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

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



第一篇: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

附一

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

(2004年3月公布 共1076所)北京市(30所)

北京商贸学校

北京市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北京市交通学校 北京市化工学校 北京二轻工业学校 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 北京市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 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

北京市海淀区外语电子职业高中 北京市财经学校

北京市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北京市外事服务职业高中

天津市(37所)天津市铁路工程学校 天津市城市经济与管理学校 天津市工业学校

天津市南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 天津市红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 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

北京市实用美术职业学校 北京市宣武区第一职业学校 北京市宣武区第二职业学校 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 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

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北京现代职业学校 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 北京市大兴区第一职业学校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 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 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 北京市商业学校 北京市供销学校 延庆县第一职业学校

天津市中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塘沽区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天津市大港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统计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静海县成人与职业教育中心 天津市立达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武清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渤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 天津市宝坻区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南洋职业技术学校 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 天津市艺术学校 天津市宝坻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 蓟县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港口管理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司法警官学校 天津市建筑工程学校

河北省(67所)

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 石油物探学校 鹿泉市职业教育中心 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东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石家庄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唐山市职业教育中心 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丰宁满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武安市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青龙满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邢台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唐山市丰南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冀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安国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清苑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临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省体育运动学校 永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天津市汉沽区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育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雍阳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西青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北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慧翔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北洋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隆化县职教中心

乐亭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玉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藁城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滦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商贸学校 河北城乡建设学校 定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深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张家口市宣化区职业教育中心 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故城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 蠡县启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宁晋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晋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大厂回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任丘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新乐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 张家口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承德卫生学校

保定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遵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三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香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石家庄卫生学校 邢台市财贸学校 河北银行学校 承德工业学校 北方机电工业学校 衡水卫生学校 河北经济管理学校 33所)

太原铁路机械学校 山西省供销学校 华北机电学校 山西省贸易学校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平遥县职业学校

太原市商贸经济职业中专学校 侯马市职业中专学校 晋城市第一职业中学校 太原市财政金融职业中专学校 朔州市朔城区神头职业中学校 阳泉市职业中专学校 阳泉市交通职业中专学校 昔阳县高级职业中学校 大同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校 吕梁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霍州市职业中专学校 13所)

张家口市卫生学校 衡水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邯郸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徐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阜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保定市女子职业中专学校 石家庄美术职业学校 石家庄冀联医学中等专业学校 河北省农业工程学校 内邱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石家庄旅游学校

永济市职业中专学校 阳城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晋中市榆次区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长治市太行职业中专学校 运城市盐湖区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 长治卫生学校

山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山西省雁北煤炭工业学校 太原农业学校 临汾人民警察学校 山西省司法学校 太原旅游学校 原平市职业高级中学 长治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

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包头铁路工程学校 内蒙古电力学校 包头市第四职业高级中学 临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扎兰屯农牧学校 内蒙古经贸学校 包头市昆仑职业中专学校

辽宁省(50所)

沈阳铁路机械学校 锦州铁路运输学校 大连市轻工业学校 大连电子学校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朝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营口市中等专业学校 沈阳市计算机学校

辽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 沈阳市金融学校

鞍山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

抚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沈阳市电力学校

阜新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大连市女子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锦州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铁岭市信息工程学校 营口市经济技术学校 沈阳市商贸学校

乌兰浩特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包头市育才职业中专学校 赤峰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 乌拉特前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桓仁满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辽宁省城市建设学校 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 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 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沈阳中医药学校

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 朝阳市财经学校 本溪市电子工业学校 本溪市卫生学校 营口市农业工程学校 辽宁省体育学校 朝阳市农业学校 辽宁省新闻出版学校 鞍山师范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锦州市财经学校 辽宁省劳动经济学校 大连综合中等专业学校 本溪市化工学校 东北有色金属工业学校 抚顺市农业特产学校 铁岭市卫生学校 抚顺市建筑工业学校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阜新市卫生学校

吉林省(21所)

吉林铁路经济学校 长春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吉林航空工程学校 吉林机电工程学校 四平卫生学校 吉林省石油学校 吉林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 吉林信息工程学校 长春市财政学校 通化市职业教育中心 长春艺术学校

黑龙江省(26所)

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 黑龙江省商务学校

齐齐哈尔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五常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哈尔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大庆蒙妮坦职业高级中学 佳木斯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齐齐哈尔林业学校 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双鸭山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尚志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呼兰县职教中心

哈尔滨市香坊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沈阳市旅游学校 鞍山市广播电视学校

吉林市财经学校 吉林市经济贸易学校 四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双辽市职业中专 白山市职教中心 延边财经学校 延边林业学校 延吉市职业高级中学 辽源市第一职业高中 公主岭市职业教育中心

龙江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讷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黑龙江省粮食学校 大庆外事服务职业高级中学 黑龙江省卫生学校 黑龙江省贸易经济学校 大庆石油工程职业学校 大庆石油管理局卫生学校 哈尔滨市财经学校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 伊春林业学校

哈尔滨铁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32所)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 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 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 上海市商业学校 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徐汇职业高级中学 上海港湾学校 上海海运学校

上海市旅游服务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 上海市大江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省(73所)

常州市刘国钧职业教育中心 江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 无锡职业教育中心校 镇江职业教育中心校 苏州职业教育中心校 张家港职业高级中学 盐城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 宜兴职业教育中心校 昆山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南通供销学校 南京职业教育中心

上海市商业会计学校 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 上海工商信息学校 上海市竖河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商业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 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 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 上海戏曲学院附属戏曲学校 上海戏曲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 上海市卫生学校 上海市交通学校 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 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

吴中职业高级中学 太仓职业高级中学 常州铁路机械学校 苏州铁路机械学校 通州职业高级中学 盐城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江苏省城镇建设学校 惠山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铜山张集职业高级中学 常熟农副职业高级中学 徐州经贸学校 武进职业高级中学 6 海安双楼职业高级中学 无锡立信职业教育中心校 常州会计学校 常熟工业职业高级中学 宜兴丁蜀职业高级中学 南京市江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南京市莫愁职业高级中学 金坛市职业教育中心 仪征工业学校 吴江职业高级中学 溧水职业教育中心校 徐州生物工程学校 徐州财经学校 盐都盐南职业高级中学 江阴华姿职业学校 淮海工业贸易学校 南京中华职业教育中心 丹阳职业高级中学 泰州职业教育中心校 武进西林职业高级中学 邗江工业职业高级中学 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 宝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 泰兴职业高级中学 江浦职业教育中心校

浙江省(60所)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

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上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慈溪职业高级中学

海安农业工程学校 高淳职业高级中学 如东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宜兴轻工业学校 淮阴财经学校 江苏省戏剧学校 淮阴农业学校 连云港财经学校 金湖职业高级中学 常州旅游学校 楚州职业高级中学 海门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盐城农业学校 射阳职业高级中学 大丰市职业高级中学 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 涟水职业高级中学 铜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六合职业高级中学 连云港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沛县职业高级中学 铜山县工业职业高级中学 启东职业高级中学 连云港大港职业高级中学

浙江科技工程学校 新昌职业技术学校 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 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 诸暨市实验职业中学 浙江贸易学校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 浙江艺术学校

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 金华市婺城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 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 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 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东阳市技术学校 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

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奉化市大桥职业技术学校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温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湖州交通学校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苍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嘉善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象山县职业高级中学

安徽省(34所)

合肥铁路工程学校 宁国市职业高级中学 合肥市职业教育中心 泾县高级职业中学 马鞍山职业教育中心 亳州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霍邱县陈埠职业高级中学

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金华铁路司机学校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 三门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黄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杭州市桐江职业技术学校 台州市椒江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台州市路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水利水电学校 桐乡市职业教育中心 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 长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舟山航海职业学校 绍兴市农业学校 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玉环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诸暨市轻工技术学校 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

温州市瓯海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江山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安吉职业技术学校

安徽省行知中学 滁州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宿州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宿州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芜湖市职业教育中心 黄山中华职业学校 蒙城县高级职业中学 阜阳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安徽省物资学校 淮南市职业教育中心 淮北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蚌埠职业教育中心 安庆商业学校 安徽化工学校 芜湖工业学校 合肥林业学校 安徽经济技术学校

福建省(32所)

福建工业学校 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 集美轻工业学校 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晋江职业中专学校 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福州财政金融职业中专学校 宁德职业中专学校 南平职业中专学校 漳州第二职业中专学校 永安农业职业中专学校 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理工学校 南平市农业学校

江西省(13所)

南昌铁路机械学校 南昌铁路卫生学校

霍山县高级职业中学 宿州工业学校

桐城望溪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蒙城县庄周高级职业中学 黄山旅游职业学校 铜陵县职业和成人教育中心 太和县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肥西金桥高级职业中学 阜阳市宁老庄高级职业中学 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

三明林业学校 三明市农业学校 福建化工学校 福州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永安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龙岩财经学校 南安职业中专学校 宁德财经学校 福建建材工业学校 龙岩市农业学校 龙岩卫生学校 长汀职业中专学校 南平市武夷旅游商贸学校 福建工贸学校 建瓯职业中专学校 福州交通职业中专学校

江西省卫生学校 南昌城市建设学校 新余市职业教育中心 九江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景德镇市陶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萍乡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南昌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省(137所)

山东省电子工业学校 山东省卫生学校 山东省城市建设学校 山东省电力学校 胜利石油学校

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日照市工业学校 临沂卫生学校 潍坊艺术学校 山东省中医药学校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 荣成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寿光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诸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新泰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济南工程学校

烟台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聊城贸易学校

胶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莱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临沂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平度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省商务科技学校 青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潍坊商业学校

