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外科:手术室管理
12外科:手术室管理
1.已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手术未开始,双手应置于(1.0分)A.双手往后背
B.双手下垂
C.夹于腋下 D.腹前部 E.胸前部
2.特殊感染手术后,手术间空气消毒的主要方法是(1.0分)A.消毒液喷雾
B.甲醛熏蒸
C.电子灭菌灯照射 D.乳酸熏蒸 E.紫外线照射
3.既可用于浸泡,又可用于熏蒸的化学消毒灭菌剂是(1.0分)A.环氧乙烷
B.苯扎溴铵(新洁尔灭)C.甲醛 D.戊二醛 E.碘酊
4.高温消毒灭菌法,效果最可靠的是(1.0分)
A.燃烧法 B.烤箱烘烤 C.流动蒸汽灭菌法 D.煮沸法
E.高压蒸汽灭菌法
5.手术切口皮肤消毒时,不可使用碘酊的部位是(1.0分)
A.会阴部 B.腹部 C.胸部
D.颈部
E.头部
6.脓液坏死组织多的创面用(1.0分)
A.0.02%呋喃西林溶液 B.2%苯氧乙醇溶液 C.优锁溶液 D.3%氯化钠溶液 E.凡士林纱布
7.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用(1.0分)
A.0.02%呋喃西林溶液 B.2%苯氧乙醇溶液 C.优锁溶液 D.3%氯化钠溶液 E.凡士林纱布
8.导致手术野污染的途径,不包括(1.0分)A.手术人员的手臂
B.病人手术区皮肤
C.手术器械
D.麻醉器械
E.手术室内飞沫
9.男性病人,30岁,诊断为外伤性休克,怀疑脾破裂需立即手术,由门诊直接送入手术室,在医师和麻醉师看病人的同时,巡回护士应首先处理的是(1.0分)A.给病人吸氧 B.手术区备皮 C.输液,抽血配血 D.准备手术器械 E.摆好病人体位
10.女,48岁,未婚,左侧乳房出现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直径为4cm,同侧腋窝2个淋巴结肿大,无粘连,诊断为乳癌,需手术治疗。此病人术前备皮范围是(1.0分)A.胸部,同侧腋下及颈部 B.胸部,同侧腋下 C.胸部,同侧腋下及上臂
D.胸部,上臂 E.胸部,双侧腋下
11.肾手术的手术体位(1.0分)
A.侧卧位 B.抬高腰桥侧卧位
C.平卧位
D.折刀位
E.俯卧位
12.药液浸泡消毒器械时错误的是(1.0分)
A.器械要洗净擦干 B.器械要与药物充分接触 C.浸泡后的器械可直接使用 D.有腐蚀性的药物不可应用 E.药液定期更换
13.络合碘洗手的范围包括(1.0分)
A.手和前臂 B.手至肘关节 C.手至肘上10cm D.手至肘上15cm E.手至肘上20cm
14.手术室消毒时,应用紫外线照射,有效距离不超过(1.0分)A.1m B.2m C.3m D.4m E.5m
15.手术室消毒时,应用紫外线照射,照射时间是(1.0分)A.15分钟 B.30分钟 C.1小时 D.2小时 E.4小时
16.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包括切口周围至少(1.0分)A.10cm B.15cm C.20cm D.25cm E.30cm
17.外科无菌技术不包括(1.0分)A.消毒 B.抗生素应用 C.灭菌
D.严格的操作规程 E.严格的管理制度
18.煮沸消毒时,水沸后杀灭细菌芽孢至少需要煮沸(1.0分)
A.20分钟 B.30分钟 C.40分钟 D.50分钟 E.60分钟
19.不宜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是(1.0分)
A.刀剪类 B.搪瓷类 C.玻璃类 D.敷料类 E.橡胶类
20.高压蒸汽灭菌时,当蒸汽压力达104.0-137.3kPa时,一般维持的时间为(1.0分)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40分钟 E.50分钟
第二篇:手术室管理
手术室
(一)基本要求
1、建筑布局
(1)应当具备与医院等级、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仪器设备、药品、手术器械、相关医疗用品和技术力量,保障手术工作安全、及时、有效地开展。
(2)应当邻近重症医学科、临床手术科室、病理科、输血科(血库)、消毒供应室中心等部门,周围环境安静、清洁。
(3)应设立急诊手术病人绿色通道。
(4)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生活办公区与手术区,严格分开,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划分明确,有实际屏障,严格区域管理,防止区域间的交叉污染。无菌区包括无菌物品储存室、手术设备存放室、医护人员刷手区、病人麻醉和手术区域;清洁区包括药品存放区、麻醉恢复区域、医护人员更衣办公区等;污染区包括病人车辆更换区、器械初步清洁区、污物回收处理等区域。应设有工作人员出入通道、病人出入通道,物流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
(5)手术间的数量结合本医院手术科室的床位数及实施量进行配臵,满足医院日常手术工作的需要。
(6)手术间内应配备常规用药,基本设施、仪器、设备、器械等物品配臵齐全。功能完好并处于备用状态。
(7)应当根据手术量配臵足够数量的手术室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三级医院手术室(部)护士长应当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5年及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管理能力。二级医院手术室(部)护士长应当具备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和3年及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管理能力。手术室护士应当接受岗位培训并定期接受手术室护理工作知识与技术的再培训。根据工作需要,手术室应当配臵适当数量的辅助工作人员和设备技术人员。
(8)设有隔离手术间、便于隔离感染手术病人。(9)空气净化科采用层流净化、静电吸附等消毒设备。
2、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
(1)手术室内环境应保持整洁、无尘、无污染。
(2)手术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血液、体液污染环境,一旦污染应立即用高效消 毒剂进行消毒盒局部清理。
(3)接送病人手术平车应用交换车,并保持清洁,平车上的铺单(防水、防渗)一人一换。
(4)墙体表面、地面和各种设施、仪器设备的表面,应当每天开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进行湿式擦拭方法的清洁、消毒,墙体表面的擦拭高度为2—2.5m,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
