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八次作业

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八次作业



第一篇: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八次作业

国际信用评级对我国银行信用评级的影响

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与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和完善密切相关。我国急需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或信用制度,信用制度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总体上看,我国的信用评级业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制度建设已有一定基础

信用评级制度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辅助市场监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增强市场经济效率,以及促进企业间经济信用交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993年国务院发文提出,企业债券必须进行信用评级,并要求1亿元以上的企业债券要经过全国性的评级机构评价。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资本市场要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股票融资,建立发债机构和债券信用评级制度,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而在一些具体的管理办法中,对信用评价的有关规定就更加明确,如《贷款通则》中规定,“应当根据贷款人的领导者素质、经济实力、资金结构、履约情况、经营效率和发展前景等因素,评定借款人的信用级别。

评级可由贷款方独立进行,内部掌握,也可由有关部门批准的评价机构进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证管理办法》规定,“信用评价机构对企业所作信用评定结论,可作为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贷款的参考依据。”一系列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的出台,为信用评价行业制度框架的初步建立奠定了基础。

1999年7月1日施行的证券法157条规定,根据证券投资和证券交易业务的需要,可以设立专业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以及时揭示和防范证券市场风险,保证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正常秩序。

证券监管部门在监管实践中,越来越意识到信用评级对减少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规范证券市场的作用,而信用评级可以成为辅助监管的有效手段。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第31条规定,发行人可委托有资格的信用评级机构对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信用或发行人的信用进行评级,信用评级的结果可以作为确定有关发行条款的依据并予以披露。同年6月中国证券分析师协会受中国证监会委托,组织信用评级机构和证券界人

士对《证券评级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讨论。该办法对从事证券信用评级业务的信用评级机构审批、证券信用评级人员、证券信用评级业务范围、证券信用评级的结果、证券信用评级机构及其人员的法律责任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另外,正在修订《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将强化信用评级的作用。这些规章的制定和颁布,将会把信用评级全面导入我国资本市场,为证券评级的开展提供法律背景,对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法规框架的形成和监管体系的完善有重要意义。

二、信用评级业务不断拓展

我国的信用评价业务最初始于债券评级,目前债券评级也是信用评价公司的各项业务中唯一受到监管机构指定的业务,1997年中国民银行发布的547号文件,确定中国诚信证券评价有限公司等9家机构具备企业债券信用评价资格,并明确规定企业债券发行主体在发债前,必须经人民银行总行认可的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近几年,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后,为了控制贷款风险,人民银行各地的分行纷纷要求各商业银行对贷款1亿元以上的企业,除银行审贷部门评级外,同时由人行分行指定的独立评级公司进行信用评级。目前上海、江苏、宁波、厦门、福州等省市已开始实行贷款大户由评级机构评级。商业银行的贷款证评级正在成为信用评价公司的重要业务。为提高信用评价行业的影响力,目前已有一些规模较大的评级公司着手对银行、证券公司等机构进行自主评级。

目前信用评级机构开展得比较多的业务之一是对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评级。可转换公司债券于1843年起源于美国,由于其独特魅力,可转债已发展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重要的融资工具,并呈稳定上升趋势。2001年4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后,西宁特钢于2001年5月9日发布公告称拟发行可转债,之后陆续有深万科、招商局、中信海直、南开戈德、万杰高科、秦丰农业、现代投资、酒钢宏兴、首钢股份等数十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拟发行可转债的方案公告。更为可喜的是,2003年以来一些上市公司开始意识到信用评级对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形象的重要作用。虽然进行信用评级并非是其发行可转债的必要条件,但大部分上市公司在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都聘请了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其公司进行评级。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已经意识到信用评级的重要价值。但该项

业务受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及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批制度及发行速度的影响比较大。一些评级机构还对上市公司进行了定量信用评级。

此外,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还开展或拟开展对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信用担保公司、工商企业、基金、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计划等的评级,但由于受市场需求不强的影响,这类业务的市场规模目前还较小,但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

