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三下乡义务支教心得

三下乡义务支教心得



第一篇:三下乡义务支教心得

三下乡义务支教心得

宁静的夜晚,稀疏的星光点缀着灰蒙蒙的天空,皎洁的月牙渐渐地浮上了树梢。此时此刻的你是否在酣然入睡?此时此刻谁会是成为你美梦的场景?此时此刻略带倦意的我在这平静的午夜,心情是如此的难以言语。我们为期十天的三下乡活动已圆满结束了,舍不得?想回家?疲惫不堪?兴奋?我不知道选择哪个来左右我的心情,此时此刻记忆的潮水不断涌现,静静拍打心坎。

转眼之间,十天的下乡生活成为弥足珍贵的回忆。你曾记得十天前激情昂扬的出征仪式么?你曾记得车上你期待的欢笑么?你曾记得刚到一起搞卫生疲惫不堪却很开心的样子么?你曾记得大雨中一起做饭的情景么?吃着自己的饭菜,虽然很难吃,但你脸上洋溢的是满满的幸福的微笑。你是否记得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时场景么?你是否记得第一次被喊着老师的感觉?你是否依然清晰的记得班上最调皮捣蛋的那位同学?记得他们可爱的笑容?……可这一切都将成为了记忆,记忆中有我有你还有天真无邪的他们。

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我们利用7.16—7.26这段暑期时间来到xx村开展以义务支教,宣传政策,走访调研为主的各种项目活动,深入农村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有些人说三下乡很苦,因为如果你没有去过三下乡的话根本无法想象出环境的恶劣,杂草丛生的足球场,破旧昏暗的教室,残破的宿舍,而大多数时候都是没有床打地铺休息的,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厕所和冲凉房,这一切都不断在考验着你的耐心。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发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更好的践行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祖国的使命。离开了校园,没有了象牙塔般的呵护,没有老师的指引,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压力真的很大,各方面的不适应,各种难题随之而来,很多事情都要我们亲自去做,去探索,但我们是一个团队,正如我们奉行友谊团结合作的主旨一样,我们不断在进步,一点点改进,我们把每次的磨练看着是一次难得的实践与考验的机会。刚开始的第一天,坐车虽然坐车很累,但大家却很勤奋的搞卫生,做晚饭,安排明天的任务。渐渐的,我们进入正常的轨道,上知识课,教孩子们跳舞唱歌、手工艺制作、练武术、书法,做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增强他们的团体合作精神,更好的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有些人也许会认为下乡的时间太短,所起的作用不大,但却是这短短的日子里,留下深厚的感情,我们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在一起我们学会许多,深深体会到了人民教师的艰辛,懂得如何去相处,如何去合作,怎样去发挥一个团体的最大作用,如何教育好顽皮的学生。其实很多孩子都是听话的,只是他们得不到关注,所以会显得些许叛逆,只要你多留心,会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十天的三下乡活动让我们收获了不仅仅是友谊,实践经验,更多的是一份珍贵的记忆,一段一起生活一起学习的回忆。这次活动中,辛勤劳作的农民对我们开展的工作给予很大的帮助,很是支持我们的教学活动,特别调研时很配合我们的工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的活动也难以顺利开展。他们让我们体会到了浓浓淳朴的乡情,看到村民的善良与勤劳,看到了幸福的乡村生活,感受到田园的美好的风光。

至此,这次三下乡活动已经结束了,但它在我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给予我莫大的帮助,让我能够更认真的工作,能够更有目的的学习,我希望我们的明天会因此更美好,更辉煌。

第二篇:暑期三下乡义务支教

201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心得体会

------赴陇南市西和县石堡乡九年制学校义务支教及西和县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和优化策略研究小分队

指导老师:曹晶瑜

院:教育学院11级小教(3)班

号:20118010325

名:王小霞

二零一三年九月

心得体会

今年夏天我们天水师范学院的支教小分队有幸去到了陇南市西和县石堡乡九年制中学,成为那个学校初中一年级的支教老师。为此,我深感荣幸。

从小我就崇拜老师,更希望成为老师队伍中的一名成员,所以我不希望放弃掉每一个可以得到锻炼的机会。我也坚信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说起我的支教机会实属难得,这学期快期末的时候我听说学校每年一度的“三下乡”开始报名了,我激动万分。我知道“三下乡”的名额有限,我也知道我去到那里的机会比较小,我还是拜托同学帮我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和期盼,我终于如愿以偿,能够在七月二十号跟着学长学姐们去支教啦!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还小小的庆祝了一下,为了实现我的目标而来的一个小小学习机会,我很开心,禁不住激动的心情然后提前一天来到了学校收拾东西准备去支教。

