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医学影像设备学》题 集

《医学影像设备学》题 集



第一篇:《医学影像设备学》题 集

《医学影像设备学》

练习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X线的本质是。

2、X线球管的基本结构包括:、、。

3、X线发生装置的基本结构包括:、、。

4、CR的关键是用 替代X线胶片,曝光后由 读出潜影,并转换成数字信号传入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DR则是利用 将穿过人体的X线直接转换成数字信号,经计算机处理成像。

二、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向是完成介入治疗的关键。()A、对 B、错

2、专用的透视X光机将逐步淘汰,原因是图像质量太差。()A、对 B、错

3、X线管灯丝工作电压一般为5-12V左右,因此灯丝电路绝缘要求不高。

()A、对 B、错

4、灯丝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A、对 B、错

5、荧光屏的作用是将携带人体内部结构信息的X线转换为可见光影像。

()A、对 B、错

6、逆变器的作用是将低压交流电转换成高压直流电。()A、对 B、错

7、核医学成像设备是通过有选择地测量摄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所放射 的X射线,实现人体组织成像。()A、对 B、错

8、普通CT只能进行普通扫描,同样螺旋CT只能进行螺旋扫描。()A、对 B、错

9、靠近X线管阳极端的X线强度大于阴极端。()A、对 B、错

10、多层螺旋CT成像中,层厚的大小由探测器的组合决定。()A、对 B、错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设备中,不属X线成像设备的是:()

A、CT B、DSA C、PET D、乳腺机

2、下列医学影像设备中,信息载体不是电磁波的是:()

A、CT B、DSA C、PET D、USG

3、关于X线的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代表X线穿透力 B、与X线波长成正比 C、与靶物质原子序数有关 D、与管电压呈正比

4、关于X线的量,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曝光时间有关 B、与X线波长无关 C、与管电压无关 D、与灯丝电流大小有关

5、下列哪项不是X线产生的必要条件:()

A、电子源 B、高压整流 C、真空中高速电子流 D、靶物质

6、关于固定阳极X线球管,说法有误的是:()

A、X线管的靶面热量主要通过热传导散热 B、焦点尺寸大,负载功率有限 C、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D、由于阳极固定,使用寿命较长

7、旋转阳极X线管的阳极旋转的目的是:()

A、提高X线产生质 B、增大X线产生的量 C、降低阳极效应 D、使单位面积阳极靶面受热减小,从而增大球管的功率,减小焦点

8、关于实际焦点与有效焦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际焦点指灯丝发射电子聚焦后轰击在阳极靶面上的面积 B、实际焦点一定的情况下,减小靶角可以减小有效焦点 C、有效焦点指实际焦点在X线管长轴方向的投影 D、有效焦点越小得到的影像越清晰

9、下列措施无助减小影像几何模糊的是:()A、使用小焦点 B、缩小物-片距

C、增加管电压 D、物-片距一定情况下,增大焦-片距

10、关于阳极效应,说法有误的是:()

A、由于阳极靶面与X线投照方向存在一定的角度,使X线强度分布不均 B、在X线管的长轴方向上,阴极端X线强度低于阳极端 C、阳极效应会造成X线影像的密度不均 D、胸椎摄影时可利用阳极效应,球管阴极朝下

11、X线球管是X线成像设备中关键的部件之一,其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A、焦点大小 B、热容量 C、最高管电压 D、最大管电流

12、关于X线管阳极特性曲线,描述正确的是:()A、灯丝加热电流在某一恒定值下,管电流与管电压的关系 B、管电流在某一恒定值下,灯丝加热电流与管电压的关系 C、管电压在某一恒定值下,灯丝加热电流与管电流的关系 D、灯丝加热电流在某一恒定值下,电源电压与管电压的关系

13、关于X线机高压变压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必须浸在绝缘油中使用 B、摄影时初级电流大 C、输入电压低,输出电压高 D、初级绕组匝数比次级多

14、某X线机高压变压器的初、次绕组匝数比3:1000,空载时若次级输出50kV,初级输入电压应是:()

A、100V B、90V C、150V D、120V

15、目前绝大多数胃肠X线机中,X线影像采集装置为:()A、荧光屏 B、增感屏 C、I.I-TV D、IP板

16、关于程控X线机(与普通X线机相比)的特点,说法有误的是:()A、程控机一般采用单片机对KV、mA、S三参数及工作流程等进行编程控制 B、设有开机自检功能 C、设有故障自诊断程序 D、高压必须采用直流逆变技术

17、中高频X线机结构上与工频机最主要的区别是:()A、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 B、X线球管功率大

C、灯丝电路采用直流逆变技术 D、高压变压器的工作频率高

18、胃肠X线机与普通摄影相比最大的优势是:()

A、影像空间分辨率高 B、动态观察,实时点片; C、影像密度分辨率高 D、连续点片摄影

19、影像增强器中,光电阴极的作用是:()

A、将穿过人体的X线转换成可见光 B、将X线转换成电子 C、将荧光层发出的可见光转换成电子 D、将电子加速并聚焦 20、自然界中的物理量多为模拟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模拟量的是:()

A、X线剂量 B、质量 C、原子数 D、温度

21、下列影像设备中,不属于数字化设备的是:()

A、CT B、电视透视 C、CR D、DR

22、下列处理过程中属于模数转换(A/D)的是:()A、显示器显示图像 B、激光相机打印胶片 C、激光扫描仪读取IP板上信息 D、用MP3播放器听歌

23、数字图像中,像素的大小为100um时,其空间分辨率为:()A、10LP/mm B、10LP/cm C、5LP/mm D、50LP/cm

222

224、数字图像中,图像的黑白程度称为灰度,灰度等级多少称为灰阶,灰阶为10Bit时,灰度等级数为:()A、768 B、1024 C、2048 D、128

25、I.I-TV系统(影像增强器+摄像机)在X线成像中应用非常广泛,其最大优势是:(A、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B、技术成熟,可进行动态观察 C、图像空间分辨率高 D、易实现数字化

26、关于CR,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mputed Radiography 的缩写,简称CR B、用IP板取代胶片,摄片后由激光扫描仪读出

C、必须配置CR专用的X线机 D、IP板需要使用暗盒

27、CR成像中,曝光条件稍有偏差,同样可得到较满意的图像,这是因为:()A、CR系统会自动调节曝光量 B、IP板对X剂量不敏感 C、IP板有特大的动态范围 D、通过调节图像窗宽窗位

28、关于CR系统的特点,描述有误的是:()

A、可对传统X线机进行数字化 B、降低了X线剂量 C、可对图像进行各种后处理,提高了图像质量 D、必须使用激光胶片

29、DR与CR相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A、DR图像清晰度优于CR,信噪比高 B、DR拍片速度快,成像间隔为数秒

C、平板探测器的寿命长,IP板使用次数有限

D、DR图像是数字化图像,可接入PACS系统,而CR图像不能

30、DR摄影比传统增感屏-胶片相比X线剂量大幅降低,这主要由于:()

A、DR所采用的X线机一般为高频机,射线质量高 B、DR用探测器面积较大,可大范围成像 C、平板探测器有极宽的宽容度及较高灵敏度 D、DR采用自动曝光控制技术(AEC))

31、数字图像与传统胶片相比,没有优势的是:()

A、数字图像可进行后处理,诊断信息增多 B、成像速度 C、图像空间分辨率 D、图像密度分辨率

32、螺旋CT与普通CT相比关键是采用了:()

A、固体探测器 B、滑环技术 C、不同重建算法 D、高档计算机

33、CT图像有较好的密度分辨率,这是因为:()

A、CT探测器的动态范围宽 B、CT所用X球管功率较大 C、CT是断面成像 D、采用特殊重建软件

34、螺旋扫描中,下列那种螺距值会造成漏扫:()

A、Pitch=1 B、Pitch=0.5 C、Pitch=1.5 D、Pitch=0.8

35、关于CT成像原理,说法不正确的是:()A、CT是利用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衰减系数不同成像 B、CT球管绕人体旋转,进行不同角度投射

