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消化科简介[5篇]

消化科简介[5篇]



第一篇:消化科简介

消化内科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是我院重点发展专科,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拥有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博士1人,硕士5人,最新配备日本原装进口电子胃、肠镜及十二指肠镜,以及氩气高频电刀、幽门螺杆菌检测仪(呼气试验)等。特色诊疗技术有经内镜胰胆管造影取石术(ERCP)、内镜下粘膜切除/剥离术(EMR/ESD)、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硬化术(EVL/EVS)、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息肉切除、消化道扩张及支架置入等)、综合介入技术(如肝癌介入、脾动脉栓塞术等)。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疑难及危急重症,如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各种肝病(乙肝、丙肝、酒精肝、自免肝等)、肝硬化、肝癌、胆管结石/肿瘤、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出血、肝衰竭等。

主治病种:应用中医特色技术,通过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疑难及危急重症,包括食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各种肝病(乙肝、丙肝、酒精肝、自免肝等)、各种消化道肿瘤、肝硬化、肝癌、胆管结石/肿瘤、(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慢性肝炎、肝衰竭等。

专家团队

董胜利

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省级消化内镜学会委员、ERCP学组成员,市级消化学会、内镜学会及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业务专长:熟悉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危急重症抢救,擅长胃、肠镜操作及各种内镜下微创诊治技术及综合介入技术,主要有ERCP胆管取石及支架置入、内镜下粘膜切除/剥离术(EMR/ESD)、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硬化术(EVL/EVS)、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及引流术(PTCD)、肝癌动脉栓塞化疗术、脾动脉栓塞术、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等。

出诊时间:周二、周五上午

第二篇:消化科亲情护理模式简介

消化内科亲情护理服务模式介绍

自去年3月医院开展“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科室的护理工作也在不断改进,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在病房内开展了一系列亲情化护理服务举措,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融入治疗护理当中,获得病人广泛好评。

一、加强人文关怀,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贯穿始终。

1.营造人文环境,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能,针对病人的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有针对性地给予其必要的健康指导,重视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使病人真正理解并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2.为帮助病人正确服用、辨别口服药物,制作《消化内科口服药物标本手册》,除注明专科药物简要说明外,每种药物附一片/粒于手册中,帮助病人正确区分服用,体现人性化的关怀与服务。

二、开展预见性护理,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高病人满意度。1.从小事入手,预见性及时为病人更换液体,变被动应铃为主动巡视,使病人感受到人性化关怀与服务。

2.对危重病人加强病情观察与巡视,利用专业知识预见性提出潜在风险及应对措施,通过恰当的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

三、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加强与病人的动态沟通与评估,及时满足病人合理需要。

1.消化内科口服药服用多与进食相关,为使病人按时正确服药,我们给每位病人制作了简单明了的个性化的用药指导,根据医嘱及药物特性提示病人正确服药,使病人不仅在住院期间而且在出院后都能正确服用药物,受到病人的广泛好评。

2.从病人入院开始,动态评估其病情变化,并关注其医疗方案,针对具体情况及时改进护理措施,进一步完善医护配合,推行治护一体化的服务模式。

3.作为病人与医生的沟通者,及时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需求及动态变化,尊重病人的选择权与知情权,提供更具人性化的个性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

4.对于行肠镜检查病人进行护理评估,进一步了解其排便习惯及医嘱导泻药物,针对不同情况为病人进行个性化的肠道准备指导,如告知患者提前3天进食少渣食物,长期便秘者指导其提前服用缓泻剂(番泻叶代茶饮),检查日晨关注病人排便情况并及时与医生沟通进行处理,以完善病人肠道准备。

四、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我的病人我负责。

1.将住院病人分为6组,每组6-8人固定一位责任护士,为其提供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无缝隙护理,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为病人提供全方位服务。

2.增加责任护士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切实了解病人需求,了解并尽可能帮助病人解决住院期间的各项困难,为病人提供专业化、专科化、专病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亲情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是整体护理模

式的延续与升华,在改进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提高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了病人满意度。

第三篇:消化科培训

(三)消化内科专业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消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生化功能(消化、内分泌、免疫);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慢性胃炎的病因、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并发症及处理;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炎及溃疡病的关系;制酸剂如组胺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胃粘膜保护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作用;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要点及抗炎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肝硬化的发病机理,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表现;肝性脑病、门脉高压的产生机理;腹水形成的原因及实验检查的特点、鉴别方法和处理;急性胰腺炎间质型与出血坏死型的区别及常规处理;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消化系统X线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

