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奥巴马在中美关系会谈开幕致辞
推荐答案
I.Spot Dictation
复习思路:单词写的又快又准又精,熟悉自己的书写习惯,快速誊写
练习内容:真题(0603-0209,八套题,下同),《高级口译备考指南》,任何4-5个单词组成的词组,随时“动手”
评分标准:只对名、动、形、副词直接扣分,其余错误作标记,酌情统一扣1-3分
保底分数:70%,21分
潜力指数:★★★★
重要性指数:★★★
II.Multiple Choice
复习思路:积极预判,轻松笔记,果断选择
练习内容:真题,CET,TOEFL
评分标准:略
保底分数:70%,14分
新闻听力:新闻导语类(首句改写原则)+细节类(同其它MC)
潜力指数:★★★
重要性指数:★★
III.Note Taking and Gap Filling
复习思路:awareness+ability+legibility+sustainability
6分钟以上的连续有效笔记,层次图(重要性递减)
练习内容:真题,IELTS(lecture),真题MC Q16-20
评分标准:略
保底分数:40%,8分
潜力指数:★★★★
重要性指数:★★★★
IV.Sentence/Passage Translation
复习思路:练习量+复述+句式概括+熟练笔记
练习内容:真题(包括MC, Q16-20),Roy讲义(分类句式),《中级口译备考指南》,《高级口译备考指南》
评分标准:基本句子框架50%,细节补充50%
保底分数:60%,18分
潜力指数:★★★★
重要性指数:★★★★★
一句话概括口译听力训练整体思路:“听得懂、记得下、记得住、说得快”
-听得懂
复习思路:背景知识熟悉,新闻套路熟练,听力有效词汇量,适应各类发音现象
练习内容:CNN,BBC,NPR及类似难度的精听训练,听抄(dictation),CET6词汇(主动筛选)--听力有效词汇
精听的步骤:(见Roy讲义)
-记得下
复习思路:个人笔记习惯训练,属于自己的笔记符号,熟悉常考套路
练习内容:Roy讲义
-记得住
复习思路:以复述强化短期记忆,源语言复述(两种思路),目标语言复述
练习内容:任何语言输入,包括中文,以30-60秒为单位
口译证书考试——笔试、阅读复习纲要
题型考察:
1.全文总结能力
main idea, best title, the author’s tone
2.部分总结能力
举例、数据、引用、对比、比喻等写作手法的释义
3.信息定位能力
对相应句子的paraphrase
4.综合推断能力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but not directly mentioned?”„
做好高口阅读的几个关键点:
1.相关利益人(stake-holders)概念的培养(mapping)
基本立场判断,以“政府计划对大学生助学贷款实行社会化、私有化”这一话题为例
相关大学生/家庭,父母
放贷机构(赢利机构,利益集团)
政府主管部门/协调者/监督者
反对派/反对者
其他观点持有者
横向、纵向比较(以史为鉴,以邻为鉴)
2.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习惯的培养
对政府的监督约束
对以盈利为导向的利益团体的行为与政策,加以监督约束
对相对弱势,信息不对称的群体,更多关注,保护
“I can do nothing else but to voice my care for you.”
3.基本写作思路
引出观点(直接法,举例法,让步法,„)
更具体地介绍报道,政策细节,产品研发过程,特点,理论假说阐述,事件始末(陈述,引用,定义,分类)
相关利益人陈述(引用,对比,举例,比喻,类比,数据)
作者述评(中立,客观,批判)
4.重要句式总结(见Roy讲义p40 reading policies)
5.常见话题总结
6.政府新政策(政策法规变更)
7.写作(阅读)套路
A政府推出B政策,出于„原因
阐述解释政策,出台过程
相关利益人的反应,“各执一词”
作者进行评论,横向纵向分析评论 结论,审视,怀疑,弊大于利,弊端不容忽视,8.以往真题涉及内容
-对烟草业暂缓加税
-扶持某机构进行临床用干细胞研究
-出台新的旨在减少青少年吸毒的政策
-服刑人员实行早九晚五制度
-警方开展改善黑人警察形象的行动
-新产品,新科技
9.写作(阅读)套路
A研究机构B专家对C话题进行研究并有所发现(产品,理论,假说,实际运用)
“a room of scholars„”, “turf war”
实际推广的压力(成本,法规,公众认知)
凡涉及克隆、环保等话题的典型观点
“What is medically possible may not be ethically wise.” 新保守主义观点
10.以往真题涉及内容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美关系会谈开幕致辞(中英文)
各位早上好。我感到荣幸地欢迎你们来到首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这次对话对于增进我们两国之间积极的、建设性的和广泛的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很高兴胡锦涛主席和我一样追求持续的对话来增进我们的共同利益。
胡锦涛主席和我都觉得让我们的关系有一个好的开始是很重要的。当然,作为新的总统和一个篮球粉丝,我从姚明那里学到一句话—“不管你是新的还是旧的团队成员,你需要时间来相互适应。”通过我们已有的建设性会议和这一届对话,我相信我们将会达到姚明的标准。
我要感谢将要共同实现这一努力出色的中美领导人。希拉里克林顿和盖特纳是跟我关系最近的顾问中的两个,他们都有卓越的经验与中国合作。我知道他们有同样出色的中国伙伴—国务委员戴秉国和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
我期待着一位优秀的人才出任中国大使—洪博培州长的上任确认。他在亚洲有丰富的居住和工作经验,跟我不同的是,他可以说流利的普通话。他曾在共和党帮助麦凯恩议员竞选。我觉得这证明了他服务他的国家和广泛的两党对于建设性的富有成效的中美关系的支持的承诺。
今天,我们进行会议的这座建筑令我们想起上个世纪的历史。在这里摆放着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纪念碑,在20世纪初他当选了总统,那时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导力正在崛起。里根总统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成长起来,他带领的政府帮助开启了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元。这里保留着一块柏林墙的碎片,这一数十年长的分裂标志最终被推到,从而释放出全球化的上升浪潮—继续塑造着我们的世界。
100年前—20世纪初—但是人们都清楚要做出一些重大的选择—国家边界和人权的选择。但是在伍德罗·威尔逊所处的时代,没有人可以预见到历史的弧线会导 致柏林墙的倒下,他们也没有预见到在这些年里的冲突和动荡。对于世界上所有的人来说(从波士顿到北京),20世纪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是为了这些进步也付 出了代价。
今天,我们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纪。随着我们开启这一对话,我们讨论将要塑造21世纪的问题是很重要的。如现在我们的危机是否会使增长停滞不前,或者我们是否 将要合作创造平稳和持续的增长、让更多的人脱离贫困和创造更广泛的繁荣?对能源的需求是否会滋长竞争和气候变化,我们是否要建立合作关系来生产清洁能源和 保护我们的地球?核武器是否会泛滥地传播,我们是否要达成新的共识而使核能只用于和平目的?极端分子是否有能力激起冲突和分裂,为了我们的共同安全我们是 否应该联合起来?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是否仅仅通过他们的差别来定义他们,我们是否可以找到必须的共同点来应对我们共同的挑战和尊重人类的尊严?
