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2010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工作进度

2010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工作进度



第一篇:2010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工作进度

2010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工作进度

一、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从第七学期第4周开始,到第八学期第13周结束,历时30周。

二、在第七学期第4周,实行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每人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7人)。

三、在第七学期4-5周,师生见面;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自选论文选题方向,论文选题范围包括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商务英语、科技英语等)、英语学习、英语教学法等,或可撰写与经贸、商务、经济等领域有关的论文、研究或调查报告(要求写作内容应尽量靠近社会生活与实践,以期对当前的经济、外贸、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亦可开展社会调查,进行个案分析研究,案例分析研究应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和理论基础上,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学生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的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源,广泛搜集和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最新成果,搜集整理相关的素材;整理分析所获得的数据,收集论文所需的各种论据。

四、第七学期第8周,论文题目经指导老师认可后报教研室审核,教研室安排教师论证论文选题的可行性,于第9周向学生反馈,并报学院教务科备案。题目确定后,导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有关文献资料,搜集资料,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不少于两万字,于论文初稿结束后交到学院,由院里组织教师统一审查。读书笔记包括与自己论文选题有关的复印资料。在交论文时,应提供至少5篇发表于正式刊物上的与自己论文选题有关的他人学术论文复印件,并算作读书笔记。

五、第七学期第9周,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填写《选题申报表》。

六、第七学期第10周,《选题申报表》经指导老师签字后上交教研室。

七、第七学期第10-11周,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

八、第七学期第12周,学生将填写好的《开题报告》交导师签署意见,并根据安排进行开题报告答辩,然后修改,交学院教务科备案。导师同时应制定指导计划,向学生传达毕业论文要求及有关规定,下达任务,并填写《徐州工程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和《指导书》,在第13周前交学院教务科备案。

九、从第七学期第13周至第八学期第4周,学生着手毕业论文写作工作。

十、第八学期第5周,上交毕业论文初稿。完成初稿后,学生应及时交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收到学生提交的论文初稿后,应尽快仔细阅读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应按照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修改。

十一、论文必须在第八学期第十周前完成修改、润色、定稿,并按要求的格式统一打印,装订成册,在第八学期第11周交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阅。

十二、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应在收到学生的毕业论文后一周之内进行评阅,写出评审意见,确定论文质量是否已经达到学士学位论文所要求的学术水平及是否同意学生参加论文答辩。

十三、学院在第八学期第13周组织学生参加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由学生简要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并回答答辩委员会提出的有关问题。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所提交的论文及答辩情况写出评审意见,并评定成绩。答辩委员会由三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并有论文指导经验的教师组成。

十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第14-15周根据答辩委员会提出的意见对论文进行必要的修改,然后按要求的格式打印并装订成册,和论文的电子文本一起交学院教务科存档。教务科在规定时间内将成绩汇总上报学校教务处并向学生通报。二次答辩或推迟答辩者按照学院的规定进行。

十五、论文的评阅和成绩评定是一项十分细致和严谨的工作,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务必以高度的责任感严肃对待,按照论文的评价标准,实事求是地写出评语、评定成绩。

第二篇: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滨州医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根据滨州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结合英语专业特点,特制定我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具体如下:

1、字数:一般在4000词至5000英文词之间;

2、论文应该依次包括封面、扉页、致谢、摘要(中英文摘要及其对应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装订顺序:封面,扉页,致谢,英文摘要、关键词,中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封底。

3、论文须包括引言(Introduction),正文,结语(Conclusion)。

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太长时,应该缩短,可加副标题。

4、版式:A4纸张(21x 29.7cm)

边距: 上下边距各3cm

左边距:2.5cm;右边距2cm

页眉(3号字,隶书):加“滨州医学院毕业论文”字样,居中,从acknowledgements开始到references。

汉语字体:宋体

英语字体:Times New Roman

一级标题:三号字体(沿版面左侧边线顶格安排,与上面的横线和下文空一行)即:所有标题一律上下各空一行,无例外。

英文标题一律用粗体(Boldface)(注意:不是黑体字,也不是加粗);中文标题一律用黑体。

标题体系应该一致为:

11.11.1.122.12.1.1…… 标题后没有句号。数字与文字空一格。

(1),(2),(3)…(用于例句编号)例句全部连续编号。

正文字体大小:小四(12号字体),行距:1.5

引文字体大小:引文超过3行时,字号:五号(11号字体),行距:1而且左右都缩进四个字符。

每一段开头缩进四个英文字符的位置,段与段之间不空行。

5、封面、扉页、致谢、摘要、参考文献都要另起页。

6、参考文献转行时第二行需空格:英文空4个字符;汉语空两个汉字。

7.页码的标注:内封、致谢不标页码;摘要、目录标页码,用小罗马字,居中;其余部分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居中。(参见目录部分)

8、封面:分类、编号:宋体,小五

“滨州医学院”:隶书,33号,居中

“毕业论文(设计)”:华文中宋,33号,居中

英语题目:大写,小二号字,Times New Roman,(加黑,居中)

汉语题目:黑体加粗,四号字,居中

9、内封:题目及supervisor:全大写,加黑,小二号字

其余:三号字(Times New Roman), 加黑

10、致谢:另起一页。台头三号字(Times New Roman)、全大写,加黑且居中,与内容空一

行;内容小四字,行间距:1.5。

11、摘要(不少于200字):另起一页。台头三号字(Times New Roman)、加黑且居中,上

下各空一行;内容小四字,行间距:1.5。关键词台头与摘要内容空一行,小四号字(Times New Roman),加黑,关键词(3-5个)之间用逗号隔开;内容小四号字。

12、中文摘要:另起一页。台头三号字,黑体,居中,与内容空一行;内容字体:宋体;

字号:小四;行间距:1.5。中文关键词与英文关键词要对应,其间用分号隔开。

13、目录:另起一页。台头三号字,(Times New Roman)、加黑且居中,与内容空一行;内

容小四字,行间距:1.5。致谢、摘要、每章一级标题、参考文献都要加黑。

目录中一级标题,致谢,摘要,参考文献,附录要加黑,其余不黑。

不同标题的对齐方式:

I Introduction

1.1 Chinese …

1.2 English …

1.2.1 …

1.2.2 …

1.2.2.1 …

II Literature Review

2.1

2.2

2.314、参考文献总体要求:

1)英文文献排列在前,中文文献排列在后。

2)英文文献按第一作者姓氏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3)中文文献按第一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4)文中所有的引文和所引用的数据都要有出处,出处用夹注的方式注明,如(Chomsky 1992:82),所有的出处信息都要落实到参考文献中。正文中的出处和参考文献要一一对应。

5)参考文献的其他格式要求参见《外语教学与研究》参考文献。杂志出处有页码,该页码是文章在杂志中的页码范围而不是引用部分的页码。书的出处在正文中必须有页码标注,但参考文献中可以没有。

6)几种常用的文献标志码

纸质文献

A(article from anthology)论文集中析出文献

C(collected papers)论文集

D(dissertation)学位论文

J(journal article)期刊文章

M(major work)专著;普通图书

N(newspaper article)报纸文章

P(patent)专利

R(report)报告

S(specification)标准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DB(database)数据库

EB(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

CD(CD-Rom)光盘

DK(disk)磁盘

MT(magnetic tape)磁带

OL(online)联机文献

组配标识

C/OL网上会议录

CP/DK磁带软件

DB/MT磁带数据库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

EB/OL网上电子公告

J/OL网上期刊

M/CD光盘图书

N/OL网上报纸

第三篇:分析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

摘 要: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针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就选题、阅读、写作、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关键词: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策略引言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语专业论文是检验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毕业论文的优劣直接决定学生能否毕业、能否获得学位。同时,毕业论文指导对指导老师也是一种考验:被指导的学生能否毕业?因此,指导教师高度重视论文指导,体现在有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撰写了相关领域的论文。本文针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了相关指导策略。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空间大,研究视角广。毕业生可以选择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心理学、文学及翻译等方面的话题。选择空间相对较大,给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研究视点。然而,选题空间大也必然使学生在选题时产生困惑,不知所措,往往出现种种选题失误。同时,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已渗透到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选题,却忽视了阅读,尤其是文献检索等重要环节,往往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种种失误或错误。在论文指导过程中,作者发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选题面狭窄,选题陈旧;写作目的模糊,全文连贯性较差;论文缺乏引用,引用意图不明朗,引用格式不一致;理论知识欠缺,写作方法单调;时态、语态错误等其他语法错误。

