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政治经济精选计算题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精选计算题总结
1.(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C)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知道:
去年:1克黄金=8克白银 5件A商品=2克黄金=16克白银
今年:虽然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但白银没有发生变化,它的价值量不变,所以5件A商品还是=16克白银。
点评:看了许多对这道题的解析,过程大多都很繁杂,我不知道一句话能讲清楚的题目,干吗要用那么多废话来解析。
2.(2007年高考文综四川卷26)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C)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解析: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
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货币流通速度”就是不变的,这样“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和“商品的价格总额”就成正比,“商品的价格总额”增长10%,那么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也要增长10%,为2+2*10%=2.2万亿元
3.(2007年高考文综北京卷29)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案是(B)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 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 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 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 解析:考虑到人民币的升值幅度(0.2/7.7=0.026)再加上利率(0.03)已经超过美元的利率(0.04),基本上我们可以断定用人民币存款比较有利。
7700+7700*3%*1=7931元.4.(2008年高考政治海南卷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 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B)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解析: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那么他们生产M商品的平均时间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了。而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怎么变,价值总量是不变的。我们先把价格总量算出来:10*6+8*10=140万小时。
用价值总量除以M商品数量就是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了:140/[(10*1+20%)+8]=7小时5.(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 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D)5.(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 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D)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解析:生产者A生产甲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意味着A在4小时内可生产甲商品4件,故其使用价值总量为4;其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为40*4=160(元);单位商品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即还是40元,故D项符合题意。
6.(2007年高考政治海南卷2)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 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B)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 解析:用汽车和汽油作为互补品的例子,汽油价格上升,那么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就会下降;汽车的替代品价格下降,人们就会觉得汽车的价格相对高了,那汽车的需要量也会下降。从中可以看出,这两种需求量的变化都是下降的,减少20+30=50单位。
7.(2008年高考文综北京卷33)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B)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解析: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反比
2007年,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因此,该商品的价值是1/(1+25%)=0.8元。
8.(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Ι第25小题)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9.(2008年高考文综天津卷26)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其他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B)A.上涨不足5% B.上涨5%以上 C.下降不足5% D.下降5%以上
解析:本来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就上涨了5%,再加上美元贬值,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当然会上涨5%以上了。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其实就是“商品价格”了,商品的价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该国的货币价值也成反比,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5/(1+50%)/(1-20%)=12.5元
10.(全国高考文科综合重庆卷第27小题)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B)A、1400万元 B、5600万元 C、7000万元 D、9800万元
解析:结合汇率知识算出用人民币表示的每件商品价格为10×7=70,价格减去成本就是利润,每件利润为70-14=56元,由于售出100万件,正确答案为B。(这个利润也高的有点离谱!)11.(2007年高考文综天津卷29)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率20%,存款到期应得本息为(C)A.7392元 B.79464元 C.84392元 D.86240元
解析:7.70*10000*4%*3*(1-20%)+7.70*10000=84 392元,这道会算错的可能性就是没看到它存款的期限是3年。
12.(2008年高考文综宁夏卷12)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A)A.110亿元 B.120亿元 C.130亿元 D.132亿元
解析:价值总额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与劳动者的数量成正比,所以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100(1+10%)=110亿元。
13.(2008年高考文综四川卷24)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 2008年从事M商品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C)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
解析:价值总额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与劳动者的数量成正比,所以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100(1+10%)=110亿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不仅与劳动者的数量成正比,而且跟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所以2008年M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1+10%)(1+10%)=121亿元。14.(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宁夏卷第12小题)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A)A、110亿元 B、120亿元 C、130亿元 D、132亿元
解析:价值总额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与劳动者的数量成正比,所以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100(1+10%)=110亿元。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
【读者按】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整体上可归为两类:一是显形计算题,即进行具体数字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运算的计算题。下面对经济常识几种常见的计算题进行归纳并举例分析。