我们不能肯定地预测到未来是怎样的,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哪些问题将会确定我们的时代。我们也知道:中美关系将会塑造21世纪,这使得它跟世界上其它任何的双边关系一样重要。这一事实肯定会巩固我们的关系。这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责任。
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因为历史告诉我们: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尊重的接触使我们两个国家都受益匪浅。在我在任期间,我们将迎来尼克松总统到访中国40 周年。现在的世界跟那时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冷战令世界进入了僵局。当时,中国的经济与世隔离,中国大部分的人口都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当时,我们的对话主要集中于我们共同的敌人—苏联。今天,我们广泛的友好关系反映了我们两国人民之间联系正在加深。现在,我们的合作大于分歧。两国人民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相互交流。我相信:我们将会在我们时代的一些最重要的问题上取得稳定的进步。
我的信心是来自于美国和中国有共同的利益。如果我们通过合作推进我们的共同利益,两国人民将会从中受益,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因为我们相互合作的能力是很多最迫在眉睫的全球挑战可以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
首先,在持续的经济复苏中我们可以合作推进两国的共同利益。现在的危机已经很清楚地表明我们两国所作出的选择影响着全球的经济—不仅仅是纽约和西雅图,还 有上海和深圳。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强有力的双边和多变协调。这是我们通过积极地保持增长、防止深度衰退和保住人民群众的工作的例子。
向前看,我们可以深化合作。我们可以通过更大的透明度和制度改革来促进金融稳定。我们可以追求自由公正的贸易,寻求达成一个有抱负的和谐的多哈会谈协议。我们可以革新国际机构,以使得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可以扮演一个符合他们所肩负的责任的角色。随着美国人的储蓄增多和中国人的消费的增多,我们可以把增长建立在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基础—因为正如中国从大量的投资和有利可图的出口中受益一样,中国可以为美国的商品提供巨大的市场。
第二,我们可以在一个清洁、安全和繁荣的能源未来合作推进我们的共同利益。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能源消费国。我们也是全球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坦白说:对进口石油依赖的增大对我们都没有好处,除非我们进行合作,否则我们也无法避免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后果。常识呼吁我们要行动起来。
我们两国都正在采取措施改革我们的能源经济。我们可以一起制造一个低碳排放的经济复苏;我们可以扩大研发的共同合作来促进能源的清洁和有效达的使用;我们 可以在哥本哈根的气候变化会议的共同推进全球行动。保持我们市场对于新的想法、新的交流和新的能源来源的开放,是促进使我们的安全和繁荣增加的最好方法。
第三,我们可以合作推进我们的共同利益以阻止核武器的扩散。不犯错:越多的国家拥有核武器,核武被使用的可能性就越高。中美两国都不希望恐怖分子拥有核 武,或者是东亚爆发军备竞赛。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合作已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让朝鲜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他们履行他们的义务,那么安全和受到尊重的道路是可行 的。所以我们必须联合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敦促这个伊斯兰共和国旅行它的国际责任。
这样做不是为了孤立任何一个国家—这是所有国家的责任。我们必须合作保障全世界的敏感核材料的安全,这将是明年全球核能高峰会的重点。我们必须通过更新基 本的条款来加强可不扩散条约: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应该进行裁减;没有核武器的国家不能得到;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和平使用核能。在21世纪,一个强大的全球政权 是避免致命武器的唯一基础。第四,我们可以在应对跨国威胁的领域进行合作以促进我们的共同利益。我们所面对的最迫在眉睫的危险不再是来自于大国之间的竞争—他们来自于杀害无辜平民的 极端分子;来自于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走私犯和海盗;来自于没有国界的疾病;来自于滋长不稳定和恐怖的痛苦的内战。这些事21世纪的威胁。所以各国对于强权的追求不能再是零加游戏。进步(包括安全)必须要分享。
通过增加两国军队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减少争端得源头和提供一个合作的框架。通过持续的情报共享,我们可以扰乱恐怖分子的阴谋和摧毁恐怖分子网络。通过及早的警告和协调,我们可以防止疾病的传播。通过坚决的外交,我们必须负起为冲突寻求和平解决方案的责任—这应该以努力结束达尔富尔人民所遭受的痛苦和在苏丹推动和平开始。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自应对21世纪的挑战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利益。就是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迫使我们进行合作。我并不期待美国和中国可以在每一个问题上都达成一致,或者是选择以相同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但是,这使得对话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我们可以更加地了解对方和坦率地交流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例如,美国尊重中国消除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的进程。正如我们尊重中国的古代文化和引人注目的成就一样,我们同样坚信所有人民的宗教和文化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所有的人都应该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这包括中国的小数民族和宗教团体,当然也包括美国的小数民族。
对人类权利和尊严支持的思想在美国根深蒂固。美国是由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移民组成的。我们通过向所有的人提供基本的权利来保护我们的团结和努力改善我们的国家。这些权利包括自由言论;宗教自由;选择国家的领导人。这些不是我们想要实施的东西—我们就是这样的人。它引导着我们相互坦白和对世界的开放。
中国有它自己的截然不同的国情来形成它自己的世界观。美国人 知道中国历史悠久,因为它为塑造这个世界做出了贡献。我们知道中国人的才能,因为他们为美国做出了贡献—我的内阁有两位美籍中国人。我们知道,尽管我们存 在分歧,美国通过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古老和充满活力)建立深厚的联系可以得到丰富—这一关系可以通过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两国政府的建设性双边 关系而得到推进。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减少我们的分歧。
坦白说,我们都知道有些人对未来有所提放。一些中国人觉得美国将 会限制中国的雄心;一些美国人担心崛起的中国的某些方面令人害怕。我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我认为未来的中国是国际社会上强大、繁荣和成功的一员;未来我们 将会因需要和机遇而成为伙伴。未来不是已经确定的,但是如果我们追求像我们今天开始的这样一个可持续的对话,或者是对于我们的所听和所知有所行动,这个目 的地是可以到达的。数千年前,伟大的哲学家孟子说过,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我们的任务是铺开一条通向我们为后代寻求的道路,以防止不信任和不可避免的分歧使得“茅塞之矣”;我们要时刻留意我们共同所选择的道路。
这次对话可以帮助决定这一旅程的最终目的地。它是通过持续合作(而不是对抗)来塑造21世纪的承诺。我期待着通过我对中国的首次访问来推进这一努力,我希 望到中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领导人、中国的人民和这个雄伟的国家。通过共同努力,我相信我们可以稳定地朝着进步、实现我们对于人民的责任和我们共同的未来前 进。谢谢。英文原文:
Obama’s Remarks on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WSJ Good morning.It’s an honor to welcome you to the first meeting of the 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This is an essential step forward in advancing a positive, constructive, and comprehens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countries.I’m pleased that President Hu shares my commitment to a sustained dialogue to enhance our shared interests.President Hu and I both felt that it was important to get our relationship off to a good start.Of course, as a new President and as a basketball fan, I have learned from the words of Yao Ming, who said – “No matter whether you are new or an old team member, you need time to adjust to one another.” Well, through the constructive meetings that we have already had, and through this dialogue, I am confident that we will meet Yao’s standard.I want to acknowledge the remarkable American and Chinese leaders who will Co-Chair this effort.Hillary Clinton and Tim Geithner are two of my closest advisors, and they both have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 working with China.I know that they will have extremely capable and committed Chinese counterparts in State Councilor Dai and Vice Premier Wang.I also look forward to the confirmation of an outstanding U.S.Ambassador to China, Governor Jon Huntsman.Jon has deep experience living and working in Asia, and – unlike me – he speaks fluent Mandarin Chinese.He also happens to be a Republican who co-chaired Senator McCain’s campaign.I think that demonstrates Jon’s commitment to serving his country, and the broad, bipartisan support for positive and productive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Today, we meet in a building that speaks to the history of the last century.It houses a national memorial to President Woodrow Wilson, a man who held office when the 20th century was still young, and America’s leadership in the world was emerging.It is named for Ronald Reagan, a man who came of age during two World Wars, and whose presidency helped usher in a new era of history.And it holds a piece of the Berlin Wall, a decades-long symbol of pision that was finally torn down, unleashing a rising tide of globalization that continues to shape our world.One hundred years ago –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20th century – it was clear that there were momentous choices to be made – choices about the borders of nations and the rights of human beings.But in Woodrow Wilson’s day, no one could have foreseen the arc of history that led to a wall coming down in Berlin, nor could they have imagined the conflict and upheaval that characterized the years in between.For people everywhere – from Boston to Beijing – the 20th century was a time of great progress, but that progress also came with a great price.Today, we look out on the horizon of a new century.And as we launch this dialogue,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reflect upon the questions that will shape the 21st century.Will growth be stalled by events like our current crisis, or will we cooperate to create balanced and sustainable growth, lifting more people out of poverty and creating a broader prosperity? Will the need for energy breed competition and climate change, or will we build partnerships to produce clean power and to protect our planet? Will nuclear weapons spread unchecked, or will we forge a new consensus to use this power for only peaceful purposes? Will extremists be able to stir conflict and pision, or will we unite on behalf of our shared security? Will nations and peoples define themselves solely by their differences, or can we find the common ground necessary to meet our common challenges, and to respect the dignity of every human being?
