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疗质量和安全
自从医院开展“三乙”评审工作以来,为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院狠抓设备风险控制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各科室成立了医疗设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为了加强设备风险防控,设备科给临床科室发放了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流程和风险控制方面资料;为了培养职工风险意识,邀请厂家工程师对全院护理人员和相关人员进行了监护仪的全院培训,要求厂家工程师对全院急诊急救设备进行例行检查,同时设备科工程师每月到临床巡查设备安全时,还一对一为科室人员进行相关仪器设备安全讲解,特别是对监护仪、除颤仪、输液泵、微量泵等常用设备。加强了临床科室对设备的培训和再培训督查力度,这样让科室人员对设备的质量状态更加了解、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建全设备档案,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安全系数。为了确保设备完好,满足临床诊疗需要,设备科工程师24小时手机处于开机状态,保证临床需要。
为配合学科建设和业务发展,医院统筹进行仪器设备的添置和更新。
第二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贵定县中医院
关于开展“医疗质量安全优质服务年”活动
实 施 方 案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卫生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医院的生命线,为了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内涵建设,优化医院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需求,结合卫生部创优质医院和建“百姓放心医院”、“平安医院”、“三好一满意”活动。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将在2016年7月1日起,开展“医疗质量安全年”活动,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进行集中整治,重点提高。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医疗质量、行业作风、安全管理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安全年”活动的重点内容,统一安排,统一实施,围绕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医疗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医疗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活动目标
开展“医疗质量安全优质服务年”活动的重点是:
(一)、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完成核心制度的落实,织组临床科室重点学习十三项核心制度并得到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讨论制度》、《死
亡病例讨论制度》、《术前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及病历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手术申报管理制度》、《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奖惩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规章制度。
(二)、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医务人员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作风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努力构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有效防范医疗纠纷。患者入院、出院、术前、术后病情发生变化,使用麻醉药品、贵重药品都有与病人进行沟通,要详细记录沟通内容并签字,沟通要避免走过场而流于形式。
(三)、加强制度建设,很抓行业作风和医疗隐患的整改。医院针对各科室排查薄弱环节,消除安全隐患,认真落实《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奖惩办法》。各科室针对本科室存在的问题要组织讨论,同时制度出整改措施。对近年来发生的医疗安全事件要认真剖析原因,及时纠正工作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和诊疗规范常规的执业行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四)、规范临床医生的诊疗行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等。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组织纪律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增强依法执业意识,严格合理用药;针对医疗质量、组织纪律、医德医风等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规范;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持续改进。
三、领导小组 组 长:包 震
副组长:黄泽萍、夏 泉
成 员:王 阳、陆凤梅、高建平、王兴刚、罗彩霞、陈尧芳、罗 俊、马明忠、陈建堂、韦定源、彭德才、余焕章、林树梅、万永豪、陈艳阳、王仁英、宋泽兵、罗毅
四、督导组
组 长:黄泽萍、夏 泉 副组长:王兴刚、陈尧芳、成员:王阳、陆凤梅、罗彩霞、唐帮瞿、陈建堂
五、活动时间
2016年07月01日—2017年06月30日
六、活动安排
(一)加强学习,提高安全意识
1.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罚条例》、《患者安全目标》、《处方管理办法》等。
2.学习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3.学习医改相关文件精神。
4.学习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服务承诺、执业精神及如何防范医患纠纷等。
5.解读卫生部修订的最新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二)加强督查,提高责任意识
各科室要提高安全意识,明确工作责任,设立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做到自己主动查找不足,检查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制定适合本科室的整改措施,积极改进,防范医疗纠纷。医院要组织质量督查,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加强医疗安全隐患排查及医疗质量环节控制。
1.每月对住院病历、门诊病历及处方检查一次,内容包括病历书写的及时性、病历书写质量、三级医师查房记录、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及处方书写是否规范、用药是否合理等。
2、开展院长进病房工作机制。
(1)、每月安排院长参加临床科室晨会至少一次,了解科室管理和发展情况,听取科室诉求,帮助解决临床科室医疗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2)、每月安排一次由分管院领导主持的业务大查房。了解科室业务开展情况,督促和指导科室医疗业务工作。
(三)整改提高,保障医疗安全
