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最终版)

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最终版)



第一篇: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最终版)

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

毕业论文是教学科研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毕业论文的撰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1.论文的选题;2.论文写作框架的确定;3.文献综述;4.开题报告; 5.论文的撰写。

一、论文的选题

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选题

首先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与所学专业相关(会计、审计、税法、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

其次,选题要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使其论文形成后既有理论支撑,同时要对现实有所促进(如:全面预算在巴士集团的应用、本量利分析在钢材贸易行业的应用);

再次选题要注意一些有价值的课题,比如本专业的研究空白、有争议的话题,或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本专业的老话题、与研究领域有关的当前热点问题、新问题、亲自参与实践调查的课题;

第四,选题要结合考虑资料的来源。能找到比较充分的资料来源对于作者写作论文有重要帮助;

最后,选题宜小不宜大。题目范围太大易导致内容空泛,难于驾驭。

(一)论文的选题的依据:

1、依据个人兴趣爱好;

2、依据个人知识结构;

3、依据当前本专业的研究热点;

4、依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局势;

5、依据管理学权威刊物的近期发表论文;

6、请教他人。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和要求:

1、注重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1)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2)要注重选题的理论价值。

2、勤于思考,刻意求新。(1)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2)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3)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4)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

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对“新意”的全部概括,但只要能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认为文章的选题有了新意。

二、论文写作框架的确定

论文写作框架起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结构的作用。

一般来讲,学术论文框架需要采用递进的逻辑体系,不建议采用并列的逻辑体系,即论文的各个部分应该是层层递进,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如: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和涵义,第二部分是问题提出,第三部分是分析问题,第四部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五部分是解决问题需要实现的一些条件和保障措施,第六部分是总结。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删减和添加。

论文框架确定后,应交给导师审阅,再与导师仔细探讨行文的思路,听取导师的指导意见,最后确认论文写作内容框架,作为开题报告中的内容部分。

三、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介绍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

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由于我们学院的学生以前没有进行过系统化的论文写作,缺少素材的积累,也就不会有方向,因而我们要求大家在选题之前先广泛涉猎各类论文,从别人的论文中寻找灵感,当找到自己喜欢的点后再选题,根据选择的题目,有目的地去搜集素材,将搜集的素材按照上述要求,记录整理成为自己的东西,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文献综述。

(二)文献来源

论文查阅的资料来源有:

1、电子期刊。包括电子期刊网上的期刊论文、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以及一些电子书籍。

2、纸质书籍。如图书、期刊杂志、报纸等。

(三)文献综述的写作

文献综述基本由前言(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

1、前言(引言):简要介绍所综述的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说明有关概念,规定综述范围,介绍本课题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的历史、现状、前景和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2、正文:是综述的主体部分,对某专业、学科在某阶段的发展历史和当前实际工作水平、成就和展望,以及有关各种情况都应作详细叙述,还要把同行对该方面的不同看法也写进去,进行分析研究。此部分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查阅文献的内容要围绕我们选题需要研究的主题内容,以为我们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严禁文献综述的内容和查阅的资料和论文写作不相关;二是对文献查阅后,不能简单罗列,文献综述的重点在“综述述”,应该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和整理,进行综合的评述,不能只“述”不评,即只对观点、数据、事实等作纯客观的分析和介绍,不作评价、评议。

3、结论:结论是综述的结束语。一般包括研究的结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存在的分歧,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

4、参考文献:注明作者所引用的资料,为人们核对或作进一步研究用,这些按引用顺序列出。

前沿和结论部分和我的观点有许多不符合的地方,所以没做修改。

四、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是简单叙述论文选题的背景,然后提出论文是为了研究什么,为了得到什么结果。研究的意义一般从两个方面来描述:一是论文研究对于当前相关研究的理论有什么贡献(理论意义、学术意义),二是论文研究对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贡献(实践意义、指导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研究内容部分即前述的论文框架体系,研究目标重点介绍研究什么,拟解决什么关键问题。

(三)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此部分视具体写作情况和学校提供的资源情况而定。

(四)研究进度计划

时间和内容按照系里的统一规定填写。

下面的内容仅供参考,各个学校要求不同,大家先按照下面的内容写,最后定稿的时候系里会有统一要求。

五、论文的撰写

(一)论文构成1.论文题目 2.论文目录 3.中文摘要、关键词 4.论文正文 5.致谢 6.参考文献

(二)论文目录

一般先要确定论文目录,即论文题目、大标题和小标题,这使得论文的起草有了初步依据。然后拟定内容提纲,把论文目录展开,加进必要材料予以扩充,使目录充实和具体化。

编写提纲应该由简入繁,由部分到章节再到内容要点,逐步进行扩展。首先根据行文的思路用最粗的轮廓勾勒出文章的几大块,也就是主要组成部分,然后在各部分内填入相应的章节。具体来说写论文无非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是理论、实证、结论),可以在先确定逻辑主线的基础上规划出三个部分,再用相应章节进行对应的填充,最后列出每一节的内容要点。需要注意的一是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二是要平衡章节之间的长短,即合理安排各部分的篇幅,尽量长短相当,避免体例结构的不相称。对于引入的理论部分要把字数控制在整个篇幅的四分之一左右。

