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单片机设计任务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基本情况
学时:2周学分:2学分适应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二、课程设计的意义、性质、目标、要求
1.意义
课程设计是单片机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训练。进行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把学过的比较零碎的知识系统化,真正的能够把学过的知识落到实处,能够开发简单的系统,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再深一步学习的热情,因此课程设计是必不少的,是非常必要的。
2.性质
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单片机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文字总结能力的综合训练环节,是配合单片机课程内容掌握、应用得的专门性实践类课程。
3.目标
通过典型实际问题的实际,训练学生的软硬件的综合设计、调试能力以及文字组织能力,建立系统设计概念,加强工程应用思维方式的训练,同时对教学内容做一定的扩充。
4.要求
(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单片机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设计与撰写设计报告等。其中理论设计又包括选择总体方案,硬件系统设计、软件系统设计;硬件设计包括单元电路,选择元器件及计算参数等;软件设计包括模块化层次结构图,程序流程图。程序设计是课程设计的关键环节,通过进一步完善程序设计,使之达到课题所要求的指标。课程设计的最后要求是写出设计总结报告,把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若有实践条件,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
(2)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
单片机课程设计的教学采用相对集中的方式进行,以班为单位全班学生集中到设计室进行。做到实训教学课堂化,严格考勤制度,在实训期间(两周)累计旷课达到6节以上,或者迟到、早退累计达到8次以上的学生,该课程考核按不及格处理。在实训期间需要外出查找资料,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方可外出。
课程设计的任务相对分散,每3—5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完成一个课题的设计。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要协作,同一小组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协商,可以互相借鉴或参考别人的设计方法和经验。但每个学生必须单独完成设计任务,要有完整的设计资料,独立撰写设计报告,设计报告雷同率超过50%的课程设计考核按不及格处理。
三、课程设计题目及设计过程
(一)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
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产生秒信号,控制十字路口的红绿黄灯交替点亮和熄灭。要求能用按键设置两个方向的通行时间(绿灯点亮的时间)和暂缓通行时间(黄灯点亮的时间),系统的工作符合一般交通灯控制要求。
(二)设计过程
1、设计要求
十字交叉路口的交通灯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1.1所示。往南和往北的信号一致,即红灯(绿灯或黄灯)同时亮或同时熄灭。实现红、绿、黄灯的循环控制。要实现此功能需要表示三种不同颜色的LED灯分别接在P1个管脚,用软件实现。往东和往西方向的信号一致,其工作方式与南北方向一样,也采用三种不同颜色的LED灯分别接在P1个管脚,用软件实现。当南北方向为绿灯和黄灯时,东西向的红灯点亮禁止通行;而东西方向为绿灯和黄灯时,南北向的红灯点亮禁止通行。
图1.1 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示意图
假设南北方向为主干道,通行时间为20秒,东西方向是次干道,通行时间为20秒,黄灯点亮的时间均为5秒,则其工作方式如表1.1所示循环点亮信号灯。
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1、设计一交通灯控制系统,其结构如图1.1所示,工作方式满足上述要求。
2、主干道和次干道的通行时间及黄灯点亮的时间可以手动设置。
3、在没有手动设置通行时间时,系统自动按表1.1的模式进行工作。
2、设计要点
(1)硬件设计:
实现红、绿、黄灯的循环控制。要实现此功能需要表示三种不同颜色的LED灯分别接在P1个管脚,用软件实现。
要求东西车道和南北车道上的车辆交替运行,每次通行时间为20s; 要求黄灯先亮5秒钟,才能变换车道。
黄灯亮时要求每秒闪亮一次;
要求绘出原理图;
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设计好电路。
