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游园设计任务书
校园小游园设计任务书
一、基地位置:校园三里食堂前(见附图)
二、设计要求:
1、景观设计与校园环境和谐,并具有高校文化气息;
2、场地以学生休闲、游憩为主,局部可考虑小型景观建筑设施;
3、设计要素以植物为主,熟练运用植物来营造空间
三、图纸要求:
1、图纸内容:
总平面图(植物配置)1:300-1:500剖面图、立面图(2个)分析图(交通分析、绿化景观分析)2个透视图及细部小透视设计构思与说明
2、图纸尺寸:750*5003、表现方法不限注:不准用硫酸纸绘图
四、设计时间:
11次课时间
第二篇:小游园设计说明
小游园设计说明
该场地的现状为长67.5M,宽46M的长方形的空地、现将其设计为一小游园,由于空地的周围有幼儿园、体育馆、机关,所以规划设计考虑了满足各类不同的人群、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一个可供城市居民游憩、娱乐的场所。
小游园是一个集于交通和景观于一体的位置,这个小游园的中央是以喷泉雕塑为主、以花坛的装饰为辅,营造一个宽阔的空间,便于人流的集散,入口两旁种植高大的香樟。小游园的右边是儿童活动场地,场地里面有不同的娱乐设施供儿童游耍。右上方是老年人活动场地、有花架、亭子、桌子设施、可以供老年人休息娱乐。
小游园中按照地形与道路的分割,在其中的每个区域采用具有不同的最佳欣赏时期的植物,分别营造出以春、夏、秋、冬中某一种季节景观为主,同时又兼具有四季景观的效果,个个区域各具特色,而且也丰富了整个小游园平面上的变化。在植物搭配上面既相对统一又富于变化,赋予春夏、夏秋、秋冬三种季节的特色。
花坛中的仙客为夏营造春意盎然,繁花似锦的特色,两侧对称的红花檵木为夏秋带来另一种亮丽的景观,还有青幽幽的铁树给秋冬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的特色。
小游园的环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做到景为人用,以满足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文化层次的不同需求,使人们尽量接触到更多的绿色,观赏到更丰富的园林景观,可以吸收到更新鲜的空气,阳光雨雾,鸟语花香。在城市中营造了一个绿色的空间,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是城市居民有一个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与感触。
第三篇:小游园景观设计说明
小游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此项目总面积为50m*120m。北面相对体育馆,东面与羽毛球场相对,项目西南角相对西安外事学院南校区西门,邻近道路,地块成长方形,地势比较平坦。它的建设有利于教师、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读书的场所。
二、设计构思
小游园作为人们安静学习、休闲、观赏的一个活动空间,公共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诸多属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组成了人们休闲、娱乐、集会、学习交流的一个平台,蕴含了西安外事学院一定的文化底蕴,展示了西安外事学院的形象。在原有的人文和水文的基础上造景,坚持以绿为主,以植物造景为主,意在将此地打造成一个虽为人造,宛如天成的感觉,游人和学生置身其中的时候,感觉到的是和自然的亲近和完全的放松,使人流连忘返。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自然;美化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得绿化和周围建筑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其设计特点有:
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人们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优雅自然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游园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做到四季有景。
3.绿地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自然、实用。已达到使人身心愉悦的感
觉。
四、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
2.“以绿为主”,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在本次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五大构景要素
1.植物设计
为使设计中充分表现绿色,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创造轻松,舒适,独具特色的学习环境,采用半对称的自然式布置方式,充分发挥植物形体,色彩和季相等自然美的作用创作“意、趣、神、色”兼备的园林小游园。植物配置上采用了常绿乔木:香樟、云杉、广玉兰、珊瑚树、刺柏、豆瓣黄杨、金叶女贞等。观花观叶植物:桂花、紫叶李、石楠、红枫、腊梅、七叶树、月季、鸢尾、洒金珊瑚等。在休息区花架周围种植了一些乔木,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叶、果、杆及芳香物种,夏天可遮阴,冬天可向阳。在考虑植物配置的多样化的同时,我们也大量采用了有益身心的植物品种,例如,香樟(四季常绿、具有防尘、减噪作用),刺柏(防尘、减噪作用),金叶女贞(四季常绿,隔音),等。
2.道路广场
在小游园的景观中,道路主道路和次道路采用的是规则式,而游步道方面蜿蜒曲折,铺装材质和规格随着功能区域和道路的不同而变化,其中运用到了很多材质:鹅卵石铺面、碎大理石嵌入铺面、砖铺地面等。满足了功能分区的界定,在色彩上也有变化。入口位于东西两面的道路旁,车辆、行人都可以方便进入场地内。
3.地形
小游园地势较为平坦,中间略高四周低。
4.建筑
建筑有石桌石凳、花架、小品、路灯等。
5.功能分区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休闲游园划分3大功能区:(1)安静区
安静区在比较安静的地方,尽量营造随意悠闲,怡然自得的环境。设计了各种的景观元素,是人身处其中感受到一种美感和放松。设置有休闲座椅,布局形式简洁,和遮阴的花架,都是很好的安静休息、观赏与学习的场所。(2)活动区