三、行业龙头初步显现

我国的信用评价机构是伴随着企业债券的发行而产生的。1986年地方企业开始发行债券,1987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开始对债券进行统一管理,并要求发债企业公布债券还本付息方式及风险责任。为防范金融风险,银行系统的一些机构组建了信用评级机构。十余年来,信用评价机构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膨胀、清理整顿、竞争和整合的过程,目前评级机构仍有50家左右。从这些评级机构最初的业务隶属关系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如银联诚信征信有限公司、联合信用、中诚信国际、大公国际等一批从市场上发展起来的、运作相对比较规范、独立于任何机构的信用评级公司,经历过多年的市场磨练后正在走向成熟,其业务领域包括银联诚信信贷征信、企业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金融机构、银行信贷登记企业、担保公司、申请担保企业及其他工商企业等的信用研究和信用评级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中国加入WTO,这类评级机构的队伍还在不断壮大,目前,这类机构的数量不超过10家,但真正在市场上比较活跃、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只有银联诚信征信有限公司等5~6家。

另一类是20世纪80至90年代因市场发展而成立的原来隶属于或挂靠于各级人民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机构,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的发展,它们正在逐步从各银行中独立出来,或通过合作、或经过改制重组,纷纷以新的姿态走向市场。这类机构原来主要依附于各银行,业务比较单一,独立后其中的一部分真正走向了市场,但大部分仍然服务于其原来挂靠的银行。目前,这类评级机构的数量比较多,估计在数十家,不过,它们的业务范围较小,多数属于地方性机构,因而市场影响力较小。

第三类是,国外的评级机构。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规模的进

一步扩大以及中国加入WTO,一些国外知名的评级机构和信用中介机构,也开始积极发展中国市场。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纷纷在中国寻求合作伙伴或成立办事机构等。国外评级机构在中国的业务发展还只是刚刚开始,还没有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

四、信用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初步建立

1992年,中国信用评级协会筹备组经过多次讨论,于1992年6月制定了《债券信用评级办法》,建立起我国自己的评级指标体系和方法,为我国信用评级制度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信用评价机构一般都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但在具体的指标体系上仍有一定的差别。

中国的各评级机构所使用的表示评级结果的级别设置、符号及表示方式各不相同,相关的定义及含义也不完全一致。有的评级机构将评级结果设定为九个等级,有的则设为十个等级;有的评级机构用英文字母ABC作为表示等级的符号,如AAA、BBB等,也有的用中文来表示信用等级,如特级企业、一级企业等,还有的则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如“特优级(AAA)”、“优级(AA)”等。但目前比较规范和影响力大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都基本在使用国际通行的信用等级符号。

五、面临的问题

尽管中国评级业已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初始起步阶段;市场经济特别是金融资本市场不发达,社会信用制度不完善,使评级市场的需求不足,市场对评级作用的认识不高;具有一定规模、运作规范、有广泛影响力的评级公司很少,特别是没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评级公司;评级公司之间竞争激烈,利用非市场因素开展的不适当竞争,影响了评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的信用评级业自1987年诞生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机构数量不断增加、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去甚远。主要表现在:

(一)对信用评级的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对资本市场发育过程中信用评级业务重要性的认识严重不足,没有将其视为提供有关信用信息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从企业信用评级方面看,由于参加评级与否属企业自愿,如果信用评级不能给企业筹资、融资带来

实实在在的好处,企业当然没有要求进行信用评级的积极性。而如果没有企业的需求,信用评级市场根本就建立不起来。许多企业往往将信用评级视为政府“摆花架子”的行政行为,从而伎信用评级带有诸如评什么“信得过产品”称号之类嫌疑,真实地上演了一幕“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话剧。事实上,我国现有的信用评级结果根本不可能产生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和增加企业无形资产这两个关键功能,这是不能真正形成信用评级市场的根本原因。

(二)我国信用评级业的立法仍然滞后

我国在相关的法规中虽然已经就信用评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规定,但在培育市场需求、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分工与合作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就目前来看,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资本市场日益活跃,交易者很难单靠自己的力量获取充分完全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专业的分析和判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依靠独立的资信评级机构。如果国内企业通过信用评级能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如果信用级别低的企业难以实现其交易欲望,那么就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已基本成熟,法律法规建设基本到位。

