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第一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核心期刊 CSSCI 基本信息

曾用刊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 ISSN:1002-0209 CN:11-1514/C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邮发代号:2-98 创刊时间:1956

论文发表和投稿请联系:

论文辅助老师 1550116010(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有真实合作关系)论文发表出书、专利、图书挂名、项目立项请联系我!出版信息

专辑名称:社会科学II 专题名称:教育综合 出版文献量:5082 篇 总下载次数:2329705 次 总被引次数:67565 次 评价信息

(2016版)复合影响因子:1.657(2016版)综合影响因子:0.897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论文编辑老师 766085044(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有真实合作关系)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收录文章目录供参考: 德治礼序与中国大学治理 王明明;周作宇;施克灿;5-12 论教学是一门领导的艺术 马健生;邹维;13-21 “全面二孩”政策与北京市学前教育资源需求 洪秀敏;马群;22-33 英语人力资本与员工工资——来自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的经验证据 程虹;刘星滟;34-50 独生子女的经济行为有别于非独生子女吗?——来自实验室和田野实验的证据 何浩然;徐慧;51-65 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林崇德;66-73 非正式学习:学习科学研究的生长点 季娇;伍新春;青紫馨;74-82 父母冲突、亲子三角关系与青少年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邓林园;许睿;方晓义;83-91 “国学”内涵的变迁与章太炎国学的现代意义 王宁;92-99 清代学术的历史总结与思想突破——章太炎《清儒》的四重解读 孟琢;100-108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史料新考 董婧宸;109-114 宋代士大夫家族的秩序与构造——范氏十六房的形成 远藤隆俊;115-126 家族史的建构:宋朝士人阶层追寻的精神家园——以相州韩琦家族为例 游彪;127-135 宋代封赠制度对家庭伦理和家内秩序的构建 孙健;136-143 论意识形态在风险的社会放大信息传导过程中的作用 冯周卓;黄震;144-150 论社会主义平等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徐珍;151-158 读《黄兴致张继信》札记 程仁桃;159-160

第二篇:心理学报(精选)

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期刊;被北京地区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选录为心理学类核心期刊,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纵览》(2004年版)。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出版的、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Psychological Abstract》和心理科学光盘(PsychINFO)所收录。《心理学报》的读者对象为从事心理学、工程、生物学、医学、教育学及哲学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及其他有关人员。

《心理学报》刊号:ISSN 0439-755X,CN 11-1911/B。国内邮发代号82-12,国外发行代号Q147。

通讯地址: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报》编辑部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50861

E-mail: xuebao@psych.ac.cn

第三篇:心理学报

征稿范围

心理学各领域(包括认知与实验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企业管理与社会心理、心理测验、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报告和研究综述。

本刊不接受一般性研究综述,除非是特约稿件或极具权威的研究综述。

本刊也接受英文稿件。投稿要求

本刊已实行网络投稿(http://journal.psych.ac.cn),暂不需交打印稿。

来稿文责自负。切勿一稿多投(内容基本相同的中文稿投向国内期刊,英文稿投向国外期刊,也视为一稿多投)。

投稿前请填写自我检查报告(到“下载中心”下载),并把检查结果粘贴到文章的首页。

研究中使用的材料(如问卷、量表、图片等),需附在正文后(与正文放在一个文件中再上传)。如果研究中使用未公开发表的量表或问卷,须提供原作者使用许可的书面证明,挂号邮寄至编辑部。因为是匿名审稿,正文中应删去所有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单位、基金号、文档属性中的作者信息等,有些还需对文章本身透露出来的作者信息做技术处理,如被试的单位、作者已被录用但还未出版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等。

投稿后还需签署版权转让协议书(到“下载中心”下载),签署后邮寄至编辑部。

如果投稿通过初审,还需交审稿费200元。撰稿要求

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文字简明。研究报告需写出研究的原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问题提出”或前言部分中,有关研究的背景部分要较为详细,要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可参看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1)出版手册。具体要求如下。

