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谨防诈骗,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外国语学院开展“谨防诈骗,增强自我保护”主题班
会
近年来高校师生诈骗案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给师生带来的巨大的损失。为积极应对当前突出的诈骗犯罪,4月5日晚,外国语学院组织开展了关于“谨犯诈骗、传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主题班会。
班会上,各班班长团支书讲述了近期其他高校诈骗案件,例如:丢包诈骗、事故诈骗、买卖货物赚差价诈骗、中奖诈骗、传销诈骗等。在案件中,犯罪分子多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少,自我防范意识低的缺点对其进行诈骗。各班长提醒同学们要增强自我安全保护,谨防招聘骗局。接着,同学们纷纷抒发自己的感想,针对如何防骗,如何险中求救展开激烈的讨论。讨论后,大家学会了不少自我保护措施。
据悉,外国语学院开展安全主题班会,旨在进一步增强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大学生活。(外国语学院)
第二篇:提升安全防范意识,谨防电信诈骗
提升安全防范意识,谨防电信诈骗
最近,山东、广东等地先后发生三起学生遭遇电信诈骗案件,最终导致受害者猝死或自杀,在社会上掀起巨大波澜。如今,电信诈骗手段不断升级,骗子不仅掌握了精细的个人信息,甚至利用社会工程学的方式,我们越来越难以第一时间将诈骗识别出来。在这里,总结出一些可能出现的电信诈骗情况,希望各位遇到类似情形,多加小心,谨防诈骗。
1.“您涉嫌违法”
这种情况,骗子一般会冒充公安人员以“您涉嫌盗窃”“您涉嫌拐卖未成年儿童”等理由引起对方的恐惧心理,然后一步步诱使受害者进入汇款的环节,进行诈骗。
2.“账户出现异常”
骗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以银行系统升级,或是个人银行账户内金额异常需要冻结账户为由,并报出通过非法渠道获得的受害者银行账户信息获取对方信任,使受害者相信并按照他们的提示进行操作,往往让受害者遭受巨大的损失。
3.“购买的商品已无货,申请退款” 骗子掌握受害者的网购信息后,通过准确的描述购物信息来取得受害者的信任,从而套取受害者的银行卡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有时是直接用电话套取相关信息,或者让受害者打开钓鱼网站并手动填写相关信息。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同时泄露,骗子就顺利地将受害者账户中的钱转走。
4.“699元免费赠送苹果6S”
湖南警方通告了一起新型诈骗案,某诈骗团伙以“收取699元个人所得税,免费赠送苹果6S手机和700元电话卡”名义,向被害人寄送假冒、损坏手机或手机模具进行诈骗,两个月里先后诈骗受害群众数百人,诈骗金额数十万元。
5.“您乘坐的航班取消了”
手机订机票成了网络诈骗的又一渠道。骗子谎称改签退票等理由,引导受害者进入钓鱼网站或是通过虚假号码,布置下汇款的陷阱。有数据报告显示,这一诈骗类型高达44%,成为网络诈骗主流。骗子能够准确说出受害者的姓名、航班信息,多以可以获得改签补偿金的名义进行诈骗。
6.“请您及时领取新生儿补贴”
犯罪分子以领取新生儿补贴为由行骗,加之他们能说出受害人的详细信息,让受骗人信以为真。骗子在获取受害人银行账号之后,一般会要求受害人到ATM自动取款机操作,按照对方的“引导”进入英文操作界面。由于受害者看不懂ATM机上的英文提示,往往把转账程序当成输入验证码,最终上当。
信息泄露事件的频发,为电信诈骗提供了众多潜在受害者的资料,对于有可能成为电信诈骗对象的我们来说,必须要提升防诈骗的意识。翼火蛇安全提醒,在接到陌生电话后一定要提高警惕,提防有可能遇到的诈骗行为,如果是有关个人信息变动的情况,去正规渠道进行核实,不要轻易相信电话或是短信中的说明,同时牢记一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切勿贪小便宜,因小失大。
第三篇:谨防诈骗