通过医疗质量安全年活动,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医疗安全,认真总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以及创建“百姓放心医院”、“平安医院”和“三好一满意”医院打下坚实基础。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医改目标的重要措施。各科室要切实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角度出发,提高对本次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明确责任,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集中整治
各科室要结合本科医疗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学习培训、制度落实、规范管理、集中整治,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认真总结、持续改进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各科室要在整治活动中,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制度和工作机制,规范管理,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贵定县中医院
2016年6月27日
第三篇:医疗质量安全学习体会
医疗质量安全学习体会
——从我做起,做人民满意的医务工作者
人事处 白永平质量和安全是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关乎患者的生命。在这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我参加学习了全面质量管理相关知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理》、《医师外出会诊管理规定》、《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通过学习深刻地感到,医疗质量安全提高不能一蹴而就,全院质量安全工作涉及到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我们长抓不懈的工作。从医院这个系统分析,由医疗质量(诊断、治疗、护理)、辅助诊断治疗技术质量、药品器械设备供应质量、服务质量、科研质量和决策质量等各方面的工作质量构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系统环节之间的协调也更加复杂了,医院各科室,每个职工无一不与医疗质量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医院的质量安全的任何一个环节若发生了错误,都可能增加病人的痛苦,乃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提高需要系统之间协调一致,只有控制好各分系统、子系统的才能最佳运转,产生稳定优良的医疗质量。所以每个人都要关心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三全':“全员参与、全部门控制、全过程控制”。“把患者需要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为患者服务、对患者负责的思想,不仅要使患者享受医疗的一流的诊疗技术,而且要为患者就诊过程中提供各种方便,达到更好地满足患者需要的目的。
我虽然不是临床一线的职工,但是也深刻的感到自己的岗位与医疗质量安全工作也是息息相关。首先,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把职工合理需求放在第一位,时时想着群众,为职工办好事,解难事,使职工心理充满阳光,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其次,也要牢固树立“患者至上”的理念,对待患者礼貌热情,遇到问题积极协助解决,不推诿刁难,防止不利医疗质量安全的因素产生和扩大。为中日医院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第四篇: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
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2010年以来,我院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深入贯彻卫生部2010年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结合医院“三甲”等级评审认真部署安排,以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为主线,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使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针对本次医疗质量安全综合检查的内容,我院积极做好自查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病案管理
1、病案是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资料,也是医疗保险、法律的重要依据。我院领导一向极其重视病案管理工作,由一名副院长分管病案工作。今年我院完善原有的病案管理机构并成立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由主管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质控科科长及副科长担任,各临床医技科主任及门诊部主任担任委员。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着制定医院病案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调查研究病案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和具体措施,对结果进行效果评价,定期召开委员会议,分析病案质量。
2、医院设有病案室和病案阅览室。病案室配备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计算机对ICD-10编码进行疾病与手术分类管理,建立快捷的查询系统。目前我院病案管理组人员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人。病案室根据现代化病案管理的需要,设计了新的科学化管理工作流程。共分成三个专业组:⑴回收、归档组,⑵质控组,⑶编码组,负责病案各个流程工作。每个组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自己工作的同时对上一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质检。由主任医师和主管护师各一名负责终末病历书写质量控制。做到病案质控有记录,质控量不低于出院病人的30%,甲级病案率≥90%;24小时出院病历回收率100%;住院病案提取正确率100%;病案借阅归还率100%。
3、医院有健全的病案管理工作制度,包括病案室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病案管理制度;病案管理流程;病案入出库登记制度;病案借阅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及病案书写质量奖惩办法。实行院科两级病案书写质量管理。质控科定期对病历书写进行质量抽查,每月进行科室病历质量交叉检查并进行结果反馈。科室质控小组每月进行病历书写质量抽查并有记录,每月定期召开质量控制分析会,对病历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二)手术分级管理
为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质量,我院以等级评审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手术相关制度。对照《陕西省医疗机构质量考核标准的要求》修订了手术分级制度,明确了各级医师手术范围,使我院手术分级更趋合理及规范。同时我院新制订了手术资格准入制