3.1 文题

限20字以内。能够准确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尽量不用“研究”二字。

3.2 摘要

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中文摘要限200字以内。尽可能不用“本研究”、“我们”等第一人称。英文摘要需详细,1页,约500个单词。英文摘要的写作注意事项请到“下载中心”下载。

3.3 关键词

须给出3~5个关键词,置于摘要之后。关键词需是专业词汇。

3.4 分类号

采用中图分类号。可由编辑部填写。

3.5 标题层次

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不加小圆点。如一级用“1”、“2”、“3”,二级用“1.1”、“1.2”、“1.3”,三级用“1.1.1”、“1.1.2”、“1.1.3”。标题仅限三级。

3.6 字母符号

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常用的统计学符号规定如下:总的样本容量为N,样本容量为n,平均数为M,标准差为SD,t检验为t,F检验为F,卡方检验为χ,相关系数为r,显著性为p。除希腊字母外,以上符号均为斜体。

3.7 统计表达

统计值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显著性p可保留3位,有特殊要求的可保留多位)。报告推论统计(F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时,需给出自由度或样本容量。

3.8 表格

采用三线表。一般应把自变量作为列,因变量作为行。

3.9 插图和照片

需清晰可读。图中所用文字为6号宋体。照片应反差好、层次清晰。

3.10 参考文献

采用APA的著者-出版年制。更进一步的说明请到本刊网站“下载中心”下载。详细规定请查阅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1)出版手冊。建议使用EndNote、NoteExpress等软件来管理参考文献。

3.10.1 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

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是著者(英文文献著者只写英文姓氏,中文文献中国人著者需写全姓名)和出版年,可以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也可放在引用句尾或其他适当位置的括号中,作者可以根据行文的需要灵活选用一种方式。

23.10.2 正文后的文献列表

文献列表按著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著者相同,按出版年排列;著者和出版年都相同,按文题的首

字母顺序排列,出版年后加a、b、c„

参考文献全部用英文书写。如果是中文文献,需有对应的英文,并把中文文献放在英文后面的方括

号中。

中文文献中的著录符号需用英文(半角)符号。

英文逗号、点号、冒号后要留一空格。

著者姓名、出版年、文题、书名、出版信息等各个文献成分末尾用点号结束。

排版时需悬挂缩进。

常见的文献类型要求如下:

(1)期刊论文

著者姓, 名.(出版年份).文题.刊名,卷号,起止页码.示例:

Zhuang, J., & Zhou, X.L.(2001).Word length effect in speech production of Chinese.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33, 214–218.[庄捷, 周晓林.(2001).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心理学报, 33, 214–218.]

对英文文献,姓需全拼,名只写首字母;姓氏后面有逗号,名的缩写字母后面有缩写点。6个作者以后才能用“et al.”或“等”。

著者之间都用逗号隔开。两个或两个以上著者之间只有最后两个著者之间用“&”。

文题只有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特殊要求大写的除外)。

刊名和卷号后用为逗号,字体为斜体。不需要写期刊的期号,除非期刊的每一期都是从第1页开始

编页码,才要写期号(期号和两边的括号为正体);如果全年各期页码是连续编号,则不需要写出期号,只需要写出卷号即可。

页码范围符号不是连字符“-”,而是半字线“–”。

(2)书籍或篇章

著者姓,名.(出版年份).书名.出版地: 出版社.示例:

Pan S.(1987).Anthology of Pan Shu’s psychology.Nanjing, China: Jiangsu Educational Press.[潘菽.(1987).潘菽心理学文选.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书名字体为斜体

与中文文献对应的英文中,出版地城市后需加国家(如China),用逗号隔开。

编著的编者后需在括号内加Ed.或Eds.,中文加“编”。

(3)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

著者姓,名.(出版年份).文题.见(In)编者名 姓(中文写姓名).论文集名(卷号, 页码范围).出

版地: 出版社.示例:

