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徐州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要求

徐州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要求



第一篇:徐州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要求

徐州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要求

毕业论文是数学专业本科生学习期间需要完成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是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步骤。为了做好数学科学学院函授本科生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工作,特作如下规定。

一、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体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研究或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题目应难易适度,分量得当,原则上一个学生一个题目。

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研究报告等,论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论证必须符合科学性、逻辑性。要求学生在文献检索过程中,必须收集尽可能完整、充分的数据、文献资料;所设计的论证方案、实验方法和步骤切实可行;有一定的新见解,能够体现独立思维、独立工作和创新精神。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1)文字通顺、书写规范、表述准确、言简意明;(2)具有思想性、科学性;(3)倡导独立思考、杜绝抄袭和尽可能减少雷同。根据数学专业的特点,学生论文篇幅不要求过长。学术论文字数每篇以3000~5000字为宜;教育心得、综述报告和教学教改设想论文字数每篇以4000 ~6000字为宜;对具有重要成果和重要发现的论文不作论文字数和篇幅的限制。按现行刊物所要求的格式,一篇完整的论文应包括如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正文之前

(1)题目:10~20字,论文题目要体现文章主题;

(2)作者、作者所在单位:签署论文作者真实姓名和学校;

(3)摘要(中文):要求给出100~300字的论文摘要,集中叙述该论文的主要论点、主要结果、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4)关键词:列出论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条3~5条;

第二部分正文

(1)引言;

(2)主要结论和必要的论证。(可分成若干节讨论)

第三部分参考文献

列举出与所写论文有密切关系的参考书和参考文献,并依论文引用的先后次序编号,每篇毕业论文后的参考书和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条(要有一定数量的研究论文)。注意书写的规范性。例1:[1] 陈世明.一类半线性双调和方程的整体解[J].应用数学,1994, 7(1): 8592.说明:其中,[1]是文献出现的序号,陈世明是作者名,“一类半线性双调和方程的整体解”是论文的题目,“应用数学”是杂志的名称,[J]表示杂志,“1994,7(1):8592”表示发表的年分,卷(期)、(起止)页码。

例2:[3] 华罗庚.数论导引[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5.说明:其中,[3]是文献出现的序号,华罗庚是作者名,“数论导引”是书名,其后加[M]表示这是一本书,“北京:科学出版社”表示出版地点和出版社, “1985”表示出版的年分。1

二、毕业论文的排版以及格式

数学科学学院函授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

排版要求A4纸排版、打印。

1)论文题目(限20字,小二号字,宋体加粗)

2)姓名学号(小四号字,宋体,居中,姓名与学号之间空两个汉字距离)

3)作者单位:(所在学校名称 邮编)

(五号字,宋体,居中)

4)摘要(不超过200字,小五号,宋体,“摘要”字样加粗,与摘要内容之间空一个汉字距离)

5)关键词(3至5个,小五号,宋体,“关键词”字样加粗,与关键词内容之间空一个汉字距离,关键词之间用“;”号)

6)正文(3000字以上,五号字,宋体)

小标题用小四号字,宋体加粗,居左;内容部分用五号字,宋体;公式用WORD中

公式编辑器标准大小,数学式子如单列则应居中;定义、定理、引理、命题、推论等

均要加粗;图表清晰。

7)参考文献(小四号字,宋体加粗,居中)

题号用[1] [2],与后面内容空一个汉字距离,统一用五号字,格式为:

[1]郭大钧,孙经先.抽象空间常微分方程[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36--57.[2]Amann H.Fixed point equations and nonlinear eigenvalue problems in ordered Banach

spaces[J].SIAM, Review,1976,18(4): 620--709.[3]陈世明.一类半线性双调和方程的整体解[J].应用数学,1994,7(1):85--92.注意:句号一律用实心点“.”;论文必须有页码;单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正文与关键词之间空一行;参考文献与正文之间空一行;行间距采用1.5倍。

顺序如下:

题目

姓名

(单位名称邮编)

摘要:

关键词:标题1

1.1小标题1

1.2小标题2标题2

2.1 小标题1

2.2小标题2

[参考文献]

[1]

