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广州档案馆观后感

广州档案馆观后感



第一篇:广州档案馆观后感

参观档案馆心得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熟悉了解文书处理程序和档案工作的业务环节,6月25号,在张瑞华和王开桃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文秘专业两个班级的同学前往了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新馆以及广州校区档案室进行参观学习。

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是广州市政府直属单位,局馆合署办公。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新馆位于广州大学城西五路33号,占地面积50013平方米。2012年年底完成整体搬迁,并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国家一级档案馆,现馆藏档案多达123余万卷(册)。新馆不仅在档案保存和管理的软、硬件方面有极大提升,还在档案展示和运用方面融合了数字创意元素。

早上,乘着校巴到达了广州档案馆后,我们两个班同学分成了两批,分别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各个展厅。我们班同学首先参观了“新广州好”展厅,该展厅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型数字展厅。展厅内主要陈设我国首部立体百景图长卷——“新广州好”百米长卷。该长卷高约三米、长百米,利用新技术让人穿越时空,纳千年广州百景于一卷,生动演绎出广州这个千年商都的历史发展和变迁。在这里,你能步入陈家祠、中山纪念堂参观,看到黄埔军校练兵情况,甚至能参加龙舟竞渡、亲手点燃广州塔上空的烟花、遥望白云山的飞鸟……羊城百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令人赞叹不绝。讲解员告诉我们一楼展厅是允许拍照的,于是在她说完我们纷纷拿出手机,边浏览边拍照记录这些有趣的画面。接着,大家来到 “激情记忆 盛会珍藏——第16届亚洲运动会、首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档案展”展厅。展厅里摆放着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纪念章、赛场用品等,还有各国领事馆赠与广州亚残运会的礼品。

最后,大家来到“记忆之城”——珍藏展厅。这里摆放着非常珍贵的广州历史文物古迹,包罗历史地图、照片、文件、文献、图纸和实物档案等珍贵历史档案,其年代久远可追溯到明清、民国或者更悠远的时期。这些文物古迹沉淀了广州这座历史名城两千年以来的沧桑和繁盛。

参观过后,我们两个班的同学在广州档案馆门前合影留念。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

下午,我们参观了位于广州校区的学院档案室,由档案室的专门负责老师为我们讲解。档案室负责接收、征集、整理、保管本校重要档案资料,推进档案科学化管理和现代化建设,开发档案信息编辑出版档案史料,为社会提供档案服务。我们还有幸浏览了学校的大事记,老师告诉我们学校都会将重要的档案资料集中在档案室,进行统一标准的立卷整理。每件档案都会加上专用的钢钉,盖上档案馆专用的钢印,统一集中档案盒内,并以全宗为单位,标注全宗号。因为档案室保存着全校最具有价值的文件资料,所以做好防湿、防潮、防火等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此次参观档案馆之行让我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无论我们以后是做档案管理工作还是其他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细心、耐心、责任感。

最后感谢张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这次参观档案馆的学习机会。

第二篇:湖北档案馆观后感(一)

湖北档案馆观后感

首先,我得非常荣幸地说声谢谢,谢谢我们的校学生会能给我这次去省档案馆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

乘着阳光明媚,我们乘着校车出发来到档案馆,还没进去前我就能感觉到档案馆的气魄和魅力,庄严的庆祝五一四个大字,一排排艳红的盆景齐齐的排列在没楼梯前,鲜红的灯笼直直的挂在适当的位置,得当而自然,庄重也不是大体。缓缓的随着队伍走到档案馆,便是一个醒眼的大屏幕,连续的播放着有关档案馆的最新消息和通知,这还不是全部,待走上由地毯平铺的楼梯,楼梯转角处便有银色边框镶着的金色的“湖北省档案馆展示厅”九个大字,大气由然。来到展示厅,便有一位漂亮、礼貌的解说员给我们带队,四周墙壁便是一块块展板,展示着中国党的九十载历史,红色的记忆,党的光辉历程。

这次的参观进程分为五个部分,由于大多数人都跟随者解说员的脚步,我被挤到人群的后侧,但是我被这块块展板顿时吸引了注意。首先我得说说团旗,这个是我必须也是应该说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为红色,象在这革命胜利,她特别之处是他只有一颗星星,但是这颗星周围环绕黄色圆圈,象征着中国青年一代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多么形象,多么可爱的图爱,作为青年的一员我深深的理解了这里面的道理和寓意。其次我必须说的是团徽,我跟它接触最早是在初一得时候,那是我们入团的每一份子都有一个这样的特别的小团徽,每每看到这个小团徽我就觉得我有种历史责任感有内而生,另外我得说的就是跟团徽一起走的,时刻不离得团歌,中国共青团之歌,看到每句歌词我都能在第一时间清唱出来,这是多么熟悉的歌曲,这是多么有意义的歌,或许就是这一句句歌词让我对这个团有了这种责任感的感觉吧,我虽然没有历经这段段历史,但我能读懂他们当时的感受,多么气魄,多么豪迈!