二十号的早上九点多我们坐着客车出发了,预计下午一两点点会到达,第一次坐这么长时间的车心情自然是很好的,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欣赏这一路的风景,这里是一个我从来都没有到过的地方,一路上感觉这里的一切都很新鲜,我盯着外面的风景不愿意眨眼。一路上我看到我们的车子都是在山的包围中前进,这里的人们似乎在两面的山的夹缝中生活,让我感觉有点压抑。这里的居住形态似乎只有南北没有东西的纵横,好在在公路的一旁还有河流的陪伴,倒也是一番美景在眼前啦。这里的路还算平整,车子在经验丰富的司机方向盘下快速的驰骋,在车来车往的道路扬起阵阵尘土。我们就这样前进着,都在想象任教的地方是什么一种样子......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石堡乡,下了车后我们拿好自己的行李等在路边打算问路,路上人不太多,就几个而已。迎面走过来一个阿姨,我们上前询问石堡乡九年制中学的位置,她热心的指完路走过去大概四五米远的地方,激动地说:“天水师范的学生来了,真好真好。”说着还孩子似得拍着手。我看到眼前这一幕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原来村民们这么喜欢我们学校的学生,也为眼前的这一幕所感动,淳朴的乡风,独特的地理环境才能孕育出这般村民吧。不禁有股更急切的心情想要进到村子里去感受这里的乡风。多话不说,我拉着行李箱跟着大队伍进村子了。在从哪个大台阶往下走的时候还没有遇到人,走了几步就看见了几个老人和几个中年人在下棋,我们很有礼貌的问路:“请问叔叔,石堡乡九年制中学怎么走?”只见一位很老实敦厚的中年人说:“你们是天水师范学院的吗?一直从这里直走再拐一个弯,到那时再问一下其他人。”我们走过去后,我听见他说:“天水师范的学生又来了,很不错啊。”我跟旁边的同学高兴的讨论“这里的人真的很喜欢我们呢,嘿嘿。一定要对得起他们对我们的期望呢。加油吧,亲。”我仰起头看到村民对着我们笑,有些人还特地从屋子里出来看呢。尤其是一些小孩子,跟在我们后面一起走着。

终于来到了学校啊!可是看到学校的大门与我之前想象的有点差距,稍微有点破旧了。那里面怎么样呢?我带着好奇的心走进去看到好多同学围着一个黑板看什么东西,有些人还在用目光看我们。接着我们被校长安顿到一些学生宿舍。我们拿着各自的行李来到将要居住8天的活动板房。接下来就是铺床打扫卫生等等一些琐碎的事情。经过开会决定我们在七月二十二号开课,并确定了初中一年级六个班的班主任、副班主任以及各个代课老师在几个班的课程。在二十二号的夜晚我心中计划着明天我该怎么做,等我想好后已经是晚上十二点多了,“明天就看我的咯,自己晚安。”

第二天如约来到了,我早点起来收拾好带着孩子们等待校长安排一些学校事务,说了不一会儿就地震了,只是轻微的晃动几下。我们迅速组织好慌乱中的孩子们,接着一切安排好就是吃饭上课了。我怀着激动地心情迈步上了讲台,对孩子们就一点要求:“同学们,我对你们就一个要求,请你们尽量说普通话,不管在哪里都要坚持说,大家说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好!”接着他们就是早读了。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教学活动了。我们对他们教的都有音乐、舞蹈、美术、英语、数学和最重要的军训。军训虽然很辛苦,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强身健体。在我们一起的努力下还是坚持了下来,教了一些走路的步伐还有向后向左向右转,在此期间有很多搞笑的事情发生,现在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他们真的很可爱。写到这里我不禁笑了,他们的样子还是那么清晰。