(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1.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撰写

2.英文忌用软件翻译,因为语法错误多,专业词汇翻译不够专业

3.关键词一般三个以上

(四)论文正文

论文的正文通常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1、绪论,又称前言、绪言,是正文的起始部分。这一部分一般可涉及以下内容: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意义;提出问题,表明作者观点;说明作者论证这一课题的方法;概括介绍论述的内容或揭示问题的结论;历史回顾。绪论部分在论文中所占比例通常较小。要写得简明扼要,通常几百字即可。

2、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这部分中要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以及前面说收集的相关资料来详细地阐述论文的研究观点、成果。可根据论题性质,用正面立论的或批驳不同看法或解决别人的疑难问题的方法,来论证文中的思想和新的见解。如果是作者自己提出新的、创造性的东西要注意最重要的是言之存理。这一部分要占全文的三分之二。

3、结论是论文的最后部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对研究的课题得出的答案;作者对研究的课题提出探讨性意见;对未解决的问题提出的某种设想等。它的内容与绪论有关,是一篇论文要旨的简明扼要的提示。通常这部分可以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语,对本论部分进行强调(但注意不是本论部分的重复)。如果结论已在绪论或本论部分作了提示,这部分也可以只做文章的收尾。

论文的撰写一方面取决于资料的拥有,另一方面依靠平时理论素养和写作能力的积累。撰写正文前,要对提纲进行再次检查和修改,使之更加完善。文章起草要在思路明晰的基础

上一气呵成,切忌断断续续。起草阶段,要先形成初稿。初稿的写作就是按照提纲形成是构思填充内容。形成的论文应该是论点明确,内容充实;叙述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论文各部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段落之间的衔接自然、舒展,逻辑性要强。

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忌大篇幅引用,切忌抄袭他人论文,国内一般认为不超过200字就不算抄袭。然而,在考研与就业压力的夹缝中,大学毕业论文的生存处境日渐尴尬,弄虚作假现象泛滥,论文写作陷入抄袭的怪圈,毕业论文写作只是“网上摘些,书上的借用些,最后整合一下就算大功告成”“ 写论文惟一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复制’、‘粘贴’的快捷键”。那么我们该如何规避抄袭的风险?首先,每个内容小点一定要自己拟定。紧接着,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对小点内容进行扩充充实,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来陈述。.(三)论文格式

1、字体:论文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

2、字号: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3、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一般为3—5个。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4、目录:“目录”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第一级层次采用小三号宋体字,其他级层次题目采用四号宋体字。

5、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5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如“

一、有利于品牌资产的提高”;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用5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如“

(一)有利于品牌资产的提高”;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5号宋体加粗,可根据标题的长短决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加标点,若不独占行,标点后面须加句号,如“1.有利于品牌资产的提高”。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5号宋体,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用5号宋体,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注: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如“①有利于品牌资产的提高”:

6、标点:注意论文文中标点的全角半角之分。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包括著作、论文等正式文献,也包括统计、工作报告等事实材料,还可以包括没有正式出版和发表的资料。外文原文著作和论文,其参考文献的标题应当用原文列出。注释和参考书目的标题主体和标识顺序,按“作(著)者/题(书)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具体顺序为:作者姓名、文献名称、版次(第一版不标注)、页码、出版地、出版社或刊物名、出版日期或刊物期数。

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 [1],参考文献一般不低于15-20篇。

(三)论文撰写常见问题

1.一、二、三级标题不规范,特别是标点符号不规范

2.摘要非摘要、关键词不关键

3.论文词汇太华丽,太煽情,表述不严谨

4.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

5.没有自己的观点和创新

6.抄袭现象严重

第二篇: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毕业论文选题、查资料及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通常是一篇较长的有文献资料佐证的学术论文,是高等学校毕业生提交的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学术水平的文章。它是大学生从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到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活动的最初尝试。学生在整个毕业论文写作中需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文献资料的查找对一篇毕业论文写作的成功至关重要。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综合性考查。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是评价高校教学水平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对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水平的一个总体检验.通过大学毕业论文写作,可以使大学生熟悉科学技术研究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基本的论文格式与规范,初步了解科研创作的一些技巧,了解本专业方向的一些研究内容,掌握文献资料查找的基本方法。毕业论文写作的一般步骤