(三)评级机构不能做到“利益中立”

一般而言,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经济信息,必定是脱离人为(行政)干预的信息。也就是说,信用评级机构必须独立于企业,必须是不受政府控制的法人。但是,当前我国绝大多数评级机构都是依靠行政方式诞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行政干预较多,非市场的行政评估、人情评估还存在,地方保护、分割市场、垄断经营的现象长期存在。

(四)信用评级体系和标准仍需提高科学性、严密性信用评级至少必须做好三项工作,才能保证或提高信用评级的准确性。一是认真开展前期的产业、宏观经济研究,开展各种金融工具的风险研究;二是在对具体信用评级项目开展评级中,认真做好企业和相关问题的调查和研究;三是在给出信用等级后做好跟踪调查和研究。当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评级机构比较注重具体项目的工作,但其他工作开展力度不够。如产业分析中普遍存在搭便车问题,信用评级机构很少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对新的金融工具的风险特点研究不够。在信用评级结果有效期内,评级机构的监测体系要经常对被评对象的经营状况、信用程度进行跟踪监测,其中包括宏观经济周期、产业兴衰、国际市场、政治环境等客观因素对企

业盈利水平和信用状况的影响。如果影响被评对象信用等级的因素发生了变化,评级机构就要据实对其信用等级作出调整,并立即向社会重新公布,以便使关注此类信息的交易者或潜在交易者能随时了解最新信息,确保评级结果准确、及时、客观、公正。与此相比较,我国目前信用评级“一评定终身”的做法显得十分简单和草率。此外,从技术上说,我国一些评级指标体系比较有些过于机械。

(五)信用评级机构数量多、规模小,市场运作不规范,缺乏行业自律,缺乏权威性机构。

信用评级业务的市场运作也很不规范,个别评估机构采取低价格、高回扣、高评级等级的手段来抢夺市场,使评级结果成为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另外,信用评级机构评级队伍的总体素质和水平偏低,行业自律机构不健全。在中国的信用评级业发展之初,由于金融管理机构并未主持设立全国性信用评级机构,而是由各级管理部门自发设立评估机构,因而各省市及地方的人民银行或商业银行或其他政府部门等纷纷设立各自的评级机构,这些机构主要依附于银行或政府部门,数量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独立性差。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立了全国性的独立的评级机构,原隶属于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评级机构也陆续走向市场,但受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影响,评级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更因此出现了地方保护、恶性竞争等现象。无序的市场竞争严重地阻碍了中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也难以树立评级机构的权威性。

(六)我国对信用评级的研究和应用还很不充分

从我国对信用评级的研究和应用看,我国对信用评级的研究和应用还很不充分,处于初步阶段。不仅研究的深度不够,而且研究的系统性也很欠缺,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更谈不上对信用评价体系和方法的系统深入研究。目前,我国对企业信用评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银行以及一些信用评级机构,银行主要基于如何防范信贷风险而开展企业信用评级的研究,信用评级机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构架一套指标体系以更好地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这些研究比较分散,也不系统。这一方面与我国的信用评级业发展较晚,市场发育程度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对企业信用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因此,国内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系统研究方面以及企业信用评级管理体制研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第二篇:金融理论前沿旧新材料第八次作业

一、旧教材试题

答:所谓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交易或者签订契约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这样一种状况。一般来说,这种信息非对称信主要引发两种后果,一是逆向选择,它是签约或者成交之前的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逆向选择;二是在签约之后由于行动无法考证而造成的道德风险。

非对称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事前非对称信息,好比说交易之前买者不知道而卖者知道的信息就是事前非对称信息,称之为“逆向选择”;第二类是事后非对称信息,也就是签订合同后,卖者或买者的违规行为,称之为“道德风险”。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从银行融资来看,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在现有模式下是无法克服的。这其中既包括了信贷合约签订前企业为获取银行贷款而隐瞒不利信息的“逆向选择”行为,也包括了企业在合约签订后无视或损害银行利益的“道德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借款人比银行更了解自己的资信、真实的贷款用途、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但他们往往向银行提供不充分或不真实的信息;同时在银行方面,一是由于客户经理没有能力或没有按银行信贷操作规程去了解企业借款的真实用途和实际经营状况,也没有对企业领导人事质以及银行本身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等进行认事分析;无法把握贷款的风险;二是客户经理了解贷款风险信息但没有充分地向后台决策层反馈,致使后台决策层没有充分掌握有效的信息来支持决策。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决策导致了“逆向选择”——很可能误选了资信较差的客户。