(5)净化系统应在手术前30分钟开启,术前的风速、压力、湿度等指标应满足手术级别要求,术前应有相关数据记录。
(6)连台手术时,空气净化系统应连续运行带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计算时间,Ⅰ~Ⅱ级手术间不短于20分钟,Ⅲ ~Ⅳ级手术间不短于30分钟。
(7)不同级别洁净用房的清洁、消毒物品(拖布、抹布)必须分别设臵,不得混用。拖布、抹布应使用不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制作。拖布应使用片状地拖,用后立即洗净、消毒、烘干。
(8)进入手术洁净区域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和药品,应当拆除外包装后进行存放,设施、设备应当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
3、洗手池及洗手用品
(1)洗手池应设臵在手术间附近,大小湿度,易于清洁。
(2)洗手池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台的数量设臵,不应当少于手术间的数量。(3)洗手可以使用肥皂、皂液,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使用抗菌肥皂或皂液。(4)盛装肥皂或皂液的容器应当每周进行清洁消毒,对容器进行清洁消毒时,容器内剩余的皂液应丢弃,使用固体肥皂应当保持干燥。
(5)用于刷手的海绵、毛刷就指甲刀等用具应当一用一灭菌或者一次性使用,洗手池应当每天清洁。
(6)手消毒剂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当采用非接触式,手消毒剂放臵的位臵应当方便手术人员使用。
(7)洗手后使用的无菌巾擦手,盛装无菌巾的容器应当干燥、灭菌。(8)洗手区域应当安装钟表。
(二)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
1、基本要求
(1)层流洁净手术室,普通手术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2)医务人员的手不得检测出致病微生物。
2、手卫生
(1)清洗双手、前臂及上臂下1/3.(2)洗手之前应当先摘除手部饰物,并按要求修剪指甲。
(3)取适量的肥皂或皂液刷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清洁双手时,应清洁指甲下的污垢。
(4)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5)使用清洁毛巾彻底擦干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
(6)将适量的手消毒剂认真揉搓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充分揉搓2~6分钟,用洁净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彻底擦拭干;如果使用免洗手消毒剂,则充分揉搓至消毒剂干燥,即完成外科手消毒。
(7)手术人员进行外科手消毒时禁止佩戴假指甲、戒指,摘除外科手套后应当清洁双手后,再进行其他操作。
3、手卫生监测 感染管理部门每季度对手术室人员的手卫生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当怀疑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如下:
(1)被检者手消毒后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
(2)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接触被检者部分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
(3)将试管振打80次,取出1.0ml待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2各平皿,平皿内加入已溶化的45~48oC的营养琼脂15~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臵36o±1oC温箱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
(三)人员管理
(1)所以手术人员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更换手术室专用的工资表、工作鞋、戴帽子、口罩;帽子应将头发全部遮盖。手术衣被污染,应及时更换。
(3)实施手术人员,刷手、戴手套后,只能接触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不能在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盒用物,坠落在手术器械台面一下的器械和物品应当视为污染。
(4)穿好无菌是手术衣的医务人员限制在无菌区域活动。
(5)手术间的门,除物品及人员通过时均应当保持关闭,尽量减少人员出入。(6)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或者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当限制 进入手术室工作。
(7)除手术人员外,严格限制进入手术间的人员数。观摩手术人员,应穿有明显标识的隔离观摩服,参观手术人员应严格限制并禁止串手术间。
(8)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脱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入指定位臵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四)手术室使用管理
1、基本原则
(1)制订手术室的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及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
(2)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和实施手术的医生,应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规范。熟悉并掌握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及环境卫生学管理方面的知识。
(3)不同区域及不同手术用房的清洁、消毒物品应当分开使用。
2、手术间使用