位于入口的景观视线上,是较大面积的铺装广场,是人们在园区内主要的活动地带,有众树木和草坪草等众多园林景观内容,是游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3)游览区
小游园风光秀美,山川壮丽,气候宜人,建筑和文物古迹著名,游乐设施丰富,可供人们游览、休息、观光、娱乐等。
第四篇:城市小游园景观设计初探
城市小游园景观设计初探
摘要:文章对孝感市新月园小游园场地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以其设计理念为主线,围绕五大文化内涵、六大功能分区、七大特色景点进行了设计探索。认为必须根据创意理念并体现本地文化特色进行设计,才能建造有文化内涵的地域景观。
关键词:小游园;景观设计;文化内涵;地域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4)02-0000-00
Abstract: By Xiaogan crescent moon garden,small garden area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analysis and research,to design as the main line,around five major cultural connotation,six functional partition,seven feature attractions design exploration.Think landscape design must be based on creative concept,embody the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the building has a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regional landscape.Key words: Small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Cultural connotation; Regional landscape
小游园,顾名思义,就是街道中的简易公园,其作为城市公园的一个分支,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由于投资较少、景观见效快、分布较广、易于实施、使用频率高等特点,小游园成为现阶段很多城市建设绿化工作的重点,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城市小游园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小范围环境,而且与整个城市的绿地布局关系密切,它能完善城市的绿地系统,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地的功能,达到装点街景、扩大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与目的[2]。小游园简易但不简单,要符合公园设计的原则,满足附近居民的基本需求,改善城市的小气候,营造宜人的景观等。
小游园设计要采用适当的手法满足人们的使用目标,针对不同层次或级别的公园,还要根据有关的规范,考虑其使用对象和服务范围,并结合场地特点,做出功能较为完善又有地方特色的设计方案。本文以孝感新月园景观设计项目为例,探索城市小游园景观设计的一些方法和特点。孝感市新月园是孝感市中心城区的一个小游园,由于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设计时间久远,原有景观中很多设施及其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休闲游憩的需要,本设计方案从使用者的角度和孝感市的文化特色出发,力图营造一个舒适、优美、宜人的城市小游园。
1项目概况
1.1区位概况
新月园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城站路与文化路交叉处,为狭长型带状绿地,形似月亮,故以“月”为名。该园长约400 m,最宽处长50 m,总面积8 625?O,可分为东西两大地块,中间可通车;位置优越,处于繁华地带,人流量较大,周边有居住区与商业区,是人们散步、休息、聊天、活动的理想场所。
1.2 场地现状
新月园地理位置独佳,毗邻城市主干道,四周有超市、学校、行政建筑和居民楼,人流量较大,对丰富周围游人的户外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随着孝感市区的加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精神生活追求的不断提高,新月园必将成为更多人休闲、健身、娱乐、交流等的最佳场所。但目前由于建设时间过久,场地存在以下问题:
1)植物种类较少,可观性较差。植物多为本地常绿树种,色叶植物不多,花卉也很少;植物长时间没有修剪,长得过于高大,使得空间较为封闭。
2)小品利用率较低,实用性不强,管理维护需要加强。原场地东西两侧各设有一个中式凉亭,基本无人使用,也很少有人管理维修,显得较为破乱,常常成为垃圾的聚集点。部分石桌石凳也没多大使用价值。
3)道路布置和组织有待完善,下雨天存在积水问题。道路组织的流线性较差,宽窄设置也不适宜,多为水泥路面;道路的坡度处理存在不足,有较多低洼处,下雨后有严重的积水问题。
4)文化内涵欠缺,人文气息不浓厚。能够反映场地文化内涵的只有中部广场的董永和七仙女的雕塑,其它地方没有与之呼应的文化设施,显得单调且文化氛围不浓,文化主题不够明确。
2景观构思
2.1 设计立意及概念演变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在《山居秋暝》诗中,描绘了一个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眼里,月亮成了表达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意象之一[3]。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淡泊情怀。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树叶,是绿色的基本表现,人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城市的高速发展常常使得城市充斥着钢筋混凝土,被工业化的烟雾笼罩,人们对绿色、自然、健康的渴望变得更加强烈[4],渴望在绿色中寻找自然的气息,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感受生命的真谛。新月园的建设要旨,便是在绿色中寻找自然的气息(图1)。
2.2总体规划的文化内涵