一、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 1.纸币的含义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2.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面值的大小),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也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商品数量成正比,与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例1.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_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______元纸币,这会引发______。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A.4000 0.25 购买力降低 B.2000 0.5 通货膨胀 C.2000 2 纸币升值 D.2000 0.5 购买力提高
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X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由此公式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X10)/5=2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4000亿元,为实际需要货币量的2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1元钱的购买力只相当于2000/4000=0.5元。该题正确答案为B。
1.(2004年·广东政治卷·10)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
A.待售商品数量成反比 B.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D.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 答案:C 2.(2007年·四川文综卷·26)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答案:C 解析:货币流通次数=16/2=8次。商品价格总额=16×(1+10%)=17.6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货币量=17.6/8=2.2万亿元
3.(2008年·海南政治卷·1)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
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问题
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3.汇率的表示方法:如:100美元=725元人民币。注意区别人民币外汇汇率和人民币汇率。
(1)人民币外汇汇率是以外币为基础兑换人民币的比率,可表示为:人民币外汇汇率即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外币/人民币。
(2)人民币汇率是以人民币为基础兑换外币的比率,可表示为:人民币汇率即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人民币/外币。
1.(2005年·全国Ⅲ文综卷·25)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5欧元×5%×10元)A.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少支付人民币0.5元 C.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多支付人民币2.5元 答案:D 2.(2007年·北京文综卷·29)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式是 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 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 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 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 答案:B 解析:人民币存款:7700元×3%+7700元=7931元
美元存款:(7700元/7.7)×4%+(7700元/7.7)=1040美元=1040×7.5元=7800元 3.(2008年·天津文综卷·26)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其他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
A.上涨不足5% B.上涨5%以上 C.下降不足5% D.下降5%以上 答案:B 4.(2008年·天津文综卷·27)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A.1400万元 B.5600万元 C.7000万元 D.9800万元 答案:B 解析:利润=总收入—成本=100万件×10美元×7元—100万件×14元/件=5600万元
第二篇:高中政治经济常识复习大纲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复习大纲
一、经济常识复习提纲(001~117)
001、商品的含义、判断标准
002、商品经济的含义、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条件、类型
003、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004、价值的含义、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特有属性、固有属性、本质属性
005、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以及实际运用
006、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使用价值量、价值总量的关系
007、为什么说商品生产者要千方百计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008、货币产生的四个过程以及产生的根本原因
009、货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是如何决定的?
010、“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如何理解?
011、货币的五种职能,各自的含义、为什么具有这些职能,如何执行这一职能? 01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013、纸币的含义、产生
014、我国人民币的发行权、发行机构、主币和辅币
015、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决定(价格总额、流通速度)
016、货币实际购买力的决定
017、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是什么?
018、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019、物价上涨的因素
020、对待金钱的态度
021、价值规律的含义、特征、内容、表现形式
022、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遵循价值规律?
023、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024、什么是公有制?
025、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什么?
026、为什么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性质判断——73页)027、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什么?
028、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这一主体地位?
029、国有经济的含义、作用、如何发展国有经济?
030、集体经济的含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
031、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及其优越性
032、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033、我国现阶段的几种非公有制经济(各自的含义、性质、基础)
034、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
03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必然性是什么?如何坚持?
036、我国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一个原则?
037、我国的其他分配方式是什么?如何判断?
038、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其必然性是什么?要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
039、狭义的市场和广义的市场的含义
040、市场经济的含义
041、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含义、根本决定因素、表现、重要性)、竞争性(含义、存在原因、怎样进行竞争)、法制性(含义、作用、怎样做/态度)和开放性(含义、决定条件)等一般特征以及内在关系
042、宏观调控(市场调节的缺陷和不足)——⑴、what:含义、目标、任务;(2)、why:必要性(不是万能的、有缺陷和不足、二者结合);⑶、how: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的含义以及表现、法律手段的含义以及作用、行政手段的含义特点和要求)、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04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what:特征/why:意义/how:从四大支柱入手
044、从分配制度的角度谈谈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045、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046、什么是市场主体,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什么?
047、企业的含义、作用和设立程序
048、什么是企业法人?企业、企业法人、公司等区别
049、企业的分类
050、公司的含义、分类。
051、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和联系
052、什么是股票、股东、股息,股票价格的计算
053、股份制的含义、性质判断、国家或集体控股的意义
054、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重要作用以及存在问题(为什么要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发展?