临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南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奉新县冶城职业中专 崇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泰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日照市农业学校

潍坊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济宁农业学校 无棣县职业中专学校 山东省法律学校 莱州市高级职业学校 济南铁路机械学校 费县职业中专学校 胶南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烟台汽车工业学校 沂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山东省丝绸工业学校 青岛市城阳区职业教育中心泰安机械电子工程学校 烟台农业学校 博兴职业技术学校 广饶县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省机电学校 莱阳卫生学校 枣庄经济学校

曲阜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济宁商业学校

昌邑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龙口市高级职业学校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济宁贸易学校 即墨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海阳市高级职业学校 莒南县职业教育中心 烟台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淄博市淄川区第三职业中专 招远市高级职业学校 济南市历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威海市交通学校 嘉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章丘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即墨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蓬莱市高级职业学校平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栖霞市高级职业学校 兖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青岛电子学校

肥城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沂南县职业教育学校 滕州市高级职业学校 沂水县职业教育中心 莱阳市高级职业学校 青岛华夏职业教育中心 临沂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青岛旅游学校 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 烟台艺术学校

山东省农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聊城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 德州卫生学校

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济南卫生学校 枣庄市第二卫生学校 山东省医药学校 益都卫生学校

宁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山东煤炭卫生学校

龙口市南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泰安贸易学校 德州经济学校 德州财贸经济学校 德州粮食学校 泰安卫生学校

荣成市第四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菏泽信息工程学校

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菏泽卫生学校 曲阜中医药学校 邹城市职业教育中心 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 威海市卫生学校 青岛卫生学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诸城市成人中专学校 高唐县职业教育中心 山东省体育学校

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职业中专学校 烟台信息工程学校 菏泽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青岛外事服务学校 邹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烟台商业学校 莱西市职业教育中心 定陶县职业教育中心 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诸城市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金乡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泰安艺术学校

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枣庄工业学校 济宁市财政学校

莱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阳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临沂商业学校 济宁卫生学校

邹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49所)

河南省交通学校 河南省农业学校 河南省经济贸易学校 河南省商业学校 河南省计划统计学校 河南省化工学校 河南省林业学校 河南省工程技术学校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 河南省轻工业学校 河南省建筑工程学校 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 河南信息工程学校 河南机电学校

河南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郑州水利学校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郑州测绘学校 郑州市卫生学校 郑州市财税学校

临沂艺术学校 枣庄市卫生学校 烟台护士学校 德州农业学校 临沂经贸学校 台儿庄区职业中专 高青县职业教育中心 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海职业学校

郑州市机电学校 安阳卫生学校 鹤壁中等专业学校 信阳卫生学校 南阳卫生学校 南阳农业学校 南阳中医药学校 郑州市第四中等专业学校 登封市中等专业学校 新密市职教中心 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荥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开封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平顶山市经济管理学校平顶山市工业贸易学校 新乡市信息工程学校 博爱县农业中学

安阳县第一农职业高级中学 安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灵宝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漯河市第二职业高中 商丘市财经学校 项城市中等职业学校 新县职业高级中学

湖北省(58所)

黄冈工业学校 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 武汉市财政学校 宜昌卫生学校 钟祥市职业高级中学 罗田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湖北省科技商贸学校 武汉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 谷城县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郧县职教中心 湖北航天工业学校 随州市第一职业中学 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武汉市农业学校 宜都市职业教育中心 襄樊市襄城区职业高级中学 孝感市工业学校 湖北省国土资源工程学校 赤壁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武汉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 枝江市职业教育中心 宜昌市夷陵区职业高级中学 湖北省邮电学校 湖北省艺术学校 荆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信阳市第一职业高中 南阳市第四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内乡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麻城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浠水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襄樊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利川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十堰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咸宁财税会计学校 武汉市财贸学校 石首市职业高级中学 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鄂州中等专业学校 黄州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武汉铁路桥梁学校 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 黄石中等专业学校 黄石电子科技学校 咸宁卫生学校 宜昌城市建设学校 十堰市财贸学校 湖北省自动化工程学校 十堰市工业科技学校 武汉市第一轻工业学校 荆州工业学校

公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老河口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武汉市建设学校 大悟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湖北省医药学校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等职业技术学英山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鹤峰县职业技术学校

湖南省(48所)

衡阳铁路工程学校 株洲铁路机械学校 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 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 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长沙市财经职业中专学校 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常德工业学校 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 郴州综合职业中专学校 岳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省财会学校 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 邵东县职业中专学校 攸县职业中专学校

湘阴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省艺术学校 沅江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省湘北职业中专学校 芷江民族职业中专学校 慈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溆浦县职业中专学校

广东省(65所)

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中学

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常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望城县雷锋职业中专学校 龙山县第一职业中学 怀化铁路运输职业中专学校 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长沙市卫生学校 张家界旅游职业学校 湖南省医药中等专业学校 娄底市机电工程学校 常德旅游学校 衡阳市卫生学校 怀化商业学校 中南工业学校 湖南省物资学校 湖南省劳动人事学校 株洲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长沙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邵阳工业学校 湖南化工机械学校 隆回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吉首市职业中专学校 常德财经中等专业学校 衡阳市财政会计学校

东莞理工学校 肇庆卫生学校

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佛山市华材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交通运输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建筑工程学校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 新兴中药学校 广东省财政学校 广州市旅游职业高级中学 广东省林业学校 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学校 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江门市新会区机电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高州农业学校 湛江卫生学校

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 湛江财贸中等专业学校 深圳市电子技术学校 广东省水产学校 广东省对外贸易学校 东莞市厚街专业技术学校 东莞市东城区职业中学 鹤山市职业技术高级中学 台山市培英职业高级中学 梅州农业学校

珠海市第三中等职业学校 佛山市顺德区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 深圳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 乐昌市职业高级中学 肇庆职业学校 揭阳捷和工业中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15所)

新兴理工学校

惠州市博罗中等专业学校 普宁职业技术学校 江门市新会冈州中学 韶关市职业高级中学 茂名市职业高级中学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 开平市吴汉良理工学校

广州市番禺区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清远市清城区职业中学 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 梅州市梅江区城西职业中学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

广州市花都区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江门市荷塘职业技术学校 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 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机电中等专业学校 惠州商业学校

深圳市福田区华强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轻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广东舞蹈学校 惠州农业学校

广东农工商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 清远市第一职业中学 曲江县职业高级中学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职业技术学校 东莞市塘厦理工学校 增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柳州铁路运输学校 广西航运学校 广西贸易经济学校

柳州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广西银行学校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 南宁电力学校 广西体育运动学校

重庆市(18所)

重庆市药剂学校 重庆市旅游学校 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 重庆市龙门浩集团职业高级中学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第一职业中学校 重庆工商学校 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校 永川松既职业高级中学 重庆市工业学校

四川省(35所)

内江铁路机械学校 科学城职业中专学校 四川省信息工程学校 绵阳财经学校 成都铁路运输学校 四川省卫生学校 成都市工业学校 成都卫生学校 四川省医药学校 四川省财政学校

广西商业学校

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南宁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浦北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柳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柳州市交通学校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市第三卫生学校 重庆市万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教育管理学校 重庆第二财贸学校 荣昌县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市机电工程学校 重庆市巴南职业高级中学 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

绵阳医科学校 四川省水产学校 四川省商业学校 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 成都市礼仪职业学校 宜宾卫生学校 都江堰市职业中学 四川机电技术学校 简阳市高级职业中学 自贡市釜溪职业高级中学 16 剑阁职业高级中学校 凉山卫生学校 崇州市职业中专学校 邻水县职业中学 四川省舞蹈学校 四川省川剧学校 宜宾市商业职业中专学校 郫县友爱职业技术学校

贵州省(10所)

遵义卫生学校

贵阳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 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 贵州省商业学校 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

云南省(41所)

云南省旅游学校 云南省财经学校 昆明铁路机械学校 昆明市财经商贸学校 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 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楚雄卫生学校

昆明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 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 安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曲靖市麒麟区职业高级中学 云南省艺术学校 云南省林业学校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学校 云南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 四川省工业贸易学校 四川省蚕丝学校 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三台县刘营职业高级中学校 绵阳农业学校 四川省商贸学校

贵州省电子工业学校 贵州省经济学校 贵阳市财经学校 贵州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蒙自县职业高级中学 石屏县职业高级中学 宣威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思茅市职业教育中心 云南省机械工业学校 保山卫生学校 玉溪工业财贸学校 曲靖财经学校

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楚雄农业学校 玉溪体育运动学校 云南商务信息工程学校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财经学校 云南建设学校 昆明市农业学校 云南省国防工业学校 大理卫生学校 大理农业学校 昆明市卫生学校 云南省经济管理学校

西藏自治区(3所)

山南地区中等专业学校 西藏自治区财经学校

陕西省(21所)

咸阳纺织工业学校 安康卫生学校 安康农业学校 西安市卫生学校 陕西省中医学校 神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横山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眉县职业教育中心

汉中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渭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甘肃省(28所)

兰州铁路机械学校 培黎石油学校 甘肃省机械工业学校 兰州气象学校 长庆石油学校 甘肃省卫生学校

曲靖农业学校 思茅卫生学校

广南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 祥云县职业高级中学 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

日喀则地区中等专业学校

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 陕西省邮电学校 蒲城县职业教育中心 城固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澄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西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白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安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西安综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泾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兰州市文科职业学校 定西地区临洮农业学校 高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兰州市女子职业学校 张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甘肃煤碳工业学校

定西地区卫生学校 静宁县职教中心

庆阳市西峰区陇东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兰州电力学校 天水农业学校 武威卫生学校平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甘肃省商业学校 庆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水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西峰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青海省(5所)