2.1 选题单调,论题陈旧在毕业论文选题上,选题面狭窄,论题陈旧。以文学方向毕业论文为例,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作品包括《简爱》、《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老人与海》、《红字》、《大白鲸》、《雾都孤儿》、《苔丝》、《飘》等。对这些作品的分析往往体现在近乎相同的方面。例如,分析《简爱》,往往分析女主人公的性格、对待困难或爱情的态度;分析《呼啸山庄》,往往分析男主人公的性格、心理缺陷、爱情观;分析《傲慢与偏见》往往分析小说所体现的婚姻观或金钱对婚姻的影响;分析《老人与海》往往会分析海明威在圣地亚各身上所表现的“硬汉精神”;分析《红字》、和《大白鲸》时,往往会分析象征主义;分析《雾都孤儿》时会分析其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或冲突;分析《苔丝》时往往会分析女主人公悲剧的社会根源;分析《飘》时,往往会分析思佳丽和梅兰妮。选题单调,缺乏创新,这一点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相悖。根据教学大纲,毕业论文旨在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诚然,文学经典作品、典型人物、主要语言特色或写作手法可以成为文学批评的永恒的话题;好的文学新作、新人物或者说是小人物都可以成为文学评论的素材。这样的论文写好了,因其有创新性,也可以作为评价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标准。但是,总是写别人写过的题目能写出新意吗?对文学经典作品的分析不胜枚举,学生信手捻来便成文章,免不了出现剽窃他人作品的嫌疑。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缺乏创新的危害是深远的。笔者以为,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与其重结果,不如重过程。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阅读能力、观察能力、欣赏鉴别能力和写作及协作能力。如果学生不认真调查研究,不积极思考研究角度,只是在网络上搜索现成的资料,并加以拼凑,这样的论文对学生、对指导教师、对学校声誉都是有百弊而无一利。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严把选题关,务必给学生提出有创意的研究视点。

2.2 写作目的模糊,全文连贯性较差笔者在指导学生论文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写作目的不明确。以文学方向论文为例,学生在论文的引言中,盲目介绍作品故事情节、作者概况或他人评价。这些介绍或评价与整篇论文的关系甚远。例如,有学生的论文题目为《论海明威的硬汉精神》,而这位同学在论文的引言部分,不仅介绍了海明威身上所体现的硬汉精神,还用一大段介绍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和文学成就。此处的“冰山理论”纯属多余,而其文学成就只能落在海明威的硬汉精神对其作品人物的影响。写作目的不明确还表现在全文的连贯性差。学生往往能写出相对完整的提纲,但仔细分析这些提

纲会发现,各个部分缺乏条理性或逻辑性。仔细阅读每一部分,则会发现章节与章节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往往语意不连贯。还是以某学生的《论海明威的硬汉精神》为例。这位同学在论文正文部分用了相当多的篇幅介绍了海明威创造的硬汉形象圣地亚各。这是和论文题目自相矛盾的。因为在提纲中,这位同学确定的主题是写海明威身上的硬汉精神,并罗列了一系列的历史事实。因此,建议该学生理清思路或将题目改为《论海明威的硬汉精神及其影响》。由此可见,学生写作目的不明确是导致论文全文缺乏一致性、连贯性的主要原因。此外,学生引文与论文不连贯。学生引用他人对“冰山理论”的评价来说明海明威的文学成就显然与论文主题无关联,自然使引文和论文语意连贯性脱节。

2.3 引用意图不明朗,引用格式不一致笔者在指导学生论文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引用他人言论,似乎全篇论文都是自己的看法。在论文中,看不出学生引用的意图,引用部分与论文其他部分脱节,引用格式不一致等方面的问题也比较普遍。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在平时学习中重视理论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环节,导致在写作实践中能力不强。不同格式使引用在文中出现有差别,例如,APA和MLA的格式有别,体现在引文中的格式也不一样。这两种引用格式都有专著问世,兹不赘言。