Wang, D.F., & Cui, H.(2004).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seven factor model of Chinese personality.In D.F.Wang, & Y.B.Hou(Eds.), Selected papers 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1, pp.46–84).Beijing, China: Peking University Press.[王登峰, 崔红.(2004).中国人“大七”人格结构的理论分析.见 王登峰,侯玉波(编).人格与社会

心理学论丛

(一)(pp.46–8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编者是名前姓后。中文书写的中文文献的编者还是写姓名。

文题字体为正体,论文集名字体为斜体。

“见”字后需加一空格。

有关文献的进一步说明请到本刊网站“下载中心”下载。

3.11 编排顺序

最终录用稿按以下顺序编排:(1)中文题目;(2)作者姓名;(3)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4)中文摘要;(5)中文关键饲;(6)分类号;(7)正文;(8)参考文献;(9)英文题目;

(10)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或作者的英文姓名);(11)作者单位英文名称;(12)英文摘要;(13)英文关键词。初投稿和修改稿不包括中英文作者姓名和单位。稿件评审

本刊采用匿名审稿。

初审由编辑部进行,主要审查来稿写作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本刊的用稿要求。

外审是由编辑部请同行专家审查稿件。《心理学报》来稿需要送2位同行专家外审,并根据评审情况,有可能会继续送多位同行审查。一般要求审稿人在30天内审回,但由于有些审稿人工作繁忙,可能会有延迟,需要系统自动提醒或编辑部发邮件提醒。

编委会是稿件的终审阶段。所有通过同行专家审查通过的稿件都需要提交到编委会上终审。编委会一般每2月开1次,也是匿名评审。

未能通过评审的稿件将被退稿。由编辑部综合外审或编委会的意见给出退稿理由。退稿后不接受申诉。5 稿件处理流程

当稿件被编辑部登记后,作者将获得一个稿件编号,随后就可以在“作者查稿”中跟踪稿件处理过程,并能看到具体的处理意见。一般的流程是:

初审->外审->退修->编委会->发稿->组版

由于有些稿件需要修后再审,所以“外审”和“退修”两个阶段可能反复出现。

稿件录用后,编辑部给作者发录用通知,要求作者把最终稿的电子版发至编辑部邮箱。

编辑部收到定稿后,安排英文摘要审读或修改,然后送印刷厂排版。

排版后给作者发送PDF格式的清样,由作者打印后校阅,然后邮寄回编辑部。清样上的期号和页码都是临时的。

根据清样寄回和投稿的先后顺序,安排在就近的那一期上。因为期刊每期的页码是固定的,无法保证所有寄来清样的文章在同一期上发表,所以有的文章可能要滞后发表。修改稿要求

同行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后都可能要求作者修改稿件。作者提交的修改稿要有修改说明,修改说明应较为详细,根据审稿意见逐条说明,以方便审稿人或编委会审阅。不同意审稿人意见而没有修改的地方需说明理由。

经过多次修改的修改稿应保留历次的修改说明。

修改稿需注明稿件编号。

每次修改稿都不要有作者的有关信息。

保留正文前的论文自检报告,可以修改。

编委会终审之前的修改稿只需上传电子文档即可,无需寄打印稿。提交编委会终审的修改稿除了上传修改稿外,还需要寄送打印稿1份,供编委会讨论。

最终的录用稿需要写上作者姓名、单位、基金号、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致谢等。英文部分的作者姓名应姓氏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如ZHANG Hou-Can, LI Shu版面费和稿费

2010年开始,稿件发表后,本刊将收取版面费(250元/页)和审稿费(100元/审,不包括投稿时交的2份审稿费200元),并付稿酬(500元/篇),所付稿酬包括光盘版及网络版稿酬。赠送样刊2册及抽印本若干。

重要提示: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请给编辑部发邮件询问,以免耽误了稿件处理。

投稿3天之后还没有收到编辑部发送的收稿单。(你可能没有投稿成功)

审稿超过计划完成时间10天以上还没有收到编辑部发来的邮件。(当审稿到了规定时间尚未完成,系统会自动给审稿人发催审单。由于审稿需要时间,所以还要再等1周以上。如果还没有完成,应该给编辑部发信,请求编辑部人工催促审稿人。有些特别繁忙的审稿人需要多次人工提醒。)

