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总结:考研英语复习常见的五大误区
总结:考研英语复习常见的五大误区
万学海文
考研英语的学习其实与一般英语的学习方法和概念是大同小异的。万学海文英语教研室总结英语学习的几个误区供大家参考,希望同学们尽量在学习中避免陷入误区,做到英语水平的真正提高。误区一:把五种学习技能变成单一的“看懂”
大家知道我们习惯上把英语学习分解成五项技能,听、说、读、写、译。这样分解是否科,在此暂且不论,有不少学习者往往把是否看懂当成学习的标准。比如说,拿到一本口语教材,翻开几页一看,都看懂了,就认为太简单了,对自己不合适。这里的错误是把看懂代替了会说。看懂不等于会说。练习口语,内容不能太难,目的是通过一些能看懂的内容来操练“上口”。也就是说,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练习,自己能说出书中的相关内容。口语教材的优劣首先要看语言是否能学到,是否地道。误区二:是把知识当成技能
打个比方,假如你想学骑自行车。我给你一本题目叫“如何骑自行车”的书,把书从头背到尾,甚至倒背如流。这时你有了专家级的关于如何骑自行车的知识。但是你肯定不会骑。原因是骑自行车不是简单的知识问题,它首先是一项技能。要学会一向技能,核心问题是练,光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学外语当然比学骑自行车要复杂的多,但它首先也是一向技能,光看语法书,默背单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练,要把知识变成技能。知道不等于知道怎么做,知道做不等于实际上会做。从知道怎么做到实际会做中间有个反复练习的环节,也就是苦工夫。学技能所谓遵循的原则是“做中得学”。误区三:速成心理
必须认识到,要想学好英语,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世界上没有一个外国成年人不下苦功就能学好英语的。所谓的“速成”纯属无稽之谈。学好英语没有捷径,只有方法的好坏。
比如记英语单词,低着头拼着命地默写,这就不是一个好办法。好的方法是大声的朗读,反复训练发音器官和耳朵,把声音铭刻在脑海里。这样既可以提高听力,又可以改进口语发音,还记了单词。默写只是训练了眼睛和手,可是它们不能替你听和说。
比如,考研中分数最重的阅读理解。你若不是每天练习两到三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一定不会让你获得高分的。误区四:重结果不重过程
应试教育是重结果,其实质量和学习效果取决于学习过程。大家一定要遵照学习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的认真学。只要学习对路,好的结果自然会有。英语的学习注重积累,所以,考研的各位同学一定要在者有限的时间内把英语纳入每天的计划之中,这样日积月累英语成绩才会有质的提高。误区五:缺乏系统性
现在市场上学英语的材料是铺天盖地。这是好事,但处理不好也会带来不良效果。今天用这个资料,明天换另一个资料,学习便失去了系统性。但也不是说一直不换资料,不好的资料、不适合的资料当然也是要及时换的。但不能总是换个不停。好的做法应该是选中一套好的资料,以它为主,其余材料都作为补充材料。
第二篇:2012考研考试英语辅导:翻译常见误区
2012年考研考试英语翻译常见误区之不懂句子结构
要成功翻译一篇英文文章,既要对英语原文理解正确无误,又要把汉语表达得流畅通顺。但在这两者中,正确理解原文既是起点也是关键。而要做到正确理解原文,就需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特别是英语句型结构知识和正确分析英语句子结构的能力。分析英语句子结构,是理解英语句子含义的基础。许多考生反映,一看到长句就恐慌;再加上几个不认识的单词,直接就发懵了,根本不知道原文讲什么,所以只能认识几个单词就翻译几个单词,写出的译文自己都不知所云。这怎么能得高分呢?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例1】 My point is that the frequent complaint of one generation about the one immediately following it is inevitable.【译文】我认为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抱怨是难免的。
