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矿井提升事故应急演练总结

矿井提升事故应急演练总结



第一篇:矿井提升事故应急演练总结

山西三元煤业

矿井提升事故应急演练总结

机电科 2011年5月

矿井提升事故应急演练总结

一、演练目的

为了检查本矿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并为了锻炼队伍、完善应急机制。同时也为了提高我矿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消除或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实施矿井提升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二、活动时间

2011年5 月16 日9:00—10 :45

三、组织机构 总 指 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安全副经理 机电副经理 生产副经理 后勤副经理 安全指挥中心主任 总经理助理

成 员:安全科科长 保卫科科长 机电科科长 机电机运队队长

调度室主任 供应科科长

四、演练过程

8:59 提升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出现紧急停车,造成矿井提升机卡罐事故。

9:00 时已经向调度室汇报过。

9:01-9:03 调度员拨打电话,向相关领导报告。9:08 机电队值班领导进行现场部署。

9:12-9:42 班组长带领工人到达卡罐位置,佩带好安全带并固定好,另一部分人检查主提升钢丝绳、连接装置、抓捕器等部件和设施。

9:42-10:02 组长用对讲机向队值班领导报告检修情况,请示上人提罐笼。同意后通知信号工由信号工向绞车房发出检修信号,罐笼向上提1.5M,在向上提的过程中,相关维修工人检查钢丝绳情况,没有出现打结或损坏现象,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10:02-10:22 组长带领工人从副井梯子中间到达上井口,通知上井口信号工,把车提至停车位。

10:25 值班干部带领维护人员对罐笼、钢丝绳、防坠器等再一次全面检查,经检查,罐笼没有发生变形和损坏,钢丝绳、连接装置、抓捕器完好,将罐笼提到停车位,。

10:43 调度电话铃响,调度员接听,机电队带班领导张俊敏汇报:故障已全部处理完毕,正在进行溜罐,请指挥部指示。调度员向指挥部指挥长汇报,总策划发出可以结束演练的建议,控制人员向总指挥传递结束演练信息。

10:45领导宣布演练结束。

五、演练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总结

这次演练是我矿的又一次重要自我检验活动,规格高、范围广。从演练的效果来看,这次演练指导有方、准备有序、组织有力、扎实有效,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也暴露出来一些不足的方面,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整个演练工作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启动快速。

公司领导和矿井领导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为了确保演练工作顺利进行,矿井建立了以机电科牵头,调度室配合的准备小组,做好《预案》所涉人员为组员的演练筹备工作组,负责演练的策划、统筹、协调、保障等工作。

(二)、取得的具体成效

矿井各级领导一致认为:这次演练具有很强的实战性,演练取得一定成功,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反映在:

1、体现了这次演练贯彻实施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应急处置原则,场景逼真,对促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实现了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的演练目标这次演练指导思想明确,组织工作严密,准备工作充分,程序设置合理,安全保障可靠,过程公开透明。通过演练检验了各级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查了应急救援各小组应急物质、装备、技术的准备情况,并锻炼了队伍;增强了普通员工的忧患意识,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了各级指挥人员处置重大事故的能力,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

(三)、演练中暴漏的一些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现场人员与调度室衔接不完美,汇报情况不清晰,不及时。

2、调度室指挥过程中生硬,不能清晰反映应急小组各项指令。

3、调度室调度员反应速度较慢、调度环节,分工不清、谋划不足、语言不简练。

机电科 2011年5月17日

第二篇:矿井提升事故应急演练总结

平煤股份八矿矿井提升事故应急演练

评 估 报 告

编制部门:八矿机运区编制日期:评估组长:

2012-3-18 张海庆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八矿

矿井提升事故演练评估报告

一、评估组组成及工作情况

共设3个评估组,总组长:张海庆;每组2人。

第一组:史子龙 王保军,位置副井绞车房。记录和评估提升事故发生后,现场汇报及现场应急处置及应急救援处置情况。

第二组:李超 林国分,位置在调度室三楼调度台前。记录和评估应急指挥部人员到位、应急指挥、协调情况及通讯畅通情况。

第三组:蔡涛 安远,位置在副井上井口。记录和评估救援小组到位时间、装备和井口保卫情况。

二、演练方案基本情况

(一)演练方案编制情况

严格按照应急演练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编制应急演练方案,编制的预案做到职责明确,机构精干,在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各个方面都预先做出了详细安排,能及时、有序和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具有实际指导作用。条理清晰,涵盖了预防、准备、响应、恢复等结构要素,程序格式简洁明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符合集团公司预案编制的要求。