We cannot predict with certainty what the future will bring, but we can be certain about the issues that will define our times.And we also know th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will shape the 21st century, which makes it as important as any bilateral relationship in the world.That reality must underpin our partnership.That is the responsibility we bear.As we look to the future, we can learn from our past – for history shows us that both our nations benefit from engagement that is grounded in mutual interests and mutual respect.During my time in office, we will mark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President Nixon’s trip to China.At that time, the world was much different than it is today.America had fought three wars in East Asia in just thirty years, and the Cold War was in a stalemate.China’s economy was cut off from the world, and a huge percentage of the Chinese people lived in extreme poverty.Back then, our dialogue was guided by a narrow focus on our shared rivalry with the Soviet Union.Today, we have a comprehensive relationship that reflects the deepening ties among our people.Our countries have now shared relations for longer than we were estranged.Our people interact in so many ways.And I believe that we are poised to make steady progress on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of our times.My confidence is rooted in the fact that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hare mutual interests.If we advance those interests through cooperation, our people will benefit, and the world will be better off – because our ability to partner with each other is a prerequisite for progress on many of the most pressing global challenges.First, we can cooperate to advance our mutual interest in a lasting economic recovery.The current crisis has made it clear that the choices made within our borders reverberate across the global economy – and this is true not just of New York and Seattle, but Shanghai and Shenzhen as well.That is why we must remain committed to strong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coordination.And that is the example we have set by acting aggressively to restore growth, prevent a deeper recession and save jobs for our people.Going forward, we can deepen this cooperation.We can promote financial stability through greater transparency and regulatory reform.We can pursue trade that is free and fair, and seek to conclude an ambitious and balanced Doha Round agreement.We can updat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so that growing economies like China play a greater role that matches their greater responsibility.And as Americans save more and Chinese are able to spend more, we can put growth on a more sustainable foundation-because just as China has benefited from substantial investment and profitable exports, China can also be an enormous market for American goods.Second, we can cooperate to advance our mutual interest in a clean, secure, and prosperous energy future.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re the two largest consumers of energy in the world.We are also the two largest emitters of greenhouse gases in the world.Let’s be frank: neither of us profits from a growing dependence on foreign oil, nor can we spare our people from the ravages of climate change unless we cooperate.Common sense calls upon us to act.Both of our countries are taking steps to transform our energy economies.Together we can chart a low carbon recovery;we can expand joint efforts a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clean and efficient use of energy;and we can work together to forge a global response at the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in Copenhagen and beyond.And the best way to foster the innovation that can increase our security and prosperity is to keep our markets open to new ideas, new exchanges, and new sources of energy.Third, we can cooperate to advance our mutual interests in stopping the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Make no mistake: the more nations acquire these weapons, the more likely it is that they will be used.Neither America nor China has an interest in a terrorist acquiring a bomb, or a nuclear arms race breaking out in East Asia.That is why we must continue our collaboration to achieve the denuclearization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and make it clear to North Korea that the path to security and respect can be traveled if they meet their obligations.And that is why we must also be united in preventing Iran from acquiring a nuclear weapon, and urging the Islamic Republic to live up to its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s.This is not about singling out any one nation – it is about the responsibility of all nations.Together, we must cooperate to secure all vulnerable nuclear materials around the world, which will be a focus of our Global Nuclear Summit next year.And together, we must strengthen the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by renewing its basic bargain: countries with nuclear weapons will move toward disarmament;countries without nuclear weapons will not acquire them;and all countries can access peaceful nuclear energy.A balance of terror cannot hold.In the 21st century, a strong and global regime is the only basis for security from the world’s deadliest weapons.And fourth, we can cooperate to advance our mutual interests in confronting transnational threats.The most pressing dangers we face no longer come from competition among great powers – they come from extremists who murder innocents;from traffickers and pirates who pursue their own profit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from disease that knows no borders;and from suffering and civil wars that breed instability and terror.These are the threats of the 21st century.And that is why the pursuit of power among nations must no longer be seen as a zero-sum game.Progress – including security – must be shared.Through increased ties between our militaries, we can diminish causes for dispute while providing a framework for cooperation.Through continued intelligence-sharing, we can disrupt terrorist plots and dismantle terrorist networks.Through early warning and coordination, we can check the spread of disease.And through determined diplomacy, we must meet our responsibility to seek the peaceful resolution of conflict – and that can begin with a renewed push to end the suffering in Darfur, and to promote a comprehensive peace in Sudan.All of these issues are rooted in the fact that no one nation can meet the challenges