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纤维艺术展
曾经诞生了近代中国第一家纱厂、第一所纺织学校的江苏南通,今冬成为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简称“纤维艺术展”)的举办地。老厂房、老土墙,配上柔软鲜艳的纤维制品,竟让人完全感觉不到违和感,反倒是有出人意料的惊喜。国际化、时尚化的纤维艺术,正悄悄“拨动”中国产业转型和观念更新之弦。当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307件纤维艺术作品在南通唐闸古老的厂房中被灯光照亮,高雅与生活可谓珠联璧合,古老而年轻、传统而现代有了最恰当的解释。
本次展览以“回归与超越”为主题,展出来自美国、英国、波兰、加拿大、意大利、瑞典、丹麦、德国、巴西、荷兰、澳大利亚、格鲁吉亚、韩国、日本等3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吉林大学美术学院、沈阳大学美术学院等80余所综合大学艺术院校及职业技术高校的300余件作品。祖籍南通的著名艺术家、教育家袁运甫先生也携其大型纤维艺术作品《喜马拉雅》参展。南通本地参展作品16件,其中,南通市副市长朱晋的刺绣作品也被特邀参展,以展示南通纤维艺术的发展风貌。
当代纤维艺术发源地是瑞士的洛桑,正是从那里开始点燃了当代纤维艺术最初的薪火,开创了世界纤维艺术新的视野。从1962年开始到1995年的33年时间里,洛桑双年展共举办了15届,每一次展览都推动着这一领域的艺术创作向前发展,新的创作思想和表现手段使它逐渐摆脱传统壁毯艺术的束缚,成为人们尝试、表达艺术观念的新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呈现的作品,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视觉,扣动着人们的心弦,激发着人们的思考。1996年洛桑双年展的停办,在某种程度上令国际纤维艺术失去了活动的中心和展示的舞台。
自然之源自然和生命永远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对于自然和生态和谐的关注是本次亚洲纤维艺术展的焦点之一。众多艺术家通过作品来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美好赞颂,无论是灵感来源还是表现手法,自然中的一花一木、一草一叶都是艺术家关注的对象。
本届双年展在江苏南通举行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最早的自办纱厂诞生在江苏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家纱厂“大生纱丝厂”由中国近代实业第一人张謇建立,于1895年正式开机生产,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企业家振兴实业的热情。而今,南通市人民政府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立足于当地百年纺织文化传统,建立了中国纤维艺术与手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促进其民族文化产业的新发展、新繁荣。正如总策展人邓林女士在开幕致辞中所说:“在拥有百年纺织历史的工业老厂房里,在参差的红砖、斑驳的泥墙面上,纤维艺术作品融入了空间、融入了历史,此时,纤维艺术与老厂房浑然天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因此,选择在南通举办新一届的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既是对中国纤维艺术、民族纤维企业的“百年回归”,亦是对中国纤维艺术产业化、民族化、国际化发展新篇章的“世纪开幕”。本届双年展向世界拉开了中国纤维艺术产业发展的帷幕,展示中国纤维艺术产业园区和生产基地的建设成果和发展蓝图,并以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为契机,引进国际优秀纤维艺术创作者、设计人才,汲取世界各国纤维艺术产业发展的成果和智慧,为中国纤维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积累经验.今年的展会主题是“回归与超越”,参评作品要体现出传统材料、技艺和当代艺术、理念的融合。这三幅表现荷花绰约风姿的刺绣作品,就是今年唯一的金奖作品.由中国艺术家洪兴宇、丁剑欣创作的中国汴绣《荷韵》,其绒彩夺目、严整富丽、明快奔放,在传统汴绣的基础上融入高科技的元素和技法,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对当代纤维艺术的拓展进行了很好的诠释,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第二篇:艺术系家纺设计参观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展
艺术系学子赴唐闸观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展
11月17日下午,艺术系家纺设计专业学生在我系辅导员周玲老师的组织下前往南通唐闸1895创意产业园参观了“从洛桑到北京”——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从洛桑到北京”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南通展年)于2012年11月8日至12月8日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并同时举办 “从洛桑到北京” 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学术研讨会,本届展会以“回归与超越”为主题。