(二)演练方案主要内容

老副井φ3.25米绞车电机在运行中绞车紧急抱闸,安全回路跳闸,无法复位,绞车无法正常运行。2名升井的工人被困罐笼中,具体情况不明,急需救治。矿调度指挥中心接到绞车房事故报告后,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用电话向有关部门报告,并立即启动救援预案,要求各部门、各应急处理小组立即行动,按照职责分工采取救援措施。处理完毕后作

好记录,结束后交评价小组。

(三)方案评审情况

预案演练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对细节管理十分到位。根据预案规定的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响应条件,参演部门范围、人数,预案演练涉及运行系统的安全隔绝措施,演习评价和评估程序都在预案演练中进行了相应的规定。预案要求规定了每个操作环节时间限制,演习中详细记录各抢险分队到场、展开抢险工作和完成的时间,为演习完成后的评价奠定了较好基础。注重演练实效,加强演练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设置,演练效果贴近实战。

三、演练方案的执行及评估

通过演练基本达到了演练目的,并在演练中提高了指挥人员的协调能力,参演人员的处置能力基本达到演练要求,但个别人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应急物资、设备、装备基本满足应急需求,但物资的储备保管方面应加强,以确保物资的安全。演练成本基本满足要求,用较低的成本达到了演练目的。通过演练,发现预案在细节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演练中的组织工作基本到位,能够很好的保证演练的顺利进行,但在物资组织上需进一步完善,提高物资的快速到位。演练中发现预案设计基本合理,没有大的不合理问题,也具有可操作性。

四、主要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成绩

通过演练达到了评估我矿应对提升事故的准备工作,发现并修改我矿提升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评估我矿在发生提升事故时的应急能力,识别处理提升事故的资源需求,澄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提升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组织协调问题;

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提高了全员安全意识。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1、应急反应过“急”,有点忙乱,有人随便携带工具,没有选择适宜的工具。

2、乘罐人员心理素质不高,遇到井筒中间突然停止罐笼提升,部分人员反应急躁。

3、演练时疏忽细节问题,在出现突然停罐时,没有想办法告知乘罐人员,让乘罐人员稳定情绪,静等救援。

4、建议通过加强演练来提高人员心理素质,制定方案时对细节问题 要考虑周全。

平煤股份八矿矿井提升事故应急演练

总 结 报 告

编制部门:编制日期:文案组长:审核人员:批准人员:

机运区 2012-3-18 张海庆

李军鸿

陈寒秋

平煤股份八矿矿井提升事故应急演练

总 结 报 告

一、演练目的

1、评估我矿应对提升事故的准备工作,发现并修改我矿提升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2、评估我矿在发生提升事故时的应急能力,识别处理提升事故的资源需求,澄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提升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组织协调问题;

3、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4、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二、演练时间和地点

演练时间:2012年3月16日八点班。演练地点:八矿老副井井口广场。

三、演练范围

老副井上井口、绞车房、调度室。

四、演练方案概要

老副井φ3.25米绞车电机在运行中绞车紧急抱闸,安全回路跳闸,无法复位,绞车无法正常运行。2名升井的工人被困罐笼中,具体情况不明,急需救治。矿调度指挥中心接到绞车房事故报告后,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用电话向有关部门报告,并立即启动救援预案,要求各部门、各

应急处理小组立即行动,按照职责分工采取救援措施。

五、演练基本情况

老副井φ3.25米绞车司机在接到提人信号后正常开车,当罐笼提至-139米时突然绞车发生故障紧急抱闸安全回路断,安全回路无法复位,绞车不能运转,随即通知队值班干部及调度室。

队值班通知吊挂工利用φ4米罐笼下井了解罐笼被困人员情况(2名升井的工人被困罐笼中,具体情况不明,急需救治)后,向调度室报告绞车抱闸、人员被困受伤事故。

调度室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向值班矿长和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值班矿长和指挥部领导迅速决定采取应急救援措施。调度室立即通知各个小组奔赴现场开展救援。

9:22分总指挥长机电副总王总宣布模拟演练正式开始。(陈矿长委托王总主持)

9:28分机电一队老副井绞车司机张作彦向调度室汇报:老副井¢ 3.25m罐行提至-139m处时突然绞车发生故障紧急抱闸,安全回路无法复位,绞车不能运转,当时罐笼上乘坐有2人。