of the 21st century on its own, nor effectively advance its interests in isolation.It is this fundamental truth that compels us to cooperate.I have no illusion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will agree on every issue, nor choose to see the world in the same way.But that only makes dialogue more important – so that we can know each other better, and communicate our concerns with candor.For instance, the United States respects the progress that China has made by lifting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out of poverty.Just as we respect China’s ancient culture an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we also strongly believe that the religion and culture of all peoples must be respected and protected, and that all people should be free to speak their minds.That includes ethnic and religious minorities in China, as surely as it includes minorities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Support for human rights and human dignity is ingrained in America.Our nation is made up of immigrants from every part of the world.We have protected our unity and struggled to perfect our union by extending basic rights to all our people.Those rights include the freedom to speak your mind;to worship your God;and to choose your leaders.These are not things that we seek to impose – this is who we are.It guides our openness to one another, and to the world.China has its own distinct story that shapes its own worldview.And Americans know the richness of China’s history because it has helped to shape the world.We know the talent of the Chinese people because they have helped to shape America – my own cabinet contains two Chinese Americans.And we know that despite our differences, America is enriched through deeper ties with a country of 1.3 billion people that is at once ancient and dynamic – ties that can be forged through increased exchanges among our people, and constructive bilateral relations between our governments.That is how we will narrow our pisions.Let’s be honest: we know that some are wary of the future.Some in China think that America will try to contain China’s ambitions;some in America think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to fear in a rising China.I take a different view.I believe in a future where China is a strong, prosperous and successful member of the community of nations;a future when our nations are partners out of necessity, but also out of opportunity.This future is not fixed, but it is a destination that can be reached if we pursue a sustained dialogue like the one that you will commence today, and act on what we hear and what we learn.Thousands of years ago, the great philosopher Mencius(men-shus)said: “A trail through the mountains, if used, becomes a path in a short time, but, if unused, becomes blocked by grass in an equally short time.” Our task is to forge a path to the future that we seek for our children – to prevent mistrust or the inevitable differences of the moment from allowing that trail to be blocked by grass;to always be mindful of the journey that we are undertaking together.This Dialogue will help determine the ultimate destination of that journey.It represents a commitment to shape our young century through sustained cooperation, not confrontation.I look forward to carrying this effort forward through my first visit to China, where I hope to come to know better your leaders, your people, and your majestic country.Together, I am confident that we can move steadily in the direction of progress, and meet our responsibility to our people, and to the future that we will share.Thank you.
第二篇: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
试论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
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的当选具有创世纪意义,一是第一位非洲裔黑人总统;二是始终处于领先对手的状态;三是当选于金融危难之中的总统;四是恢复了美国总统为平民梦想的传统。但人们关心的是,这个以“改变”为口号的新任美国总统将会怎样把握这一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将何去何从?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成熟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国拥有不断扩大的共同利益,也存在一些分歧。中美关系有着不断发展的广阔空间,也面临许多挑战。总体来说,中美关系保持了稳定,并取得了许多积极的进展。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从政策的连续性来看,中美之间加深了解、加强沟通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与奥巴马的高人气相比,其前任小布什则因伊拉克战争和低迷的美国经济备受诟病。但在其乏善可陈的政绩之中,被公认为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其亚太政策,包括对华政策。在小布什任期内,中美关系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建立了中美战略对话、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等一系列有效的双边合作机制,并在许多地区性和全球性的问题上进行了很好的合作。事实证明,小布什的亚太政策是成功的,有效地保证了地区稳定与繁荣。在这一前提下,奥巴马不会轻易对现行政策进行太大调整,不大可能会撤销中美之间正在发挥作用的沟通机制,或降低目前的对话级别。
其次,从奥巴马对中美关系的定位来看,中美两国将保持既合作又竞争的发展态势。奥巴马在此前对于中美关系的定位表态是“既非朋友又非敌人的竞争者”。如同其所言:“我不会妖魔化中国,因为我清楚面对来自中国的挑战的艰巨性,也清楚建立一种建设性关系以维持持久和平与繁荣的重大意义。”无论是接触和遏制的说法,还是合作与竞争的表述,中美关系的发展态势都是处于这样一种矛盾统一体之中。但只要双方都认识到中美关系对于彼此的重要意义,能够将对话作为解决问题、处理分歧的主要手段,那么就可以期待中美关系将继续保持这种正常的发展态势。
再次,从美国面对的种种现实问题上,美国需要同中国进行合作来共同应对。奥巴马以“改变”为口号登上美国政治舞台的中心,誓言要重新建立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但眼前的金融危机和伊拉克战争残局无论怎么看,都像是霸权衰退的征兆。奥巴马急需对这一系列问题做出反应、实现“改变”,而在全球化和相互依存的当代世界,美国想要在这些问题上有所作为,多多少少都需要有中国的帮助和支持。防扩散,气候变化、反恐、金融危机等种种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以美国一国之力就可以实现的,而需要国家间的通力合作,中美之间的相互需要突出地体现在这些现实问题上。作为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奥巴马的政策也要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从这个角度讲,合作是符合双方利益的,合作将仍然是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最后,从历史进程来看,波澜起伏是中美关系发展的特点之一。中美关系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冷战后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在克林顿执政时期,还是在小布什在任期间,中美关系都曾经波折不断。同样,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形成也会经历一个过程,双方有可能会在贸易,人权、台湾、温室气体排放等一些具体问题上发生摩擦,甚至产生较大矛盾。但“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召唤下,我们有理由期待新一届美国政府能够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高度出发、从维护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广度出发、从维护两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度出发,巩固中美关系顺利发展的良好态势、深化双边对话的良好趋势、保持两国合作的良好形势,共同应对各种地区性、全球性问题,为营造一个更为和谐的国际环境负起责任。
奥巴马上台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及其访华取得的积极成果表明,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必须沿着这种积极前进的轨迹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制约两国关系发展的一些结构性因素依然存在,在目前形势下, 双方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两国关系存在的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中美两国是两个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强调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来区分国家关系的亲疏远近,但美国却依然强调价值观因素,在对华关系中也是如此。典型事例则是近年来的西藏问题,**是一个分裂祖国活动的政治和尚,但在美国却受到官方和民间非政府组织的广泛支持,并不顾中国方面的坚决反对和多次交涉在白宫会见**喇嘛,这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彰显了美国价值观。