在我国,由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间尚短,资本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筹资渠道狭窄,加上国有企业自有资金过少,民营企业资本积累不足,企业的发展过分依赖银行贷款。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后,由于担心归还后不符和银行的贷款条件而难以再获得贷款,从而产生收入后不及时还款,将短期贷款挪作固定资产投资,短贷长用,使银行的贷款失去监控难以收回。

解决银行融资中不对称信息的对策是: 一是借助政府和非市场力量,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企业恪守信誉、全面及时地向银行披露信息;二是依靠利率来调配资金的供求,以防范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三是强化风险责任制,促使所有信贷人员都认真负责,认真收集和分析信息;四是完善银行信用评估体系,分门别类地对企业、个人等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评定;五是建立有效的信贷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减少决策失误和确保管理有效;六是由“内部人”主动承担局外人因信息缺少而承担的一部分风险,从而降低局外人的期望回报,进而降低内部人的运作成本;七是有效利用中介机构的专业评估功能,为决策提供依据。

信息不对称在银行信贷中是非常普遍的,它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大大破坏了我国正常的金融秩序。因而,只有缩小银行信贷中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才能提高融资绩效,有效降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率,保证金融体制的良好运行。

二、新教材试题

答:

1、概括银行绩效评级和银行信用评级的内容;

银行绩效评价是采用一定评估方法和财务指标对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考核和评价。

银行信用评级是指对一家银行当前偿付其金融债务的总体金融能力的评价,它对于存款人和投资者评估风险报酬、优化投资结构、回避投资风险,对商业银行拓宽筹资渠道、稳定资金来源、降低筹资费用,对监管当局提高监管效率,消弱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市场运行的波动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谈谈你对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对我国银行评级的看法;

信用评级机构是金融体系中特殊的中介服务组织,是维护国家金融主权的重要力量,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国家地位。信用评级是通过对企业和政府的债务偿还风险进行评价,引导金融资本投资和经济决策,它他直接关系到金融产品的定价权,并影响一国信贷市场利率及汇率形成,与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密切相关。它的定价功能使评级机构掌握着企业和金融市场的生杀大权。美国次债危机证明,信用评级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一旦信用评级出现问题,将给整个经济金融系统造成严重冲击。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主要有美国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机构。

(1)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实行信用评级“双重标准” 对我国银行信用评级明显低于美国同行。美国评级机构的双重标准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在美国本土评级时,主要依据被评估公司自身或经美国会计公司发布的财务报告,但是,对于美国以外的企业,除少数进行“自愿评估 外,大多数则依据评级机构的独立评估。另一方面,对美国本土市场存在的问题经常视而不见,而对他国尤其是美国不喜欢的国家的资本市场动态往往极力放大。

(2)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相当程度上取得我国金融市场信用评级权利,主要原因是信用评级低有利于外交机构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中国金融企业。长时期以来,美国评级机构有意压低我国的信用级别,影响了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国际形象,增大了海外融资成本。2003年底,正值我国银行业谋求海外上市之际,美国标准普尔宣布维持其10年来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B B B级,即“适宜投资”的最低限,还将中国13家商业银行的信用级别都评为不具备投资价值的“垃圾等级”,同时美国评级机构又高调肯定境外投资者参股中国银行,使其在与中国商业银行谈判时压低价格,为国际垄断资本攫取我国的国有资产大开方便之门。据最新统计,仅2006年,境外投资者在工、建、中、交等国有银行身上就赚了7500亿,加上从其他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享受到的利润,保守估计,外资一年从中国银行业赚取的利润超过1万亿。世界银行在2007年5月30日公布的《中国经济季报》中明确指出:中国银行股被贱卖,问题并不在IPO环节,而是出在此前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定价上。

(3)对国际信用评级不要盲目迷信。从安然事件等巨型企业的财务丑闻,到美国次级债的高信用等级,再到20010年高盛欺诈案等可以看出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利益驱使下的种种违规行为。

3、阐述要提高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对我国银行业的评级,有哪些工作要做?