[2]

第二篇:(本科)函授、夜大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安徽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函授、夜大

专升本科各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1、学生应在选题范围内选定论文题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选题;可直接选用参考选题,也可将某一参考选题的某一部分作为论文选题。

2、论文的基本结构及组成部分:(1)论文题目;(2)站名、学号、姓名;(3)写作提纲;(4)内容摘要(300字左右);(5)关键词(3—5个);(6)正文(字数要求在5000字以上);(7)注释(脚注);(8)参考文献。

3、论文行文要规范,排版要整洁美观,一律用A4纸打印,打印后加封面装订成册,并在封面上注明论文题目、函授站名、学号和姓名。具体要求如下:

字体:标题为三号字黑体,正文为小四号字宋体,段落行距为1.5倍; 页面设置:上3.5、下2.5、左3.5、右2.5。

4、论文写作可适当参考他人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但严禁抄袭,对于论文抄袭者,不准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成绩判为不及格。

5、写作过程中如欲改换毕业论文选题,必须与指导教师联系,并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否则无效。

6、学生必须妥善保管“毕业论文指导意见表”,按照教师的指导意见进行修改后,再将此表随修改后的论文交还指导教师,否则,指导教师不予审阅。

7、修改后的论文作为答辩时使用的最后文章,答辩前不得再更换论文。

8、学生应按规定时间直接与指导教师联系(电话或电子邮箱),根据指导教师要求安排毕业论文相关工作。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安徽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教学管理科

安徽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函授(夜大)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专业:——————————————————————————————

学号:——————————————————————————————

姓名:——————————————————————————————

函 授 站:——————————————————————————————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二〇年月日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2、现代管理理论热点问题研究

3、消费者行为研究

4、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5、品牌延伸的问题及对策

6、产业链上的价值链分析

7、企业竞争力问题探讨

8、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9、论企业战略联盟

10、组织发展与变革

11、品牌策略探讨

12、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

13、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14、试论发展中小企业的若干问题

15、我国家电企业价格战的实证分析

16、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和对策

17、我国零售业的业态创新研究

18、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及对策研究

19、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管理与企业家激励机制研究

20、企业集群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

21、农村金融改革的路途选择

22、论管理创新

2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家素质

24、如何构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25、中小企业发展:思考与对策

26、CEO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27、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8、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可控因素风险分析

29、我国农业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

30、企业营销网络建设和管理问题

31、电子商务的应用与模式研究

32、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33、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

34、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研究

35、中部地区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36、对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全方位思考

37、关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问题研究

38、企业成长研究

39、知识管理研究

40、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设计

41、企业的社会责任

42、网络经济时代的管理变革

43、管理层收购研究

44、全球化背景下我国IT企业的发展战略

45、MRP在我国企业的运用

46、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功能的若干思考

47、国外建设新农村的实践及借鉴研究

48、中外农业支持政策的比较研究

49、创新农村教育与增长农民收入问题

50、农地保护制度探讨

51、培育新型农民问题研究

52、新阶段“三农”问题研究

53、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问题探讨

54、绿化消费问题研究

55、制约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因素分析

56、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及其思考

第三篇:美术函授本科毕业论文

美术学、艺术设计本科函授毕业论文选题库(学生可根据选题范围拟定具体论文题目,也可超出选题范围自定题目)

教学类

1.浅谈中学美术教学课堂组织

2.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3.怎样利用绘图软件上好美术课

4.高考中色彩的教学

5.美术教学中课程内容的改革探索

6.美术课中思想教育的实践

7.校园美术比赛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8.网络环境下美术教学新模式

9.图案课在审美教学中的作用

10.美育在整个学生教育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11.怎样让学生在美育方面得到发展

12.从一次全校性美术大赛得到的启迪

13.探索学生文化课与美术课的关系

绘画、设计类

14.南宋与北宋两时期工笔画特色

15.浅析范宽《溪山行旅图》

16.中国山水画的起源

17.刘海粟及中国美术教育

18.从齐白石的《虾》看其艺术特色

19.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历程

20.油画中的写意性探索

21.西画中的线与中国画中的线

22.凡高绘画艺术中的表现主义特性

23.绘画的心理与画面迹象

24.探索电脑绘画与传统绘画的关系

25.封面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26.创意图形的表现方法

27.室内设计中空间的分割

28.女书与图案设计

29.达达主义在设计史上的地位

第四篇:英语本科函授毕业论文

目录

一、教师是美的传播者„„„„„„„„„„„„„„„„„„„(2)