9:28分调度员欧玉忠接到汇报后,立即汇报值班矿长童铁根知,同时通知值班生产副总徐志凡知、调度室值班主任贺栓志知。

9:29分通知矿长陈寒秋、党委书记杨岗知,及调度室主任张宝春知。9:30分通知救护队康前进出动一个小队到老副井上井口实施救援,同时通知八矿医院常松会安排救护车带医护人员到上井口施救。

9:30分通知井口保健站大夫做好伤员临时处置准备工作。

9:30分通知生产矿长余贵军知。

9:31分通知机电矿长李军鸿、安全副矿长刘威、总工程师张海庆和副书记石同利先后到调度室,召开指挥部会议,制定抢险方案,安排救护队到现场解救被困人员。

9:32分通知安全副总周学斌、机运区区长刘昶乾知。同时通知保卫科刘炳合安排保卫人员做好上井口的治安工作,维持好井口周围秩序。

9:32分指挥长下令通知机电一队副井吊挂工抓紧组织,利用¢4m罐笼下去救人。调度员立即通知机电一队刘光辉队长按照王总的指示安排吊挂工实施救援。

9:33分通知矿当日其他值班人员隋世伟、宋关保、许立宏、李厚峰、靖波、王闯等知。

9:34分通知矿领导副书记库明欣、副矿长罗志强等知。

9:35分通知运输二队徐大钊安排老副井三层井口人员值守好电话。9:36分通知安检科邓君君知。并通知安监队康金贤安排好三层井口安检人员维持好三层井口秩序。

9:36分机电一队绞车司机张作彦汇报停电原因是配电柜脉冲板烧引起。机电队长霍宏伟正在积极处理。

9:37分接到救护队余磊汇报救护小队已到上井口,医院刘大夫汇报医院救护车及医护人员也已到上井口。

9:37分机电一队刘光辉汇报吊挂人员已把¢4m罐笼准备好,准备下井筒实施救援。

9:37分王总指示机电一队四名吊挂人员同救护队两名人员同时利

用¢4m罐笼下井筒实施救援。

9:38分机电一队吊挂工蒋真青汇报¢4m罐笼下至副井平硐位置。9:43分机电一队绞车司机张作彦汇报¢4m罐笼已到-139m处,与¢3.25m罐笼平行对接。

9:44分机电一队绞车司机张作彦汇报吊挂工已进入¢3.25m罐笼内,发现有2名被困人员,人员有点惊吓,没有发现其它异常。

9:47分机电一队刘光辉汇报吊挂工已把受惊吓的2名人员安全接到¢4m罐笼上,准备提升¢4m罐笼。同时绞车司机张作彦汇报¢4m罐笼开始慢速提升。

9:58分绞车司机张作彦汇报¢4m罐笼已提升至平硐位置。10:01分机电一队绞车司机张作彦汇报¢4m已提升至副井上井口。10:02分医院刘大夫汇报人员没有任何伤害,只是受到惊吓。10:02分演练指挥长机电王总下达命令:目前,险情已经排除,抢险工作已经结束,宣告此次演练结束。并指示副井恢复正常提升。

10:03分通知老副井绞车司机张作彦恢复两个罐笼正常提升。附:矿领导到调度室具体时间

值班矿长童铁根9:29; 生产副总徐志凡9:29; 机运区靖波9:29; 调度室张宝春主任9:30; 机运区刘昶乾9:30;

通风区许立宏9:30(矿值班);

副书记石同利9:31; 安检科王祥胜9:31; 值班副总秦建平9:35; 安全副总周学斌9:35。

注:其中矿长陈寒秋、书记杨岗、总工程师张海庆三位矿领导陪同 集团集团领导张总去二号井现场,没有到调度室。

六、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通过演练达到了评估我矿应对提升事故的准备工作,发现并修改我矿提升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评估我矿在发生提升事故时的应急能力,识别处理提升事故的资源需求,澄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提升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组织协调问题;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提高了全员安全意识。

七、存在问题和不足

1、应急反应过“急”,有点忙乱,有人随便携带工具,没有选择适宜的工具。

2、乘罐人员心理素质不高,遇到井筒中间突然停止罐笼提升,部分人员反应急躁。

3、演练时疏忽细节问题,在出现突然停罐时,没有想办法告知乘罐人员,让乘罐人员稳定情绪,静等救援。

八、改进工作的建议

建议通过加强演练来提高人员心理素质,制定方案时对细节问题

要考虑周全。

九、演练总结报告的报送和存档要求

演练总结报告已在机运区存档并报送调度室、安检科。(注:因为是演练,省略向上级汇报的环节)

十、参加演练队伍和人员:

机电一队绞车司机2人、电工1人、机工

1、吊挂工6人、八矿医院医生1人、护士2人、保卫科干警5人、运输二队信号工3人、把钩工3人、安检队3人、救护队8人。

第三篇:矿井提升事故应急演练总结

临县华烨煤业矿井提升事故应急演练

评 估 报 告

编制部门:机电部编制日期:评估组长:

2014-06-06 曹彦明

临县华烨煤业

矿井提升事故演练评估报告

一、评估组组成及工作情况

共设3个评估组,总组长:曹彦明;每组2人。

第一组:赵永安 白海平,位置副井绞车房。记录和评估提升事故发生后,现场汇报及现场应急处置及应急救援处置情况。

第二组:马超 葛文俊,位置在调度室三楼调度台前。记录和评估应急指挥部人员到位、应急指挥、协调情况及通讯畅通情况。

第三组:康继生 刘小伟,位置在副井上井口。记录和评估救援小组到位时间、装备和井口保卫情况。

二、演练方案基本情况

(一)演练方案编制情况

严格按照应急演练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编制应急演练方案,编制的预案做到职责明确,机构精干,在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各个方面都预先做出了详细安排,能及时、有序和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具有实际指导作用。条理清晰,涵盖了预防、准备、响应、恢复等结构要素,程序格式简洁明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符合集团公司预案编制的要求。

(二)演练方案主要内容

副井φ2.5米绞车电机在运行中绞车紧急抱闸,安全回路跳闸,无法复位,绞车无法正常运行。2名升井的工人被困罐笼中,具体情况不明,急需救治。矿调度指挥中心接到绞车房事故报告后,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用电话向有关部门报告,并立即启动救援预案,要求各部门、各应急处理小组立即行动,按照职责分工采取救援措施。处理完毕后作好

记录,结束后交评价小组。

(三)方案评审情况

预案演练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对细节管理十分到位。根据预案规定的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响应条件,参演部门范围、人数,预案演练涉及运行系统的安全隔绝措施,演习评价和评估程序都在预案演练中进行了相应的规定。预案要求规定了每个操作环节时间限制,演习中详细记录各抢险分队到场、展开抢险工作和完成的时间,为演习完成后的评价奠定了较好基础。注重演练实效,加强演练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设置,演练效果贴近实战。

三、演练方案的执行及评估

通过演练基本达到了演练目的,并在演练中提高了指挥人员的协调能力,参演人员的处置能力基本达到演练要求,但个别人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应急物资、设备、装备基本满足应急需求,但物资的储备保管方面应加强,以确保物资的安全。演练成本基本满足要求,用较低的成本达到了演练目的。通过演练,发现预案在细节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演练中的组织工作基本到位,能够很好的保证演练的顺利进行,但在物资组织上需进一步完善,提高物资的快速到位。演练中发现预案设计基本合理,没有大的不合理问题,也具有可操作性。

四、主要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成绩

通过演练达到了评估我矿应对提升事故的准备工作,发现并修改我矿提升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评估我矿在发生提升事故时的应急能力,识别处理提升事故的资源需求,澄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提升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组织协调问题;

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提高了全员安全意识。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1、应急反应过“急”,有点忙乱,有人随便携带工具,没有选择适宜的工具。

2、乘罐人员心理素质不高,遇到井筒中间突然停止罐笼提升,部分人员反应急躁。

3、演练时疏忽细节问题,在出现突然停罐时,没有想办法告知乘罐人员,让乘罐人员稳定情绪,静等救援。

4、建议通过加强演练来提高人员心理素质,制定方案时对细节问题 要考虑周全。

临县华烨煤业矿井提升事故应急演练

总 结 报 告

编制部门:编制日期:文案组长:审核人员:批准人员:

机电部 2014-6-18 张晓旺

赵永安

徐建军

临县华烨煤业矿井提升事故应急演练

总 结 报 告

一、演练目的

1、评估我矿应对提升事故的准备工作,发现并修改我矿提升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2、评估我矿在发生提升事故时的应急能力,识别处理提升事故的资源需求,澄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提升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组织协调问题;

3、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4、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二、演练时间和地点

演练时间:2014年06月04日八点班。演练地点:副井井口广场。

三、演练范围

老副井上井口、绞车房、调度室。

四、演练方案概要

副井φ2.5米绞车电机在运行中绞车紧急抱闸,安全回路跳闸,无法复位,绞车无法正常运行。2名升井的工人被困罐笼中,具体情况不明,急需救治。矿调度指挥中心接到绞车房事故报告后,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用电话向有关部门报告,并立即启动救援预案,要求各部门、各应急