(1)是破除对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盲目崇拜(2)是扶植本国信用评级机构

(3)是限制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对我国的渗透

4、提出你的政策建议。

(1)培育扶持民族信用评级机构,确保我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平等话语权

中央应将加快发展民族信用评级机构作为国策、并纳入国民经济与金融发展规划,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发展,使国家信用评级业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因此,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是保护中国银行业利益的需要。

(2)遏制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对我国的控制,捍卫我国的银行业的利益

外资机构可以参与不涉及国家经济技术安全的评级业务,但绝不能允许其主导我国评级市场。目前,美国评级机构可以不受限制地参与我国政府和各类企业(包括金融业、国防工业)的信用评级,必须完善信用评级的相关法律法规。①明确限制外资评级机构不得涉及国家安全的经济领域,如大型国有企业与主要金融机构,以及国防工业(兵器、航天、航空、核工业、船舶)等。③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对外开放必须坚持对等原则。在批准外资进入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同时,我们应该要求其所在国政府承诺对中国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以捍卫我国的金融主权和国家安全。

(3)外资机构持股中资信用评级机构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对不涉及国家金融、经济技术安全的评级,可采取“双评级”

许多国家由于认识到信用评级的特殊性,世界各主要经济大国如日本、韩国、印度、瑞典、俄罗斯等都主要依靠本国评级机构来维护国内资本市场的安全。各国大力发展本土民族信用评级机构以保护国家利益,对外国评级机构的入境大多持限制态度,即使允许外资进入,也是严格限制其控股比例。例如在日本和韩国,美国评级机构的市场占有率没有超过20%;日本企业评级必须有一家本土评级机构出具评级报告;美国标准普尔在印度的评级机构C R ISIL仅有9.57%的股份。

第三篇: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三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及未来取向

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由持续升温转为步人下行通道,物价涨幅由逐步升高转为持续下降。面对这种金融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由“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货币政策则经历由“从紧”到“灵活审慎”、再到“适度宽松”的转变过程。从总体情况看,年初“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奠定了基础。2008年7月以后国家实施逐步放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和金融体系平稳运行产生了积极效果。目前国家经济下滑趋势有所抑制,但全球金融危机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也将更为严峻。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发挥调节作用,促进同内需求扩大和经济的平稳发展。

一、2009年货币政策运行环境分析

1.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存在继续恶化的可能。尽管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中央银行纷纷出台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主要出台了大规模的救市政策,采取央行降息。注入流动性。但到日前为止,还未看到这场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有出现根本性转机的迹象,世界经济仍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主要原因,首先由于金融危机的起因是次贷危机,次贷衍生产品的风险高,影响面广泛,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尚未恢复,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紧缩。其次,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以及金融系统的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短期内也很难恢复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的正常功能。再次,金融危机已向实体经济发展,全球普遍有企业和居民财富缩水、消费者信心不足、生产萎缩、就业减少等情况。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进一步走低,经济形势的恶化反过来会进一步加重金融危机。

2.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一是外需可能进一步下降。由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会下降,国际市场需求会进一步减少,与此同时,外需下降的影响会带来国内的投资和消费,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更大的影响:二是投资较快增长的困难较大。尽管国家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各地政府进一步加大刺激规模。但由于企业利润增幅大幅度下降,银行信贷总量增长存在一定的“虚增”成分,加上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看淡,这些都会对投资增长带来影响:三是消费需求可能减缓,虽然国家采取家电下乡、农民增收等刺激消费的政策,但从当前企业效益下降、就业困难、财政收入减少等情况看,居民收入增长逐渐趋缓,居民的消费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这几年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住房和汽车消费迅速增长是带来消费加快增长的重要原因。但近期居民住房和汽车消费增长放缓,消费结构升级放缓,消费增长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因素。因此消费需求形势不容乐观。