了解: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及处理;慢性肝病病因及处理;消化内窥镜常见病理图像的识别;其它诊疗技术。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胃食管返流性疾病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结肠癌 肝炎后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黄疸

例数(≥)5 5 2 5 2 2

病 种 食管癌 功能性胃肠病 胃癌 急性胰腺炎

肝性脑病

慢性肝病(酒精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

(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2)基本技能要求 操 作 名 称 腹腔穿刺术

例数(≥)

腹水 2 5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例数(≥)5 2 3 2 5 消化系统X线检查(读片)

3.较高标准: 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操 作 名 称 胃镜检查术

操 作 名 称 结肠镜检查术

第四篇:消化科用药归纳

消化内科常用药物归纳

一.抗生素

1.广谱青霉素类

0.9%NS 100ml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2.4g bid 静滴

0.9%NS 100ml + 阿洛西林钠 2g bid 静滴

2.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

0.9%NS 100ml +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唯依旺)4.5g bid 静滴

二代头孢菌素:

0.9%NS 100ml + 头孢呋辛钠(欣路信)2gbid 静滴×6d

0.9%NS 100ml + 头孢替安(锋替新)(佩罗欣)2gbid静滴

单环β-内酰胺类:

0.9%NS 100ml + 氨曲南(布美舒)1gbid静滴

喹诺酮类

5%GS 250ml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左克)0.4g qd 静滴

其他: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8g)0.8g qd 静滴 ×6d

二.补液、止吐

10%GS 500ml + Vc 2g + VB6 0.2g +KCL(10%)10ml + 胰岛素12u 静滴

10%GS 250ml + Vc 2g + VB6 0.2g +KCL(10%)7.5ml 静滴

10%GS 250ml + Vc 2g + VB6 0.2g +KCL(10%)5ml + 葡萄糖注射液(50%)40ml + 胰岛素 10u静滴

GNS 250ml + 葡萄糖注射液(50%)40ml + 胰岛素 6u 静滴

GNS 250ml + 葡萄糖注射液(50%)40ml + Vc 2g + VB6 0.2g 静滴

葡萄糖注射液(50%)60ml iv st(低血糖者)

0.9%NS / 5%GS250ml + KCL(10%)7.5ml 静滴

10%GS 500ml +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 4ml/2ml qd 静滴

GNS 250ml + 甲氧氯普胺 10mg + 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 2ml qd 静滴

0.9%NS 100ml + 托烷司琼 5mg qd 静滴

三.营养

复方氨基酸(17AA-I)注射液250ml +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水溶性维生素组合1盒 qd 静滴

复方氨基酸(17AA-I)注射液250ml + 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 4ml qd 静滴

复方氨基酸(18AA-Ⅴ)注射液(天命)250ml +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 10g qd 静滴(维持小肠功能,用于禁食者)

复方氨基酸(18AA-Ⅴ)注射液(天命)250ml + 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 4ml qd 静滴 复方氨基酸(18AA-Ⅴ)注射液(天命)250ml + 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 2ml + KCL(10%)5mlqd 静滴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Ⅳ)(康得金)8.7g + 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 4ml qd 静滴 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进口)250ml qd 静滴

GNS 250ml + 脂溶性维生素(Ⅱ)(瑞宁)注射液 2支 qd 静滴

四.止血

1.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100ml*0.5g)0.5g bid 静滴

0.9%NS 250ml /100ml + 氨甲环酸(粉针剂0.25g/瓶)1gqd/bid 静滴

2.血凝酶注射液(蛇毒)1uq8h/bip/im/皮下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邦亭)1ku iv st

3.0.9%NS/ 5%GS 500ml + 生长抑素(和宁)(粉针剂3mg/瓶)3mg 持续静滴 维持

12h

(一般用药量3.5ug/h/kg,输液量调节在250ug/h)

4.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康舒宁)(200iu/支)200iu bid 静滴

凝血酶原复合物(粉针剂300iu/瓶)300iu bid 静滴

5.0.9%NS 250ml +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20mg(20ml q2h po)(用于上消化道出

血)

6.0.9%NS 250ml + 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敏)(0.5g/支)2g + 氨甲苯酸(0.1g/支)0.2g

