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控设备维修工作总结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宣化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本人2001年6月毕业于太原重型机械学院自动化科学与控制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并于同年7月在宣化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参加工作。
进入公司后,我首先在机修分厂进行为期半年的见习工作。这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走入了工厂,在这里,我看到了书本上讲的实物,对理性知识有了感性认识,而且在各位师傅的热心帮助下,我很快地进入了工作状态,使自己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可以为公司作贡献的技术员。在机修分厂实习的半年里,我跟着师傅们一起参与对许多机床的电气改造,共同完成电气图的设计,电气柜的配制,设备的安装调试等;而后,我被安排到大件分厂实习,大件分厂有许多尖端设备,包括MCR-A、MCR-B五面体及BX110P加工中心等,我了解了这些设备的系统配制及电气线路分布。一年的见习工作,我收获颇丰,为我以后更好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2年8月,我圆满地完成了见习期任务,被分配到规划装备部数控维修组工作。数控维修组负责全公司数控、数显设备的维修、大修、安装、调试、改造任务。部门领导和师傅们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我积极参与各种设备的维修工作,遇到问题虚心地向组里的师傅们请教,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我由简到难,逐步熟悉各种设备的系统配制及设备的外围结构,在维修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我努力工作,争取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数控机床属于高科技密集型产品,数控技术的复杂性、综合性加大了数控设备维修改造工作的难度,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及维修在内容、手段和方法上,与传统机床的故障诊断及维修有很大区别,对从事数控机床的维修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配到数控组五年多的时间里,通过自己的再学习,使自己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数控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设备,由于其出现故障而造成企业不能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因此数控机床的维修工作至关重要,对全公司正常生产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对日常的维修、大修工 1
作,加工中心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我都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在日常维修方面:
几年来我负责大件分厂BX110P加工中心、MCR-A、MCR-B五面加工中心、齿轮分厂FV-1200加工中心、以及下料分厂ATC-3700板材加工中心,SGS3000火焰切割机以及其它分厂全机能和经济型数控机床的维修和保养,维修量达百余台次,很好地保证了生产一线对设备的使用要求。同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针对我公司数控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周巡视、月维护的管理方式,有效地延长了数控设备的使用寿命。
MCR-A、MCR-B五面体加工中心、下料分厂ATC-3700板材加工中心是公司新引进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数控加工设备,技术含量高,控制系统复杂,是我公司生产主机的关键性设备,它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全公司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所以,在平时不忙的时候,我就经常翻阅这些设备的资料,每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我都及时赶到现场,认真分析故障原因,并进行记录,用最短的时间排除故障,使设备迅速恢复正常运行,例如MCR-A五面体加工中心Y、Z轴润滑报警,报警可复位掉,我们查阅资料知道润滑泵隔20多分钟就给导轨自动润滑一次,手动方式也可润滑,据操作者反映设备出故障之前特费油,我们根据报警和操作者反映的情况,先查各种输入信号正常,而后查润滑电机也正常,最后根据梯图发现润滑过程中有的信号不正常,说明有条件不满足,拆开罩子仔细观察发现油杯漏油,压力达不到,故产生润滑报警,我们更换了油杯之后,设备正常运转;下料分厂ATC-3700传感器损坏引起的故障,我们根据梯图仔细分析故障原因,从而解决问题;还有齿轮分厂的PW1200数控车床,这些设备是厂家的库存,在买来之前闲置时间长,电气元件老化、系统和外围时而发生故障,而这种故障点又很难找到,但是我并没有向困难妥协,总是认真地去寻找故障点,从而解决故障,满足使用部门的生产要求,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安装调试方面:
2002年后半年,我参加了西厂用变频技术改造锅炉灰水处理工程,采暖锅炉是耗水大户,水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是企业降耗增效工作的一个重点,将变频技术引入锅炉灰水处理工程改造,既做到了烟尘排放达标,又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回收
利用。引用变频技术改造灰水处理工程的完成,节约了大量水费开支,改造前每小时25t,改造后降至每小时0.3t,经净化后回流的清水PH 〉6.5,达到了工业用水标准。