(2)本系统的工作流程:
1)接通电源时或系统复位后,系统按程序给定的时间工作,即南北向通行20秒,东西向通行20秒,黄灯亮5秒,工作模式如表1.1所示。首先南北向通行,然后东西向通行,如此循环。
(3)软件设计:
1)系统资源分配:为了便于程序的设计、阅读及修改,需要先对系统的存储器资源进行分配和说明。
2)软件模块:根据上述工作流程和设计要求,软件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先了解实际交通灯的变化规律,假设一个十字路口为东西南北走向。初始状态0为东西红灯,南北红灯;然后转状态1南北绿灯通车,东西红灯。过一段时间转状态2,南北绿灯闪几次转黄灯,延时几秒,东西仍然红灯。再转状态3,东西绿灯通车,南北红灯。过一段时间转状态4,东西绿灯闪几次转亮黄灯,延时几秒,南北仍然红黄灯,最后回到状态1,不断循环。
(1).当东西方向为红灯,此道禁止通行,东西到行人可通过;南北道为绿灯,此道车辆通过,行人禁止通行。市建委20秒。
(2).黄灯闪烁5秒,警示车辆和行人红、绿灯状态即将切换。
(3).当东西方向为绿灯,此道车辆通行;南北方向为红灯,南北道车辆禁止通过,行人通行。时间为20秒。东西方向车流大,通行时间长。
(4).这样如上表的时间和红、绿、黄灯出现的顺序依次出现这样行人和车辆就能安全畅通的通行。
硬件设计的要求:
(1)确定元器件的型号及参数。
(2)画出硬件设计的结构框图。
(3)画出各部分电路的原理图,并说明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依据;画出完整的原理图。
(4)列出元器件清单。
4、软件设计
根据设计要点,软件设计首先应对系统资源进行进行分配和说明。为了增加程序的可读性,理清程序的编写思路,建议程序采用模块化结构。
软件设计的要求:
(1)画出整个控制系统的程序流程图。
(2)画出各功能部分的程序流程图,并能够编写相应的原程序。
四、设计报告
设计完成后,必须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设计报告必须独立完成,格式符合要求,文字(不含图形、程序)不少于3000字,图形绘制规范报告书用A4纸书写,装订成册。设计报告的格式如下:
1、封面
2、内容提要(摘要)
3、目录
4、正文
(1)所作题目的意义、本人所做的工作及系统的主要功能;
(2)硬件电路设计及描述;
1)确定元器件的型号及参数。
2)画出完整的原理图。
3)列出元器件清单。
(3)软件设计流程及描述;
5、心得体会(总结)
6、参考文献
7、附录(源程序代码)
8、有关图纸
五、进度安排
单片机课程设计共安排2周,合计80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实习动员及准备工作:2学时
总体方案设计:10学时
硬件设计:16学时
软件设计:20学时
撰写设计报告:12学时
答辩与总结:8学时
教师辅导:12学时
六、考核方法
单片机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为考查,考核结果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分数在90-100之间为优秀,80-89分之间为良好,70-79分之间为中等,60-69分之间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考核分三个方面进行:平时表现20%;设计过程25%;设计报告 40%;设计答辩15%。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课程设计考核按不及格处理:
1、设计期间累计迟到、早退达8次;
2、设计期间累计旷课达6节;
3、设计报告雷同率超过50%或无设计报告;
4、不能完成设计任务,达不到设计要求。
说明:下为可供参考的题目,可以从中选取,也可自己定题
2、题目:免超载长途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
(1)当检测到有人进车时能够自动开启车门,开启后延时10秒自动关闭。开门系统由电动机控制,开门时电动机正转,闭门时电动机反转。开门限度由限位开关确定;
(2)能够自动记录进入车内人的个数,当人数超过50时不在开启进车门;
(3)当车内人员有特殊情况需外出时,只能通过按下车内请求按钮,后门开启才能离开,离开之后记录人数自动减一;
(4)当车内人员未满绿色显示灯亮,正常满员时,车门上黄色显示灯亮;当有超载情况出现时,车内报警器自动报警,同时车门红色灯亮。
3、题目:半导体致冷恒温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
(1)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制冷片的温度,并能通过数码管显示,显示3位即可;
(2)通过单片机控制半导体制冷温度为恒温。即若温度过高,可以将电压调高,制冷效果好,温度降低;若温度低,可以将电压调低,制冷效果差,温度升高。
(3)若温度正常时绿色显示灯亮,温度过高时红色显示灯亮,温度过低时黄色显示灯亮,温度异常报警。
4、题目:多功能绿色垃圾桶设计
设计要求:
(1)当有人投放垃圾时,垃圾桶打开,持续一段时间自动关闭;
(2)当桶内垃圾过多时,不再开启垃圾桶,此时垃圾桶上红色指示灯亮;垃圾未满时,绿色指示灯亮;
(3)垃圾桶控制系统的电源有太阳能电池提供,若遇到太阳能电池电量不足时,能够利用自带的5V备用直流电源供电。
5、题目:单片机控制的60s倒计时设计
设计要求:
应用定时计数器及其中断实现60s的,并将倒计时过程显示在LED数码管上,倒计时循环进行。