3.金融风险将会增大。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冲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金融机构在国外投资受损;二是引起在华投资机构的连锁反映;三是引起国际资本流动的急剧变化。由于我国金融机构的对外投资相对较少,在华外资机构出现问题的也不多,至今尚未出现大规模资本流出现象。目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的深入,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将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由于下调存贷款利率,缩小了银行存贷款利差,使银行的经营和利润面临较大困难。

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潜在风险分析

2009年以来,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的信贷高速增长有效地提高了市场信心,各项经济数据出现了积极变化。中国的大部分指标开始企稳回暖,也支持了股票市场出现一轮不错的反弹,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所谓“小阳春”:但在国际环境、发展水平、宏观政策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未来国家经济复苏过程中将会复杂多变,物价在货币供应快速增加及“输入型”通账压力影响下,很可能会快速上涨,从而使我国经济面临的滞账风险大大增加。

1.世界经济下滑态势没有根本好转。此次金融危机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其衰退严重程度可以说是“百年一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陷于严重衰退的泥坑。尽管目前三大经济体的经济指标出现回暖迹象,但世界经济要真正走出衰退,步入稳定的复苏轨道还很遥远。其原因是首先当前西方国家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填补金融机构的窟窿,只是短期内防止经济变得更坏,对经济增长几乎没有作用。其次美国经济缺乏长期增长的内在动力。长期以来,美国出口顺差主要来自于它的虚拟经济,在实体经济领域则是世界商品进口中心。随着虚拟经济的泡沫化的深入,美国经济在一定时间内很难出现好转。

2.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2009年以来,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一致实施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世界性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担忧,这样,减少货币资产、持有实物资产成为人们的一种选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2009年初以来,国际铜价已经上涨超过35%,铂金价格累计也上涨了19%。与2009年2月中旬创下的不到34美元的近期低值相比,5月末国际油价已经达到66.64美元,3个多月的时间翻了一番。

3.我国的物价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首先,因为目前同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出现持续上升的势头,“输入型”通胀压力大增。从粮食价格环比变化看,2009年上半年我国粮食价格环比已连续6个月上涨,累计涨幅达4.9%。其次,2009年大量货币投放并不会马上造成通胀,而是有一个滞后期,等经济回稳,货币乘数效应会很快显现。最后,历史证明,过多的货币供应和通胀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4.新增贷款在金融机构体内循环,对实体经济刺激作用效果不明显。由于经济衰退,市场风险增大,资信较好的国有大企业以及龙头产业公司,往往也具备发债能力,他们取得的资金往往回到银行,导致没有真正注入实体经济。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基层银行把关不严,一些企业利用虚假合同和发票办理票据贴现,部分贴现资金被存入银行谋取利差,而未注入到实体经济运行中。

三、未来货币政策的取向

1.货币政策在保持适度宽松的同时,应对潜在风险作出反映。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一揽子计划,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明智之举:与此同时,必须加强对物价调控,要加强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前瞻性、有效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同时要防止资产价格过度上扬;综合运用财政政策、结构调整政策等从外围来化解物价上涨和资产价格膨胀压力。继续推进电力、天然气、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与财政、反垄断、产权制度改革配套推进。

2.信贷政策的结构性调整是解决经济复苏的关键。从2009年一季度经济的止稳回升列

三季度的经济回升看,其主要动力来源于政府投资的快速增长,但民间投资,居民消费有限。政府的力量可以使经济止跌,却无法使其有效增长,因此信贷政策的结构性调整是解决经济复苏的关键。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继续运用差别性货币信贷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促进信贷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民生工程、“三农”、重大工程建设、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区域协调发展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率;适当控制对一般企业的贷款,限制对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贷款。

3.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密切配合,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利用利率较低、资金宽裕的有利时机,通过发行特别国债、企业债券和专项基金等方式,合理引导和改变资金流向,加大对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环境生态和基础公共设施等民生领域的投资力度,重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消费主导型社会建设。

4.加强国际、国内合作,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在国际金融危机有可能进一步加大我国金融风险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和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另一方面也要切实加强中央银行与监管部门、财政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更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和更好有效的危机应对机制。