有一妇女手提包被偷,里面有手机、银行卡、钱包等。20分钟后,她打通了老公的电话,告诉自己被偷的事。老公惊呼:“啊,我刚才收到你的短信,问咱家银行卡的密码,我立马就回了!”他们赶到银行时,被告知里面所有的钱都已被提走。小偷通过用偷来的手机发送短信给“亲爱的老公”而获取了密码,然后在短短20分钟内把钱取走了。提醒:不要在手机通讯录中暴露自己与联系人的关系,忌用“家电”、“老公”、“爸妈”等称呼。一律用名字,字越少越安全。个案2:
建行一同志转述:今天经过一栋大楼门口,门口有一提款机。有一个老伯,一直看着我走过他身边,突然叫住我,他说他不识字,拿一张银行卡要我帮他在大楼门口的自动提款机取钱。我回答我无法帮你取,叫警卫帮你。结果,他就回答我说不用了,继续找其他路人帮他取钱。朋友们要记住---取款机可是有摄影机耶。万一他说我抢劫或是偷他的提款卡,甚至他的卡片是偷来的,帮他领钱会在提款机留下影像,绝对会让你百口莫辩!我会警惕!是因为已有同事上当,目前仍官司缠身。
提醒:显然这是诈骗集团在找替身了!请立即传出去!骗案真是层出不穷,一不小心就会踏入陷阱,真是令人防不胜防!各位朋友在外多小心!个案3:
芍药居一业主,家中突然断电,看到窗户外别人家里都有电,就出门查看自家电表箱,打开门就被刀子顶着了--持刀入室抢劫....提醒:大家如果家里突然断电,不要贸然就开门查看,有猫眼的多观察一会门外动静,没猫眼的也隔着门静听一段时间,没有异常响动再开门.个案4:
各位女同胞们注意了!男同胞请叫自己的朋友注意了!这是最新骗局:新出的情况,一位上班的小姐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小孩子一直哭,很可怜,然后就过去问那小朋友怎么了,小朋友就跟那个小姐说:“我迷路了,可以请你带我回家吗?”然后拿一张纸条给她看,说那是他家地址。然后她就笨笨的带小孩子去了,一般人都有同情心,然后带到那个所谓小孩子的家里以后,她一按铃,门铃像是有高压电,就失去知觉了。醒来就被脱光光在一间空屋里,身边什么都没有了,她甚至连犯人长啥样子都没看见。
提醒:现在人犯案都是利用同情心啊,如果遇到类似这种的,千万别带他去,要带就带他到派出所去好了,走丢的小孩放到派出所一定没错啦,请通知身边所有女性,为了广大女士的安全,看完后麻烦给转发给所有人....个案5:
昨晚在金海里的工行自动取款机取钱时,后面来了个老妇女,问我能不能取钱,还说什么取款机有个键可能坏了,旁边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个小女孩,一直想往我身边挤,我也没在意,小孩子淘气嘛,可是过分的是她竟然把手朝出钞口放,准备拿我的钱了,我感觉不对劲了,立即把她推到一边,等着把钱取出来。之后我想了一下,她们俩给我设了个套:老妇女负责和我瞎聊,吸引我的注意力,小女孩趁我不注意时抢走我的钱!如果我不防备的话,钱说不定就被抢走了,这样的话,我就进套了:(一:我立即去追小女孩,去追回我的钱,可是谁又会相信一个小女孩能抢我一个大人的钱呢?更可怕的是站在我后面的老妇女将会取光我卡中所有的钱,因为我的卡还在取款机里面;二:我不立即去追小女孩,等拿到卡再追,到那时小女孩就无影无踪了,钱也就没了啊:(她们真的很“聪明”,很可耻的!!)提醒:大家注意了!到自动取款机取钱时一定要倍加小心!个案6:
我父母都退休在家。昨天上午,来一陌生中年人,说自己摩托车油开没了,加油站太远,摩托车又太重推不动,所以想问我父母要一个可乐瓶去买汽油,刚开口就说实在不行就出2、3元买一个空瓶好了。我母亲就拿了个空瓶给他,别说他还真从口袋里掏出钱来,不过是几张百元大钞,还让我父母找钱。我母亲顿生警觉,说算了,不过是一个空瓶而已。他非要把100元钱破开买下来,只不过还是那张百元大钞。好在我母亲尚未龙钟,也不是那种爱贪小便宜的人。实际上那几张百元大钞都是假钞。提醒:请老年朋友们千万小心,小心千万。个案7:
最近有人告诉我,他的朋友在晚上听到门口有婴儿在哭,不过当时已很晚了而且她认为这件事很奇怪,于是她打电话给110。110告诉她∶「无论如何,绝对不要开门。」这位女士表示那声音听起来象是婴儿爬到窗户附近哭,她担心婴儿会爬到街上,被车子碾过。110告诉她∶我们已派人前往,无论如何不能开门。警方认为这是一个连续杀人犯,利用婴儿哭声的录音带,诱使女性以为有人在外面遗弃婴儿,她们出门察看。虽然尚未证实此事,但是警方已接到许多女性打电话来说,她们晚上独自在家时,听到门外有婴儿的哭声,请将这个消息传给其他人。
提醒:不要因为听到婴儿的哭声而开门,感觉事情奇怪立即拨打110。
请严肃看待这篇文字!小心为妙!!