我很高兴的在此介绍我所教的课程:音乐和舞蹈。这两门课程一直是我喜欢的,现在把所学知识教给孩子们有种成就感,我也会不遗余力的教他们。在我的教学观念中只有不用心学习的孩子,没有教不会的孩子。我也是一直以这种思想教导初中一年级三班的六十五个同学。现在想来当时我说最多的几句话就是“不怕你学不会,怕的是你不好好学,不用心”“我不怕烦,一遍学不好我们两遍三遍十遍的学行不行,你总会学好的,要有信心”。我觉得这些话不只是鼓励还是对他们自我的一种肯定,刚刚升到初一的他们也许会觉得这个学校这个年级意味着说不尽的新鲜,鼓励他们开开心心的踏进初一的门槛,自信的面对以后将要遇到的任何事情,不管是开心的抑或是并不开心的。自信最重要了,我希望他们学会这些。一个自信的人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有比较高的成功率。

晚上就是检查同学们宿舍了,我和牛老师走进他们那边房子的时候看到的和我们住一样的房子,等我们走进去的时候我被眼前这种景象惊呆了!一个不怎么大的宿舍里竟然住着十几个人,少点的十一二个多的就是十五个了。有的一张床上还挤着两个人,各个床紧紧地挨着,里面的人出来多不方便啊。迎面扑来的空气里夹杂着潮湿、人的汗味、被褥的潮气味以及不知名的味道,原来孩子们居住的坏境是这样的。大晚上的他们还在水泥地面上泼了很多水并用拖把拖了,抬头看见上面的灯光还有些昏暗给人一种很灰暗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在我们进去的时候还有人在复习白天所学的课程,我问他们能看见么?看不见的话明天起早点去教室看,可他们说已经习惯了没事。好在我还没有看见有谁已经戴眼镜了,但愿他们的眼睛能永远明亮。给他们安排了一些事后我嘱咐他们早点睡觉,明天上课不能迟到。好多孩子大声喊着:“老师再见,老师辛苦了,老师晚安。”我也回应了一声晚安就关了门出去了。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我不禁感慨,我还算幸运的了。从小到大就没有住校,学校的条件也还不错,至少我能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学习,不用和那么多人挤一间宿舍,每天可以吃到妈妈做的可口饭菜,可以在自己家里安睡。

以后的每天都在重复着相同的事情,从早上第一节课到晚上检查宿舍,一直和孩子们在一起,慢慢的我们产生了感情,在代课老师讲课的时候我坐在最后一排听课和孩子们一起成长,认真做好听课笔记。等到闲暇时间我会表扬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表现不好的孩子我会适当提醒,争取做得更好。在班上有几个同学做得很好,我让全班学生向这些孩子学习,有不懂的就勇敢举手问,上课积极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下课后我和孩子们就是最好的玩伴,知心的朋友,有什么不开心都可以给我说的。还记得有几个学生感冒了,我们也是在第一时间买到药,拿了开水让他们喝药,因为接连几天的大雨导致有些路冲毁,实在不行要回家的也是在家长的带领下安全到家的。他们的身体以及学习都是我们要关心的,感觉到当个老师真的挺不容易的。那天下午,我去上课的时候教室里感觉空空荡荡的,等点名完才知道只有四十八个人。回家的回家,宿舍养病的宿舍待着,觉得挺不好受的。等我上完课就去看了看在宿舍的那几个人,他们说第二天就能上课了,总算心里舒服了一点。我们也有晚会,经过我们的鼓励有很多孩子愿意上台表演,唱歌、讲笑话、逗笑等等一系列节目,都让我们笑到眼泪流下来,我一边擦汗一边擦眼泪,都被这些孩子们的天真和纯洁所感动,看到他们玩的开心的样子我也很高兴。我们就在这样的活动中一天天的走过。校长说村民们对我们的评价很高,学校在军训的时候还有一些村民跑到学校来看。听到他们的赞扬和笑脸我们都挺开心的。在这次的支教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们知道我们即将离开,竟然在中午的时候哭了,晚上去查宿舍的时候他们你还在哭,怎么哄都不行的情况下我们拉钩,并答应在有空的时候会去看他们,这才哄乖了他们。晚安,孩子们。在最后一天的时候我们表演完收拾收拾自己的东西,在这个生活了几天的校园里拍了纪念照下午便坐着车回到了天水。而我,把收到的礼物都如数珍藏在了我的宿舍,可以让我在日后看到礼物的时候依然浮现的是他们天真的笑声和笑脸。这份记忆我将永远珍藏,我的第一届学生,我的第一次叫我王老师的学生们。我会在这里一直想着你们的。