【分析】原句虽短,但要正确分析句子结构也不容易。由于受inevitable惯用法的影响,很多人可能直接将it is inevitable 看作一句话,这样就没有正确分析句子结构,结果必将影响到翻译的质量。事实上,这句话的主干是my point is that the complaint is inevitable,it是following的宾语,指代one generation。另外,本句也要注意complaint„about的用法和the one 的指代(the one generation)。
【例2】 In reality,the lines of pision between sciences are becoming blurred,and science again approaching the “unity” that it had two centuries ago—although the accumulated knowledge is enormously greater now,and no one person can hope to comprehend more than a fraction of it.【译文】尽管现在积累起来的知识要多得多,而且任何个人也只可能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事实上,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却变得模糊不清,科学再次接近于两百年前那样的“单一整体”。
【分析】原文破折号前有两个连接词,但只有两个主谓结构,所以可断定有部分谓语省略(„science is again approaching„);it 代替science。破折号后句子完整,it代替knowledge。翻译时,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先译让步状语从句,再译并列主句。
第三篇:旅游企业常见五大网络营销误区
旅游企业常见五大网络营销误区
王者之道,权谋之术。“道”代表处世行事的思路和方向,“术”则偏指针对个别人和事的技巧或手段”,两者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高度一致。然而在旅游网络营销中,道、术分离现象严重——中小景区重术,大景区则过于偏道。
国内很多景区在互联网上的投入已经远不是几万和几十万的概念,九寨沟、黄山、张家界等数字化景区在互联网方面的投入都是以百万计。尽管不是所有的景区都能在互联网方面有这样大手笔的投入,但大家都明白,旅游者通过网络了解景区的情况将会成为一种习惯。面对这样的习惯形成,景区的信息化必然也就大势所趋了。
中小景区因为预算限制,只得奋力挖掘旅游网络的特有优势,去追求低成本甚至相对零成本的推广手段,这点无可厚非。而大景区,由于对互联网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将所有的互联网营销工作集中在广告投放决策中,而对小景区所追捧的那些旅游网络推广手段,不屑一顾。
重道轻术,丢失的不只是新营销途径,而是将忽略掉整个互联网营销过程中一些至关重要的环节。最终无法淋漓尽致地发挥旅游网络这营销平台应有的价值。以下是谭小芳总结的旅游营销关于互联网的五个误区:
误区一:旅游网络只是一个新兴媒体。
除此以外旅游网络应该更是一个全球性社区。在互联网世界中,不光有各类品牌广告位,更有闹市和沙龙,甚至街头小广告满天飞。景区除了可以购买社区的广告位来宣传品牌,更应该了解这个社区的各类闹市、街道和沙龙;在各个互联网社区中找到个别关键人物(内行、领队、俱乐部)。
同时,根据引爆流行第二条附着力法则,在通过在各个旅游网络平台营造一些与主题营销相呼应的附加行为,这些微小的细节将可以影响整体传播的效果。所以,把旅游网络当成社区,在广告宣传的同时,关注互联网社区中的闹市、沙龙等场地,景区将受用无穷。
误区二:旅游网络只是一个新战场。
交广传媒旅游策划营销机构认为,对景区来说,不应该把互联网当成一个新战场,更应该当成景区营销的一个新工具,学会它的功用和方法,直接掌握运用。
旅游网络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点:时间跨越性、空间跨越性、传播形式多样化、一对一的互动营销性、个性定制性、游客反馈机制相对易建性、自由发布性等。
互联网是传播工具、也是与游客沟通的工具,运用这个工具的是否熟练,决定了景区能否在下一轮行业竞争洗牌中上一个层次。旅行社网站最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把成熟的线路产品堆砌出来,就给访问者一个错觉——我又不会采用跟团旅游的方式,那么这个网站对我就没有什么参考意义了!