(一)、教师的语言美„„„„„„„„„„„„„„„„„„(2)

(二)、教师的体态美„„„„„„„„„„„„„„„„„„(3)

(三)、教师的板书美„„„„„„„„„„„„„„„„„„(4)

二、学生是美的实践者„„„„„„„„„„„„„„„„„„„(4)

(一)、在音乐中欣赏美„„„„„„„„„„„„„„„„„(4)

(二)、在环境中鉴赏美„„„„„„„„„„„„„„„„„(5)

(三)、在教材中感悟美„„„„„„„„„„„„„„„„„(5)

(四)、在情景中感受美„„„„„„„„„„„„„„„„„(5)

(五)、在活动中体验美„„„„„„„„„„„„„„„„„(6)结语„„„„„„„„„„„„„„„„„„„„„„„„„(6)参考文献„„„„„„„„„„„„„„„„„„„„„„„„„(7)

优化课堂 渗透美育教学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讨

【内容提要】在新一轮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国家推出的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英语课程内容和目标做了如下表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今,农村的英语教学还是比较传统、比较落后,远远不能让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也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外语的“甜头”,久而久之,英语就变成了增加学生学习的压力的另一因素。如此的英语教学远远跟不上现代社会对它的要求。所以,在我们的农村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是有意识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去进行教学改革。利用我们教师自身的语言美、教态美、板书美来提高教学质量,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情景中得到学习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因此,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美育教学。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既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特别要抓住主阵地——优化课堂,渗透美育。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所以美育也是小学生最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教育。

【关键词】鉴赏探讨优化渗透美育教学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感受美,欣赏美,让学生始终对英语保持浓厚的兴趣。下面我就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美育内容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一)、教师的语言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教师的语言是一种

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同时,相应的“体太语”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

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

1、语言要风趣,有幽默感。英语教师不应总板着面孔上课,这样会让小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容易走神。也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英语老师应是先把自己的姿态、神情放松,然后再进行教学。而笑是让课堂气氛活跃的最佳手段,笑是学生与老师的感情激流的浪花,课堂里常有笑的细流在潜动,这样会让师生感情更加融洽,课堂气氛更活跃,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讲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2、语言要新鲜。青少年学生具有好奇好新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主动探求活动。语言新鲜,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语言要优美。爱美是人的天性。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自然美、人文美能打动学生心灵,教师优美的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二)、教师的教态美

要实现美育教学,首先要增强外语教师的审美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态度端庄大方、热情活泼,衣着美观得体,既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又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教态美包括仪容、风度、神情、目光、姿势和举手投足等等。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小英课本知识接近生活,情景性强,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百花园,犹如一个大舞台,老师与快乐的小朋友在舞台上尽情饰演着来自生活的角色。英语教师们必须集言语、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于一堂,全方位地给学生施加影响,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使英语课充满阳光!每当上课铃响,英语老师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并亲切地向学生问候:“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 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可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说:“Excellent!Good job!” 然后点头致谢:“Thank you very much.”反之,则摇摇头或摆摆手并鼓励学生:“Try next time.”

(三)、教师的板书美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是对教材的一种艺术再创造。板书设计要文字精练,一目了然,运用和谐的色彩,图形、表格等构图清晰。创造板书的形式美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应。板书形式的美,顺应了学生喜新、好奇心理,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生发美的思索。科学实践证明,人对不同色彩的注意程度是截然不同的。色彩搭配合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单调的色彩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厌倦情绪。精心设计的色彩搭配、和谐美观的板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也是课堂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平时授课时我通常用黄色笔强调某一词,用同一色笔书写同一规律的知识。这种习惯有利于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学生是美的实践者