中学生的一篇语文作文一般在考场上花上几十分钟就可以完成,而一篇较好的毕业论文通常是一篇较长的有文献资料佐证的学术论文,一般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写作过程.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2.1 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题目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难以结合实际;而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过于狭窄,又难以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会让人感到无从下手.对于毕业论文题目的确定,通常可以采取先选出一个大的研究方向,再围绕该研究方向查找文献资料,通过阅读、思考、分析材料逐渐把毕业论文题目范围缩小的方法。

2.2 毕业论文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通过收集得到的材料一开始没有必要都通读,可以先翻翻目录或索引,找出与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有关或紧密相连的章节。通过泛读,大致了解本论题有关的研究现状和前景,避免重复别人的工作。在这些过程中,有几样事情需要做:概括出与毕业论文题目有关的研究现状,整理出毕业论文提纲或大致思路,熟悉基本的毕业论文格式与写作规范。

2.3 撰写毕业论文

在写毕业论文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是注意段落与章节之间的逻辑性。对于理学方面的毕业论文还应当注意理论论证的严密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同时论述要以论题为核心展开;二是论文的阐述宜客观,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尽量避免使用第一人称;三是文章内容的叙述要详略得当,要注意避免重复。对于有新意、有争论的观点,则要讲透,绝不能吝惜笔墨。

第三篇:完整毕业论文写作方法及教案!

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的要求:

 内容要求:选题有学术和现实意义;能反映出作者掌握了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与论文相关的前沿研究动态;研究主题明确、问题集中、论证可靠、有明显的专业特色、有一定的新见解。

 技术规范要求: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获得他人帮助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涉及到的概念、术语、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总计不超过论文的千分之三。

毕业论文写作:

 选题和题目的拟定:好的题目是论文成功的一半 1.写什么?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什么是好的选题?

a)选题新颖,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如:“论新时期小说中的乡土知识分子形象”是一个较有价值的论题;“论《鹿鸣》杂志 的青春文化特色”就不适合作毕业论文选题。

b)选题的范围符合专业特色,大小适中。如:“当代大众文化论”太大、不合现当代文学专业要求;选题“解读贾樟柯《三峡好人》片尾背景音乐的意义”就小了点。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小题大做:“从《三峡好人》背景音乐的运用看底层叙事的文化寓言建构”;大题小做:“论新时期小说的影视化――以新历史小说为例”

c)论题具有可行性。不可行:“路遥小说与余华小说的比较研究”、“王安忆小说的自叙传特征”。

d)符合自己的兴趣,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

3.如何拟定题目?(选定的题目可修改、可变换)

精炼、指明论述的对象、提炼出论文的核心观点、用学术语言表达。

还可以的:敞开的历程――近20年华文文学研究述评;租界语境下左翼文本的叙事症候;论区域文化对20世纪中国小说流变的影响;生命的欠然与抱慰――论鲁迅的家庭伦理经验与叙事的悖论;现代家族故事的生成机制;启蒙运动与“五四”小说文本的分裂。

不好的:“我是天空的一片云”――论徐志摩的诗歌;如何给80后作家定位?自80年代中期以来新历史主义小说对民国历史的还原与虚构。

 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一)批评方法

·传记批评

·社会批评

·文化批评 ·心理批评

·接受批评

·形式批评 ·文本内研究与文本外研究

(二)解读策略

1、量体裁衣:考虑体裁的差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电影的不同解读路径。《底层镜像的诗意呈现》