2.2.1棋艺文化 棋艺在中国历史悠久,很多人对棋艺独有情钟。我们时常可以在街头看到三三两两下棋、打牌的人。为人们提供一个这样的场地,既方便了棋者,又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2.2.2雕塑文化 雕塑文化是指以立体视觉艺术为载体的造型文化。通常是人们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5]。
2.2.3演绎文化 演绎文化源于人们自我表现欲的满足[6]。表现自己是人的本能之一,通过演绎的方式来表现自己,既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欲,又为人们提供了可观可赏的表演。
2.2.4亲水文化 水是生命之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无论古今,水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亲水”的概念是喜欢水、靠近水,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轻易接触、享受和使用河流、小溪、湖泊、喷泉等水环境。因此,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与水亲密接触的场地显得尤为重要。
2.2.5花田文化 花,其形可观、其色可赏、其香可闻。对人而言,花田总是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人们爱花,爱看花,爱穿梭于花田,领略置身花海的唯美。
3景观布局
在小游园中应用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尤为重要。每个人都有获得一个相对独立空间的需求,即“领域感”[7]。我们根据这样的概念来分析、设计出具有不同“领域感”的游憩空间,创造不同的景观空间。根据小游园现有地形条件和场地现状,把小游园划分六个功能分区、七个特色景点,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游玩等要求(图2)。
4功能分区及特色景点
新月园作为小游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目的不仅是改造环境,而且扩展了城市绿地空间,同时还要满足居民休息、游玩、娱乐等要求,给游人和市民带来精神享受。根据场地实际需要,可划分为以下功能区(图3):
4.1 健身娱乐区
人民身体素质提高是时代进步发展的前提条件,健身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8]。在公园西侧设置了一块“健身角”,该区设有较完善的健身设施,譬如推手架、伸背器、腹肌架、平衡滚桶、健骑机、划船器、漫步机、大转轮、太极揉推器、三位扭腰器等,为周围居民健身提供了便利,也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健身的行列中。该区域四周配置有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木槿Hibiscus syriacus、紫荆Cercis chinensis、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女贞Ligustrum lucidum等植物,既能净化空气、增加空气湿度,又能美化环境。人们可在健身的同时闻桂花香、赏木槿姿、观花木色,形成一个良好的健身氛围。
4.2 老年活动区
该区专为老年人开辟了活动的场所,设有树池座椅、矮墙坐凳等休息设施,老年人可在此攀谈、对弈、集会等。结合场地现状和老年人需求,在公园中部偏西处开辟出了一个供中老年人下棋、打牌的对弈场所――对弈天地(图4)。老人们聚在一起,既愉悦了身心,又促进了邻里的和谐。对弈天地为半封闭空间,避免了周围人流、车流的干扰。同时,在场地中间种植两行槐树,在炎热的夏天可为对弈者送来一份阴凉,在冬天则可挡风避寒。外侧有香樟、紫薇、腊梅、悬铃木、龙柏,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让老年人能更好地享受对弈的乐趣。
4.3 演艺展示区
该区为游人演艺展示提供了极好的表现平台,圆形的新月广场(图5)为主要的演艺场地,广场的硬质铺地为放射状图案,象征着人们能在这个舞台上发光发热、展现自己,同时也娱乐了四周的观众。新月广场与新月园同取“新月”二字,其意为“日新月异”,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蒸蒸日上,以及人们对户外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广场空间开阔,可作露天舞台使用,正所谓“人看人,其乐无穷”[9],它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满足了人们看与被看的心理需求;同时也为很多演出活动提供了场地,丰富了游人的户外生活。广场周围设有坐凳,供人们欣赏表演及休息之用。广场四周环植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 Desr、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等可观性良好的树种,散发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时代气息,和广场的时代性相符。
4.4 儿童活动区
该区设有专门的儿童活动设施,譬如滑梯、跷跷板、独木桥、秋千、攀登架、游戏墙、红色钢构等。红色的线条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各式各样的景观小品当中[10]。红色钢构(图6)以鲜明的颜色、简单的钢结构造型获得众多设计大师的青睐和人们的喜爱,也为儿童活动区添加了色彩。鲜艳的色彩、活泼的节奏、跳跃的音符加上孩子们爽朗的笑声、振人的叫声,构成了儿童游戏的乐园。该区南侧设置了供小孩和家长休息的树池座椅。使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玩耍,有效减少了意外的发生。为满足儿童的心理特点,铺装选择了具有跳跃对比色彩的方格拼接样式,植物配置也选用了较多的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红叶碧桃Prunus persica f.atropur purea、红枫Acer palma tum等彩叶树种,鲜艳的色彩能吸引更多小朋友的到来,真正成为一个儿童的乐园。
4.5 人文休闲区