(一)、在音乐中欣赏美

音乐是最能直接感动人的艺术。音乐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陶冶儿童的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就应该把音乐引入课堂。与音乐课堂教学相比较,可以发现这两门学科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如:听音、模仿、歌曲训练等。可见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上它们也必然有很多的共同之处。教授根据课文内容重点编写的歌曲、韵文、小诗时、让学生边唱边跳,或边说边动,在优美的韵律中,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课堂教学内容也因此较易为学生所掌握。比如教学英语数字时,可以借助“Ten Little Indians”来帮助他们掌握。另外还借用一些熟悉的曲调(如“Two Tigers”等)让学生自编歌曲。伴着悦耳的音乐节奏吟诵感受音乐美,领悟语言的艺术特色,培养一定的欣赏能力。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旋律优美、内容健康的英文歌曲,在音乐美的熏陶中复习掌握新知识。所以,在新的英语新课程改革中,新的教材又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向全能方面发展。不但要有唱歌的基本功,而且还要有表演、绘画等基本功。

(二)、在环境中鉴赏美

一个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环境能让学生愉快地享受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一直认为英语教师应该有一个固定教室,有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让自己的教室变成美丽的“大花园”,用一些非常漂亮的图画配上简单易懂的英文说明来装饰教室,让学生有意无意地看或者读,在美丽的图片的吸引下把英语单词和图画结合起来记忆,这样不仅记忆的效果会比较好,而且也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这样会在无意中增强了学生的瞬间记忆。比如,在教pretty时,我特意用几盆可爱的鲜花布置了教室,还从家里拿来了一把小巧玲珑的伞,一些可爱的动物玩具,美丽的物品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我就趁势问学生:Is it pretty?这样结合实物学单词效果是相当好的。再如,我在教授picture时,把很多美丽的照片贴在教室四周,学生兴致很高,于是抓住机会,问What is this ? It's a picture.然后师生问答,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这个单词,还美美地饱了一次眼福,这样的学习学生怎能不喜欢呢?另外,我也会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美术作品,再配上合理的英文说明在教室进行展示,换一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这样,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富有情趣的氛围下去感受、去表达,使教学增添了活力,使教学变“单调”为“多彩”。

(三)、在教材中感悟美

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但这美丽远远抵挡不住教材灵魂的魅力,在这教材里面学生可以接触到许多外国的新鲜事物。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知道了深受欧美人喜爱的hot dog, hamburger, salad, 学会了去McDonald’s吃快餐可以礼貌地说“May I have„?” 在得到帮助时不忘说声“Thank you!”给人造成麻烦时道声“Excuse me.”别人有困难时,主动询问“Can I help you?”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声:“That’sOK.” 进别人房间要说“ May I come in ?”初次见面,要说 Nice to meet you.How do you do!这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不正是教材的翻版吗?礼貌礼仪教育在英语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礼仪修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英国和中国文化虽然相却甚远,但也都是礼仪之邦。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礼仪和言谈举止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一大任务。

(四)、在情景中感受美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迅速排除难点,把握重点,掌握英语知识,这种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在教学中,通过色彩、背景、音响效果等,通过学生的表演,真实地表现人物活动场景。如教学设备较落后的学校,则是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设备来创设教学情景,让

学生离开课本,进行组与组、男生与女生、同桌间的学生来进行角色扮演。因为表演者和观赏者都是审美的主体,都能从中感受和鉴赏美,学会创造美。教学中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充分利用教具、体态语、动画等,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形象、富有感染的情境界中去,让学生直观感受美。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中美和趣味性的因素,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美育融于英语知识学习之中。比如每个单元的Story time,虽然它的趣味性、情景性比较强,但仅靠老师的语言描述仍是不够的,于是我就利用动画画面,录音带的音响效果等来增强学生的形象感受。让学生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创设不同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将其表演出来,这样,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听说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五)、在活动中体验美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各种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在课堂里可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把单调的语言个体转化为具有生动形象的艺术个体,边听边做,边说边做,在发展听力、训练口语、培养创造性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比如在学水果、动物等名称时,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或边听边画;在学时间的表达时、让学生做一只钟的模型,边拔动时针分针边练习句型;在学习家庭成员名称时,让学生做一做指偶,互相玩一玩,猜一猜„„在这些活动中,会画会做的小朋友总是特别受到大家的注目,而其他孩子们从他们那儿既能学到如何用英语自由表达,又能欣赏优美的艺术品,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正蕴含于这一次次的教学活动中。