2、有的放矢:根据作品的主导审美文化倾向选择适当的角度。《虚构》《白鹿原》《银城故事》《黄金时代》

3、审时度势:考虑时代、种族、环境的影响。丹纳《艺术哲学》

4、文如其人:结合作者的创作观念和生活经历来解读作品。路遥的作品、贾平凹的作品《腊月·正月》《浮躁》《废都》、张承志的作品

5、高屋建瓴与一斑窥豹:既有囊括总体的把握,又有细节的阐释。

6、神形兼备:把叙事分析与文化分析相结合。

○李永东:《民族主义与殖民意识的纠缠:论租界语境下知识分子的文化体验与文本叙事》

现代作家受租界文化风气的浸染,有时难免闪烁出“东方主义”的眼光。刘呐鸥《热情之骨》描述了法国外交官对中国女性所持的“东方主义”的赏玩眼光。外交官比也尔见到玲玉时,十分心仪:“比也尔从没见过像在他襟前纤弱地动着的那样秀腻的小手。他想把这朵金盏花换了这一只小手,常挂在胸前观赏可不是很有趣的 3 吗?”[16]72“他想一想,觉得她的全身从头到尾差不多没有一节不是可爱的。那黑眸象是深藏着东洋的热情,那扇真珠色的耳朵不是Venus从海里生出的贝壳吗?那腰的微妙的运动有的是雨果诗中那些近东女子们所没有的神秘性。纤细的娥眉,啊!那不任一握的小足!比较那动物的西欧女是多么脆弱可爱啊!这一定是不会把蔷薇花的床上的好梦打破的。”[16]76首先,玲玉在比也尔的审视下被物化,比也尔想用金盏花换了玲玉的“一只小手,常挂在胸前观赏”,他把玲玉的耳朵比作“贝壳”。其次,玲玉之所以令比也尔动情,在于她的“纤弱”、“神秘”“脆弱”,这些特质恰恰迎合了比也尔充满征服欲的“蔷薇花的床上的好梦”。从文本的叙述情境来看,对玲玉的赏玩眼光,不仅仅是比也尔的心态,也是为隐含作者所支持的。这说明,洋场文人自身也沾染了殖民者的趣味和眼光。

○李永东:《潘雨桐的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潘雨桐在文本中对比兴手法的化用,是把情与景、话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人物语言和潜在主体的回应,交错融合,形成一种语意张力场,呈现出丰富复杂的传统文化意味。试以下面两句为例进行细读:

“老了的管不了,后生的总要有一条生路。” 白影打在地上,山路崎岖不平。

这两句表达的意旨是:游子为了谋生路,无可奈何地离开故土和年老体迈的阿公,只能把尽孝的义务姑且搁下。但至今阿公的遗像反射的白影打在地上,也打在游子的心上,游子漂流海外闯荡 4 事业的征途,却依然如山路崎岖不平,光耀门庭的重托也不知何时能够有所交付。这些意旨是通过比兴的手法传达的。“白影”喻指阿公的过世,和“老的管不了”在语意上的形成比兴关系。“山路崎岖不平”喻指事业生活的坎坷,和“生路”形成比兴关系,又以现在的境遇对“生路”作了回答。总而言之,引述的所有语段的话语总体结构形式,固然带有先锋叙事意味,但是话语内部的语码却在古典诗词韵味的包装下透出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情调。景语、情语与人语的时空交融的对话结构,形成了一种跳跃式的、虚实相间的、意味无穷的游子情怀的表述方式。这是一种把古典诗词的意境与现代主义的叙述技巧结合的成功范例。

 毕业论文的格式(1)标题;

(2)作者姓名,单位;

(3)内容提要;(中文摘要在300字以内,中文在前,外文在后,关键词3—5个;中文英提要的文字表述使用第三人称,不能从“我”的角度。)(4)引言;(本部分需对论题的相关研究状况和选题的价值加以说明)(5)正文;(文中注释上标)

(6)结论;(有无均可,小标题可自定)(7)主要参考文献与附录;(8)致谢。范例:

路翎小说的叙事与四川乡场文化

崔XX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1938年,路翎因为战争流亡到了四川北碚,从此,他长时间生活在巴蜀底层最真实的乡场世界,并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本文试图从叙事学角度分析四川乡场文化对路翎小说创作的影响。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展示路翎在北碚乡场的生活经历,并结合路翎的描述,分析四川乡场文化;第二部分通过文本分析,提出路翎流浪者小说中的“回流”叙事,并从“实力派”角度探索其地域文化根源;第三部分结合四川乡场文化的“蛮”性分析路翎中短篇小说的主要叙事模式:“施虐/受虐”、“围观/示众”,并通过与鲁迅的比较凸显路翎笔下野蛮的看客形象。

关键词:路翎;叙事;四川乡场文化;

The Narration of Luling’s Novels and the Culture of Sichuan Town

CUI Lijun School of Litera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In 1938, Luling came to Beibei because of the Anti-Japan War.He had lived in the town for a long time and got massive literatures creation.The Culture of Sichuan Town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narration of Luling’s novels.This article pides into three parts: In the first part,I mainly demonstrate Luling’s life experience in beibei and analyze the Culture of Sichuan Town with Luling’s description.In the second part, I find out “the reflux” narration about the rovers through the text analysis, and explore its region culture root—“the power faction”.In the third part,I analyze the main narration patterns in Luling’s short stories—“maltreat/been maltreated” narration and“surround/been surrounded” narration with “the barbarian” Culture of Sichuan Town,and describe the barbaric viewer image with Luxun comparison.Key words: Luling;Narration;the Culture of Sichuan Town;