回到家的我经常接到孩子们的电话,我们像朋友一样有说有笑的。我还跟爸爸妈妈说起我在学校的点点滴滴,开心的事情很多,总是有好些孩子都是精灵,可爱到没话说。这份记忆好珍贵哦,我得好好珍藏。承诺的事情怎么能忘,“十一”放假我便去看他们,看看他们在开学的变化,在新学期的成长情况。

再次,我祝愿石堡乡九年制中学的孩子学业有成,梦想成真,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

第三篇:三下乡义务支教、新

义务支教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

追寻红色足迹,爱心将知识传递

二、活动目的:

1、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新知识,提高乡村教育水平,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拓展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掌握一些必备基础知识。

2、为进一步在革命红区弘扬中华民族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展示青年志愿者“平等、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为进一步帮助贫困小学学生扩大知识面,尽所能的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当地教师传递新鲜实效的教学信息。

3、让大学生亲身体验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展示大学生乐于贡献,支援社会的最佳风采。

三、活动时间:

2011年7月10日——7月14日

四、活动地点:

安徽省六安市寿县瓦埠镇瓦埠中学

五、活动准备:

1、前往的支教的志愿者开一次小会,集体讨论,交换意见,确定分工以及支教教学的详细内容。

2、了解该中学班级的部分课程教学进度,为支教内容进行调整。

3、在7月9日,前往当地居民家进行宣传和动员,鼓励学生参加我们的支教活动。

4、提前购买笔、本子等小奖品作为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同学的奖品。

六、经费预算:

八、活动流程:

1、前期宣传:

7月9日,到达目的地之后,所有支教志愿者分工工作,一部分同学去村里张贴关于义务支教的海报,一部分同学去有小孩的农户家中宣传,说明我们此次下乡的目的,希望家长可以让学生参加我们的义务支教活动。并于当日统计出参与支教的学生的信息,决定是分班

教学还是集体统一教学的方案。

2、筹备阶段:

根据报名支教志愿者的特长分成10组,分别有语文组、数学组、外语组、音乐组、舞蹈组、书法组、绘画组、体育组,为方便管理,将这八组分为两个组,每组设一名组长,其中,第一组为语文组、数学组、外语组、音乐组,第二组为舞蹈组、书法组、绘画组、体育组。每组组长负责本组的课程安排,做好课表与人员安排表。

3、上课期间安排工作人员拍照,负责活动记录,以便及时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逐步完善。

4、具体活动流程:

(1)7月8日12:40参与活动的志愿者统一集合,并分成三组,每组五人,前往当地居民家进行宣传和动员工作,向家长说明来意并积极鼓励孩子参加我们的支教活动,为支教活动进行招生,其余志愿者张贴招生宣传海报。

(2)7月9日上午8:10——8:50,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先自我介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学生次行支教的目的,以达到彼此配合教学流程和支教的目的。

(3)7月13日支教课程结束。

(4)7月14日上午与学生开展文艺汇演,由支教小组出4个节目,志愿者和学生共同出2个节目,下午与学生开展友谊篮球赛,发放奖品。

九、活动形式

1、课程安排

备注:

上午:第一节课:8:30——9:10,第二节课:9:20——10:00第三节课:10:10——10:50,第四节课:11:00——11:40 下午:第五节课:14:30——15:10,第六节课:15:20——16:00第七节课:16:10——16:50

2、课程内容

(1)语文:给同学们读一些与党史有关的优秀作文与精品诗歌,一些杂志上富有启发性的文章、诗句,并讲一些作文技巧,在课堂上教学生读经典诗歌、课文,并开展情景教学,活跃教学气氛,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2)数学:讲授基本数学知识,并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做一些趣味数学题,寓教于乐。