2.4 理论知识欠缺,写作方法单调笔者在指导学生论文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不会用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论点。例如,要分析伍尔夫的作品,必须要了解意识流作为艺术表现手法的基本理论;要分析翻译中英文是否对等,必须了解奈达的翻译对等理论。造成学生理论知识匮乏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注意理论学习或根本没接受这方面的学习。原因之二,可能是学生不懂得应用理论知识增强论文观点的可信度。其次,学生在论文中体现出来的写作方法单一。大多数同学只会应用例证法,不会使用比较法、对比法、分类法、下定义法,因果法,更别说使用归纳法或演绎法了。有个别同学不会使用“for example”和“such as”来举例子。学生会写出下面的错句:He likes reading a lot of books, for example, he reads e-conomics, politics, and literature.He likes reading a lotofbooks, such as he reads econom-ics, politics, and literature.上述两句均有错误,正确的表达是:He likes reading a lotofbooks;for example, he reads eco-nomics, politics, and literature.He likes reading a lot of books, such as economics, poli-tics, and literature.错误的原因是想当然地应用所学的短语,却忽略了这两个短语的语法功能。

2.5 时态、语态等其他语法错误学生毕业论文里出现的时态、语态等其他语法错误也较常见。有的属笔误,有的属理解、使用的根本性错误。毕业论文的基本时态应该是一般现在时;过去发生的事件或人物行为用过去时;强调过去事件对现在的影响用现在完成时。单数概念的主语的谓语动词应该是单数;复数概念的主语的谓语动词应该是复数。在语态方面,有的同学竟然使用了不及物动词的被动语态。请看下面的错误表达:This chapter is consisted of three parts.Whathad been happened annoyed her.正确的表达是:This chapt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Whathad happened annoyed her.3 指导策略

3.1 选题策略选题时应遵循三步策略。以文学方向论文为例,第一步,应根据自己平时阅读积累选择自己熟悉的作品和作家。为了避免选题陈旧,应在平时学习中阅读欧美作家新作。第二步,应确定自己要分析作品的哪些方面。作品主题?作品人物?作品文风、语言特色、写作技巧?作品的主题,以传统的文学方向论文为例,有歌颂美好爱情的,如《简爱》;有反映社会问题的,如《苔丝》;作品的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文风包括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等方面。语言特色是简练还是繁冗,多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第三步,如果要分析作品主题,要弄清楚作品反映了什么样的人与社会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自身的冲突?如果要分析作品人物,要弄清楚该人物的体貌特征、心理特征、性格特征、社会特征及该人物与作品其他人物的关系。如果要分析作品文风、语言特色、写作技巧,就要仔细研读作品,努力去发现具体的特色或技巧体现在哪些段落章节。不难看出,选题策略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基础。

3.2 阅读策略阅读是成功完成毕业论文的基础,它体现在选题过程中、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完成文后撰写引用文献的过程中。因此,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对于毕业论文的顺利完

成至关重要。笔者总结了以下的阅读策略:

3.2.1 选题前,阅读采用“泛中求精”选题前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可能在毕业前一两年,也可能是毕业前三个月之内。如果是一两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广泛阅读,并仔细阅读

一、两部与自己选题相关的文献,并在阅读中记下阅读心得或写下简短的评论。此外,还要广泛阅读有关这些作品的评论数篇。如果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建议仔细阅读自己曾经撰写过的读书笔记或查读相关评论文章数篇。例如,要研究翻译,最好看一下《科技翻译》或《中国科技翻译》杂志。此外,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数字资源,搜索并阅读相关论文也是非常必要的,阅读这些文章后会有助于写出有新意的论文。总之,选题前要根据自己时间的多少“泛中求精”阅读文献,挖掘研究视点。

3.2.2 写作中,阅读采用“查读”在确定选题后,在写作过程中,阅读依然需要。以文学方向论文为例,当确定主题后,需要再次查读印象中的作品原文、论文提纲,修正自己的观点或补充自己的评论,或追溯相关的其他章节,对论述进行补充或删减。以某学生的《论海明威的硬汉精神》为例,这位同学在论文正文部分用了相当多的篇幅介绍了海明威创造的硬汉形象圣地亚各。经过查读提纲,发现此处描写硬汉形象圣地亚各与论文题目自相矛盾。因为提纲确定的主题是写海明威身上的硬汉精神。因此,该学生修正了自己的思路,将论文题目改为《论海明威的硬汉精神及其影响》。在正文中,不仅可以写海明威自己作为硬汉的特点,也可以写受其影响下的作品人物的硬汉精神。由此可见,写作过程中查读的重要性。

3.2.3 论文完成后,采用“浏览和查读”相结合的阅读策略在论文完成后,需要阅读论文本身及其引用文献。要注意快速浏览论文,看全文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其次,要查读文内注释与文后引用文献的对应性。还要看参考书目的引文的页码、出版时间、地点等信息是否完整。