其次,美国是当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目标是不允许任何一个国家挑战美国在地区和全球的霸权地位,因此,美国对于中国的发展总是疑虑重重,生怕中国的发展会削弱美国在东亚的存在,会削弱美国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近年来中美两国在反对和遏制“台独”、维护台海稳定方面都做出了共同努力,但仍然存在着重大分歧。眼前主要的问题是美台之间的军事合作与美国售台武器,这是两国,尤其是两军发展关系、增进互信的最大障碍。从长远来说,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目标始终是实现台湾回归,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美国则是在对于最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上没有立场,美国所关心的是解决的过程必须是和平的,最后的解决办法必须是两岸共同接受的。
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中美建交以来,两国摩擦时有发生,经历过不少波折。胡锦涛在与奥巴马会面时对这些问题并不讳言。他说:“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双方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尊重和照顾双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或许那就是朋友相处之道。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美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彼此不可分离。美国虽不断指责的人权状况,但仍和中国保持紧密的经济关系,这是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除了经济方面,还有朝核问题,核不扩散,恐怖主义,环保等国际问题需要与中国合作。中国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曾说,现在中美的共同利益很明白的体现在三个领域:一个是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一个就是朝核问题以及伊朗核问题上面的合作,特别是朝核问题;第三个是在南亚方面的合作。可预见的是,中美关系将进入一个以务实合作为主的时期,几年内不会再度出现大幅降温。从长远看,由于中国力量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壮大,两国关系已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各方都需要借助对方的合作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因此,我们应摆脱短期的应对策略,而着眼于如何设计有效的长期对美战略。
首先,应积极发展与美国的互利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发展合作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国家利益,而共同利益的扩大也会不断增加美国在中美关系中的利害关系。只有中美关系对美国的重要性增加了,华盛顿才会越来越在乎这对关系的稳定,重视中国的利益诉求。
其次,调整博弈方式。国家间关系的实质是利益的交换。我们在处理对美关系时,既要考虑原则,更要善于搞利益交换。中国是一个注重原则的国家,重视“君子协定”,对“公报”、“声明”甚至对方领导人表态看得很重,但美国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国家,环境变了,利益权衡变了,所有纸上的和口头的承诺都会不算数。与这样的国家打交道,能够拿捏住它的不是一纸协议,而是实实在在的利害关系。
最后,要敢于和善于斗争。正如合作一样,斗争也推动了中美双边关系的发展。当然,有些问题不能指望头一次就能得到解决,但不能因此就放弃斗争,只有通过不断的斗争才能积累在重大问题上取得进展和突破的动能,扫除中美关系发展的障碍。
到了21世纪,国家之间的关系必须是互利双赢的关系,只有这种关系才是持久的关系。本着这样的理念,又有过去中美关系的经验,争取一个比较长期稳定的中美关系应该是有可能的。
第三篇:中美关系进入奥巴马时代
中美关系进入奥巴马时代
现如今,中美关系已成为全球最复杂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之间的一些风吹草动都会引发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自冷战之后,两国逐步确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美国每任总统上台都会给中美关系带来新的变化,其中既有加强合作,也有矛盾争端,两国的关系在起起伏伏中经受着种种考验。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戴维·蓝普顿曾在其《同床异梦》一书中指出,“美国新政府上台给两国关系带来冲击的根源,不是因为新总统都有指责中国的偏好,而是因为新政府都有展示自己独到的中国理解的热情”。
2009年1月20日,巴拉克·奥巴马正式成为联邦政府第44任总统,同时也掀起了中美合作发展的新纪元。奥巴马总统上台后,中美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呈现出一片友好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这种局面并没有保持下去,之后由于一系列的摩擦,中美之间又绷紧了弦,一触即发。总的来说,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高开低走,一波三折。下面通过一些事件来分析中美关系的走势与特点。
2009年7月,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成功举行,标志着中美关系建立了新的对话机制和平台。
2009年11月,奥巴马对东亚四国进行了访问,7天的四国之行中,对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访问只有一天,而在中国的访问时间达到了4天。
中美发表《中美联合声明》——“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并“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
2009年12月,各国在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变化会议。中美两国作为当今世界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在气候问题上有分歧,但也有共同利益。
2010年1月30日,美国政府宣布,美国将向台湾地区出售“黑鹰”、“爱国者-3”反导系统等总额近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问题:
2010年2月18日,奥巴马接见了**,公开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谷歌问题:
2010年1月13日,谷歌表示,公司已经决定不愿再对谷歌中国上的搜索结果进行内容审查,并称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将会关闭谷歌中国。人民币汇率:
2010年2月4日,奥巴马在一次公开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和亚洲将会继续是美国出口的庞大市场,但必须处理汇率问题,以确保美国产品不会面对“庞大的竞争不利因素”。美国财政部推迟原定于今年4月15日向国会提交的汇率报告,不断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向中国施压。
2010年3月30日,奥巴马接受中国新任驻美大使张业遂递交国书,表示“美国欢迎一个作为国际社会强大、繁荣、成功一员的中国。美国所重申的一个中国政策不会改变。” 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表示,美方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西藏独立”。
2010年4月1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胡锦涛主席将应邀于4月12日至13日出席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
2010年5月24日-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参加对话的双方正部级官员达数十位;
对话成果丰硕,双方签署8项合作协议,达成26项具体成果,涉及能源合作等诸多具体领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奥巴马上台之初对华示好其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 一是目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冲击美国经济,要想尽快让美国从经济衰退中摆脱出来,美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伙伴之间的关系发展,是奥巴马提振美国和全球经济信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奥巴马总统想要和布什政府的强硬路线作“切割”、转向“巧实力外交”,如何能在一系列全球与区域议题上带动与中国的合作、并尽可能说服中国支持美国的国际合作路线,是白宫在减排、气候、防扩散、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继续贯彻打击极端势力等一系列努力的关键之一。
三是民主党政府外交政策团队中的一系列核心人物,从副总统拜登到国务卿希拉里到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基本上都是对华政策的温和派。上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的“接触政策”所开创的美中合作、影响中国、互利合作的战略构思能够比较好地得到延续。
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国家利益,二是意识形态。在面对经济危机的巨大挑战下,两国的利益均承受着很大的风险,这时两国会放下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全力合作使经济复苏。从中东到阿富汗再到朝鲜半岛,在如此广泛的空间内,几乎所有重大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中美合作。在全球化的今天,中美日益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利益关联体,两国之间不仅谁都离不开谁,而且谁也承受不了关系恶化带来的影响。
而到了政治敏感时期,譬如中期选举时,美国又会对中国的一些主权问题,人权问题进行干涉,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政治策略,是一种可以给领导人增加支持度的方法,就此引发的一些小摩擦并非恶劣到无法弥补的程度,其中都蕴含着回暖的转机。
新时期中美关系呈现出四个鲜明特点:中美关系日益具有全球意义,中美关系日益触及各自根本利益,中美间的议题不断增多,中美最为特殊的关系。同时这也预示着中美未来的关系走势: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越来越建立在双方的共同利益基础上,越来越具有各方面的机制保障,越来越趋于理性。中美关系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不仅受外部环境影响产生的波动减弱,而且受美国国内选举换届的周期性波动也大大减轻。从总体态势上看,中美关系将会越来越深入,战略关系越来越突出,但是由于中美力量对比不断趋于均衡,中美关系必然面临彼此认知的变化,需要重新定位。
第四篇:奥巴马访华与中美关系分析
奥巴马访华与中美关系解析 ——兼谈世界金融危机
美国有人提出“两国集团”(G2)—— 中国和美国,也有人提出中、日、美,还有人提出叫中、印、美,不管两国还是三国,都跟中国有关。
欧盟有人就提出,只有美国同欧盟,两大经济体可以成为主导世界的核心力量。因为欧盟的经济体比美国还大,而且美国同欧盟价值观一致,美国怎么可以跟价值观不一致的中国成为主导世界的核心力量呢,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要么G3吧,就是美国、欧盟和中国一起来主导世界。在这种背景之下,奥巴马总统来到东亚访问,他访问了日本、中国、韩国和新加坡。
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历史上发展的重要时刻,中国经济的总量一年产出去年是美国的三分之一不到,我们是4.4万亿美元,美国是14.4万亿美元。美国逼我们人民币继续升值,全世界都预测奥巴马此次中国行将会大力施压中国政府。然后让全世界非常吃惊的是,奥巴马没有施压中国政府,世界感到不可想象的吃惊。美国国人非常失落,这个总统怎么对中国这么软,太软了。其实,是我们这边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交大一百多学生表现得非常出色。