C、每个CT探测器探测到的数据,构成CT图像中的一个点即像素 D、CT探测器接收到数据后通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送计算机处理

36、目前常用CT为第三代CT,其X线束形状为:()A、笔形 B、锥形 C、扇形 D、圆形

37、CT球管前方一般装有滤过器,关于其作用,错误的是:()A、吸收软射线 B、使X线能量均匀分布 C、减小信号强度差异 D、提高射线能量

38、CT常规(Sequence)扫描中,控制图像层厚的是:()A、探测器宽度 B、准直器宽度 C、扫描时间 D、重建算法

39、CT探测器的作用是:()

A、探测病人位置是否准确 B、接收X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C、探测扫描时有无散射线 D、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

40、固体探测器与气体探测器相比,主要优点是:()

A、相邻的探测器之间缝隙小 B、极高的光子转换效率 C、晶体发光后余辉较长 D、一致性较好

41、CT扫描成像基本步骤不包括:()

A、采集数据 B、数据处理 C、重建图像 D、图像打印

42、下列哪种元素不能进行MR成像:()

A、13C B、31P C、2H D、23Na

43、氢质子进入外部静磁场后,正确的描述是:()

A、由于静磁场的作用,氢质子全部顺磁场排列

B、由于静磁场的作用,氢质子全部逆磁场排列

C、由于静磁场的作用,氢质子顺、逆磁场排列数目各半

D、顺磁场排列的质子是低能稳态质子,约多于逆磁场排列的质子

44、下列有关超导磁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场强高

B、磁场需电源维持

C、磁场均匀度高

D、磁场稳定性好

45、在1.5Tesla的场强中,氢质子(1H)的共振频率约为:()

A、6.4MHz B、21.3MHz C、42.6MHz D、63.9MHz

46、横向弛豫是指:()

A、T1弛豫 B、自旋-自旋弛豫

C、自旋-晶格弛豫 D、氢质子顺磁场方向排列

47、在MR成像过程中,三个梯度磁场启动的先后顺序是:()

A、层面选择—相位编码—频率编码 B、层面选择—频率编码—相位编码

C、相位编码—频率编码—层面选择 D、频率编码—相位编码—层面选择

48、MR成像中,关于层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射频频带宽度一定时,梯度场梯度越小,选取层面越厚

B、当层面梯度一定时,射频频带宽度越宽,选取层面越薄 C、层面越厚,图像空间分辨率下降

D、层面越厚,图像SNR(信噪比)越高

49、在SE序列中,采用长TR、长TE所成的图像是:()

A、T1WI B、T2WI C、FLAIR D、质子密度加权像 50、关于超声的回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超声回波强弱反映组织的声特性阻抗差异 B、超声在人体内不同组织的界面,会产生回波

C、根据接收到回波的时间及声速,可计算出产生回波的界面到体表的距离 D、回波的幅值与组织密度有关,与传播距离无关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简述高压发生器的作用?

2、简述X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结构?

3、CT扫描成像系统的基本构成?

4、简述磁共振系统基本构成?

5、简述超声成像仪中,超声探头的作用?

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试述影像增强器的工作原理?

2、试述空间电荷效应及空间电荷补偿的原则?

3、什么是CT成像中的部分容积效应,如何减小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

4、何谓图像的空间分辨率,CT成像中影响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

7、核医学成像设备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所放射的γ射线,对人体进行照射,检测人体对γ射线的衰减程度实现人体组织成像。()A、对 B、错

8、螺旋CT也可以进行普通扫描(Sequence)。()A、对 B、错

9、单相全波整流X线机电路中,mA的测量一般通过整流后测量。()A、对 B、错

10、靠近X线管阳极端的X线强度大于阴极端。()A、对 B、错

练习二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X线成像是利用人体不同组织的 差异进行成像。

2、X线产生的必备条件有:、、。

3、目前MRI设备中,常用的磁体类型有:、、。

4、CR的关键是用 替代X线胶片,曝光后由 读出潜影,并转换成数字信号传入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DR则是利用 将穿过人体的X线直接转换成数字信号,经计算机处理成像。

二、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设备,需要利用以CT、MRI或DSA等影像设备为基础的立体定向装置进行 精确定位。()A、对 B、错

2、专用的透视X光机将逐步淘汰,原因是射线剂量不利于人群健康。()A、对 B、错

3、由于灯丝公共端与高压阴极相连,因此灯丝电路绝缘性能要求同样很高。

()A、对 B、错

4、灯丝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匝数比次级多。()A、对 B、错

5、光电转换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可见光等电磁波转换成电信号。()A、对 B、错

6、逆变器的作用是将直流电转换成一定频率的交流电。()A、对 B、错

7、核医学成像设备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所放射的γ射线,对人体进行照射,检测人体对γ射线的衰减程度实现人体组织成像。()A、对 B、错

8、螺旋CT也可以进行普通扫描(Sequence)。()A、对 B、错

9、单相全波整流X线机电路中,mA的测量一般通过整流后测量。()A、对 B、错

10、靠近X线管阳极端的X线强度大于阴极端。()A、对 B、错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医学影像设备中,信息载体不是电磁波的是()

A、CT B、PET C、DSA D、USG

2、下列哪项不是X线成像设备()

A、CT B、乳腺机 C、PET D、DSA

3、X线发生装置一般不包括()

A、X线球管 B、高压发生装置 C、摄影床 D、控制台

4、关于X线的量,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曝光时间有关 B、与X线波长无关 C、与管电压无关 D、与灯丝电流大小有关

5、关于X线的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代表X线穿透力 B、与X线波长成正比 C、与靶物质原子序数有关 D、与管电压呈正比

6、固定阳极X线管阳极头上罩有阳极帽,其作用是()A、平衡阳极重量 B、固定靶面

C、散热 D、吸收二次电子及部分吸收散射线

7、旋转阳极X线管的阳极结构:()A、阳极头、转子 B、阳极头、阳极柄 C、靶面、钼杆、转子 D、阳极帽、转子、钼杆

8、关于实际焦点与有效焦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际焦点指灯丝发射电子聚焦后轰击在阳极靶面上的面积 B、实际焦点一定的情况下,减小靶角可以减小有效焦点 C、有效焦点指实际焦点在X线管长轴方向的投影 D、有效焦点越小得到的影像越清晰

9、下列措施无助减小影像几何模糊的是()A、使用小焦点 B、缩小物-片距

C、增加曝光时间 D、物-片距一定情况下,增大焦-片距

10、关于阳极效应,说法有误的是()

A、由于阳极靶面与X线投照方向存在一定的角度,使X线强度分布不均 B、在X线管的长轴方向上,阴极端X线强度低于阳极端 C、阳极效应会造成X线影像的密度不均 D、胸椎摄影时可利用阳极效应,球管阴极朝下

11、大功率X线管中,管壳采用陶瓷或金属,其目的是:()

A、采用金属或陶瓷制成,易于安装,无需管套 B、坚固结构,防止震动 C、防止电子轰击致钨沉积和被击穿 D、吸收散射线

12、对灯丝发射特性曲线的解释,正确的是()A、一定管电流时,灯丝加热电流与电源电压的关系 B、不同管电流下,灯丝加热电流与管电压的关系 C、不同灯丝加热电流下,管电流与管电压的关系 D、管电压一定时,管电流与灯丝加热电流的关系

13、对钼靶X线管,叙述正确的是()A、软组织摄影时,主要利用钼产生的连续X线

B、相同灯丝加热电流和相同管电压下,钼靶管比钨靶管获得管电流小 C、钼靶X线管的极间距离比钨靶管的小 D、钼靶产生的X线主要对密度高的组织摄影

14、关于X线机高压交换闸的错误叙述是()

A、必需浸在绝缘油中使用 B、用来切换高压 C、一般安装在控制台 D、用来切换灯丝电压

15、关于空间电荷补偿,说法不正确的是:()A、灯丝加热电流一定时,由于空间电荷效应,管电流随管电压增大而增大 B、为获得稳定管电流,管电压增大时应适当降低灯丝加热电压 C、为获得稳定管电流,管电压减小时应适当增大灯丝加热电压