3.3 写作策略写作时,应掌握一定的写作策略。例如,文章总体的结构是由总到分呢,还是由分到总?也就是用演绎法,还是归纳法?章、节间有无自然过渡?段落间、句子间有无一定的语义联系?全段或全章节是否表义一致?段内展开时是否应用了一定的展开方法,如例证法、引用法、对比法、比较法、定义法、分类法、数字法、因果分析法等。确定写作策略之后,要核实每一自然段是否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写,最好写一个能够概括本段大意且能为下文的展开提供一定展开线索的主题句。最后,要看全文是否围绕论文的主题来写,是否首尾呼应或前后一致。

3.4 评价策略评判自身论文是否合格需要注意一定的评价策略。首先,看论文的选题是否得当,有无一定的现实意义、实用价值或创新性。其次,看论文是否观点明确,结构合理,语言顺畅。全文的语意表达是否完整,有无前后矛盾现象,有无句子碎片、主谓不一致、拼写等语法错误。最后,看论文格式和参考文献是否充分一致。

3.5 完善策略完善论文是学生和指导教师都需面临的任务。指导教师必须指出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学生必须懂得如何去处理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论文要体现“教学相长”的策略。教师应完善自己的指导策略,学生应修正自己的不足。师生同心协力,把论文看成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件事情来做,自然会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结语

本文反思了作者论文指导的心路历程,指出了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众多问题,主要包括选题面狭窄、选题陈旧;写作目的模糊、全文连贯性较差;引用意图不明朗,引用格式不一致、理论知识欠缺、写作方法单调;时态、语态等其他语法错误。提出了指导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五大策略即选题策略、阅读策略、写作策略、评价策略、完善策略,希望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有一定的帮助。

第四篇: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问题分析及对策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 要: 文章针对目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建议自上而下从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着手,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思辨和创新能力,从而切实提高论文写作质量。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毕业论文 问题分析 对策

一、引言

根据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1]。毕业论文作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对学生而言,是经过四年系统的专业学习后,学术水平、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及全面综合能力的重大展现,而毕业论文成绩也是学生获得毕业证书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对学校而言,是对教学质量与培养效果的一次全面检验。毕业论文的撰写不仅是一个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还是一种严谨学风、检测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因此,《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各校要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和评审,使之对学生真正有所裨益,防止流于形式。”[1]

二、现状

众多研究和实践表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不容乐观。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论文质量低、抄袭现象普遍、学生态度消极、教师指导不力等问题。对此,很多教师和专家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建议[2][3][4][5][6][7][8][9]。

本文基于某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实际工作,探讨和分析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的方法。

就该学院实际情况而言,在论文写作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论文选题陈旧,缺乏创新性。

通过分析近五年的毕业论文题目,可以发现毕业论文的题目类型每次都是文学类占多数。2012届所占比例是36.11%,2013届是51.96%,2014届是52.08%,2015届是53.77%,2016届是42.45%。相对于如此大的比例,文学类论文写作所涉及和研究的对象总是一再重复,偏好于选择那些英美文学研究中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和作家。对历届论文题目进行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在2012届中,以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为写作主题的论文有三篇。在2013届中,以《瓦尔登湖》、《永别了,武器》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主题的各有两篇。2014届中有四篇论文均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研究对象。2015届中研究《灿烂千阳》、《追风筝的人》和《动物庄园》的各有两篇。2016届中涉及《理智与情感》、《名利场》的论文各有两篇,以《喜福会》为主题的有三篇论文。在文学研究中,对同一个文学作品从不同的视角、使用不同的理论进行研究并不少见,但是历届学生的论文研究视角高度重复,涉及《傲慢?c偏见》的论文就是婚姻观,涉及《红字》、《简?爱》的就写女性主义,关于《苔丝》就是悲剧的原因,《追风筝的人》则是阿米尔的性格。相同的作品、雷同的主题、相似的研究方向都制约了写作的思路,难以创新。

(二)缺乏独立的见解。

历届学生论文中,除了少部分优秀和良好的论文之外,其他多数均是题目空洞,内容泛泛而谈,简单地堆砌材料,没有有效运用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虽然题目多含有“浅析”、“分析”等字眼,但实际论文只能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肤浅的说明,需要论述的地方言之无物,缺乏理论框架和实证数据支持。这样导致论文无论是分析还是总结,都缺乏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几乎无法体现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写作能力不足,论文质量低下。