处理小组立即行动,按照职责分工采取救援措施。

五、演练基本情况

副井φ2.5米绞车司机在接到提人信号后正常开车,当罐笼提至-139米时突然绞车发生故障紧急抱闸安全回路断,安全回路无法复位,绞车不能运转,随即通知队值班干部及调度室。

队值班通知起重工利用罐道梯子间下井了解罐笼被困人员情况(2名升井的工人被困罐笼中,具体情况不明,急需救治)后,向调度室报告绞车抱闸、人员被困受伤事故。

调度室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向值班矿长和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值班矿长和指挥部领导迅速决定采取应急救援措施。调度室立即通知各个小组奔赴现场开展救援。

9:22分总指挥长宣布模拟演练正式开始。

9:28分井上机电队副井绞车司机向调度室汇报:副井¢2.5m罐行提至-139m处时突然绞车发生故障紧急抱闸,安全回路无法复位,绞车不能运转,当时罐笼上乘坐有2人。

9:28分调度员接到汇报后,立即汇报值班矿长曹彦明知,同时通知值班生产副矿长杨海军知、调度室值班主任闫月福知。

9:29分通知矿长杨恩伟、党委书记康继生知,及调度室主任马超知。9:30分通知救护队出动一个小队到副井上井口实施救援,同时通知当地医院安排救护车带医护人员到上井口施救。

9:30分通知井口保健站大夫做好伤员临时处置准备工作。9:31分通知机电部长徐建军、安全副矿长刘继祥、总工程师张军田

到调度室,召开指挥部会议,制定抢险方案,安排救护队到现场解救被困人员。

9:32分通知安监部长赵西广知。同时通知保卫科安排保卫人员做好上井口的治安工作,维持好井口周围秩序。

9:32指挥长下令通知井上机电队抓紧组织人员,利用罐道梯子间下去救人。调度员立即通知井上机电队成永军队长按照杨矿的指示安排起重工实施救援。

9:33分通知矿当日其他值班人员张明、李铁强、郝小军、赵永安、等知。

9:34分通知井上机电队副井下井口信号工值守好电话。

9:35分通知安监部贾还照知。并安排好井口安检人员维持好上下井口秩序。

9:36分井上机电队绞车司机刘晓梅汇报停电原因是配电柜脉冲板烧引起。队长成永军正在积极处理。

9:37分接到救护队汇报救护小队已到上井口,医院大夫汇报医院救护车及医护人员也已到上井口。

9:37分井上机电队高明东汇报起重工准备好,准备下井实施救援。9:37分杨矿指示井上机电队四名起重工同救护队两名人员同时利用罐道梯子间下井实施救援。

9:45分井上机电队起重工汇报已进入罐笼内,发现有2名被困人员,人员有点惊吓,没有发现其它异常。

9:47分井上机电队队长成永军汇报停电原因是配电柜脉冲板烧引

起。已经更换好配电柜脉冲板能够正常提升。

9:58分机电矿长指挥绞车司机罐笼缓慢提升到副井上井口。10:00分医院大夫汇报人员没有任何伤害,只是受到惊吓。10:02分演练指挥长杨矿下达命令:目前,险情已经排除,抢险工作已经结束,宣告此次演练结束。并指示副井恢复正常提升。

10:03分通知副井绞车司机刘晓梅恢复两个罐笼正常提升。附:矿领导到调度室具体时间

值班矿长曹彦明9:29; 生产副矿长杨海军9:29; 通风副矿长李铁强9:30 调度室马超主任9:29; 机电部长徐建军9:30; 机电副部长赵永安9:30; 安监部长赵西广9:31 安监部科长贾还照9:31 井上机机电队长成永军9:30; 党委书记康继生9:31;

注:机电部科室人员全部已到现场9:31

六、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通过演练达到了评估我矿应对提升事故的准备工作,发现并修改我矿提升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评估我矿在发生提升事故时的应急能力,识别处理提升事故的资源需求,澄清

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提升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组织协调问题;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提高了全员安全意识。

七、存在问题和不足

1、应急反应过“急”,有点忙乱,有人随便携带工具,没有选择适宜的工具。

2、乘罐人员心理素质不高,遇到井筒中间突然停止罐笼提升,部分人员反应急躁。

3、演练时疏忽细节问题,在出现突然停罐时,没有想办法告知乘罐人员,让乘罐人员稳定情绪,静等救援。

八、改进工作的建议

建议通过加强演练来提高人员心理素质,制定方案时对细节问题 要考虑周全。

九、演练总结报告的报送和存档要求

演练总结报告已在井上机电队存档并报送调度室、安监部。(注:因为是演练,省略向上级汇报的环节)