D、管电压一定情况下,管电流大小随灯丝加热电压增大而增大,需进行空间电荷补偿

16、胃肠X线机与普通摄影相比最大的优势是()A、影像空间分辨率高 B、动态观察,实时点片; C、影像密度分辨率高 D、连续点片摄影

17、中高频X线机结构上与工频机最主要的区别是()A、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 B、X线球管功率大

C、灯丝电路采用直流逆变技术 D、高压变压器的工作频率高

18、关于程控X线机(与普通X线机相比)的特点,说法有误的是()A、程控机一般采用单片机对KV、mA、S三参数及工作流程等进行编程控制 B、设有开机自检功能 C、设有故障自诊断程序 D、高压必须采用直流逆变技术

19、影像增强器中,荧光层的作用是()

A、将穿过人体的X线转换成可见光 B、将X线转换成电子 C、将荧光层发出的可见光转换成电子 D、将电子加速并聚焦 20、自然界中的物理量多为模拟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模拟量的是()

A、X线剂量 B、质量 C、原子数 D、温度

21、下列影像设备中,不属于数字化设备的是()

A、CT B、电视透视 C、CR D、DR

22、数字化环节中,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电路称为:()

A、数模转换器 B、积分电路 C、A/D转换器 D、光电转换

23、数字图像中,像素的大小为50um时,其空间分辨率为:()A、10LP/mm B、10LP/cm C、5LP/mm D、50LP/cm

222

224、数字图像中,图像的黑白程度称为灰度,灰度等级多少称为灰阶,灰阶为8Bit时,灰度等级数为:()A、768 B、1024 C、256 D、128

25、I.I-TV系统(影像增强器+摄像机)在X线成像中应用非常广泛,其最大优势是()

A、技术成熟,可进行动态观察 B、易实现数字化 C、图像空间分辨率高 D、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26、关于CR,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mputed Radiography 的缩写,简称CR B、用IP板取代胶片,摄片后由激光扫描仪读出 C、必须配置CR专用的X线机 D、IP板需要使用暗盒

27、CR成像中,曝光条件稍有偏差,同样可得到较满意的图像,这是因为(A、CR系统会自动调节曝光量 B、IP板对X剂量不敏感 C、IP板有特大的动态范围 D、通过调节图像窗宽窗位

28、关于CR系统的特点,描述有误的是:()

A、可对传统X线机进行数字化 B、降低了X线剂量

C、可对图像进行各种后处理,提高了图像质量 D、必须使用激光胶片

29、DR摄影比传统增感屏-胶片相比X线剂量大幅降低,这主要由于:()E、DR所采用的X线机一般为高频机,射线质量高 F、DR用探测器面积较大,可大范围成像 G、平板探测器有极宽的宽容度及较高灵敏度 H、DR采用自动曝光控制技术(AEC)30、DR与CR相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E、DR图像清晰度优于CR,信噪比高 F、DR拍片速度快,成像间隔为数秒

G、平板探测器的寿命长,IP板使用次数有限

H、DR图像是数字化图像,可接入PACS系统,而CR图像不能

31、数字图像与传统胶片相比,没有优势的是:()

B、数字图像可进行后处理,诊断信息增多 B、成像速度 C、图像空间分辨率 D、图像密度分辨率

32、螺旋CT与普通CT相比关键是采用了:()

A、固体探测器 B、高性能计算机 C、不同重建算法 D、滑环技术)

33、CT图像有较好的密度分辨率,这是因为:()

B、CT探测器的动态范围宽 B、CT所用X球管功率较大 C、CT是断面成像 D、采用特殊重建软件

34、螺旋扫描中,下列那种螺距值会造成漏扫:()

A、Pitch=1 B、Pitch=1.5 C、Pitch=0.5 D、Pitch=0.8

35、关于CT成像原理,说法不正确的是:()E、CT是利用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衰减系数不同成像 F、CT球管绕人体旋转,进行不同角度投射

G、每个CT探测器探测到的数据,构成CT图像中的一个点即像素 H、CT探测器接收到数据后通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送计算机处理

36、目前临床使用的CT多为:()

A、第五代CT B、第二代CT C、第三代CT D、第四代CT

37、CT成像装置中准直器的作用是:()

A、吸收软射线 B、使X线能量均匀分布 C、控制X线束的宽度,从而控制层厚 D、提高射线能量

38、CT常规(Sequence)扫描中,控制图像层厚的是:()A、探测器宽度 B、准直器宽度 C、扫描时间 D、重建算法

39、CT探测器的作用是()

A、探测病人位置是否准确 B、接收X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C、探测扫描时有无散射线 D、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

40、与固体探测器相比,气体探测器的优点的是()

A、光子转换效率高 B、几何利用率高

C、有较好的一致性 D、余辉时间短

41、CT扫描成像基本步骤不包括()

A、采集数据 B、数据处理 C、重建图像 D、图像处理

42、下列哪种元素不能进行MR成像()

A、13C B、31P C、2H D、23Na

43、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逆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高能不稳态质子 B、顺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高能稳态质子 C、顺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高能不稳态质子

D、逆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低能稳态质子

44、下列有关永磁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场强低 B、磁场无需电源维持 C、磁场均匀度高 D、运行费用低

45、在0.3Tesla的场强中,氢质子(1H)的共振频率约为()

A、12.9MHz B、21.3MHz C、42.6MHz D、63.9MHz

46、纵向弛豫是指()

A、T2弛豫 B、自旋-自旋弛豫

C、自旋-晶格弛豫 D、氢质子顺磁场方向排列

47、在三个梯度磁场的设置及应用上,下述哪一项正确()

A、只有层面选择梯度与相位编码梯度能够互换

B、只有层面选择梯度与频率编码梯度能够互换 C、只有相位编码梯度与频率编码梯度能够互换 D、三种梯度磁场均能互换

48、SE序列中,90°射频(RF)的目的是()A、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37%的水平 B、使磁化矢量倒向负Z轴

C、使磁化矢量倒向XY平面内进动 D、使失相的质子重聚

49、在SE序列中,采用短TR、短TE所成的图像是()

A、T1WI B、T2WI C、FLAIR D、质子密度加权像 50、探头是超声成像设备的关键部件,其工作的物理基础是:()A、多普勒效应 B、压电效应 C、霍尔效应 D、光电效应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简述X线管的基本结构?

2、简述中、高频X线机的主要应用特点?

3、简述X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结构?

4、试述磁共振系统的基本结构?

5、简述超声成像的特点?

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X线发生装置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2、影像增强器的工作原理?

3、CT成像中,何谓图像密度分辨率,影响图像密度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

4、试述MRI成像中像素空间位置的确定?

练习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电容充放电式X线机主要是依靠小容量的高压变压器对电容

,当电压达到一定数值后,电容累积的电荷通过X线管

而产生X线。2.X线管的作用是将

转换成。

3.高压发生器的作用是为X线管提供

。4.X线管阴极的作用

和。

5.X线管的三种散热的方式是

、、。6.影像增强器主要是由、、组成。

7.在自整流X线机中,高压整流是利用X线管自身的 导电特性进行整流。8.MR设备的磁体类型包括

、、。9.MR中的梯度磁场有

、、。10.MR的组成是

、、、。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有效焦点

2.最高管电压

3.最长曝光时间

4.部分容积效应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自然界中的物理量多为模拟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模拟量的是:()

A、X线剂量 B、质量 C、原子序数 D、温度

2、下列影像设备中,不属于数字化设备的是:()

A、CT B、电视透视 C、CR D、DR

3、数字化环节中,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称为:()

A、数模转换器 B、积分电路 C、A/D转换器 D、光电转换

4、数字图像中,像素的大小为100um时,其空间分辨率为:()A、10LP/mm2 B、10LP/cm2 C、5LP/mm2 D、50LP/cm2

5、数字图像中,图像的黑白程度称为灰度,灰度等级多少称为灰阶,灰阶为10Bit时,可以观察到的等级数为: A、768 B、2048 C、1024 D、1076

6、I.I-TV系统(影像增强器+摄像机)在X线成像中应用非常广泛,其最大优势是:()A、结构简单 B、可进行动态观察 C、图像空间分辨率高 D、价格便宜

7、关于CR,说法欠妥的是:()