美无处不在。美育的实施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进而创造出美,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结语我们提出优化课堂、渗透美育教学的新型英语教学并不意味着我们把以前的英语教学斥之为传统英语教学而一概否定。如同我们讨论素质教育一样。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现行教育就是应试教育,现行教育有着许多优良的传统与好的作法,但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倡素质教育是一个完善性的口号。探索新型英语教学也是一个完善性的口号,而不是一个否定的批判性口号。新型英语教学是现行英语教学的进步与发展。它不否定现行英语教学的优良传统和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总结多年来我们英语教学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只有带着广泛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本文提出的新型英语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的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2.《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3.杜 威:《民主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吴也显主编《小学生学习方法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函授本科论文要求及

贵州师范大学

毕业论文

题 目:专 业:(填本科专业姓 名:指导教师:(化学教育的填张国义晗嵩)

学 号:(不填)完成时间:

化学教育或生物教育)

生物教育的填邓

2012年6月30日 论文题目(居中,三号字,宋体,加粗)

姓名(居中,宋体,四号字)

(贵州师范大学

2010级****专业)(居中,五号,宋体)

摘要:250—300字左右(仿宋,五号字),字间距15磅 关键词:至少3个,中间用“;”隔开 英文翻译:(从题目到关键词都要翻译)

正文(小标题用4号字,内容用小4号字,都用宋体,每段台头须空两格)

参考文献:(至少3个,仿宋,5号字)

范文如下:

贵州师范大学

题 目:专 业:化学教育姓 名:吕其林指导教师:张国义学 号:完成时间:毕业论文

如何开展化学双语教学

2012年6月30日

如何开展化学双语教学

吕 其 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10级化学教育本科)

摘 要:搞好化学双语教学,关键是师生之间要勇敢地闯化学术语关;在课堂上,师生之间要有情感交流及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应该善于用外语之类的词来表扬学生,这样有利于提高化学双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双语教学;术语关;情感交流

“双语”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语言学术语,英语译为“bilingualism”,我国民族语言学家马学良,戴广厦教授认为应从下面四个方面去理解“双语”。

第一、该现象大多出现在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民族之间为了交际的需要,许多民族(特别是人口较少的民族)除了掌握本族语言外,还要掌握另一种使用范围较多的语言,否则就无法同其他民族交流和联系,也不能使自身得到顺利发展。由此,双语现象是适应多民族国家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为了解决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而形成的,它的存在有利于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第二、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所处的社会条件以及社会发展的情况不相同,双语现象的发展也不平衡。有的地方双语现象已普及全民族或一个民族的大部分;而有的地方可能只存在于一部分人中。

第三、双语就是语言使用的结果表现出的共同现象而言的,即指使用语言的状况,形成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如地理环境,社会变化、搬迁、移民等,甚至还包括殖民统治,民族压迫等政治因素,但造成双语现象的主要原因则是民族接近和民族交流。