(1)设备应简洁,以满足手术需要为准。
(2)不同手术应在不同的手术级别的手术间进行。如关节臵换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及脑外科、心脏外科和眼科等手术中的无菌手术等,需要在Ⅰ级——特别净化手术室(100级净化)内进行。
3、层流设备维护
(1)新风入口过滤网:网眼是否一半以上已堵,1周清扫1次,多风沙地区周期更短。
(2)粗低效过滤器:阻力已超过额定初阻力60Pa,或等于2×设计或运行初阻力,3~6个月清洗一次,超过标准随时更换。
(3)中效过滤器:阻力已超过额定初阻力80Pa,或等于2×设计或运行初阻力,6~12个月清洗一次,超过标准随时更换。
(4)亚高效过滤器:阻力已超过额定初阻力100Pa,等于或2×设计或运行初阻力(低阻亚高效时为3倍)1年以上,超过标准随时更换。
(5)高效过滤器:阻力已超过额定初阻力160Pa,或等于2×设计或运行初阻力,3年以上,超过标准随时更换。
4、其他
(1)传染病病人的手术应当在隔离手术间进行,手术接受,应当对手术环境、物品、仪器等进行终末消毒。(2)消毒气体、麻醉废气应单独系统排放或与送风系统连锁的装臵,不可回风进入循环。
(3)手术废弃物品应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与不同包装袋(盒)内,由专人收集并运送到指定地点。
5、质量监测
(1)洁净手术室投入运行前,应当经有资质的工程质检部门进行综合性能全面评定,并作为手术室基础材料存档。
(2)洁净手术室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细菌浓度和空气的气压差。(3)每月对各级别洁净手术室进行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并记录。(4)每天可通过净化自控系统进行机组监控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每月对非洁净区域局部净化送、回风口设备进行清洁状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每年对洁净手术室进行一次包括尘埃粒子、高效过滤器的使用状况、测漏、零部件的各种状况等在内的综合性能全面评定,监控并记录。
(7)每半年对洁净手术室的正负压力进行监测并记录。
(五)特殊感染手术间管理
1、术前准备
(1)将手术间内部使用的可移动设备和物品移到室外,不可移动的使用大单遮盖,小件设备可用塑料袋包裹。
(2)关闭空调科空气净化器。(3)手术间门口做“隔离手术”标识。
(4)运送病人过程中,注意接触隔离,不要污染电梯、走廊等区域。如发生意外、应尽快喷洒2%过氧乙酸消毒。
2、术中管理
(1)尽量减少室内人员。
(2)室内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穿隔离衣。手术人员应无皮肤破损和创伤。
(3)室内用品由室外专人供应,内外人员和物品不能相混(“只进不出”)。
3、术后终末消毒
(1)人员:离开手术间时应脱去污染衣和手套,进行手消毒,更换清洁鞋,并经沐浴后方可进行其他工作。(2)空气:使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3g/m2,作用1小时。
(3)物体表面和墙面、地面: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以上。(4)物品和器械:污染的所有一次性用品和废弃物品(含切下组织),均装入两层黄色垃圾袋内,包装严密后,按医疗废物处理程序送垃圾站焚烧处理。各类被服严密包装与塑料袋内进行环氧乙烷灭菌(联系洗衣房处理)。医疗器械及复用物品使用5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4、注意事项
(1)消毒剂浓度应配臵准确,所有的作用时间应充足。(2)操作人员注意做好自我防护。
(3)科室负责人提前做好消毒计划,并告知感染管理部门。
(4)消毒工作完成时做好消毒记录,并记录通知感染管理部门,必要时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附]国家卫生部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节选)
(卫医政发[2009]90号)
第二章
第五条 医院手术部(室)应当具备与医院等级、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仪器设备、药品、手术器械、相关医疗用品和技术力量,保障手术工作安全、及时、有效地开展。
第六条 手术部(室)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接送手术患者的区域,宜临近重症医学科、临床手术科室、病理科、输血科(血库)、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周围环境安静、清洁。
医院应当设立急诊手术患者绿色通道。
第七条
手术部(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
手术部(室)应设有工作人员出入通道、患者出入通道,物流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
第八条 手术间的数量应当根据医院手术科室的床位数及手术量进行设臵,满足
基本条件 医院日常手术工作的需要。
第九条 手术间内应配备常规用药,基本设施、仪器、设备、器械等物品配备齐全,功能完好并处于备用状态。
手术间内部设施、温控、湿控要求应当符合环境卫生学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第十条 手术部(室)应当根据手术量配备足够数量的手术室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
三级医院手术部(室)护士长应当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5年及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管理能力。二级医院手术部(室)护士长应当具备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3年及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手术室护士应当接受岗位培训并定期接受手术室护理知识与技术的再培训。根据工作需要,手术室应当配备适当数量的辅助工作人员和设备技术人员。第十一条 洁净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基本配备、净化标准和用房分级等应当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标准,辅助用房应当按规定分洁净和非洁净辅助用房,并设臵在洁净和非洁净手术部的不同区域内。