A、Computed Radiography 的缩写,简称CR B、用IP板取代胶片,摄片后由激光扫描仪读出 C、IP板需要使用暗盒 D、必须配置CR专用的X线机

8、关于IP板,描述不当的是:()

A、IP板中所含的特殊物质感光后,形成潜影,激光激发可再次发光,经光电转换成数字信号 B、IP板中所含的特殊物质感光后,形成潜影,也可经显影,定影后由扫描仪读出 C、IP板中所含的特殊物质为辉尽性荧光物质,一般用氟卤化钡晶体 D、IP板可重复使用,但使用次数有限

9、关于IP板特性,描述不当的是:()

A、IP板有特大宽容度,可精确检测组织间差异

B、IP板曝光后,形成的潜影信息会发生自动消退现象,因此必须及时扫描 C、IP板中信息读出后信息自动消退,无需特殊清除处理

D、IP板不仅对X线敏感,对其它电磁波如紫外线、βγ线也敏感,因此需用暗盒

10、CR进行摄片,曝光条件稍有偏差时,同样可得到较满意的图像,这是因为:()A、CR会自动调节曝光量 B、IP板对X剂量不敏感 C、IP板有特大宽容度,系统自动设定读出条件 D、通过调节图像窗宽窗位

11、关于CR系统的特点,描述有误的是:()

A、可对传统X线机进行数字化 B、降低了X线剂量 C、可对图像进行各种后处理,提高了图像质量 D、必须使用激光胶片

12、下列处理过程中不存在数模转换(D / A)的是:()

A、显示器显示图像 B、激光相机打印胶片 C、激光扫描仪读取IP板上信息 D、用MP3播放器听歌

13、关于DR,说法欠妥的是:()

A、用平板探测器替代胶片,摄片后由激光扫描仪读出

B、平板探测器将穿过人体的X线直接转换成电信号,经A/D转换送至计算机处理 C、必须配置DR专用的X线机 D、无需使用暗盒

14、关于CR与DR,说法不恰当的是:()

A、CR需要暗盒DR不需要

B、DR图像是真正数字化X线,而CR不是 C、DR成像速度较CR快 D、DR操作较CR简单

15、DR摄影比传统增感屏-胶片相比X线剂量大幅降低,这主要由于:()

I、DR所采用的X线机一般为高频机,射线质量高 J、DR用探测器面积较大,可大范围成像 K、平板探测器有极宽的宽容度及较高灵敏度 L、DR采用自动曝光控制技术(AEC)

16、数字图像与传统胶片相比,没有优势的是:()C、数字图像可进行后处理,诊断信息增多 B、成像速度 C、图像空间分辨率 D、图像密度分辨率

17、螺旋CT与普通CT相比关键的采用了:()

A、增加探测器数目 B、滑环技术 C、不同重建算法 D、高档计算机

18、通常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能不包括:()

A、病人登记 B、病人分诊功能 D、报告管理 D、胶片管理

19、DR与CR相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I、DR图像清晰度优于CR,信噪比高 J、DR拍片速度快,成像间隔为5秒

K、平板探测器的寿命长,IP板使用次数有限 L、DR图像可接入PACS系统,而CR图像不能 20、磁共振组成结构不包括:()

A、磁体

B、梯度线圈

C、射频线圈

D、激光扫描仪

21、CT的时间分辨率指:()

A、机架旋转一周所用时间长短 B、机架旋转一周检查床的移动距离 C、一次螺旋扫描最长的时间 D、重建出一幅图像所需时间

22、关于CT成像原理,说法不正确的是:()I、CT是利用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衰减系数不同成像 J、CT球管绕人体旋转,进行不同角度透射

K、CT探测器接收到数据后通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送计算机处理 L、每个CT探测器探测到的数据,构成CT图像中的一个点即像素

23、目前常用CT为第三代CT,其X线束形状为:()A、笔形 B、锥形 C、扇形 D、圆形

24、CT球管前方一般装有滤过器,其作用是:()A、吸收软射线 B、使X线能量均匀分布 C、减小信号强度差异 D、提高射线能量

25、CT常规(Sequence)扫描中,控制图像层厚的是:()A、探测器宽度 B、前准直器宽度 C、扫描时间 D、重建算法

26、关于数字化,下列说法中不妥的是:()A、所谓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把自然界中的声、光、电等模拟量砖变成数字信号; B、数字化是将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变成数字编码,用于传输和处理的过程; C、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反映物理量更精确;

D、数字化环节中,转换成数字信号目的是便于计算机处理;

27、下列环节中属于模数(A/D)转换的是:()A、用MP3听歌 B、用数码相机拍照 C、显示器显示图象 D、打印数码相片

28、关于CT图像的密度分辨率,不正确是:()A、与探测器的灵敏度成正比 B、与扫描层厚成正比

C、与X线的剂量呈正比 C、与重建矩阵大小成正比

29、螺旋扫描中,下列那种螺距值会造成漏扫:()

A、Pitch=1 B、Pitch=0.5 C、Pitch=1.5 D、Pitch=0.8

30、CT图像有较好的密度分辨率,这是因为:()

C、CT探测器的动态范围宽 B、CT所用X球管功率较大 C、CT是断面成像 D、采用特殊重建软件

四、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射频系统的组成结构包括()

A、射频发射接收线圈 B、射频脉冲发生器 C、射频发射接收放大器 D、梯度放大器

2、下列有关超导磁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场强高 B、磁场稳定性好 C、磁场均匀度高 D、磁场需电源维持

3、通常PACS(Picture Archiv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系统主要功能包括:()A、用计算机存储和管理影像科乃至全院的图像

A、通过DICOM标准将所有检查设备、影像工作站、WEB浏览器等连网 B、与异地PACS系统相连,实现远程会诊 D、影像科人员的相关资料保存及管理

4、CT与普通摄片相比,优势在于:()

A、真正的断面成像 B、图像清晰,密度分辨率极高 C、可利用CT进行骨密度测量 D、可进行三维成像等后处理

5、螺旋CT的扫描特点:()

A、球管-探测器连续转动 B、探测器连续采集 C、检查床连续移动 D、X线连续产生

6、永久磁体的优点有()

A、磁体轻 B、造价低 C、维护费用低 D、不耗电

7、数字化X线成像与传统屏片系统相比有很多优点:()A、降低X剂量

B、可以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保存、显示、打印 C、可以进行三维重建等后处理 D、可接入PACS系统,实现远程会诊

8、关于CT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正确是:()

A、与准直器宽度成反比 B、与扫描视野FOV成反比 C、与扫描层厚成正比 C、与重建矩阵大小成正比

9、螺旋CT扫描与常规扫描相比,优点有:()A、连续扫描,避免漏扫 B、回顾性重建,提高病变检出率 C、减少呼吸和运动伪影 D、提高了图像Z轴空间分辨率

10、有关MR扫描室射频屏蔽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铜板屏蔽 B、观察窗用铅玻璃 C、门缝用铜弹片贴合 D、通风口用铜网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试述光电管自动曝光的控时原理?