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就在现场结束的时候,中美还在尖锐地斗争。见面会由复旦校长主持,结束应该由复旦校长宣读,但美国总统结束讲话的时候把话筒递给了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杨校长一步冲上去把话筒抢过来,中方主持的主场怎么能让客人主持呢,但人家就不给你主持。我们的人冲上去,他们保安就冲上来,因为他们要保卫自己的总统,他们的保安冲上来,我们的保安也冲上去,双方斗争到如此紧张的地步。我们还怕他在这个会场上讲台湾和西方问题,如果奥巴马跟四百个学生谈台湾问题的话,那中美关系会非常紧张,我们事先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才保证不讲。他这里不讲,台湾那里就很紧张。所以奥巴马到了北京,跟胡主席谈话以后,在新闻发布会上照样讲了台湾,他这样也是为了安慰台湾的老朋友。
下面,我们来看看中美两国的发展。日本去年GDP4.8万亿,今年到现在为止一路下降。我们4.4万亿,我们保8%,日本保1.8个%,那么我们就超过他,所以今年一定超过日本,这还是按1:6.8算。1 / 12
世界银行认为美元和人民币应该是1比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认为是1比2,亚洲开发银行认为应该1比3.5,美国中央情报局现在调整到1比3.7,如果用这协会率来算,中国现在的财富产出已经是多少亿?1000万亿。所以这是一个基本面,我们实力很强大,政府的税收一年就是五六万亿。六七年前,2003年那届人大结束的时候,朱熔基总理结束任期时,一年是一万亿人民币的税收,现在是六万亿了,一年涨一万亿,政府可以做很多事情。
另一方面,看看美国怎么样?美国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困难的阶段之一,那就是经济60多年来第一次绝对下降。本来美国经济年年上升,但是在世界经济这个大盘子中,它的比例逐步在下降,从二战结束以后的占世界GDP的50%到现在的20%几到30%,美国从全面掌控世界局势,到已经逐步失去控制力了,所以他需要朋友,美国在世界上有31个盟国。
从经济总量来看,美国去年走了下坡路。去年美国的GDP绝对是负的,增长率是负的。从家庭收入来讲,美国每个家庭平均年收入是4万多美元,交了税以后一个月大约三千美元,用人民币来算就是两万人民币,如果用1:1.2人民币来算,平均一个家庭一个月收入就六千人民币。但是去年又出现一个股市的损失,美国股市大约损失5万亿美元。所以美国人均失去的财富是非常庞大的数字,一年失去了两年的全年收入,这个失去都是在他买的股票里面失去的。美国人的财产一个是房产,另外是银行里面的存款的,再一个是股市。虽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全体国民或多或少出现了财产损失。
另外,两场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安南在做联合国秘书长期间,公开指出美国的伊拉克战争是非法的。联合国秘书长虽然不是哪个国家的领导人,但是他代表国际组织,说话份量很重。美国立刻报复,利用他们的关系在联合国批准的石油换美元的事情里面搞猫腻,伤害他的道德形象和正派形象。
这场战争给美国带来的伤害非常大,还有一场是表面上合法其实有问题的阿富汗战争。美国处在非常严峻的状态。就是两个战争都打不赢,阿富汗战争就是越南战争。现在资讯非常发达,美国政府很多人会把消息透出来。现在的情况一天花3亿美元,一年1千个人死掉,一年2500亿美元花在伊拉克、阿富汗和美国本土的反恐上,2500亿乘8就是2万亿人民币,什么概念?就是我们国家现在全部财政收入的45%。他现在正在做最后的赌博,赌赢了实现体面的撤军,赌不赢还得经历痛苦的撤军过程。
同过去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不一样,朝鲜战争是联合国授权的合法战争,越南战争是主权国家要求的(1950年12月23日,美国与法国及西贡政权签订关于军事援助的正式协定),所以在国际上是合法的,但伊拉克战争是非法的。美国在阿富汗表面上合法,其实他不懂恐怖分子的心理。恐怖主义 2 / 12
有三个特征,一个是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第二个是攻击政府,要宣传他的主张。第三,关键是思想,恐怖主义者同恐怖分子是两件事情,一个人非法夺走别人的生命叫恐怖行动,但恐怖主义有他的一套理论和思想,他们在法庭上还要批判这些霸权主义者,他觉得美国是帝国主义。如果我们跟着美国,我们的思维美国化,跟着美国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这就有点简单化了。美国不跟你反对一切恐怖主义,美国一定是做一套讲一套。美国现在很痛苦,他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恐怖主义。他把恐怖分子打死了,而他的儿子又变成恐怖主义分子了,这样一来这个仗就打不完。这些给了我们中国在本世纪有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我们的十六大召开时是在2002年11月,当时美军已经开打阿富汗了,我们知道他打不好。过去英国就没打好,苏联也没打好,你这样进去也打不好。美国还要去打,现在他灰溜溜地准备走了,这给了我们八年的发展机会,从2002年到2009年。
现在奥巴马面临困境,由于他的这两场战争打得不仁不义不合法,所以他讲话没有人听。美国的主要盟国坚决反对美国,这在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俄罗斯肯定反对,中国也反对,所以跟随他打伊拉克战争的30个国家基本上不出兵,只出一点钱。所以美国面临国际形象的严重滑坡,60多年来经济第一次绝对滑坡。问题是这一次的金融危机到底有多长时间,大家都不清楚。我们注意到上一次大的金融危机是1929年到1946年(17年),由于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仗才拉动了经济,才使得美国走出金融危机的困境。现在美国的失业率超过10%,说明金融危机较重,经济情况比较惨。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问题,两个国家在搞核武器。朝鲜搞核武器,伊朗搞核武器,当然我们没有抓到把柄,也没公开这么说。但是很多人认为,他们确实在搞核武器。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中国国家主权,中国经济繁荣。朝鲜搞核武器不影响中国战略,不影响我们对台湾、新疆和西藏的主权诉求,也不影响我们的经济现代化。这是美国最关切的问题,他关切经济安全、金融危机、反恐等,这些都不对我们造成首要的威胁,这些是我们可以同美国合作的一个方面。美国为了解决对他的首要威胁,就必须同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合作,包括同中国的合作,向中国借钱。
金融危机造成的一大问题就是银行倒闭,本来美国政府有规定,美国老百姓在美国的各个银行储蓄一个帐户是十万美元以下,银行倒闭以后美国政府担保还给你这个钱,现在美国政府宣布不再担保。这么多银行倒闭,那么多人失去财产,美国政府都给买单,他没有这么多钱。钱拿不回来,大家也不愿意把钱借给银行。银行拿不到钱,银行的钱也不愿意借给别人,因为借给你会不会还给我都不知道。厂家要向银行贷款,银行不知道厂家会不会倒闭,你倒闭我只能拍卖企业,我拿回来的资金是有限的,所以有钱都不敢借,金融就转不起来。没有钱向中国借钱,要不然就自己印美元。中国为了不让美国 3 / 12
印美元,少印美元,就只好把钱借给他。但是我们很担心,因为我借给你,你又去借给破产公司,被他们拿去分年底红利。所以我们还得担心我们的国有资产是不是会被美国政府合适地使用,负责任地使用。美国这么多年来没有碰到过的这么多的内忧外患一起爆发的局面。法国总统萨科齐认为美国的这种自由资本主义是不负责任的。象法国的这种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要管很多事情,虽然不象我们有五年经济计划,但是他对很多东西要干预的,要监管的,是负责任的资本主义。他甚至在G20峰会上直接向美国挑战。你不答应法国的一些做法,如加强对美国银行监管,那么法国就不同意一起搞联合声明,所以,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也是非常深的。
美国的中产阶级现在有房子住,但是中产阶级住的房子是借钱买的。突然整个国家的经济不运转了,企业关闭了,华尔街证券公司也关闭了,中产阶级从一年20万美元的收入一下子变成只有6千了,储蓄没多少,只能卖股票,大家都卖,股票爆跌。现在还剩房产,但房价也在下跌,银行的损失巨大,你银行贷款还不了,三个月后银行就要收回房子,收回来的房子已经不是原来的价格了,这样不仅银行损失巨大,而且中产阶级也一下子变成了无产阶级,这就是美国的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选奥巴马当总统,如果没有内忧外患这两件事情:金融危机和两场战争,奥巴马是当不了总统的。美国的白人还是比较傲慢,看不起他。今天让他成功登上总统宝座,明天也可能把他拉下来。如果美国人持续失业,经济持续下滑,接下来共产党、社会党,各种各样的党就会来了,就想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所以奥巴马要做的是,与其让你们来推翻,还不如我自己来改良。改良的第一条,就是拿政府的钱来救你的企业,企业活了,失业率就会下降。但是有一条企业高管不得拿奖金。即使发,一年也不能超过20万美元,就只能发你原来的一百分之一。另外,对这么多“房奴”怎么办,与其让房市崩溃,美国的制度崩溃,还不如现在不还钱也让“房奴”继续住,克服一切困难以后,让他们慢慢还,不要把他们推向无产阶级。所以奥巴马这次搞社会改良,向欧洲的国家资本主义学习。政府借钱给你的,那就是政府参股了。资本主义越来越走到高级阶段,政府要调节干预,其实是保护弱势群体。
在这样的背景下奥巴马到中国来访问。今年已经来了几位高官,走的时候感谢中国政府,继续保持人民币有弹性的灵活的汇率增值。然而美国财政部长在参议院的听证会上说:我的总统说了,中国在操纵汇率,那么我们要用美国法律给我们各种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制裁中国。中国政府立刻回应,这个话说的不符合事实。
中国现在一年向美国卖三千亿东西,如果人民币再升值,那么出去的同样东西就变成四千亿美元。4 / 12
美国人买同样的东西,一年就要多付一千亿美元。由于我们的东西便宜,美国的弱势群体专买中国的东西,这样他们本来要濒临崩溃的经济状况还可以对付下去,所以我们这种做法是保护了美国。不管是民主党执政还是共和党执政,他都要到中国来大量地采购和外包,这对中国有好处,使得我们千百万人能够上岗,这是互利互惠的。如美国人既要便宜东西过去,又不希望他的工作岗位转移到中国来,然后大家就博弈,不能博弈的,他就制裁我们,我们就报复他,最后大家都吃亏。所以大家非常清楚,就是一定要保护好这样一种互利的关系,对于说中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操纵,我们是不能承认的。奥巴当时为了当总统,说了那样的话,是为了争取美国的蓝领同情他,作为一个有色人种竞选总统,他需要大量选票。胡主席给他打电话,他说那不是我做总统时讲的话,是我在总统竞选时讲的话。第二,我们正在制定评估有些国家有没有操纵汇率,我们希望双方合作。也就是正式评估的时候你给我做点事情,但是我会做出一个对你有利的结果。就是这样一个博弈。
美国财政部长后来到中国访问,到北大做了演讲,很客气,真是学乖了,他在报告中说中国没有操纵汇率。但是我们希望中国继续按照灵活的市场经济的原则,把它的汇率能够做得更加市场经济化。这个财长在北大做演讲的最后,用中文讲“中美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再后来美国众议院的议长(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女士访问,2003年1月起任美国众议院民主党领袖,2007年1月首次当选众议院议长,2009年获连任)十多年来第一次来华访问。十多年来她年年都要跟我们闹点事,这次来中国,美国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一消息,几乎所有报道都提到了佩洛西“反华”的历史,紧盯着这位“反华”议长是否会在访问期间就人权、西藏等问题上向中国施压。佩洛西被普遍视为是对中国最为严厉和最为公开的批评者。(上个世纪90年代,她一直反对中美贸易关系正常化,去年又呼吁布什总统抵制北京奥运。美国《华盛顿邮报》则称,佩洛西的访问本身就“令人惊讶”,因为她一直在人权问题上攻击中国,在去年拉萨事件后,她还公开会见了**。)与18年前佩洛西访华时相比,中国经济增长了10倍,奥巴马总统正在从气候问题到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等问题上寻求与中国的合作。而且《华尔街日报》注意到了奥巴马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变化,称虽然奥巴马政府上台只有几个月,但目前为止它已经淡化了人权问题在美中关系中的重要角色。今年2月份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中国时,很少公开谈到这个问题,而是专注于经济问题。此次佩洛西访华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中美环保经济能源合作,(佩洛西女士到清华发表了演讲,并与清华同学进行了交流。)
吴邦国委员长去美国访问,美国国会第一次在大厅里面设宴宴请吴邦国,这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在他们办公的地方设国宴。希拉里发表欢迎词,说希望吴邦国委员长到美国首都,充满着对他友好热 5 / 12
爱的心情,这么多年来这届美国领导人讲出来的话最温暖。
中美关系中,从中国来讲坚持三件大事,第一,你不反共,支持共产党领导。第二,要尊重我国主权。第三,不要逼我人民币升值。而美国跟我们谈的事情更多一点。第一要借钱;第二阿富汗问题希望中国做点事,中国能不能不光帮美国和阿富汗一起训练阿富汗的警察,这些警察今天做警察明天回家去,做警察的时候还吸毒。中国现在正在帮助训练阿富汗的警察,但是我们的军人不去,警察不去,我们把他们弄到中国来进行培训。同时美国希望我们能不能出动飞虎队,我们坚决不去。本来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同基地的恐怖主义两恶相争,我们没有必要去得罪一方,帮另外一方。除此以外,美国希望我们对制止朝鲜核武器的发展要加把力,让我们少买伊朗石油。我们只同意对伊朗进行核技术和导弹的制裁,但是我们要买以伊朗的石油。我们现在是第三大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国家,如果中国跟美国好,伊朗一生气不给石油怎么办?或者说我们追随美国不要伊朗石油了,体现了美国所要求的我们是一个“负责任”的国际形象,但是我们的经济就不要发展了?所以,这里边有双边的、中美之间的,也有多边的涉及到第三方的利益等等。