本次双年展是历届展会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展作品最多的一次;在5000多平方米由老厂房整修组成的独特展厅内,有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件作品,也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纤维艺术盛会。在这规模庞大的展区内陈列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展品,让我系学生体验到了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在展会现场,祖籍南通的著名艺术家、教育家袁运甫先生的大型纤维艺术作品《喜马拉雅》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目光,不少参观者及我系家纺设计的学生们都争相拍照留恋。每位同学都表现出对纤维艺术的浓厚兴趣,并且悉心听取了讲解员的讲解。
“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旨在促进国际纤维艺术的交流与普及,推动中国纤维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展示国际纤维艺术新视野,共同创建与分享“从洛桑到北京” 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学术成就。本次双年展给了我系家纺设计专业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们和与国际艺术作品交流的平台;丰富了艺术系学生对家纺设计的阅历,开拓了我系学生的眼界,提升了我系学子的艺术欣赏力。
艺术系新闻中心
第三篇:艺术展策划
策
活动名称: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春蕾艺术展主办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社团联合会承办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社团联合会申报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熙辩社申报时间:二 划书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活动背景:
春天的步伐已到来,在这充满活力的春光中,我们寻求着另一份魅力。同时在文化艺术周来临之际,各社团都在积极的准备着表演庆祝艺术节,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增添乐趣。为了加大社团成员和全校师生的交流平台,加深感情,因而开展这次活动。然而更重要的是让全校师生感受艺术的气氛和魅力,品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同学们的多才多艺。学生社团百花齐放、各显风采,紧密围绕“弘扬社团文化,展现学生风貌” 的主题,精心组织策划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目的:
展示我校校园文化浓厚的氛围,在活动不断开拓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不断推动大学生文化活动的发展,为我校文化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活动对象:
校属所有社团 活动类别: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 活动内容:
一、展示自我1.介绍与辩论、演讲有关的历史故事及名人典故。
2.现场播放熙辩社成员参加辩论会的影像资料和参加金话筒主持人大赛的资料。
二、展望未来
(一)对校内有所作为
1.争取在明年招新时,在新生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力。2.争取主办第二届新生辩论会并将辩论会做好做强。
(二)对校外有所建树
1.和其他高校的辩论社有一定的联系
2.能为南充高校中的社团做一点力能及的活动。
三、活动
(1)以B-BOX形式介绍我们熙辩社(2)进行演讲,演讲的主题的爱情与友情。
(3)组织一个小型辩论会(裁判有熙辩社成员出任)获胜队将获得奖品,小型辩论会的论题是爱情与友情。
(4)组织趣味小游戏,1.参与者吹出置于面粉中的小球,在时限内吹出者获胜。2.给参与者一段文字,参与者利用文字中的爆破音,吹灭点燃的蜡烛,在时限内率先完成或者吹灭蜡烛数量多者获胜。活动进度:
1.2012年3月25日:提交策划书 2.2012年4月1日-5日: 宣传海报的制作
3.2012年4月20日:召集社团成员安排分配工作,落实每个人所做的事情。
4.2012年4月21日:当天活动开展
5.2012年4月22日:开会总结这次活动的经验教训
预期效果:
培养学院师生审美文化素质,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加强校园文化气氛,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给大家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体验更多的艺术文化。
预算经费:
海报制作:30元
笔记本:10元*6(单位)=60元 总计:玖拾元
组织结构:
主办: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社团联合会 承办: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社团联合会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熙辩社