2.试述XTV的工作原理

3.请写出X线机电源电路中自耦变压器B1得电工作所必须的条件(工作过程)。

4.试述单相全波桥式整流电路的原理,并画出高压变压器次级两端电压波形图及X线管两端电压波形图。

练习四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X线管的作用是将__________转换成____________;2.高压初级电压的控制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3.电子限时器是利用_________的充放电特性;

4.XTV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部分组成; 5.高压绝缘油(变压器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6.MR的组

成是、、、。7.MR中的梯

场有、、。

8.MR设备的磁体类型包括、、。

二、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1.X线管的灯丝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2.X线管不需要灯丝加热就可以直接加高压;()

3.荧光屏的作用是将携带人体内部结构信息的X线转换为可见光影像;()

4.保持高压变压器初级、次级线圈匝数不变,改变高压变压器初级输入电压对X线管两端电压没有影响;()

5.X线管的容量主要由mA和时间S决定;()

6.管电流调节电路的作用实际上是调节X线管的灯丝加热电压;()7.XTV透视所需的X剂量是荧光屏透视所需的五分之一;()8.高压电缆的作用是仅给X线管提供管电压;()9.我国规定接地电阻标准时大于4欧姆;()10.逆变器的作用是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自然界中的物理量多为模拟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模拟量的是:()

A、时间 B、开关状态 C、X线剂量 D、温度

2、数字化环节中,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电路是:()

A、数模转换器 B、积分电路 C、A/D转换器 D、光电转换

3、下列影像设备中,不属于数字化设备的是:()A、CT B、CR C、电视透视 D、DR

4、数字图像中,像素的大小为50um时,其空间分辨率为:()A、10LP/mm B、10LP/cm C、5LP/mm D、50LP/cm

222

25、数字图像中,图像的黑白程度称为灰度,灰度等级多少称为灰阶,灰阶为10Bit时,可以观察到的等级数为:()A、768 B、1024 C、2048 D、1076

6、I.I-TV系统(影像增强器+摄像机)在X线成像中运用非常广泛,其最大优势是:()E、结构简单 B、可进行动态观察 C、图像空间分辨率高 D、价格便宜

7、关于CR,说法欠妥的是:()

E、Computed Radiography 的缩写,简称CR B、IP板需要使用暗盒 C、IP板取代胶片,摄片后由激光扫描仪读出 D、必须配置CR专用的X线机

8、关于IP板,描述不当的是:()

E、IP板中所含的特殊物质感光后,形成潜影,激光激发可再次发光,经光电转换成数字信号 F、IP板中所含的特殊物质感光后,形成潜影,也可经显影,定影后由扫描仪读出 G、IP板中所含的特殊物质为辉尽性荧光物质,一般用氟卤化钡晶体 H、IP板可重复使用,但使用次数有限

9、关于IP板特性,描述不当的是:()

A、IP板有特大宽容度,可精确检测组织间差异

F、IP板曝光后,形成的潜影信息会发生自动消退现象,因此必须及时扫描 G、IP板中信息读出后信息自动消退,无需特殊清除处理

H、IP板不仅对X线敏感,对其它电磁波如紫外线、β、γ线等也敏感,因此需用暗盒

10、CR进行摄片,曝光条件稍有偏差时,同样可得到较满意的图像,这是因为:()A、CR会自动调节曝光量 B、IP板对X剂量不敏感 C、IP板有特大宽容度,系统自动设定读出条件 D、通过调节图像窗宽窗位

11、关于CR系统的特点,描述有误的是:()

A、可对传统X线机进行数字化 B、降低了X线剂量 C、可对图像进行各种后处理,提高了图像质量 D、必须使用激光胶片

12、下列处理过程中不存在数模转换(D / A)的是:()

A、显示器显示图像 B、激光相机打印胶片 C、激光扫描仪读取IP板上信息 D、用MP3播放器听歌

13、关于DR,说法欠妥的是:()

E、用平板探测器替代胶片,摄片后由激光扫描仪读出

F、平板探测器将穿过人体的X线直接转换成电信号,经A/D转换送至计算机处理 G、必须配置DR专用的X线机 H、无需使用暗盒

14、关于CR与DR,说法不恰当的是:()

E、CR需要暗盒DR不需要

F、DR图像是真正数字化X线,而CR不是 G、DR成像速度较CR快 H、DR操作较CR简单

15、DR摄影比传统增感屏-胶片相比X线剂量大幅降低,这主要由于:()

M、DR所采用的X线机一般为高频机,射线质量高 N、DR用探测器面积较大,可大范围成像 O、平板探测器有极宽的宽容度及较高灵敏度 P、DR采用自动曝光控制技术(AEC)

16、数字图像与传统胶片相比,没有优势的是:()

E、数字图像可进行后处理,诊断信息增多 B、成像速度 C、图像空间分辨率 D、图像密度分辨率

17、螺旋CT与普通CT相比关键是采用了:()

A、固体探测器 B、滑环技术 C、不同重建算法 D、高档计算机

18、CT图像有较好的密度分辨率,这是因为:()

D、CT探测器的动态范围宽 B、CT所用X球管功率较大 C、CT是断面成像 D、采用特殊重建软件

19、DR与CR相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M、DR图像清晰度优于CR,信噪比高 N、DR拍片速度快,成像间隔为5秒

O、平板探测器的寿命长,IP板使用次数有限 P、DR图像可接入PACS系统,而CR图像不能 20、螺旋扫描中,下列那种螺距值会造成漏扫:()A、Pitch=1 B、Pitch=0.5 C、Pitch=1.5 D、Pitch=0.8

21、下列有关超导磁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场强高 B、磁场需电源维持 C、磁场均匀度高 D、磁场稳定性好

22、关于CT成像原理,说法不正确的是:()M、CT是利用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衰减系数不同成像 N、CT球管绕人体旋转,进行不同角度透射

O、CT探测器接收到数据后通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送计算机处理 P、每个CT探测器探测到的数据,构成CT图像中的一个点即像素

23、目前常用CT为第三代CT,其X线束形状为:()A、笔形 B、锥形 C、扇形 D、圆形

24、CT球管前方一般装有滤过器,关于其作用,错误的是:()A、吸收软射线 B、使X线能量均匀分布 C、减小信号强度差异 D、提高射线能量

25、CT常规(Sequence)扫描中,控制图像层厚的是:()A、探测器宽度 B、准直器宽度 C、扫描时间 D、重建算法

26、关于数字化,下列说法中不妥的是:()

A、所谓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把自然界中的声、光、电等模拟量砖变成数字信号; B、数字化是将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变成数字编码,用于传输和处理的过程; C、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反映物理量更精确;

D、数字化环节中,转换成数字信号目的是便于计算机处理;

27、下列环节中属于模数(A/D)转换的是:()A、用MP3听歌 B、用数码相机拍照 C、显示器显示图象 D、打印数码相片

28、不是永久磁体优点的是()

A、磁体轻 B、造价低 C、维护费用低 D、不耗电

29、有关MR扫描室射频屏蔽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用铜板屏蔽 B、观察窗用铅玻璃 C、门缝用铜弹片贴合 D、通风口用铜网 30、磁共振组成结构一般不包括()

A、磁体 B、梯度 线圈 C、激光扫描仪 D、射频线圈

四、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射频系统的组成结构包括()

A、射频发射接收线圈 B、梯度放大器 C、射频发射接收放大器 D、射频脉冲发生器

2、对CT的发明做出贡献的有:()

A、科马克提出计算机断层设计理论方案 B、1917雷当提出图像重建理论 C、1895年伦琴发现X线 D、豪斯菲尔德1971年研制出第一台CT

3、数字化X线成像与传统屏片系统相比有很多优点 :()增加了X剂量

可以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保存、显示、打印; C、可以进行三维重建等后处理 D、可接入PACS系统,实现远程会诊

4、通常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能包括:()病人登记 B、病人分诊功能 C、报告管理 D、科室管理

5、CT与普通摄片相比,优势在于:()A、真正的断面成像 B、图像清晰,密度分辨率极高 C、可利用CT进行骨密度测量 D、可进行三维成像等后处理

6、通常PACS(Picture Archiv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系统主要功能包括:(A、用计算机存储和管理影像科乃至全院的图像

B、通过DICOM标准将所有检查设备、影像工作站、WEB浏览器等连网 C、影像科人员的相关资料保存及管理 D、与异地PACS系统相连,实现远程会诊

7、关于CT图像的密度分辨率,说法正确的是:()

A、与探测器的灵敏度成正比 B、与扫描层厚成正比

C、与X线的剂量呈正比 C、与重建矩阵大小成正比

8、关于CT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描述正确的是:()

A、与准直器宽度成反比 B、与扫描视野FOV成反比

C、与扫描层厚成正比 C、与重建矩阵大小成正比

9、螺旋CT扫描与常规扫描相比,优点有:())A、连续扫描,避免漏扫 B、回顾性重建,提高病变检出率 C、减少呼吸和运动伪影 D、提高了图像Z轴空间分辨率

10、螺旋CT的扫描特点:()

A、球管-探测器连续转动 B、探测器连续采集

C、检查床连续移动 D、X线连续产生

五、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试述千伏补偿的原理?