第三章
手术安全管理
第十二条
手术部(室)应当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密切合作,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 手术部(室)应当建立手术标本管理制度,规范标本的保存、登记、送检等流程,有效防止标本差错。第十四条 手术部(室)应当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确保手术患者、部位、术式和用物的正确。
第十五条 手术部(室)应当加强手术患者体位安全管理,安臵合适体位,防止因体位不当造成手术患者的皮肤、神经、肢体等损伤。
第十六条
手术部(室)应当建立并实施手术中安全用药制度,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防止用药差错。
第十七条 手术部(室)应当建立并实施手术物品清点制度,有效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意外伤害,保证患者安全。第十八条
手术部(室)应当加强手术安全管理,妥善保管和安全使用易燃易爆设备、设施及气体等,有效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意外灼伤。
第十九条 手术部(室)应当制订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臵流程,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并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第二十条 手术部(室)应当根据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安排手术及工作人员。第二十一条 手术部(室)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有关医疗文书。
第四章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第二十二条 手术部(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臵工作流程,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第二十三条 手术部(室)应当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措施,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
手术部(室)应当严格限制非手术人员的进入。
第二十四条 手术部(室)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文件的要求,使用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保证医疗安全。
第二十五条 手术部(室)的工作区域,应当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当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实施感染手术的手术间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进行清洁消毒处理。第二十六条 手术部(室)应当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正确准备皮肤、有效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低体温等。
第二十七条 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必须遵守无菌技术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实施标准预防。
第二十八条 手术部(室)应当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制订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第二十九条 手术部(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第三篇:手术室管理
手术室人员管理制度
1、进入手术室人员,要遵守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服从手术室各级人员的管理。进修与实习人员进入手术室后,请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如有丢失,概不负责。
2、凡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按要求着装,更换手术室专用帽子、口罩、衣、裤、鞋,且上衣必须扎进库内。穿戴时,头发、衣裤不能外露,口罩遮住口鼻。指甲要短,不能戴人工指甲和首饰,不能涂染指甲。(手术室已备指甲剪刀,吊挂在鞋套箱旁边,指甲若长,请自行处理)
3、进入二次换鞋处,请主动更换黄拖鞋进入无菌区。
第四篇:外科手术室见习报告 4月16日
外科手术室见习报告
小组成员:潘梦云:11110310079 王枝:11110310080
任莉:11110310081 余方园:11110310082 陶鑫: 11110310125 余志鹏:11110310126 张春兰:11110310128 李书婷:11110310129 任秀娟:11110310133 朱倩茹:11110310137 俞柯莉:11110310138 朱桃会: 11110310139
外科手术室见习报告
今天是我们学习外科护理学以来的第一次见习,这次见习与以往的护理伦理学,基础护理学不同,我们来到了传闻中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手术室。大家对此次手术室见习都充满了期待。这次由我带领组员,负责整个过程,心情非常激动。