同质化线路产品严重,将游客引入了比价的思路。通过最近的调查显示,80%以上使用互联网的游客承认,会进行3个以上的网站对比;其中90%以上的游客表示,在内容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首先会选择价格最低的旅行社进行咨询。这样的效果,我想并不是旅行社所希望看到的吧?这也是网络应用中带来的一大弊端,一旦成为习惯,新一轮价格竞争就会形成。误区三:互联网广告优势。
某门户网站总结了几个旅游网络广告相对传统媒体的六个优势:传播范围最广、交互性强、针对性强、受众数量可准确统计、实时、灵活、成本低,强烈的感官性。
交广传媒旅游策划营销机构认为,而对营销的发起者景区来说,除此之外旅游网络更是各个俱乐部、兴趣人群分类扎堆的地方。在互联网上进行宣传传播,旅游网络的优势有3点,一点是可衡量控制,一点是非常适合精准营销,三是广而告之以外,旅游网络更具有“教育”的作用。
衡量控制:旅游网络广告不同于路牌电视广告,在图片展示部分,从创意到制作成品的过程无需花费过于大的成本。所以,这个部分是前期可以做小量检测和效果衡量的,达到了合理的数据反馈后再大规模投放。有效把握投放成本和效果比。在广告投放后,我们也可每日跟踪检测其效果,作出相应的调整。
精准营销:通过对不同门户不同频道的分析、各个行业站、不同专业站等的人群定位,找到需要影响的人群。然后确定景区要表达什么。
教育普及:旅游网络广告不同于传统媒体,除了广告展示入口页,更拥有详细的信息阐述页面。这个页再也没有空间、时间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也没有内容篇幅、内容形式、时间长短的局限。景区可以根据营销的整体目的,合适的全面详细的表述需要表达的内容,对感兴趣的旅游人群,还可以提供其他相关内容的连接(深入的推荐相关信息)。
总之,交广传媒旅游策划营销机构认为,旅游网络广告最大的优势是:可控、精细、全面、深入。
误区四:互联网广告效果检测方法。
景区投放旅游网络广告,通常会直接用与销售额相关联的指标去衡量广告的成败。这是欠妥当的。当然,旅游网络广告必须要对销售额负责,这点无可厚非。但是由于旅游网络媒体的特殊性,广告的效果检测单纯拿销售额相关的指标去衡量结论是没有意义的。
比如,首先,在衡量了媒体针对人群结构后,我们先看衡量广告入口处展示度是否有预期的高,如果展示度不够,需要调整广告位置。
第二,展示是主动推送,点击才体现人们的关注。所以要看展示与点击比是否合理。展示次数对点击的转化如果过低,就应该考虑更新广告体现形式,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可以更合理?
第三,旅游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的整体组成形式也是不一样的。传统广告就一个传播信息载体。而旅游网络广告不是,分前方入口的广告创意,还有后方的信息详细载体。
交广传媒旅游策划营销机构认为,除了应该关注广告创意的关注程度,还更应该关注广告入口页点击和信息详细页相关数据做详细统计衡量。这个需要根据信息详细页的功能来看,如果是要求活动注册,则看点击与注册人数的比是否达到预期。如果转化率过低,就应该更多的再这个活动宣传页上找问题。同时,可以放相关连接检测受关注程度。
误区五:互联网只是品牌战的前线。
互联网就不光是宣传景区品牌的前线,更是构建强大而永恒品牌的后方根据地。而且,关注旅游网络的“后方”功能将比前方功能更重要!
顾客的忠诚度一直是品牌关注重中之重。保持一个消费者的营销费用仅仅是吸引一个新消费者的营销费用的五分之一,交广传媒旅游策划营销机构认为,通过有关调查发现,顾客忠诚度是景区利润的主要来源。互联网提供了除了低廉、迅速,并且丰富而多样化的市场开拓平台,更提供了一个形式丰富、成本更低、粘性更高的忠诚用户积累平台。
一言以避之,以前景区只能靠单纯的服务来保持用户的忠诚度,现在利用互联网用更低廉的成本开发很多更丰富的服务内容提供给用户,甚至可以让用户来为景区提供一些景区无法独立完成的服务,比如忠诚用户之间相互沟通以完成相互间的个性化服务。
具体如何道术结合,以达到旅游网络营销的最佳效果呢?