西宁市第一职业学校 青海省工业学校 湟中县职业中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10所)

银川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宁夏农业学校 西北外事中专学校 固原市职业高级中学 宁夏商业学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所)

乌鲁木齐铁路运输学校 新疆交通学校 新疆化工学校

昌吉回族自治州卫生学校 新疆水利水电学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所)

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 甘肃省中医学校 庆阳林业学校 甘肃省财政学校 陇南地区农业技术学校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青海省重工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宁夏交通学校 宁夏机电工程学校 石嘴山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青铜峡市职教中心 隆德县职业中学

阜康市职业中专学校 乌鲁木齐市中等专业学校 新疆竞技体育运动学校 克拉玛依市职业中专学校 新疆农垦中专学校 石河子卫生学校 石河子大学护士学校

第二篇:1970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按省市顺序排列) 国家重点中职名单

1970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按省市顺序排列)科研动态 更新时间:2008-5-7

1970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按省市顺序排列)

省数量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

北京

43一批30北京商贸学校 北京市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北京市交通学校

北京市化工学校 北京二轻工业学校

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 北京市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

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

北京市海淀区外语电子职业高中

北京市财经学校 北京市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北京市外事服务职业高中 北京市实用美术职业学校

北京市宣武区第一职业学校 北京市宣武区第二职业学校 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 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

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北京现代职业学校 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 北京市大兴区第一职业学校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

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 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

北京市商业学校 北京市供销学校 延庆县第一职业学校

二批北京水利水电学校 北京城市建设学校 2

四批7北京市园林学校、北京市怀柔区第一职业高中、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北京市平谷区第一职业中学、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密云县职业学校

五批北京市商务管理学校 北京市自动化工程学校 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 3

六批1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

天津

44一批

37天津市铁路工程学校 天津市城市经济与管理学校 天津市工业学校 天津市南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

天津市红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 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

天津市中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塘沽区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天津市大港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统计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静海县成人与职业教育中心 天津市立达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武清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渤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宝坻区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 天津市艺术学校 天津市宝坻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 蓟县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港口管理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司法警官学校 天津市建筑工程学校 天津市南洋职业技术学校

天津市汉沽区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育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雍阳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西青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北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慧翔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北洋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批7天津市国际商务学校 天津市化学工业学校 天津市药科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旅游育才职业技术学校 天津市塘沽区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中山志成中等专业学校 天津市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河北

113一批67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 石油物探学校 鹿泉市职业教育中心 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东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石家庄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唐山市职业教育中心 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丰宁满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武安市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青龙满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邢台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唐山市丰南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冀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安国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清苑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临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省体育运动学校 永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隆化县职教中心 乐亭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玉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藁城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滦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商贸学校 河北城乡建设学校 定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深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张家口市宣化区职业教育中心 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故城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

蠡县启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宁晋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晋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大厂回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任丘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新乐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

张家口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承德卫生学校 保定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遵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三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香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石家庄卫生学校 邢台市财贸学校 河北银行学校

承德工业学校

北方机电工业学校 衡水卫生学校 河北经济管理学校 张家口市卫生学校 衡水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邯郸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徐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阜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保定市女子职业中专学校

石家庄美术职业学校

石家庄冀联医学中等专业学校 河北省农业工程学校 内邱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石家庄旅游学校

二批6栾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石家庄市第三职业中专学校 唐山市丰润区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沧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衡水科技学校

卢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三批8保定市第四职业中学、保定市财贸学校、满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武邑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涞源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易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保定市北市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四批10保定虎振中等专业学校、高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唐山市古冶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河北省邯郸市职业教育中心、保定市富昌中等专业学校、怀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平山县职业教育中心、石家庄华医医学中等专业学校、唐山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邢台农业学校

五批9廊坊市卫生学校 邢台市工业学校

张家口机械工业学校 定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滦南县职业教育中心 衡水工程技术学校 井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霸州市职业技术中学 衡水兆华科技学校

六批13秦皇岛市中等专业学校

唐海县职教中心

磁县职教中心

曲周县职教中心

安新县职教中心

衡水铁路电气化学校

辛集市职教中心

灵寿县职教中心

滦平县职教中心

宣化县职教中心

临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邢台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隆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山西53一批33太原铁路机械学校 山西省供销学校 华北机电学校 山西省贸易学校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

平遥县职业学校

太原市商贸经济职业中专学校 侯马市职业中专学校 晋城市第一职业中学校 太原市财政金融职业中专学校

朔州市朔城区神头职业中学校

阳泉市职业中专学校 阳泉市交通职业中专学校 昔阳县高级职业中学校

大同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校 吕梁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霍州市职业中专学校 永济市职业中专学校 阳城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晋中市榆次区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长治市太行职业中专学校

运城市盐湖区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

长治卫生学校 山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山西省雁北煤炭工业学校 太原农业学校

临汾人民警察学校 山西省司法学校 太原旅游学校 原平市职业高级中学 长治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

二批7晋中市卫生学校 临猗县第一职业中学 太原市财贸学校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业高中 介休市职业中学校 大同市体育运动学校

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

三批阳泉市体育运动学校 1

四批5山西省运城市财经学校、高平市职业中学校、灵石县第一职业高中、太原市卫生学校、太谷县职业中学校

五批4长治市体育运动学校 清徐县职业教育中心 运城市农业机电工程学校 山西省运城市卫生学校

六批3山西省工业管理学校

山西省工贸学校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职业中学

内蒙33一批13包头铁路工程学校 内蒙古电力学校 包头市第四职业高级中学

临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扎兰屯农牧学校 内蒙古经贸学校

包头市昆仑职业中专学校

乌兰浩特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包头市育才职业中专学校

赤峰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 乌拉特前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批9鄂尔多斯市农牧学校 内蒙古纺织工业学校 赤峰农牧学校 内蒙古扎兰屯林业学校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学校 包头财经学校

内蒙古自治区警官学校 赤峰市松山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一职业学校

四批鄂尔多斯市卫生学校 1

五批3内蒙古阿荣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校 呼和浩特市商贸旅游职业学校

六批7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专学校

卓资县职业中学

呼和浩特市机械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呼和浩特市艺术学校

乌兰察布市民族艺术学校

辽宁

89一批50沈阳铁路机械学校 锦州铁路运输学校 大连市轻工业学校 大连电子学校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朝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营口市中等专业学校

沈阳市计算机学校 辽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

沈阳市金融学校

鞍山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 抚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沈阳市电力学校

阜新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大连市女子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锦州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铁岭市信息工程学校

营口市经济技术学校 沈阳市商贸学校 桓仁满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辽宁省城市建设学校

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 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 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沈阳中医药学校

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 朝阳市财经学校 本溪市电子工业学校

本溪市卫生学校 营口市农业工程学校 辽宁省体育学校

朝阳市农业学校 辽宁省新闻出版学校 鞍山师范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锦州市财经学校

辽宁省劳动经济学校

大连综合中等专业学校 本溪市化工学校 东北有色金属工业学校 抚顺市农业特产学校 铁岭市卫生学校

抚顺市建筑工业学校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阜新市卫生学校 沈阳市旅游学校 鞍山市广播电视学校

二批16辽河石油学校 大连铁路卫生学校 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 鞍山市第三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本溪市商贸服务学校 盘锦市经济技术学校

沈阳市浑南科技学校 沈阳市服装艺术学校 朝阳市卫生学校 锦州市卫生学校 大连市模特艺术学校 大连商业学校 沈阳交通工程学校

营口市卫生学校 丹东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

五批8大连市金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凤城市职业教育中心 沈阳苏家屯区职教中心 普兰店市职业教育中心 北镇市职业教育中心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西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义县职业教育中心

六批15大连市交通口岸职业技术学校

大连市计算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北票市职教中心

北方工业学校

辽中县职业教育中心

锦西工业学校

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

辽宁省服务学校

铁岭工程技术学校

辽宁省辽阳市中医学校

辽宁省工贸学校

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

凌源市职业教育中心

葫芦岛市连山区职业教育中心

铁岭市外事学校

吉林

41一批21吉林铁路经济学校 长春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吉林航空工程学校 吉林机电工程学校

四平卫生学校 吉林省石油学校

吉林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 吉林信息工程学校 长春市财政学校 通化市职业教育中心

长春艺术学校 吉林市财经学校 吉林市经济贸易学校

四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双辽市职业中专 白山市职教中心

延边财经学校 延边林业学校 延吉市职业高级中学 辽源市第一职业高中

公主岭市职业教育中心

二批9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 白城市第一职业高中 长春市农业学校 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 长春物业管理学校 长春实用美术学校 集安市职业教育中心

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职业技术学校

三批长春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延边工业学校、吉林卫生学校 3

四批通化市卫生学校、农安县职业教育中心、辽源市卫生学校 3

五批敦化市职业教育中心 1

六批4长春市体育运动学校

吉林省城市建设学校

桦甸市职教中心

磐石市职教中心

黑龙江

58一批26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 黑龙江省商务学校 齐齐哈尔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五常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哈尔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大庆蒙妮坦职业高级中学 佳木斯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齐齐哈尔林业学校 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双鸭山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尚志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呼兰县职教中心 哈尔滨市香坊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龙江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讷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黑龙江省粮食学校 大庆外事服务职业高级中学 黑龙江省卫生学校 黑龙江省贸易经济学校 大庆石油工程职业学校