引 言

路翎,原名徐嗣兴,“七月派”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1923年1月出生于江苏苏州,1925年举家搬到了南京。抗战爆发,路翎几经辗转,流亡到了四川北 碚,在这里创作了被誊为“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底情感和意志的百科全书”的《财主底儿女们》和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如《饥饿的郭素娥》、《罗大斗的一生》等。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高强度的剖析与袒露使他的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存在。关于路翎小说的研究几乎是与他的创作同步的。胡风、舒芜、邵荃麟、刘西渭、唐湜、冯亦代等同时代的理论批评家都对路翎的小说进行了中肯的品评。20世纪80年代以来,路翎研究再度成为热点,有钱理群、杨义等对路翎小说精神世界的探索,赵园从审美形象方面的解读,柯泽从现代性入手的分析等等。另外的许多研究文章引入了精神分析、叙事学等理论,拓宽了研究视野。整体而言,研究的成果无疑是丰富的,但是综观这些文章,很少有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对路翎小说进行解读的。

路翎入川时年仅15岁,可以说,“这是一位在四川社会最后形成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青年”,[1]是来自北碚这个乡场社会的真实体验推动他由一个文学爱好者成为了著名的青年作家。路翎在四川北碚生活了近十年,在这里,他经历了恋爱、失恋、结婚、生子等对他的人生和创作有着重大影响的事件,并与胡风相识,与舒芜、阿垅、绿原等文学友人开始了交往。身为“七月派”后期的主将,路翎与当时的重庆文艺界交往并不多,„„

一、路翎与四川乡场

1938年春天,路翎流亡到重庆,被分配到四川中学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怡.多重文化的冲撞和交融——论现代外省作家的入蜀现象[J].贵州社会科学,1996,(2):60-66.[2]张业松.路翎批评文集[M].珠海出版社,1998.239 „„

致 谢: „„

 注释和资料的引用规范

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文献类型标识方式:

专著[M]

期刊文章[J] 报纸文章[N]

学位论文[D] 论文集[C]

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书籍:[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A].论文集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报纸:[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第四篇:毕业论文写作方法及要求

一、论文选题

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个题目,题目不宜太大,否则不宜把握;题目可以自己选择,也可以在选题参考目录中选择;

毕业论文题目一般为:“XXXX的研究”,“论XXXXX”

二、论文的正文结构框架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研究背景(概括介绍所选题目的相关背景,一般包括国内外经济发展现

状,所选题目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等。)

1.1.2问题的提出(由研究背景引出你所选题目的必要性)

1.2文献综述(包括国内外文献综述,可有可无)

1.3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3.1研究目的介绍论文所要达到目的,现实意义,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1.3.2主要内容大致介绍一下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分几部分写,各部分

主要是什么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研究方法介绍论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如理论模型,实证研究,比较

法,案例分析法等。

1.4.2研究思路用框图的方式说明论文的思路和脉络。

2XXXX概述这一章是选定题目的相关基础理论概述,比如可包括以下:

2.1选定题目的相关概念与定义

2.2XXX的主要内容

2.3主要理论基础

2.4XXX对企业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等等

3选定题目的现状分析

3.1国外发展现状

3.2国内发展现状

4XX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5解决措施可以从多方面来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如企业,客户,政府的角度6结束语对论文选题的意义,主要内容,主要结论做一个概括总结。

三、其他要求

1. 格式及具体要求参见 《重庆大学成人教育….管理办法》,请大家仔细阅读,严格按

照要求进行。特别是格式,参考群共享的模板。

2. 开题报告、任务书可以在最后两周完成,暂时不着急。

3. 辅导方式

第11周,13周,16周集中,教室1205,要求必须来

其余时间通过QQ,邮件网上辅导。

四、参考文献要求10~15篇,不得抄袭论文,否则按不及格处理。

五、随时查看群公告,阅读每份相关文件,明确相关要求。

六、进度要求1、10~11周,选题,拟订基本框架,如二的要求2、12~14周:初稿的撰写3、15周 :修改4、16周:调整格式及修改5、17周:论文答辩

请大家严格按照进度进行,否则可能不能如期完成。

第五篇: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

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
毕业论文属于论述文体,表达方式是用逻辑推理和分析综合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用 充足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论点的正确,达到论点和论据的统一。在这里,要对客观事实 和某种现象或规律做如实的客观的表述和总结。毕业论文是大学学习训练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论文的撰写可以反映学生运用所学的专 业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检查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这种形式被广泛使用。