这次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有6400多字,本来中国要竭力把它弄成中美第四个公报,但没有成功。两国之间的法律文件是分等次,最重要的是法,如果是一个法,中美之间有一个文件,然后被美国国会批准,那就是美国的法了,那是最高的,很可惜一个也没有,只有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台湾关系法,那是没有跟中国商量,自说自话,而且又不是帮助中国统一,帮助中国繁荣发展,是威胁我们,有可能用武力干涉我的主权,所以中国坚决不能接受。但是美国说我是法制国家,法是最高的。但中国说国内法要服从国际法,国际法最高的在二战以后,国际法的法源,就是联合国一切法的根源来自那个地方,这里边一定有尊重国家法权。但美国说自己是法制国家,只有国际法服从我美国的法,哪有我的法要听国际法的,没这个道理。对此我们不能接受。我们加入WTO,都是把国内法规改成跟WTO一致。也就是任何国际法存在的理由都是维护我的国家利益,或者是两边要调适,我们有些地方作出妥协,你们也要妥协,大家都妥协。
法和规,都是法。一个是高位的,一个是低位的。全国人大定的是法,国务院制定的是规,国务院不可以制定规,但这个规是法的一部分,是低级的法,不需要人大通过,但法律意义是法。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的是规,是美国行政部门同中国行政部门,双方没有立法权的两个部门定的一个规。但中国认为这是一个国际法意义上的规,所以是国际规。所以美国国内法必须要服从国际法,这是第三个公报。第一个公报是1972年在上海双方发布的中美上海公报。第二个,就是1982年8月17日 6 / 12
中美通过的一个关于美国售台武器的限制的公报。美国是三个公报加一个法,那就是与台湾关系法,我们不太听,我们觉得这是干涉中国内政。奥巴马总统在回答一个学生提问的时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就是在网上有一个台商提出,“美国向台湾卖武器,是会影响两岸之间和平的”。我们念给他听,然后他就说了,美国会处理这个问题。他没有直接回答,因为他肯定还要卖。
我们想搞第四个公报,就是把你的手脚用另外一个文件捆起来,奥巴马很狡猾,他说不行,我们只能搞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没有规的法律意义,今天讲明天就会失效。江主席访问美国的时候同美国联合发布的声明没有法律意义,小布什和克林顿访问中国的时候跟我们联合发布的声明,有意义,但是没有用,明天就可以忘掉的。只有法律是永存不变的。所以我们要用法来限制美国。奥巴马在中美双边关系,地区和全球问题,可持续发展环保等等谈了很多问题。第一个,就是现在引起争议的问题,我们把这么多年来美国公开不愿意承认的,跟我们领导人吃饭的时候私下里答应的事情要奥巴马写在纸上。
比如:江主席最后一次访问美国,到布什家里去,然后召开记者招待会,布什又讲了,我们讨论台湾问题,美国的意思是维持现状。江主席就希望你在外面跟我讲你刚才在跟我里面讲的话,他就不肯讲,他要留一手。江主席用了一个非传统的做法,他说刚才他在里面讲反对台独。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说不支持台独,不等于反对台独,这是两件事情,你不要自作多情。布什基本是老实人,江主席一说他就没话说,他没说江主席这么说是没礼貌的。
温家宝总理,在江主席访问以后2004年年底在白宫见小布什总统,温家宝讲话讲的很重,他说台湾是我们的核心领域,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为了保卫我们的核心利益,我们不惜付出一切努力和代价。你美国有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不是你核心利益的问题同中国摊牌?就这么直接谈。中国的实力比伊朗、伊拉克、朝鲜、古巴、苏丹等美国讲的七个流氓国家加起来还要强,你有必要有能力同这样大的一个力量进行对抗吗?讲得小布什很受震动,接下来开记者招待会,美国总统公开宣布反对台独。他讲最近台湾领导人有台独想法,对此美国表示反对。他没有直接说美国政府反对,他把一句话拆成两句讲。温总理很激动,这是美国政府在中美建交以后第一次这样说。温总理一回到大使馆就会见中资、中国外交部门。中国在那边的留学生、访问学者都激动的不得了,吼叫我赢了。这么多年跟美国斗争,就是要斗出这句话来。因为陈水扁推动台独太厉害,有些东西中国可以让美国,不是什么都能让美国的,台湾是我们的核心利益,如果损害我们的国家统一,我们是解决不答应的。美国想来想去,中国没有对美国构成威胁。所以小布什用英语里面流氓的话骂陈水扁,台湾的联合报登出来了,就说美国 7 / 12
总统骂我们领导人。这些问题非常敏感。
这次奥巴马访华,我们想把美国私下跟我们吃饭时候讲过的,过去从来不肯讲的话全写下来,写到什么地步?中国要求美方按照中美关系的三个联合公报的准则,来认真谨慎地处理与台湾关系和台湾问题。也就是说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你卖武器给中国的一部分,显然是干预内政,那么你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有没有讲理讲法。这是一个简单的思维。奥巴马回国五天以后,原来美国驻上海总理事,美国在台协会会长,五天以后要到台湾见马英九等领导人,安慰台湾说美国对台湾关系一点没有变。台湾民进党党首激动了,他说这是损害台湾的主权,因为我们不是中国一部分,你这么说是你把我们台湾放在中国的关系里边,而且是你们两家来讨论我的命运,我的命运不是你们背后可以决定的。
根据我们的理解,中美三个公报说台湾是中国一部分,这是自作多情的说法。根据他的说法和解释,上海公报说中国政府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说住在这个大陆的上的人是中国人,住在台湾的人是中国人,他说这两个人都是中国人,就是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是你说的,我没有支持,但是我也没有反对,不反对不代表支持。再有一个,还是没有解决谁是老大的问题。我们认为美国只要不反对台湾跟大陆合起来是中国,有这个立场那也是一个进步了。上海公报这么说的,中文版,还是前面套话,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但是注意,我们从来不说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只说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马上就不同意了。中文版继续读下去,美国承认中方立场。英文版不是这样的,美国认知中国的立场,是中方利用了英文里边的一词多意,翻成是承认。美国知道中方这么做,美国对此不持异议。我们只能把中美建交的四原则缩小成三原则。荷兰卖武器给台湾,我们把大使撤回,荷兰换领导向我们道歉。但是美国卖了多少武器,我们从来没有关闭过大使馆,既没关闭过这里的,也没关闭过那里的,也没有说这是降低外交关系,因为这里头的利益太大。我们有很大的合作的利益,有得利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大的争议。美国说,我们从来只承认我们认知中方立场,对于所谓的承认接受,他安慰台湾我们从来没有接受过一个中国。因为我们转过的实力越来越大,美国总统一边跟我们说了,一边又派一个地位不如总统高的人,让他去安慰台湾,让台湾感到一定的平衡和舒服,这就是美国目前玩的手法。
我们再来看国家层面的影响。原计划在日本两天访问时间,美国基地出现刺杀事件,总统推迟一 8 / 12
天访问,日本缩减为一天,中国三天,所以日本觉得很不平衡。
上海有同学问,你是不是用互联网等等。他说:说老实话,我不用。奥巴马非常聪明,我太忙了哪有时间用。但是我不反对人家用,而且我也听了很多意见。他手段比较高,很委婉,但是还是表达了这个东西,就是听意见是好事。包括他跟胡主席同记者的见面会上,他还是很婉转地讲,布什总统2001年说联邦大学的工作人员都是美国的工人阶级,他说我相信一个政治不开放的国家的经济发展是有限度的,他的经济繁荣不可能无限地成长。潜台词是,中国别太得意,现在经济搞的不错,但是经济发展是有限度的,因为政治是封闭的。他也没点中国名,但他这么说。
奥巴马这次访华在上海的行程是星期天晚上到上海,星期一见市领导,然后到浦东科技馆,下午到北京,晚上赴胡主席宴会。第二天,双方会谈,谈完以后开记者招待会,还有一个参观长城,头一天还忙里偷闲地去参观故宫,大致是这样一个行程。在联合声明里面中方拿到了我们多年来在美国私下非正式的东西,应该说我们大获全胜。出乎我们意料,全世界都很出乎意料,奥巴马到中国怎么这么软。其实,奥巴马可能会认为对中国不是一次会谈就能搞定的。你看他已经多次同胡主席进行会谈,今年4月1日在伦敦,之后在G20的第二次峰会,明年胡主席回访美国,我想那时候应该是国事访问。所以他把这个作为一个过程,但在同时给中国戴高帽子,帽子戴的非常之高。就是美国民间提出G2,中国不接受,这次美国总统同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和温总理都有会见,我们不接受G2。但是我们感觉美国已经内心上把中国作为一个不对称的不平等的G2成员对待了,也就是把你的地位已经提高了。
举一个例子,奥巴马现在在全球推行六个议程,包括:零核武器、全球气侯变化谈判、反恐怖主义等等。明年4月份要召开一个会议,名单里面有30几个国家,美国第一个邀请的是胡主席,放在4月份,你定好哪一天,我再通知其它各国。象日本、德国,就不是跟你商量了,而是你爱来不来不管。对胡主席则是,我给你半年的时间,你总归可以把时间调出来。这个我相信美国是发自内心的,他认为中国事情最多,中国最忙,他避开你3月份的“两会”,所以我想这个实实在在是对中国的尊重。这次虽然只拿了一个联合声明,没拿到联合公报,但是这是当前中美关系中能拿到的最主要的东西。
到底台湾是不是中国的一部分,现在这个分歧已经公开化了。另外,去年布什总统下台之前卖了台湾一批军火,陈水扁的绿派控制着行政院,国民党的泛蓝控制着立法权,在这八年里面台湾没有买到一个武器。
/ 12
老布什总统在下台前,卖了150架F16战机,一个是为了给自己连任得克萨斯州铺路,结果还是输了,但是他给克林顿带来了好处,克林顿上来不需要卖武器,美国两党斗争两党还配合。奥巴马上台以后,去年卖了武器以后,美军同我们的解放军的两军高级的交流就停止了。我本来要参加中美高层的军方对话,也终止了,要到下个月在北京才能恢复。一直到几个星期以前,副总长率高级军官代表团去美国访问,10月份拖到11月。胡主席明年要去,如果在去之前又卖一批武器,那马上不一样。但是听说美国要调整策略,将来是多批次小数量,把一批几十亿美元拆成几批,不断地卖,每一批数量不多,但是让你发不了火,他又在改变一些策略。很显然现在国民党同时控制着行政院,这时候国民党采购美国武器,没有制度上的困难。当然我们也不怕,我们的第四台战机再隔一段时间就出台了。美国又不敢向台湾卖F22、F25。
**的问题,是我们强烈反对的。我们讲话讲的非常之重,但是还是有可能在奥巴马回国以后,用一种方式会见**。因为我们把话讲的很重,现在大家都很难办。如果他坚持见,我们怎么办,前面讲的要不要兑现。你伤他就是伤自己,中美之间相互关系非常依赖。你的军人不过去,你也没有了解他,对你也不利。另外一个,我们能不能镇住他,他有他的基本的选民人群。他的选民群,就是迷信**,西方的老百姓对美国官员的压力很大。比如我到圣路易斯出差,机场上广告牌上都是**,农村里面的稻田边的广告牌上也是**。**走到了美国农村,这些人看到他光着膀子,是个和尚,始终在笑,始终讲非暴力,觉得挺好,所以**在占领美国市场。我们认为他是分裂国家的人,西方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他们都说我支持他不是支持西藏独立。他说西藏是中国一部分,但我们说他是口是心非,他实际上的行动是要搞西藏独立。这是一个比较重大的分歧。
再讲一个人民币升值。其实现在美国处境我们还是看不懂,他的股市上升,他的实体经济没有上升,实体经济是第三季度有3%的上升,可以看看第四季度上不上升。实体经济上升以后,才有更多的人上岗,美国的失业率才会下降。这是一种好的可能,但是也有可能继续出现不利的情况,所以不好说。但中国是世界上大家非常看好的,八年里面花了两年的人民币在市场上五千亿人民币流动,市场上钱很多,这样一来看不出什么萧条危机,店里到处都是人,我们靠这种强行输血,硬是把这一年撑起来,肯定不可持续的。如果我们接下来救回来了,那么万事大吉。所以整个世界还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但确定的事情是,美国犯严重错误的这个阶段结束了。美国进入了一个希望重整国力和国家形象的正面阶段。所以奥巴马要同世界各国对话,承认对股票的政策是错误的,同伊朗、缅甸关系还在改善。给我们带来了压力。缅甸是我们的奶酪,为了改善同美国的关系,缅甸军政府在果敢最近动了我 10 / 12
们一下,果敢是我们的奶酪,本来是中国的,但是划边界的时候我们送给他了,但是那边住的人还是中国人。我们很生气,你要改善同美国关系,你别这么伤害我们这边的华人。所以我们跟他之间进入新的一轮博弈。
总体评价奥巴马访华,我想应该是成功的,是多年来历届美国总统访华里面,中方得利比较多的一次。一个,这同中国国力上升有很大关系。4.4万亿美元,用过去2000年到08年我们实现翻两番,从1万亿美元到4万亿美元,这是希望我们在20年里面做到的,我们8年里面做到20年要做的事。社会主义小康达到了,接下来是进入高级阶段。当然我们市场不均衡发展,生态、环保等各种各样的事情很多,还有很多要去补课,所以不仅仅是两个GDP的数字表现出的,是整体的。按照过去的8年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如果再来个8年,再来两翻意味着2016年我们拿到4千亿多少万亿美元,而美国绝对不可能经过8年时间,他可以从14.4走到18万亿,他做不到的,而我们不一定做不到。造成的后果是青藏高原的冰山积雪融化,大量的烧煤,我们购买石油太多,因为经济活动太猛烈,我们获得更多的国家财富去发展军力,威胁台独有更大力量。但另外一点马六甲海峡越来越重要。我们从缅甸拉一条输油管线,使得中国将来的油船可以少走这些国际危险水域。这就得跟缅甸搞好关系。我们对世界的依赖越大,我们在世界上用我们的意志塑造别人对我们友好的行为可能变大,但同时我们的脆弱性变大,也就是说中国越来越和平,和平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脆弱。