指导老师审批意见:
申报组织: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熙辩社 活动负责人:李鑫 负责人职务:熙辩社社长 负责人联系方式:*** 申报时间:2012年3月25日
审核人: 20年月日
审核人:20年日社联审批意见:
月
第四篇:艺术展策划书
《艺术展览策划书》
为了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氛,继续和弘扬传统文化艺术,展示书画艺术的 魅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增进书画爱好者之间的艺术交流
与友谊。
一.主办单位:学工处 院团委
二.承办单位:装饰艺术设计系
三.参赛对象:
四.参赛作品要求:
1.作品内容与大赛主题相关
2.为方便评选,大赛设:
a.绘画: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画,尺寸均不超过对开
b.书法:尺寸不超过四尺宣纸,无需装裱
3.作品背面右下方请用铅笔注明作者姓名、专业、联系电话
4.投稿截止时间:
5.投稿地点及工作时间:
11:30—12:30或17:30—18:00
6.比赛规则:
a.每位参赛人员参赛作品不得超过4幅,单类作品不得超过3幅,以保证
作品的覆盖面。
b.严禁盗用他人作品参赛,一经查出将取消参赛资格,全院通报并给予
相应处分。监督电话:0737-4110131
五.作品评比
1.奖项设置:
每组各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若干名。获奖
总人数不超过参加比赛人数的20%
2.评奖办法及细则:
a.初评:初评委员会选出入围作品。
b.复评:由复评委员会对初评入围作品进行最终评定,评出获奖选手。
3.评比细则如下:
作品整体效果: 40分
作品创意: 20分
作品内容: 20分
作品所表现的艺术功力: 20分
六.展评及颁奖
网络专栏:所有优秀作品均拍照、扫描、上网,建立艺术作品资料库。
媒体报道:推荐获奖作品登载于《旖旎风暴》、《益阳城市报》等媒体。
集中展示:所有优秀作品均将集中展览。
本次大赛由装饰艺术设计系学习部和宣传部组织,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⑴总负责人:
职 责:负责做好指挥和协调工作。
⑵采购组:
职责:负责联系、接收各班送来的艺术作品,并做好记录工作,此工作
必须非常严谨,不能有任何差池。
⑶宣传组:①黄震、郑毅华
②黄璇、李奕坦
③何威、任长庚
④任丽、程蓉、雷美玲
⑤龙志燕、郑知、职责:负责活动前的宣传工作,①组负责6栋 ②组负责尚美楼男生宿舍
③组负责3栋 ④组负责5栋
⑤组负责1栋
⑷艺展、场景设计组:郭欢、刘艺
职责:艺展的宣传海报及展厅设计和营造校园气氛。
⑸摄影组:刘艺、李奕坦
职责:活动展示的资料采集整理和拍摄照片并做好网上宣传工作。
⑹后勤保障组:黄震、郑毅华
职责:负责标好作品的班次名称及编号,保障艺展所需全部物品及时到
位;各种临时性维修工作;确保画展畅通开展;现场的环境卫生和布置。
另外,在评审方面,评审人员必须有深厚的艺术功底,不得有外行人员搀杂。
在评审过程中必须要有监督委员会批评监督。反对包庇,和不真实的艺术作品,真正达到公正、公开、公平。
艺术展览的概念源于西方,它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当代艺术展览在世界流行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各城市都期望通过举办当代艺术展,尤其是双年展来达到向世界和与世界对话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艺术史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展览来推进的,它区别于以前的又一个特征是引入了策展人制度,使得当代艺术史变成了展览史。
策展人的产生于西方博物馆、美术馆体系的建立密切相关。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内也出现了众多或独立或半独立的策展人。策展人在中国大陆的兴起,是近年来当代艺术和艺术展览体制中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现象,它已成为一种革新力量,为国内现有展览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方法。在当今多元化的艺术品传播状态下,策展人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艺术在当今的时代就是一个策展人的时代。
策展人是实现体制和艺术家之间关系的重要的具体环节,他所扮演的是一种双重的角色,一方面代表展览体制来筛选艺术家和作品,以维护体制的水准和威信,另一方面又代表艺术家向展览体制推出他们的作品,成为他们的代言人。这种双重身份使策展人处在模棱两可的地位上。那么,策展人在展览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要策展人干什么?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策展人就如同一个乐队的指挥一般,既要统筹全局,又要细致精微,经过策划一个展览,其参展作品要表达出策展人一定的主题和观念,既能让参展艺术家满意,又能使观众理解。这样的话,策展人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一个展览从主题的策划、画家的挑癣资金的寻找到场馆的联系,可以说,策展人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策划展览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这就需要策展人拥有必要的素质和修养。