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京籍孩子入学如何办理五证
非京籍孩子入学如何办理五证
1.暂住证,派出所办理
2.身份证,户口簿,你应该早就有
3.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大部分是没有和中介签订合同的;直接拿夫妻两个的暂住证去所在的居委会开个证明,居委会都知道怎么开,很简单:)
4.务工就业证明,有在公司或单位上班的,让公司开,主要是盖个章:格式如下:
务工就业证明
兹有我公司员工XXXX,系XX省 XX市XX乡人,身份证号
123456789000,从XXXX年X月至今在在我单位工作,是我公司正式员工,特此证明。
此致
XXXXXXXXXX公司(盖章)
20xx年 X月X日
5.无监护条件证明,到户口所在地的乡政府{民政上或者中心学校(就是管乡镇或街道中小学学校的教办室开)};让老家的亲戚朋友帮着办,先让大队开个证明,要不乡里或镇里可能不给你开,因为没法证明你自己呀,没法呀,社会主义特色,具体格式如下:
无监护条件证明
XXXX(孩子姓名),XXXX年XX月XX日出生,现处于法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阶段,因其父母均长期在北京务工,家乡无人监护,拟在贵地其父母身边就近入学就读,便于对小孩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有效监护,望贵地教育管理部门给予安排就读。
此致
敬礼
乡镇政府(街道办)盖章
6.拿到上面的五证后,马上去你现在所租房的居住地街道办(不是居委会),开个借读证明。
7.拿到借读证后,自己去联系学校,
第二篇:非京籍学生借读需“五证”
非京籍学生借读需“五证” 北京中考网:非京籍的学生如果想在北京借读的话,必要要手续齐全,那么大致都需要什么证件呢?请注意以下五证: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证明、证件
第三篇:北京各区县五证要求细则 非京籍家长面临
北京各区县五证要求细则 非京籍家长面临“三难” 北京市小学入学信息采集工作即将结束。据记者了解,北京市户籍适龄儿童今年将根据划片实现就近入学,而非京籍家长虽按要求“五证”俱全,但要顺利为孩子取得学籍却并非易事。
去年,教育部要求给全国2亿中小学生设定唯一的学籍号,学籍号将影响一系列的升学考试。今年,北京符合幼升小条件的适龄儿童都要参加入学信息采集获得学籍号。5月31日采集截止,不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原则上无法入学,也无法获得学籍。
非京籍家长面临“三难”
根据北京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非京籍适龄儿童要在本市上学,父母需提供“五证”,即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证明。为此,各区县4月发布“五证”审核细则。记者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信息发现,今年各区县在细则上“尺度”有松有紧,归纳起来非京籍孩子入学主要面临“三难”。
一是部分区县明确要求父母双方都要在本区县就业,也有的区县虽然没有明确要求,但却存在这种倾向。记者以家长身份咨询了石景山、丰台入学政策,据了解,各街道办事处将根据片区学位紧张程度,确定是否需要父母双方同时在京或在本区县就业。
二是多个区县要求非京籍父母在本区县就业、居住,其中丰台区还要求父母双方暂住证是今年3月1日前办理完的。记者获悉,家住海淀区的孟先生在京7年,他的暂住证是今年3月14日办理下来的,但晚于规定的3月1日,因此没能通过审核。对于政府相关部门没有提前告知具体要求,他表示很不满。
三是部分区县虽然不要求非京籍父母在本区工作,但要求在本区居住。相较之下,这种要求还算是宽松的。据了解,今年通州区幼升小“五证”审核细则对于家长缴纳社保的地点有明确要求,必须“在我区”,而现实情况是,通州区大部分非京籍家长在其他区工作和缴纳社保。
选择留守家乡还是放弃学籍
目前,仍有一些非京籍家长“五证”没能通过审核。对此,中央教科所研究院储朝晖表示不太理解北京各区县教委在采集信息前一个月才临时出台五证审核细则的做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说,同城孩子要享受公平的求学机会,需要建立市一级的经费保障制度来“保驾护航”。
两位专家均表示,如果非京籍家长不能通过审核获得学籍,可能就得送孩子回户籍所在地读书,令他们成为留守儿童;如果孩子一定要留在北京读书,可能只能选择没有办学资质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而这些学校只是给孩子一个求学机会,并不能给孩子学籍,还面临着被政府取缔的风险;如果不做前两种选择,这些家庭的孩子将面临辍学。(责任编辑:王淼)
本文相关推荐
2014年非京籍小学入学...非京籍户口入学五证 2014年非京籍海淀五证审核 非京籍五证办理顺序。
第四篇:非京籍办护照
非京籍老少可在京办护照
2013年06月28日03:24京华时报 微博 我有话说
昨天,根据公安部部署,自今年7月1日起,京籍人员的非本地户籍的配偶、不满16周岁的子女;非京籍在京就业就学人员配偶、不满16周岁的子女;及非京籍60周岁以上老人,均可在京办理护照。