十、参加演练队伍和人员:

井上机电队绞车司机2人、电工1人、机工

1、信号工2人、起重工4人、医院医生1人、护士2人、保卫科3人、把钩工2人、安监部3人、救护队4人。

第四篇: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演练总结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演练总结

“MsoNormal” style=““>按照关于做好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演练相关文件的要求,为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应对各类突发矿井灾害事故的自救和抢险技能,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救援能力以及协同作战能力,全面提升抵御重大突发矿井灾害事故的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突发矿井灾害事故,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乱,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危害,我矿于2014年6月30日进行了矿井火灾灾害事故应急演练活动。

“MsoNormal” style=““>

一、演练目的 “MsoNormal” style=““>检验预案。通过开展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检验

《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技术性和科学性,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修正完善,以进一步提高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MsoNormal” style=““>完善准备。通过开展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检查应对矿井火灾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矿井火灾事故的应急准备工作。

“MsoNormal” style=““>锻炼队伍。通过开展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锻炼应急指挥机构、指挥人员的指挥能力;锻炼职工的应急避险逃生能力。“MsoNormal” style=““>磨合机制。通过开展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

“MsoNormal” style=““>科普宣教。通过开展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普及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全体职工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

“MsoNormal” style=““>

二、演练的预定目标

“MsoNormal” style=““>报警功能:报警迅速准确。

“MsoNormal” style=““>出警功能:调度员接警及时、记录详细准确、信息核实、传达信息迅速准确,并符合《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的程序。“MsoNormal” style=““>集结:应急救援指挥部所有成员和各专业组接到电话后,5分钟内赶到救援指挥部集结。“MsoNormal” style=““>应急指挥:指挥人员决策果断,符合《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的相关内容。

“MsoNormal” style=““>应急逃生和疏散:告知迅速,组织有序,正确佩带自救器,清点人员,沿火灾避灾路线安全撤离。

“MsoNormal” style=““>

三、演练时间、地点

“MsoNormal” style=““>时间:2014年6月30日09:30分

“MsoNormal” style=““>地点:2743-2#块掘进工作面

“MsoNormal” style=““> “MsoNormal” style=““>

四、参演单位和人员

“MsoNormal” style=““>依据《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功能的设计,本次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选择部分单位和人员参加。

“MsoBodyTextIndent” style=““>总 指 挥:

“MsoBodyTextIndent” style=““>副总指挥:

“MsoBodyTextIndent”> 成 员:

“MsoBodyTextIndent” style=““>

五、演练程序

“MsoBodyTextIndent” style=““>9:30分采掘一区跟班区长报告2743-2#块掘进工作面着火,正组织该区域作业人员撤退。矿调度接到汇报后立即通知值班领导和总指挥。值班领导安排切断该区域动力电源,并做好提升准备。跟班区

长报告撤退过程中1人下落不明,总指挥接到通知后启动了火灾事故急救援预案,成立了应急救援指挥部,通过对灾区进行经研究并下命令:

“MsoBodyTextIndent” style=““>1)通知兴隆公司调度室,请兴隆公司救护队支援救灾。

“MsoBodyTextIndent” style=““>2)通知带班领导到现场维持秩序并警戒。“MsoBodyTextIndent” style=““>3)监督检查组负责通过人员定位系统统计2743区域现有人员,统计结果及时汇报指挥部。

“MsoNormal” style=““>4)现场救援组立即组织救援所需人力物力,到位后救护队员在2743进风片口设置警戒,其他人员待命。

“MsoNormal” style=““>5)技术保障组立即将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监控系统图等图纸拿到指挥部,同时注意监测气体变化情况,并随时汇报。“MsoNormal” style=““>6)治安保卫组

安排人员在副井口和西梁井口设置警戒。

“MsoNormal” style=““>7)后勤保障组立即通知120急救中心,准备救援车辆,随时待命。

“MsoNormal” style=““>8)采掘一区值班领导迎接升井人员并做好职工安抚工作。

“MsoNormal” style=““>9)通风区随时监测灾区有害气体变化情况,及时汇报。“MsoNormal” style=““>9:42救护队赶到,得到救援指令后立即到井下设置救援基地,一小队待命,一小队进入灾区侦查,指挥部命令救护队注意安全,随时监测各种气体情况,瓦斯达到3%立即撤出灾区,随时检查巷道被破坏情况,确保退路安全,其他情况,随时汇报。“MsoNormal” style=““>9:47救护队进入灾区后汇报气体情况:瓦斯 0.30%,一氧化碳480 ppm,二氧化碳1.0%,氧气19%,巷道支护完好,轻度烟雾,能见度10米左右。指挥部命令救护队继续