大庆石油管理局卫生学校 哈尔滨市财经学校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 伊春林业学校 哈尔滨铁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二批20哈尔滨市第二职业中学校 密山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桦南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集贤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绥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宝清县综合职业技术中心学校 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穆棱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依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黑龙江农垦工业学校 哈尔滨铁路卫生学校 黑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 哈尔滨轻工业学校 鹤岗卫生学校

海伦农业机械化学校 桦川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哈尔滨市第二十六职业高级中学校 汤原县职业技术学校 鸡西市职业教育中心

黑龙江东亚学团高级职业中学校

四批6绥化市卫生学校、佳木斯市旅游职业学校、哈尔滨工业美术设计学校、伊春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富裕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海林市职业教育中心

五批3绥芬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学校 大庆体育运动学校

六批大庆建设中专

伊春卫生学校

齐齐哈尔卫生学校3

上海

53一批32上海信息技术学校 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 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 上海市商业学校 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徐汇职业高级中学 上海港湾学校 上海海运学校

上海市旅游服务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 上海市大江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商业会计学校

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 上海工商信息学校 上海市竖河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商业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

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 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 上海戏曲学院附属戏曲学校

上海戏曲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

上海市卫生学校 上海市交通学校 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

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

二批18上海工商外国语学校 上海市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医药学校 上海科技管理学校 宝钢工业技术学校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 上海市贸易学校 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 中华职业学校 上海市物资学校

上海市环境学校 上海市董恒甫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临港科技学校 上海市行政管理学校 上海电力工业学校

四批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

五批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 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江苏

144一批73常州市刘国钧职业教育中心 江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 无锡职业教育中心校

镇江职业教育中心校 苏州职业教育中心校

张家港职业高级中学 盐城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

宜兴职业教育中心校 昆山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南通供销学校

南京职业教育中心 吴中职业高级中学 太仓职业高级中学

常州铁路机械学校 苏州铁路机械学校 通州职业高级中学 盐城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江苏省城镇建设学校

惠山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铜山张集职业高级中学 常熟农副职业高级中学 徐州经贸学校 武进职业高级中学

海安双楼职业高级中学 无锡立信职业教育中心校 常州会计学校 常熟工业职业高级中学 宜兴丁蜀职业高级中学

南京市江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南京市莫愁职业高级中学 金坛市职业教育中心 仪征工业学校 吴江职业高级中学

溧水职业教育中心校 徐州生物工程学校 徐州财经学校

盐都盐南职业高级中学 江阴华姿职业学校 淮海工业贸易学校

南京中华职业教育中心 丹阳职业高级中学 泰州职业教育中心校

武进西林职业高级中学 邗江工业职业高级中学

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 宝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 泰兴职业高级中学 江浦职业教育中心校

海安农业工程学校

高淳职业高级中学 如东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宜兴轻工业学校 淮阴财经学校 江苏省戏剧学校 淮阴农业学校

连云港财经学校

金湖职业高级中学 常州旅游学校 楚州职业高级中学 海门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盐城农业学校

射阳职业高级中学 大丰市职业高级中学

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 涟水职业高级中学 铜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六合职业高级中学

连云港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沛县职业高级中学

铜山县工业职业高级中学 启东职业高级中学 连云港大港职业高级中学

二批51无锡交通高等职业学校 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南通市中等专业学校 淮阴卫生学校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淮安体育运动学校

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扬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徐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扬中职业教育中心 如皋职业教育中心校 无锡卫生学校

淮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句容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建湖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校 无锡旅游商贸职业学校 泰兴市职业教育中心校

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 江都职业教育中心校 兴化职业教育中心校 睢宁县职业教育中心 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镇江市丹徒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南通体臣卫生学校 吴江第二职业中学 昆山第二职业中学 张家港第二职业中学 宿迁职业高级中学

阜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新沂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连云港工贸学校 高港职业教育中心校 通州市农业综合技术学校 东海职业教育中心校

南京卫生学校 金陵职业教育中心 射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校 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泗阳职业高级中学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淮阴商业学校

滨海县职业教育中心校 盐城南洋职业高级中学 泗洪职业高级中学 南京旅游营养职业教育中心 宿豫职业高级中学 南京下关区职业教育中心

南京新港职业学校 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

三批12常州卫生学校、江苏省扬州商业学校、江苏省高邮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省邳州市职业教育中心、江苏省泰州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江苏省沭阳县职业高级中学、江苏省姜堰市职业教育中心校、邳州市车福职业高级中学、徐州电力工业学校、徐州机电工程学校、江苏省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江苏省如东职业高级中学

四批3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灌南县教育中心、赣榆县职业教育中心

五批灌云县职业教育中心 宝应县职业高级中学 2

六批赣榆县金山职业高级中学

苏州评弹学校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3

浙江

95一批60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 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上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慈溪职业高级中学 浙江科技工程学校 新昌职业技术学校

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 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

诸暨市实验职业中学 浙江贸易学校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 浙江艺术学校 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 金华市婺城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

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 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 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东阳市技术学校

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 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奉化市大桥职业技术学校

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温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湖州交通学校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苍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嘉善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象山县职业高级中学

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金华铁路司机学校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 三门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黄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杭州市桐江职业技术学校 台州市椒江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台州市路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水利水电学校

桐乡市职业教育中心 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 长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舟山航海职业学校

绍兴市农业学校

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玉环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诸暨市轻工技术学校 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

温州市瓯海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江山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安吉职业技术学校

二批7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海盐县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中心 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 临安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金华市婺城区九峰职业学校 天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三批6义乌市上溪中学、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东阳市李宅职业技术学校、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

四批4浙江省诸暨市中等专业学校、桐乡综合中等专业学校、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五批18宁波外事学校 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 宁波市经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 上虞市职业教育中心 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江山职教中心 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 慈溪市锦堂高级职业中学 绍兴县财经学校 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杭州市萧山第四职校 仙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 安吉县上墅私立职高

安徽

73一批34合肥铁路工程学校 宁国市职业高级中学 合肥市职业教育中心 泾县高级职业中学

马鞍山职业教育中心 亳州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霍邱县陈埠职业高级中学 安徽省行知中学 滁州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宿州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宿州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芜湖市职业教育中心

黄山中华职业学校 蒙城县高级职业中学

阜阳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安徽省物资学校 淮南市职业教育中心 淮北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蚌埠职业教育中心

安庆商业学校 安徽化工学校 芜湖工业学校 合肥林业学校 安徽经济技术学校 霍山县高级职业中学 宿州工业学校

桐城望溪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蒙城县庄周高级职业中学 黄山旅游职业学校 铜陵县职业和成人教育中心

太和县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肥西金桥高级职业中学 阜阳市宁老庄高级职业中学 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

二批24安庆卫生学校 六安卫生学校 安徽电子工程学校 安徽电气工程学校 安徽科技贸易学校 淮北工贸学校 广德县横山高级职业中学

安徽能源技术学校 马鞍山工业学校 芜湖铁路机电学校 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 铜陵市工业学校 淮南工业学校 太湖县职业教育中心 淮北工业学校

明光市职业高级中学 淮北卫生学校 东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合肥经济管理学校 天长市职业教育中心 阜阳工业经济学校 安徽机械工业学校

安徽机电工程学校 巢湖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三批安徽新华学校、阜阳卫生学校、安徽省宿州卫生学校 3

四批6合肥市第二工业学校、安徽省蚌埠工艺美术学校、安徽省阜阳商业学校、滁州卫生学校、庐江县高级职业学校、安徽省淮南卫生学校

五批3来安县高级职业中学 贵池职业教育中心 中国科学院合肥科学技术学校

六批3安徽省濉溪县职业教育中心

安徽建设学校

亳州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福建

62一批32福建工业学校 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 集美轻工业学校 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晋江职业中专学校 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福州财政金融职业中专学校

宁德职业中专学校 南平职业中专学校 漳州第二职业中专学校

永安农业职业中专学校 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理工学校 南平市农业学校 三明林业学校 三明市农业学校 福建化工学校

福州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永安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龙岩财经学校 南安职业中专学校 宁德财经学校 福建建材工业学校 龙岩市农业学校

龙岩卫生学校

长汀职业中专学校 南平市武夷旅游商贸学校 福建工贸学校 建瓯职业中专学校 福州交通职业中专学校

二批7福建经济学校 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 厦门旅游职业中专学校 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建阳农业工程学校 闽东卫生学校

三批5福建省漳州市农业学校、厦门商业学校、福州工业学校、福建经贸学校、福建省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

四批3福建省宁德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福建省霞浦职业中专学校、福建省邮电学校

五批6福清卫生学校 长乐职业中专学校 仙游职业中专学校 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二轻工业学校 莆田职业技术学校

六批9福建省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福建省石狮鹏山工贸学校

泉州电子科技学校

福建铁路机电学校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商贸学校

福建省惠安开成职业中专

厦门艺术学校

江西

42一批13南昌铁路机械学校 南昌铁路卫生学校 江西省卫生学校 南昌城市建设学校

新余市职业教育中心 九江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景德镇市陶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萍乡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南昌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南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奉新县冶城职业中专

崇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泰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批5赣州卫生学校 江西省医药学校 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吉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临川现代教育学校

三批8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南昌市卫生学校、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江西省通用技术学校、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萍乡市卫生学校、鹰潭应用工程学校、江西省赣州农业学校

四批9江西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江西省商务学校、江西省民政学校、瑞昌市现代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南昌工业学校、新余市渝州高级职业学校、南昌汽车机电学校、江西省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江西省计划统计学校

五批4江西机电学校 上高县职业技术学校 上饶市职业教育中心 修水县职业中专

六批3赣西高级职业中专学校

江西省于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江西省安远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山东

179一批137山东省电子工业学校 山东省卫生学校 山东省城市建设学校 山东省电力学校 胜利石油学校

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日照市工业学校 临沂卫生学校 潍坊艺术学校 山东省中医药学校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