一、毕业论文的选题 毕业论文的选题至关重要,题目选得好,就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毕业论文选题应注意 以下几点。1.题目不宜过大。初学写作论文的同学切勿贪大求全,望题生义,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题要量力而 行,考虑主、客观条件,掌握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小题大做做”——选择小题目作大文章是 易于成功的途径。题目大了,把握不住,堆砌素材,把新鲜观点和见解淹没在材料堆里,难 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相反,从实际出发,抓住某一论点深入研究,透彻阐述,更易于成功。2.选准突破口。选准突破口,就是选准主攻目标,像军队打仗一样,集中兵力向主攻目标猛攻,才能取 得胜利。突破口应选取难度小,具有普遍意义而又长期被人忽视的问题。恩格斯说,“科 学在两门学科的交界处是最有前途的。”在学科边缘处,涉足人少,新课题多,竞争对手少,因而是易于突破的领域。3.选题应在研究和实习实践基础上进行。毕业论文的课题题目,应在毕业实习或课题研究进行一个阶段以后选定,当然,以后还 可修改。只有对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一定的文献资料有了理解并对 实际工作有心得体会,才能初选课题。以后,随着资料的查阅,知识的积累,涉猎的范围由 宽而深,题目的确定日趋明朗。4.主观兴趣和客观条件结合。选题要从自己有准备、感兴趣的问题出发,连自己都不熟悉、无兴趣的问题,岂能打动 别人,给读者以启发。当然仅凭个人的好恶也不能写出好文章,在兴趣的基础上,根据客观 条件抓住本学科中的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展开,才有可能做出有益的探讨。日本岩诚之德在《毕业论文,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从准备到提出》一文中指出:搞 课题研究,写学术论文这要有非常强烈的忍耐力与克制精神,„„这种冲动是写作论文的重 要前提。当然,兴趣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有兴趣的课题,往往是自己已经了解或初步了解的 课题。选择有兴趣的课题不仅会带来研究的热情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积极性,也能使作者有 个较好的研究

基础,为论文顺利完成提供支持。5.要考虑客观需要和客观可能条件。要选择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课题,如学科的热点问题,工程实际中急需解决的技 术关键问题,对人民生活、科技发展和建设速度有较大影响的实际问题等均可作为选题,有 爱国精神和责任感的青年学生也会因此而激发创作热情。在选题时,还应充分分析是否具备完成此课题的客观条件。要解决某一具体课题,要有 足够的信息资料,要有较完备的技术手段和配置,如果不具备某些客观条件,就难于胜任和 完成既定的任务。当然在研究过程有些条件还可以逐步创造,但应准确地估计是否能与研究 工作合拍同步。6.要勇于走自己的路。在选题时要有自己的主见,走自己的路,勇于探索,一旦“摸到了门”就能够取得成果,

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享受艰苦探索的乐趣。导师的指导、朋友的建议是很重要的,但最了解情况的还是自己,路还得自己走。李政道说: “要完成开创性的课题,就像一个人 关在屋子里找门:你就得动手去摸,这里摸一摸,那里摸一摸。同时,你的头脑必须是很清 醒的,有很强的判断力。摸得不对,及时离开。摸到了苗头,就认定不放。这样,一旦摸到 了门,打开它就并不十分困难了。而打开大门之后,必然是山青水秀。这也是科学研究工作 者探索客观世界奥妙的无穷乐趣。”这段生动的比喻,恰当地指出了选题的道理和方法,值 得借鉴。.

二、毕业论文的选材 毕业论文的题目选好后,正确选择与运用材料是论文成功的关键,处理大量搜集来的素 材,正确合理地组织和运用这些材料,应遵照三条原则:一熟悉,二取舍,三提炼。1.熟悉材料。熟悉材料是写作毕业论文的基础,是取舍和提炼的前题。阅读材料是熟悉材料的有效方 式,阅读材料可采用以下办法。(1)先读中文资料,后读外文资料;(2)先读综合资料,后读专题资料;(3)先读近期资料,后读远期资料;(4)先读文摘,后读全文;(5)先粗读,后精读;(6)先读已学过的知识,后读新知识;(7)重要的材料,反复阅读思考;次要资料,一般浏览。2.取舍材料。经过阅读,熟悉了材料,边读边分析,明确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有 价值的,哪些是无关的;哪些材料可以说明哪个问题,哪些材料可以证明哪个观点。把材料 分析比较后,即可决定其取舍。3.提炼材料。对大量的材料进行取舍之后,还应对留存的这部分材料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炼和加 I。材料的提炼就是要寻找最能揭示事物本质、最能反映事物特点的
的材料,从大量的复杂的材料 中,抓住特点,发掘精华,加以概括和综合,上升到理论高度。4.避免重复别人的观点和照抄现成的材料。避免重复别人的观点,就必须扩大视野,阅读新材料,增加材料的宽度和深度。要避免 照搬现成的材料,就要下功夫对已有材料进行一番加工改造。