同年底我还参与了对大件分厂购入的二手设备俄罗斯数显镗床进行电气线路的设计和电气柜的配置,改造成功,提高了设备精度,节约了开支。
设备改造更新方面:
利用广州经济型数控系统GSK928TE,为我公司大件分厂改造经济型数控车床。这台车床主要负责公司产品连接套的粗加工,是重要设备,利用经济型数控系统改造旧车床,是中小型企业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促进设备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在改造过程中,本人主要负责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与连接,根据产品零件加工的要求,对系统参数和伺服参数作了调整,既有效保证了使用的技术要求,又充分发挥了系统本身的各项功能。改造后的车床具有运行稳定,操作方便,控制精度高等优点。这台设备投产后,使用情况很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它方面:
2003年,公司为数控维修组配置了在线测试仪,此仪器是张宣地区第一台在线维修测试仪器,在国内也处于先进水平,此仪器的配备,使我们达到了板级维修,我们利用该测试仪检测、维修多台设备的电路板,从而为公司节约了维修费用。
2005年我还参加了继续再教育,学习了PRO/E软件之INTRCOLINK、《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WTO与重点行业发展》、《精益生产知识培训》,并学习合格,2006年还学习了创新能力教程,并取得了合格成绩。
2007年我所撰写的两篇论文《利用系统标志位诊断数控车床故障一例》在国家级刊物《设备管理与维修》及《用变频技术改造锅炉灰水处理工程》在国家级刊物《电气时代》杂志上发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更加认真地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价值,为公司更好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数控维修方面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2个月的实习期已经接近尾声,首先要感谢公司领导给了我这次工作和学习的机会。
在这段时间里公司领导及同事给于了我太多支持和帮助,在感谢你们的同时,也为我有幸成为军工国企----XXX公司 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加上在宜都同行业的培训工作中,我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对工作也逐渐进入了状态。我对我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如下:
1、入职以来,我从事数控加工中心的工作,这是一种功能较全的数控加工机床,加工精度较高。在这期间有表现好的时候,也有犯错误的时候,特别是在维修机床方面,对设备的不熟悉,工作经验少。我不懂就问,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后期的工作中逐步得到了改善,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2、加强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不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有主次的先后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掌握和熟悉了本岗位工作的要求和工作技巧,基本做到了按照公司的基本制度和工作流程做事。、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由于我们的公司正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不仅工作要认真细心还要遵循节约的原则。先用大材料,工序由简单到复杂,材料逐步减小来减少原材料,降低成本。为公司建设做出贡献。
4、敬岗爱业。干车工,不仅辛苦而且枯燥。手掌磨起了茧,每天对着机床也说不了几句话。但是我们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坚守螺丝钉的精神,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我在工作中也总结到,干车工的最好配一副眼镜,铁屑飞起来比较危险,在认真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不迟到不早退。坚守岗位,对于需要加班完成工作,不推脱不搪塞不抱怨,要加班加点保质保量,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
5、忠于职守,严格做好保密工作。从我来到公司第一天,培训的不是任何关于技术的课程,而是对我们工作的性质和责任做了讲解。我们是军工单位,所以我们要严格执行保密工作,保证做到不泄露任何秘密。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与能力同样重要!
6、团结协作。在这样一个集体,我们工人的力量更要团结。不仅要本着“把本职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为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及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更要积极配合其他同事做好工作。
从试用期开始,我已经完全进入了工作角色,真正站上了这个工作岗位。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也发现了很多存在的问题:工作中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和改进,技术方面需要不断的充电,完善自己。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注意自己的不足,努力克服不足,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圆满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谢谢大家!