055、经济效益的含义、重要性、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
056、企业兼并和破产的含义、必然性(作用)
057、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或领导体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058、如何理解国有企业必须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企业与职工的关系? 059、良好的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3W)
060、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含义、主要手段、危害性、国家政策
061、三大产业的划分标准以及统计指标
062、GNP与GDP的区别、重大意义
063、农业——含义及分类(what)、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why)、发展措施064、、农民收入——原因以及措施
065、农村改革的内容
066、乡镇企业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067、工业的含义、分类,工业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发展工业?
068、第三产业的含义和层次,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069、如何处理三大产业的关系?
070、劳动者权利的含义和内容、保障劳动者权利的重要性
071、劳动者义务的含义和内容、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是什么? 072、劳动合同的含义和内容,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重要性、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和订立程序?
073、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内容
074、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性?
075、怎样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的理解)
076、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的含义。
077、国民收入的含义、指标意义、途径、按最终用途的分类。
078、积累与消费的内容、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
079、财政、预算、决算、的含义。
080、财政收入的形式、财政支出的范围。
081、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
082、财政的巨大作用、充分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是什么?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吗?
083、税收的含义、特征、当前我国主要税种有哪些?
084、我国税收的性质与作用。
085、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
086、纳税人的含义、“纳税人意识”应该包括哪些?
087、银行的含义、分类及其依据
088、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与职能、政策性银行的含义、目的、主要职能。
089、结算中的信用工具有哪些?
090、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银行的作用
091、广义的储蓄包括哪些?我国公民存款储蓄的原则。
092、存款储蓄的积极作用,对过高的存款储蓄的认识(引起因素、不利影响、解决方法)093、债券的含义、与股票的异同、分类。
094、如何科学理财?
095、正确认识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的关系
096、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异同、购买商业保险的一般程序、商业保险的分类。097、商业保险的作用
098、商品服务市场的含义、分类,地位和作用
099、市场交易原则有哪些?坚持这些原则的必然性与意义、每一条原则的地位、表现、重要性。
100、从消费的内容与目的两角度对家庭消费的分类、家庭消费的发展规律、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根本因素、主要途径等
第三篇:近几年计算题总结
近几年计算题总结
做计算题的基本思路:第一:明确所要求的数量及其求该数量所需要的条件。第二:理清概念间的关系。第三:面对已知条件,要逐步考虑,不要笼统考虑。
(一)、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08海南)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则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呢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5小时
B 7小时
C 7.5小时
D 8小时 答案:B 计算方法:
第一步: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甲企业的产量10×(1+20%)=12万件 第二步:甲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生产产品的劳动时间发生变化:6÷(1+20%)=5小时 第三步:(12万件×5小时+8万件×10小时)÷(12+8)万件=7小时
(二)关于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计算(价值总量=商品的数量×价值量)
1、(10全国)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消耗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A、4元、4元、60万元 B、6元、8元、90万元 C、4元、6元、90万元 D、8元、6元、120万元
解析:个别价值是指企业的价值,价值量是社会价值。个别价值=6÷(1+50%)=4 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所以社会价值是6元。09年该企业的商品的数量=10×(1+50%)=15,价值量是6,所以价值总量=15×6=90
2、(09安徽)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生产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解析:今年该部门的价值量=260÷(1+30%)=200,价值总量=2×200=400
3、(08宁夏)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 110亿元 B、120亿元 C、130亿元 D、132亿元
解析:价值总额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所以20%是各多余条件,劳动者数量增加10%,意味着价值总量增加10%,所以08年价值总额=100×(1+10%)=110
4、(08四川)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
解析:劳动者数量增加10%,生产的产品数量多,价值总额增多100×(1+10%)=110 价值总额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所以第二个10%没用。价格总额=价格×商品的数量 当劳动者数量增加10%时,商品的数量=10×(1+10%)=11,当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10%时,商品的数量=11×(1+10%)=12.1,单位商品的价格不变为
10元。所以价格总额=12.1×10=121元