荣成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寿光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诸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新泰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济南工程学校

烟台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聊城贸易学校 胶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莱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临沂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平度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省商务科技学校 青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潍坊商业学校

临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日照市农业学校 潍坊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济宁农业学校 无棣县职业中专学校 山东省法律学校 莱州市高级职业学校

济南铁路机械学校 费县职业中专学校 胶南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烟台汽车工业学校 沂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山东省丝绸工业学校

青岛市城阳区职业教育中心 泰安机械电子工程学校 烟台农业学校 博兴职业技术学校

广饶县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省机电学校 莱阳卫生学校

枣庄经济学校 曲阜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济宁商业学校

昌邑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龙口市高级职业学校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济宁贸易学校

即墨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海阳市高级职业学校 莒南县职业教育中心 烟台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淄博市淄川区第三职业中专

招远市高级职业学校

济南市历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威海市交通学校 嘉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章丘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即墨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蓬莱市高级职业学校平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栖霞市高级职业学校

兖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青岛电子学校

肥城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沂南县职业教育学校 滕州市高级职业学校

沂水县职业教育中心 莱阳市高级职业学校 青岛华夏职业教育中心

临沂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青岛旅游学校

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 烟台艺术学校 山东省农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聊城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

德州卫生学校

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济南卫生学校 枣庄市第二卫生学校 山东省医药学校 益都卫生学校 宁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山东煤炭卫生学校 龙口市南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泰安贸易学校 德州经济学校 德州财贸经济学校 德州粮食学校

泰安卫生学校

荣成市第四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菏泽信息工程学校

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菏泽卫生学校

曲阜中医药学校 邹城市职业教育中心

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 威海市卫生学校 青岛卫生学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诸城市成人中专学校

高唐县职业教育中心 山东省体育学校 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职业中专学校 烟台信息工程学校 菏泽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青岛外事服务学校 邹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烟台商业学校 莱西市职业教育中心 定陶县职业教育中心

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诸城市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金乡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泰安艺术学校 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枣庄工业学校 济宁市财政学校

莱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阳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临沂商业学校 济宁卫生学校

邹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临沂艺术学校 枣庄市卫生学校

烟台护士学校 德州农业学校 临沂经贸学校 台儿庄区职业中专

高青县职业教育中心 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海职业学校

二批27淄博市淄川第二职业中专学校 淄博市工业学校 淄博市张店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菏泽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 章丘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聊城建设学校 肥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宁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邹平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陵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桓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枣庄市薛城区职业中专 单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济南市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淄博市淄川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济南市交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章丘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寿光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文登市高级职业学校 烟台市劳动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胶南市电子学校 阳信县职业中专 青岛艺术学校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平度市电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莱芜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四批4泰安市岱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省交通运输学校、青岛高新职业学校、山东省潍坊卫生学校

五批7胶南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山东省商贸学校 青岛第二卫生学校 滨州市滨城区职业教育中心 东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济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惠民县职业教育中心

六批4青岛经济职业学校

威海艺术学校

威海工业技术学校

莒县职业教育中心

河南

142一批49河南省交通学校 河南省农业学校 河南省经济贸易学校 河南省商业学校 河南省计划统计学校

河南省化工学校 河南省林业学校

河南省工程技术学校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 河南省轻工业学校 河南省建筑工程学校

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 河南信息工程学校 河南机电学校

河南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郑州水利学校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郑州测绘学校 郑州市卫生学校 郑州市财税学校

郑州市机电学校 安阳卫生学校 鹤壁中等专业学校

信阳卫生学校 南阳卫生学校 南阳农业学校 南阳中医药学校 郑州市第四中等专业学校

登封市中等专业学校

新密市职教中心 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荥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开封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平顶山市经济管理学校

平顶山市工业贸易学校 新乡市信息工程学校 博爱县农业中学 安阳县第一农职业高级中学 安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灵宝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漯河市第二职业高中 商丘市财经学校 项城市中等职业学校

新县职业高级中学 信阳市第一职业高中

南阳市第四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内乡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批55河南省工业学校 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 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 河南省财经学校 河南省医药学校 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 郑州旅游学校

河南煤炭卫生学校 焦作卫生学校 洛阳市卫生学校 开封市卫生学校 驻马店财经学校 南阳文化艺术学校平顶山市卫生学校 许昌卫生学校

安阳市电子信息学校 驻马店市艺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濮阳市卫生学校 信阳林业学校 开封人民警察学校 新乡工业贸易学校 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

河南科技学院附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济源市第一职业高中 河南省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新郑市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

孟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林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新安县职业职业高级中学 许昌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周口卫生学校 遂平县职业教育中心

潢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西峡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信阳工业学校 罗山县中等职业学校 焦作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

许昌技术经济学校 镇平工艺美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卢氏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长垣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商丘中等专业学校

睢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平顶山市工业学校 郾城县第一职业技术高级中学 许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鹤壁工贸学校 通许县中等职业学校

南阳信息工程学校 邓州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中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周口市海燕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郑州市国防科技学校

三批21信阳市卫生学校、河南省民政学校、河南省外贸学校、河南省洛阳经济学校、辉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封电子科技学校、河南省郸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洛阳市财会中等专业学校、平顶山财贸学校、河南省南阳工业学校、河南省许昌工商管理学校、河南省禹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漯河市食品工业学校、光山县中等职业学校、叶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濮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沁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南阳市电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襄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社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职业高中

四批7河南省新乡商业学校、河南省驻马店农业学校、洛阳市财经学校、南阳市宛东中等专业学校、河南省信阳市第六职业高级中学、河南省淇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河南省舞钢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五批10新乡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平顶山市理工学校 栾川县中等职业学校 浚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信阳商业学校 郑州市金融学校 汝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夏邑县职业教育中心 洛阳市美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焦作护理学校

湖北

111一批58黄冈工业学校 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 武汉市财政学校 宜昌卫生学校 钟祥市职业高级中学

罗田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湖北省科技商贸学校 武汉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

谷城县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郧县职教中心 湖北航天工业学校

随州市第一职业中学 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武汉市农业学校 宜都市职业教育中心 襄樊市襄城区职业高级中学

孝感市工业学校

湖北省国土资源工程学校 赤壁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武汉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 枝江市职业教育中心

宜昌市夷陵区职业高级中学

湖北省邮电学校 湖北省艺术学校 荆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麻城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浠水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襄樊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利川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十堰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咸宁财税会计学校 武汉市财贸学校 石首市职业高级中学

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鄂州中等专业学校 黄州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武汉铁路桥梁学校 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 黄石中等专业学校

黄石电子科技学校

咸宁卫生学校 宜昌城市建设学校 十堰市财贸学校 湖北省自动化工程学校 十堰市工业科技学校 武汉市第一轻工业学校

荆州工业学校 公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老河口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武汉市建设学校 大悟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湖北省医药学校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英山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鹤峰县职业技术学校

二批6黄冈卫生学校 葛洲坝水利水电学校 襄樊市体育运动学校 武汉市石牌岭职业高级中学 武汉市新洲区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襄樊市机电工程学校

三批16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湖北信息工程学校、武汉市交通学校、宜昌市水利电力学校、湖北省保康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湖北省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武汉机电工程学校、秭归县职业教育中心、湖北省工业建筑学校、武汉市江夏职业技术学校、京山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湖北省咸宁市生物机电工程学校、襄樊市工业学校、通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黄梅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枣阳市职教中心学校

四批14随州机电工程学校、湖北省一轻工业学校、湖北省荆州市机械电子工业学校、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湖北省黄冈劳动中等专业学校、南漳县职业教育中心、武穴理工中等专业学校、荆门市体育艺术学校、湖北省襄樊食品工业学校、天门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潜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宜城市职业高级中学、远安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竹山县职业技术集团学校

五批6十堰市技术工程学校 湖北省工业设计学校 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 荆州市创业职业中专 湖北省孝感生物工程学校 湖北省丹江口职业技术学校

六批11湖北省襄樊市护士学校

湖北省黄冈工程学校

湖北省崇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湖北省武汉市体育运动学校

湖北省蕲春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湖北省荆州市劳动中等专业学校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

湖北省石首市机电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武汉市艺术学校

湖北省十堰市艺术学校

武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湖南

82一批48衡阳铁路工程学校 株洲铁路机械学校 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 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

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长沙市财经职业中专学校

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常德工业学校 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

郴州综合职业中专学校 岳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省财会学校 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

邵东县职业中专学校

攸县职业中专学校 湘阴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省艺术学校 沅江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省湘北职业中专学校

芷江民族职业中专学校 慈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溆浦县职业中专学校

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常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望城县雷锋职业中专学校 龙山县第一职业中学

怀化铁路运输职业中专学校 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长沙市卫生学校 张家界旅游职业学校 湖南省医药中等专业学校

娄底市机电工程学校 常德旅游学校 衡阳市卫生学校 怀化商业学校

中南工业学校 湖南省物资学校 湖南省劳动人事学校

株洲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长沙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邵阳工业学校 湖南化工机械学校

隆回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吉首市职业中专学校 常德财经中等专业学校 衡阳市财政会计学校

二批28道县职业中专学校 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祁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临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华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衡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冷水江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浏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株洲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湘潭县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衡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省江南工业学校 桃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常德信息科技学校 望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湘西民族财会学校

平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岳阳市财经中等专业学校 湘潭生物科技学校 中国烟草总公司湘潭中等专业学校 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

娄底市工贸职业中专学校 安乡县职业中专学校 桃江县职业中专学校 洞口县职业中专学校 新邵县工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临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环球职业中专学校