度,成立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手术技能评审小组,实行准入和淘汰制,对手术医师实行动态管理。为了保证手术部位的正确,防止“开错刀”的发生,医院进一步制订了手术部位确认标识制度与规范、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手术安全核查表,通过以上制度的执行,进一步加强了手术安全,确保了手术质量和医疗安全。
(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医院感染科与各科室签订了医院感染管理目标责任书,结合医院实际统一编印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手册》,提高了可操作性,并将其落实到日常诊疗工作中。每月进行现场督导检查、监测、分析,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部位感染控制监管,每月下发工作通报、季度下发简报,通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状况。为保证诊疗安全,2008年6月成立专门的内镜清洗消毒室,配备了一体化内镜清洗消毒设备,对全院使用的纤维支气管内镜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去年“两室”达标验收后,继续落实整改措施,加强了细节、环节管理,强化责任意识,持续质量改进,确保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强化了控感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知识知晓率,对医务人员进行分类、分层次的培训教育,1-10月举办全员性专题讲座10次,医院感染知识理论测试4次。1-10月各项医院感染监测控制标准均达标。
(四)医学影像科室
严格按照医院诊疗科目执业,人员配制符合相关要求,专业人员资质符合规定,X线检查24小时开放。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岗
位职责与质量控制报告相关制度;医学影像检查相关制度。防护制度与用品齐全,就医环境布局流程合理,制定了相关就诊流程方便患者就诊。
(五)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
我院目前拥有万元以上的医疗器械112台,50万元以上的医疗器械设备13台,主要有美国GE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型臂)、德国西门子螺旋CT、美国LOGIQ5彩色多普勒B超、北京岛津Flexavision医用X线摄像诊断系统、奥林帕斯纤维支气管镜及其成像系统、全自动血气分析仪、电子胸腔镜、全自动快速细菌检测仪、流式细胞仪、荧光支气管镜、肺功能仪等先进设备。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我院成立了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工作职责。科室不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器械管理制度,建立了设备购进制度、验收制度、管理使用制度、维修保养制度及设备应急调配制度等。针对临床使用设备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及时上报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器械管理处。目前我院正在用的125台设备,有7台正在积极维修,2台待修。
(六)院务公开
通过这次院内自查,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如某些制度还不够健全及完善。病案室面积、办公设备配备及计算机管理系统尚未达标。人员配备相对不足。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病区无专用的处置室,护理用物消毒措施落实不到位,如体温计、雾化管道消
毒处置有欠规范,治疗车物品放置分区不清等。我们将对存在问题积极进行整改。同时对于此次检查中各位专家提出的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逐一整改落实。紧紧围绕“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核心内容,不断改进和提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谢谢大家!
2010-11-21
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
第五篇:医疗质量安全发言稿
医疗质量与安全专题讨论稿
一提到医疗质量安全,相信所有医院管理者都会有一箩筐的实践与想法。可在医院质量安全管理中,不少医院的很多问题却又都常年存在、反复出现。保证医疗质量安全,所需要的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或理论,而是在找准问题、抓住重点的前提下,开动脑筋、化繁为简、全员行动、常抓不懈。还需要,医院管理者有心、用心,倾情倾力,既做好积极引导,又参与其中。
抓医疗质量,抓病人安全,工作千头万绪。各种管理理论,各种实操指南,可以给你指出很多路径,提示很多方法。对医疗质量安全的提升,这些路径和方法,一定都没有问题,都会大有帮助。但到底哪条路径、哪个方法,才最适合一家医院管理的实际,实施下去才能达到质量效益最大化,这样的决策需要眼光、需要魄力,更需要对医院特点和实际问题的分析、剖析和把握。
医院一方面应积极树立好的典型,另一方面要敢于暴露问题。尤其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医院管理者应鼓励大家敢于揭短,敢于揭露矛盾,不遮遮掩掩。随着医学科学进步和医疗技术发展,专科越分越细,这就容易导致综合服务过程中,会有一些医疗服务流程上的缺陷,挑战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神经,尤其在基层医院尤为突出。那么,如何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让医务人员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并能从容应对和化解复杂多样的风险呢?这就要求我们直面缺陷,细铸质量安全链。
强化医务人员责任心。医务人员怎样才能时刻将医疗质量与安全记在心上?对此,我们尝试了很多不同的方式,例如临床病例讨论会、院领导督导查房、科主任查房制度等。这些制度确实带来了好的效果,但是,众多举措中,最有效果的是临床病例讨论会。医务人员认为结合一个个鲜活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病例,通过主题演讲、讨论争鸣等方式得出的经验与教训,记得更牢固,也更有利于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
管理上仍存在各自为战。每个科室都有自我管理的一套,科室间相互融合的少,缺少互相衔接的那一环,极易发生扯皮、不作为等现象。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建议安插人员负责各环节检查点。建设住院总医师队伍、医疗组长队伍、门 诊组长队伍、感控专员、医保专员等,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全员参与,让各级层级的人有任务、有目标,也打造了医疗质量安全防控的网底与节点。
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增加疑难危重病人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或保持低死亡率,需要从竭尽全力挽救一个个濒危的生命入手。数据指标是抽象的,面对一个个生命,面对一双双渴求活着的眼睛,作为医生难免会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这时的医生虽很理性,但同时也会为感性所支配。因此,为保证质量安全,医院管理者不仅要看重各种“接地气”的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度与规范,更要用这些科学的制度和规范,铺就一条保障生命安全的通道,探索出适合医院特点的医疗风险评估、防范体系,打造一种深入人心、自觉遵守并执行的医疗质量安全文化。
苏云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