第四、所谓“操双语者”是指已具有熟练掌握两种以上语言的能力的人,这种能力的形成,是由社会环境和社会需要决定的 [1-2]。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与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广泛,社会双语教育又赋予了更新,更广的涵义。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双语教育过程中主要的教学语言是学生的第一语言,但另一种语言的有关知识在教育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给予介绍;在教学标准上可能相当高,要求学生充分学习这种语言,以便达到某些目的。在这里教育目标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他们社会的与专业的潜力。所谓“双语人才” 就是能够同时在两种不同语言环境下,熟练运用母语和一门外语的专业人才。随着网络的出现,全球人就变成了同一村的村民,而在地球村里,民族繁多、言语各异如果东村说的话西村听不懂,而西村说的话东村听不懂,那么地球村就成哑巴村,所以地球村必须有大家公用的共同语,而英语已经事实上成为地球村的共同语,所以学好英语是想在地球自下而上和发展所必须的。但所谓的学好英语不光是学好英语,也不光是学好语法、词汇,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英语的语言氛围,所以英语渗透到各学科的老婆子是非常有必须的:一来既可以学到学科知识,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英国人的思维方式;二来又可以提高英语听说能力。过去不少教师、学生抱怨,学英语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如今,师生间用英语传递信息,等于又添了几节英语,听说课,这种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现在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事物瞬息万变,只有以最快的速度洞悉最新的消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化学也是如此,许许多多新的成果往往是英文版的,如果你能看懂,那么你就比别人更早的了解到化学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进展,以便在此基础上作更新的研究,从而更快的推动化学在这领域的发展,否则,等你看到了翻译过来的中文版后再去做研究,刚已耽误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所以,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双语教学的引入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外中学化学的教学情况,以便和我国教材相比较,从而取长补短,更好地来完善我们的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双语教学的发展在我国的确是一个起步阶段,各地都有一些学校有一些老师的探索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也确定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课前老师死背教案,学生背答案,课堂上师生双方用英语表演一番,应付一下观摩者的现象的确存在,甚至为 “面子”和“学校声誉”还有让英语教师来表演倾泄这双语课的现象。但是我们怎样来搞好化学双语教学呢?我们应该从以下面几个方面来讲:

一、双语教学首先要闯化学术语关

《高中化学》(人教版)的英语版课本,其中的句子大部分是简单句,而且其时态基本为一般现在时,单从英语的角度来说,并不难。教材在经中文版翻译成英语版时的排版,布局甚至图案、段落、格式等,中文版与英文版都是基本一致,如果学生手里有本中文版教材时,那么要看明白英文版并不难,但是要用英语讲来就必须首先要将化学术语难关问过去。

1、元素符号关

大家都知道化学元素符合是县全世界通用的化学用语,使用这种各国统一的化学用语,对相互进行文化交流会带来极大的方便。有些元素符合通常用该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并正体。如果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在第一个字母的后面加上第二个字母(小写)来区别。例如用“K”,表示钾(Kalium)元素,用“Ca”表示钙(Calcium)元素。而双语教学要求我们用英文来表示元素,名称、英文与拉丁语表示某一元素有的单词相同:例如“钙”的英文与拉丁文都是“Calcium”,有的单词不同,例如:拉丁文表示/钾元素的单词为“Kalium”,而英文表示钾元素的单词为“Potassium”,所以通过这两个实例的说明,就必然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化学双语教学时,要指出该元素的英文写法及读法。

学生们在中学能背出1-36号元素,不过背出的是中文的元素名称。一旦我们教师写出相应的英文化学元素名称,大家有可能会目瞪口呆只看到黑板上的英文,鸦鹊无声,谁也不知道该英文是什么意思?例如:Hydrogen(氢)、Helium(氦)、Lithium(锂)、Beryllium(钠)、Boron(硼)、Carbon(碳)、Nitrogen(氮)、Oxygen(氧)、Fluorine(氟)、Neon(氖)等等,所以进行化学双语教学时,就必须要闯元素关。大家知道,化学上的物质大都是用元素符号来代替,故进行化学双语教学中元素符号是关键。

在我们教师进行化学双语教学时,要善于帮助学生找规律,例如:金属元素大部分以—ium结尾,例如:钠(Sodium),镁(Magnesium)、钙(Calcium)等等;但也有例外,铁元素为Iron,锡为Tin,铅为Lead等等;这些就不是以——ium结尾它们却是金属;并且氦(Helium)以——ium结尾不是金属,类似的还有硒(Selenium),碲(Tellurium)等。

尽管元素符号通常用该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有的要加上第二个字母)来表示,但我们也发现大部分元素符号同元素名称的英语单词第一个字母(有的要加上第二个字母)相同,例如:Si(Silicon)、P(phosphorus)、Ca(Calcium)等,前面列举的1—10号元素也确有此规律。但也有例外,例如钾K(Potassium),铅Pb(Lead)等。这充分说明元素符号并不是完全从英语名称中缩写而来。