**部
王勤
*年*月*日
第三篇:设备维修工作总结
篇一:设备维修保养年终总结
2010年设备部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设备部全面贯彻公司2010年ts16949的推广,提高管理、提高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方针,以制造部提高生产、降低不良、节约成本的目标为指导,认真落实工作部署中提出的设备管理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需要,培养一只高效专业团队的部门目标。纵观设备部2010年全年的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其他部门的协作下是较好地完成了公司交给的任务。今年新设备的增加,部门工作的重新分配,11个专项工程中又有多项涉及到的面较大,实际工作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也存在一些问题,但设备管理部门全体员工通过认真的总结,仔细的分析,从已经出现的问题中吸取教训,在困难中锻炼能力,在反思中进行自我提高,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最终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2010年设备部kaijo机台金线使用量降低了3%,每年降低成本合计约为人民币200万元。降低设备故障率和提高设备的运转,目前焊线零库存
细则如下:
一、节约成本:
1、对已损坏价格昂贵的部品进行分解修理,使修理工作细致到元器件,缩小故障范围,使用最低的维修成本修复设备,避免直接更换新的部品
2、减少设备外修次数,加大内部修理力度
二、降低不良:
1、对生产中发生品质异常的管控,及时分析,找出解决方案,从而避免同样错误再次发生
2、对设备内部参数的认证
3、进行保养管控,组织对高故障设备大修,减少因设备故障而造成生产不良
三、提高生产:
1、及时巡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并安排落实设备保养工作,通过变更保养频次保证设备使用性能,减少机台故障和停机时间,保证机台正常生产运行
四、员工流动:
本设备部焊线共7人,其中焊线白.夜班技术带班2人(xxx xxx),保养维修人员3人(xxx xxx xxxx),新提升人员2人(xx xxx),人员稳定,圆满完成公司给设备部2010的设定目标。
五、队伍建设
1、我们通过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对员工进行教育,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和处理办法,对新进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专人授课,同时到工作岗位进行实际操作演练,让每位员工都认识到提高技术素质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培养,提高相互协作能力,使组织更加团结,更富有战斗力。
2、日常负责对焊线机台进行维护保养,定人定时对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确认,保证其它设备日常生产需要的正常运行;并负责对特殊产品(加工机械零部件,样品及尺寸的确认工作),在设备组织大修的时候也主动灵活的作为维修主力参加设备抢修。
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在处理不是自己分管的工作时,表现不够主动,究其原因是头脑中有怕越权、越位的思想,有时就表现出不主动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致使工作节奏慢。
2、对新的东西学习不够,工作上往往凭经验办事,凭以往的工作套路去处理问题,表现工作上的大胆创新不够。
3、班组的管理还不够细致、员工的安全和质量意识仍不够强,导致本的1起安全事故。虽然事后也对当事人进行了教育和处理,针对性的作出了相应的对策。但还应以预防为主,加大平时的教育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从根上减少安全事故隐患的发生。
4、设备常用部品备用库存量及在库量确认不够,应加强自身学习多与管理人员沟通交流,保障设备维修有备用部品更换,减少生产耽误的时间。
七、总结
以上的缺点我们将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基础上来克服缺点,完善自我,以饱满的热情和充实的干劲为公司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公司固定资产的设备管理竭尽全力。展望2011年,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保证2011年设备正常运转的好势头的同时,加强科室管理和建设上,使设备部的管理上台阶,工作上档次。
篇二:设备维护维修工工作总结
设备是一项能延长设备运作周期、能把常见的故障率减到最低的工程。,拥有一支精修细检的精神、中级工的维修的优秀队伍。
工班里面1个高级工和3名中级工,员工初级工,在早期工班刚成立的时候,我工班长花了2个月对工作的细节和要求性培训与实践,员工技能,例如:agm、tvm、bom的数据备份和恢复。地三、四号线全线开通的工作,做了一份为期月的三、四号线设备培训,员工的知识面,走到哪里,都能够很快当地环境。
在七、八月份的时候,各巡检及维修工班长分批到本工班跟岗实习。在工作当中,对本工班工作、管理需要改进的宝贵意见。每当一建议,我都笔录收集,这是与巡检之间最佳的沟通桥梁。
每月都举行2次的工班例会,在例会前,我都会对近两周工作做一份工班的会议摘要和的注意,而且在搜狐网站创建的工班管理博客,内容涉及到工班会议摘要和工班管理论,可与人分享工班管理经验,技术和管理,力求把人性化式管理融入工班管理当中。
