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摩托车发动机拆装实习

摩托车发动机拆装实习



第一篇:摩托车发动机拆装实习

摩托车发动机拆装实习

第一章 概述

1.摩托车发动机产品综合训练,通过老师讲解,让学生们一起动手拆、装发动机,并一部分一部分地分析它的工作原理和构造,教学生如何画测绘图,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摩托车发动机原理。发动机由发动机机体、曲柄连杆机构、起动机构、离合器和变速机构和配气机构五大机构组成,各个机构相互联系,共同工作,构成一个有用的发动机。通过动手拆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综合训练,让烦躁的发动机变得生动起来。

2.理解五大机构的工作原理、工作条件和构造,能够独自正确拆装发动机,并找出一些简单问题。学会画零件的测绘图,做好各个部分的零件清单。

3.刚开始老师提出这学期的任务和课堂安排。随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把摩托车发动机按顺序拆下,此过程老师不断讲解各部分的工作原理。然后我们分组认识和了解各部分零件的名称和作用,并做出零件清单。在此期间老师用多媒体讲解了一些难点,带领我们一起分析发动机的原理、构造和工作条件。其后老师教我们画零件的测绘图,且认真指点,保证了每个同学都会画。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成功的把发动机装好了。

第二章 摩托车发动机总体构造

1.发动机的类型

按活塞运动方式分类:往复式活塞式发动机和旋转式发动机 按工作循环分类:四冲程发动机和二冲程发动机 按所用燃料分类: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按混和气形成方式分类:化油器式发动机和直接喷射式发动机

2.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汽油机工作时将汽油和空气混合成可燃混合气,然后进入气缸用电火花点燃。四冲程汽油机的每个工作循环均经过四个行程。(1)进气行程:活塞在上止点前某一规定曲柄转角时,进气门开启,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气缸。当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排气阀则在上止点某一规定的曲轴转角时关闭,同时活塞上方的气缸容积增大,使气缸形成真空度可燃混合气继续通过进气门吸入。当活塞行至下止点后某一规定曲柄转角时,进气门关闭,此时,进气工作过程结束。

(2)压缩行程: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当进气工作过程终了时,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开始被压缩。(3)做功行程:在压缩行程,当活塞向上行至上止点前某一规定曲柄转角时,火花塞电极间发出火花,将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点燃。燃烧着的可燃混合气使气缸内的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活塞则在此高温高压气压作用下,再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且通过连杆驱使曲轴旋转而作有用功。

(4)排气行程:在燃烧膨胀行程,当活塞行至下止点前某一规定曲轴转角时,排气阀开启,废气即通过排气门开始排出。曲轴仍继续旋转,并推动活塞再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将废气推出气缸。此排气过程直到活塞行至上止点后某一规定曲轴转角,排气门被关闭时终止。

综上所述,四冲程汽油机经过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这期间活塞在上、下止点间往复运动了四个行程,相应地曲轴旋转了两周。

3.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汽油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和燃料供给系统、进排气系统、点火系统和启动系统等组成。

(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部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各缸的工作顺序,定时开启和关闭各缸的进气门和排气门,使新鲜气体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

(3)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送入气缸;燃料供给系统由汽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化油器等组成。

(4)进排气系统 进排气系统的功用是将可燃混合气或新鲜空气均匀地分配到各个气缸内,并汇集各个气缸燃烧后的废气,从排气消声器排出。

(5)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的功用是在一定的时刻产生点火花,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6)启动系统

启动系统的功用是使发动机由静止进入怠速工作状态。

4.各机构和部件介绍

(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内燃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传动机构,用来传递力和改变运动方式。工作中,曲柄连杆机构在做功行程中把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对外输出动力,而在其他三个行程中,即进气、压缩、排气行程中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变成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总的来说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借以产生并传递动力的机构。通过它把燃料燃烧后发出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曲柄连杆机构由气缸及汽缸体、活塞、连杆、曲轴、飞轮等组成。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可从不同角度来分类。按气门的布置分为气门顶置和气门侧置式;按凸轮轴的布置位置分为下置式、中置式和上置式;按曲轴和凸轮轴的传动方式分为齿轮传动式、链条传动式和齿带传动式;按每气缸气门数目分,有二气门式和四气门式等。

根据工作循环和发火顺序的要求,定时有序地开启(关闭)进(排)气门。使各缸换气及时充分。它的基本要求是:

1、换气正时

2、换气充分。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有可能保证发动机排气和出气的顺畅,使得发动机能够正常地运转。其中充气系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对于发动机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其中充气效率(充气系数)ηV =M(实际充入质量)/ M。(在进口状态的充满质量)。ηV <1,一般ηV = 0.8 ~ 0.9,而且ηV 越大  进气量越大, 可供燃油量越大  功率越大。

各式配气机构中,按其功用都可分为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两大部分。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导管、气门座、弹簧座、气门弹簧、锁片等零件;气门传动组一般由摇臂、摇臂轴、推杆、挺柱、凸轮轴和正时齿轮组成。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的工作情况是:当气缸的工作循环需要将气门打开进行换气时,由曲轴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凸轮轴旋转,使凸轮轴上的凸轮凸起部分通过挺柱、推杆、调整螺钉推动摇臂摆转,摇臂的另一端便向下推开气门,同时使弹簧进一步压缩。当凸轮的凸起部分的顶点转过挺柱以后,便逐渐减小了对挺柱的推力,气门在弹簧张力的作用下开度逐渐减小,直至最后关闭。压缩和做功行程中,气门在弹簧张力的作用下严密关闭。

(3)离合器

离合器按照操作使用、结构形式、工作原理的差异,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按照分离形式,可分为强制分离式和自动离心分离式; ②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干式离合器和湿式离合器;

③按照操作方式,可分为自动离心式离合器和手控湿式多片式离合器; ④按照离心块结构,可分为滚柱式、摩擦片式和蹄形块式。功用:①保证摩托车平稳起步

这是离合器的首要功能。在摩托车起步前,自然要先起动发动机。而摩托车起步时,摩托车是从完全静止的状态逐步加速的。如果传动系(它联系着整个摩托车)与发动机刚性地联系,则变速器一挂上档,摩托车将突然向前冲一下,但并不能起步。这是因为摩托车从静止到前冲时,产生很大惯性力,对发动机造成很大地阻力矩。在这惯性阻力矩作用下,发动机在瞬时间转速急剧下降到最低稳定转速(一般300-500RPM)以下,发动机即熄火而不能工作,当然摩托车也不能起步。因此,我们就需要离合器的帮助了。在发动机起动后,摩托车起步之前,驾驶员先捏紧离合器手把,将离合器分离,使发动机和传动系脱开,再将变速器挂上档,然后逐渐松开离合器手把,使离合器逐渐接合。在接合过程中,发动机所受阻力矩逐渐增大,故应同时逐渐踩下加速踏板,即逐步增加对发动机的燃料供给量,使发动机的转速始终保持在最低稳定转速上,而不致熄火。同时,由于离合器的接合紧密程度逐渐增大,发动机经传动系传给驱动车轮的转矩便逐渐增加,到牵引力足以克服起步阻力时,摩托车即从静止开始运动并逐步加速