/0.4g静滴

7.0.9%NS 250ml + 垂体后叶注射液 12u/18u 静滴 st

五.对症支持

1.纠正低蛋白血症、血容量扩充剂

人血白蛋白(50ml 10g)10g 静滴 + 0.9%NS 250ml 静滴冲管用

(高渗性,可引起脱水及机体循环过度负担,心衰、肺水肿)

(禁:本品过敏者、严重贫血、心衰、肾功能不全者)

2.0.9%NS 250ml + 雅博司(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10ml:5g)15g bid 静滴

(用于肝昏迷抢救)

5%GS 250ml +雅博司 10g + 胰岛素 4u qd 静滴

0.9%NS 100ml + 雅博司 10g qd 静滴

0.9%NS 500ml + 精氨酸注射液 20g 静滴

0.9%NS 100ml + 核糖核酸Ⅱ 100mg qd 静滴

3.退热

0.9%NS 100ml + 赖氨匹林 1.8(2支)静滴

0.9%NS 50ml + 赖氨匹林 0.9(1支)静滴

赖氨匹林 0.9(1支)肌注 st

5.果糖注射液 12.5g +复合辅酶粉针 200iu qd 静滴

6.0.9%NS 100ml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米乐松)40mg qd 静滴.六.抢救

1.0.9%NS 250ml + 胺碘酮(可达龙)(3ml*150mg/支)300mg 静滴(5mg/kg 静滴20min-2h)

(功效:房性、交界性、室性早搏和心动过速、阵发性房颤,亦心绞痛)

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片剂:50mg*20片/盒;1/4即12.5mg;1/8即6.25mg;缓释片:

47.5mg*7片/盒)(室上性心律失常,窦速)

2.5%GS 100ml + 氨茶碱(10ml*0.25g)0.25g 静滴

(iv或静滴:成人 0.25-0.5g/次,2次/日,极量:0.5g/次)

(静注过速、浓度过高、剂量过大可强烈兴奋心脏,头晕、心悸、心律失常、惊厥、血压剧降等)

(禁:急性心梗伴血压显著下降及植物神经不稳定等患者)

(忌:Vc、促皮质素、去甲肾上腺素、四环素族盐酸盐配伍)

3.5%GS 100ml + 葡萄糖酸钙(10ml*1g)1gqd静滴

10%GS 20ml +葡萄糖酸钙(10ml*1g)1giv

4.5%GS 20ml +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西地兰)(注射液2ml:0.4mg)0.2mg iv

5.0.9%NS 250ml + 多巴胺针 200mg 静滴(浓度不同,效果不同)

多巴胺针 20mg iv st

6.羟乙基淀粉20氯化钠注射液 500ml 静滴

7.地西泮注射液(安定针)5mg iv(用于肝脑躁动,镇静,不用吗啡,抑制呼吸)

8.0.9%NS 250ml + 洛贝林 3mg + 尼可刹米 0.375g 静滴

0.9%NS 250ml + 洛贝林 6mg + 尼可刹米 0.75g 静滴

第五篇:中医消化科工作总结

2016年中医消化科工作总结

中医消化科在院领导的准确领导下,于2016年6月21日开科,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完成了开科的起步工作,半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成绩有困难也有不足,为了总结经验,客服不足,以利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2016年6月21日中医消化科开科,半年里,我科全体医护人员与院班子保持高度一致,以“团结协作,敢于担当,开拓创新,”为指导思想,增强科室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团队力量,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一、医德医风方面:我科一直注重提高医护人员的思想品德,提升医务人员道德修养,努力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积极传达和学习院周会的有关会议精神,结合科室存在的问题,限时整改。在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便捷高效的人性化服务,切实解决病人的生活和经济困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如除规范治疗、管范护理之外,还重视人性化治疗和护理,和谐了医患关系,避免不少医疗纠纷发生,半年因中医消化科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方面的医疗纠纷仅一起。