三批5湖南省怀化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怀化万昌中等专业学校、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湘潭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湖南中专学校

四批武冈市职业中专学校

广东

119一批65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中学 东莞理工学校 肇庆卫生学校 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佛山市华材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交通运输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建筑工程学校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 新兴中药学校 广东省财政学校

广州市旅游职业高级中学 广东省林业学校

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学校 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江门市新会区机电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高州农业学校

湛江卫生学校

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 湛江财贸中等专业学校 深圳市电子技术学校 广东省水产学校 广东省对外贸易学校

东莞市厚街专业技术学校 东莞市东城区职业中学 鹤山市职业技术高级中学 台山市培英职业高级中学 梅州农业学校

珠海市第三中等职业学校

佛山市顺德区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 深圳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 乐昌市职业高级中学 肇庆职业学校

揭阳捷和工业中学 新兴理工学校

惠州市博罗中等专业学校 普宁职业技术学校 江门市新会冈州中学 韶关市职业高级中学

茂名市职业高级中学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

开平市吴汉良理工学校 广州市番禺区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清远市清城区职业中学 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

梅州市梅江区城西职业中学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 广州市花都区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江门市荷塘职业技术学校 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

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机电中等专业学校 惠州商业学校 深圳市福田区华强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轻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广东舞蹈学校

惠州农业学校 广东农工商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

清远市第一职业中学 曲江县职业高级中学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职业技术学校

东莞市塘厦理工学校 增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批33阳江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广东省商业学校 湛江机电学校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广州卫生学校 广东省化学工业学校

广州市无线电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第一商业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 汕头市林百欣科学技术中等专业学校

深圳市龙岗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纺织中等专业学校 湛江中医学校 佛山市顺德区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 东莞市长安职业高级中学 惠州卫生学校

珠海市卫生学校 广州市司法学校 肇庆市农业学校 茂名卫生学校 兴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广东省供销学校 广东省轻工业学校

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 佛山市顺德区陈登职业技术学校 梅县第一职业学校 湛江艺术学校 江门中医药学校 惠东县惠东职业中学

高州市石鼓职业高级中学 中山市东凤镇理工学校 珠海市斗门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

三批12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湛江市幼儿师范学校、广州市艺术学校、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贸易学校、东莞市职业技术学校、江门幼儿师范学校、封开县中等职业学校、中山市黄圃理工学校、广州市医药中等专业学校、广州市市政建设中等专业学校

四批6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惠州外贸学校、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惠州工业科技学校、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东莞市长平镇黄水职业中学

六批3广东省经济贸易技术学校

河源市卫生学校

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

41一批15柳州铁路运输学校 广西航运学校 广西贸易经济学校 柳州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广西银行学校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 南宁电力学校

广西体育运动学校 广西商业学校 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南宁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浦北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柳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柳州市交通学校

二批16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南宁市第六中等职业学校 来宾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博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横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北海市合浦卫生学校 广西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机电工业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物资学校 广西第一工业学校 南宁地区卫生学校

钦州农业学校 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 桂林市卫生学校 广西华侨学校 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三批4广西药科学校、玉林市卫生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农业学校、广西纺织工业学校

四批桂林市机电工程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畜牧兽医学校 2

五批柳州市卫生学校 南宁市卫生学校 南宁机电工程学校 3

六批广西壮族自治区艺术学校1

海南

7二批5海南省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海口旅游职业学校 海南省农业学校 海南省卫生学校 海南省商业学校

三批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 1

四批海南省农垦海口中等专业学校 1

重庆

45一批18重庆市药剂学校 重庆市旅游学校 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 重庆市龙门浩集团职业高级中学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第一职业中学校

重庆工商学校 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校 永川松既职业高级中学 重庆市工业学校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市第三卫生学校

重庆市万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教育管理学校 重庆第二财贸学校

荣昌县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市机电工程学校 重庆市巴南职业高级中学

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

二批8开县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 重庆市立信职业高级中学 重庆市渝中区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市第二农业学校

重庆科能中等专业学校 重庆市梁平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市农业学校

三批6重庆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重庆市万县财政贸易学校、重庆市机电工业学校、重庆万州商贸中等专业学校、重庆第一财贸学校、重庆市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

四批4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重庆市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

五批5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市轻工业学校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市工交职业教育中心

六批4 重庆市商务学校

重庆铁路运输中等专业学校

重庆工艺美术学校

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

四川

73一批35内江铁路机械学校 科学城职业中专学校 四川省信息工程学校 绵阳财经学校

成都铁路运输学校 四川省卫生学校 成都市工业学校

成都卫生学校 四川省医药学校 四川省财政学校 绵阳医科学校

四川省水产学校 四川省商业学校 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 成都市礼仪职业学校

宜宾卫生学校 都江堰市职业中学

四川机电技术学校 简阳市高级职业中学 自贡市釜溪职业高级中学 剑阁职业高级中学校 凉山卫生学校

崇州市职业中专学校 邻水县职业中学 四川省舞蹈学校 四川省川剧学校 宜宾市商业职业中专学校 郫县友爱职业技术学校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

四川省工业贸易学校 四川省蚕丝学校 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三台县刘营职业高级中学校 绵阳农业学校

四川省商贸学校

二批21射洪县职业中专学校 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校 达州市职业高级中学 泸州市树风职业高级中学校 什邡市职业中专学校

德阳市黄许职业中专学校 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绵阳职业技术学校 南溪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成都市新都职业技术学校 绵阳水利电力学校

绵竹市职业中专学校 自贡卫生学校 成都铁路工程学校 四川省水利电力机械工程学校 达县职业高级中学 渠县职业中专学校

四川省轻工工程学校(四川省盐业学校)宜宾县柳加职业中学校 双流县中和职业中学 四川省商业服务学校

三批四川核工业工程学校、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 2

四批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四川省自贡市旅游职业高级学校 2

五批6四川石油学校 中江县职业中专学校 仁寿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 遂宁市民进中等专业学校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

六批7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

长宁县职业高级中学

成都水电工程学校

大竹县职业中学

眉山科学技术学校

四川省信息通信学校

四川省电子商务学校

贵州

32一批10遵义卫生学校 贵阳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 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 贵州省商业学校

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 贵州省电子工业学校

贵州省经济学校 贵阳市财经学校 贵州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二批15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 贵阳市卫生学校 贵州省林业学校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

贵州省财政学校 六盘水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遵义中医学校 贵州省内贸学校 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 贵州省旅游学校 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

毕节卫生学校 遵义市体育运动学校 兴仁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

三批3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遵义航天工业学校、贵州省罗甸中等职业学校

四批贵州省毕节地区工业学校 1

五批盘县职业技术学校 1

六批荔波县职业高级中学

遵义县职业教育中心2

云南

52一批41云南省旅游学校 云南省财经学校 昆明铁路机械学校 昆明市财经商贸学校

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 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楚雄卫生学校 昆明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 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

安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曲靖市麒麟区职业高级中学 云南省艺术学校 云南省林业学校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学校

云南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蒙自县职业高级中学 石屏县职业高级中学

宣威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思茅市职业教育中心 云南省机械工业学校 保山卫生学校 玉溪工业财贸学校 曲靖财经学校 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楚雄农业学校 玉溪体育运动学校 云南商务信息工程学校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财经学校 云南建设学校 昆明市农业学校

云南省国防工业学校

大理卫生学校 大理农业学校 昆明市卫生学校 云南省经济管理学校 曲靖农业学校 思茅卫生学校

广南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 祥云县职业高级中学

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

二批云南省红河州农业学校 1

三批云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凤庆县职业教育中心 2

四批3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大理白族自治州财贸学校、腾冲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五批云南中医药中等专业学校 德宏州潞西市职业教育中心 2

六批保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大理市中等职业学校3

西藏一批3山南地区中等专业学校 西藏自治区财经学校 日喀则地区中等专业学校

陕西

49一批21咸阳纺织工业学校 安康卫生学校 安康农业学校 西安市卫生学校 陕西省中医学校

神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横山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眉县职业教育中心 汉中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渭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

陕西省邮电学校 蒲城县职业教育中心

城固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澄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西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白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安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西安综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泾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批15陕西省经贸学校 渭南工业学校 陕西省体育运动学校 陕西省榆林农业学校 陕西省理工学校 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 西安航天工业学校

陕西省石油化工学校 咸阳市卫生学校 陕西省商业学校 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 铜川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陕西科技卫生学校

岐山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彬县职业教育中心

三批 陕西省商贸学校、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延安市卫生学校、合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4

四批陕西省第二商贸学校、西北工业学校、陕西银行学校 3

五批4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旬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陕西医科学校 南郑县职业教育中心

六批镇安县职业教育中心

柞水县职业教育中心2

甘肃

44一批28兰州铁路机械学校 培黎石油学校 甘肃省机械工业学校 兰州气象学校 长庆石油学校 甘肃省卫生学校 兰州市文科职业学校

定西地区临洮农业学校 高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兰州市女子职业学校

张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甘肃煤碳工业学校 定西地区卫生学校

静宁县职教中心 庆阳市西峰区陇东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平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甘肃省商业学校 庆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天水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西峰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兰州电力学校 天水农业学校 武威卫生学校 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 甘肃省中医学校 庆阳林业学校 甘肃省财政学校

陇南地区农业技术学校

二批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

三批甘肃省定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平凉信息工程学校、酒泉卫生学校 3

四批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民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2

五批4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 兰州市商业学校 天水市卫生学校

六批6兰州城建学校

陇南市卫生学校

华亭县职业教育中心

临泽县职业教育中心

景泰中等职业学校

临洮县职业教育中心

青海

7一批5西宁市第一职业学校 青海省工业学校 湟中县职业中学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青海省重工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四批西宁市世纪职业技术学校、互助土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 2