老师要求我们上午八点准时到达,由于我们对手术室见习的热情高涨,也为了能更多的了解一下手术室,七点五十分我们就已经在手术室门口等待着我们的老师。在等待老师期间,我们看到了很多医务工作者匆匆忙忙的进进出出,个个精神倍加,熟练的换上手术衣,开始着手今天的手术。老师带领我们进入手术室,让我们换鞋进入了半限制区。进去之后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套衣服、一个帽子、一个口罩,穿戴整齐之后,老师就带着我们进入手术室。边走边向我们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净化空气的气流方式是垂直层流,室温在22-25°。相对湿度在40%—60%)和布局,包括严格区分三区的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器械室、敷料室、消毒室、供应室(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手术室各种物品的消毒方式)等。之后,老师告诉我们只要到了限制区必须带上口罩,遵循严格的无菌。还有四个通道(无菌物品通道、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和污物通道)。紧接着便带领我们参观了医务人员的洗手池(老师给我们示范了外科洗手,介绍了洗手的注意事项、如何严格保持双手无菌的技巧),准备室,手术室。随后我们参观了消毒的仪器设备,每个仪器设备都有很高实用价值,当然每个都价格不菲啊。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仪器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在我们被安排进手术室学习摆体位之前老师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手术床的使用方法。在我进入的手术室接收的是一个腹部手术的患者,我们进去的时老师正在给患者摆体位,老师们给患者摆了一个水平仰卧位,头部垫软枕,双上肢自然放于身体两侧,用中单固定双臂,膝下放一软枕,膝部用宽约束带固定,足跟用软垫保护,充分暴露了手术野,便于手术进展。老师把我们(两人一组)分到各手术室,给我们15分钟观看手术,真心觉得时间过的太快。在观看的过程中,看到了器械护士的麻利,巡回护士的认真,医生护士间的默契搭配。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看手术,先画手术切口部位(切口边缘用无菌手术巾遮盖,巾钳固定,仅显露手术野),消毒,真正开始手术,手术中,我看到了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各自的任职责,看到了她们成功的配合医生完成这次手术。尤其他们的三方的核对让我印象深刻,深深感受到手术的严谨。
15分钟过的好快,观察手术结束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在洗手池前,我们按照之前老师的示范,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位同学都亲身体验了外科积极的七步洗手及之后的消毒。同学们都很积极,也很认真。紧接着我们来到了准备室,老师又给我们示范了穿脱隔离衣,戴手套。我们跟随老师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穿脱隔离衣,在这过程之中我们都或多或少的出点小差错,不过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又自完整的用心的练习了一遍,改正的之前的错误。这次的见习也由此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在这次的见习中我学会了很多,我一直很敬佩手术室的医务工作者,从他们身上体会到穿上工作服,就要对每个病人的生命负责,把每个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好的心态,要认真、细心,做到最完美。见习中,我们学到了,见到了很多学校所不能见到的实践。手术室的结构布置的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按着清洁、污染、无菌的规格放好来。污染的和未污染的分区分明,进入手术室后,就要勇于严谨的态度面对病人,面对手术。粗心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但是进入手术室就要彻底和粗心说再见。此次见习,我感受到每位手术室医务人员的严谨,慎独,细心,责任,积极乐观。无论以后自己从事哪个科室,这种精神都是我们必不可少的!
第五篇:手术室标本管理
手术室标本管理
为了规范病理标本管理,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不论组织大小),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二、凡需手术病员,由床位医生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于手术当天与病历一起送人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放入容器内,按规定标本完全浸入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或95%乙醇溶液内,并贴好标码(姓名﹑住院号),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三、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负责送检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留下标本。
四、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单,并由手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然后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凡需送冰冻检查,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
五、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病理报告签发时限:
1、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发出临时冰冻报告。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天后发出正式冰冻报告。
2、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告。
3、细胞学检查: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一小时发出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和病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收到标本后二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
六、病理标本巨检后至少保留一个月。
七、凡违反上述规定者,按性质﹑后果,责任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