②保证传动系换档时工作平顺实现平顺的换档

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为适应不断变化的行驶条件,传动系经常要更换不同档位工作。实现齿轮式变速器的换档,一般是拨动齿轮或其他挂档机构,使原用档位的某一齿轮副推出传动,再使另一档位的齿轮副进入工作。在换档前必须捏紧离合器手把,中断动力传动,便于使原档位的啮合副脱开,同时使新档位啮合副的啮合部位的速度逐步趋向同步,这样进入啮合时的冲击可以大大的减小,实现平顺的换档。

③防止传动系过载

当摩托车进行紧急制动时,若没有离合器,则发动机将因和传动系刚性连接而急剧降低转速,因而其中所有运动件将产生很大的惯性力矩(其数值可能大大超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所发出的最大扭距),对传动系造成超过其承载能力的载荷,而使机件损坏。有了离合器,便可以依靠离合器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之间可能产生的相对运动以消除这一危险。因此,我们需要离合器来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扭距,保证安全。

由此可见,离合器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发动机主轴与从动轴之间的运动及动力的传递和脱离,确保发动机动力的平稳可靠地输出和彻底迅速地分离,以满足摩托车起步、变速、制动和停车的需要。

(4)变速机构

变速器的功用

1、改变传动比,满足不同行驶条件对牵引力的需要,使发动机尽量工作在有利的工况下,满足可能的行驶速度要求。

2、实现倒车行驶,用来满足摩托车倒退行驶的需要。

3、中断动力传递,在发动机起动,怠速运转,摩托车换档或需要停车进行动力输出时,中断向驱动轮的动力传递。

变速器的形式

1、按传动比的变化方式划分可分为有级式、无级式、综合式。

2、按操纵方式划分为强制操纵式、自动操纵式、半自动操纵式。

齿轮式变速机构的工作原理

一对啮合传动的齿轮,设小齿轮齿数Z1=20,大齿轮齿数Z2=40,在相同的时间内小齿轮转过一圈时,大齿轮转过半圈。显然,当小齿轮是主动齿轮时,它的转速经大齿轮输出时就降低了;如果大齿轮是主动齿轮时,它的转速经小齿轮输出时就提高了。

变速器的组成

变速器由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变速器的传动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改变转矩、转速和旋转方向;变速器的操纵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传动机构实现变速器的传动比的变换。

第三章 摩托车发动机拆装流程

发动机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发动机的拆卸和安装的过程的要求是不同的,但是有些要求都得遵守:佩戴好手套,保护好自己;工具分好类,放在工具箱里;零件轻拿轻放,拿稳,不要砸到脚。

首先从拆卸来说。

发动机拆卸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拆卸螺栓的时候要对每个螺栓均匀用力,按顺时针或者对角的方向,使部件受力均匀,避免拆卸的过程中变形。包括汽缸头,左右曲轴箱盖等。

2. 拆卸下来的螺栓,螺母,垫片等要根据其所在的位置和作用,与拆下的部件放在一起,方便安装时取用。

3. 对于某些表面要求比较高的部件,例如,汽缸头下表面,汽缸体上表面以及内表面,活塞外边面等,这些部件在放置的时候要格外的小心,确保不被外物划伤或磕到。

4. 当不拆开曲轴箱时,拆卸某些细小部件要尤其注意,例如正时链盘固定螺栓,活塞销挡圈等,要用布或者手护住,防止其掉入曲轴箱内。

5. 拆卸某些特定零件时要使用专门的工具,例如磁电机飞轮,火花塞,自动蹄块式离合器等,这些都有专门的工具,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使用专用工具,否则容易弄坏零件,并且还拆不下来,费力不讨好。

6. 拆卸有销钉连接的部件时,主要注意有销钉的几个点,这几个点分离后就很容易了,有轴承的地方要尽量保证轴承内外圈同时受力,切忌野蛮拆卸。

7. 将化油器从发动机上拆下时,要将化油器水平放置,防止里面的燃油溢出。进一步拆卸化油器时,要特别留意油针,针阀等部件。

8. 对于一些较紧的螺栓之类的,拆的时候需要将发动机固定住,一般是两个人合作,防止发动机倾倒。

发动机在安装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

1.注意零部件的安装顺序,避免做额外功。2.对于有损坏的零件,垫圈之类的要及时进行更换。3.安装前清理掉留在火花塞,燃烧室,活塞上表面的积碳。专用部件用专用工具安装。

4.注意安装要求,例如,活塞环的三道换之间的角度,启动离合器安装好后要保证大齿盘能够绕一个方向自由旋转。

5.有密封要求的地方要涂抹密封胶,包括左右曲轴箱之间,曲轴箱与 曲轴箱盖之间。

6.安装的过程中如果被卡住了,不要敲下去,应该拿出来仔细检查,对于正确的安装来说,一旦位置正确了,是很容易下去,不会被卡住的。7.曲轴箱安装完毕后再安装别的部件的时候也要防止螺栓之类的掉入曲轴箱内。

8.在安装每一个总成时要仔细搜罗好零件,不要漏装,安装完毕后要检查一下周围有没有多余的零件。

9.在对正时的过程中要明确好几个标记的对应关系。

10. 最后,安装完毕后要将每个螺栓都拧紧,有条件的话最好按标准扭矩来拧紧。

发动机安装完毕后要试点的话一定要将发动机固定住。

第四章 拆装实训心得体会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但是通过此次摩托车发动机拆装实训,从书本知识到实物的拆装,一步步的将整个发动机解剖,使我们对摩托车发动机构造和每个部分的功能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且增强了我们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工作打下基础。