策展人的策划能力实际上是诸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严格意义上讲,策展人应是身兼数职的通才,他不只有善于启发观众接受某一类型艺术品的能力,同时,他们还应该是展览组织中的外交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甚至政治家。因此,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拥有宽广的知识结构,还要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并且要有募款的能力和较高的攻关能力,这样才可能做到真正的优秀的策展人。
围绕以上内容,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回顾中外艺术展览的历史沿革;二是梳理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与策划;三是分析了策展人的产生与作用。
第五篇:艺术展策划书
核科学技术学院第二届摄影大赛暨摄影
艺术展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宿舍、教室、体育场、图书馆,一些人和事随着时光从身边匆匆溜过,却总有那么一瞬间,让你难忘而留恋。那一刻,你拿起随身的工具记录下了这一美好。回放那寸影像时,你会心一笑。
大学生活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打动过你,让你欢乐、让你感动、让你清醒、让你奋斗。什么是摄影的意义——用光影留住美好,用心发现美丽。以“The moment—魅力校园、精彩瞬间”为主题的第一届摄影大赛的成功举办,为大家开辟了一扇美的窗户,而第二届摄影大赛将以摄影的另一种意义为主题。
二、活动目的本次摄影大赛旨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人文、艺术气息,激发学生的拍摄兴趣,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提升同学们爱校、爱院、爱班级的热情,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洞察能力,丰富大学生活,培养综合素质。
三、活动主题
“Ta”or“Ta Men”(他/她/或 他/她们)
四、活动对象
核科学技术学院全体学生
五、参赛方式
word内,在11月16日晚10点前发到主办方负责人邮箱;并将电子档作品以班级为单位统一一次性在11月18日晚10点前发至主办方负责人邮箱;在11月18日晚10点前将印刷实体作品交至相应的负责人。
六、活动主办方
***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记者团
七、活动时间
报名时间:11月16日晚10点之前
电子档及纸质档作品上交时间:11月18日晚10点前
八、活动流程
1、初赛阶段。
参赛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作品于活动主办方处,由活动主办方内部专业摄影人员以及邀请的其他学院专业摄影者对作品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按照分数从高到低进行筛选,选出若干作品进入决赛。
2、决赛阶段。
决赛作品将于11月24日在南华广场展出,展出作品采取现场投票为主的方式,同时结合专业人员的点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及最高人气奖和优胜奖,并颁发荣誉证书,其中对于优秀作品的作者,将会聘请成为记者团特邀摄影记者。
九、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者围绕活动主题,从进入大学以来的点滴记录中寻找一张最朴素却又最幸福的(限在***校园内拍摄的人,景物照不能参赛)照片,以微笑感染微笑,以激情颤动激情,以感动传递感动。作品内
容可以是一个表情,生活中的小幽默,或者活动、比赛的瞬间等。
2、本次大赛的参赛作品仅限单张,可使用任何印象记录方式(手机、电脑摄像头均可)
3、作品需为原创、真实,内容要求积极健康,切合主题,体现校园特色。
4、作品可进行摄影应有的后期加工处理,作品是否后期处理不影响评分。可使用的处理方式:曝光度、白平衡、色温、色调、多重曝光、叠加、重影、虚化、移轴、图章、裁剪、去色即黑白、反色等;不能进行拼接、抠像、贴图、加边框、场景替换等;其他艺术效果慎用,切忌让作品感觉不真实。后期处理的作品需附上加工文件(Photoshop处理需附上PSD文件,CorelDRAW处理需附上CDR文件,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等其他无处理过程文件的软件,需附上处理过程截图)。经处理的作品如无加工文件或使用禁止使用的手法,一律作废。
5、作品需上交一份电子档和一份印刷实体作品,共两份(两份均包括作品、简要说明以及参赛者信息,实体作品自行印刷打印,相片尺寸和相纸材质依据作品效果需要自定,最大不超过10寸,最小不低于4寸,推荐使用6寸。实体作品允许自行设计边框用于展示,但不接受任何非自制相框,电子档不允许设计边框),请自行用宋体四号不加粗字体打印100字内的简要说明,以及参赛者班级、姓名、学号以及联系方式(必须),统一附于作品背后左上角。
十:活动经费
十一、报名及作品上交方式
1、参赛名单及作品电子档均按以上要求发到负责人邮箱:
2、印刷作品交至:
3、对摄影技术要求及照片后期处理规范有疑问,联系:
核科学技术学院记者团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