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模块六《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案例分析优秀总结帖

模块六《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案例分析优秀总结帖



第一篇:模块六《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案例分析优秀总结帖

模块六《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案例分析优秀总结帖

1.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组的除了唐艳平没有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其他老师一致认为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教师、学生、家长。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在学生自评和互评中,学生本人既是被评价者,也是评价者,通过自评和互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家长是学生评价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与教师是共同教育学生的主体组成部分,他们的心是一致的,都想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家长与教师是评价学生中的核心人物,他们的关系是和谐的、目标是一致的。总之,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每一个教育者都有责任让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有意义的活动。

2.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我们组有五位老师都认为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的评价工具有:

(1)档案袋评价。杨老师为每个学生创建学习档案袋,指导学生在档案袋中每星期放入一张“进步卡”,每个月放入一张“阶段评价卡”,并要求学生从每一单元中收集至少一篇自己满意的作业放进文件夹。这种量化评价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不断引导学生对学习档案袋中的内容进行反思和交流,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2)量规评价如在《阶段评价卡》中,杨老师对每一项评价内容都分为a、b、c三类评价标准,分别对应3分、2分、1分。

另外,唐艳平老师没有对此问题进行分析,齐建会老师认为主要使用了量规、档案袋、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反思笔记五种评价工具。

3.你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教学评价设计的哪些原则?

此题我们组除了唐艳平老师外,其他六位老师都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教学评价设计的六个原则:目标性原则、关联性原则、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4.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哪些理念?

答:我们组的6位老师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以下新课程评价理念:

(1)评价的目的——促进发展:杨老师的这次的教学评价改革,正是为了促进班上学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2)评价的内容——综合化: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重视了知识以外的其他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

(3)评价的标准分层化:杨老师的评价标准,关注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标准结合实际分为不同层次,进行评价。

(4)评价的方式——多样化:杨老师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比如有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等。

(5)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杨老师建立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机制,以多渠道的信息反馈促进评价公正性和评价主体间的互动,促进了评价者的发展。

其中,李亚辉老师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5.你如何看待杨老师设计的教学评价方案?你认为有哪些优点和待改进的地方?

杨老师设计的教学评价方案,我们组的共识是:非常值得肯定和学习借鉴的,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关于教学评价的有益探索。这个方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理念,做到评价的内容综合化,评价的标准分层化,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家长等成为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监督、调节、诊断、鉴定和激励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改进的地方:

唐艳平老师:没有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齐建会老师:评价内容是否应该再丰富一些,如在进步卡的内容中增加平时是否看英语动画、杂志。在评价方式上是否可增加期中、期末测评的内容,在评价主体上是否可增加其他任课教师等。又比如家长的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表应具体化,好给学生指明方向,否则有些家长可能把握不好;另外,教师根据反馈改进评价的一些细节。因此,如何做到客观中肯而真正起到促进发展作用,而且评价后要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扬长避短,才能真正体现评价的功效,这些方面是评价的难点。

高文婧老师:评价的内容在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发展方面,还未做到足够的重视

李亚辉老师:还应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并且要做到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李谷玉老师:

1、评价的内容,虽然杨老师也能做到综合化,但对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还未做到足够的重视。

2、评价的方式,虽然杨老师已经尽量做到多样化,但还可以增加一些内容,比如,可以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3、整个评价方案实施结束以后,还需要对于评价方案进行再评价,也称“元评价”,即“在评价的过程中,为检讨评价方案,实施过程与结果,借以总结成功的经验和纠正评价工作之不足,而对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评价进行价值判断”。

郑颖新老师:在评价时间的把握上,在实施过程性评价,因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往往得占有不少时间;此外,评价中的主观性较强,评价后促进的体现也难以体现;如何做到客观中肯而真正起到促进发展作用,而且评价后要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之进行引导,使之扬长避短,才能真正体现评价的功效,这些方面是评价的难点,也是杨老师有待改进的地方。

张家玮老师:(1)充分借助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如建立学科教学博客、教师评价专用邮箱、或设计专用评价软件等,让教师、学生、家长通过上网进行评价;同时利用强大的数据统计软件excel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实现无纸化评价,降低管理成本,减轻工作量。

(2)增加评价指标,如“实践创新评价”等内容。(3)不要什么都要拿出来给学生或家长评价,有些评价还是要靠老师来把握,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缺乏一些评价标准和经验,容易造成主观的评价,结果就会有很大偏差。

虽然我们组的老师给的改进意见不进相同,这反映了我们组的老师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了反思,目的是使这个教学评价方案更适合学生的持续发展。

第二篇:模块六:《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 案例分析

模块六:《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案例分析

1.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教师、学生和家长,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教师、家长与学生是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家长与教师参与评价目的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

2.在杨老师的教学方案中使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答:在杨老师的教学方案中,我认为他主要是使用了量规评价和“档案袋”评价这两种评价工具。

3.你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教学评价设计的哪些原则?