第二篇:发动机拆装实习

(1),一个是发动机、APU(辅助动力装置)部分,另一个是飞机部分。发动机、APU部分主要有CFM56-

3、涡喷

5、涡喷6等航空发动机,飞机部分主要有麦道82、运

5、运

7、轰

5、三叉戟、歼6等飞机。77%的推力产生于风扇,23%推力产生于发动机喷气推力。

(2)【工作原理】

启动时,由起动机带动附件齿轮箱,由此带动一些附件(燃油泵、滑油泵等)以及高压压气机工作,燃油喷嘴喷油,同时点火咀放电点燃燃油。当转速达到要求时,起动机脱开,完成初步启动,工作时,前方空气经过风扇,大部分空气经外涵道直接排出,产生直接推力以及核心机的外部冷却气流。小部分空气进入内涵道,经过低压压气机和高压压气机压缩,进入燃烧室与燃油(雾状)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烧尾气,推动涡轮工作。涡轮有三个涡轮盘,第一级是高压涡轮,带动高压压气机工作,第二第三级是低压涡轮,带动低压压气机和风扇工作。燃烧尾气经过涡轮后排出机外。

(3)【风扇】

单级轴流式,有38片叶片。叶片中间有减震凸台,减少叶片工作室的震动。盘与叶片材料为Ti/TA6V钛合金,盘后与增压级鼓筒相联,风扇轴由2个轴承支承。风扇机匣由17-4PH不锈钢制的3个圆环和12根支柱焊成,风扇出口导流叶片为实心铝合金锻件制成,风扇流道设置有复合材料的消声衬板。这台发动机因为空难,所有叶片均损坏,大部分叶片已经折断。

(4)【安装节】

安装节是发动机与飞机机体连接的唯一承力结构,用以传递推力、承受发动机本身重量。安装节有一前一后两个,用锥形螺栓与飞机机翼安装架连接。

前安装节,与发动机风扇框架连接后安装节,与发动机涡轮机匣连接

(5)【附件齿轮箱、转换齿轮箱及其附件】

附件齿轮箱,下部因为空难已经缺失。附件齿轮箱的能量来自于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大约占发动机总功率的3-5%。用以带动一些发动机附件和传感器工作,比如N2(高压转子转速)转速传感器、发电机、燃油泵、滑油泵等。

(6)【点火部分】

点火激励器,用来产生高压电。输入115V/400Hz交流电,输出约1500V直流电。一共两个,分别供给两个点火咀用。黑色的粗线是输出。维护时要先断电30分钟才能拆。断掉的点火线,外面是金属编织网,防止对外产生干扰。点火咀。一共有两个,都安装在燃烧室部分

(7)【燃油部件】

燃油泵。这个属于柱塞泵,输出压力比较高,上面那个是滑油泵。这两个泵都是由附件齿轮箱带动的。(这张图放反了,看的时候请顺时针旋转90度。

(8)燃油喷嘴。一圈总共有12个,其中2个是富油喷嘴,10个工作喷嘴。每个喷嘴有两条管路,一条是供油管路(轴向,比较粗);另一条是余油管路(径向,较细),余油管路用于发动机停车时燃油回流。富油喷嘴。套红色环的喷嘴,位于点火咀旁边。为了易于点火,这种喷嘴的喷油量比其他喷嘴大一些。普通喷嘴。套蓝色环。

(9)涡轮叶片(非本机)。叶片偏转较大的角度,使排气大部分能量变为转子旋转的能量。叶片表面有小孔,小孔向外排较冷空气(来自高压压气机引气),在叶片表面形成气垫,防止燃烧室排气烧坏叶片。

(10)卡簧钳

(11)

剥线钳

(12)斜口钳

(13)尖嘴钳

(14)鲤鱼钳

(15)管子钳

(16)老虎钳

(17)大力钳

(18)铰丝钳

(19)如果螺母是反牙的,顺时针是松,逆时针是紧,这是故意与螺栓的旋转方向相反,防止松脱。常见的有煤气瓶口(接减压阀)---------左旋就是反牙,大一点的五金店都会有,(20)内六角螺丝扳手

(21)套筒扳手

(22)双梅花扳手(23)双开口扳手

(24)开口梅花扳手

(25)棘轮扳手

(26)活动扳手(27)单开口扳手

(28)单开口梅花扳手

(29)皮带扳手

(30)扭力扳手;扭力扳手有一根长的弹性杆,其一端装着手柄,另一端装有方头或六角

头,紧固螺丝螺栓螺母等螺纹紧固件时需要控制施加的力矩大小,以保证螺纹紧固且不至于因力矩过大破坏螺纹,所以用扭矩扳手来操作。首先设定好一个需要的扭矩值上限,当施加的扭矩达到设定值时,扳手会发出“卡塔”声响或者扳手连接处折弯一点角度,这就代表已经紧固不要再加力了。

(31)羊角榔头

(32)橡皮榔头

(33)飞机上常用的连接方式:

1、螺钉链接

2、螺栓连接、3、螺桩连接、4螺纹接头连接

5、固定销连接

6、固定卡箍连接。(34)

火焰筒上大孔小孔作用:对筒体进行气膜冷却,保证均匀的温度场

无论有几个燃烧室,点火装置有2个

(35)

第三篇:摩托车发动机拆装综合训练心得体会

发动机拆装综合训练心得体会

在上学期选选修课时我一看见他就迷上她了,真的!可谓是一见钟情,不过首先得申明我本人是很喜欢骑摩托车的,骑车的感觉很爽,不信你试一试吗,前提是你会骑哈。自从选了发动机拆装综合训练的那刻起我就期盼着学校能早一点的开课,好早一点见到我心仪已久的东东。

可惜呀,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结束了发动机的拆装综合训练技术。现在回忆起在这过程中学到的点点滴滴,感觉挺舒服的-------因为自己在这过程中收获了不少。我没让自己失望,哈哈。

在这里我记一下我在这过程中比较特别的吧。那就要回溯到开学的第二周了,也就是我们的第一堂课。

第一堂课我是去得相当的早,因为我之前就在思考那小小的一坨发动机为什们就有那么神奇,或许也可以说我是怀着一颗见证奇迹的心早去的,或许也可以这样说-----就像第一次约会一样我会早早的。

第一节课自今都让我难以忘怀,记得第一节课我们就品尝到了甜头,开始之新鲜,对发动机里面的零件都充满了神奇,那时就在想设计发动机的人太伟大了,里面的东西太复杂了,人们把它表现的太完美无瑕了,就在那时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感觉自己太无知了,好想好多东西都还没见过,那一刻可谓是泪流满面。不过我也没有悲哀多久,因为我知道我必须得振作起来,我没有时间浪费,即使有一些东西不动可以看一下图和查阅一些资料吗。很快我感觉好多东西并不陌生了,就这样慢慢的坚持着,还收获不少呀。

