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中泰功夫对抗回顾

中泰功夫对抗回顾



第一篇:中泰功夫对抗回顾

中泰功夫对抗回顾:中方主场全胜 11人惨遭KO

北京时间6月11日,2011年“中国武术散打—职业泰拳争霸赛”总决赛第二场在安徽合肥奥体中心展开较量。经过五场比赛较量,中国散打继去年广东顺德之战3-2获胜后,又以同样的比分击败泰拳。

至此在官方数据上中泰功夫的10次交锋中,中国选手KO(TKO)泰方选手4次,被对手KO(TKO)达到11次。

以下是官方的中泰10次交锋史: 1、2001年9月23日,地点:中国广州,中方5-2泰方

2001年9月23日中国散打首次主场对抗泰拳,中国队5-2胜泰拳,而输的两场均是被KO(TKO),其中散打“王中王”柳海龙两次将泰国拳王哥邦贵扔下擂台,令不少观众大为振奋。虽然中方在首次与泰拳的交锋中总比分上大胜,不过泰拳的硬朗还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当晚除柳海龙和中国女子选手在比赛中占明显优势外,其他中国选手胜的并不轻松,因保守的打法惹来争议。而徐丁和于大伟均被对手KO。中泰第一次交锋 中方选手 比赛结果

徐丁 赵波 刘泽东 王战利(女)于大伟 胡涛 柳海龙 被KO 胜 胜 胜 被KO 胜 胜 2、2001年12月5日,地点:泰国曼谷,中方1-4泰方

2001年12月5日第二届中泰赛事在曼谷举办,散打客场斗泰拳1-4惨败,其中有着“白眉大侠”之称的国内名将“散打王”苑玉宝和王进峰两人均被对手KO,国内65公斤第一高手格日乐图也被对手育迪差击倒一次,并最终落败。而唯一获胜的王三侦并不是典型的散打选手,他也曾练习过泰拳,在场上使用的打法也更类似泰拳,这几乎就是一场泰拳内战。这样惨痛的成绩在当时震惊了国内武术界。中泰第二次交锋 中方选手 比赛结果

周勇金 王进峰 格日乐图 王三侦 苑玉宝 负 被KO

负,被击倒一次 胜 被KO 3、2002年4月5日,地点:中国澳门,中方6-1泰方

2002年4月5日中泰在澳门打了一次比赛,中方6-1胜利,不过这次比赛因为实行了每局2分钟(职业赛事均为3分钟),5局3胜则提前结束比赛的规则而饱受争议,泰方赛前一度表示要罢赛,随后主办方将规则临时改为打满5局的比赛,这一次中国队主将赛苑玉宝再次被泰国选手伶达干TKO(技术击倒)。因为比赛规则的变动和部分比赛争议性较大,这次大比分胜利之后中泰的争论并没有化解。本次比赛并不属于武协官方中泰对抗。中泰第三次交锋 中方选手 比赛结果

刘振 康永刚 韩磊 于大卫 林建申 郑裕蒿 苑玉宝 胜 胜 胜 胜 胜 胜 被TKO 4、2002年9月7日,地点:中国广州,中方6-1泰方

2002年9月7日,第三届“中国功夫·泰国职业泰拳争霸赛”再次在广州举行,中国散打6-1狂胜泰拳,主赛5回合比赛中,“柳腿劈挂”柳海龙3-2险胜江盖-诺格,不过散打依旧是依靠点数上的优势来赢得比赛,但并没有将泰拳彻底“打软”。中泰第四次交锋 中方选手 比赛结果

周勇金 韩磊 刘宪伟 王战利(女)林建申 郑裕蒿 柳海龙 胜 胜 负 胜 胜 胜 胜 5、2003年,地点:泰国曼谷,中方3-2泰方

2003年中泰双方再次约战曼谷,第四届中泰对抗以散打3-2客场获胜收场。其中宝力高一举KO泰国选手,成为中国队获胜的功臣,这也是中国选手第一次KO泰拳选手。诚然,那是中国散打最辉煌的一刻,这也是散打的黄金时代。当时国内的散打王赛事举办得如火如荼,散打正值巅峰期,散打选手在商业擂台的比赛机会较多,管建民教练将散打选手变的更硬朗,采取强化选手杀伤力的重击战略,令中泰对抗的激烈程度达到一个巅峰。中泰第五次交锋 中方选手 比赛结果

康永刚 于大伟 韩磊 林建申 宝力高 胜

负,TKO被放弃比赛 胜 负 KO 6、2006年7月22日,地点:中国广州,中方4-1泰方

2006年7月22日,第五届中国功夫VS泰国职业泰拳争霸赛于7月22日晚上8时在广州天河体育馆举行,中方4-1大胜,不过散打选手均是得点胜利,泰方则二回合KO了全国锦标赛冠军徐延飞。中泰第六次交锋