第四篇: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三次作业

要求:请就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未来走向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短文。写作思路:

1、首先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背景;

2、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走向进行预测分析,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近两年来的情况;

3、最好简要分析货币政策转向后的利弊得失。

4、题目自拟(参考题目:试论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的未来;试论国内外货币政策的协调等);

5、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及未来取向

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由持续升温转为步人下行通道,物价涨幅由逐步升高转为持续下降。面对这种金融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由“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货币政策则经历由“从紧”到“灵活审慎”、再到“适度宽松”的转变过程。从总体情况看,年初“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奠定了基础。2008年7月以后国家实施逐步放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和金融体系平稳运行产生了积极效果。目前国家经济下滑趋势有所抑制,但全球金融危机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也将更为严峻。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发挥调节作用,促进同内需求扩大和经济的平稳发展。

一、2009年货币政策运行环境分析

1.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存在继续恶化的可能。尽管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中央银行纷纷出台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主要出台了大规模的救市政策,采取央行降息。注入流动性。但到日前为止,还未看到这场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有出现根本性转机的迹象,世界经济仍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主要原因,首先由于金融危机的起因是次贷危机,次贷衍生产品的风险高,影响面广泛,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尚未恢复,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紧缩。其次,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以及金融系统的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短期内也很难恢复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的正常功能。再次,金融危机已向实体经济发展,全球普遍有企业和居民财富缩水、消费者信心不足、生产萎缩、就业减少等情况。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进一步走低,经济形势的恶化反过来会进一步加重金融危机。

2.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一是外需可能进一步下降。由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会下降,国际市场需求会进一步减少,与此同时,外需下降的影响会带来国内的投资和消费,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更大的影响:二是投资较快增长的困难较大。尽管国家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各地政府进一步加大刺激规模。但由于企业利润增幅大幅度下降,银行信贷总量增长存在一定的“虚增”成分,加上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看淡,这些都会对投资增长带来影响:三是消费需求可能减缓,虽然国家采取家电下乡、农民增收等刺激消费的政策,但从当前企业效益下降、就业困难、财政收入减少等情况看,居民收入增长逐渐趋缓,居民的消费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这几年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住房和汽车消费迅速增长是带来消费加快增长的重要原因。但近期居民住房和汽车消费增长放缓,消费结构升级放缓,消费增长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因素。因此消费需求形势不容乐观。

3.金融风险将会增大。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冲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金融机构在国外投资受损;二是引起在华投资机构的连锁反映;三是引起国际资本流动的急剧变化。由于我国金融机构的对外投资相对较少,在华外资机构出现问题的也不多,至今尚未出现大规模资本流出现象。目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的深入,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将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由于下调存贷款利率,缩小了银行存贷款利差,使银行的经营和利润面临较大困难。

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潜在风险分析

2009年以来,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的信贷高速增长有效地提高了市场信心,各项经济数据出现了积极变化。中国的大部分指标开始企稳回暖,也支持了股票市场出现一轮不错的反弹,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所谓“小阳春”:但在国际环境、发展水平、宏观政策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未来国家经济复苏过程中将会复杂多变,物价在货币供应快速增加及“输入型”通账压力影响下,很可能会快速上涨,从而使我国经济面临的滞账风险大大增加。

1.世界经济下滑态势没有根本好转。此次金融危机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其衰退严重程度可以说是“百年一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陷于严重衰退的泥坑。尽管目前三大经济体的经济指标出现回暖迹象,但世界经济要真正走出衰退,步入稳定的复苏轨道还很遥远。其原因是首先当前西方国家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填补金融机构的窟窿,只是短期内防止经济变得更坏,对经济增长几乎没有作用。其次美国经济缺乏长期增长的内在动力。长期以来,美国出口顺差主要来自于它的虚拟经济,在实体经济领域则是世界商品进口中心。随着虚拟经济的泡沫化的深入,美国经济在一定时间内很难出现好转。