胡主席同奥巴马讲,哥本哈根的联合国关于气侯变化的峰会要开,现在看着美国领导是不是去开,我们领导不说我们会不会去开,先看。小布什领导的美国从京都议定书退出,现在美国不想承担责任,他退出。这样一来正中中国下怀,我本来就没指标。现在的问题他说要变,要减排,但是美国国会议员不答应。中国的财富产出还是美国三分之一,但是我们消耗能源已经跟美国的距离在缩小。美国国会认为如果中国不减排,而美国傻乎乎的就他发展技术,他去减排,GDP下降,美国人民可以见到的生活水平下降,其实他的生活从整体的角度来讲生活质量上升,但是人都是现实的。中国的国务院坚决反对,如果要我们减排,就意味着我们经济更减少,GDP下降,就业机会减少,共产党下台,这怎么可以做呢,这是核心利益,而我们现在的国力还没有到我们愿意花大量的钱做基础开发。我们认为目前可能还是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在国际上要分享共同的,但是有区别的责任。这个责任是这样的,大家减排是人类共同的,但是要有区别。你的人均GDP比我高,你的总体国力比我大,你以前的排放历史积累比我多,你今天投入技术的能力比我强,你先做,你多做一点。中国政府也做,我们相对减排,我们叫缓解,经济还在保8,如果同比的话你二氧化碳同比是不是增加8%,我们说不,可能7%、11 / 12
6%,绝对不会超过8%。就是我的增排的相对数比经济的增长相对数要来的快,总比不做来的好。我们什么时候决定减排,温总理表态过,2050年。2050年中国的GDP可能是现在的十倍,不是四万亿,是四十万亿美元。日本、韩国现在都提出,大概到2020年他们退回到1990年,也就是近来继续发展,但是我能源使用的效率提高,我少用能多办事,另外少用化石能量,所以能源总量是增加的,但是这些对人类有害的能源少用一点,这也是中国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不光是同美国斗争,我们还要同要求我们减排的发展中国家斗争。同印度不光在**问题上是有分歧,同时同印度要结成联盟,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要同印度坚定地团结,抵制发达国家要求中国减排的能力。台湾在推动台独,我们增加导弹,台湾赶紧让美国来救,总体上来讲我们周边格局发展对我们是不利的,我们同印度的边界的问题,恐怕彻底解决不了。同日本之间关系现在双方领导人不来往。这两年日本经济不怎么样,老百姓思想保守,所以在下降。另外一个中国三十年不对外动武,由于台湾稳定,牵制我们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由于我们30年韬光养晦,美国卖武器给台湾,我们做潜艇,台湾的邻海就是我们的邻海,我们的潜艇埋在里面把他打掉完全是可以的。现在实力显著加强,我们军费700亿是世界第二大军费大国,美国是6800亿。
中国给了美国8000亿美元的货币,我们答应在未来的国库券没有成熟的时间,8千亿美元不投放市场的,这救了美国。他认为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多搞几件武器有什么了不起的,美国人民上岗就业要靠中国和日本去购买国库券,而中国买的比日本还多,这一切解释了为什么美国趋向对我们更加和缓的双边关系。
我们还要抓住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第一个战略机遇期是美国误打阿富汗,给了我们8年。第二个,他会不会误打伊拉克伊朗。再一个阿富汗战争,他能不能避免重复错误,就是为了面子不断地征兵,想着撤兵,但是撤不了,这种痛苦你是看短期利益,还是看长期利益。就看这个奥巴马智慧怎么样。奥巴马有很多理想化的东西,说实话真不错。但是理想太高尚,肯定很难做到。他做不到说实话美国人受苦,世界人受苦。我们也只能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希望美国平安,但是又希望他有点事情。希望我们再抓住十年战略机遇期,这十年我们经济起码按照7%翻一番,按照8%是八年翻一番,但如果我们走的更好9%,那就七年翻一番。如果到2020年,只是我们刚赶上2010年的美国,差距就缩小10年。这里面还有人民币不可兑换购买力的影响。
/ 12
第五篇:2016奥巴马圣诞致辞
2016奥巴马圣诞致辞
听完了女王高冷的英音演讲,再来感受下奥巴马夫妇接地气的美式圣诞演讲吧。今年是奥巴马在白宫度过最后一个圣诞节。就要卸任的奥巴马和夫人在演讲视频里显得很轻松,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不失诙谐地向全美人民传达了圣诞问候。以下是双语全文:
THE PRESIDENT: Merry Christmas everybody!One of the best parts of the holiday season is spending time with the special people in your life.And for me, that means getting some help from my best friend for our annual Christmas Weekly Address.总统:大家圣诞快乐!圣诞节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和你生命中最特殊的人在一起。对我来说,这意味着让我最好的朋友来帮我完成圣诞每周讲话。
THE FIRST LADY: Given how our first Christmas Weekly Address went, I realized that Barack needed all the help he could get.第一夫人:由于第一次圣诞每周讲话搞砸了,我意识到,巴拉克需要一切可能的帮助。
THE FIRST LADY: Celebrating the holidays in the White House over these past eight years has been a true privilege.We’ve been able to welcome over half a million guests„ our outstanding pastry chefs have baked 200,000 holiday cookies„ and Barack has treated the American people to countless dad jokes.第一夫人:在白宫度过八年的圣诞节,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大荣幸。我们在这里欢迎了50多万名客人„„我们出色的糕点厨师烘焙了20万个圣诞饼干„„而巴拉克也对美国人民讲了无数的冷笑话。
THE PRESIDENT: Although a few got a„Frosty reception.总统:虽然有一些冷场了„„
THE FIRST LADY: This year’s White House holiday theme is “The Gift of the Holidays,” and our decorations reflect some of our greatest gifts as a nation: from our incredible military families, to the life-changing impact of a great education.第一夫人:今年,白宫的圣诞主题是:节日的礼物。我们的装饰品体现了一个国家能收到的最棒礼物:包括我们了不起的军人家庭、伟大的教育对人生的改变等等。
THE PRESIDENT: And the greatest gift that Michelle and I have received over the last eight years has been the honor of serving as your President and First Lady.Together, we fought our way back from the worst recession in 80 years, and got unemployment to a nine-year low.We secured health insurance for another twenty million Americans, and new protections for folks who already had insurance.We made America more respected around the world, took on the mantle of leadership in the fight to protect this planet for our kids, and much, much more.总统:而我跟米歇尔这八年来收到最棒的礼物就是,有幸作为总统和第一夫人为你们服务。我们一起对抗了8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把失业率降到了9年最低;我们为200万美国人民增加了医疗保险,为已有医保的人增加了医疗保障;我们使美国在世界上更受尊重,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领导美国保护环境;以及很多很多。
By so many measures, our country is stronger and more prosperous than it was when we first got here.And I’m hopeful we’ll build on the progress we’ve made in the years to come.经过这么多努力,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强盛更繁荣了。我有信心,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取得更多进步。
Tomorrow, for the final time as the First Family, we will join our fellow Christians around the world to rejoice in the birth of our Savior.And as we retell His story from that Holy Night, we’ll also remember His eternal message, one of boundless love, compassion and hope.明天,我们将最后一次以第一家庭的名义,和世界各地的基督徒一起庆祝耶稣基督的生日。我们将重述一遍那个神圣夜晚发生的故事,并记住他传递给我们的永恒信息,即无止境的爱、慈悲与希望。
THE FIRST LADY: The idea that we are our brother’s keeper and our sister’s keeper.That we should treat others as we would want to be treated.And that we care for the sick„ feed the hungry„ and welcome the stranger„ no matter where they come from, or how they practice their faith.第一夫人:我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的守护者的理念;我们要待人如待己;我们要关心生病者,给饥饿者带去温饱,友善对待陌生人,无论他们从哪来,信仰是什么。
THE PRESIDENT: Those are values that help guide not just my family’s Christian faith, but that of Jewish Americans, and Muslim Americans;nonbelievers and Americans of all backgrounds.And no one better embodies that spirit of service than the men and women who wear our country’s uniform and their families.总统:这些价值观不但引导着我家的基督教信仰,还包括犹太教、穆斯林、无神论者,以及所有不同背景的美国人。在这里面,我们的军人及其家属最能体现我们的服务精神。
THE FIRST LADY: As always, many of our troops are far from home this time of year, and their families are serving and sacrificing right along with them.Their courage and dedication allow the rest of us to enjoy this season.That’s why we’ve tried to serve them as well as they’ve served this country.Go to JoiningForces.gov to see how you can honor and support the service members, veterans and military families in your community – not just during the holidays, but all year round.第一夫人:跟往常一样,许多军人此时此刻仍远离家乡,他们的家庭也一样在作出牺牲服务国家。是他们的勇气与奉献让我们得以享受这个节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为他们服务,就像他们为这个国家服务一样。登录JoiningForces.gov,看看你可以为自己社区的现役军人、退伍老兵和军人家属做些什么——不单单是在这个节日,而且全年都可以。
THE PRESIDENT: So as we look forward to the New Year, let’s resolve to recommit ourselves to the values we share.And on behalf of the all the Obamas – Michelle, Malia, Sasha, Bo, and that troublemaker Sunny – Merry Christmas, everybody.总统:所以,在喜迎新年之际,让我们再次坚定共同拥有的价值观。我代表奥巴马家庭——米歇尔、玛利亚、萨沙、波尔,还有小淘气桑尼——祝大家圣诞快乐。
THE FIRST LADY: And we wish you and your family a happy and healthy 2017„ thanks, and God bless.第一夫人:我们也祝你和你的家庭2017年健康快乐„„谢谢,上帝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