需要修后再审的稿件,修改稿上传后,3天以上没有被编辑部送至外审阶段。(当作者成功上传修改稿后,编辑部能够看到稿件上传的完成标记。但有时不显示完成标记,原因不明。也有可能上传稿件不成功。所以,如果3天以上还未送外审,可能是系统未显示完成,需要作者提醒编辑部查看)

送交编委会终审的稿件,修改稿的电子版上传后,还需寄送打印稿,但寄送之日10天以后还没有进入“编委会”阶段。(邮递中出现问题,即使是挂号或特快专递,也有可能未收到)

审稿费或版面费缴纳20天后还没有收到发票。(编辑部没有自己独立的财务,缴纳费用和开发票都要到心理所财务处办理,有时需要排队,所以周期要长一些。通过银行转帐,所财务处也未必能够及时通知编辑部前去办理。)

-完-

第四篇:教育学报

教育学报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 ISSN: 1673-1298 CN: 11-5306/G4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学报 曾用刊名:学科教育 创刊时间:198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教育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学报的若干板块集中反映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对特定时期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和前瞻的研究成果,还包括有学术品位的教育经典和新教育图书评论等。

一、征稿对象: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研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和广大老师,学生.二、征稿内容:

1、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思考,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等);

2、新课程,新课标,新教学模式论文;

3、教学案例设计.以上范围仅供参考,来稿可自行确定选题和内容.三、投稿须知:

1、来稿在标题后注明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文章末尾注明详细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

2、文章须有关键词3-5个,内容摘要300字以内。

3、欢迎来稿使用E-mail方式、软盘方式或打印稿方式,并欢迎附寄相关图片。来稿请务必写明您的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便捷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及时与您联系。来稿最好能注明所投栏目。

4、对于翻译稿件,请您先期与原作者或原出版单位联系,得到他们的同意,并将授权材料用电子邮件或信函发给我刊编辑部。译文应符合汉语习惯,文字流畅,并附有外语原文。

5、对文章中的重要引文、数据和参考资料,请您注明出处。

6、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备份。如果稿件投出3个月后尚未得到答复的,可来电咨询。

7、稿件一经采用,我们即付稿酬和两份样刊。

投稿邮箱:jiaoyuxuebao@126.com

第五篇:通信学报

通信学报

《通信学报》是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一级学术性刊物,创刊于1980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办刊宗旨是及时反映中国通信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交流国内外通信科技新成果,促进学术进步和人才成长,探索新理论、新技术。主要读者对象为信息通信领域的研究人员、大专院校通信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

《通信学报》设有学术论文、技术报告、综述、短文、学术通信等栏目,有英文目次和英文摘要。

《通信学报》的编辑委员会由国内通信领域各个分支专业的知名专家(包括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所有稿件一律由相关专业的专家审稿,并最终由《通信学报》编辑委员会的专家终审通过后才予刊发。

中国通信学会(CIC)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办事机构挂靠在国家信息产业部。中国通信学会是中国通信界学术交流的主渠道、国际民间科学技术交流的主要代表,是全国通信科技工作者之家。中国通信学会的会员覆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通信服务企业、制造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和个人。

《通信学报》在国内通信领域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是国内通信领域专业人士发表学术论文首选的专业媒体之一,在历年修订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通信学报》都入选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核心期刊,且名列前4位。曾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产业部评为优秀科技期刊。论文属反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航空基金资助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基金资助项目、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国防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基金项目的占70%以上。《通信学报》目前被美国EI数据库,英国科学文摘(SA/INSPEC),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收录。

《通信学报》希望与国内外通信领域的科技人员和相关组织开展多方位的合作,交流信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通信学报》月刊 每月25日出版

邮发代号: 82-659 国内外公开发行2008年38元/期,全年12期,年订价456元2009年48元/期,全年12期,年订价576元地 址: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80号通正国际大厦6层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