(1)硬件设计:
1)单片机建议选用AT89C51,它与8051系列单片机全兼容,但其内部 带有4KB的FLASH ROM,设计时无需外接程序存储器,为设计和调试带来极大的方便。
2)LED显示系统:
采用2个数码管倒计时,时钟信号采用的是内部时钟方式。带有复位功 能,P1口和P2口分别接个位和十位数码管。
3)电源供电系统:本系统采用220V电源供电,应设计相应的稳压电源 电路。但课程设计受时间限制,也可采用现成的5V直流稳压电源供电,这样可以节约设计时间、简化设计过程。
(2)、软件设计
根据设计要点,软件设计首先应对系统资源进行进行分配和说明。为了增加程序的可读性,理清程序的编写思路,建议程序采用模块化结构。主程序和定时中断服
6、题目:基于单片机16×16点阵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
16x16点阵需要32个驱动,分别为16个列驱动及16个行驱动。每个行与每个列可以选中一个发光管,共有256个发光管,采用动态驱动方式。每次显示一行,10ms后再显示下一行。
(1)硬件设计:
1)单片机建议选用AT89C51,它与8051系列单片机全兼容,但其内部带有4KB的FLASH ROM,设计时无需外接程序存储器,为设计和调试带来极大的方便。
2)LED显示系统:16×16LED点阵
3)74159集成芯片:其功能是将4位输入译为16输出(低电平有效)。
4)电源供电系统:课程设计受时间限制,也可采用现成的5V直流稳压电源供电,这样可以节约设计时间、简化设计过程。
(2)、软件设计
根据设计要点,软件设计首先应对系统资源进行进行分配和说明。为了增加程序的可读性,理清程序的编写思路,建议程序采用模块化结构。
第二篇:单片机电子钟设计任务书.
目 录
一、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 1
二、实现原理等知识的介绍 …………………………………………………… 2 2.1电子时钟的设计
2.2单片机识的相关知识
三、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说明;3.1总体设计方案 3.2总设计原理框图
四、具体实现步骤的设计说明;
五、单片机系统程序的编制;
六、测量过程的操作说明,原始测量数据的记录;
七、结论及存在问题;
八、心得体会总结;
九、参考文献。
一、主要内容和要求 主要内容:设计一个数字式电子钟,它具有时,分,秒的计时功能,可以 通过键盘进行时间设定, 并且将时间显示在 LED 数码管上。用按键设定时钟的时、分、秒,用扫描方式动态显示。时钟用定时中断方式工作,单片机晶体震荡器频 率 11.0592Mhz.。可选做双机通信实验, 实现子母钟功能, 即由其中一台做时钟, 另一台采集时钟值并显示。对于基本题目要求是: 用按键设定时钟的时、分、秒。要求用 4键方式,即选择、加、减、确认键, 选择键用于选择修改起始时、分、秒值,每按一次,被修改数码管顺序移动并闪 烁。用 +,键修改数值,确认键确定后秒位清零,修改结束。
2.2单片机的相关知识 1单片机简介
单片机全称为单片机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softcomputer。从应用领 域来看,单片机主要用来控制,所以又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或 嵌入式控制器。单片机是将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微型化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 计算机。单片机的发展史 3 4位单片机
1975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首次推出 4位单片机 TMS-1000;此后,各 个计算机公司竞相推出四位单片机。日本松下公司的 MN1400系列,美国洛 克威尔公司的 PPS/1系列等。四位单片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有:PC 机的输入装 置,电池充电器,运动器材,带液晶显示的音 /视频产品控制器,一般家用 电器的控制 8位单片机
1972年,美国 Intel 公司首先推出 8位微处理器 8008,并于 1976年 9月率 先推出 MCS-48系列单片机。在这以后, 8位单片机纷纷面市。例如,莫斯特克 和仙童公司合作生产的 3870系列, 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 6801系列等。随着集成 电路工艺水平的提高,一些高性能的 8位单片机相继问世。例如, 1978年摩托 罗拉公司的 MC6801系列及齐洛格公司的 Z8系列, 1979年 NEC 公司的 UPD78XX 系列。这类单片机的寻址能力达 64KB ,片内 ROM 容量达 4--8KB ,片内除带有并 行 IO口外,还有串行
IO口,甚至还有 AD转化器功能。8位单片机由于功能 强,被广泛用于自动化装置、智能仪器仪表、智能接口、过程控制、通信、家用 电器等各个领域。16位单片机
1983年以后,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可达几十万只管 /片,各系列 16位单片机 纷纷面市。这一阶段的代表产品有 1983年 Intel 公司推出的 MCS-96系列, 1987年 Intel 推出了 80C96,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推出的 HPC16040, NEC 公司推出的 783XX 系列等。16位单片机主要用于工业控制, 智能仪器仪表, 便携式设备等场 合。32位单片机