答:我认为在这个案例里,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教学评价设计的目标性原则、关联性原则、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4.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哪些理念?

答:我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5.你如何看待杨老师设计的教学评价方案?你认为有哪些优点和待改进的地方?答:我认为杨老师设计的教学评价方案很好,把握了新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杨老师注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评价方式多元化,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

待改进的地方:我认为杨老师还应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并且要做到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篇:模块六《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必选案例分析

模块六《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必选案例分析

1、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老师、学生、家长。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虽然也作为评价者参与评价过程,但更多的是作为评价的监控者和组织者,但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学生。

2、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答: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以下几种评价量规和档案袋: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评价量规和档案袋评价两种评价工具。其中,评价量规主要是发给学生的三种卡片,包括进步卡、阶段评价卡、期末终结性评价卡。每张卡都有三种形式,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还有发给家长的三张评价表,分别为学期初的观察记录表,每月的月评表,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表。而档案袋则是让学生用来装卡片的。档案袋用于收集和保存装学生各种评价卡,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对学习档案袋中的内容进行反思,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交流。

3、你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教学评价设计的哪些原则?

答: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教学评价设计的六大原则:目标性原则、关联性原则、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4、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哪些理念?

答:体现的理念:

(1)评价的目的就是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2)评价的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

(3)评价的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4)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5)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5、你如何看待杨老师设计的教学评价方案?你认为有哪些优点和待改进的地方?

答:我觉得杨老师设计的这个教学评价方案比较好。我认为杨老师设计的这个教学评价方案中有以下优点:(1)确定了主要评价要素;(2)确定了主要评价指标;(3)设计了评价指标权重;((4)设计了量规的水平杨老师设计的这个教学评价方案在量规设计方面及在设计评价方案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方面有待改进,如在学生的评价卡、表上没有描述评价的具体要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流于形式。而在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表是一些概括性的语言,可操作性差。

我思考的问题是:评价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促进?如何保证学生不是应付了事?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这种评价方式能否说服学生和家长?家长认为:“这对考上好的学校有关吗,我否赞成!”?教学评价的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在教学之后,学习者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是否产生了如教学目标所期待的变化,这是要通过教学评价来回答的,离开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无法进行教学评价。

第四篇:《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 案例分析

《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 案例分析

1、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 主体:老师、学生和家长

关系: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是评价的监控者和组织者,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学生。

2、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答:

一、学生学习档案袋及学生文件夹

学生每星期在档案袋中放入一张“进步卡”,每个月放入一张“阶段评价卡”,学期放一张“期末终结性评价卡”来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

二、诊断性评价即学期初的《学生观察记录表》。

三、总结性评价,例如学期末终结性评价

四、:表现性评价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绩,激励表扬。

3、你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教学评价设计的哪些原则? 答:目标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4.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哪些理念?

答: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家长、教师和学生相结合。例如:杨老师共制作了三种卡片,包括进步卡、阶段评价卡、期末终结性评价卡。每张卡都有三种形式,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5.你如何看待杨老师设计的教学评价方案?你认为有哪些优点和待改进的地方?

答:我觉得杨老师设计的这个教学评价方案比较好。

优点:

一评价符合新课标要求;二确定了主要评价指标;三设计了评价指标权重;四设计了量规的水平。

缺点:

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表是一些概括性的语言,可操作性差。

第五篇:《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案例分析

《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案例分析

1、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哪些? 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教师、学生和家长,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杨老师使用了量规评价和档案袋评价两种评价工具。其中,评价量规的体现是发给学生的三种卡片,包括进步卡、阶段评价卡、期末终结性评价卡,还有发给家长的三张评价表,分别为学期初的《学生观察记录表》,家庭英语学习情况月调查表,以及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表;档案袋评价的体现是记录学生成长历程的学生档案袋。

3、你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教学评价设计的哪些原则?

我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价设计的六个原则:目标性原则、关联性原则、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4、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哪些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对教师和学生评价的两个维度上作出了根本性的调整,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也体现了这一理念:评价的目的——促进发展、评价的内容——综合化、评价的标准分层化、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5、你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有哪些优点和待改进的地方? 对于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法,我认为值得我们实行、推广,它的最大优点是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充分发挥导向、监督、调节、诊断、鉴定和激励作用,在最大限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只是在应试教育依然盛行的今天,那些评价的目标体系能否真正完全体现,因为我们往往更注重学生的成绩,分数代表了一切。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3/99489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