此前,在去年9月1日,本市已实行非京籍就业人员及在京高等院校大学生提交相关证明,即可在京办理出入境手续的政策。
■新规
非户籍地居民可就近办护照
根据公安部部署,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非户籍地居民就近办理出入境证件的便民利民措施。符合条件的人员可持法律、法规规定的申请材料以及相关证明材料,向有关地方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交普通护照、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的申请。
公安部授权非户籍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代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接收申请材料,并制作出入境证件。出入境证件申请仍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审批。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在受理申请后的30日内签发出入境证件。被告知不予签发出入境证件的申请人,依法享有在户籍所在地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对于弄虚作假骗领出入境证件的申请人,公安机关将依法处理。
■条件
60岁以上老人须常住6个月
◎实施人群:年龄在60周岁(含)以上,且在非户籍地居住6个月(含)以上的内地居民(登记备案国家工作人员除外)。
◎需交材料:本人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以及居住地公安机关出具的居住6个月(含)以上的证明(包括居住证、暂住证等)。申请赴台出入境证件还需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京籍人员非京籍配偶可办证
◎实施人群:本市户籍人员的非本市户籍的配偶、未满16周岁的子女(登记备案国家工作人员除外)。◎提交材料:本人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以及双方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申请赴台出入境证件还需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非京籍就业者子女常住半年
◎实施人群:非本市户籍的就业和就学人员及其配偶、未满16周岁的子女(登记备案国家工作人员除外)。◎提交材料: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就业人员还需提交社保部门出具的在就业地连续一年以上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明;就学人员还需提交就读院校出具的在学证明;上述人员的配偶、子女还需提交居住地公安机关出具的居住6个月(含)以上的证明(包括居住证、暂住证等),如其户口簿不能证明亲属关系,则需提交其他证明材料。申请赴台出入境证件还需提交与申请事由相应的证明材料。
非京籍常住可就近换补证件
◎实施人群:在非户籍地居住6个月(含)以上,且需要换发、补发普通护照、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以及申请再次赴台同类签注的内地居民(登记备案国家工作人员除外)。
◎提交材料:本人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以及居住地公安机关出具的居住6个月(含)以上的证明(包括居住证、暂住证等)。申请赴台出入境证件还需提交与申请事由相应的证明材料。
■实施范围
实施异地可申请护照城市(43个)
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杭州、宁波、温州、嘉兴、舟山、合肥、福州、厦门、泉州、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株洲、湘潭、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西安
实施异地可申请台湾通行证城市(31个)
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西安
第五篇:入学五证
所谓“5”指的是非深圳户口在深圳读书需要提供“5证”:一是适龄儿童转学学生的出生证、父母原籍户口本、深圳居住证或暂住证;二是房产证明,无房产者由打工者所在街道办房屋租赁管理所提供租房合同登记、备案材料等;三是就业和社保证明,或者本市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副本等证明;四是打工者现居住地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材料;五是原户籍地乡(镇)以上教育管理部门出具的就学联系函,或学校开具的转学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