三、毕业论文的论证方法 选题确定,材料提炼之后,应研究论证方法。即用材料说明题目,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正 确。为此,应遵循下述论证方法和逻辑规则。1.论据必须真实可靠。论据是论证的基石,必须真实可靠论据来源于客观实际,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 客观事实,是反复推敲无懈可击的真货。任何浮光掠影、金玉其外的材料是绝对不可取的。2.不得采用循环论证法。循环论证就是用某个命题的自身来证明这个命题,自己证明自己,只是换个说法,这是 不合逻辑规则的。例如,用“人吃饭为了不饿’ ’这条道理来证明“人饿了就要吃饭”这种 现象,就是循环论证。3.论证要合乎逻辑。论据和论点存在着内在联系,文章应当揭示这种联系,得出合乎规律性的结论。这种规 律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就是真理。揭示真理就是论文的使命。如文章只凭观

察和经验,将偶然的表面现象推断出某种论点或观点,则这种论点或观点是缺乏可靠性和可 信性的。例如,人们看到目前经济适用房销售情况很好,就说明今后销售情况也会好,这种 凭表面观察来说问题就缺乏可信性。只有论述了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收入增加之后,再 说明今后的销售前景才是合乎逻辑的、可信的。4.论据要充足。顾炎武说,“孤证不立”,对写作论文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因为根据单独的或少数的事实 来证明论题,说服力是不强的,从各角度和多方面来说明或论证某个论点就会令人信服,也 更加严密。

四、毕业论文撰写的格式 毕业论文的格式,一般采用以下格式(1)封面(2)毕业实习任务书(3)内容摘要(4)关键词(5)目录(6)前言(7)正文(8)结论(9)参考文献(10)致谢(11)评语 格式规范是毕业论文的一项重要的评定标准。格式规范是论文写作的一个技术要求,也 是实现论文内涵和写作目的的形式要求,因此,应当严格按格式完成。以下对各环节和项目 加以说明。1.题目 题目是封面上的主要项目,最先映人读者眼帘的是论文的题目,人们在浏览书刊时,也是先 从题目来判断是否可读; 毕业论文的题目也是评阅教师最先审检的内容和至关重要的第一印 象,可见毕业论文题目的重要性非同一般。毕业论文的题目要简炼、醒目、准确,使读者一看题

目就知道写作的中心内容。切忌笼 统晦涩。拟题要正面、直接地提出问题,少用或不用华丽的修饰语。题目不宜过长,如果不 能概括其内容,可用副标题来补充。美国数学学会要求数学论文一条标题不要超过 12 个词,并要求用词质朴、明确、实事 求是,避免用广告式的冗长夸大的字眼,这种意见可供参考。如果题目太短,不易容纳中心 内容,可以采用副标题加以补充说明,引伸主题。封面一般均有固定格式,除题目外,其他项次应认真依次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由学校 专业主任下达,学生应认真抄写阅读。2.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是毕业论文内容基本思想的缩影,是主要观点的集中概括,应力求简明、准确 和畅达。摘要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应包括与正文同样多的情报信息,能使读者在 较短时间内阅读摘要后,就能准确地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因而,要求简短扼要,概 括准确。内容摘要不是章节目录的简单摘抄,它应独自成文,主要说明为什么从事此项课题,回 答该项研究工作的主旨、目的、范围和效用;研究的对象、内容和过程,也就是做了哪些工 作,取得什么新成果和新经验;最后,还应说明得到的结论及其价值和意义。

内容摘要编排在正文前面的称为摘要(abstract)或称提要(synopsis),排在正文后面的叫摘 录(summary)。内容摘要的字数,无确定要求,一般约为正文全文字数的 5%左右。IS05966 建议不少 于 250 字(词)最多不超过 500 字。总之,应以正确、精炼、具体、完备和精彩为宜。摘要的写作应在正文成稿之后撰写。故应在正文的基础上精心提炼、琢磨,写出独到之 处,形式上可改变章法,润饰词句,写成精彩的短文,使读者读后产生强烈的阅读正文的欲 望和要求。3.关键词 关键词(KeyWords)是将论文中起关键作用的、最能说明问题的、代表论文内容特征或最 有意义的词选出来,列在摘要部分之后,便于情报信息检索系统存入存储器,以供计算机检 索的需要,也有助于读者掌握本论文的主旨 关键词一般来源论文题目,也可从论文内容中抽出。选出来的关键词一篇论文约三、五 个,它不考虑文法上的结构,不一定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仅仅将一个或数个关键宇简单地 组合在一起。每一关键词可以作为检索论文的信息。选择的关键词一定要准确,如果选词不 当,将影响检索效果。同义词不要并列为关键词。毕业论文带有学术论文的性质,提供关键词作为撰写论文的格式要求,也是一种训练,同时,也有助于审阅者对学生掌握论文实质的程度进行考察。4.目录 如果毕业论文的篇幅较长,为了审查者的