英语专业因其专业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全部用英文写作,对于学院部分学生而言,完成一篇长达5000字左右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困难的任务。尽管在第六学期经过了“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学习,但部分学生仍然缺乏学术型论文写作经验,在格式方面,对学术论文的具体要求不清楚,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文献引用不规范。一是参考文献数量不足,英文参考文献更少。二是文献引用生搬硬套,为了凑足字数盲目大段引用,缺少对文献材料的筛选、概括和提炼。三是对引用材料不按照论文写作规范进行正确标注。在内容方面,有的论文充斥着大量的语法错误,其中包括单词拼写错误,词性理解不清而将不同词性的词汇混用错用,词组搭配不当,时态使用混乱等。另外,部分学生将中文写作材料生硬地译成英语,或者用中式思维构建英语句子。一些学生把论文写成长篇作文,观点论述成了随感而发,分析问题则表达混乱,词不达意,同时口语化表达现象较为严重。在结构方面,部分论文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和整体性,结构松散,难以表现出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性。

(四)论文写作态度不端正。

毕业论文写作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考查,是对其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一次极佳的实践与锻炼。部分学生却持有错误的认识,认为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与能否顺利毕业之间关系不大,论文按时完成即可,质量只需要能够通过答辩就可以。甚至有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临时敷衍,直接从网上下载相关论文,然后“复制”加“粘贴”拼凑完成。有的则是利用翻译软件将拼接而成的中文论文转换为英文,认为只要交上论文自然就通过,不会影响到其毕业和学位授予。

三、问题分析

对于上述问题的原因,本文分为三个方面陈述:

(一)学生。

首先,英语专业总体的就业形势不尽如人意,学生就业的压力较大。临近毕业,学生或者忙于找工作、考研,或者因为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实习,提前上班,而无法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收集文献资料、撰写毕业论文。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从选题开始就挑选难度较低、相关文献资料充足的题目。选题是否陈旧,有无创新自然不是关注的重点,能否以较少的精力和时间完成论文写作任务才是学生关心的。

其次,论文中暴露出来的大量语法、词法和句法错误说明学生的语言基础仍然较为薄弱,英语读、写、译的基本功不够扎实。

最后,学生没有意识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与“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开设之间的重要关系,对课程的重要程度认识不足。尽管该课程针对如何选题、查找资料、撰写文献综述、论文等重要步骤和方法开展了理论知识教学,并进行了辅助性实践练习,但在实际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除了少量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开展工作外,不少学生暴露出缺乏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学术训练,导致论文写作思路混乱、论述空泛、观点模糊、重点不清楚、论证说服力不强、格式不规范等现象。

(二)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因为在进行指导工作的同时要兼顾其他各项教学和科研工作,面对包括选题、审核、开题、修改、抽检、答辩等诸多环节的论文指导流程,尤其在指导的学生数量较多的情况之下,难免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指导工作,导致指导效果不理想,从而影响论文质量。

(三)毕业论文大纲。

当前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毕业论文的形式、内容和作用的规定使其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10]。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除了部分专业知识较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毕业论文的撰写对自身学术能力的提高作用,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论文写作,更多学生关注的是能否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应对将来谋生的工作。偏重于专业理论、学术性强的毕业论文自然“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有效促使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社会急需的工作中”[10]。

四、对策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

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论文应该是对学生知识面、知识深度、理论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等的全面考核,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目前单一形式的毕业论文撰写方式需要进行多样化变革,从偏重于学术和理论能力转向学术能力与实践能力兼顾。在形式上鼓励学生利用论文、文献和作品翻译、调查报告、作品创作、设计和制作等多种方式锻炼实践和创新能力。只有多样化的形式、多种途径的方法才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实际,使得学生得以合理运用相关理论充分展现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课程体系建设改革。

以语言技能训练为导向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是英语技能课程和英语知识课程。该体系强调通过大量背诵、记忆、模仿、复述等机械脑力活动培养专业技能,灌输专业知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体系不仅没能为学生夯实专业基础,而且忽略了发展学生分析能力、思辨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建立一个完整、全面的课程体系,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够培养出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较强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立思考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面对符合其特色、满足其现实需求的毕业设计或论文的时候,自然就能够充分运用娴熟的英语技能和知识在相关领域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真正的创新。