比赛结果(局数中方选手 比)

李海明 张亭宾 赵光勇 徐延飞 姜春鹏 5-0 4-1 3-2 3-2

泰方选手

猜朗格 拉克金 泰斯科维 伶达干 负,第二回合被KO7、2009年12月19日,地点:中国佛山,中方4-1泰方

2009年底,备受关注的第六届中泰对抗赛在广东佛山进行,中方4-1取得胜利,其中“少林俗家弟子”张开印KO“泰国皇家拳师”蓝桑坤,不过这个KO并非很完美,因张开印无意的击打对手后脑,比赛现场还出现泰方抗议的一幕。而本次主赛边茂富对考克莱的比赛也出现点数质疑。

中泰第七次交锋

中方选比赛结果(平均点手 数比)

徐吉福 董文飞 刘层层 张开印 边茂富 10-7 10-11 12-10 第三回合KO 19-15

泰方选手

斐泰克 舍受蓬 纳如蓬 蓝桑坤 考克莱 8、2010年10月9日,地点:马来西亚,中方2-3泰方

2010年10月9日,英雄传说决战云顶中泰对抗赛在马来西亚云顶进行,五场中泰功夫对决以中国2-3负泰国而告终。其中杨建平KO泰国丁力,徐琰复仇老对手麦乐佩,为中国赢得2-0开局。然而随后形势风云突变,三位实力超强的泰拳拳王蓝桑坤、德班琼和雅桑克莱成功击败中国选手,助泰拳3-2逆转获胜,为09年在佛山的失利复仇。中泰第八次交锋

中方比赛结果(三位裁

泰方选手 选手 判打分)

杨建平第一回合KO 徐琰 康恩 王冠 3-0 第二回合被KO 0-3 曹耀民 1-2

丁力 麦乐佩 蓝桑坤 德班琼 雅桑克莱

至此中泰对抗赛,中方34胜17负,其中中国选手KO(TKO)泰国选手4次,被对手KO(TKO)达到10次。

中方主场战绩为28胜8负,胜率77.78%,其中KO泰拳手1次,争议性KO泰拳手1次,被泰方KO(TKO)6次。9、2010年12月18日,地点:广东顺德,中方3-2泰方

北京时间12月18日,2010年中国散打VS职业泰拳争霸赛在李小龙家乡广东顺德如期打响。适逢李小龙诞辰70周年之际,少林俗家弟子、两届中泰对抗冠军拳王张开印领衔中方五将,迎战由世界泰拳第一 “万神君主”约翰-韦恩率队的世界泰拳联队。最终,中方凭借张开印、纪海桐和女将苗玉杰的胜利以3-2击败泰国世界联队,虽然中方最终险胜,但两场失利当中,李腾与郭行行则在对手的重膝之下惨被KO。中泰第九次交锋

中方比赛结果(三位裁

泰方选手 选手 判打分)

李腾 第二回合被KO

江佟-猜 芭利娅 大本 约翰-韦恩 马库斯 苗玉杰 3-0 纪海桐 3-0 张开印 3-0 郭行行 第一回合被KO

至此中泰对抗赛,中方34胜17负,其中中国选手KO(TKO)泰国选手4次,被对手KO(TKO)达到10次。

中方主场战绩为28胜8负,胜率77.78%,其中KO泰拳手1次,争议性KO泰拳手1次,被泰方KO(TKO)6次。10、2010年6月11日,地点:安徽合肥,中方3-2泰方

北京时间6月11日,2011年“中国武术散打—职业泰拳争霸赛”总决赛第二场在安徽合肥奥体中心展开较量。经过五场比赛较量,中国散打继去年广东顺德之战3-2获胜后,又以同样的比分击败泰拳。其中叶柄祥、付高峰、满建刚为中国队赢得胜利,而张军勇惨遭TKO,郭行行继广东顺德后再次输给马库斯。中泰第十次交锋

中方比赛结果(三位裁

泰方选手 选手 判打分)

张军勇 第三回合被TKO 叶柄祥 3-0 郭行行 0-3 付高峰 3-0 满建刚 3-0

江佟-猜 乐思铁 马库斯 阿尔乔姆 马吉德

至此中泰对抗赛,中方37胜19负,其中中国选手KO(TKO)泰国选手4次,被对手KO(TKO)达到11次。

中方主场战绩为31胜10负,胜率75.6%,其中KO泰拳手1次,争议性KO泰拳手1次,被泰方KO(TKO)7次。

(责任编辑:王鹏)