侦查,发现伤员立即救出,注意安全,随时汇报灾区变化情况。

“MsoNormal” style=““>9:52救护队井下汇报已经发现被困矿工,矿工呼吸、脉搏微弱,处于昏迷状态,初步判断是一氧化碳中毒。经抢救已经有了生命体征,正在往井底车场抬运。灾区气体情况没有变化,火势没有变化,请求下一步行动指示。经研究指挥部命令救护队在掘进巷道片口抬棚以里,选择安全地点,用快速密闭封闭灾区,及时汇报,注意检查有害气体情况.“MsoNormal” style=““>10:10救护队员将受伤人员抬至井上,救护车立即送往医院救治,至此当班25人全部升井。“MsoNormal” style=““>10:32快速密闭建造完毕,灾区已经封闭,指挥部命令救护队升井。

“MsoNormal” style=““>10:40救护队全部升井。

“MsoNormal” style=““>10:50应急救援演练结束。

“MsoNormal” style=““>

六、演练成果 “MsoNormal” style=““>1.《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得到验证。

“MsoNormal” style=““>2.经验证矿井火灾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比较充分,能确保发生灾变时候及时投入使用。

“MsoNormal” style=““>3.通过本次演练,职工能正确佩戴自救器,按照火灾事故路线避险,迅速撤至新鲜风流中,使职工进一步熟悉避灾路线。

“MsoNormal” style=““>4.职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

“MsoNormal” style=““>5.通过此次演练救护队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提升。“MsoNormal” style=““>

七、演练存在的不足

“MsoNormal” style=““>1.在启动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时未说明响应级别。“MsoNormal” style=““>2.在调度对接听电话记录方面有不足之处,如:未详

细记录清楚通知各专业小组的具体时间。

“MsoNormal” style=““>3.《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细节方面仍需细化。

第五篇:2016矿井顶板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顶板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郑兴中兴(巩义)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

顶板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能够及时有效的对井下可能发生的顶板事故的工作地点做于预防,减少人员不被受到伤害,进一步提高我矿职工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及应急救援能力,检验、提高职工抢险、避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小事故的发生,财产不受到损失,保持正常的生产秩序。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经矿领导研究决定,拟定于2016年6月中旬组织开展2016矿井顶板事故应急救援专项演练。

演练方案如下:

一、演练目的

1、检验职工在井下发生顶板事故时的应变避灾能力及应急处置能力。

2、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可行性和可靠性。

3、检验全体参演人员是否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应急救援程序。

4、积累经验以改进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工作。

二、演练方式及原则

1、方式:采取实地演练。即在模拟环境下组织专项应急演练

2、原则:顶板事故应急处理要坚持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分级管理,自救互救相结合的原则。

三、救灾演练内容

1、检验职工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2、检验职工对避灾路线的熟悉程度。

3、检验矿山救护队急救反应能力。

4、检验物资供应、安全防护、及后勤保障能力等项目。

四、参加演练单位、人员及职责

(一)为保证此次应急演练顺利进行,特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 指 挥:范文奇

副 指 挥:张五行 张书灿 王建平张列江 陈中州

成 员:张固岗 杨保平吕占立 姜现召 王小伟

王占柱 秦成茂 石保军 周龙喜 吕东伟

屈新现 张文明 马中源 杨发海

指挥部设在调度室,电话(内线)6000、6001(外线)0371-64034799

(二)职责

1、总指挥职责:

(1)分析判断事故、事件或灾情的受影响区域、危害程度,确定相应应急救援级别;

(2)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反应组织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3)批准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现场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4)报告上级机关,与当地政府应急反应组织或机构进行联系,通报事故、事件或灾害情况。

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方案和措施。协助总指挥组织应急救援演练相关工作。按照营救遇

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方案和措施,负责组织处理事故所参加人员在指挥部待命,负责协调救灾所需的设备和物资的协调工作。

3、成员职责

调度室:接收到井下顶板事故报告后;及时通知指挥部成员;负责向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及应急救援进展情况;传递现场信息,传达指挥部下达的命令,做好上传下达,做好相关记录。负责详细统计和掌握入井、出井人数以及留在井下各地点的人数相关信息。

通风科:负责井下通风工作,确保救灾时的通风保障工作。安全科:负责监督应急救援中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工作。生产科:负责井下事故相关技术资料的提供,协调指挥,及时安排巷道维护等工作。