6s工作和,我空余学习6s的文章,6s认知程度及化应用。现在,工班了6s内容,例如:工器具的标准化、化摆放,工班电脑文件的规范,工班文件夹、工器具、消耗品、备件、衣帽柜等标识。
值得一提的是,邓翊庭的珠江新城afc巡检工班,我每一次去,都不少的6s工作的灵感!是工班电脑的电子文件的性摆放,除了对文档文件归类外,还列出几张工班电脑文件存放的图片,能清晰该台电脑的电子文档摆放,花盲目地寻找需录入报表数据。
因工班人数,上每月都举行一次工班活动,各同事间友谊,各员工在工作上的。每次活动都能。
希望在10年,对09工作所汇报的事件,发扬改进工班管理,能使工班各员工能得感觉到个健康兼温暖的大家庭。
篇三:设备维护工作总结
延续2011,还在工作着,但也有新的变化。不过,总算又过了365天,安全顺利。
分管锅炉、中央空调、净化站、水源泵站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分管工作内设备维护、备件及材料计划的编制和审核工作。同时,分管库存物资管理、工程材料计划采购管理等工作。
(1)锅炉(暖气系统)管理:冬季供暖2月底结束,四名操作工全部取得操作合格证(市局发),锅炉及暖通管道取得市局发的使用证。3月开始按厂家提供的保养说明进行正常保养维护。各项规程制度完善。全年锅炉运行三个月(2011年11月24日至2011年2月22日),计902小时,耗煤210吨。
(2)中央空调(制冷系统)管理:夏季制冷空调自6月底开始调试并送冷气,两名操作工看护,另四名技术人员协助厂家对操作工进行了操作培训;同时对设备及管线缺陷进行了维护整改完善,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制冷系统运行两个月(2011年6月24日开启至2011年8月25日),耗电122600kwh
(3)净化站管理:净化站水处理系统是生活供给的重要工序,运行基本正常。咨询并提出净化工艺改进方案,供决策时参考。
(4)水源泵站管理:本站是公司生产、生活水供应的源泉,重点抓好日常维护与维修工作,运行基本正常。实行避峰用电管理制度。水源泵90%以上时间保障在谷运行,全年耗电量183952kwh,与白班制相比节约电费约57000元。
(5)库存物资管理:公司物资库存管理从年初投入使用,配备了一名专职管理人员和一名操作工。基本建立了物流管理程序,物资收发存各类报表制度,建立各类台帐,制定了材料采购、入库、领用审批制度,基本进入正常化状态。物资(从三月份起)期初库存83万元,总入库456万元,领用总计420万元(生产211万元,其它209万元),期末库存119万元。
(6)工程材料管理:工程甲供材是公司较大的资金流和物流的运行环节。配备了一名专职管理人员从事计划的落实与采购工作。在公司现有的制度之下工作。基本保障了工程材料有序供给。其中:
钢材:采购量7725.779吨,资金量3378万元(截止11月);
水泥:采购量10574.91吨,资金量360万元(截止11月)。
(7)设备维护与备件计划管理:对所辖运行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零备件计划准备充分,维修及时进行。
(8)几项具体工作:
(a)组织执行化验室/试验室设备材料计划,负责采购有关设备、仪器、货梯及风机安装,保证了临时化验室按期搬入新化验楼。共采购化验室柜橱、风机等113220元,制样设备等150239元,货梯41500元,合计304959元。部分仪器设备在需要时临时采购。
(b)在国家节能减排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克服了水泥供应紧张的局面,基本保证了建设用水泥尤其是井建用水泥的供应。
(c)在钢材采购方面,根据公司资金流状况及时调整供货厂家,综合考虑需求品种、价格、运输成本等情况,部分品种直接从厂家采购,以满足工程需要,减少资金占用。
(9)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强化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工艺纪律、工作纪律的意识;
(10)设备维护保养定修制:增强维修的计划性;有合理的备件库存。
(11)安全管理工作:对有建制的班组开展好班组安全活动;对无建制的作业人员指定相关技术人员开展安全活动。
(12)计划的合理性安排:工程计划落实到位;生产用备件材料计划准确;采购及时;库存合理。
(13)空调系统逐步推进自动化、无人值守化管理,减少人力消耗;
(14)水源泵站管理,尽力研究节能运行,同时,考虑大选厂生产需要,站外需建独立的值班室或员工休息室;
(15)规范物流管理程序,建立合理、先进的管理平台,提升物资有序管理水平,建立合理的库存量,节约生产成本;
(16)净化站工艺需进一步改进,保障生活水的质量,尽力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
(17)合理安排有关岗位的人数,提高员工素质,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合理节约人力资源。
(18)强化自身素质的提高,继续学习不松懈。
在一个陌生的岗位上通过技术业务知识的不断学习,基本掌握了所管理范畴的基本规律,安排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也在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尽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把认清形势,把握方向和对党的信仰等方面落实在为公司的发展建设具体工作实践中,争做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和一名尽心负责的基层管理者。
时刻铭记:廉洁工作,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
以上述职汇报,请各级领导审查。不妥之处,盼指正。
谢谢!