通过一段时间对发动机的拆装实习,使得我的理论知识得以升华.这使我大体认识到了发动机内部的总体布局和各零件的样子,它们的相对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装配和运做情况.发动机的外表装有发电机,它有齿轮与飞轮相啮合;起动机用于开启发动机的运转;分电器和高压线圈用于提高电压和分配各缸点火的先后顺序;火花塞用来提供点火的装置;有进气总管和进气支管有的把其铸成一体,有的则用铆钉铆在一起,在它们的上源有空气滤清器来过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在节气门的位置处还按有检测空气量的传感器;在进气总管和进气支管的对侧按有排气总管和排气支管,用来排出发动机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在现代的发动机中一般还在此装有三元催化转换器来检测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来反馈调节进气量和喷油量来保证排出的废气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还应装有进油管和回油管;由于发动机喷入气缸的是可燃的混合气,因而空气和汽油要在进气管内混合好,喷油的方式有两种,一为:单点喷射,二为:多点喷射,单点喷射喷油器位于进气总管的位置处,然后在分配到个进气的支管在进入气缸;多点喷射的喷油器则位与各进气的支管处,在进气支管混合后直接进入气缸;在发动的一侧还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水的流动来冷却高速运转的发动机,为发动机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一般在此处还有检测水温的传感器,用来反馈发动机的工作情况.发动机的外侧装置已基本介绍完了,下面来谈谈发动机的内部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和它们之间的运转情况.揭下顶盖首先看见的是摇臂和摇臂轴,摇臂固定在摇臂轴上,可以做上下的摆动,调节上边的螺母可以改变摆动的幅度,及调节了气门开启的程度的大小,来调节进/排气量的大小.在现代的汽车发动机中大都采用顶置式气门.气门按凸轮轴的位置可以分为凸轮轴下置式,凸轮轴中置式,凸轮轴上置式;凸轮轴下置式气门和凸轮轴相距较远,因而气门传动的零件较多,结构较复杂,发动机的高度也有所增加.凸轮轴中置式凸轮轴位于气缸体的中部,由凸轮轴经过挺柱直接驱动摇臂省去了推杆.凸轮轴上置式凸轮轴的布置位置在气缸盖上, 凸轮轴上置式有两中结构:一是凸轮轴直接通过摇臂来驱动气门,这样及无挺柱又无推杆,往复运动质量大大减小,此结构适应于高速的发动机中.另一种结构为凸轮轴直接驱动气门或带液力挺柱的气门,此种配气机构的往复运动的质量更小,特别适应于高速的发动机中.在揭下气缸盖,将气缸盖反置,可以清晰的看见气门和燃烧室,其中气门有一大一小,大的为进气小的则为排气.将拆剩下的发动机反置,开始拆卸油底壳油底壳下端有个放油螺栓,在拆发动机之前首先应先将起拧开,使内部的机油全部流出,在车辆行驶一定的路程后也要定期的给发动机更换机油来保障发动机良好的润滑.拆下油底壳可以看见机油滤清器,拆下机油滤清器和机油泵,然后在拧下曲轴轴承盖上的螺栓就可以取下轴承盖,其轴承盖和内的轴瓦应做好标记与轴承要一一对应,取下固定在曲轴上活塞的螺栓后就可以抬下曲轴,之后就可以取下活塞了,取下的活塞也要做好标记使其与各缸对应,就此一台发动机就拆卸完成了.还有一次也让我难以忘怀,那就是在某节课;我和一个同学拆装离合器,在拆的时候也不是很好拆,因为那上面那卡环卡得太紧了。得用摩托车的专用工具才能搞定,拆开后才知道那里面太复杂了,制作也很精致,原理那些很巧妙,最难忘的还不是这些------是我们装的过程中将近用了两个小时,可谓是把我们搞掺了的。后面我们听老师说装离合器必须拿到卡盘上去装。是呀随便干什么都得动脑筋呀,不能硬来。

我小时候在家就很喜欢拆装东西,在大学里学习发动拆装技术不仅是我学到了感兴趣的知识充实了自己,而且也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通过学习发动机拆装综合训练,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认真对待,都必须付出汗水和努力,这样才能知道那水到底有多深哈。当然这次学习也达到了我预先的目的,让我对发动机及变速器等发动机组件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以前只有在生活上的感观性的认识,现在则是学践中的深入性的认识。通过这次学习使我们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多多少少的使我们加深了对生活知识的了解。这次拆装学习不仅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而且还加深了对摩托车组成、结构、部件的工作原理的了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装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艺线路,同时也加深了对工具的使用和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而且也增进了我们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因为发动机不是一个人就能随便能够拆卸得下来的,这就需要我们的配合与相互间的学习,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收获颇丰,不仅是知识方面,而且在我们未来的工作之路上,它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面对未来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第四篇:摩托车拆装实习报告

第一章 概述

1)任务

理解五大机构的工作原理、工作条件和构造,能够独自正确拆装发动机,并找出一些简单问题。学会画零件的测绘图,做好各个部分的零件清单。

2)目的和作用

摩托车发动机产品综合训练,通过老师讲解,让学生们一起动手拆、装发动机,并一部分一部分地分析它的工作原理和构造,教学生如何画测绘图,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摩托车发动机原理。发动机由发动机机体、曲柄连杆机构、起动机构、离合器和变速机构和配气机构五大机构组成,各个机构相互联系,共同工作,构成一个有用的发动机。通过动手拆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综合训练,让烦躁的发动机变得生动起来。

第二章

摩托车发动机总体构造

发动机是摩托车的动力之源,是把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的一个装置,它就如一个人的心脏,摩托车的性能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水平。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摩托车发动机大部分都是由三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的。(“三大机构”一:机体机构;二:曲轴连杆机构;三:配气机构。“五大系统”一:燃料供给系统;二:进排气系统;三:冷却系统;四:润滑系统;五:点火系统)1)三大机构:

1、机体的作用:机体是由气缸盖,气缸体和曲轴箱组成。它的作用是支承和安装发动机的其它零配件,承受来自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各种冲击力。有的还具有增长车体刚性和强度的作用。

2、曲轴连杆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连杆大小头轴承和曲柄组成。曲轴连杆机构的作用: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输出动力并带动磁电机,机油泵,配气机构等零部件工作。

3、配气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凸轮轴,气门,气门坐,气门弹簧,气门导管,气门锁片,正时齿轮,正时链条,气门顶杆,摇臂,摇臂轴等等组成。按气门所在位置可分为:侧置式和顶置式二种。按凸轮所在位置又可分为上置式和下置式二种。配气机构的作用:在准确的时间将可燃混合汽吸入缸体,并及时地把废汽排出缸体。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 9