2、对X线机电路的基本要求是哪些?

3、试述影像增强器的工作原理?

4、请写出X线机电源电路中自耦变压器B1得电工作所必须的条件(工作过程)。

5、试述单相全波桥式整流电路的原理

第二篇:医学影像设备学

X线的本质:电磁辐射。常用X线诊断设备: X线机、数字X线摄影设备(DSA、CR、DR)和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X线CT)等。

X射线的产生需要的基本条件是:(1)有高速运动的电子流;(2)有阻碍带电粒子流运动的障碍物(靶),用来阻止电子的运动,可以将电子的动能转变为X射线光子的能量。

X射线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6点):(1)X射线的穿透作用。(2)X射线的荧光作用(3)X射线的电离作用。(4)X射线的热作用。(5)X射线的化学效应(感光作用和着色作用)。(6)X射线的生物效应。

X射线的产生装置主要包括三部分:X射线管、高压电源及低压电源.X射线影像的形成 :当一束强度大致均匀的X射线投照到人体上时,X 射线一部分被吸收和散射,另一部分透过人体沿原方向传播。由于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在密度、厚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对投照在其上的X射线的吸收量各不相同,从而使透过人体的X射线强度分布发生变化并携带人体信息,最终形成X射线信息影像。X射线信息影像不能为人眼识别,须通过一定的采集、转换、显示系统将X射线强度分布转换成可见光的强度分布,形成人眼可见的X 射线影像(1、X线的穿透力

2、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必须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X线检查方法:

一、普通检查 :透视 :X线透过人体被检查部位并在荧光屏上形成影像(荧光屏式透视和X线电视X-TV式透视)。摄影:亦称照相、拍片、摄片。X线透过人体被检查的部位并在胶片上形成影像,胶片曝光后须经显影、定影、水洗及晾干(或烤干)等步骤,操作复杂,费用较贵。利用X线的穿透性和感光性,将受检组织或脏器显象在胶片上,称为X线摄影。

二、特殊摄影 :间接摄影;断层摄影(又称分层摄影或体层摄影);钼靶软X线摄影;放大摄影;高电压摄影。

三、造影检查

1、造影剂及其种类高密度造影剂含钡剂、碘制剂等。

2、引入途径:直接引入法,生理积聚或生理排泄法。计算机X线摄影CR是将X线透过人体后的信息记录在成像板上,经读取装置读取后,由计算机以数字化图像信息的形式储存,再经过数字/模拟(D/A)转换器将数字化信息转换成图像的组织密度(灰度)信息,最后在荧光屏上显示。其中,成像板是CR 成像技术的关键。

CR的工作原理:1.信息的采集,2.信息转换,3.信息的记录与处理。

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R是在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计算机控制下,采用一维或二维的X射线探测器直接把X射线信息影像转化为数字图像信息的技术。根据X线影像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的过程不同,可分为IDR(间接放射成像)和DDR(直接放射成像)。

1、IDR的基本结构:X线影像接收器,数据采集器,图像处理器,存储器,图像监视器,系统控制器。

2、DDR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直接利用探测器将X线影像转换为模拟电信号再进行数字化;电子暗盒即X线探测器,扫描控制器,系统控制器,键盘,影像监视器。

X-CT是运用扫描并采集投影的物理技术,以测定 X射线在人体内的衰减系数为基础,采用一定算法,经计算机运算处理,求解出人体组织的衰减系数值在某剖面上的二维分布矩阵,再将其转为图像上的灰度分布,从而实现建立断层解剖图像的现代医学成像技术,X-CT成像的本质是衰减系数成像。

X-CT成像装置主要由X线管、准直器、检测器、扫描机构,测量电路、电子计算机、监视器等部分所组成的。

X-CT成像流程是:X线----准直器(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散射线的干扰,并可决定扫描层的厚度)----检测器-----转变电信号------放大电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计算机系统----存入计算机的存贮器----编码----显示图像。CT扫描方式:单束平移-旋转方式、窄扇形束扫描平移-旋转方式、旋转-旋转方式、静止-旋转方式,电子束扫描方式。

CT成像过程:X 线束对准扫描层面,管球绕被扫描物体一周(360º),探测器将数据转输到计算机,计算出数字距阵,数模转换成为断层图像。

X-CT窗口技术是指CT机放大或增强某段范围内灰度的技术,即把人体中与被观测组织的CT值范围相对应的灰度范围确定为放大或增强的灰度范围,这个被确定为放大或增强的灰度范围叫做窗口。具体做法:把确定灰度范围的上限以上增强为完全白,把确定灰度范围的下限以下压缩为完全黑,这样就放大或增强了确定灰度范围内不同灰度之间黑白对比的程度。放大的灰度范围上下限之差叫窗宽。放大灰度范围的中心灰度值叫窗位

1、断层是指在受检体内接受检查并欲建立图像的薄层,又称之为体层。

2、解剖断面指生物体上的某一剖面。X-CT图像是对断层成像。3.体素是指在受检体内欲成像的断层表面上,按一定大小和一定坐标人为地划分的很小的体积元。4.像素是指在图像平面上划分的很小的单元,它是构成一幅图像的最小点,是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4.所谓扫描是用X射线束以不同的方式、按一定的顺序、沿不同的方向对划分好体素编号的受检体断层进行投照,并用高灵敏度的检测器接收透射体素阵后的出射X线束强度。5.投影投照受检体后出射X线束的强度I,投影的数值称为投影值,投影值的分布,称为投影函数。6.衰减系数既是物质种类的函数,又是X射线能量的函数,只有单能窄束X射线束透射物体衰减时才有唯一准确对应的衰减系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在通常的血管造影过程中,运用数字计算机工具,取人体同一部位两帧不同的是数字图像,进行相减处理,消去两帧图像的相同部分,得到造影剂充盈的血管图像,以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的影像。DSA成像系统的组成;X线系统,影像增强器, 视屏摄像系统, 图像处理系统, 图像显示和外存储系统.DSA影像的形成过程: 视频影像数字影像数字减影及对比度增强减影的显示和储存.DSA技术是常规血管造影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基本原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的图像几何运算功能,将造影剂注入前后的数字化X线图像进行相减操作,获得两帧图像的差异部分——被造影剂充盈的血管图像。DSA技术:X线穿过人体各解剖结构形成荧光影像,经影像增强器增强后为电视摄像管采集而形成视频影像。再经对数增幅和模/数转换形成数字影像。这些数字信息输

入计算机处理后,再经减影、对比度增强和数/模转换,产生数字减影图像。

DSA的减影方式 :

1、时间减影:先实施血管造影使检查部位连续成像; 在系列图像中取血管内尚无造影剂和含造影剂最多的图像各一帧;将这同一部位的两帧图像的数字矩阵,用计算机处理,使两个数矩中代表骨及软组织的数字抵销,而代表血管的数字保留;再经数/模转换器变为只有血管造影图像。这两帧图像叫做减影对,因是在不同时间摄取,故称时间减影法。

2、能量减影: 也称双能减影、K-缘减影。在欲显示血管引入碘对比剂后,分别用略低于和略高于碘K-缘减影的能量(33keV)的X射线能量曝光,将这两种能量条件下曝光的影像进行数字减影处理,可以突出减影影像中碘的对比度,消除其他无关组织结构对图像的影响,这种减影方式被称为能量减影。3.混合减影: 混合减影可以避免在单纯能量减影中遇到的问题。在这种方法中,在对比剂到达前或到达后都做高能和低能的图像。先做高能和低能像的减影来得到一系列的双能减影图像。在这些双能减影图像中软组织像已经被消除了。再用时间减影法处理这些双能减影图像以消除骨骼等背景。由于软组织像是用能量减影法消除的,因此软组织的运动将不会产生影响。