第二篇:中泰文化交往

泰国,全称泰王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面是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接缅甸和安达曼海。在1949年5月11日以前,泰国的名称是暹罗。1949年5月11日,泰国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称,把“暹罗”改为“泰”,主要是取其“自由”之意。中泰两国,自古就交流很频繁深入,语言的交流,以及通商,这使得中泰自古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绵延至今。中泰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的汉代,当时中国的生意人就曾到过泰国的南部,由于泰国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处,因此与汉族交往频繁。公元9~10世纪,我国南方福建、广东、云南等地的大量居民迁移东南亚,其中有很多人选择在泰国定居。这些省份同泰国在地理位置上相近,文化上也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与在泰国联系、交流上很是方便、密切。宋元时期,两国的交往进一步发展,往泰国不但输入商品,而且传入的还有生产技术。元代,中国的工匠和泰国的工匠合作生产出了当时远近驰名的宋加洛瓷器,直到如今泰国一直认为是高质量的瓷器。明朝,由阿瑜陀耶王国统一后的泰国同中国的往来进入到了最频繁的时期。中泰友谊关系史上的最大盛况便是在此期间的“郑和下西洋”,其中两次到暹罗国,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他带去了中国先进的造船工业和航海技术,至今在泰华人中还流传着许多有关中泰友谊的传说。元明前后是泰国史上的大成王朝,此时泰人被禁止与外国人通婚,却只有中国移民可以娶泰女为妻,在于华人能遵泰人之礼俗。清、泰国吞武里王朝时期,在泰国人抵抗缅甸侵略的战争中,一位年轻的将军塔克辛战功卓越,他是一位中泰混血,我国史书上称之郑信,至今他在泰国还享有很高的盛誉。到了近代,孙中山先生在东南亚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时候也曾到过泰国,受到华人华侨甚至当地民众的支持,这为他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从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虽然由于政治和对外关系等原因,中泰两国曾经出现过一些隔阂,但是民间的交往却始终未断。1975 年7 月1 日,中泰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意味着中泰友好关系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期,从此两国领导人相互访问密切。80年代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两国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全面交流的时期。

长期的中泰文化交流,使中国文化逐步融入泰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阿瑜陀耶王朝以后的几百年间,随着华人移民的增多,中泰人民的融洽、和睦相处,大量的汉语词汇出现在泰语中,成为泰语词汇的一部分。而语言的交融,又使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治国理念渗入到泰国社会中。

说到中泰交流,不得不提到现任国王拉玛九世的女儿诗琳通公主,她为两国友好发展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她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1981年访华成为泰国王室成员访华第一人。以致后来每次到访后,她都将经历与感受记录下来,撰写成书,在泰国引起很大的反响,使许多的泰国读者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吸引,帮助泰国人民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研究中国。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也被引进泰国,诗琳通公主便将王蒙的小说集《蝴蝶》、方方的小说《行云流水》等翻译出版。她多年来孜孜不倦地向泰国人民介绍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中泰文化交流和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文艺演出方面, 中泰建交35年来两国的音乐、舞蹈、文化、新闻、出版、美术、摄影、宗教等代表团的互访不断。到2009年, 中国派出赴泰演出的各种艺术团体多达数百个, 来自中国的20 多个省、市、自治区。同时, 泰国也派出近40个艺术团体访问中国, 向中国观众介绍泰国的音乐、舞蹈、合唱、魔术等艺术。中泰双方各类艺术团体的互访是中泰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中泰文化交流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电影艺术方面, 中国的一些优秀影片、电视剧被大量翻译介绍到泰国。近些年泰国影片也不断被引进介绍到中国。使中国观众对泰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在出版方面, 中泰建交35 年来, 两国的不少优秀作品被对方翻译出版, 增进了两国民众的友谊和了解。中国出版界将泰国的一些著名文艺作品翻译成中文, 使泰国的文艺作品进入了中国的读者群。与此同时, 中国文学作品也被泰国文艺界翻译成泰文在泰国出版。这些作品在泰国出版后, 深受泰国读者喜爱。在学术交流方面, 作为中泰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领域, 学术交流在促进双方学术机构和学者的交流、促进中泰关系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中泰关系的发展, 中泰两国间的学术交流活动日益增多。这种学术交流活动包括政府间的交流及民间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根据中泰两国政府签订的科技合作协定, 双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学术交流。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 多年来中泰两国学术界围绕一些重要课题开展了合作研究, 如中泰关系史有关问题、泰国的潮州人问题、古代南诏族属问题、壮傣语族民族族源问题、湄公河的开发利用问题、中泰经济合作问题、中泰贸易问题、中老缅泰“金四角”经济合作问题、东亚合作问题、泰国北部的云南人问题等等。通过合作研究, 中泰两国学术界对一些问题取得了共识, 对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增进了相互了解。在教育方面, 教育是中泰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领域。中泰建交后, 随着形势的发展, 中泰两国政府间签订了文化交流协定, 双方每年都向对方派出留学生。除了政府间的留学生交流计划外, 自费赴对方学习的留学生人数也在增加。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 不但泰国到中国留学的学生不断增加, 而且中国自费赴泰国留学的学生也在迅速增加。目前, 泰国在中国攻读学位、学习语言等的留学生超过3 万人, 而中国在泰国的留学生也达到1 万人。留学生是中泰友好的生力军中泰教育交流与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两国及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在漫长的中泰交往史上, 文化交流一直不断, 是中泰友谊的纽带和中泰关系发展的基础。中泰文化交流的成就不但大大促进了中泰关系的发展, 而且为开创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新局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三篇:中泰文化差异