2)五大系统:

1、燃油供给系统

燃油供给所属的部件很多,但对于发动机来说直接联系的只有化油器这个部件那些油箱,油开关等等我们就放在行走部分再说。化油器的好坏对发动机来说起到很大的作用,它是向发动机提供比例合适的可燃混合气来保证发动机顺畅的工作的。、进排气系统

排气系统:主要有排气管和排气消声器组成,作用是:排出废气,降低噪音。以四冲程式为例,进气是由滤清器,进气管组成,当然现在还有很多先进的科技用在这上面,本文是以156FMI-2发动机为例的。它的作用:是引导并滤清大自然的空气参加和汽油的混合。、冷却系统

发动机的工作需要适宜的温度,因为发动机的能量转换效率普遍偏低,燃料的大部分能量都被转化为热量,一般情况下需要对发动机降温,这正是冷却系统存在的意义。但发动机的温度并非是越低越好,过热过冷都会影响燃油经济性和机械损耗。提供适宜的发动机工作温度和最少的动力消耗是冷却系统追求的目标。为了得到适宜的工作温度,缸体、缸盖、活塞、气门等必须进行适当的冷却。发动机的冷却装置有三种,水冷却、油冷却和空气冷却。本次试验所研究的力帆156FMI-2发动机为风冷却系统。

风冷发动机适用于温度提升不大明显的小排量机型,由于设计和制造能力的限制也被早期发动机广泛采用。风冷发动机的特征是缸盖和缸体上有大量的散热片,依靠空气的流动带走热量。提升冷却效能的方法是增加散热片的数量,但太密的散热片又不利于增加空气的流速,不容易较精确的控制发动机温度和不能大幅度降温是风冷的缺点,优点是设计制造相对容易,发动机重量小。

4、润滑系统

这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属于湿式油槽的型式,发动机曲轴箱底部一直保证有润滑油供给。机油泵由曲轴上的齿轮驱动,当它转动时,润滑油经滤油网吸入机油泵,从机油泵流出的油液再经过滤油器的滤心进行过滤,此后,油液分两条路线进行润滑,润滑油流通的第一条路线是通过发动机右盖上的油孔进入曲轴,再从曲轴右端的油孔流入曲柄销和滚针轴承进行润滑。同时,由于曲轴的旋转作用,可以对缸筒、活塞和活塞销进行飞溅润滑,然后,这些润滑油溅落在曲轴箱底部,以继续循环使用。润滑油的另一条路线是流进曲轴箱与汽缸座之间的油孔,然后又分成两路,一路经曲轴箱油道进入主轴滚针轴承和副轮滚针轴承,然后再对变速齿轮进行润滑,最后滴落在曲轴箱内;另一路进入通往缸头的油道,首先润滑

/ 9

凸轮轴小端轴颈,然后流入凸轮轴,润滑凸轮轴大端轴颈和各凸轮面,最后借助于链条返回曲轴箱。

5、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依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适时的向发动机提供强烈的高压火花。点火系统的功能体现在点火的时机和产生点火火花的强度。要实现摩托车上的12V低压直流电转化为可以产生足够强度火花的高压电,只有采用变压器通过次级线圈和初级线圈的较大比值来产生高压电。点火系统一般由控制初级线圈通断的开关、产生高压电的点火线圈和将高压电变成点火火花的火花塞构成。系统的蓄电池提供12V的电源,通过断电开关接通和切断初级线圈中的电流,这样在次级线圈中就会产生高达上万伏的高压电。当断电开关闭合时初级线圈中有电流通过并且电流值随着闭合时间的增长而不断的提高,当开关突然打开时由于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便产生足够的电压并将该电压加到火花塞上使其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

第三章 摩托车发动机拆装流程

首先我们利用一段时间对我们所研究的摩托车发动机的结构和原理进行初步的了解,我们初步拟定了拆分顺序。准备按照《汽油机零部件图册》其上面的图解顺序进行拆分。制定了一系列的拆分方法。然而面对发动机实物时发现预先制定的方案需要做出很大变动。下文所介绍的拆分步骤为我们在试验中的所总结出的方案。第一部分:

拆分第一步,由对摩托车发动机的整体分析与观察,拆下汽缸头盖可以系统的看到汽缸体的上部结构。通过对图册的详细分析得出拆分汽缸头盖之后才能拧下固定螺母从而对汽缸体进行详细拆分。使之与发动机曲轴箱体分离。拆下配气机构的摇臂支座组。然后拧下4个大螺母以及连接汽缸头组合和汽缸体组合的汽缸头螺钉,取下推杆导架和推杆组合,之后可以顺利的把汽缸头组合缓缓拿下来。注:由于缺少特殊工具,对排气门、气门外弹簧座、气门内弹簧座、挡油罩、气门外弹簧、气门内弹簧、气门弹簧上座、气门锁夹以及火花塞无法拆分。然后拆除进气管组合。

汽缸体组合拆分:拧下所有汽缸体组合与曲轴箱连接的螺栓。然后缓缓将汽缸体组合与曲轴箱分离。(注意:分离的时候小心汽缸头定位销的掉落以及汽缸体密封垫的保护和拆分位置),分离汽缸体组合。

对拆下的汽缸体组合进行观察分析后,可以将下摇臂组合拆下,由于下摇臂轴(图与汽缸头螺钉安装时配合精准难以掌握,故拆分之后立刻安装。注:配气机构当中的正时从动齿轮组合、垫片、配气凸轮轴、垫圈、弹簧、配气凸轮轴挡板、螺栓在曲轴箱内,在此部分无法拆分出来。

/ 9

至此,第一部分拆分工作基本结束。这一部分我们把汽缸体,汽缸头,配气机构的零部件拆分顺利完成。然后对这三部分进行详细的拼装,以此来对这三部分的结构进行整体的了解和分析。第二部分:

经过第一部分的拆分,我们对发动机余下的部分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分析,由于起动电机与左曲轴箱盖相连接,其体积较大不便于曲轴箱的拆分,所以我们决定先拆下起动电机再对曲轴箱进行拆分。

接着进行起动电机拆分。在拆下起动电机时注意力度。由于其与左曲轴箱盖里面的双联齿轮的连接为齿轮啮合连接,所以要缓慢的拔出起动电机。至此,第二部分拆分结束,主要为下面曲轴箱的拆卸做好充分的准备。其起动电机可以拆分由于不做系统研究。第三部分:

经过前两部分的拆分,发动机只剩下曲轴箱未予拆分研究,由于里面零部件比较复杂,我们决定先把曲轴箱左右端盖拆分下来,对左右两边的内部结构先做出一个整体的观察研究,然后再确定曲轴箱的下一步拆分方法。

右曲轴箱盖的拆分:

首先观察右曲轴箱盖和右曲轴箱的连接的螺栓的位置与个数,然后对其进行拆分:

1.连接箱盖和箱体的螺栓长短不一,拆分时需注意它们的各自的位置,2.螺栓个数较多,拆分完毕后,需妥善保管,3.拆分所有螺栓之后,如果箱盖与箱体仍紧密连接,难以分离,可以先用橡胶锤在箱盖的四周轻轻的敲打数下,待接触面出现缝隙后,可用螺丝刀把缝隙扩大,然后再缓慢拿出箱盖。注:由于缺少特殊工具,右曲轴箱盖上的离合器操纵杆组合、转速输出轴不便拆分安装

左曲轴箱盖拆分:

左曲轴箱盖拆分与右曲轴箱盖大致相同但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左曲轴箱盖与左曲轴箱的连接螺栓除表面可见螺栓外还有一隐藏螺栓,其位置在过轮盖内部。需拆下过轮盖取出双联齿轮组合及双联齿轮轴组合之后方可拧出隐藏螺栓。

/ 9

2、左曲轴箱盖内部为磁电机定子组合其与左曲轴箱中的转子带起动离合器本体组合之间有磁力相互作用,所以当拆分左曲轴箱盖时要用一定力度平稳的拆下。

注:其中左曲轴箱盖中的磁电机定子组合由于拆分下来不便于安装,固本实验未能拆分。

第三部分拆分工作完成,此部分拆下左右曲轴箱盖,为下面曲轴箱内部的拆分与研究做好了充分准备。本部分拆分需特别指出由于曲轴箱内为油润滑,在拆分过程中需注意润滑液的清洁情况,防止弄脏环境与衣物。第四部分:

本部分为曲轴箱的拆分,是发动机拆分试验的关键部分。由于剩下的结构复杂。在拆分之前我们对曲轴箱做了充分的观察与研究,最后决定先拆分左曲轴箱外部结构即转子带起动离合器本体组合(图册E-7/14)等,其拆分过程如下:

1、拧下磁电机紧固螺钉

2、拔出磁电机转子组合。因为其内部结构比较特殊,有三个弹簧锁紧装置将其固定在凸轮轴上,所以,在拔出磁电机转子组合时,应左右转动,掌握好位置迅速拔出。

3、取下双联齿轮

(二)组合。

4、取下起动离合器齿轮组合。

5、取下启动继电器。

6、拆下输出链轮。

左曲轴箱外部结构拆分完毕,接下来我们决定拆分右曲轴箱外部结构。由于右曲轴箱外部结构排列比较复杂,许多结构重叠安置。经过我们仔细的观察决定拆分过程如下:

1:拆下机油滤清器,当拧下机油滤器盖后,需要用双向离合齿拧下初级主动齿轮紧固螺母方可拆下此机构。

2:拆下机油泵,在其拆卸过程中需注意。此装置有一部分为不可拆分零件,及为机油泵体、机油泵外转子、机油泵内转子、机油泵盖、机油泵O型圈。3:拆下离合器此结构零部件较多,在发动机整体功能上起关键作用。拆分时需要格外注意,其拆分过程为以下几步:(1)拆下离合器顶杆、离合器推杆。

/ 9

(2)拿出轴承,观察其内部结构之后,发现有弹性挡圈将离合器主体组合卡在主轴上,先用轴用直嘴挡圈钳将弹性挡圈夹出,然后可以把离合器主体组合整体拔出。

(3)可将离合器从动盘装配组合与离合器主动盘组合分离,观察其内部结构。(4)拧下螺栓,拆下离合器端盖和离合器弹簧。拆分之后需立刻组装整体,防止丢失零件。

4:拆下变动轴总成。拆分时得注意变档拨板和变档轮的装配配合位置。

第五部分:

本部分为拆分工作最后一步,其内部结构复杂,配合紧密。经过观察我们得出需拆下一箱体方可观察其内部结构。我们经过几次的尝试性拆分之后得出需拆下左曲轴箱组合,此过程如下:

1:拧下左右箱体连接的紧固螺钉。将其放在固定位置以便安装时准确安装。2:拆分所有螺钉之后,由于左右曲轴箱连接紧密,需用橡胶锤敲打四周。带出现缝隙之后用螺丝刀扩大缝隙。之后用力将其平稳拆下。3:拆下压销体组合。4:拆下机油过滤组合。注:

1:左曲轴箱上的轴承和箱体为过盈配合,不便于拆卸安装并且在箱体上可直观的看出其结构特点所以未拆分。

2:配气机构的正时从动齿轮组合、垫片、配气凸轮轴、垫圈、弹簧、配气凸轮轴挡板、螺栓。由于无特殊工具不便于拆分,其工作结构可清晰看出,所以未拆分。

接下来的步骤为曲轴箱内部零件的拆分,包括:曲轴活塞、主轴组合、副轴组合、起动轴总成。

1:拆分曲轴、活塞。曲轴上面的轴承和箱体为过盈配合,所以,只需用橡胶锤平稳敲击曲轴的一端,将其慢慢敲出。

2:取出拨叉轴以及拨叉1、2、3。此步骤需要注意,拨叉1、2、3的形状和位置不一样,在拆分前,必须仔细观察各拨叉与传动装置及齿轮轴的位置配合及正反方向,并详细记录,以便安装。

/ 9

3:取出主轴组合和副轴组合。在拆分之前,必须详细记录各轴上齿轮等零件的安装顺序以及主轴和副轴之间齿轮的啮合方式。取出主、副轴时,要注意轴上的轴套、垫圈以及齿轮的滑落。

4:拆分起动轴总成。拆分时应注意此轴上棘轮和棘轮导板组合与箱体之间的安装位置及方法。

注:变档凸轮由于无专用工具无法拆卸,其结构可在箱体上清晰观察,固本次试验未拆分。

到此为止第五部分拆分结束,本步骤过程比较多,比较复杂需要详细记录,并且把所拆分零件需要妥善保管以免丢失。

摩托车发动机的安装过程

经过前面的拆分试验,我们对摩托车发动机的内部结构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本环节为摩托车发动机的安装试验,及对所拆分的发动机进行重新的工装,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摩托车发动机结构的认识。本环节大体为拆分试验的逆过程。第一步为曲轴箱内部零件的安装。由于曲轴箱内部零部件较多,各零部件间的配合和各零部件与箱体的配合较为紧密,所以曲轴箱内部零件安装如下: 1:安装起动轴总成。根据拆分环节中所记录的情况,注意此轴上棘轮和棘轮导板组合与箱体之间的安装位置,对其进行准确紧密的安装以便于传动系统的安装。