随着高新技术只智能机器人, 光盘驱动器,激光打印机,图像与数据实时处 理,复杂实时控制,网络服务器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20世纪 80年代末推出了 32位单片机,如 Motorlora 公司的 MC683XX 系列, Intel 的 80960系列,以及近年来流行的 ARM 系列单片机。32位单片机是单片机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发 展及开发成本和产品价格的下降,将会与 8位单片机并驾齐驱。64位单片机
近年来, 64位单片机在引擎控制,智能机器人,磁盘控制,语音图像通信, 算法密集的实时控制场合已有应用, 如英国 Inmos 公司的 Transputer T800是高性
能的 64位单片机。2.2.3单片机的特点
1单片机的存储器 ROM 和 RAM 时严格区分的。ROM 称为程序存储器,只存 放程序,固定常数,及数据表格。RAM 则为数据存储器,用作工作区及存放用 户数据。采用面向控制的指令系统。为满足控制需要,单片机有更强的逻辑控制能 力,特别是单片机具有很强的位处理能力。
3单片机的 I/O口通常时多功能的。由于单片机芯片上引脚数目有限,为了 解决实际引脚数和需要的信号线的矛盾, 采用了引脚功能复用的方法, 引脚处于 何种功能,可由指令来设置或由机器状态来区分。单片机的外部扩展能力很强。在内部的各种功能部件不能满足应用的需 求时,均可在外部进行扩展, 与许多通用的微机接口芯片兼容, 给应用系统设计 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2.2.4数码管显示工作原理
LED 数码管分共阳极与共阴极两种,其工作特点是,当笔段电极接低电平,公共阳极 接高电平时,相应笔段可以发光。共阴极 LED 数码管则与之相反,它是将发光二极管的阴 极(负极 短接后作为反映出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常见管芯材料有磷化镓(GaP、砷化镓(GaAs、磷砷化镓(GaAsP、氮化镓(GaN等,其中氮化镓可发蓝光。发光颜色不仅与管芯材料有关, 还与所掺杂质有关,因此用同一种管芯材料可以制成发出红、橙、黄、绿等不同颜色的数码 管。其他颜色 LED 数码管的光谱曲线形状与之相似,仅入,值不同。LED 数码管的产品中, 以发红光、绿光的居多、这两种颜色也比较醒目。
LED 数码管等效于多只具有发光性能的 PN 结。当 PN 结导通时,依靠少数载流子的注 人及随后的复合而辐射发光, 其伏安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相似。在正向导通之前, 正向电流近似于零,笔段不发光。当电压超过开启电压时,电流就急剧上升,笔段发光。因此, LED 数码管属于电流控制型器件,其发光亮度 L(单位是 cd /m2 与正向电流 IF 有关,用公式表 示:L=KIF即亮度与正向电流成正比。LED 的正向电压 U ,则与正向电流以及管芯材料有 关。使用 LED 数码管时,工作电流一般选 10mA 左右/段,既保证亮度适中,又不会损坏 器件。
三、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说明 3.1总体设计方案
本次设计时钟电路,使用了 ATC89C52单片机芯片控制电路,单片机控制电 路简单且省去了很多复杂的线路, 使得电路简明易懂, 使用键盘键上的按键来调 整时钟的时、分、秒,用一扬声器来进行定时提醒,同时使用汇编程序来控制整 个时钟显示,使得编程变得更容易,这样通过四个模块:按键、芯片、扬声器、LED 数码管即可满足设计要求。
3.2总设计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四、具体实现步骤的设计说明 4.1 电路设计原理说明
本设计电路,硬件部分共由五个模块组成:按键模块、复位电路模块、晶振 电路模块、发声模块、时间显示模块。晶振电路模块负责给单片机提供时钟周期。复位单路模块负责上电后自动复位,或按键后强制复位。上电后, 由单片机内部 定时器计时,同时通过动态显示函数自动将时分秒显示到数码管上。与此同时, 按键扫描函数,一直扫描按键引脚状态, 一旦扫描到按键被按下, 即进入相应的
功能函数。4.2各部分电路说明 1按键模块
按键模块如图所示。
在该模块中, 采用四个按键作为电子时钟的控制输入, 通过按键来实现时钟 的时间设置功能。电路中将四个按键的一端接公共地,而单片机的 P2口默认为 高电平, 一旦按键被按下, 则该按键对应的额管脚被拉低, 通过软件扫描按键即 可知道用户所要实现的功能,调用相应的按键子程序来完成该操作。
2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 如图所示。
图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当 MCS-5l 系列单片机的复位引脚 RST(全称 RESET 出现 2个机器周期以上的 高电平时,单片机就执行复位操作。如果 RST 持续为高电平,单片机就处于循环 复位状态。根据应用的要求, 复位操作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上电复位和上电或 开关复位。上电复位要求接通电源后,自动实现复位操作。上电后,保持 RST 一 段高电平时间。
3单片机的晶振电路
单片机的晶振电路,如图所示。
图 单片机的晶振电路