2、分子式关

分子式在双语教学中也是重要的一关,有些单质分子或同元素名称相同。例如H2(Hydrogen)、O2(Oxygen)、Cu(Copper)、Zn(zinc)、Cl2(chlorine)等。

氧化物的单词为Oxide,例如:Cuo(Copper oxide)等。二氧化物的单词为Dioxide,例如CO2(Carbon Dioxde)、SO2(Sulfur Dioxide)、MnO2(Mangnaese Dioxide)等,一氧化物的单词为Monxide,例如:CO(Carbon Monoxide)等。

氯化物的单词为Chloride,例如:KCL(Potassium chloride),Nacl(sodium Chloride)、Zncl2(zinc chloride)、Cucl2(Copper chloride)等。

氢化物的单词为Hydrogen、例如:H2S(Hydrogen Sulphide)、H2O2(Hydrogen Peroxide)、H2O(Hydrogen Oxide),H +(Hydrogen Ion)等。

众所周知,铁(Iron)常见有正二价铁和正三价铁、正二价铁为Ferrous,例如:Ferrous chbride(FeCl2)、Ferrous oxide(FeO)等;正三价铁为Ferric,Ferric Chloride(FeCl3)、Ferric Oxide(Fe2O3)等。硫化物的单词为Sulphide,例如:Na2S(Sodllum Sulphide)等;硫酸盐的单词为Sulphate,例如:Na2SO(等;亚硫酸盐的单词为Sulphite,4Sodium Sulphate)例如:Na2SO3(Sodium Sulphite)等。

氯酸钾的单词为Chlorate,例如:Sulfuric Acid(硫酸)、Hydrochlorichloric Acid(HCl),Hydrochloride(HCl气体)、Nitric Acid(HNO3)、Hydrosulphnric Acid(氢硫酸)、Hydrogen Sulfide(H2S气体)等。

碱的单词为Base,氢氧化物为Hydroxide,例如:Sodium Hydroxide(NaOH)、Potassium Hydroxide(KOH)等。

3、化学方程式关

《化学》(1、教版高中)的英语版课本中有许多化学方程式,英语版中的许多化学方程式同中文版的写法基本一致,但读起来却不一样,如果我们教师用双语讲解课程,分子式英语关过了,用英语讲解化学方程式就容易了。现列举几个化学方程式为例,让大家熟悉化学方程式是怎样用英语表达的。

C + O2=CO2(Carbon reacts with oxygen and give off carbon dioxide under light)

Zn + 2HCl == ZnCl2 + H2↑(zinc reacts with hydrochloric acid forms zinc Chloride and hydrogen)

NaOH + HCl == NaCl + H2O(Sodium hydroxide reacts with hydrochloric acid forms sodium chloride and water).2KClO3 = 2KCl + 3O2(Potassium chlorate decomposcs(分解),potassium chloride and oxygen under heated , and catalyst is manganese dioxide).二、双语教学师生间要有情感交流

要上好化学双语课除了要闯前面的化学术语关外,为了避免陷入死背教案的情况,上化学双语课一定要敢于交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课堂口语化

为了讲课的生动性,营造融洽的气氛,我们上化学双语课要多用口语化语句,少用冗长的书面语。如:讲授金属钠的物理性质,课本是从一个实验开始,则语句如下:(Experiment 2—1)

Take a piece of sodium , absorb kerosense on surface of the sodium by filter paper and cut its exterior by knife , observe its color , from this experiment we can see sodium is soft , and can be cut by a knife。这些句子都是书面语言,如果我们教师照本宣科,那么会使得课堂气氛将会沉闷。

我们讲这个实验时应该把这个实验口语化生活化了,应该这样安排,教师拿出一瓶金属钠,在学生们的目光下,教师打开盖子,取出金属钠,并指着问学生:“what’s this?”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必须立刻解释:“Sodium”。当我们教师解释是金属钠后,并指着金属钠表面的煤油“There is kerosense on surface of the sodium”接着教师拿出滤纸举着告诉学生“Filter Paper”、“Absorb kerosense”然后根据举着一把小刀,“Knife”,不用教师问,同学根据上面讲课的思路,此时学生都能说出来。老师用手掌此做刀形,做出切割的样子“Cut sodium”,如果我们教师用一根铁钉同钠作对照实验,在用刀切铁钉时,我们相信学生们会立刻反映惊叫起来“No”,这样一来同学对钠的印象就深刻了,教学效果将会更好。紧接着观察钠的颜色时“observe its Color”教师问:“What color is it ?”此时有的同学会说“White”,当然也有同学会说是“Silvery”。然后我们教师作出总结钠的颜色“Slivery”,在总结过程中,教师应该指着教室里白色的墙壁告诉同学说,那种颜色才是“White”。