篇四:设备维修工作总结
为加强电化教学管理,提高电教设备应用水平,根据工作安排,电教信息中心于9月中下旬,开展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听课、调研和电教设备普查维修、专室培训工作。这次活动,共调研学校40余所,听电教课24节,发放调查问
卷45余份,维修电教设备150余台(套)。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
多数学区、国办学校能够认识电教工作的重要性,学校结合教学实际制定了电教工作计划、校级信息技术培训方案、各专室管理制度等。在这次活动中,大部分校长都能积极准备,并随同调研或听课,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办公,落实到人,绑定责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随同调研电教设备的校长有:南东坊学区李学、香菜营学区张顺平、香菜营中学庞雪平、称勾学区冯艳军、倪辛庄中学韩玉彬、柏合学区李时涛、柳园中学陈庆荣、杜村学区左进、称勾中学申五瑞、第二小学郭爱云等;随同听课的副校长有:王双印、张海忠、张金锋、李耀彬、何景彦、王利光、梁书丽、刘江等。
第四篇:设备维修工作总结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宣工股份公司设备动力部
本人1997年6月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自动化系,获得学士学位,并于同年7月在宣化工程机械集团公司参加工作。
进入公司后,我在机修分厂进行见习工作。工人师傅忘我的劳动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的工作中,我不断地以这种精神鼓励和鞭策自己,使自己始终对本职工作有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见习期后期,我还参与了液压分厂仿形车床PLC改造、锻造分厂电液锤改造、液压分厂半自动六角车床PLC改造的工作,主要完成了电气图的设计,电器柜的配制,设备的安装调试,并且解决了改造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在一年半的见习期内,我参与了公司许多设备的大修、改造、安装、调试工作。
1999年2月,我圆满地完成了见习期任务,被分配到设备动力部数控维修组工作。数控维修组负责全公司数控、数显设备的维修、大修、安装、调试、改造任务。部门领导和师傅们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他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我很快地成长起来。尤其是对高、精、尖设备勤于动手,勇于进取,对设备改造及更新工作尽职尽责,为宣工集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自1999年2月至今,我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工作。
数控机床属于高科技密集型产品,数控技术的复杂性、综合性加大了数控设备维修改造工作的难度,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及维修在内容、手段和方法上,与传统机床的故障诊断及维修有很大区别。对从事数控机床的维修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配到数控组五年多的时间里,通过自己的再学习,使自己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数控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设备,由于其出现故障而造成企业不能正常供货,影响到企业的信誉,造成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因此数控机床的维修工作不仅创造了实际价值,更重要的是创造了社会价值。所以对日常的维修、大修工作,加工中心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我都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在日常维修方面:
几年来我负责大件分厂BX110P加工中心、MCR-B五面加工中心、液压分厂HN50C加工中心、杨铁MH630加工中心、齿轮分厂FV-1200加工中心、结构IGM焊接机械手、以及其他分厂全机能和经济型数控机床的维修和保养,维修量达百余台次。很好地保证了生产一 1 线对设备的使用要求。同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针对我公司数控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周巡视、月维护的管理方式,有效地延长了数控设备的使用寿命。
MCR-B五面加工中心、HN50C加工中心、是公司2001年最新引进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数控加工设备,技术含量高,控制系统复杂,是我公司生产主机的关键性设备,它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全公司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所以,每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我都及时赶到现场,认真分析故障原因,并进行记录,用最短的时间排除故障,使设备迅速恢复正常运行,满足使用部门的生产要求,从而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杨铁MH630加工中心X向光栅尺的修复及输入器件国产化。该加工中心担负着全公司液力推土机的阀体加工,输入器件经过多年使用,经常损坏,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严重影响生产,而设备所需的原配件价格昂贵并且在难以买到。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大胆选用了国内可靠性高、性能好的元器件做配件,对其进行了国产化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克服了国内配件与原装器件形状的差异,电器参数不完全匹配等问题,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方便了操作,保障了设备的安全使用。该设备X向光栅尺发生故障,此光栅尺是奥地利一家公司生产的,向其维修公司咨询,也没有维修先例,因是进口产品,购买周期较长,而此时生产任务很紧,我们利用自制工具对其进行修复,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以及对设备参数的调整,使修复后的机床精度达到了原有的水平。此两项工作的完成,为我公司节约了大量资金。此外HN50C加工中心工作台回原点故障排除、BX110P加工中心换刀系统故障排除、ML300全机能数控车床尾座功能的开发等等,都及时快捷地完成任务,节约了时间、费用,保障了数控设备的正常运行。