宁夏

16一批10银川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宁夏农业学校 西北外事中专学校 固原市职业高级中学

宁夏商业学校 宁夏交通学校 宁夏机电工程学校

石嘴山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青铜峡市职教中心 隆德县职业中学

三批3宁夏回族自治区机电工程学校、固原市农业学校、银川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六批宁夏生态工程学校

宁夏水利学校

灵武市职业教育中心 3

新疆

25一批12乌鲁木齐铁路运输学校 新疆交通学校 新疆化工学校 昌吉回族自治州卫生学校

新疆水利水电学校 阜康市职业中专学校

乌鲁木齐市中等专业学校 新疆竞技体育运动学校 克拉玛依市职业中专学校 新疆农垦中专学校 石河子卫生学校 石河子大学护士学校

二批9伊宁卫生学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力学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经济学校 喀什地区卫生学校 新疆钢铁学校 喀什财贸学校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卫生学校 精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伊犁哈萨克自治区州财贸学校

三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贸学校 1 四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供销学校、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五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学校 1 2

第三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08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的

【发布单位】教育部

【发布文号】教职成厅[2009]1号 【发布日期】2009-01-04 【生效日期】2009-01-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教育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08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的通知

(教职成厅[2009]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2003年以来,我部逐年开展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调整认定工作,各地采取积极措施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和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整体培养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招生规模的扩大,对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12月,我部组织专家组对各地2008年申报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备选学校进行了评审,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等110所学校达到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标准,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希望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进一步重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作,加强对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被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要再接再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将学校建设成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高,社会声誉好,能够在办学和改革各个方面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高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

附件:教育部2008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

教育部办公厅

二○○九年一月四日

附件:

教育部2008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 北京市1所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

河北省13所

秦皇岛市中等专业学校

唐海县职教中心

磁县职教中心

曲周县职教中心

安新县职教中心

衡水铁路电气化学校

辛集市职教中心

灵寿县职教中心

滦平县职教中心

宣化县职教中心

临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邢台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隆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山西省3所

山西省工业管理学校

山西省工贸学校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职业中学

内蒙古自治区7所

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专学校

卓资县职业中学

呼和浩特市机械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呼和浩特市艺术学校

乌兰察布市民族艺术学校

辽宁省15所

大连市交通口岸职业技术学校

大连市计算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北票市职教中心

北方工业学校

辽中县职业教育中心

锦西工业学校

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

辽宁省服务学校

铁岭工程技术学校

辽宁省辽阳市中医学校

辽宁省工贸学校

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

凌源市职业教育中心

葫芦岛市连山区职业教育中心

铁岭市外事学校

吉林省4所

长春市体育运动学校

吉林省城市建设学校

桦甸市职教中心

磐石市职教中心

黑龙江省3所

大庆建设中专

伊春卫生学校

齐齐哈尔卫生学校

江苏省3所

赣榆县金山职业高级中学

苏州评弹学校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

安徽省3所

安徽省濉溪县职业教育中心

安徽建设学校

亳州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福建省9所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福建省石狮鹏山工贸学校

泉州电子科技学校

福建铁路机电学校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商贸学校

福建省惠安开成职业中专

厦门艺术学校

江西省3所

赣西高级职业中专学校

江西省于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江西省安远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山东省4所

青岛经济职业学校

威海艺术学校

威海工业技术学校

莒县职业教育中心

湖北省11所

湖北省襄樊市护士学校

湖北省黄冈工程学校

湖北省崇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湖北省武汉市体育运动学校

湖北省蕲春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湖北省荆州市劳动中等专业学校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

湖北省石首市机电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武汉市艺术学校

湖北省十堰市艺术学校

武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广东省3所

广东省经济贸易技术学校

河源市卫生学校

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1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艺术学校

重庆市4所

重庆市商务学校

重庆铁路运输中等专业学校

重庆工艺美术学校

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

四川省7所

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

长宁县职业高级中学

成都水电工程学校

大竹县职业中学

眉山科学技术学校

四川省信息通信学校

四川省电子商务学校

贵州省2所

荔波县职业高级中学

遵义县职业教育中心

云南省3所

保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大理市中等职业学校

陕西省2所

镇安县职业教育中心

柞水县职业教育中心

甘肃省6所

兰州城建学校

陇南市卫生学校

华亭县职业教育中心

临泽县职业教育中心

景泰中等职业学校

临洮县职业教育中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3所

宁夏生态工程学校

宁夏水利学校

灵武市职业教育中心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2013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2013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论文

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学员姓名:张宝成培训专业:畜牧兽医

培训基地: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长沙

提交日期:2013年4月28日

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张宝成(畜牧兽医、黑龙江省克东县职教中心)

摘要:在如何进行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本文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提高中等中职教育质量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实行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构建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为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效益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中职教育,培养模式,人才,教学质量,校企合作

如何构建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推动中职教育改革。培养市场紧缺、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是中职教育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1.提高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职业学校的外显质量特征即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是否能满足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尤其是用人单位职业岗位的需求。学校对人才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中职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职业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中职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接受社会对中职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因此,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是教育同社会的关系的规律,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即不能很好地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时,必须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即教育自身的规律,中职教育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能否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则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主要的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从而使人才培养更好地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1]。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因既有来自教育的外部,也有来自教育的内部。

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人才培养模式陈旧,适应市场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不对接,中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办学模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尚未转化为有效的中职

教育需求。就业市场出现的“技工荒”并不是劳动力数量短缺造成的,是一种结构性短缺。在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的背景下,职业学校毕业生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学校或脱胎于普通学校体系,或脱胎于计划经济下的学校体系,中职教育是建立在一个传统的农业比较发达。

二、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市场经济要素发展不充分的经济社会基础之上,中职教育的这种历史传承和社会基础对中职教育的办学产生了深刻长远的影响。表现为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学校尚未成为面向市场办学的主体:学校在办学上自成体系、自我封闭。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在教学上片面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忽视职业和岗位的能力需求:在专业设置上,专业趋同的现象相当严重,千校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职业学校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专业品牌;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因循少变,没有形成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的应对机制,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标准未能及时进课堂。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在人才培养的途径上,部分职业学校仍然存在自我封闭、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还需要大力推进,总之,职业学校对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反应不敏锐,职业学校适应市场的能力还比较弱,中职教育和经济“两张皮”。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校企合作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和用人单位根据教育目标共同确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2]。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目标体系,主要是指培养目标及规格:②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③保障体系,主要是指教师队伍、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主要是企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必须符合企业的需求。因此,实行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满足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

从中职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的经验来看,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各有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更好地沟通了学校与企业,注重与企业的合作。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中职教育经验,就是要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纵深发展。

2.1与企业共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成立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广泛的人才市场调查,明确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岗位群,在此基础上,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确定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做到定位准确。首先是类型定位,那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专业基本能力,即满足某一专业的就业岗位和岗位群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二是人文索质和职业素质,这是满足学生生活、转岗和未来发展必需的。三是专业拓展能力,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职业岗位出现了两种趋势,一种是职业岗位的复合化,一种是职业岗位的细化,如许多制造企业急需高精度零件加工的人才。为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转岗的需求,必须培养学生的专业拓展能力。其次是层次定位,中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但从

目前的情况看,一部分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不是技能型人才,而是流水线上的简单操作工,这说明少数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类型定位和层次定位还不准确,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与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2.2与企业合作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为确保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职业学校必须按照企业的需要改造教育教学体系。第一,要建立教学内容遴选机制。中职教育的课程应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根据企业对职业岗位的要求确定课程目标,遴选教学内容,适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职业道德、安全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应得到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得到充分体现。第二,要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形成模块化课程结构。第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按照“教、学、帮”合一的总体原则,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推广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育环节,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为实习实训项目,将实习实训与产品加工、项目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实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2.3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广大职业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和初步经验。但从总体上讲,校企合作还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阶段,有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停留在人才供需合作上。要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职业学校要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依托相关的专业办产业,也可以与先进的企业联合创办相关产业,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企业互动,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推广与咨询。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以专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推动专业教学改革。与此同时,职业学校要加强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密切与企业和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的合作,积极探索职业学校和职业中介一体化的经验,按照企业就业岗位的要求,配置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内容,按照企业的要求“量身定做”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与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培养。

2.4构建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中职教育从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向现代教学体系转型,满足就业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之相适应,评价制度也要相应的改革。要打破以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建立以学生实习作品为主要指标的专业课程评价方法。具体来讲,要研究制订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建立分模块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每个课程模块既考核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考核学生掌握的技能及学习态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论文、制作作品、设计项目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第一课堂考核与第二课堂考核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与此同时,要建立第三方评价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机制,以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能水平、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核心指标,以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办学条件、教学方法和

管理为主要指标。建立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分等级评价制度,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引导社会合理选择就读学校,并作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的重要依据。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为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1转变教育观念。推进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观念是首要问题。