在化学双语教学时,我们应该倡导不仅讲课用口语化,而且课堂中还可用大量的日常用语。例如:“下课了”,可以说“Let’s here”当然也可以说“Class is over”或许教师讲问题时,教师应该说“Are you agree?”或“Do you know?”它的意思是是否明白。

因此,上化学双语课多用口语化语句,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气氛中,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思考,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2、教师讲课时应该多用简单句和手势语言

我们教师在讲化学双语课时,应该用一些简单句,这样做有以下好处:(1)让学生容易听得懂教师的话,理解老师的意思;(2)方便学生用英语与老师交流;

(3)让学生能有时间去理解思考化学知识,这才是上化学双语课最终的目的。

例如:分析H2还原CuO反应中的化合价降及氧化还原问题。

+2

0

o

+CuO + H2 ==

Cu + H2O

我们教师在进行化学双语教学法时,应该这样设计,用手指着黑板上“CuO”中的“Cu”问学生:“Can you tell me the Valence of copper ?”此时积极的学生就会立刻回答“plus two”然后我们教师又指着产物中“Cu”问学生:此时学生会回答“zero”,随着我们教师应该用手势从“+2”到“0”问学生:“Down or raise?”通过这样的比划方式来启发学生,学生允许会回答出“Down”,然后就会引出“Copper oxide is reduced”最后以同样的方法对“H”的化合价升降进行分析设计。这样我们用简单句和手势语的相互结合讲解,就使得学生真正能分析思考接受化学知识,而不至于变成为努力听懂教师的意思,而异化为英语听力课。通过这样的方法,可增强老师的气势和提高讲课效果,从而可帮助学生提高听的效率和学习效率,则何乐而不为呢?

3、教师应善于鼓励学生

在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后,我们教师千万不要吝啬:“Good!”,“All right!”,“perfect!”等赞美之词,此时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赞美之词能提高双语课的效果。

三、双语教学的实施关键是师资和学生素质要求

从上面讲解中可看出,进行双语教学时,老师和学生都必须掌握着较多的英语词汇及强大的听力基础和语法功底,特别对我们专业性强的教师来说,必须还要掌握专业术语之类的词汇。否则进行双语教学就会受到阻碍,有关专家认为“教师素质和使用‘双语’的能力是开展双语教学、往往弊大于利,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为什么我们要这样讲呢?因为双语教学也不是适合于所有学生,并由于学生之间的外语水平差距各有不同,对于外语好的学生的来说,便于接受。反之,基础差的同学就会造成障碍,如果我们采取强行的双语教学来要求他们,那么就无异于拔苗助长。

四、双语教学是否要进行开展

我认为应该进行开展,不要因为目前受到师资和学生素质的影响,就中止了双语教学的发展。大家是知道的,我国已经进入了WTO,那就意味着我们将与国际接轨了,所以,双语教学应该大力倡导开展。双语教学是提高基础教育数学质量,是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途径。从普及和提高两个方面来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发展民族教育的广阔道路。改革开放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双语教育是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工具,是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民族教育,有利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发展,是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摆脱贫困落后,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将来,能使学生学会“用英语思考”,能自如的应用这一语言工具进行交流。所以,在化学中实施双语教学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盖兴之.双语教育原理[以M].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51-54.[2]周有关.双语言时代[M].吉林:吉林出版社.1998,134-140.[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32-136.[4]王希通.化学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41-148.[5]郑炳云,陈玉镜.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环境意识[J].福建环境,1994,(6).[6]任耐安,沈健.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培训问题[J].环境科学动态,1994,(2).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3/92758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