中国共进,历史进程展示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他们的精神和品德,值得我们学习的便是他们不怕吃苦,他们的永不言弃。相信我再次见到辜胜阻、李向群、陈飞、秋云、宋芳荣这些名字的是后,我会想到他们为祖国树立榜样的,想到他们的热心、干预奉献、舍己为人的事迹。雷锋,这个我不得不说其的青少年,虽然他现在是我的门先辈了,但是每当我看到关于他的照片或者是听说他的事迹,甚至听别人提起提起他的名字,他总会以一种青年的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革命的螺丝钉,青年的好榜样,国家的好青年!!

还有很多历史进程我就一一说道,但是我想说的是我这次参观我学到了很多,也知道了我们青少年的责任和义务。

参观完后我们跟美丽的解说员合影留恋了,我还没来得及将着满满的历史进程装入自己的脑海结束了,幸好我将它们拍下来,或许在将来自己迷失方向是拿出来看看,它便是我永久的钻戒!!!!!

第三篇:参观杭州档案馆观后感

参观杭州市档案馆观后感 杭州市档案局与杭州市档案馆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履行全市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市级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为副局级行政单位,由市政府办公厅归口公务员管理。杭州市档案馆占地6776m2,建筑面积16000m2,分二期建造。一期已建成,建筑面积9273.98m2,主楼为9层,局部10层,地下半层,建筑高度35.35m。该楼是一幢集档案库、技术、办公、阅览等功能的现代化智能大楼。平面布局紧凑、简洁,造型庄重大方,是目前浙江省档案馆建筑面积最大、现代化设施最先进的档案馆,是该地区一道亮丽的景观。

2011年12月6日星期二上午8::25分,由胡琼老师联系组织参观活动,我们10文秘A和10文秘B一起登上了去往杭州档案馆的校车。

9:06时准时到达,我们刚下车,胡老师就向我们说明这次参观的目的、日程、时间的安排以及注意事项等,接着便指示我们放轻脚步,不要大声喧哗。直接到档案室的五楼,前来接应的是杭州市档案馆的狄保狄处长,初次见面,眼见狄处长为人亲和、不拘小节,待人有礼,又谈笑风生,便觉困顿的心情都一扫而空。因为他要9:30开会,所以时间上便变得紧凑起来。真正坐下来,到会议室听他专门给我们讲授关于档案的知识,本以为气氛定然会因为这专业知识而变得严肃、紧凑,没想到他任然一副俨然天成的谈笑风生的语气,可以从档案知识到日常琐事,再到他的理想观念,我们都被他的思路带动着,这场交流也变得冗长而不吃力,讲的都是些我们秘书工作都以后都涉及的到的问题。

在交流会上,狄处长告诉我们:档案伴随我们一生,自从我们出生,父母给我们登记的户口证开始,我们的生命也就开始被档案局记录了。不管是我们荣耀的还是羞耻的,一一罗列在个人档案里。他起了好几个例子来形象表示,比如婚后的登记记录、教师的个人工资收发记录等等,同样包括人死后是如何死亡的,死后葬在哪里,是如何葬的,这都需要一一记录下来。今天的交流会让我认识到:

一、收文发文后的文件应根据保存价值保存;任命上任文件,得到通知后都得存档备查;现用软卷皮包装档案,放入档案盒;文书可按“件”整理。

二、档案分为长期(16——50年)、短期(15年以下)、定期(10年或30年)、永久(50年以上)。

三、相关机关、单位的档案馆一般档案分为文书档案、业务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特种载体档案。文书档案一般每个单位都会有,它一般分为,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业务管理类。同时,档案一定要按件分类,件管理比卷管理方便;最重要一点是除文书档案外别的档案都得按卷管理,以卷为单位的文件里都有卷内目录。业务档案一般保存的是,将单位与外部合作对象合作的项目等。科技档案指的是机械或设备(固定设备)。会计档案指会计报告(重点保护)、各种账簿、凭证(保证十五年)、工资单。特种载体档案指照片、录音、光盘、奖状、图旗等,在此注明的是,照片档案,一定要跟上文字,不然图片档案也就失去了它的使用、保存价值。

转眼,狄处长的一番经验、感悟,还萦绕在脑海时,不急不缓的一个小时过去了,耽搁了他的开会时间,虽然愧疚,但他见我们收获颇丰,心情甚好,看我们也很欣慰,这次的档案馆参观真不是白来的。我们暂别了狄处长,就接着参观了档案馆的档案库房,见到了正规的档案保存方法,这与它的保存湿度、档案室环境离不开关系,我们看到档案馆里最早的文件可以直接追溯到清末明初的时期,这不经使我们感叹,档案的价值、作用是多么重要啊!看到旧时民国的照片,不经也在叹息,这时间飞快,不止这从前的记忆,我们这些渺小的人,以后百年后,也是要留在小小的几页档案纸里,有光荣事迹的,在他人记忆里留下个稍许印象,没有值得别人留念的,随着时间的飘逸,也将要得成为凡尘中的一粒砂,渐渐消逝。最后,11:20的合影也定格了我们此次的参观圆满结束。