5、(08全国)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A、720万元
6元
B、720万元,5元 C、600万元,5元
D、600万元,6元 解析:09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商品的数量=100×(1+20%)=120,价值量=6÷(1+20%)=5,价值总量=120×5=600
6、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 解析:在市场上商品销售是以价值量不是个别价值为标准,所以08年企业的销售收入=10×6=60元,09年商品数量=10×(1+10%)=1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价值量不变,所以销售收入=11×6=66,增加6万元
(三)货币价值:商品的价格与货币的贬值率成反比,与通胀率成正比
7、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08年的价值量为15÷(1+50)=10元 货币贬值意味着财富的缩水,与商品的价值成反比。10÷(1-20%)=12.5
8、(10年全国)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6元 B、10元,12元 C、20元,24元 D、8元,16元
解析:10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货币价值不变时,价格为5元;通胀率为20%时,商品的价格与通胀率成正比,5×(1+20%)=6
9、(11模拟)假设2010年某国单位W商品的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60元。如果2011年生产W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同时,该国货币升值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W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57.6元 B、40元 C、50元 D、62.5元 解析:11年商品的价值量为60/1+20%=50 商品的价值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50÷(1+25%)=62.5
10、(11模拟)假定2010年7月用100元可以购买10件甲商品,此后,物价一路飙升,2010年11月,用100元只能购买8件甲商品,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货币贬值-------,物价上涨----A、25% 20% B、20% 20% C、20% 25% D、25% 25% 解析:(10-8)÷10=20% 100元 10件 未知数 8件,所以未知数=125元,通胀率=(125-100)÷100=25% 11、2009年,某国待售商品15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售价20元,该单位货币流通次数为3次,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该国政府多投了2500亿元的货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过当年货币贬值
A、20%
B、25% C、80% D、75%
解析:货币贬值率=多发的纸币量÷总货币量,09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1500×20÷3=10000,货币贬值=2500÷(10000+2500)=20%
(四)关于汇率
12、(10全国新课标)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元人民币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 84 B 84 80 C、84,64 D、84,100 解析:以前M商品出口到N国,价格=10+10×5%=10.5,元,折合成N国的货币为10.5×8=84 10年实行零关税,M商品的价格为10÷(1+25%)=8,折合成N国的货币=8×8=64
13、(09海南单科)假设2007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1:5。5,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的角度看,则两国的汇率为 A、1:4。95
B、1:5 C、1:5。6
D、1:6。05 解析:08年M国货币通胀率为10%,则1单位M国货币为1.1,这时两国货币的比率为1.1:5.5=1:5
(五)利润=产值-成本
14、(09年宁夏)某企业初自由资本4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当年贷款的年利率为8%,企业的毛利润率(毛利润/总资产)为10%,则企业的年净利润为 A、29。2元
B、32万元
C、39。2万元
D、42万元
解析:当年的贷款利息=100×8%=8万元,毛利润=(400+100)×10%=50万元,扣除利息,净利润为50-8=42万元
15、(08重庆)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出售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是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A、1400万元
B 5600万元
C、700万元
D、9800万元
解析:该企业销售的产品价值=100×10美元=1000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7000万元,成本=2美元,总成本=1400万元,利润=5600万元
(六)纸币的发行量
16、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5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的 元的购买力。在这个时间段,该国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0。80
物价上涨
B、1。25 投资减少
C、0。40 物价上涨
D、2。50 物价持续下跌
解析:纸币的购买力=(1+20)÷(1+50%)=0.8
流通次数增加50%,物价上涨
17、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解析:流通速度=8
今年价格总额增长10%,则价格总额=16×(1+10%)=88/5 则今年流通中的货币量=88/5÷8=2.2万亿元
18、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销售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为--------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是的1元钱相当于-------元,这会引起---------A、8000
0.5
通货膨胀
B、4000 0.2
购买力降低
C、16000
纸币升值
D、2000
购买力提高
(七)个人所得税
19、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2000”元;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500元的部分,税率为5%;超过500—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超过2000-5000部分,税率为15%。小明的爸爸所在的公司每月营业额为3000万元,小明爸爸的月工资为5500元,则每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A、450元
B、400元
C、3000元
D、3500元
解析:5500-2000=3500,分段:500×5%=25,1500×10%=150,剩余1500×15%=225,则个人所得税=400 20、(10模拟)假定2008年某外贸高新技术企业A生产所得为100万美元,企业的生产成本为480万元人民币,当时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是1:6,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当年此外贸职工B的年总收入为1.2万元人民币(注:一年12个月,每月收入均等;净收入=生产所得-生产成本;个税起征点为每月2000元人民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8年某外贸高新技术企业A的企业所得税应缴15万人民币 B、2008年某外贸高新技术企业A的所得税应为1500万人民币