(3)英语:教学生们英文单词,课文,儿歌,动物名称、简短的对话、小故事等。

(4)科普:讲授生活中的科普小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5)音乐:根据建党90周年主题,教授一些通俗易懂红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6)舞蹈: 教授舞蹈,比如街舞、芭蕾、民族舞等,锻炼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

(7)书法:教授学生毛笔字、硬笔书法的技巧,并让学生现场时间我,给予点评,奖励写的好的学生。

(8)绘画: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并通过是用颜料教学生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画自己想画的图画。

(9)体育:以教授一些防止运动受伤方法,教学生打篮球,并开展篮球赛。

3、课余活动内容

(1)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让学生和我们的志愿者来交流初中生活的经历,在欢笑的交谈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哥哥姐姐们的经历,让部分比较内向的学生活跃起来,拉近我们之间距离。

(3)以趣味教学为主,可涉及语数外政委史地各科等其他方面的知识,互动游戏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现更多的乐趣。

十、注意事项:

1、参加此次活的人员必须遵守相关的规定,自觉自律,听从安排。

2、在去往目的地以及回来的途中要注意安全,以组为单位前进,可在途中讨论支教的有关事项和活跃气氛。

3、工作人员必须携带工作证和相关身份证件。

4、活动过程中必须注意学生安全,严禁携带危险物品(如小刀、火种等,若是活动必须品须上报活动负责人,在使用时注意安全)。

5、外出支教需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时刻维护我院的形象。

6、在支教过程中保持足够的耐心,做好出现小朋友顽皮,不听话情况的准备积极应对,要站在朋友的角度去引导。

7、在上课、活动期间安全由学校和相关部门人员负责,活动以外时间的安全自己保证,希望各位同学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8、在支教期间,如有单独退出的或者没有得到组织批准、自作主张、擅自离开的,一切后果自负。

第四篇:三下乡支教心得

三下乡支教心得

今天是我们三下乡的最后一天,我们任务很艰巨:文艺汇演,搬行李离校,安抚学生老师情绪···

乡亲们别样的感谢。

在三楼教室楼梯上,一学生告诉我:老师下去吧,有别样的惊喜,快去吧!

一下去进办公室,就傻眼了,一办公室乡亲村民们送来的礼物:三百多斤西瓜,一百多斤香瓜,还有很多香蕉,葡萄,八宝粥,蛋糕,娃哈哈矿泉水,鞭炮···这都是乡亲们自己凑钱给我们买的,听队长说,这里的乡亲,村民,对外来人是有敌意,隔阂的。然而这样的成果,对我们来说是成功的吧,有个村委会阿姨代替村民们特地为我们制作了一名锦旗。想想这十几天免费义务教学的我们的辛苦,是值得的吧,也是成功的,我们不是要追求这些沽名钓誉,但是这是他们对我们所做的努力的肯定、赞成的表现。我们没有给他们带来不便和困扰。

眼泪,不舍,祝福,感恩。

无言的感动,只有泪先流,学生知道我们要走,一个个都要我们留下、不舍得我们走,要我们下次还来,初中班的孩子带头都在黑板上写着挽留我们,对我们不舍的话,写满了黑板,每个小细角都填满了他们想对我们说的话,我们也于心不忍,毕竟相处的十天来,我们也是尽心尽力的关注孩子们,特别是班主任,每每一进教室,师生,一个个都成了泪人儿。学生们每个人送给老师自己的小小心意,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的话:老师希望你们下次还来,····一个个自己制作的盒子,自己叠的写了感恩的话的千纸鹤,自己的小糖果,小饼干···· 我们感动,我们更好的办法,只能送他们一句又一句前程的话语,接受他们送我们礼物的心意,照相留恋,还有离别的拥抱····

文艺汇演是下午4.30开始,上午彩排,一切就绪。

上午彩排一切正常,学生们很懂事,很配合,下午2.30学生来了,我们在初中班教师开始给他们化妆,刚开始他们害羞同时又欣喜但不肯化妆,躲在后面,后来看见一个个美美的人儿出来,都很乐意了,我们帮他们画着美美的妆,他们回给我们热情的吻。有不舍,有高兴。突然感觉的怀念:他们的活泼,他们的调皮,他们的懂事,他们好奇求知的眼神,他们每一次放学回家的老师,再见,然而想了想:这一次再见,可能真的很难相见了,最后排队下楼梯,他们也不说老师再见了,只是老师好。然后,有拥抱我的,跟我握手,跟我击掌、、初中班,大班的同学都很懂事,帮小班的学生们搬凳子下去,学生们摆好凳子,我们老师继续忙前忙后,文艺组的我们为组织现场,节目忙碌,后勤组的给围观节目的乡亲们,家长学生们送切好了的水果,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做好准备····