安装调试方面:
安装、调试是数控机床前期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公司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对生产设备的现代化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我公司引进了大量先进的数控、数显设备,其中主要完成了HN50C卧式加工中心、FV-1200加工中心、ML300、CK3263全机能数控车床,以及CAK6150、CAK6763经济型数控车床的安装、调试。在安装调试过程中,不但积极帮助各使用部门了解掌握新设备的各项使用功能,使新设备早日投产,发挥功效,而且还注重对新设备的各种数据资料进行收集,为其建立设备档案,为今后设备的管理、维修及维护工作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设备改造更新方面:
利用北京航天数控集团的MNC863T数控系统,分别为我公司液压分厂和结构分厂改造经 2 济型数控车床。利用经济型数控系统改造旧车床,是中小型企业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促进设备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在改造过程中,本人主要负责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连接,并针对电动刀台与控制系统要求的差异,对刀台电气进行了合理改造,对刀台到位发讯机构进行了改进,既保证了使用的技术要求,又发挥了系统本身的各项功能。这两台设备投产后,使用情况很好,改造后的车床具有运行稳定,操作方便,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增加了机床功能,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999年至2001年,共改造此类设备四台,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人主要负责引进西班牙FAGOR公司的8025M交流伺服系统,为下料分厂研制了两台SGS3000火焰切割机。由于该系统全部资料均为英文,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许多专业术语,翻译时很困难,因而查阅了大量资料,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安装调试任务。8025M交流伺服系统使用的成功,使我公司在数控设备技术改造方面从直流伺服系统过渡到了交流伺服系统,填补了我公司在自行改造数控设备以来未曾使用过交流伺服系统的空白。同时,为我公司开发了一种新产品——SGS3000火焰切割机,使我公司在工程机械以外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1年我又对大件分厂的四米龙门刨进行了改造。大件分厂B2016A龙门刨为六十年代产品,设备比较陈旧,随着公司生产质量、产量的提高,此刨床故障率高、效率低、能耗大的问题日益突出。很难适应产品在质量和产量上的要求!原龙门刨的直流调速单元为旋转变流机组供电的直流调速系统,我们利用先进的西门子直流调速系统,对其原有的调速系统进行改造,装置内部由基本功能模块、自由分配功能块、各种功能连接器、调节器、斜坡函数发生器等一系列功能模块来对直流电机进行调速控制的,如何实现机床工作台点动、自动的前进、后退及其速度的控制,工作台的减速、换向,以及装置如何与外部的控制信号的连接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当时国内还没有用此装置改造龙门刨的先例,困难是相当大的,我们反复查阅资料、仔细研究电气原理,重新设计了电气原理图、配制了电气控制柜,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旧系统的拆除,及新系统的安装工作。通过对系统参数修改调试,使机床工作在最优化运行状态,原来每班次加工行走架6台,改造后每班次加工行走架7.5台,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用直流调速装置替代原有的旋转变流机组,大大降低了能耗,仅此一项,每年节约的电费支出就是相当可观的,为我公司节能降耗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此外还减小了环境噪音,改善了生产环境。2004年我在原有龙门刨改造的基础上,又对大件分厂六米龙门刨进行了改造,除将原有的直流调速系统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替代,还将其逻辑器 3 件控制部分用PLC取代,我主要负责PLC程序的编制和处理PLC与调速装置之间的通讯,改造后机床简化了线路,节约了大量器件,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这两项改造获得了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
2002年,我与同事对液压分厂东德铣床进行了PLC改造,原有机床电器部分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故障率非常高,机床经常处于维修状态,设备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我们通过自己编制PLC程序,制做配电盘,对其进行改造,原有的功能得以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它方面:
2001年我所撰写的《利用MNC863系统改造旧机床及调试维修》、《利用西门子数字直流调速装置改造龙门刨床》两篇论文,在第四届’2001全国机械工业数控设备使用、维修、改造经验交流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并分别被《机械工人》杂志所发表。