交广传媒旅游策划营销机构认为,认为无论在品牌的传递还是品牌的维护过程中。大体的思路和方针,都要按着传统营销的思路,同时又要把互联网的各个特性考虑进去。
比如建议景区可以考虑搞一个地区分类的页面,比如“你想来XXX旅游吗,我们向你推荐你身边的旅行社。”这样看起来是帮旅行社做推荐,实际上能吸引旅行社主动找来合作了。
品牌定位:旅游网络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对品牌定位的传递,可以做得更精更深。举例来说,景区可借力2008奥运,通过旅游网络传递信息的多样化,以及旅游网络传递信息的精确性、广度和深度,整合出一套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和景区特色的传播案,也许将更具竞争力。
传播目的及目标人群:根据定位,制定出整体的营销传播目的。根据旅游网络的精准性,我们可以把整营销目的分解成一个主题传播目的和几个相关附加传播目的。根据不同目的来确定不同的几个用户人群。
完成主题传播目的当然要针对主要目标人群即广大潜在用户群来做,为了更好的达成主题目的,更应该通过旅游网络寻找出引爆流行法则中提到的“行家、联系人、推销员”(附目标人群),为这些人设置一些附加传播目的,为明星目的相呼应。通过这种更精确的细节推敲,确定不同时间段或某一个特殊营销进程中希望影响的对象,希望达到什么目的。
同时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手段,达到不同的传播目的,这是传统媒体所不适合处理的。通过旅游网络,往往能找到很多不错的营销解决方案。一个整体营销传播目的,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媒体展示来达成明星目的,同时可以制作不少附加目的。
信息设计:制定了人群和不同的目的,随后需要对各个人群设计不同的信息。就广告而言,旅游网络的广告是分3个部分的(一般媒体都只有一部分),一是入口信息,任务是尽可能的让展示对点击的转化率提高。二是信息主体信息,让人家多参与进来。比如设计一个活动来宣传景区核心品牌价值,除了在线配合发布这个活动信息,提供旅游网络报名、在线交流、BLOG、视频等平台。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勾起欲望、引导参与、引导人关注景区品牌的信息。三是大众信息,也是被忽略最多的信息。最成功的活动,就是让参与者变成景区旅游的行家,倍受社会关注。
旅游网络可以满足20%人的人发表、体现自我的需求,然后利用20%人提供的信息,去满足和吸引80%人的信息浏览需求——这点是需要景区营销部门专门去策划和把握的。要知道旅游消费是一种心理消费,不同的观众在看他人的旅游过程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这对促成旅游目的地的决策非常有帮助。很多商家只是上了广告、制定了广告信息内容和形式,而对后期这些丰富可贵的信息利用远远不够。MySpace可以靠大众的信息支撑起一个产业,旅游景区难道不能靠大众的信息渲染起一个营销活动?
交广传媒旅游策划营销机构认为,泰山网站首页中的旅游线路版块内容做的非常好,详细的地图,甚至还有一些模拟登山图,这是我在其他同级别旅游景区的网站中没有发现的。一幅好的地图,往往就可能决定了旅游者的决策。特别是网站中“旅游服务”的版块,基本上囊括了所有旅游者的需求。服务电话,不但号码多,而且对应到负责人和职责范围;泰山里程,有公里数,居然还写清楚了台阶数和海拔高度;其他例如日出时间表;公交线路;索道营业时间等,做的都是非常详细,我想大多数有了意向的用户,都会乐意于将泰山作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相比之下,国内的其他旅游目的地网站中类似的信息要么缺乏、要么简单、要么零散、要么模糊……
媒体渠道:根据不同的人群寻找不同的渠道。但在广告传播之外,更应该挖掘一些不起眼的渠道来促进营销活动的整体效果。在整体预算过程中,应该考虑,给这些旅游网络论坛、搜索引擎等“术”留下一部分。整个过程,景区应该尽可能多增加和游客互动的机会,无论线上线下让游客参与到景区设置的活动中来。旅游网络相对比传统报刊,电视等广告,本来就更容易让消费者及时参与和互动体验的。
营销背后:真正有价值的忠诚用户,是对景区有很深感情的消费者。他们即使在对景区服务不满意的时候也不会立即离开,而会向景区反映,帮助景区改进进步。对这样的用户,如果能提供给他们一个平台,就能为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实现彼此沟通,巩固忠实用户和景区的关系。