中泰文化差异

在泰国达府圣弗朗西斯马泰诺太教会学校的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已经结束了,时间虽不长,我却深深地被泰国文化中的热烈与宁静所折服,也深感中泰文化的差异之大。这个微笑的国度有着别样的魅力,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让每一个过往的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3年11月7日23时许,我们一行六人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之苦终于从桂林机场到达了清迈。疲惫不堪的我们稍作一晚休整,第二天便在教会学校负责人Poo Juab神父的带领下,参观了清迈当地一些著名的庙宇。当天我们就强烈地感受到了泰国无与伦比的独一无二的美。万里无云的天空蓝得那么纯粹,那么温柔,让你的心像是一颗热气球马上就能自由飞翔;大树翠绿得让你觉得这里的一切就是这么的随意从容,无须再为小事烦心;高大宏伟、金碧辉煌的庙宇庄严得让你顿生敬意,让你放下一切,在双手合十的刹那,重燃对生命的敬意和对命运的感激。在这里,所有的颜色都有着鲜明的对比,毫不含糊,却又和谐得让你想睡在这美丽的画里。热烈与宁静,明媚又温柔的美,让人流连忘返。怪不得全世界那么多旅人不分国界的来到清迈,就是想要涤荡一下心灵,去掉糟粕,吸收精华。游玩一天,傍晚时分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马泰诺太教会学校。11月的桂林,傍晚七点,冷寂的灰黑色的夜幕已经降临,而这边的天还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深色的蓝,让人觉得心还是热的,不会随着一天的流逝而伤感。

这是我对泰国的第一印象,来到泰国生活工作三个月之久后,更是对许多方面有着更深的了解。比如泰国的政治、经济、饮食、宗教信仰、文化以及民俗风情等等。接下来我要总结这三个月在马泰诺太的实习,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谈谈中泰文化方面的差异。

一、礼仪文化的差异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其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理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受其影响,泰国也是一个很具民俗礼仪风范的国家,仪式繁多,礼节也很复杂。泰国人民爱和平,重礼仪,同样是一个礼仪之邦,并素来以“微笑的国度”著称。但是由于不同的历史和地理环境、气候以及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泰礼仪也大有不同。

在中国,拱手礼始于上古,有模仿带手枷奴隶的含义,意为愿做对方奴仆。后来拱手礼逐渐成了相见的礼节。尤其是近现代,拱手礼已基本成为中国人主要的交往礼节之一。然而当代社会,人们打招呼的方式日趋欧美化,简单地say hello,扯扯家常,隆重点的见面握个手,寒暄几句,已不具备那些非常中国化的元素了。

而泰国是笃信佛教的国家,她的双手合十礼习俗,也与佛教的合掌作揖礼有着密切的联系。泰国人与客见面时,通常不握手,而是施合十礼。行合十礼时,两掌相合,十指伸直,举止胸前,身子略下躬,头微微下低,互相问候“萨瓦迪”,(“萨瓦迪”系梵语,愿意为如意。)还礼时也同样如此。地位较轻的或年纪较轻的人,应主动向地位较高或年纪较长的人致合十礼。双手举得越高,表示越尊重。长者回礼时手不应高过前胸。就拿我们的经历来说,刚到泰国,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一见到人就行合十礼,包括学生。后来泰国老师告诉我们,学生行礼时我们不用还合十礼,简单的点头微笑致意便可。见到学校领导,一定要认真行合十礼。双手合十高于前胸,并且轻轻鞠躬。但是一天之内只需向同一个人行一次合十礼,再见面微笑就可以了。

另外,来到这边实习也打破了我们一直以来的一个观念,就是泰国人不喜欢被摸头。一直以来坊间都有传闻,说泰国人有个禁忌就是不能摸头,认为头部被人触摸是奇耻大辱,会不祥。其实不然,现在的泰国,已经不认为小孩子被摸了头就不吉利了,这边的老师告诉我们轻轻地摸小孩的头表示喜欢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打他们的头。