该区内有文化浮雕、观景长廊(图7)、旱溪活泉三大特色景点,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浮雕墙以双面浮雕的形式记载了孝感的发展历史以及文人轶事,让人们深切感受历史、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植物配置方面选择了龙柏Sabina chinensisCv.Kaizuca、银杏Ginkgo biloba、枫杨 Pterocarya stenoptera、紫藤 Wistevia Sinensis Sweet等古色古香的植物。在场地东侧设有两个弧形的木质观景长廊,与浮雕墙遥相呼应,形成对景。长廊一侧设置了座椅,可供人们休息、赏景。置身于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历史的延续性,人的心仿佛也因历史的洗礼而更加澄净,心境得到了升华[11]。植物如紫藤、常春藤Hedara nepalensia var.sinensis等攀援于长廊顶部,有庇护作用,同时减少太阳对人的热辐射,每逢花开时节尤为赏心悦目。旱溪活泉,与日本的枯山水相类似。中国画讲究留白,应用到景观中便是以虚代实,以无胜有。这里以白沙细石代替溪水,既能取“水”之意,又能让人们更好地身临其境,更与两侧的浅水池形成强烈对比,甚是微妙。此区的植物配置选择的是柳树、红叶李、合欢、构骨以及一些灌木。
4.6 休憩游赏区
该区有花、有树、有绿色,加之可穿行于其间的趣味小路,休憩游赏性极佳。其中的特色景点――阡陌花田是由各式的四季花卉和小路组成,小路较窄,基本上只允许一人通行,让人们独自一人静静地、慢慢地走,能更好地欣赏脚下的花田。花田由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鸡冠花CeJosiacristata、福禄考Phlox drummondii、月季Rosa chinese、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石竹Herba Dianthi Chinensis等多种花卉成片种植,人们在花田间穿行,可领略被花包围的别样的感受(图8)。
5结语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逐渐出现了过于追求形式而忽略使用者需求的景观设计。城市小游园作为最贴近居民、使用频率最高的公共绿地,应该非常注意。本文以孝感市新月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依托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和场地现状,探讨城市小游园的景观设计,希望能对城市小游园的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予峰,赵利毅.浅析小游园设计――济源市望春园规划设计[J].洛阳大学学报,2002,17(4):97.[2]马锦义.论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与分类[J].中国园林,2002(1):23-26.[3]刘文.论王维《山居秋暝》的意境美[J].教育教学论坛,2012(33):267-268.[4]申培信.小游园的作用与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1991(4):31.[5]张启泰.环境艺术与雕塑文化属性的思考[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1,7(2):119.[6]张琳.人的行为心理与城市广场设计[J].城市问题,2008(8):65-67.[7]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王求是,高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8]北京园林学会.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104-108.[9]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57-58.[10]徐培迪,黄艾,林乐静.用景观演绎文化――以达州“凰城1号”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10831-10832.[11]王晓勤.行为心理学在小游园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11):125-127.
第五篇:小游园景观设计任务书
小游园景观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名称:小游园景观设计
二、设计主题:自定
三、设计要求:
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 识。设计功能合理、道路分级明确;植物配置丰富,图面表达效果好;设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创性;设计说明条理清楚、文字通顺、符合技术用语要求,能真实准确表达设计思维过程和设计理念。
设计要充分体现小游园的性质、功能,可设计公共活动空间、半私密 或私密空间等,创造丰富的空间场所,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可根据定位 设计必要的空间场地。
重点设计主要入口,主要集会节点,和特色构筑物或公共艺术品。
四、设计内容:
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调整。要求结合地块及周边的现状在设计范围内进行小游园景观设计。
至少包含有可供休憩的地点,可被周边居民、学校社团或班级集体简单集会的地点,遮阴性庇护景观(廊架、棚架等),其他有必要设计的景观设施或构筑物,体现学校特色,与建筑协调。
五、图纸要求:A3 排版 所有图纸均须进行着色,总图量不少于18张。要求完成如下图纸:
封面
目录…………………………………………………1份
设计说明……………………………………………1份 ① 总平面图…………………………………………1张
(能够明确表达软质景观、硬质景观;各功能分区表达清晰,包括构筑物、小品、植物等的表现。)
②功能分区分析图…………………………………1张 ③景观空间特性分析图(开敞、闭锁空间)……1张
④道路交通分析图…………………………………1张 ⑤景观空间序列分析图(主、次景及过渡空间)…1张 ⑥植物景观规划图…………………………………1张 ⑦局部平面图………………………………………2张
⑧剖面图……………………………………………2张
(标注主要标高,尺寸。能够表达出场地的竖向变化,丰富景观视觉效果。)
⑨景观节点效果图…………………………………2张 ⑩鸟瞰图……………………………………………1张
景观小品示意图 植物配置示意图
两次作业分别均各自建文件夹,以”学号姓名”命名
按照00封面、01目录、02***……等命名jpg文件名称。
1.PS的平面图 2.局部效果图 3.鸟瞰图 4.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