2:安装主轴组合和副轴组合。在安装之前需仔细观察拆分环节中所记录的两轴与箱体的配合位置和两轴上个齿轮之间的啮合情况。在安装时,主轴组合和副轴组合必需以图5-8的啮合方式同时与箱体安装配合。安装完毕之后需要转动其中一轴检查两轴上各齿轮之间是否准备啮合,如未成功需重新安装。3:安装拨叉轴以及拨叉1、2、3。在安装拨叉轴与拨叉时要注意一下几点:(1)注意拨叉1、2、3上的标号,根据拆分记录情况注意其与变档凸轮上的安装顺序。

(2)注意拨叉1、2、3的开口方向与变档凸轮的配合情况。需根据拆分记录准确安装。

(3)注意拨叉1、2、3与主轴组合和副轴组合之间的配合位置情况。根据拆分记录准确安装。

/ 9

本步骤安装完毕后,需要转动变档凸轮,观察拨叉与各齿轮之间是否有换挡情况,是否能紧密配合。如未变档则需检查拨叉安装顺序、位置、配合情况加一调整或重新安装。

4:安装曲轴、活塞。由于曲轴上的轴承与箱体为过盈配合,所以在安装时要注意轴承与箱体需平稳配合安装,用橡胶锤垂直敲击曲轴使曲轴上轴承与箱体配合完整。之后转动曲轴观察活塞的转动与箱体左右是否干涉,如有干涉需重新调整曲轴安装角度,或曲轴上轴承与箱体未配合完全需在用橡胶锤对曲轴进行敲击使其配合完全。

箱体内部安装完成。安装完成之后需再次检查各零件之间的配合情况确保安装的准确性与配合的紧密性。

第二步:安装左曲轴箱。安装时将右曲轴箱及与箱体配合内部零件放在两个凳子之间,保证其各轴与箱体垂直,箱体与地面垂直。由于箱体内轴比较多在与左曲轴箱配合时一定要注意各轴与左曲轴箱孔之间的配合情况,需对准3根轴之后方可安装左曲轴箱。安装左曲轴箱时要保持与各轴垂直的方向平稳的按下,保证箱体与各轴之间的紧密配合。当安装到一定程度时如有微小缝隙可用橡胶锤敲击箱体四周将其锤紧,如果缝隙较大无法合拢左右箱体需重新安装。

第三步:左曲轴箱外部结构

1:安装变动轴总成,安装时注意注意变档拨板和变档轮的装配配合位置。2:安装离合器,此部分安装得注意:离合器主动盘组合和主轴是花键配合,离合器从动盘组合和主轴也是花键配合,此两配合要一致才能安装上;安装完毕后必须记得用轴用直嘴挡圈钳将弹性挡圈安装好。

3:安装机油泵和机油滤清器。第四步:右曲轴箱外部结构 1:安装输出链轮。2:安装启动继电器。

3:安装起动离合器齿轮组合。4:安装双联齿轮

(二)组合。

5:安装磁电机转子组合,拧上磁电机紧固螺钉。第五步:左右曲轴箱盖的安装

1:左曲轴箱盖的安装,安装时对齐位置安装后,再装配好双联齿轮

(一)组合及双联齿轮轴组合和过轮盖。

/ 9

2:右曲轴箱盖的安装,安装时要注意离合器顶杆与离合器操纵杆组合之间的配合,这样才能合上箱盖,安装完好。

第六步:安装起动电机。

第七步:安装汽缸体和汽缸头。先将汽缸体汽缸头组合在一起,安装时,要注意下摇臂的位置,以便在装配推杆的时候能装配上。把汽缸体与汽缸头组合安装以后,在将配气机构和摇臂支座组合安装上,然后合上汽缸头盖。

到此为止,摩托车发动机的装配过程全部结束,对发动机整体再详细做一次检查。合格之后将所有工具和试验设备整理完毕。清理试验台和实验室。

第四章

拆装实训心得体会

在这次实训中,我参与了摩托车发动机的拆卸过程,并且独立的完成发动机的组装。虽然在组装过程中遇到了好些问题,如跳步安装,又得重新拆卸下来。组装过程中发现螺丝不全或者零件不齐,组装完还有螺丝剩余等等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拆装时没有做好对零件分类摆放和对发动机拆装不够熟悉。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摩托车发动机及组件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本次拆装实习不仅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而且还加深了对发动机组成、结构、部件及工作原理的了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装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艺线路;同时也加深了对工具的使用和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而且也增进了我们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因为发动机不是一个人就能随便能够拆卸得下来的,这就需要我们的配合与相互间的学习。在这次实训过后,让我深刻了解到,对于每干一件事情,我们都应该善于分析与总结,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变的更好,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收获的不仅有知识方面,还有在我们未来的工作之路上,它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面对未来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最后,特别感谢学校能提供这样一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习机会,感谢廖爱群老师对我们的帮助和指导。

/ 9

第五篇:发动机拆装实习报告

发动机拆装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实习目的:

1.学习正确使用拆装设备、工具、量具的方法;

2.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

3.巩固和加强汽车发动机构造和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4.了解安全操作常识,熟悉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培养良好的工作和生产习惯; 5.锻炼和培养动手能力。实习要求:

1.学会汽车发动机常用拆装工具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2.学会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拆装、调整和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正确拆装; 3.学会测量发动机缸径,了解气缸的磨损情况; 4.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基本工作原理; 5.理解发动机的组成系统的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

二、实习内容

我们六个人一组进行发动机的拆装,这次实习拆的是一个四缸直列发动机,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对化油器的主供油系统,怠速系统和加浓系统的深入研究逐步熟悉怎样去研究一台发动机。在探索过程,我们小组通过一步一步的摸索逐渐进入到状态中,通过全班交流化油器的各种系统我们也知道了小组内没有发现的问题。在学习发动机结构及系统的时候也是先通过小组研究再到全班交流,我感觉这样的学习形式对我们对发动机了解的帮助很大,毕竟通过自己的研究再去听别人的讲解,这样对发动机的印象更为深刻。