机电科: 掌握事故地点供电和停送电情况确保救灾用电,及时做好应急救援时地面通讯保障工作,负责井上下应急救援演练过程中的通讯联络畅通工作。

后 勤: 保证应急救援所需物资和设备设施供应工作。负责为指挥部成员提供应用物资、伤员运送、后勤服务提供车辆后勤保障工作。保障井下遇险人员的食物供应工作,在应急救援过程中能够迅速有效的解决受伤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保卫科:负责应急救援演练过程中的治安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疏散撤离人员的安全工作。

(二)根据井下救灾演练任务,专业组具体分工:

1、抢险救援组:

组 长:王占柱

成 员:辅助救护队相关人员

职 责:按照救灾指挥部的命令,负责保障应急救援时能及时有效抢救受伤人员,并执行与救灾演练有关的其他措施。

2、机电通讯组: 组 长:吕东伟

成 员:井上下岗位操作人员

职 责:负责矿井的停送电工作,保证主扇运转正常,并及时完成其他相关任务。

3、调度指挥组: 组长:张固岗 成员:杨保平吕占立

职责:确保演练期间指挥部与井上下的通讯畅通和监测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4、后勤保障组: 组长: 陈中州

成员:马中源 杨发海

职责:及时准备好必要的救援器材,并按照指挥部的命令,由通风队和运输队迅速运往救灾地点。

5、安全保卫组: 组长:张文明

成员:保卫科相关人员

职责:负责救灾秩序,严禁无关人员入井,查点出入井人数,并随时报告指挥部

6、技术专家组: 组长:王建平

成员:各相关专业人员

职责:负责井上下顶板事故应急演练相关技术资料,对每个环节持有重要资料,协调并收集演练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对每个环节和演练过程中出现了漏洞提出意见,按照煤矿《三大规程》进行考核,对此次应急演练做好评估等工作。

五、具体要求

1、矿长是抢险救灾工作的全权指挥者,在副职矿长的协助下,根据《煤矿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相关要求,按照规则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2、所有参加演练相关人员,接到电话后以最快速度到达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到。

3、在矿井应急演练过程中,所有单位和人员必须由指挥部统一指挥,严禁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4、演练过程中,参加演练的各组人员必须随时向指挥部汇报应急演练情况,指挥部认真填写记录。

5、演练期间,安全科要对演练过程和参加演练的单位和人员认真监督检查,防止弄虚作假,确保应急演练圆满完成。

6、演练前,所有参加演练的人员都必须认真学习《矿井顶板事

故应急救援预案》,按要求做好现场处置和避灾的各项工作。

六、演练过程

(一)演练时间

2016年6月15日15点00分。

(二)演练地点

+238底板加固巷掘进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

(三)演练经过

1、演练准备阶段

2016年6月10日—2016年6月15日演练准备阶段,安全科组织对所有应急演练所参加的相关人员进行贯彻学习。

2016年6月15日15:00由总指挥宣布进行顶板事故应急演练开始。

2、演练经过

15:05,矿调度室值班人员接到开拓一队当班班组长汇报,+238底板加固巷掘进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冒顶距离3米,无人员埋压,可以通风,但是人员无法通过。现场其他人员已全部撤至安全地点。

15:07,矿调度室值班人员接到开拓一队当班班组长的灾情汇报后,立即通知当日值班的矿长和顶板应急救援演练指挥部成员。

15:10,矿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等领导和技术科、地测科、安全科、通风科、机电科、后勤科、保卫科等与救援有关的科室先后赶到矿调度,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15:10,矿长赶到矿调度室,听取了有关灾情的汇报后,立即启

动《顶板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5:10,调度室把存放的符合实际的矿井压风系统图、供水系统图、避灾路线图、监测监控装置布置等图交给总指挥,以备救援时能当场使用。

15:12,总指挥当机立断通知井下带班矿长,安排安全检查工、瓦斯检查员对冒顶地点的风量及瓦斯、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查,并且安排一名人员在电话处接听电话,以便有情况及时联系。

15:13,总指挥通知当地医护工作人员携带必要医疗器械前往现场救援。同时安排医院做好救援准备,后勤做好物资供应,保卫科在地面维持秩序。

16:00,冒顶地区被清通后,确定人员一切安全。

16:05,总指挥宣布《顶板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胜利结束。

七、演练总结

演练结束后,由安全科组织参加此次演练的人员对本次演练情况进行认真总结,查找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对顶板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对在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汇总,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便于在以后演练过程中参考。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115406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