方便,应编写目录,并标出页码,以便查找。列出目录,可从中看出论文内容的梗概,论点的安排,整体的布局,各章节的联系,给人以 清晰的轮廓。阅读者可根据需要直接从目录中查找有关章节。目录应列出通篇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分出层次,逐项标注页码,并应包括参考 文献、附录、图版、索引等附属部分的页次,以便于读者查找。5.前言 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前言部分主要说明写作意图,论文的主旨、目的、缘起、背景、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预期目的和采用的方法等内容,言简意赅,一目了然。一般在前言中简要地说明进行本课题的理由,希望解决的问题,具有什么效用和意义,并介绍前人有关的工作和进展,尚存在什么问题,以及本课题的特点与涉及的范围。前言中 切忌夸夸其谈,冗长拖沓,应力求简洁实在;对人所共知或显而易见的效用和意义,应保持 谦逊严谨的态度;当然也无需过于自谦,因读者自有公论。此外,在学术论文上更不允许作 商业广告和商业宣传。对于一般毕业论文,前言 500 字至 1000 字即可。长篇论文的前言自成一章,章内可分 若干小节,内容更为齐全,大体有:论文的主旨与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 课题涉及问题的分析、工作范围、与其他工作的关联;历史回顾、背景材料、前人工作综述; 基本理论和原则,以及有关政策、方针和法规;预期结果和采用的方法;实验材料与资料及 其有关情况;研究途径、研究工作的方案论证;规划及其内容,概念和术语的定义;其他需 要交待的问题。以上内容,可酌情选用,不宜面面俱到。6.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正文也称本论,是全篇的核心,对所 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阐明观点。这部分的内容较长,一定要注意条理性和逻辑性,结构严谨,行文洗炼。其材料运用和论证方法已在前面做了说明。下面再强调几点:(1)正文应突出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和可读性,要达到数据可靠、论点明确、实事 求是、文字简炼等写作基本准则。(2)研究成果只有经过科学的、逻辑的和文字上的再创造,才能成为论文,实践的材料

须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观点,反过来又应使观点统率材料,观点和材料统一,以基本观点为 脉络贯穿全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3)正文部分的体裁格局,既有惯例章法可循,又不应拘泥于形式确、鲜明、生动、可 读性强才能吸引人。写好正文,首先要有材料,有内容,然后有概念、判断、推理,最终形成观点。撰写正 文要做到合乎逻辑,顺理成章,注意章词,表达

简明精炼,通顺易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Rabinowicz 对论文提出四个字的要求:clarity,accuracy,completeness,neatness,即明晰、准确、完备、典雅。以上可作为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4)正文的写法,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写法是按研究工作的进程时间顺序,即认识问题的先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叙述。开始可先对整个工作过程的层次略加交代;然后,一个问题作为一层,层层有实验结果或解 题成果,有小结,有导出下一层次工作的引子;再叙述下一个问题作为第二层次„„最终,有综合,有分析,有总的观点和结论性的结果。例如,某一产品开发和研制的课题或建筑材 料的实验研究课题的技术论文或毕业论文,第一层次是在实验室设计实验,实验所用的原材 料、样品、添加物和试剂等,实验试件的加工制作,试件的检测,实验现象的观测记录等,从中抽象出某种现象产生的条件;第二层次是研究某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机理与本质;第三 层次是研究防止、修正某现象的措施;第四层次是在生产中验证或试用,并改革生产工艺。这类研究课题论文的撰写,每一层次有明确的小结,同时,提出下一层次的研究方向,从感 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螺旋上升,层次分明,段落清楚,自然流畅。另一种写法,不按实验或研究工作的原有时间顺序,而按认识规律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 展的演变过程叙述。一般先介绍实验原材料、设备、实验经过、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将庞杂 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加以综合整理,再在这些实验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形成 概念,加以必要的讨论,最后归结出结论,完成推理的高级阶段。比较完整系统的课题成果可采用上述任一种写法撰写论文;对内容集中而简短的论文,则可以开门见山,一气呵成,不拘一格,效果较好。(5)实验过程的论述。只写关键性、代表本研究工作特点的仪器、设备、观察和操作条 件;应科学地、准确地表达必要的实验结果,摒弃不必要的部分。精选必要的表、图和照片,且应尽量用图,少用表格。(6)论文中的数学符号、物理量符号;化学符号、各学科的符号,必须按照规定和国际 惯例,不能自创;论文中应全面采用国际单位制(SI 制),对有效数字、数据处理、准确度和 精度等基本规定也应注意。正文字数应尽量精简,毕业论文一般为 1 万字至 1.5 万字为宜。7.结论 结论是论文的最后部分,是正文阐述的必然结果,既要考虑与前言部分的照应,还要考虑与 正文的联系。结论对全篇论文起画龙点晴的作用。结论的内容不只是前面实验结果部分分层 结果的简单重复,而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