第四篇:广州陈家祠观后感

广州陈家祠观后感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现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地,位于荔湾区中山七路陈家祠地铁站旁。

书院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动工兴建,历经四年竣工落成,是当时广东72县陈姓合族宗祠。始建时用作广东各县陈氏子弟来省城应科举时学习及住宿场所,也是祭祀祖宗的宗祠。

书院院东新辟有1.7万多平方米的绿化广场,成为了居民休闲玩乐的好场所.广场上还安放有汉代著名人物陆贾等人的铜塑,栩栩如生.书院坐北朝南,全院占地近1.5万平方米,门前有开阔的广场,主体建筑为6400平方米,设有前、后、东、西四院。面宽和纵深均为80米,平面呈正方形。采用抬梁式建筑结构,硬山式封火山墙。总体采用“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布设,以六院八廊互相穿插。布局严谨对称,空间宽敞,主次分明。在建筑的处理上,以中轴为主线,两边以低矮偏间、廊庑围合,衬托出主殿堂的雄伟气概,形成纵横规整而又突出主体的构局。建筑外围有青砖围墙,形成一座外封闭内开放的建筑群体,是典型的广东民间宗祠式建筑。书院以其巧夺天工的装饰艺术著称,它荟萃了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以其”三雕、三塑、一铸铁”著称, 号称“百粤冠祠”。

书院规模宏大,厅堂轩昂,庭院幽雅,全院的门、窗、屏、墙、栏、梁架、屋脊等处处均配上精美的各式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铜铁铸等艺术品,与雄伟的厅堂浑然一体。主体建筑正门两边的外墙上,6幅大型砖雕《梁山聚义》、《梧桐杏柳凤凰群》等,其画内建筑物雕工精细、层次分明,人物神态各异、形象生动,花鸟栩栩如生,其砖雕技艺为近代罕见,可说是惊世之作。

中路一、二进间的院子内的石栏杆镶嵌的铁铸双通花栏板“金玉满堂”、“三羊启泰”等展示了中国近代铸铁工艺的成就。院内石雕、陶塑、灰塑也以表现主题的岭南特色鲜明、工艺精美、精品琳琅满目而称雄岭南。郭沫若曾赋诗赞美陈氏书院的建筑艺术:“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可以说,陈氏书院不愧为一座宏伟瑰丽的民间工艺建筑宝库。书院落成后,一直作为陈姓子弟读书办学的地方。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后,书院改为陈氏实业学堂。民国期间,这里先后为文范学校、广东体育专科学校和聚贤中学。

第五篇: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

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 2011年6月4日,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广州,我带着一份激 动的心情用心灵去贴近先烈们伟大的灵魂,感受心灵的洗涤与革

命的精神。

走进陵园我们先后参观了白求恩大夫陵墓和、柯棣华大夫陵

墓烈士纪念碑、铭碑堂、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堂、革命文物厅、“白求恩纪念馆”和“印度援华医疗队纪念馆”,董振堂、赵博生纪

念碑亭、烈士纪念亭等。

看到先烈当时奋战的壁画和简介,仿佛还还能看到他们英勇

奋战的身影,看到你们坚信革命成功的眼神,听到你们嘹亮的口

号与号角。心中不禁热情澎湃。

其中给我影响最深的是白求恩,他在河北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这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为了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多大的贡

献,同样中国的人民也为了他建造出来了一座规模比较大的纪念

馆,进到纪念馆里面后迎面是一个走光的世界地图!左手边就是

白求恩纪念堂了,走到纪念馆里面后看到很多他的很多资料,还

有他生前的一些事迹,还有他生前使用过的工具,让我看到了他

生前是在什么样的艰苦的情况下对中国人进行医治,太伟大了,他受到中国人民无比的崇敬。

还看到了很多伟人的纪念像,比如先烈马本斋,他和他母亲

做出的事迹真让我们佩服!它所带领的军队被称为“打不垮、拖不

烂”的铁军。马本斋自幼聪颖,读过私塾,粗通文墨,少年时代随父亲到东北,投身奉军(东北军)。1924年在东北讲武堂毕业后,从士兵升到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军阀的统治,毅

然弃官还乡务农。他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战士。

在这个烈士陵园里面,烈士多的数不胜数,每个烈士的事迹

都是那么的伟大,那么的光荣,从这里我知道了,烈士陵园的作

用就是让我们知道烈士的伟大,烈士的光荣,让我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的珍惜,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将来作贡

献,让国家在世界上立于强国之林,不再受别人的欺负。当一次

次的纸醉金迷之后,有何曾感恩过给我们铸造如此优越环境的人?吃水不忘挖井人,让我们永远铭记给我们优越生活的人,让

我们永远感恩那一个个为了这片土地,洒下热血的先烈们!

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给中华民族精神渲染上了浓墨重彩的一

笔,让我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

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审计事业美好的明天,储备学识,储备能量,抓住机遇,笑迎挑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风采去

为祖国描绘更加光彩夺目的蓝图。

10生本(3)班

曾茹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117920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