DSA检查技术 : 根据将造影剂注入动脉或静脉而分为:动脉DSA(IADSA)静脉DSA(IVDSA)。

超 声 成 像:超声成像是采用脉冲回波技术,利用超声波在组织界面处的反射特性,显示人体脏器的二维或三维图形的成像技术。

超声诊断仪均由三个组成部分组成:超声换能器部分、基本电路部分和显示部分。

超声脉冲回波成像原理,是根据超声波在传播途径上遇到介质的不均匀界面时能发生发射的物理特性,向人体内发生超声脉冲;由于人体组织和脏器具有不同的声束和声阻抗,使超声波在界面上发射回波,检测出这些回波信号,对其进行放大和处理,最后在显示器上显示,即可得到脉冲回波的图像。

超声脉冲回波成像的主要工作参数:超声工作频率,超声脉冲重复频率,穿透深度,脉冲持续时间,分辨率,灰阶,图像帧频。

医学超声波诊断仪:A型超声波诊断仪(A超主要用于颅脑的占位性病变的诊断),M型超声波诊断仪(M型超声是用于观察心脏等活动界面时间变化的一种方法),B型超声波断层显像仪。B超采取超声发射、回波信号接收处理和成像显示的基本结构点是:(1)B超为辉度调制,它将回波信号放大处理后送到显示器的Z轴上,进行辉度调制,使显示器的光点亮度随着回波信号大小变化,所以称辉度调制型或亮度调制型。(2)B型扫查方式是二维的。B超波束的发射方向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作平行移动或作扇形转动,形成一扫查平面。因而可重建人体的二维断层图像,所以超声切面声图像。

D型(Doppler)超声诊断法:通称为Doppler超声,是利用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对运动的器官和血流进行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Doppler – mode 即超声频移诊断法,通称多谱勒超声。此法应用多谱勒效应原理,当超声和反射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时,回声的频率有所改变,此种频率的改变称为频移。超声多普勒:连续波多普勒,脉冲波多普勒,彩色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或CDI)主要是利用血液中运动的红细胞对声波的散

射,产生多普效应,经伪彩色编码技术,在二维图像上显示彩色血流影像。不同方向的血流以不同的颜色表示,通常设定流向探头的血流为红色,背离探头的血流为蓝色。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同时具备频谱多普勒(Spectral Doppler)功能,可在彩色图像上定点取样,显示Doppler频谱图,并听取多普勒信号音。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又称超声血管造影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发展,以其不受探测角度的影响、能显示CDI所不能显示的低流量和低流速血流为主要特点。

三维超声(3D)3D即三维超声诊断法。在二维超声图象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显示超声的立体图象。有表面三维、血管三维、组织三维、切片三维等。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多种特征参数、多种靶位核素的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利用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向在磁场中的人体进行照射,人体内各种不同组织的氢核在电磁波的作用下会发生核磁共振,并吸收电磁波的能量,随后再发射出电磁波,MRI系统接收电磁波经过计算机处理和图像重建,即可得到人体的断层图像。

在磁场中旋转的原子核有一个特点,即可以吸收频率与其旋转频率相同的电磁波,使原子核的能量增加,当原子核恢复原状时,就会把多余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现象称为磁共振现象MR。

MRI成像方法是将检查层面分成体素信息,用接收器收集信息,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处理,同时获得每个体素的T1(纵向弛豫时间,指高能态的核将其能量转移到周围分子而转变成热运动,从而恢复到低能态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值与T2(横向弛豫时间,通过相邻的同种核之间的能量交换来实现,反映横向磁化衰减、丧失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值,用转换器将每个T值转为模拟灰度,而重建图像。当MRI应用于人体成像时,由于人体各组织与器官的T值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影像。

MRI成像的指导思想是用磁场值来标定受检体共振核的空间位置。

磁共振成像系统主要由磁场系统、射频系统、图像重建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1.磁场系统(1)静磁场。(2)梯度磁场。(3)场强与精度。

2.射频系统(1)射频发生器。(2)射频接收器。放射性核素成像:把某种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在药物上形成放射性药物并引入人体内,当它被人体的脏器和组织吸收后,就在体内形成了辐射源。用核子探测装置可以从体外检测体内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放出的射线,从而构成放射性同位素在体内分布密度的图像。反映的是脏器和组织的形态及代谢功能。

目前RNI的主要技术有γ照相、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及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后两者又统称为发射型计算机断层(ECT)。

核医学技术基础包括射线探测技术、放射性示踪技术、放射性制剂等。

几种常用核医学探测仪器(1)井型γ计数器。(2)液体闪烁计数器。(3)微机多功能测定仪。(4)甲状腺功能测定仪。

SPECT显像原理: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是通过示踪技术,将具有选择性聚集在特定脏器或病变部位的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引入体内(吸入、静注或口服),根据示踪剂在体内器官发射到体表的光子(γ射线)密度,由计算机检测并通过重建处理生成断层影像。SPECT主要由探头、电子线路、计算机影像处理系统和显示记录装置四部分组成。

PET的基本原理:PET为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以正电子核素在湮没时发射出的双光子为探测对象。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主要包括代谢类、受体类、灌注类与乏氧类,共4类。

PET的结构主要由探测器、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影像处理系统组成红外成像系统:主动式红外成像系统(红外夜视仪);主动式红外成像系统(红外夜视仪)。

主动式红外成像系统自身带有红外光源,是根据被成像物体对红外光源的不同反射率,以红外变像管作为光电成像器件的红外成像系统。

主动式红外成像系统的系统结构 :光学系统(物镜组 目镜组);红外变像管(光谱转换电子成像亮度增强);红外探照灯(红外辐射光源);高压电源(变像管电源)。红外热成像系统是被动式成像系统。红外热成像系统:光机扫描型;非扫描型。

光机扫描型红外热成像系统:光学系统部分,红外探测与致冷部分,电子信号处理系统部分,显示系统部分。光学系统:聚光光学系统,扫描光学系统。扫描系统:平行光束扫描(物方扫描),会聚光束扫描(像方扫描)2 多元探测器热成像系统:基本摄像方式:① 并联扫描摄像方式;② 串联扫描摄像方式。3红外探测器(核心器件);4致冷器:A.变相致冷,B.焦耳-汤姆逊效应致,C.辐射热交换致冷,D.温差电致冷。5信号处理与显示 :信号处理部分包括:前置放大、主放、自动增益控制、限制带宽、检波、鉴幅、多路传输和线性变换。

微光成像系统是一种利用光增强技术的光电成像系统。直视系统(微光夜视仪);间视系统(微光电视系统)。内窥镜的分类:按其成像构造分类:可大体分为3大类:硬管式内窥镜、光学纤维(可分为软镜和硬镜)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可分为软镜和硬镜)。

医用内窥镜系统大体由三大系统组成: 窥镜系统----图像显示系统-----照明系统。

电子内窥镜主要由内镜、电视信息系统中心和电视监视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此外,还配备一些辅助装置,如录像机、照相机、吸引器以及用来输入各种信息的键盘和诊断治疗所用的各种处置器具等。

电子内窥镜的成像主要依赖于镜身前端装备的微型图像传感器(CCD)。利用电视信息中心装备的光源所发出的光,经内镜内的导光纤维将光导入受检体腔内,CCD图像传感器接受到体腔内粘膜面反射来的光,将此光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导线将信号输送到电视信息中心,再经过电视信息中心将这些电信号经过贮存和处理,最后传输到电视监视器中在屏幕上显示出受检脏器的彩色粘膜图像。

第三篇:医学影像设备概述

第1节 医学影像设备概述

伴随着其他自然学科的全面发展,人类医学在近一百年来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现代医学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是诊断与治疗。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治疗以诊断的结果为根本依据,诊断结果的准确程度左右着治疗的成功与否。没有一个确切的诊断,治疗便仿若“无的之矢”而无从下手,所以诊断水平和治疗一样,是一个医疗机构水准的重要标志。于是人们在提高医疗技术的同时,更加注重于诊断技术条件和水平的发展与提高,从最原始的“望、闻、问、切”,听诊器加体温表,演化出当今形形色色的诊断检查设备。这是人类医学在发展中对诊断技术不断增高的要求所带来的结果,也是其他自然科学领域(光学、机械、声学、核物理、电磁学、微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能源与材料科学等)的技术迅猛发展,推动医学诊断学前进所结出的累累硕果。