一切就绪,就在小班合唱班歌《两只老虎》等各班班歌串烧节目中开始了,中班班歌合唱的《团结就是力量》,大班班歌《》,大班班歌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体现了每个班的活跃气氛,展现了每个班活跃的风格特色。

接着是邓杨华老师的吉他弹唱《朋友》,一声朋友正好道出了我们同行下乡的24人的感触和师生之间的感情。紧接着是高晓露老师跳的柔美身姿的古典舞,接着是12老师个老师唱得我们学社联自编自谱的学社联之歌《青春的纪念》,纪念着我们走过的十天路程。然后是舞蹈《泥娃娃》,《建党90周年》朗诵,舞蹈《健康操》,中班的健美操,还有最具特色的T台秀,全都体现了学生们生机活泼的面貌,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以另外12个老师一起演绎的手语舞《感恩的心》感谢衡山对我们的照顾,以及我们回报社会的感恩心,节目就在最后一声感谢中结束了。

关于我们的特色放学。

让学生把凳子放回教室,然后我们组织有秩序的放学,把学生铁合在铁门里面,家长在铁门外面,邱老爷在门口,呼唤着往哪个方向送的老师,然后每个学生自觉地高呼老师的名字,场面是不亦乐乎,依旧洪亮,依旧哄闹···因为要赶紧走,所以不能送孩子们了,所以老师全站在门口,护送他们,他们流泪,拥抱我们,我们依旧再三叮嘱:不要逗留,快点回家,不准下河游泳,回家注意车辆·····。远走的孩子们,屡次回头望着我们,走得极其的慢。。

不想触动泪腺,所以走得决绝。

送完学生,我们老师就赶紧回来搬行李,打扫办公室卫生,行李搬到操场集合,就在我们不经意间,发现好多学生都回来了,小班,中班,大班,初中班,还有些家长,学生们通红的眼睛,一句句老师下次要来哦,舍不得我们走。我们怎么赶,怎么说,还是不走,老师们也忍不住流泪了,最后车来了,我们果断的搬行李上车,学生们在窗外,抖动着细小的胳膊,初中班的几位同学,拥肩望着我们,有小班的学生依偎在妈妈的身边的,注视着我们,管饭的阿姨给我们送来了打包的饭菜····不管怎样的留恋,车依旧还是启动了,随着鞭炮声,我们出了校门,一路上依旧是学生的面庞。总觉得哭是件丢脸的事,所以不喜欢哭,所以在学生面前,我没有哭。

一路歌声送你们,一路前行。

好像是小倩发起的:小班的口号是什么:我们齐声答:我爱小班,小班最棒!然后中班口号,然后我们把每班的班歌全部唱了一遍,然后唱学社联联歌《青春的纪念》,这次我没有忍住眼泪,望着窗外的满眼绿色,终究还是怀念这十天。在路上看见苏攀宇,靠着白墙,面无表情的望着在玩耍的弟弟妹妹,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见我们的歌声,那么懂事的他,那么护着老师的他,第一个拥抱我的他,开始回忆起第一次见他的样子,黑黑瘦瘦的,圆圆的头,很皮,有些讨厌,总是在不经意间吓你一跳。老师们反复提及的名字,慢慢我才开始把名字与他对上,敏感,细心的孩子,大班的体育委员,在乎老师对他的一言一句~~~

忽而看见一个水塘,里面远远的有三三两两学生在游泳,此时我们的小班老师,大声呼道:不要下河游泳~!!他们应该听不见,那么远。车子一路前行,我看见一片荷花,想起学生们送杨老师的荷花,开得那么艳,那么纯,不知道在哪去了?还有看到荷花,忘了归校的“荷二仙姑”徐桑立老师,哈哈。车子依旧颠簸,欢笑歌声一直不断,车子里传来文韬口头禅:我也觉得,向着南岳衡山的目的地开去···