石英晶体也连接在晶振引脚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等效为一个并联谐振回路, 振荡频率应该是石英晶体的并联谐振频率。晶体旁边的两个电容接地, 实际上就 是电容三点式电路的分压电容 , 接地点就是分压点。以接地点即分压点为参考点, 振荡引脚的输入和输出是反相的,但从并联谐振回路即石英晶体两端来看 , 形成 一个正反馈以保证电路持续振荡。
4发声模块
发声模块,如图所示。
图 发声指示模块
发声模块由蜂鸣器、电源、8550三极管、限流电阻组成。蜂鸣器由 PNP 三 极管驱动,当 BZ 管脚为高时,三极管 be 级没电压差,三极管截止;反之,三极 管导通,有电流流经蜂鸣器,蜂鸣器发声。
5时间显示模块
时间显示模块如图所示。
图 时间显示模块
时间显示部分的电路也很简单, 由五个一位的共阴 8段数码管、五盏发光二
极管组成。在显示过程中, 单片机将要显示的数字传递给 89C52芯片, 同时通过 位选选通要显示的数码管。
五、单片机系统程序的编制 5.1程序设计 ORG 0000H LJMP START;转初始化 ORG 000BH LJMP PGT0;T0中断入口 ORG 0033H START: DIS1 EQU 30H DIS2 EQU 31H DIS3 EQU 32H DIS4 EQU 33H DIS5 EQU 34H DIS6 EQU 35H DISXS EQU 36H DISFZ EQU 37H DISMZ EQU 38H
MS500 EQU 39H K1 BIT P3.2 K2 BIT P3.3 K3 BIT P3.4 K4 BIT P3.5 BDP BIT 01H bd BIT 02H MOV SP,#50H;初始化程序 MOV P0,#0FFH MOV P1,#0FFH MOV P2,#0FFH MOV P3,#0FFH MOV TMOD,#01H;定时器 T0工作于方式 1 MOV TH0,#4CH;定时器初值 MOV TL0,#05H MOV IE,#82H MOV R3,#10 SETB TR0 MOV DIS1,#00H;清显示缓冲区
MOV DIS2,#00H MOV DIS3,#00H MOV DIS4,#00H MOV DIS5,#00H MOV DISXS,#12;初始化时间为 12:30:00 MOV DISFZ,#30 MOV DISMZ,#0 MOV MS500,#0 MAIN:;主程序 jnb k2,d1 jnb k3,d2 jnb k4,d3 jnb k1,d4 d1: ljmp send d2: ljmp send d3: ljmp send d4: jnb k1,qu1 qu1:lcall sound ajmp god1 k1dd: jb k2,k2dd lcall ys10ms 11
5.2 程序流程图
六、测量过程的操作说明,原始测量数据的记录。6.1 操作说明操作功能说明 功能说明表 按键 K1 K2 K3 K4 发光二极管 功能 当按一下 K1,进入调整小时状态,再按一下,进入到调整分 钟状态,如此循环 用来对 小时 和 分钟 进行加时间(每次加 1)用来对 小时 和 分钟 进行减时间(每次减 1)确认键,退出选中小时或分钟 对秒数的十位数进行记录,亮一盏灯代表十秒,亮两盏灯代表 二十秒,如此累推 6.2 原始测量数据的记录 数据记录表 初始值 按一次 K1 按一次 K2 按一次 K3 第二次按 K1 按一次 K2 按一次 K3 按 K4 12.30.0 12.##.# 13.##.# 12.##.# ##.30.# ##.31.# ##.30.# 12.30.0 16
七、结论及存在问题 通过用汇编对 K1、K2、K3、K4 的编译,可以初步实现调整时钟时间的功能。但在编译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第一,编译时有跳出转移范围的问题,这是由 于判断语句 JB、JNB 的转移范围是-128~+127 字节,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由于超出 转移范围。第二,要实现选中小时或者分钟位上的闪烁,要用到延时和对数码管 的显示效果,但达不到指定目的,数码管闪烁的效果不明显,这是由于延时的时 间不够长,使得人眼难以看得清。
八、心得体会总结 本文介绍的是利用 AT89C51 单片机设计的有调时功能的电子时钟。并详细说 明了软件和硬件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看出,汇编语言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它简单易学,语法错误容易纠正;用单片机实现电子时钟的设计是比较方便和易 于实现。通过电子时钟的设计和制作,加深了对单片机的理解,能够更熟练地应用单 片机实现预期的功能,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电子时钟各项功能的实现,为自动控制的实现打下了理论基础,获得了实现方法。当然,该电子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不能定时,不能报时。断电后不能 只能调时。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对此加以研究,九、参考文献及网站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胡汉才 编著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51 系列单片机及 C51 程序设计》王建校等 科学出版社 其它有关资料 几个有关单片机和芯片资料的网站: http://www.teniu.cc http://www.teniu.cc http://www.teniu.cc http://www.teniu.cc http://www.teniu.cc 等及其相关链接 17 http://www.teniu.cc http://www.teniu.cc http://www.teniu.cc/ ………….