C、2008年此外贸职工B所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625元人民币 D、2008年某外贸高新技术企业A的企业净收入为20万美元
解析:08年企业的净收入=100万美元-(480÷6)=20万美元,企业所得税为20×15%=3万美元=18万人民币,B的月收入为1000元,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21、(10安徽)李某是以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以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动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 26000元 B、36000元 19000元 C、49000元 21000元 D、44000元 11000元
解析:按劳分配的范围是公有制,所以按劳分配收入为3600+8000=44000元,按生产要素与个体劳动成果所得不同,所以=5000+6000=11000元
(八)等价交换
22、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A、2
B、4 C、8 D、16 解析:1台电脑=4部手机,2台=4部,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半,2台=8部 所以,1台=4部
23、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是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解析:1克金=8克银,5件A商品=2克金=16可银。当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时,2克金=8克银,则1克金=4克银,这是5件A商品=4克金=16克银。
第四篇:电路计算题总结
2.图示电路中,已知:US1=100V,US2=80V,R2=2,I=4A,I2=2A,试用基尔霍夫定律求电阻R1和供给负载N的功率。
I1R1+U-S 19.某感性电路施加一正弦交流电压u2202sin314tV,.RI2+I有功功率P=7.5kW,无功功率Q=5.5kvar。求:(1)电路的功率
因数;(2)若电路为R,L并联,R,L值为多少? N2(1)tanQP0.73PSo 36.25
US 2.- I1=2A
cos(2)R0.81
22023
由KCL定律I1I2-I=0
U2由KVL定律R1I1-R2I2US2-US1=0 R1=12
P7.5106.45
供给负载N的功率P=I(US2-R2I2)=304W
3.图示电路中,已知:US1=15V,US2=30V,R1=0.5,R2=0.2,R3=2,R4=3,R5=4。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电流I。
XLU2Q220235.5108.8
IR5.R3.R4..IIS 1RS 1.R1R2.R5++IS 2RS 2U-.S 1U-S 2.原图
图中:IS1US1R30A RS1R1//R30.4
1IS2S2UR150A RS2R2//R40.19
2-+-+US 3US 4R6R5I 图中:US3=RS1IS1=12V US4=RS2IS2=28.5V R6=RS1+RS2=0.59 8 IUS3US4R8.82A
6R57.图示电路中,已知:US=15V,IS1=3A,IS2=2A,R1=3,R2=8,R3=4,R4=12,R5=2。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
.A.IR5A+II..S 1S 2US...+-IS 1USR3R5-RR4R21R1.....BBA+.I+UAB0US--R0R1.B
将US支路移开: UAB0=R5IS1=6V R0=R5=2 化为如下电路:I=UAB0USR1.8A
0R=1LXL8.831428mH
11.在R,L,C串联电路中,L=0.5H,若施加
u70.7sin(100t30o)V的电源电压,电路中电流为i1.5sin100tA。试求电路参数R和C。
Z70.71.547.13
RZcos30o47.133240.82
XZsin30o47.131223.57
XLL1000.550
XXLXC XCXLX=26.43
C13.78102X1F
C10026.4322.图示电路中,已知:R1=R2=3,R3=R4=6,US=27V,IS=3A。用叠加原理求各未知支路电流。
.I2R2.R2I'2I1I..3II'I4I'I3I'I4R31ISR1+R4ISR1RU3R4S..-..解:IS单独作用时
IR2R3//R41R1R2R3//RIS2A
4I2ISI11A I3I40.5A
US单独作用时
R2I“I2.I”III“13I”I4RR31R4+US.- I3USR3(R1R2)//R43A
I1I2I41.5A
叠加得:I1=I1'+I1“=3.5A I2=I2'-I2”=-0.5A
I3=-I3'+I3“=2.5A I4=I4'+I4”=2A
23.图示电路原已稳定,t=0时将开关S闭合。已知:US!=6V,US2=24V,R1=3,R2=6,C=0.5F。求S闭合后的uC(t)。
S+RUS11+uCR2+US2-C-- uC(0)uC(0)US16 VUS1R2R1R2US2R1R1R26uC()12 V =R1R2R1R2C110 s
t
6
106uC(t)uC()uC(0)uC()e =126et V
第五篇:政治经济论述题材料
1)“一带一路”首次写入澳门特区行政长官施政报告: 特区政府将把握国家“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以及内地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契机,提升特区在国家经济发展,进一步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增加澳门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对外开放/ 促进外向经济型发展/ 稳增长 调结构)
2)“中国推出积极就业政策4.0版 突出创业的作用”
:
新一届政府进一步提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积极就业政策4.0特别强调“创业”,是对新时期就业方针的细化和具体化,也是对“双创”的具体化。
(就业是民生之本/ 政府促进就业/ 促进经济增长/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2015要提出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实现中国制造201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
(可用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2014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2015年GDP增长率预计达7.2%,总量可突破682288亿元。
《2015年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发布,预测2015年中国全年GDP增速为7.2%左右,增速较2014年下降约0.2个百分点。预计2015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为3.9%,第二产业为7.1%,第三产业为8.0%。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分别为3.9、3.1和0.2个百分点。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前低后高趋势,上半年为7.1%左右,下半年为7.3%左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驾马车)
5)