(三)指导教师的转变。

为了解决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指导教师应配合课程体系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考试方法,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材。指导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学术修养,熟悉学术前沿,引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的创新。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科研经验进行课题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研究兴趣,指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身特点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写作。在设计、制作和写作工作中充分激发其创造性和能动性,强调对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强化创新的意识。

五、结语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在英语本科教学中无疑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虽然当前此项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但是简单地将其取消是不可取的。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毕业生的学业考核方式,而是一项涉及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全流程的系统工程。毕业论文写作不仅仅局限于选题、开题、写作、修改、答辩这个相对封闭的小环节,而是牵涉英语专业本科四年的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

我们需要认真反思,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着手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从而彻底改变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的现状,真正提高学生毕业设计和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王崇义.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若干问题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4(6).[3]颜静兰,倪巍.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规范操作思考――一次对全国112所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操作的调查[J].外国语言文学,2005(4).[4]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

[5]盛国强,周永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4).[6]唐丽娜.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要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8).[7]郭庆,黄运亭.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朱艳敏.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策略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9]贾军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研究――以许昌学院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0]常俊跃,刘之攀.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现实思考[J].东北外语研究,2015(1).

第五篇: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一.文学类

1.A Study of Native American Literature 美国本土文学的研究 2.Comment on Bernard Shaw’s Dramatic Art 评肖伯纳的戏剧艺术 3.Influence of Mark Twain’s Works in China 马克吐温的作品在中国的影响 4.On the Humour of Mark Twain 马克吐温的幽默观

5.On the Tragedy of Loman’s Family in Death of A Salesman 论 《推销员之死》中罗曼一家的悲剧

6.Rhetorical and Narrative Devices in A Farewell to Arms 《永别了,武器》的修辞与描写手法

7.The Influence of Wars on American Literature 战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8.The Linguistic Charms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语言魅力

9.On Translating the Allusions in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an Intertextuality Approach 从互文性角度看《浮死六记》中的典故翻译

10.Para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ranslation-With Reflections on the Version of Dream of Red Mansions

副收言与文教翻译--对《乌楼梦》译本的思虑

二.翻译理论与实践

1.Transformational Technique of Parts of Speech in Translation翻译中词性转换的技巧 2.Cultural Gap and Mistranslation英汉文化差异与误译

3.A Brief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 Titles英语新闻标题翻译初探 4.On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Loan words浅谈外来词的翻译

5.Usage and Translation Skills of Numerals in English Expressions英语中数量在词组中的用法和翻译技巧

6.Usage and Translation Skills of Numerals in English Expressions英语中数量在词组中的用法和翻译技巧.A Tentative Study on English Hyperbole浅论英语夸张修辞

8.Features of Network Language and Its Translation网络用语的特点及其翻译 9.Inter-translation of Humor of English and Chinese 英汉的幽默互译

10.Alternating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ttributives论英汉互译中定语的翻译 11.On Political Factor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翻译中政治因素的作用

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On The Nature And functions of Metaphor 论隐喻的本质与功能

2.On the Origin, Word-Form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ologisms 浅谈英语新词的产生、构成及翻译

3.Decomposition and Translation of Ambiguous Structures

歧义结构的化解与翻译

4.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Form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tonyms 论英汉反义词的形成

5.On the Usage of English Abbreviations on the Internet谈网络英语中的缩略语 6.A Contrastive Study of Punctu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英汉标点符号比较

7.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xical Cohesion and Textual Coherence 词汇的衔接与语篇的连贯

8.Thought Discrepancies Embodied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思维差异在英汉语言中的体现

9.Influences of Chinese Dialectical Accent over English Pronunciation 汉语方言对英语发音的影响

10.Languag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 and English Teaching 幼儿言语发展及幼儿英语教学

11.The Influence of Sino-British Cultures on Metaphors论中英文化对隐语的影响

12.On Politeness Norms and Mistakes in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of Spoken English英汉口语中互动性交际的礼貌规范与失误

13.Pragmatic Analysis on the Approximating Quantities with Numbers数词模糊语的语用分析14.Usage and Translation of “and” 英文中的and 的用法与译法

15.On the Motivation of Male Students' Interests of English Learning论男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

四.跨文化交际

1.On Ways of Breaking Cultural Barriers In Translation Of Human Names 如何克服人名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2.On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Understanding English and Chinese Advertisements论文化差异对解读英汉广告的影响

