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同济大学道路桥梁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本文由857520456贡献
doc文档
附件 1
同 济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 东田至吉口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
学 专 班 学 姓
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业 土木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方向)级 号 名 级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
内容:东田—吉口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要求:通过毕业设计,系统地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良 好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设计过程中,掌握公路的选线方法、平纵横组合、路面结 构组合设计、桥涵及挡土墙等结构物的设计、工程量计算方法、土石方调配方法及概预算等 内容,有能力的同学,还应进行逐桩坐标计算程序及全站仪放样程序的设计。
二、设计的技术要求与数据(或论文主要内容)设计的技术要求与数据(或论文主要内容)
1、平面设计资料、地形图比例:1:2000 图纸编号:PM05 设计起点坐标:(X=553229.279,Y=50634.725)设计起点标高:135.00m 设计终点坐标:(X=554978.874,Y=505881.581)设计终点标高:165.00m 设计道路等级:山岭重丘或平原微丘二级(根据公路经过地形确定)
2、路面设计资料、自然区划:Ⅳ7(广西南宁)交通量:设计使用初期交通量为 4000 辆/日(中型货车)(双向双车道合计)交通量增长率为:6%。车辆类型:前轴为单轴—单轮,前轴重:49kN 后轴为单轴—双轮,后轴重:101.6kN 轮胎内压均为:0.7MPa 公路沿线附近可采用的建筑材料:水泥、沥青、碎石、砂砾、石灰及粉煤灰等。路面设计类型:混凝土路面及沥青路面(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进行选择)公路沿线土质为粘性土,地下水位距地面为 1.3m。沿线鱼塘深度:1 米。沿线河流及水沟深度:1.5 m。
3、挡土墙及涵洞设计资料、
挡土墙及涵洞的地基为中密砾石土,承载力标准值σ 0=400KPa,基底摩擦系数 f=0.45。砾石土内摩擦角φ=40°,粘结力 C=12kPa,砾石土重度γ=22kN/m3。墙身 重度γ=22.5kN/m3,容许拉应力为 70kPa,容许剪应力为 150kPa。
4、专题、编制程序计算逐桩坐标及全站仪放样程序。可采用 FORTRAN、(MATLAB、BASIC,JAVA 等各种编制软件)
三、设计(论文)工作起始日期 设计(论文)
自 2010 年 3 月 17 日起,至 2010 年 5 月 30 日止。(第 3 周~第 13 周)答辩时间:第 13 周
四、进度计划
第 3 周—第 4 周:平面设计 第 5 周:纵断面设计 第 6 周—第 7 周: 横断面设计(含土石方计算及调配)第 8 周—第 9 周: 涵洞、挡土墙等结构物设计 第 10 周: 路面设计(含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沥青路面设计,并从技术、经济方面做比选)第 11 周:综合排水设计;逐桩坐标程序编制及全站仪放样程序编制(可选项)第 12 周—第 13 周:编写计算说明书(含中英文摘要);图纸的出版及装订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7、公路设计手册《路线》,人民交通出版社
8、公路设计手册《路基》,人民交通出版社
9、公路桥涵设计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10、路基路面工程(第二版),邓学均,人民交通出版社
11、涵洞设计标准图
附件 2
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号 专业 年级 0603110337
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 061)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杨斌
学院 职称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教授
设计(论文)题目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意义:
东田—吉口二级公路设计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 比,差距仍然很大:与国内其他工业相比,仍相对滞后,远不能满足新形式下对公路运输的要求.归纳 起来,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公路数量少,通达深度不够; 2.公路网等级低,高等级公路少,公路质量差,标准低; 3.发展不平衡,通行能力差,服务水平低。由于我国公路总量仍然偏少,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必须坚持提高公路质量,等级与加大公路密 度并重的原则.积极新建公路,沟通断头桥,加速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网建设与旧公路的技术改造.运输工具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运输服务向高效优质发展,管理信息化发展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毕业生的主要服务去向,通过毕业设计,使 每个学生把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工程设计能 力,能独立进行一般公路设计。通过东田至吉口段两阶段初步设计,使学生在应用现行规范、标准、技 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达到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综合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本项毕业设计为将来从事道路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维护等工作的毕业生确定的选题是某公路 的两阶段初步设计,并有针对性地在公路几何线形设计、路基工程设计、路面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满足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需要。