国务院常务会决定,建设浙江省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通过发展专营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服务新模式、支持小微企业在境内外直接融资、完善信用体系等举措,探索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此外,在吉林省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围绕分散现代农业规模经营风险、盘活农村产权,对农村金融组织、供应链金融服务、扩大农业贷款抵质押担保物范围、优化农业保险产品等进行探索。
(促进经济发展
拉近城乡距离,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6)
2、上海迪士尼已于2015年1月30日竣工,将于2016年春季开园!在上海迪士尼乐园,经典的迪士尼朋友和独具文化魅力的故事都将与全新的景点和享誉全球的奇妙体验融为一体。当各个年龄的家人和朋友踏入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大门时,米奇和它的朋友们都翘首企盼,迎接游客们的到来。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吸纳富裕劳动力
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
促进就业创业)
7)
1、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期公布的201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结果显示,2010年—2015年,中国是世界上净增森林面积最多的国家,年均增加154.2万公顷。(科学发展观
提高人民生活管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8)2.11月29日,我国ARJ21新支线飞机从上海飞往成都,正式交付给成都航空公司。这是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后,我国航空工业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国内航线将首次拥有自己的喷气式支线客机,更标志着我国走完了喷气式支线客机设计、试制、试验、试飞、取证、生产、交付全过程,具备了喷气式支线客机的研制能力和适航审定能力。(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9)国务院部署在多地开展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情况和下一步金融改革开放相关工作汇报;部署在多地开展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决定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大幅降低发电煤耗和污染排放;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和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政府作用计划规划手段对经济发展进行部署,推动金融改革,坚持科学发展观,使经济增长可持续地进行)
10)三部委共促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
原文:11月30日,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把石墨烯产业打造成先导产业。到2018年实现石墨烯材料稳定生产,在部分工业产品和民生消费品上的产业化应用;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石墨烯产业体系,实现石墨烯材料标准化、系列化和低成本化,形成若干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石墨烯企业。(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创新型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1)党的十八大以来,快递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一抹亮色:连续4年年均增幅超过50%、行业产值增速数倍于GDP增速„„2014年,中国更是成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国内前几大快递公司,全网员工都已超过10万人。整个中国快递业吸纳了数百万人就业。对就业创业的带动,在“三通一达”等加盟制快递公司中尤为突出。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口)
12)政府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出台了一系列结构性政策措施:货币政策方面连续四次降息三次降准;财政政策方面安排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和减税降税;投资政策方面先推出了7个工程包、六大消费工程以及与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带战略„„
(政府宏观调控 行政手段、财政手段)
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工商总局数据显示,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新登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井喷”。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685.1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5.4%。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活了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对宏观稳定形成了支撑。
(创业激发市场活力)
13)、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推动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会议决定,从2016年1月1日起,国家放宽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研发活动和费用范围。(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财政政策,宏观调控)
1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在执董会会议上审议人民币加入SDR的决议。如果这一决议获得通过,这将是人民币的历史性时刻,也将成为2015年最大的经济事件载入史册。【SDR诞生于1969年,是IMF创造了它。它的英文名叫做SpecialDrawing Right,中文名叫特别提款权。它是IMF成员国对可自由使用货币配额的潜在债权。是一种补充性的国际储备资产,是IMF和其它一些国际组织的记账单位,也称为“纸黄金”。特别提款权并不是一种权力,而是一种储备货币,就是和黄金美元差不多,可作为一国的外汇储备。】(经济全球化,“走出去”)
15)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协同发展”是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核心主题,为破解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资源环境制约等难题提供“钥匙”。(完善分配制度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16)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工作专家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李克强说,明年要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必须继续从供需两端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以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互为支撑、互促共进。在供给方面,继续运用好结构性减税等手段,推动“双创”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发展,扶持小微企业成长,发挥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供给升级的倍增效用,扩大有效供给。在需求方面,要以更优品质的产品、更加丰富的新业态、更便利的服务,引领和创造消费需求,支持信息、绿色、旅游等领域新消费发展,在消费升级中释放需求潜力。