学校,学生,再见,希望歌声能传到你们的耳边,希望你们能快乐的生活,好好学习,考出衡山。

后记:

车程最后到达了衡山脚下,行李安放在旅社,我们一行就奔赴衡山了,在衡山旁一个小小休息的坪山,狼狈的解决了晚餐,然后浩浩荡荡的开始爬山,去祝融峰看日出···

最后的总结:

支教者的我们,担起的老师的职责,用心的支起爱的旗帜,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胜利的完成了此次三下乡的任务。

他们其实有些比我们小不了多少,最大相差年龄也不过15、16岁,但习惯的称他们孩子们、学生们。

一句学生,是一份责任。一句孩子,是一份关心。

十天的相处我们去了解彼此,相信彼此,努力的做好老师这一角色,给他们不一样的关爱,关心每一个人的心理,身体。十天的辛苦,是值得的,最后的成果,我们是高兴的、自豪的。

第五篇:三下乡支教心得

三下乡心得

今年7月,我参加了毕节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我是“爱在路上”志愿团队成员之一。7月8日,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坐上了毕节到高流的客车,刚开始,路是水泥路,还算不错,我不知道目的地会是什么样,我依然好奇着。坐了三个半小时到了生机镇,由于大家有点饿,就停了下来吃了点东西,那里让我感慨最深的就是凉粉面好便宜,才一元。天呀,怎么这么便宜啊?

山很高,路很远,风景也很美丽,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山路十八湾,从山顶围着山向下,到了山脚又往另一座山顶爬,说实在,还是有点怕。到了高流,师傅不送我们去镰刀湾村了。我们下了车,带着太多太多的行李艰难的走在弯曲的路上。天气很热,累更不用说了,路上很灰,真想不去了。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得到了镰刀村小学里老师帮忙,下午5点,我们到了目的地。我们都深深的感受到:要致富,先修路。

这里就隔一条河就是四川,我总算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可以了解这里的风情,这里的孩子,这里的教育,这里的经济,这里的一切一切都是那样的令我好奇!

首先,来谈一下我的教学体验。刚开始,我有点紧张,说故事也是拿着准备的纸说的,所以说得不是很好,刚开始我被安排上的是心理辅导和数学课,后来了解了他们主要需求是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心理。所以我们队调整了课程的安排,主要的课程就是以上几科,又考虑到他们基础不好,暑假作业没时间做,我们每天安排了2节辅

导课,这就解决了这些问题。队长虽然夸我表情和互动做的很好,但我知道,自己备的课不是太好,以至于说故事没有脱稿,这不断的提醒我,要熟记,让课上得更好。后来,小学的英语就我一个人上了。上五年级1班时候还算可以,但2班上着,纪律让我实在是头疼,学生太多,一波未平另一波有起了,真没办法,不知道要怎么管才行!今天我也在反思这个问题,让我上这课我还是挺有压力的,毕竟学的只是皮毛。英语课总是那样另我激情四射,真想永远当他们的老师,三四年级的他们班班长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她的一举一动太像小学时的我了,积极乐观,当班干什么都带头。而心理辅导课我刚开始上得还不错,可是后来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水平不够还是其他的原因,我就提议少安排一点。

同学们也从阻抗我们转变成和我们交朋友,聊天,玩耍。渐渐地也产生了感情,这不仅有利于上课,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学生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平日里他们的一言一行也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与激情。我的课也越来越好了,同学们学英语的热情也很高昂。我教他们写26个字母的大小写,还学了很常用的问候,和基础的知识。其实我也发现他们很懒,下去不背单词,好几次听写,他们写对的寥寥可数,这真的很令人担忧,学习英语这东西,本来没有多大的快捷径,最基础的就要记单词。我就要求他们一定要记单词。另外,我也会去给他们上辅导课,记得15日最后一节辅导课,我去三四年级,看着他们做作业的激情,我很欣慰,欣慰的同时也是有一些很烦恼的事,比如有的同学爱做小动作,真令人头疼。我多管一下