2.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2009年以来,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一致实施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世界性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担忧,这样,减少货币资产、持有实物资产成为人们的一种选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2009年初以来,国际铜价已经上涨超过35%,铂金价格累计也上涨了19%。与2009年2月中旬创下的不到34美元的近期低值相比,5月末国际油价已经达到66.64美元,3个多月的时间翻了一番。

3.我国的物价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首先,因为目前同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出现持续上升的势头,“输入型”通胀压力大增。从粮食价格环比变化看,2009年上半年我国粮食价格环比已连续6个月上涨,累计涨幅达4.9%。其次,2009年大量货币投放并不会马上造成通胀,而是有一个滞后期,等经济回稳,货币乘数效应会很快显现。最后,历史证明,过多的货币供应和通胀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4.新增贷款在金融机构体内循环,对实体经济刺激作用效果不明显。由于经济衰退,市场风险增大,资信较好的国有大企业以及龙头产业公司,往往也具备发债能力,他们取得的资金往往回到银行,导致没有真正注入实体经济。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基层银行把关不严,一些企业利用虚假合同和发票办理票据贴现,部分贴现资金被存入银行谋取利差,而未注入到实体经济运行中。

三、未来货币政策的取向

1.货币政策在保持适度宽松的同时,应对潜在风险作出反映。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一揽子计划,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明智之举:与此同时,必须加强对物价调控,要加强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前瞻性、有效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同时要防止资产价格过度上扬;综合运用财政政策、结构调整政策等从外围来化解物价上涨和资产价格膨胀压力。继续推进电力、天然气、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与财政、反垄断、产权制度改革配套推进。

2.信贷政策的结构性调整是解决经济复苏的关键。从2009年一季度经济的止稳回升列三季度的经济回升看,其主要动力来源于政府投资的快速增长,但民间投资,居民消费有限。政府的力量可以使经济止跌,却无法使其有效增长,因此信贷政策的结构性调整是解决经济复苏的关键。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继续运用差别性货币信贷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促进信贷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民生工程、“三农”、重大工程建设、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区域协调发展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率;适当控制对一般企业的贷款,限制对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贷款。

3.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密切配合,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利用利率较低、资金宽裕的有利时机,通过发行特别国债、企业债券和专项基金等方式,合理引导和改变资金流向,加大对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环境生态和基础公共设施等民生领域的投资力度,重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消费主导型社会建设。

4.加强国际、国内合作,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在国际金融危机有可能进一步加大我国金融风险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和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另一方面也要切实加强中央银行与监管部门、财政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更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和更好有效的危机应对机制。

第五篇: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三次作业

1、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背景

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由持续升温转为步人下行通道,物价涨幅由逐步升高转为持续下降。面对这种金融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由“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货币政策则经历由“从紧”到“灵活审慎”、再到“适度宽松”的转变过程。从总体情况看,年初“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奠定了基础。

2、2009年货币政策运行环境分析

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存在继续恶化的可能。尽管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中央银行纷纷出台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主要出台了大规模的救市政策,采取央行降息。注入流动性。但到日前为止,还未看到这场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有出现根本性转机的迹象,世界经济仍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主要原因,首先由于金融危机的起因是次贷危机,次贷衍生产品的风险高,影响面广泛,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尚未恢复,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紧缩。其次,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以及金融系统的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短期内也很难恢复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的正常功能

3、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潜在风险分析

2009年以来,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的信贷高速增长有效地提高了市场信心,各项经济数据出现了积极变化。中国的大部分指标开始企稳回暖,也支持了股票市场出现一轮不错的反弹,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所谓“小阳春”:但在国际环境、发展水平、宏观政策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未来国家经济复苏过程中将会复杂多变,物价在货币供应快速增加及“输入型”通账压力影响下,很可能会快速上涨,从而使我国经济面临的滞账风险大大增加。

4、未来货币政策的取向

货币政策在保持适度宽松的同时,应对潜在风险作出反映。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一揽子计划,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明智之举:与此同时,必须加强对物价调控,要加强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前瞻性、有效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同时要防止资产价格过度上扬;综合运用财政政策、结构调整政策等从外围来化解物价上涨和资产价格膨胀压力。继续推进电力、天然气、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与财政、反垄断、产权制度改革配套推进。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