3.On Changes Of Business Etiquett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论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变迁

4.On Application Of Nonverbal Means In Communication论非语言形式在交际中的运用 5.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Nin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英汉数字“九”的文化对比与翻译

6.The Influences of Chinese-Brit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otocol中英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礼仪的影响

7.Comparisons of Sino-U.S Family Education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

8.A Contrastive Study on Chinese and English Exclamatory Words汉英感叹词对比研究 9.On Sino-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Numerical Idioms从数字习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10.American movies and American characteristics 美国电影与美国民族特性

11.Cultural Difference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 传统节日映照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12.On the Embodiment of Cultural Specifications of Western Cartoon Movies论西方卡通片所体现的文化特质

13..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arriage中西婚姻文化差异

五.商务英语

1.On Aesthetic Associ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Commodities论审美联想与商品名的翻译

2.On Influence Of American Culture On Import and Export Commodities论美国文化对进出口商品翻译的影响

3.O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论商务谈判中语言沟通技巧 4.On Skills of Writing a Business Letter商业信函的写作技巧

5.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Negotiation Language and Its Translation商务谈判用语特点及翻译

6.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and Skills for an English Tour Guide英语导游翻译的语言艺术与技巧

7.The Application of Personification in Advertising广告英语中拟人的应用 8.On the Abbreviations of Business English浅论商务英语的缩略语

六.英语语音

1.Sexism as Reflected i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英语和汉语中的性别歧视)2.Lexical Items as Means of Cohesion in English Texts(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3.Lexical Cohesion in English(英语词语的接应关系)4.On English Oration as a Variety of Language(论英语演说词)5.The Polite Language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英语中的礼貌用语)6.Reflection on the English Taboo Words(谈英语的禁忌语)7.Stylistic Comparison Between Broadcast News and Newspaper News(英语广播新闻与报纸新闻文体比较)8.Stylistic Features of News Reporting(英语新闻报道的文体风格)9.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Body Languages(中英手势语比较)

七.翻译研究

1.The Great Translator Yan Fu(伟大的翻译家严复)2.Gu Hongming: A Pioneer of Translating the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汉英翻译的先驱-------辜鸿铭)3.On the Principles of Equivalence in Literary Translation(论文学翻译中的等值原则)4.A Brief Comment on E.A.Nida’s Concept of Translation(浅谈奈达的翻译观)5.Cultural Gaps and Untranslatability(文化差异与不可预性)6.Translating and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翻译与背景知识)7.A Preliminary Study of Explanatory Translating(解释性翻译初探)8.Translating the English Articles into Chinese(英语冠词汉译)9.Translating the English Plural Nouns into Chinese(英语复数名词汉译)

10.Translating the Lengthy English Sentences into Chinese(英语长句汉译)11.On Translating English Book Titles into Chinese(谈英语书名汉译)12.Views o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Emma(关于汉译本《爱玛》的几点看法)13.A Reading of Fang Zhong’s Translation of The Canterbury Tales(读方重译《坎特伯雷故事集》)14.On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Some of Du Fu’s Poems(评杜甫诗歌英译)15.Translating the Titles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中国古典诗歌标题英译)

八.英语教学

1.The Application of Phonological/Syntactic/Semantic Theory to ELT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音位词/句法学/语音学理论在中国中学教学中的应用)2.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Structural/Transformational Linguistics to ELT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传统语言学/结构语言学/转换语言学在中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3.The Application of Theory of Behaviorism/ Cognitive Psychology to ELT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理论在中国中学教学法中的应用)4.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ragmatics/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话语分析理论应用)5.Teaching Grammar within a Communicative Framework(用交际法教语法)6.A Study on the Direct-Spelling Method(直接拼写法研究)7.Interaction in Oral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中的互动)8.On Developing English Reading Skills(论英语阅读技能的培养)9.Analysis of Teacher Talk in Classroom by Speech Act Theory(英语语言行为理论分析课堂教师话语)10.On the Effective Factors of the SLA and the Englishment on Teaching(论二语习得的情感因素及其教学的启示)

任务型教学法与3P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以下是我的大概构想 Introduction 2.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法、3P教学模式 3 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缺点 3.3P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4.两种教学模式运用到具体教学中的比较(高中英语课本)5.Conclusion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