第四篇:大学生如何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近来,大学生被害新闻屡见不鲜。“海归大学生东莞传销窝里被打死”、“苏州女大学生辍学生下女儿,遭男友砸死后分尸”、“女大学生被拐的司机谋财害命”、“女孩送装病孕妇回家被奸杀后埋尸荒野”„„网络上报纸上,这类标题不绝于眼,令人心痛。
而这些事件的频频发生一方面的确让大家为被害者及其家庭感到惋惜,另一方面却也更是一种警示,告诉我们如今的大学生们自我防范意识显然还不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迫切需要提高。
那么如何来加强大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呢?我认为,首先还是要从各高校内部的安全防范教育做起。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较高,但毕竟缺乏社会经验,安全防范意识淡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校的安全防范教育却仍然不够全面、系统,尚未充分发挥教育职能。我们知道,大学校园相对于初高中来说,明显更加社会化、多样化、复杂化。相对应的,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因而,此时正是迫切需要集中加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时候。所以学校应当予以更高程度的重视,长期、系统并深入地开展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活动,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大型主题活动等方式,提高大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争取将危害可能性降至最低。毕竟,相比起学习及工作能力,生命更是最宝贵的财富。
另外,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必须自发主动地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切实加强防范能力。毕竟这个阶段的大学生们已经不再是需要父母师长们无时无刻护在羽翼下的小雏鸟了,他们都已长大,都已成人,都已要肩负起对家人、对社会的种种责任,若是连对自己的生命和财产都还无法负责,又怎么去承担肩上的那么多重担呢?因此,学习怎样去保护自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更是一份责任,一个承诺。而从哪个方面做起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自己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在种种大学生受害案例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大学生阅历太少,思想单纯,容易动恻隐之心,而这些同情心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后患无穷。所以应该让大学生多多走出家庭与学校为之营造的美好温室,到外面的世界亲身感受一下社会的残酷,开拓视野,培养实践能力,也锻炼了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不至于一踏上社会便无所适从,遭遇不测。其二,要增强法律意识,让大学生学会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总有一些学生,初入社会,急于通过一些兼职来证明自己或赚取零花钱,但是由于社会经验不够,法律意识不强,尝尝不通过合法程序,这就给许多不法分子造成可趁之机了,不仅可能因此上当受骗,没办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危险的是甚至可能使自己的人身安全都受到伤害。所以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大学生们才能够遵纪守法,避免一切不正当的行为,预防危险及犯罪,也能够在遇到突发状况后及时采取正确的合法途径解决,保护自己。
其三,要锻炼应变能力,在关键时刻尽可能避免伤害或将伤害减至最低。我们知道,如今社会鱼龙混杂,总有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埋伏在身边。而大学生毕竟社会经验不够,对这个社会的阴暗面与复杂面知之甚少,在社会上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即使防范能力再高,也难保不会突然身陷险境。在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若因为害怕慌了手脚,或者一味硬拼,不仅对自己没有任何益处,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在有限的条件下,与之周旋,用智慧摆脱坏人,避免不法伤害。这就需要我们在关键时刻保持清醒与冷静的头脑,牢记各类报警电话,巧妙求助路人,抓住机会随机应变,争取成功逃出。
大学生活是学生们由校园转向社会的一个重要步骤,隐患的确时时存在在周围,谁也不能保证能够永远避免这些灾祸,而父母和师长也都无法永远保护在左右,所以拥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刻不容缓的,当然这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多方指导,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提高警惕,以求能够平平安安,让新闻上能尽量少的出现更多让人心痛的大学生受害事件。
人文与传播学院 对外汉语专业
陆晓韵 120140400
第五篇:提醒中高考生提高防范意识 谨防招生骗局
提醒中高考生提高防范意识 谨防招生骗局
每年高考招生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也蠢蠢欲动,企图利用家长望子成龙,学生求学心切的心理,打着“高考招生”的幌子进行以牟取钱财为目的的招生诈骗活动,一些家长和考生往往难以识别真假,上当受骗。湖南万通汽修学校资深汽修专家潘教授提醒广大家长和考生提高防范意识,识别招生骗局。
谎称与学校领导有关系。不少不法分子自称与高校或招生办领导有关系,或者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吹嘘自己掌握“内部指标”、“机动名额”,只要交钱走关系就能够上大学,从而骗取家长及考生的钱财。
防范提醒:高校招录工作由省招办统一对社会公布,录取期间学校追加计划一律在教育部计划管理系统中调整,任何个人说自己手中有招生计划和名额都是不可能的。另外,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要达到规定的分数线,并经过省招办同意办理录取手续。混淆教育形式蒙骗。骗子故意混淆高考招生与其他学历教育招生的区别,将不够分数线的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远程网络教育班、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
防范提醒:网络教育、自考教育、成人教育等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入学门槛较低。网络教育、自考不需要参加统一高考、统一录取即可就读。
冒充高校人员行骗。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办人员,携带高校招生宣传资料,或者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假报名处和咨询电话,见了家长和考生之后,进行吹嘘,骗家长先付定金,然后逃之夭夭。
防范提醒: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信息,按志愿和分数由计算机来排序投档,任何人为因素都不能影响录取结果。
网络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编造虚假招生院校、虚假合作办学单位招揽生源。防范提醒:考生可通过教育部网站和“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查询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院校名单,在这个名单之外的各类办学机构均不具有相关资格。另外,李教授还提醒广大家长和考生不要轻易的把自己的身份证号和报名号告诉别人,谨防不法分子有机可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