二、业务素质方面:沿着“突出中医特色,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的业务发展思路,使我科的特色项目建设的更具优势。特色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是我科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优良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能推动科室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严谨有序的医疗秩序能够确保医疗质量的安全。我科以围绕强化本科室的学科建设,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为中心,在思想上转变新思路,在专业上拓展新项目。中医消化内科在今年6月21日开科起步的情况下,化被动为主动,全科人员在武主任与中医研究生龙政医师的带领下团结协作敢于担当,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消化科方面在继续做好普通胃肠镜的同时,开展了无痛胃镜与内镜下电切、电凝及内镜下喷洒止血,开展中医灌肠治疗便秘、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肾内科在做好肾内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同时,继续开展血透、血滤、灌流治疗,今年8月5号在邵阳市召开湖南省开展腹膜透析同质化水平治疗会议来,我科便着手腹膜透析中心的建设,并于2016年12月1日开始腹膜透析工作,2016年12月18日成功举办了通道县第一届肾友会,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专科治疗方面,继续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2016年收患者700多人次,完成290万元,科室的医疗技术与护理水平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和绩效分配来调动了医护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我们大家都意识到学科特色建设与发展是不仅对患者康复和医院发展有益,对大家收入也有益。因为只有通过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才能提高复诊率,才能增加科室效益。因此,自开科以来我科团队在观念上发生了转变,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不想看病人到我想看病人”根本上转变。在护理工作中,通过规范了床头交接班和观察重点、各班次的工作流程、消毒隔离的规范、病房管理的规范、口服给药看服到口、输液卡签字等一系列措施,使核心制度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贯彻和落实。在“贴近患者,贴近临床”方面,我科也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这项工作中护士长利用早会和业务学习时间“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对全科护士进行了基础护理等十几个项目的培训和考核,护士长进行手把手的示教,规范年轻护士的操作流程中的细节和理念,从细节抓起,让她们从工作初始就具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在我科迅速的成长,为我科和医院培养年轻后备力量。今年我科还广泛开展中医特色护理,主要通过自学,从不会到了解,从不专业到逐渐专业,做到了每名护士均能熟练掌握基本中医护理。中医自古就有“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的精辟论断,我们不仅要教会患者如何正确的配合医疗护理工作,更重要的是教会患者如何功能锻炼和出院后的生活,做到了医疗服务的人性化,医患关系的和谐化。制作的“心语”展板和健康教育宣传栏,使护士能积极主动的为患者提供服务和帮助,从生活上关心病人,在疾病和康复方面指导病人。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2016年收到表扬留言1封。

四、业务理论学习及考试考核: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做好“三基三严”训练和考核,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科室二甲评审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主任督查,势必达标。为此,我们加强阶段质量检查,每月一次的自查,力求使每一项指标能够达到考核的目标。组织全科室人员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进一步规范科室医护人员的执业行为,做到依法行医、因病施治。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疗和护理的18项核心制度,切实加以督导、检查、质控,不断的规范提高全科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进一步防范和遏制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科室每周进行一次大查房,强化质量管理和业务学习,现场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增强全科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的意识,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落实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培养制度。认真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学习有关院内感染的知识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到病房内无感染性废物,感染性垃圾归类处理。遵守国家制定的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对发现的传染病做到100%的上报,做到不迟报、不漏报,不错报。

五、学科建设方面:中医消化科成立不久,但是为了承担起医学半边天的作用,我们制定科室发展目标,先将中医科办成综合性“大中医”,然后根据自身实力,找准发展方向,成立多个特色专科或专业组如疑难杂症专业组、肾病专业组、血液专业组、肝病专业组”。为此,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领导下,以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疗核心制度贯彻落实、全面规范化管理、牢记医疗安全为前提,以强化梯队建设,培养高效队伍为手段,以分步实施、步步落实为战略,逐步落实。根据科室总体发展目标和研究方向,目前已建立一支稳定、高效、富有开拓精神的学科建设梯队。努力挖掘中医文化精髓,充分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和特色疗法治疗慢性疑难杂症。

六、科室医疗质量目标方面:严格按照医院规定,加强成本核算的力度,加强医疗收费的管理,杜绝乱收费,少收费的现象。落实科室质量环节质控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2016年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科室各项目标均已实现。预计今年总收入在290万。今年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提高我科室的整体医疗服务质量,牢固树立“项目引领发展、规范确保报发展、技术保障发展、机制促进发展,服务和谐发展”的服务理念,为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添砖加瓦。

七、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按照二甲医院科室管理要求,科室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核心制度落实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室人才培养和技术力量的储备十分薄弱,部分诊疗项目尚未达到二甲管理要求。部分医疗文书书写、科室记录还未严格按二甲医院的要求书写。个别医护人员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医患沟通技巧欠佳。部分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缺乏风险意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106922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