谭小芳建议旅游网对游客提供针对旅游照片展示的BLOG服务。旅程归来顾客可以把照片放上去和旅游网络及现实中的朋友分享,同时这些丰富而个性化的照片,大大弥补了该旅游站对景点预设的那几张枯燥的纯展示照的不足,刺激了其他潜在用户登陆该站,他们希望通过别人的BLOG来了解全球各地旅游景点更实际和动态的情况——这些是景区本身无法提供的。
在忠诚用户这个环节,再次重复这个道理:满足20%人的人发表、体现自我、帮助他人等的需求,获得20%人提供的海量个性化信息,去满足和吸引80%其他用户的信息浏览需求。
我们把旅游网络当成一个新社区,而非新媒体。所以除了广告购买外,我们需要仔细的去了解这个新营销环境,针对各个环节再仔细的推敲各个可能性。
《走向共和》里有这样一个片断,李鸿章在一次检查北洋水师军备时发觉了一个了非常隐蔽的问题(仓库箱子里是石头而非军火),当宣盛怀称赞他为“神仙”并咨询怎么能猜的到时,李鸿章的回答是:我哪里是什么神仙啊,我只是担着千万斤重的担子,时时战战兢兢,不得不处处多留个心而已。做旅游营销,归根结底,交广传媒旅游策划营销机构认为,只有八个字:战战兢兢,多留心眼。
点评:
旅游企业的网络营销不仅要重视“道”更要重视“术”,目前旅游企业有很多的网络营销误区,针对这些误区旅游企业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开展企业的网络营销,从而做到精准地抓住目标客户给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第四篇:考研英语阅读复习注意事项——避免阅读误区
考研英语阅读复习注意事项——避免阅读误区
大家在考研英语复习中其中一大拦路虎可谓是阅读了,我们许多同学在阅读上花费的心思也不少,但是提高并不是太大。有时我感觉大家在复习考研英语阅读的时候,考虑过多的是应试,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毫无疑问这些因素在考研中是比较重要的,但是我们在追求这些的时候,是不是忘了阅读的质量,阅读的本质在于看懂。下面我就考研英语阅读的复习说些我的个人想法,希望会帮助到大家。第一,先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阅读理解其实主要考的是 “阅读 ”之后的 “理解 ”,所以,看得懂乃是第一项技巧。任何一篇文章,若要能看懂它,至少需要两个条件:认识单词和看明白句子。单词就像盖房的砖瓦,考研词汇大约为 5500个,这不是一个小数字,也并非三两天时间可以记住的,所以,大家必须先买一本考研英语词汇书进行系统、长期的学习和记忆。
第二、注意文章的选题
看懂文章之后,还有一个如何选题的问题,所以第二项技巧是选题问题。
众所周知,读完文章之后就要对文章后面的问题作出选择:是选 A呢?还是选 B、C?还是选 D?许多同学说,文章有时看懂了,题就是选不对。其实选题也是大有技巧的,阅读的问题基本上分为五大类:
1.主旨题(又称中心思想题):这类题基本上是问 main idea,或 best title是什么;也可以问作者写此文章的 purpose何在;或问此文的 conclusion可总结为什么。碰到这类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把文中每段的首句串起来考虑。若是仅问其中某一段的中心思想为何,则可将该段的首、尾句加起来考虑。
2.词汇题(又称词语释义题):这类题常问大家一些不认识、从未见过的一些生词或词组的意思是什么。解题技巧为参考上、下文,尤其是下文。因为下文常常是对该词的解释、说明、举例等等。
3.作者态度题:常问作者对某事是什么态度:主观(subjective)还是客观(objective);肯定(positive)还是否定(negative);赞成(approval)还是反对(opposition)等等。解题的关键是要看作者在文中用了什么样的口气。若用褒义词,显然是赞成。若用贬义词,显然是反对。若客观陈述,则是中性的立场,不偏不倚。注意:作者态度常常在转折词后表明出来。所以,but一词至关重要(还有类似的 yet,however,although,nevertheless等)。
4.推理性问题:其典型词有两个: infer和 imply。如: What can you infer from the story? 或 What is the implied meaning of this sentence?
切记,推理性问题原文中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是你自己推想出来的,但不能凭空瞎想,必须以原文中某句话或某个词语为依据去合理推测才能找到合适的答案。
注意:以上四种题型顶多占阅读理解考试总分的 1/4左右,而其他约 30分的题都属于以下提到的:细节性问题!