2000年5月至9月,我参加了由中国机械工程协会设备维修分会举办的“设备维修更新与改造”函授培训班的学习,获得了设备维修更新与改造岗位资格证书,我所写的论文《注重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水平》,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维修分会培训委员会评审,被评为一等论文。
2003年,公司为数控维修组配置了在线测试仪,此仪器是张宣地区第一台在线维修测试仪器,在国内也处于先进水平,此仪器的配备,使我们达到了板级维修,至今我已利用该仪器维修 MNC862主板、轴控制板、埋弧焊监测显示板、008主板,富士变频器电路板,松下焊机主PCB板等十余块,节约维修费用三万多元。此外我利用该仪器建立了不同系统电路板器件曲线库,方便了电路板的测试,为快捷、简便维修电路板奠定了基础。
几年间,我还参加了中国机械工业协会设备维修分会举办的FANUC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FANUC数字伺服及维修、西门子伺服及维修的学习班。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我已成为公司数控设备维修的中坚力量,目前,数控站采用新的管理方式,注重提高全体成员的业务素质,有效保障各类数控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我公司的生产和有序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
第五篇:设备维修工作总结
设备维修工作总结
为加强电化教学管理,提高电教设备应用水平,根据工作安排,电教信息中心于9月中下旬,开展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听课、调研和电教设备普查维修、专室培训工作。这次活动,共调研学校40余所,听电教课24节,发放调查问卷45余份,维修电教设备150余台(套)。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
多数学区、国办学校能够认识电教工作的重要性,学校结合教学实际制定了电教工作计划、校级信息技术培训方案、各专室管理制度等。在这次活动中,大部分校长都能积极准备,并随同调研或听课,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办公,落实到人,绑定责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随同调研电教设备的校长有:南东坊学区李学、香菜营学区张顺平、香菜营中学庞雪平、称勾学区冯艳军、倪辛庄中学韩玉彬、柏合学区李时涛、柳园中学陈庆荣、杜村学区左进、称勾中学申五瑞、第二小学郭爱云等;随同听课的副校长有:王双印、张海忠、张金锋、李耀彬、何景彦、王利光、梁书丽、刘江等。
二、设备管理到位,使用规范。
大部分单位电教设备都能在指定专室使用,登记造册,纳入固定资产序列,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专用教室设备保护较好,使用率高,使用记录详实,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电教设备的作用。对电教设备进行编号排序,逐机登记建立身份证。多数单位电教教学资源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充实,利用率大有提高。专室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工作中大有提升。
设备管理工作较好单位有:张村学区、南东坊学区、章里集学区、称勾学区、香菜营中学、柳园中学、兴凯学校等。设备完好率、使用率较高的学校有:第四中学、第四小学、砖营中学、西羊羔中学校等。设备完好率、使用率较高的学校有:第四中学、第四小学、砖营中学、西羊羔中学、有阁刘中学等。
三、信息技术教学秩序良好,氛围浓厚。
绝大部分学校能够按照信息技术教学大纲要求,在三年级以上开设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做到课程有安排,上课有教案,课后有练习。计算机教室有上机登记册并记录详实,与教学进度相符。课上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小组合作,、一帮
一、优带差等教学手段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信息技术课程开设较好的单位有:南东坊学区、章里集学区、西羊羔学区、张村学区、柏合学区、兴凯学校、第一小学、第四小学等。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好、上课效果好的教师有:南东坊学区育才学校张海山、香菜营学区回漳学校李越、孙陶学区韩村中学孟庆科、张村学区中学张春明、西羊羔学区西羊羔中学牛利彬、第一小学张艳丽、第二小学王改改等。
四、存在问题和现象
1、个别单位领导对电教工作认识不高,没有相应管理制度和措施。主要表现有:无工作计划,无专用教室制度,档案不齐全,记录不详实。对电教知识培训、电教设备运用重视不够、措施无力。有的领导或多或少存在着不会用、不敢用、不让用、怕用坏、怕费电的现象。
2、个别学校设备管理不到位。如设备不在专室使用,有挪用、借用现象,专室卫生较差,甚至有的单位房顶漏雨,设备被洗澡现象。
3、个别学校在电教设备维修维护中,存在等、靠思想,损坏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不能正常为教学提供服务。
4、个别学校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或计算机数量少,学生多,学生上课不能上机操作,有的教师让学生上机操作时间比例太小。
5、少数管理员、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偏低,基本功亟待提高。
各单位要结合本次活动,对照有关电教工作文件要求,认真总结,进一步提高认识,查找不足,重新完善电教工作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保证电教设备能正常为教育教学服务,发挥电教设备在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中的优势和作用,力争本单位的电教工作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