宾客朋友不论辈份大小,都可前往“闹洞房”。婚后三天,新郎要陪同新娘回娘家,娘家则备酒筵接待,女方亲友应邀作陪。台湾:婚期前后数日,亲友前来道贺,喝酒吃糖答四句。现时青年婚嫁仍然有4道礼节,即:问名,即议婚;送定,或称过定、小聘、文定,为订婚礼俗,由男方带聘礼至女家,女家将聘礼置于公厅案上,然后请男方来宾入席,由待嫁小姐捧 “甜茶”上厅请客,茶毕,男方赠“压茶瓯”红包;完聘,或称大聘,就是完全把聘金送完;迎娶,新娘轿后悬挂彩色米筛一面,其上写“百子千孙”,新娘起程途中,需丢掉手中纸扇,俗谓 “送扇不相见”。当新娘轿停在男方家门前时,新郎乃用脚“跶轿门”3次,以示丈夫尊严,然后男方令一男童手捧茶盘,盘上置柑桔迎新娘出轿,新娘见之答以红包,此谓“请出轿”。新娘出轿门时,由“好命人”或新郎协助新娘过米筛,据说可以趋邪,或说可为安胎。

首先,是在传统结婚仪式上面。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 「择日」。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三朝回门(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 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有此可以见到我国文化的繁琐,但不要以为繁琐是我国婚礼的特有特征,其实,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婚俗,但从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见对婚姻的尊重和期许无分国界。

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说法,农夫认为新娘在磨擦婚当天所流下的泪能使天降甘露,滋润家作物。后来,新娘在新婚汉天流泪,就变成她将有幸福婚姻的好兆头。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据说,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必须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吓退敌人。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由此可见,西方的婚俗并不比中方简洁。

其次是在服装方面。在进行婚礼不只是有仪式习俗需要遵守,在穿着方面也有讲究。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具着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预示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其他一些地区,白色在他们的婚礼和葬礼里指示各种各样的通路典礼和意义。例如,在安达曼群岛(Andaman Islanders),白色代表一种地位的变化。“传统”的白色结婚礼服,在早期是贵族的特权。在多利亚女王时代,大多数的新娘只能穿传统的国家服装,只有上层阶级才能穿代表权力和身份的白色婚纱。一直到近代,贵族阶级的特权消失以后,白色的婚纱才成为普通新娘的礼服。而相对于西方白色婚纱的历史,中国婚礼中的大红色的凤袍的历史则较简单。龙凤在中国的神话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龙主阳凤主阴,而阳则代表男子,阴就表示女子。因此新娘就用凤表示。所以在红色的礼服上绣着凤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还有就是在一些小的习惯上面,中西方的婚俗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中国古代有抛绣球迎亲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如果有人接到的话就预示着他将很快结婚。

中西方在婚俗上面有以上种种的差异,这和中西方人在思想思维的差异有直接的联系。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直到近代西方的文化传入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开始向西方转化,但在很大的程度上任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礼仪。而中国人爱热闹的性格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除了中西方都有的结婚晚宴以外,在中国的传统婚俗中,还有一个为新娘饯行的结婚午宴。其次在婚宴结束以后,新人的亲朋好友会去新房中闹洞房。认为在新房中越热闹,新人在婚后的生活越幸福。因此闹新房的成员们无不用所其极,用种种方法刁难新郎新娘。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高潮则是在教堂中:随着神圣的《婚礼进行曲》步入鲜红的地毯,娇美的新娘手挽着父亲捧玫瑰慢慢向新郎走去,新娘的父亲将女儿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将女儿的一生托付给你,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这对新人,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她是今天最美的新娘。在神圣的教堂上空,他们的誓言在回荡,带上永结同心的婚戒,只到神父说:“你可以亲吻你的新娘了…… 结婚是一生的盟约,你是要为之坚守一辈子的誓言。主耶稣说:上帝所配合的人便不可分开。这一生一世的爱情,因为今天而完美。”然后新郎新娘或是去晚宴地点或是去渡蜜月,并没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种种礼节。另一个造成中西方差异的原因是中西方不同的宗教。中国是以佛教为主,而西方则是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而主婚人则是神甫。中方的传统婚俗中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拜了天地以后就算是礼成了。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