第三篇:单片机数据采集与双机通信系统的设计任务书
智能仪器设计实习
设 计 任 务 书
题目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主要内容:
功能要求:完成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
1)使用单片机采集数据。
2)将采集到的数据送上微机显示、处理。
上述内容为基本要求,可按照自己的理解增加功能使之更完善。
基本要求:
明确设计任务,复习与查阅有关资料。
设计所用硬件芯片按给定使用。
按要求对设计进行简要说明,总体设计方案,各部分的详细设计。
写出体会和总结。
要求全部使用A4纸打印稿,不少于5000字。
主要参考资料:
李朝青编.《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简明修订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 冯克.《MCS-51单片机实用子程序及其应用实例》.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杨欣荣等.《智能仪器原理、设计与发展》.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孙传友等.《感测技术基础》.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王福瑞等.《单片微机测控系统设计大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科技期刊:《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实用测试技术》、《自动化仪表》、《传感器世界》、《测控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等2001年以后各期。
完成期限: 2013年12月16日
指导教师签名:
2013年 12月16日
第四篇:设计任务书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按时交纳党费,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一个闪亮动听的名字。少年时代,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小的心灵萌发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敬慕和向往;中学时代,我开始接受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很快我就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高中,我也积极参加校课余党校学习;在刚步入大学之际,我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参加学院和学校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通过一次次党校的学习的机会,让我对党的性质、纲领、宗旨、指导思想、组织原则和纪律、党员条件等党的基本知识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提高了对党的认识,懂得了怎样争取做一名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多年来的历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生长在这么一个新时期,就在党和人民的教育关怀和哺育下成长。目睹了香港、澳门的回归、奥运的召开、神七成功发射以及祖国的60周年大典,我领略了中国共产党的威武强盛。
我加入党的愿望由来已久,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执著与崇高的信念。在这不断学习和为之奋斗的漫漫长路上,对于入党我有了更深一层看法。共产党员称号之所以光荣,就在于他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共产党员的光荣是与责任、奉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此,我从最初的幼稚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性认识阶段。献身共产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便是我行动的方向。为了争取机会为社会服务,我参加了暑期支教实践队,并在其中积极工作,取得队友一致好评。为了争取机会为班级服务,我先后担任教学信息员、学习委员,为班级做贡献。在生活上,我总要求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