5.细节性问题:(声明:本书中没有指出题型的,大多为细节题)
此类题占阅读总分 40分中的 30分左右,因此十分重要。注意,这类问题与推理性问题截然相反,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只不过为了迷惑大家,常常将原文进行改写,换一种说法。所以,照抄原文,一字不改的不一定就是答案,而与原文意思相同的,才是正确的。
除了将文章看懂,把题目选对之外,阅读理解最后两个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速度与步骤。
第三在保证看懂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 大家都知道,仅仅把题选对是不够的,因为考试还有时间的限制。(你就算选对,每篇文章花一个小时那能行吗?!)记住,考试总共180 分钟,四篇阅读最多占70 ~80 分钟(即17 ~20 分钟一篇),其余时间还要写作文、做翻译、英语知识运用等。
那么,对于速度过慢的学生,我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加大词汇量,这样读起来才会势如破竹,一气呵成。若生词太多,自然会磕磕跘跘,走不了太快。
第二、阅读中最忌讳的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那样又慢又差。正确的方法是用眼去抓句子的大致结构(叫意群阅读法)。
第三、考研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拼搏。考研英语又比四、六级要难,所以保持头脑清醒和旺盛的斗志也至关重要。因此,考试前一天晚上的充足睡眠十分重要,可以在考场上保持敏锐、清醒的头脑,这对提高速度和专注精力大有裨益!
第四注意阅读步骤
阅读的步骤也十分重要。许多同学拿到文章之后从头读起,读完再去一个一个选答案。这种方法十分传统,叫整体阅读法。其优点是可以有一种全局感或整体感。缺点是文章太长,读后细节记不住,再去找答案又费劲又容易出错,许多细节都混淆在一起了,得分经常不高。建议同学们用一下主旨阅读法:先读题目,找出一些相关信息,读完第一段就做第一题。然后看第二个问题问的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去看第二段,然后是第三段、第四段,依此类推。主旨式阅读法虽然把文章看得支离破碎,但得分往往很高,因为你刚看一段就去做一道题,这样记得住细节,抓得很准,广大考生不妨一试!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要真正提高自己阅读理解能力的唯一办法就是多练习。读的多了大家自然理解能力和速度都会提高。大家可以在书店里面转转,看自己处于什么水平,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个适合自己的参考书(要说参考书,我觉得《阅读基础90篇》还不错)。剩下的就是大家的坚持了。平时还要注意多总结。同一类题型的阅读,大家要注意总结做题方法和技巧。
第五篇:餐桌上吃饭常见的五大饮食误区
餐桌上吃饭常见的五大饮食误区
人们在关注食品安全的同时,也格外关注有关食品营养的种种说法,特别是一些有慢性病的人、想减肥的人及一些老年人在选择节日食品时,难免或谨慎有余,与美味擦肩而过;或不顾一切,先满足了嘴巴再说。为此,本版总结选择出“餐桌上常见的5大误区”,以飨读者
米越白,质量越高
米的洁白程度和米外层的米糠去除程度有关,米糠去除程度越高,虽然米是白了,但营养损失亦越多。米糠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米的胚芽含有维生素E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补维生素C易发生肾结石
维生素C的补充,只要每天的摄入量在1000毫克以内,是不会发生肾结石的。糖尿病人吃主食越少越好
血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有关。糖尿病病人应当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但如果单纯的少食碳水化合物反而使消化吸收快,血糖很快升高,且持续时间短,容易发生低血糖,出现心悸、头晕、出冷汗等。晚上只吃菜可以减肥
少吃主食可少摄入碳水化合物,减少摄入能量,但多吃菜肴会多摄入脂肪,产生的能量更高,达不到减肥的目的,反使摄入的营养素不能平衡,不利于健康。
胡萝卜素只在胡萝卜中才有
胡萝卜素除胡萝卜中含量较高外,其他新鲜的黄绿蔬菜中也都含有。例如豌豆苗、番茄、甜椒、油菜、小白菜、苋菜中也都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