医学诊断检查设备的种类尽管比较繁多,大致上也可将之划分为三大类别:①生物物理信号 检测仪器(心电、脑电、肌电、血压、血流、呼吸、脉搏和听力等信号的检测与监视); ②生物化学成分分析检验仪器(血、尿等体液及细胞中包含的各种成分,微生物的分析与检验);③影像观察用诊断仪器(采用X线、超声、核素、红外线、电子束、微波、可见光等所成影像)。后一类诸多仪器被我们统称为医学影像设备。

医学影像设备是指利用各种不同媒介作为信息载体,将人体内部的结构重现为影像的各种仪器,其影像信息与人体实际结构有着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对应关系。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已使“影像信息”不再是初期阶段时单纯意义上的“影像”涵义,它可以携带有人体机能、生化成分等生物学信息,形态学分析只是其基本内容,新概念的“影像”已成了综合信息的代名词。上一节回目录下一节

第四篇:医学影像设备a答案

03级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影像设备》(A)答案

一.选择题:

1A2A3A4A5C6B7C8A9C10A

二.填空题:

1.伦琴 1895伦琴射线

2.固定 旋转

3.X线管 控制台 高压发生器

4.放射性药物聚焦和代谢

5.密度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

6.扫描机架 扫描床 操作台

7.永 电 常 超

8.冠状面 横断面 矢状面

三.名词解释:

1. 窗口技术就是从5000个CT值中选出其中的一小部分,并用整个灰度级(灰阶)来显示。这其中的一小部分CT值称为窗宽,而中心CT值称为窗位。用窗位决定观察影像的中心,而用窗宽决定观察CT值的范围。窗宽的下限以下部分的影像呈现全黑,窗宽的上限以上部分的影像呈现全白,只有在窗宽选定范围内的CT值用64级灰度等级(灰阶)来显示。有了窗口技术,观察者可以随意调整影像的对比度,使得欲观察的部位影像清晰.2. 人体不同组织不论它们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有它们的各自的T1、T2以及质子密度值,这是MRI区分正常与异常以及诊断疾病的基础。为了评判被检组织的各种参数,在操作中可通过调节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以突出某个组织特征的影像,这种影像被称作加权像(weighted image,WI)。把分别反映组织T1、T2和质子密度N(H)特性的影像,相应称作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N(H)加权像。

3. 球面相差 —— 通过透镜边缘的旁轴光线与靠近中心的近轴光线,由于光程不同而产生会聚差异,因之造成的成像质量下降。

4. 物理半衰期是指放射性核素历经核衰变,其放射性强度或放射性原子数减弱或减少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生物半衰期是指由于生物代谢,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从体内排泄到原来引入量的半数所需要的时间。

四.问答题:

1. X线带有的信息在影像增强器的输入屏上形成荧光影像(可见光影像),紧贴输入屏内侧的光电阴极各点按荧光的强弱程度产生数量对应不同的光电子(光电效应),形成电子影像。光电子束被阳极正电位吸引,高速飞向阳极,在聚焦电极作用下于输出屏前方形成缩小了的电子影像(倒像),其电子束射到输出荧光屏上,在电致发光作用下,形成了荧光影像,但其亮度却比输入屏荧光影像增加了约1000~10000倍。

(1)透视剂量低由于采用了影像增强器,使透视剂量大为降低。这样不仅减轻了对受检者和放射医生的辐射危害,而且降低了X线管的工作负荷,有利于延长机器寿命。

(2)改善医生工作环境普通X线机透视时必须在暗室里进行操作和诊断,而X线电视可以将诊断医生从暗室中“解放”出来,使其在宽敞明亮的环境里进行遥控操作和诊断。并且可以配备透视亮度自动控制器(IBS),减化操作的复

杂性,无论检查部位、厚度的随机变化,均可由IBS来自动保持显示屏影像亮度恒定。

(3)为教学和科研打好基础X线电视使用方便灵活,可配置多路显示器、录像机及其他高科技的影像处理及记录系统,以方便会诊、教学和资料的记录与传输。

2.利用多普勒效应,采用自相关处理技术解得血流方向和速度,并规定血流的方向用红和蓝表示,朝向探头的运动血流用红色,远离探头运动的血流颜色用蓝色,而湍动血流用绿色,通过彩色转换处理器把血流信息变为彩色图像显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血流的显示是直观的,它对于辨别血流的湍动、了解流速在心血管内分布较脉冲多普勒更快更好。

3.处于静磁场中的物质受到电磁波的激励时,如果射频电磁波的频率与静磁场强度的关系满足拉莫尔方程,则组成物质的一些原子核会发生共振,即核磁共振。

4.根据拉莫尔方程,在均匀的强磁场中,生物体内质子群旋进频率由场强决定且是一致的,如在主磁场中再附加一个线性梯度磁场,由被检物体各部位质子群的旋进频率可因磁场强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这样就可对被检体某一部位行MR成像。因此,MRI空间定位靠的是梯度磁场,MRI的梯度磁场有三种:选层梯度场Gz、频率编码梯度场Gx,相位编码梯度场Gy。

5.考查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知识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不设固定答案,按学生回答的正确性、全面性综合评分。

第五篇:医学影像科设备管理制度

医学影像科设备管理制度

1、医学医学影像科设备、仪器的配置、更新应按规定进行论证、审批,招标采购符合相关规定。在计划购买设备前,医学医学影像科主任及仪器设备的主管人员应充分考虑医院的发展需要,做好调研、论证工作。

2、科室医疗设备、仪器、手术器械等均由科主任委派专人负责,统一请领、报损、销账事务及保管总账册和分户账册。

3、科内仪器设备统一建立分户账卡,做到账账(院设备科、器材科与医学医学影像科账)相符、账物相符。

4、大型设备管理实行技师长负责制,技师长及专制工程师应熟悉设备的安装过程及操作规程。建立《机器设备使用情况》记录本,要有详细的使用、故障、维修、更换元器件品种及数量、线路改动等情况记录。操作使用人员要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操作。

5、设备的管理,应充分考虑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医院、科室发展等问题,充分发挥仪器的有效使用期的效益,尽可能做到用最小的投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对使用已到寿命、性能指标明显下降且无法修复的仪器,应遵守医疗设备的报废制度,科室应及时填写“仪器设备报废调剂审批表”,办理申请报废手续。仪器设备管理宗旨

为搞好实验教学与综合利用,提供教学用的物资条件及良好环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仪器设备的管理规则

1.指定责任人负责专项仪器,负责人要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必须负责仪器日常的维护保养,负责联系维修。责任人有义务解答使用人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技术指导。

2..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

(1)定期清点、核对仪器设备的实有数是否与其帐、卡相符,每学期末清核一次。

(2)定期保养、清洁、检查仪器设备,保证其完好率,每季例行一次。(3)随时注意观察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如发现问题,要采取措施及时妥善处理。

(4)注意平时的整洁卫生,每次实验课上完后,要及时将仪器设备收拾摆放好。

仪器设备的借用规则

1.若有其他人需要使用仪器,需向责任人提出借用要求,并服从责任人的安排。如对责任人的安排有异议,可向功能室主任反馈。2.各功能室需借用他室的仪器设备,须经本中心办公室的同意,办理手续,方可借用。

3.本中心各功能仪器室的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外借,如需外借时,须经中心办公室的同意,办理手续,方可外借。

4.公用仪器应遵守先后的原则,有序使用。如因故取消,应事先向责任人说明,若无故违约,浪费时间,则需登记在册。

仪器设备摆放规则

原则上仪器一旦交由责任人负责后,应有固定的摆放地点,不得随意摆放,如遇特殊情况,则需要与责任人共同商定,使用完毕后归放原处。贵重仪器原则上固定摆放,不得移动。

处罚规则

对仪器使用人,因为操作不当引起的仪器损伤或损坏,应该及时上报相关人员,不得隐瞒,并承担相应的善后工作。视情节轻重,给予一定处罚。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113986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