(促进创新企业的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服务业、制造业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创新促进消费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17)11月3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要以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作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外开放)
18)自2015年9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能力,额外降低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政府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就业)
19)中国官媒7日晚全文公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份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脱贫攻坚任务的纲要性文件,详细阐述了未来的脱贫攻坚之策。
决定认为,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为此,决定从总体要求、总体目标以及具体举措等方面对该任务做了详尽规定。
关于脱贫攻坚战的总体目标,决定指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完善我国社保制度/完善我国分配制度)
20)12月11日,央行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天津、广东、福建三地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对三地自贸试验区进行金融支持。央行相关负责人称,此举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部署,促进自贸试验区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跨境贸易和投融资的金融支持。(政府的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服务/对外开放)
21)12月1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表示,中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国家队”,将加快提质增效,在明后年遏制住效益下滑势头,实现效益稳步增长,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海外资产盈利水平有所提升,僵尸企业处理取得明显成效。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
22)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包括加强先进技术、产品和服务进口,适度扩大日用消费品降税范围等。
(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引进来”的质量/税收作用)
23)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意见》全面提出了“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构建了职责清晰、协同监管、社会共治的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是新形势下建设新型市场监管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国家职能/政府宏观调控/政府建设三个目标/市场成为资源配置主体/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24)十部委:互联网金融“基本法”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 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按照“依法监 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确立了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 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的监管职责分工,落实了监管责任,明确了业务边界。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政府宏观调控/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政府与市场关系)25)1.位于河北省南部的邢台市广宗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广宗县依托当地快速兴起的自行车等造业,加大与其相关的家庭手工业扶贫力度,形成了30多个手工业扶贫片区,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加快了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效率和公平,城乡差距,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分配和再分配。
26).上海市政府官网11月25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的实施方案》,这份业内期待已久的“双自联动”方案,提出了10项重点创新试点,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注入了大量支持要素。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科学技术要素,推动我国经济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
27)财政部2015年12月3日向社会发布《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重要体现。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新时期新阶段对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缩小城乡差距)
28)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29)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15日在浙江省乌镇会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习近平指出,2015年以来,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各领域合作取得新成果。(对外开放)
30)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保监会联合发布通知,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对试点地区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按照24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个人所得税前予以扣除。(分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