纪律,我都快成一个妈妈了,后面看见一部分学生由于座位的原因,就席地而坐,偶尔我去看他们时还给我微笑。我真的很心酸,他们一点也不在乎吗?如果他们在乎的话我到底要怎么做呢?其中一个男孩在昨天快放学时居然特意带了一包血李子给我,我看出我收时他心里丝丝的开心。后来我知道一些学生中午没吃饭,我给了同学吃了,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对还是错。无数的为什么萦绕在我的心中。到最后,我给他们说我们这是最后一节课时,他们很不舍。

下面我就谈一下我们的生活,二十个人的团队,有说有笑,可以谈天说地。另外,我们轮流做饭,很幸运的是,我们有一个食堂,有做饭的工具。刚开始还买不了什么菜,后来和同学,乡亲,村干部熟了以后,他们都很热情得给我们菜,还送很多的李子给我们,真的很感动。这么多人做饭和吃饭,不管做的是否好吃,那都是很开心的事,何况大家要一起生活15天。印象最深的一天是17日下午,队长去学校教资料,回来买了腊肉回来,叫我们做来吃,我们先把肉烧出来,然后洗干净煮好,刚开始切的时候,闻到好香,很久没有吃肉了,觉得额外的香。然后煮了一大锅瓜豆,素的,很舒服。等调研的回来以后,我们开始吃饭,大家很开心,因为今天是我们三下乡以来,吃得最好的一吨饭。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吃饭事件。总之,那天大家算很开心!

生活中还有就是我们睡觉的地方,这是吴支书的家,他把二楼给我们办公和睡觉,一间房间2张床,每张睡3个女生,另一间一张床睡3个女生,而男生就睡村里的乡亲家,这些条件都算好的了,至少

比我想象的要好。晚上,最令人头疼的就是“热”和“蚊子”。这里的天气比家乡和学校都要高几度,一躺下就热得发汗,另外,蚊子更是叫得厉害,不管我们点蚊香,他们还是残忍地咬我们,我们的脚上到处都是疤,又痒,那日子真的很难受。但是,我们可能是太累了,晚上一躺就能睡着。

另外一个就是洗澡。这里缺水,也没有我们浴室。何况我们是20个人的团队。我们就到附近的一座山脚去洗,那是像瀑布一样的,从山顶留下来的,有人把风,在水里真正感受到和大自然的亲切接触。就去坡脚瀑布洗澡顺便洗衣服,那里很舒服,像是回到小时候,大自然的洗礼,怎一个“爽”字了得。就这样,舒服的过了这么多天。

还有一个我们这次三下乡的重点,就是调研,我们调研的主要是当地的留守儿童,调查他们的生活状况,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至今依然记得那一个叫郭嫒的一家,我们到了她家,表面看上去还算过得去。但通过我们深入的交谈,我们看见了她的哥哥和生病的姐姐。哥哥20岁,患了结核性脑膜炎,去年可能都活不了,庆幸的是治好了很多,刚回来不久,正在家休养。姐姐生了一种怪病,头发没有,尤其夏天,冬天会长出来一点,但是夏天又会掉完了,现在视力也开始不好,不能说话,有时能够听到一些,有些不能听见,全身长满了疮,听说夏天特别热的时候还生虫。听说去过毕节专医院检查过,但病都没有诊断出来,再加上经济上的困难,就没有去贵阳甚至是更好的地方检查。为了还几万的债,她父母就出去打工了。平时哥哥不在的时候,郭嫒也是很懂事的女孩,学习的同时,自己照顾姐姐,还自

己做家务,还养了一头猪,我真的很感动。但也因此,她学习成绩也受到影响,老想帮助她,可是我不知道我要怎么帮助她,我想用我的知识教她,告诉她一定要坚强,用知识改变命运!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拍到她姐姐身上的病的地方,因为她还是一直排斥我们,不想和任何人说话。我们本来想通过照片和录像带出大山去,让更多的人能关注她,帮助她,但是不管怎样,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她一家。

通过此次活动,我不仅教会孩子们知识,还用各种方式鼓励他们好好读书,将来走出大山,再回报大山,同学们也教会我很多,他们有爱,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我的心。他们用激情教会我更要有激情,更要好好读书!大山深处有关爱,我希望这里的人真正明白:再穷不能穷教育。要致富,先修路,希望有关部门能引起重视,让这个地方发展起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李飞艳

2012年7月22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