总而言之,中泰礼仪方面泰国要求得更加严格,中国则比较随意。当代的中国社会已经抛弃了那些所谓的“繁文缛节”,变得十分现代化,见面礼仪也是十分简约,我不能单纯地说这是好或者不好。但泰国仍然一直保留着这些美好的传统。

二、饮食文化的差异

到了泰国,自然就吃到了地道的泰国美食。泰国人嗜酸、辣、甜、冰等重口味,喜欢放各种调味酱,尤其喜欢鱼露和甜辣酱。第一天来到泰国,我们吃到了著名的冬阴功,里面有虾、鱿鱼、鱼丸、凤尾菇、短豆芽,还有很多泰国的香料,味道十分酸辣。他们的炒青菜也是要放辣椒的。他们的海鲜很好吃,十分的新鲜,虾肉都是脆的。他们超级喜欢吃油炸食物,炸薯条,炸鸡腿,炸肉丸等等,有时候还会炸青菜。泰国的甜品就十分的甜,椰奶配上凉粉、红豆、芋圆之类的东西,加上满满一碗的冰是泰国人最爱的饭后甜点。由于天气太热,泰国人平时喝水都是需要加冰的。

泰国人没有固定的吃饭时间,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泰国学生上午上完两节课,就给二十分钟自由时间去小卖部大吃特吃,吃完再接着上课,而且他们上课也可以自由吃东西。

中国有固定的吃饭时间,小孩子在饭点之外的时间吃过多的零食,相信都会遭到大部分家长的责骂。中国美食种类繁多,地方特色小吃丰富。根据地区,还划分了很多著名的菜系,例如川菜、粤菜、湘菜、鲁菜等。而且南北饮食差异大,南米饭,北面食。面食有拉面、肉夹馍、葱油饼、饺子、包子之类的,米饭则是配上各式各样的菜肴,凉菜热炒一应俱全。除此之外,中国人还特别喜欢吃火锅(以重庆火锅最为有名)、烧烤、饺子等特色佳肴。

三、政治、宗教文化的差异

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而泰国属于君主立宪制国家。我们一到泰国就发现,泰国的国旗几乎随处可见,相应的就是国王和王后的照片。照片一般放在街道的显眼位置,要么做成巨大的匾额立在公路绿化带中间,要么悬于高大楼房正中央,要么高至在横跨公路的拱形建筑顶端,这些照片周围都会配以五彩的灯饰,让你昼夜可见。不仅如此,在百姓生活中也处处可见国王的照片。钱币上、墙壁上、钟表上,就连学生教室里也会有国王和王后的剪贴海报或小贴士。泰国很多法定节假日也与国王、王后有关。泰国学生每天早上都要升旗,任何人听到国歌都会立马停下,站立不动,注视国旗,唱国歌行注目礼。这让人觉得百姓始终和国王在一起,国王也始终关注着自己的子民。

中国人民信仰自由。而泰国被称为“千佛之国”。佛教是泰国代代相承的传统宗教,在六千多万人口中,佛教徒占了百分之九十,佛教也是泰国人的生活重心。泰国的寺庙在世界上也堪称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艺术最高。乘车行驶在泰国公路上,不时会有金碧辉煌、宏伟壮观、高耸挺拔的寺庙从你眼前闪过。泰国的文化受到儒家的影响对人性的基本假设是性善的。泰国人犯了错,你让他站着,他就会老老实实地站着,但中国人不一样,他一定会反问你:为什么要站?不站行不行?要站多久?中国文化在改革开放以来更加注重高度的物质文明,泰国文化则倾向于存在和即时享乐。佛教不鼓励竞争,因此许多泰国人没有太大雄心,也不愿变化,工作轻松、收入适中比辛苦工作拿高薪要好,而中国人工作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老板是否在场。另外泰国情侣也不会在公共场合过分亲热,不像中国近来频繁出现许多没节操的事,泰国人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文化是保守的。

四、中泰教育的差异

教育制度的差异是我要讲的重点。在马泰诺太,学生每天早上都要花至少半个小时升旗,首先二十多名鼓乐管乐手奏乐,全体师生齐声高唱国歌,之后再唱歌颂国王的颂圣歌,歌声嘹亮,十分庄严肃穆。之后便是诵经,配着梵音,由两个女生在礼堂的舞台上领诵,全都毕恭毕敬,双手合十,眼睛微闭。每当重要的节日如父亲节(国王的生日12月5日),母亲节(王后的生日8月12日),学校都会举办大型活动,学校的大礼堂舞台上便立有国王的巨幅照片,主持人和校长都必须在国王像面前深鞠三躬,表示恭敬和虔诚。学校还会请高僧和尚来学校讲经布道,学生要从家里带或自己买些方便面、饮料、糯米饭、牛奶等东西向和尚行善,东西不在多少、贵重与否,重要的是行善的心意。