在不断追求思想进步的同时,我时刻记得自己还是一名学生。共产党员只有精通自身的业务,才能在群众中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此在学习上,我开拓进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好各门学科,每个学期都有获得一等、二等奖学金以及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在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竞赛,并获得良好成绩。比如我参加的作品获得了温州大学第三届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三等奖以及浙江省第八届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二等奖。此外,我经常作自我批评,虚心接受他人批评,明白自己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工作中有些情绪化;临场应变能力有待提高。不过我会尽我所能予以改正的。在组织的关怀与培养下,我政治思想觉悟和个人综合素质都有了很大进步,已经基本符合了一名党员的标准,特此请求组织批准我的申请。
如果我能够被党组织吸纳,我会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遵守党的章程,虚心接受党的教导,戒骄戒躁,继续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关键时刻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作一名名副其实的党员。如果组织没有接受我的请求,我也不会气馁。我仍将按党章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总结经验,寻找差距,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入党。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第五篇:设计任务书
主要内容:
总体遵循建筑→结构→基础的设计模式,要求完成某某综合办公楼的建筑和结构设计。结构形 式为框架结构。
一、要求:本工程为某市商业写字楼,总投资455万元,建筑面积拟定为4000 m左右 ;建筑层数为4~6层;首层为公共部分,二层以上各层能分别独立使用。
1、办公室:拟采用3.6m开间,5.4-6.0m进深,以1-3开间为一办公单元;
2、会议室:60-80 m,除首层外,每层设置;
3、会客室:60-80 m,设在首层;
4、多功能展厅:120-180 m ;
5、其它,如门厅、门卫、接待、管理、卫生间、文印、邮电、小卖、楼梯、电梯等;按有关建筑设计一般通则或条例,并根据自己调研的情况,自行考虑设置。222
2二、拟建位置:
三、自然条件:
1、气温:冬季室外计算-10度,冻土深度40cm,夏季室外计算温度+33度。
2、年降雨量700mm。
3、拟建地段地势平坦,地层分布较为规律,地基承载力按120-140kN/ m计,持力层为轻亚粘土。
4、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风速2.8m/s,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风速为3.5m/s。
5、雪载:最大积雪厚度为20cm,基本雪压为0.25kN/ m。
6、地下水位:常年地下水位深约7m左右,水质对砼无浸蚀。
7、设计烈度7度。
四、建筑标准:
1、防火等级为Ⅱ级。
2、办公室、会议室采光等级按Ⅲ级。
五、设计要求及工作量:
(一)建筑部分
根据题目与设计要求搜集相近的建筑设计资料与图纸,以施工图为主,具体内容如下:
1、底层、标准层、顶层及其不同部分平面图。
2、正立面及侧立面各一个。
3、剖面图1-2个(至少一个在楼梯间处)。
4、屋顶排水及其详图。
(二)结构部分
1、结构方案选择: 2
2在建筑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现行施工技术水平,确定结构方案:
(1)、选择结构承重体系:框架、框剪、剪力墙、筒体及其混合结构体系;
(2)、选择施工方案:现浇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
(3)、柱网布置:在建筑方案阶段一同考虑;
(4)、变形缝的划分:包括位置、类型及对基础的影响;
(5)、结构平面布置:综合考虑梁柱的布置、位置关系;
(6)、依据地质情况及上部结构形式确定基础型式及其埋置深度;
(7)、进行初步估算,确定各种构件尺寸(包括梁、板、柱)。
2、结构计算
在若干变形单元或刚度单元中,选择一榀具有代表意义的横向框架进行计算:
(1)、确定框架计算简图;
(2)、荷载计算,注意传力途径正确,防止少算和漏算;
(3)、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4)、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5)、荷载组合和内力组合;
(6)、截面设计(配筋计算);
(7)、基础设计与计算;
(8)、自选构件设计和计算(如连系梁、楼梯、雨蓬等)。
3、绘制施工图
(1)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其局部详图;
(2)结构平面布置图及其局部详图;
(3)框架模板配筋图;
(4)自选构件配筋图。
图纸数量,相当于2号图纸不少于6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