在我们学习完所有的系统之后就要把发动机给全部组装起来还原,这个时候场记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在场记的指挥和老师的关心指导下,在我们小组的齐心合作下,装发动机的整个过程还算顺利,虽然在装主动齿轮时遇到了点麻烦,主动齿轮老是对不准位置,以致皮带也很难被拉紧,但是在我们小组不懈的努力下,这个问题还是顺利解决了。

三、实习心得体会

汽油发动机是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组成。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对每一个机构和系统都做了比较全面的学习,研究了组成部件,工作原理。我主要对发动机配气机构和润滑系统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配气机构中令我印象比较深的应该是这台发动机装的液力挺柱了,我对它的理解简单说就是液压挺柱里面有个机油腔,气门关闭时里面充满油,使挺柱一直与凸轮接触,当凸轮打开气门时,机油再被挤出,目的就是保证挺柱一直与凸轮接触,有了这个就不需要留气门间隙了。

老师还对我们讲解了涡轮增压的原理,我本身也是非常钟爱涡轮增压的,于是我对涡轮增压作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涡轮增压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子更有劲。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的时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这样也就意味着同样一台的发动机在经过增压之后能够产生更大的功率。就拿我们最常见的1.8T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经过增压之后,动力可以达到2.4L发动机的水平,但是耗油量却比1.8发动机并不高多少,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就是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尾气排放。涡轮又分为

1)机械增压系统:这个装置安装在发动机上并由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相连接,从发动机输出轴获得动力来驱动增压器的转子旋转,从而将空气增压吹到进气岐道里。其优点是涡轮转速和发动机相同,因此没有滞后现象,动力输出非常流畅。但是由于装在发动机转动轴里面,因此还是消耗了部分动力,增压出来的效果并不高。

2)气波增压系统:利用高压废气的脉冲气波迫使空气压缩。这种系统增压性能好、加速性好但是整个装置比较笨重,不太适合安装在体积较小的轿车里面。

3)废气涡轮增压系统:这就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涡轮增压装置了,增压器与发动机无任何机械联系,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增压器安装在发动机的排气一侧,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所以增压器的工作温度很高,因此涡轮增压器普遍采用全浮动轴承,由机油来进行润滑,还有冷却液为增压器进行冷却。维修费用很高。

4)复合增压系统:即废气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并用,把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结合在一起,来解决两种技术各自的 不足,同时解决低速扭矩和高速功率输出的问题。这种装置在大功率柴油机上采用比较多,汽油机上采用双增压系统(复合增压系统)的车型还比较少,大众的 1.4TSI发动机采用了这一系统。其发动机输出功率大、燃油消耗率低、噪声小,只是结构太复杂,技术含量高,维修保养不容易,因此很难普及。

通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涡轮应该是10万公里的使用寿命,但是实际使用中发现大部分的 涡轮增压发动机只要使用保养得当,涡轮的寿命可以大大超过10万公里。曾经见过帕撒特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跑过15万公里甚至20万公里才换,平时维护保养应该注意的是:使用高品质全合成机油,充分预热后行车,最需要引起注意的就是涡轮增压的车在长时间运行后应怠速运转几分钟左右再熄火,这将大大提高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的使用寿命。

许多车企在宣传涡轮增压时都提到了它的燃油经济性,说它油耗与同排量自然吸气相当。这是夸张说法,涡轮增压是通过外设涡轮增大“肺活量”,榨取更大马力而诞生,比如一款1.4T发动机油耗肯定高过1.4L自然吸气发动机。但如果以相同输出而不是同等排量来比较,由于涡轮不是全工况运转,它会比同等动力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省油,比方说,一台1.4T发动机动力水平相等于一台1.8L自然吸气,全力工作时,两者油耗差不多,但高速巡航时,1.4T的涡轮并未介入,此时它实际工作排量只有1.4L,而自然吸气则始终是1.8L。换言之,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油耗是恒定的,而涡轮增压发动机油耗则与驾驶方式紧密联系,涡轮启动得越多,油耗就越高,反之亦然——这也是为何没有合适变速器,涡轮增压宁可选择手动挡变速器的原因之一。涡轮增压加速性能表现会更为优异,但自然吸气的动力输出更容易掌控。全油门加速和后程发力,涡轮增压通常表现得极为兴奋;但在低速行驶和爬坡时,自然吸气更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精确发力的油门踏板位置,保证动力平均输出。总的来说,自然吸气更加可靠完善,涡轮增压则在各项指标上有优势。在以往,自然吸气完全“盖过”涡轮增压。近两年来情况发生变化,涡轮增压逐渐“登堂入室”,与自然吸气分庭抗礼。但必须指出,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的数量不多,只有大众、别克全面列装,其他车企还未跟进。

在实训楼看完转子发动机的介绍后,我觉得转子发动机本身还是有很大空间去研发,现在的技术尚未成熟,将来或许会有不错的前景。于是我去网上查阅了些关于在转子发动机装上涡轮的资料,由于转子发动机本身的小排量就能拥有强大的输出马力,那么配上涡轮装置之后确实是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有人将日本GReddy出品的涡轮增压套件,包括T618Z涡轮、排气管芭蕉、Airinx集气箱、ECU电脑、中冷、油冷、进气管路、泄压阀、涡轮下端歧管等装在了马自达RX-8上,最高转速接近每分钟1万1千转,就像广告上说的那样:有了涡轮,你就拥有一切。

润滑系统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集滤器等组成。此外,润滑系统还包括机油压力表、温度表和机油管道等。记得当时是我向全班讲了下整个润滑系统的润滑过程。润滑方式分为压力润滑,飞溅润滑和润滑脂润滑三种。润滑系统确保发动机内的每个可运动的组件都能获得机油,使运动更容易。两个最需要机油的部件是活塞(以便容易地在气缸中滑动)和所有让曲轴和凸轮轴这样的部件自由转动的轴承。大部分车中,机油泵从油底壳中抽出机油,经过机油滤芯去除杂质,然后用高压喷射到轴承和气缸壁上。然后机油流进油槽中,在那里被回收,反复循环使用。

一方面让我学会了团结协作,另一方面,通过实习使我对发动机有了新的认识,确实也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原本理论课上学的知识落实到实习中还是要花不少心思的,并没有那么简单,可能课本上的发动机部件和工作过程只是书上的一些插图或者是通过文字表述脑中凭空构思这一过程,这次实习不仅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而且还加深了对汽车组成、结构、部件的工作原理的了解。我觉得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我通过这次实习又找回了对汽车研究的热情,不管是发动机还是接下来的底盘实习,我都会以100%的投入,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只有付之于努力,才能有收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切认真思考,一切动手,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