由于气候原因,泰国学生在室内都是不穿鞋的,鞋子统一放在走廊外的鞋架上,按学号依次放好。在室内只穿黑底白袜活动,到室外比如去操场才会从走廊外的鞋架上拎着鞋子走出去。泰国学生特别尊敬老师,从老师面前经过,要对老师行合十礼,或者低头以示礼貌,学生问老师问题要下跪。我教授初中的中文课,第一次学生拿作业到我面前给我批改的时候,大高个的男生就这么噗通一声给我跪下去,把我着实吓了一跳,连忙想要叫他们起身,可是他们就是一个个排着队的跪在那里等着我给他们批改作业。后来知道了这样的礼节,也就慢慢习惯了,只好自己改快一点,不好意思让他们跪太久。

泰国学生的课业是很轻松自由的。学生上课,课桌随意摆放,可以围成一个圆形也可以变成两个方阵。并且泰国课时不多,一个课时一个小,一个课时的学习强度也不大,授课内容不多,难度不大,基本都是玩玩学学就过了一个小的。他们注重全方面发展,注重培养各种兴趣爱好,给学生很多时间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并有专门老师针对性的授课。

正因为如此,泰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十分独立自主,大部分事情老师只是协助监管,主要由学生自己承担主力。他们能自己做很多东西,大型展板,玩具、手工艺品等等。泰国学校还有文化节,类似日本的校园祭。就是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做手工艺品、食品进行贩卖,或者做有idea的小摊,例如帮修电脑,或者帮照相,把这样的小摊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小市场,吸引这个地方的学生来这所学校学习。

不像中国学生,固定的上课模式以及繁重的作业成为了中国娃儿们最烦恼的负担。泰国学生喜欢边玩边学,我们在上中文课的时候,都要通过音乐、舞蹈、手工、绘画、影音、游戏等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有这些他们就会特别积极,学得也比较认真。另外泰国学生很懒,他们不喜欢做作业,就算是布置很少的作业,他们也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拖着不做。

最让人头疼的是,泰国学校上课的时间安排极其不合理。一天六个课时,一个课时一个小。其实,我认为一个小时的课时里,学生能集中的只有三十分钟,剩下三十分钟都在玩。而且课时之间没有课间休息,一下课马上又要开始上另一节课。中午放学没有安排午休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吃饭时间稍作休整,立马就要开始下午三个小时不间断的学习。这样的时刻安排,学生们根本没有专注的精力去学习每一门课程,都是在捱时间。也正因为如此,泰国学生在学习方面,知识储备、科目成绩就比大部分中国学生弱了。

但是好的地方是,泰国学生没有特别调皮捣蛋的,都比较听话,不像天朝的学生,可以翻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可能是受到国家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的约束,所以泰国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比较轻松。

泰国人民能歌善舞,且为了音乐非常投入。我们学校就有一支庞大的学生乐队,有专门的老师指导,管乐弦乐鼓乐,甚至古典乐器一应俱有。每天早上上课之前,中午午休,下午放学之后都会练习,整个学校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里。他们偶尔还会演奏几首经典的中国歌曲,例如茉莉花,上海滩之类的。所以上课他们玩游戏输了或者回答问题错了请他们上台表演节目时,他们基本不会像中国学生一样忸怩半天,而是大方的在全班同学的伴奏下载歌载舞起来。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他们都还小,现阶段最注重的是培养能力,而不是一味的灌注知识。

我的泰国实习虽然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但是我从中汲取的营养和能量还在继续为我的生活充电,我相信除了泰国还会有更多异国之美等着我来发掘,我会好好用心感受这些美!

第四篇:中泰著名诗人

中泰著名诗人“李白”与“soonthornphu”

(介绍作风和性格的相同点)摘要:

中国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李白”和泰国著名诗人被誉为世界诗人之一 “soonthornphu”。虽然不是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国家的著名诗人,但是他们所描述的诗却有相同,甚至性格都有相同点。在诗方面的相同点是情诗,在性格相同点是 逍遥,好酒等。所以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两个人的简介及所写的一些情诗,写诗的原因及总结两个人的相同点存在的各个方面。最后本人希望能够通过本文来理解泰国唯一的著名诗人及能够以读者的看法角度来看两位时代相距非常远的诗人。李白和Soonthornphu。李白的情诗:

怨 情

新人如花虽可宠,故人似玉犹来重。花性飘扬不自持,玉心皎洁终不移。

故人昔新今尚故,还见新人有故时。请毛陈后黄金屋,寂寂珠帘生网丝。

【注解】:

1、深坐句:写失望时的表情。颦蛾眉:皱眉。【韵译】: 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评析】: 这是写弃妇怨情的诗。若说它有所寄托,亦无不可。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秦云。玉关此去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

几日相别离,门前生橹葵。寒蝉聒梧桐,日夕长悲。白露湿萤火,清霜零兔丝。空掩紫罗袂,长啼无尽时。

寄 远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流波向海去,欲见终无因。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

寄远 其二

长短春草绿,缘阶如有情。卷 心独苦,抽却死还生。睹物知妾意,希居种後庭。闲时当采掇,念此莫相轻。

长 相 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嘀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飞苦,梦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 其二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凰柱,蜀琴欲秦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长相思·其

一、其二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其一,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的怀念。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理。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李白的情诗,跟自己有关的都非常少,除了长相思,其他大部分都是为别人编的或者通过自己流浪是见到的一些情景,人间的喜怒哀乐来描述诗词的。

李白的简介:

李白是唯一被人们誉为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传奇的一生,豪放飘逸的诗风,确实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使我们一说起李白,就可以想见一个飘然不群的诗仙形象。李白的性格既有洒脱不群、追求自由的一面,又有执著、深沉的一面。它的情感中感伤亦如影子一样与欢乐相随,诗人与社会的矛盾以及诗人性格自身的原因,使李白一些看似充满欢乐、飘逸洒脱的诗篇中,夹杂着失望的怅惘、焦虑的痛苦与孤独的感伤。有人认为:李白的诗豪中见悲,有极为深沉的悲感。这种认识从较深层次揭示出李白诗歌的个性特征以及流露于诗中的李白心态。

读李白的诗,常常在豪放、乐观、洒脱的感受之余,品味道一种孑然特立、漂泊无依、四顾茫然的孤独悲哀。李白的诗有时看似乐观洒脱,实则在诗仙那潇洒的一笑中,飘曳的紫霞仙裳下掩藏着一种孤独的痛苦心态。

Soonthornphu的情诗:

《pha a pai manee》

当爱情入目时期,苦汤如果汁般甜。一旦爱情渐渐淡,甚至糖都变酸了。

《pha a pai manee》

世界所有的悲伤,哪如吃醋悲伤那般深刻。失去了千金万玉,还好没有失去你。

Pha a pai manee 是Soonthornphu著名的作风。是第三世皇时期撰写的,故事名也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本非常长的故事,内容都使用思来表达,能容概况是关于Pha a pai manee 流浪中经历的事情。包涵着“情”的关系。以上只是从诗中挑选来的二段。

《Nirat phu kao tong》

不醉酒而醉爱,是多么的难受啊。虽醉酒早晨就清醒,但醉心这可难消失。

Nirat phu kao tong的内容是关于作者的旅途中,从一个府到一个府,从一个村到一个村地故事。我们不只理解Soonthornphu在这段时间产生的情爱还可可以从本故事理解当代的泰国风景秀丽,鱼米之乡。百姓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Nirat pha bha tom》

一切都能剪断,但难简情和依恋。当她走进皇家场,不由得欣赏那眼神。

Nirat pha bha tom的内容,都是跟soonthornphu人生所经历过的事儿有关,通过本故事我们可以理解作者那段时间的喜怒哀乐以及当代的时期人们所过的生活方式。

《sing ha gai phob》

任何爱哪如母爱,母爱难以事物比。我也想把她变美,让谁也难比得上。

Sing ha gai phob 也是故事中人的名字,他是关于母爱的故事。这个故事以某个方面来传统。如:连续剧、动画、卡通书等。

备注:Soonthornphu大部分情诗都描述到当自己流浪时候,遇到的各种美女各种不同的情。所以他编的每首诗,故事都与爱有关。Soonthornphu 的简介:

Soontornphu 出生于 1786年6月26日,是泰王国第一世皇时期。对于父亲来历书上记载不明大部分的书说是个中官,但是自从他出生了不就父母就分手。他确实还小就跟着母亲到皇宫里做仆从。Soontornphu从小好编诗词,青少年时他喜欢上了在皇宫里的女仆从,被发现后,做了一段时间的监狱。出来后他被皇上派去很多地方,从此他将自己在旅途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事情编成诗,编成故事。特别关于爱情方面的。最后他是当上大官了,Soontornphu好喝酒,有一次他醉酒闹出事,再坐一次牢。不过做了不久就被放出来,由于他是著名诗人,他的一生对于爱情还是不如意。