第一。要树立牢固的市场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对于中职教育而言,毕业生就业已完全市场化,在经费筹措、师资流动等方面,已逐渐引入市场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就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市场经济有三个规律,即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格规律。最基本的规律是竞争规律,竞争规律的结果是优胜劣汰。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确保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市场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求中职教育对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反映要快,对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要快,对市场、社会需求信息要灵,就业渠道要畅通。从供求规律来讲,供求是根据市场来定的,现在企业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完全市场化了。如果办学行为还跟不上市场是不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是宏观管理,不会管理很细,但学校一定要有市场意识,要强调质量、品牌、特色。第二,要树立能力本位的教学观。中职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专业鲜明的职业属性。因此,中职教育的专业教学,必须建立在职业属性的基础之上,它反映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符合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教学过程要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也就是要形成以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模块式课程体系。第三,要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学生观。职业学校学生在某一时期的学习成绩不是那么出类拔萃,但不是差生,他们可能某一方面的智力会特别优秀,完全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3.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队伍是关键。培养技能型人才,必须要求“双师型”教师作为支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学校的薄弱环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要建立面向市场的教师管理机制。从学校来讲,要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专业课教师的机制,要采取强制性措施,规定专业课必须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逐步扩大“双师型”教师的比重。要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职业学校要培养一批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教学能力强,有一定的学术水平的专业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应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有全面的把握能力,具有较强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吸收、消化和推广能力。要从企业引进一批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

3.3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也是目前职业学校需要加强的方面。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投入问题。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力度。要把投入的重点放在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建设上。职业学校专业不同,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投入差异较大,可以考虑分专业大类制定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明确政府财政的投入比重,在此基础上,分专业大类确定收费标准。从学校来讲,要科学规范,按照专业基本能力训练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的技术含量达到企业现场设备的一般水平的要求建设实习实训室(厂、场)。要在校内形成真实的仿真的职业环境。要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机制,满足顶岗实习的需要,成为专业教学的有效延伸。要建立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宋连,论中等教育改革[1];黑龙江职业教育.2008.(2).2.吴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2];中国职业教育.2010,(9)

第五篇: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珍贵的记忆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人们常说美好的日子会过的很快,我是深有体会。7月13日至9月13日,两个月的中职国家级培训在紧张而又惬意中已悄然而逝。哈尔滨这个有着美丽名字的城市,生活一群白山黑水养育着的豪爽热情的哈尔滨人,著名的哈尔滨商业大学更是给了我们一个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平台。在这里我得到了名校名师的谆谆教诲,聆听了不同专家精辟的讲座,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各种会计实践,参加了全国的第十五届财务年会,观摩了来自不同省市学员的精彩课堂教学,更是额外地收获了一份难以忘怀的同学友谊。虽然培训已结束,我们又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但我却仍不能忘怀这个气候宜人的夏天 这个让人舍不得离开的哈商大。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序让学员感受了家的温暖。

一下火车看到广场上举着的接站牌就体会到了商大的热情,让从未到过哈尔滨的我觉得温暖。我们所有培训学员安排住在交通方便环境舒适的商大酒店,每天享受着东北美食,还有专门的生活老师—关老师负责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开学典礼上王德章校长就用他的热情洋溢感染了我们,教育厅辛宝忠副厅长用他的风趣幽默让我们了解了黑龙江的好,也让我们了解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及重要地位,深刻的认识到这次培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大家都愿意珍惜此次培训机会。正式培训时安排更是妥当:理论课在离商大酒店很近的的南校区,教室宽敞明亮,多媒体、音麦、风扇、饮水机一应俱全。实践教学安排在北校区经管实践中心,每天校车接送从不误时,专家讲座在商大三楼高级会议厅氛围特好,中途还组织我们参加了十五届国家级财务年会,让我们眼界大开;后期的社会实践考察从哈尔滨到牡丹江到镜泊湖到凤凰山路程较远,但整个行程由会计学院郭主任和班主任常老师全程陪同,让我们身心放松无忧无虑地欣赏到了东北的自然大气,感受了龙江文化的韵味。纵观两个月来商大将每一个细节都做的那么完美,让我们的每一天有收获,充实而快乐,这足以彰显出商大领导对国培的重视及组织工作的井然有序

二、名师会萃,理念新颖,让学员感爱到了大家风范

学校选派优秀教师,精心组织,精心设计,保质保量地安排好我们的学习活动,给我们授课的都是商大在教育教学教研各方面颇有建树的名师。《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唐现杰院长,大气睿智、幽默,知识面广,善于启发引导,让枯燥的理论生动;《财务会计理论》的张劲松教授委婉、细致、亲切,视野开阔,层次分明,梳理了我平时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很多没打开的结,让我体会到了会计理论的重要性;牟建国老师的《税务筹划》是何等的挥洒自如,淋漓尽致啊,他就像一本《税法》书,令我们赞叹不已;作为中职学校财会专业教师,平时以教会学生技能为主,面对会计政策的变动,不太重视,但张林副院长和梁运吉教授的《新会计推则专题》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他们在透彻理解后的精辟讲解,引导我主动去学习08版会计推则,真是受益非浅;还有徐鹿教授,年纪轻轻却对整个国际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顾有研究,给我们详细介绍了美、英、德、新加坡以及我国广东沿海地区先进的职业教育,并分析了国外会计教育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提出了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路,引发了对我国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进一步反思;周航教授的《管理会计理论》,李兆华教授的《审计理论》,谭家玉教授的《现代电化教学技术》,张明霞教授的《高级财务会计》等等,让人耳目一新,乐学不疲。教授们不但讲课水平高,更让人敬佩的是他们谦虚,乐观、朴实的精神与品质;他们敬业爱岗,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他们在教研时的锐意进取不求名利都让我看到了什么是大家风范,这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整个会计学院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三个本科专业,在会计学专业中设置国际会计、CGA、ACCA三个专业方向。这在全国会计类学校也是处于前列,给我感觉学院有一种思潮在涌动,那就是努力、团结、上进、理念创新,他们在商大的领先地位,源于他们敢为人先、踏实做事的好风气,“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自芳也,”会计学院的创新式发展,对我们中职会计专业的发展是一个多好的榜样啊。

三、专家讲座、实践实训,让学员进一步拓宽了专业视野。

在这两个月期间,学院安排了多个精彩讲座《职业教育建设与师资发展》国家教育部郭春鸣处长分析了国家不断重视职业教育建设的过程与前景,提出了师资发展的要求,让我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模式有了新的认识;湖南农大的夏 2 金星教授《后进生的教育》,他以鲜活的实例和妙语连珠的理论阐述,深刻剖析了后进生的形成与老师和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让我们震憾和深思;《学导式教学》由我们78岁的刘学浩老教授提出,我看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热爱,我们一起讨论此教学方法在中职教学中的适用性,气氛热烈,效果好;还有梁文清会计师的《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上会计工作》;财务总监柴艳红的《企业财务运作》;会计师事务所李新刚的《会计事务》等等,都从会计实际工作出发,给了我们一股清新之风。

做为中职教师,深知会计专业实习存在的现实困难和问题,但常计锋老师的ERP沙盘实训,徐鹿教授的公司经营管理案例“掷鸡蛋游戏”,鲁啸军教授的“公司运营决策模型”等等模拟实践能让我们中职教师有了解决了现实中存在的很多问题的模版。

比如沙盘模拟对抗就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它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经过两天虚拟的经营模式来进行商业运作,让我切实的感受了市场竞争的精彩和残酷。两天中,有的团队经营状况良好,有的却濒临破产。我深深的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在残酷的市场面前,每个人都经历了的一次次的决择,在放弃与坚持中,我体会到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掷鸡蛋游戏” 操作较简单,特适合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穿插。“公司运营决策模型”多好的管理模式啊,所有的紧张的学习中,所开设的课程在我头脑中已形成较清晰的知识体系轮廓,实实在在学到最新的专业知识,并拓宽了专业视野。回校后认真组织好学生的实践教学。

我们还参观了哈商大的商业文化馆,这是个令人“见钱眼开”的地方,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知道,里面珍藏着从先秦至新中国各时期的货币、票证,一应齐全,现已成为哈尔滨市金融教学实践基地、货币金融史和钱币学的研究基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对我们而言是大长见识。

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学友谊,天长地久。

要说这两个月获得了很多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是我的收获的话,那么同学间的交流更丰富了我的培训期。两个月一起学习和生活使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相互交流中毫无保留的提出各个学校在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学校管理、教师理论等方面的成功有效的做法,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3 学习中每位学员上公开课等教学活动的开展,更是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学习热情和创作激情,使学员的才艺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两个月来,每周六天课,每天六小时较大强度的学习,大家都能做到听课专注,记录认真,讨论积极,无一缺课。这是个多好的班级啊!班主任常老师是一个比27名学生小,只比1名学生大的阳光男孩,他细心、周到,又不乏侠骨柔情,给我们带来了青春活力,课后及周末打球、唱歌、跳舞、喝酒、聊天、逛街、郊游他都会友情参加,这样让全班同学更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亲如兄弟姐妹。东北的老大、老

五、娜娜、秀瑗就是我们的免费向导,他们的每一次无偿付出真可谓情真意暖,让我们更爱黑龙江,老三的可爱、老四的实诚、老二的稳重,王昱、钱虹姐的潇洒、三王同学的可爱,还有荣荣、丹丹、李焱的机灵,晓昱、晓燕的内秀,班草、班花的热情开朗,张、余、徐、金、郝老师们的的上进,小贾、小高、小盛、小栗的聪明每个同学优点颇多,能文能武,包容性极强,整个班级在浓浓的温情之中,我感觉到幸福快乐轻松。大家离别时,一同唱着属于我们年代的歌,喝着属于我们的哈啤,这些场景怎能忘记,这段同学情让我感动,同时鼓舞着我鞭策着我前进,虽然现在人已离开商大,心却仍然在。我不会忘记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同学,我也不会忘怀这个宜人的夏天,这个迷人的哈商大。

感谢国家给我们这么好的机会,我会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终身学习理念、人力资源开发理念、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等一系列新理念带回到工作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踏踏实实地付诸实践,尽责尽力;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等,以推动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发展。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的。

郴州综合职中 许艳菊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106369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