他的人生停止在第三世皇时代,由于他的诗及他编的故事对泰国有很大的影响,大部分都拿去编成连续剧。所以世界也在关注他而那时候Soontornphu被誉为“世界诗人之一”

作风存在的相同点: 参考文献:

第五篇:现代中泰交往

现代中泰交往

一、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1975年7月1日,中国与泰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保持高层密切交往。江泽民主席(1999年)、李鹏委员长(1999年、2002年)、胡锦涛副主席(2000年)、朱鎔基总理(2001年)、胡锦涛主席(2003年)、吴邦国委员长(2010年)等中国领导人先后访泰。2000年,泰国诗丽吉王后代表普密蓬国王对中国进行访问。哇集拉隆功王储、诗琳通公主、朱拉蓬公主和王姐等王室成员多次访华,历任总理、国会主席和军队领导人亦曾访华。2010年1月,泰国国会主席兼下议院议长猜·奇初访华。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赴泰出席各国议会联盟第122届大会。4月,泰国公主诗琳通访华。5月,财政部长功访华。6月,沙南副总理来

华参观上海世博会。7月,格实外长来华出席中泰建交35周年庆祝活动,诗琳通公主来华参观上海世博会并出席国际康复工程和辅助技术会议,素贴副总理访华并出席上海世博会。8月,国防部长巴威访华。9月,阿披实总理来华出席上海世博会泰国国家馆日活动。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对泰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阿披实总理来华出席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活动。12月,沙南副总理来华出席广州亚残运会闭幕式活动。2011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访泰。两国互设大使馆,中国在泰清迈、宋卡设有总领馆,泰在广州、昆明、上海、香港、成都、厦门、西安、南宁设有总领馆

二、双边经贸合作

两国经贸合作继续保持增长。2010年中泰双边贸易额529.5亿美元,同比增长38.6%,其中中国出口197.5亿美元,同比增长48.6%,进口332亿美元,同比增长33.3%。中国成为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泰国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第三大贸易伙伴。两国双向投资情况良好。截至2010年底,泰来华投资项目4015个,实际投入32.9亿美元。我对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6.01亿美元。中国公司在泰

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 程、议。双方还签订了《促进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和保护投资协定》(1985额73.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年)、《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46亿美元。其中,2010年偷漏税协定》(1986年)、《贸新签合同额7.37亿美元,完易经济和技术合作谅解备成营业额4.67亿美元。忘录》(1997年)、《双边货1985年两国成立部长级经币互换协议》(2001)等。贸联委会。2003年6月,两2003年10月,两国在中国-国决定将经贸联委会升格东盟自贸区框架下实施蔬为副总理级。2004年7月,菜、水果零关税。2004年6吴仪副总理与差瓦利副总月,泰国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理共同主持联委会首次会经济地位。2009年6月,两议。2005年9月,吴仪副总国签署《扩大和深化双边经理访泰与泰国副总理颂奇贸合作的协议》。共同主持联委会第二次会

三、其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两国在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体育、司法、军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稳步发展。

双方签署了《科技合作协定》(1978年,成立了科技合作联委会)、《海运协定及两个补充议定书》(1979年)、《民用航空运输协定和对方全权证书》(1980年)、《旅游合作协定》(1993年)、《引渡条约》(1993年)、《民商事司法协助和仲裁合作协定》(1994年)、《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1996年)、《卫生医学科学和药品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1997年)、《关于高等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1999年)、《关于加强禁毒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00年)、《文化合作协定》(2001年)、《刑事司法协助条约》(2003年)、《环境保护合作谅解备忘录》(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泰王国教育部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定》(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泰王国教育部教育合作协议》(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泰王国农业与合作部关于泰国水果过境第三国输往中国检验检疫要求议定书》(2009年)等。两国军方长期保持友好交往,领导人经常互访,军事院校定期互换学员培训。2001年,两国国防部建立防务安全磋商机制。2003年10月,中方向泰方提供一对大熊猫,进行为期10年的学术研究和交流。2009 年5月,大熊猫生下一只幼仔。双方成立了泰中友好协会(1976年)、中泰友好协会(1987年)。两国还缔结了23组友好城市和省府:北京市-曼谷市;烟台市-普吉府;昆明市-清迈市;上海市-清迈府;云南省-清莱府;河南省-春武里府;南宁市-孔敬市;葫芦岛市-碧武里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素叻他尼府;梧州市-尖竹汶府;陕西省-素可泰府;海南省-普吉府;柳州市-罗勇府;北海市-合艾市;潮州市-曼谷市;揭阳市-南邦市;钦州市-龙仔厝府;青岛市-清迈府;哈尔滨市-清迈市;重庆市-清迈府;玉林市-北榄坡府;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达府;广州市-曼谷市。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111690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