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选题是东田-吉口段二级公路两阶段初步设计。学生在对有关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设计任务。本选题的重点是公路几何线形设计。具体应完成的设计内容有:(1)路线设计: 按给定的起终点完成纸上定线,并进行路线平面线形和纵断面的详细设计。(2)路基设计: 路基横断面设计及土石方数量计算,完成路基排水系统总体设计及路基处理、防护 与加固工程设计。(3)路面设计: 按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设计。(4)桥涵工程设计: 确定路线全线的桥涵类型及位置,并完成一项小桥涵设计。(5)编写设计说明书:按照设计程序逐项编写本设计项目的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法、步骤及措施:
(1)路线平面设计:在给出的地形图上,在指定的路线起终点间进行纸上定线,并按交点坐标法计算
路线方位角及路线长度。地形复杂的局部路段至少要拟定两个设计方案,通过论证确定推荐方案。(2)路线纵断面设计:从比例尺地形图采集地面高程。按纵向填挖平衡原则进行纵断面设计。填挖方 数量不平衡量以不超过 20%为限,并保证挖方数量不超过填方数量。绘制全线纵断面图。(3)路基设计:从比例尺地形图采集横断面地面高程,用等高线与中桩点的距离控制,距离精度达到 1/100 以上。横断面面积及土石方数量由计算机完成。路基处理、防护及加固工程等按处理路段起 3 讫桩号计算长度、宽度按设计图确定,工程量以 m 位单位。计算该路段的土石方数量、处理工程 量、防护与加固工程量并制表提交。(4)路面设计: 根据沿线材料来源、施工条件、造价等方面因素确定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沥青混凝 土路面。详细计算路面结构厚度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确定设计方案。(5)桥涵工程设计: 论证确定设计路段的桥涵结构类型及位置,并详细设计涵洞的孔径和长度,绘制 出设计图。
(6)设计说明书:按照设计程序逐项编写本设计项目的设计说明书。严格执行学院关于毕业设计撰写 的有关规定,说明书为打印稿,并正式装订成册。
主要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7、公路设计手册《路线》,人民交通出版社
8、公路设计手册《路基》,人民交通出版社
9、公路桥涵设计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10、路基路面工程(第二版),邓学均,人民交通出版社
11、涵洞设计标准图
是否可以进入设计(论文)研究:
是否可以进入设计(论文)研究: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系、研究所)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附件 3
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记录
学院: 周 次 工 专业 作 情 年级 况 记 录 姓 名 指导教师 签字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二篇:道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重庆二级公路设计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2012级3 班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王子健
2016 年
1月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2周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不包括辞典、手册)。4.“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至少2000字,其余内容至少1000字。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本课题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自己在学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各类必修和选修专业课程之后,通过重庆北培区石坝镇二级公路设计这一环节,较为集中和专一地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城市道路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本课题的意义:
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系统地完成该工程设计,以期能掌握一个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在巩固已学课程的基础上,学会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可以在毕业设计中继续学到一些新的关于市政道路设计的专业知识,并且有所创新。经过严格的毕业设计训练,使我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可以较快地适应环境,缩短理论到实践的过渡阶段。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公路现状:随着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发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华夏儿女开始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公路开始在中华大地上迅速延伸。1950-1952年,新中国新建公路3846公里,改建公路18931公里,加上恢复通车的公路,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近13万公里。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举世闻名的川藏、青藏公路于54年底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民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的缩影。第二个五年计划受到“大跃进”的干扰,公路建设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很多新建公路质量很差,而且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一些公路建成后根本无车行驶,后又改路为田。在纠正了“大跃进”的错误后,中国公路建设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进入了第三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成鹰、宝成、川黔、渝厦、福温、沈丹、滩石等国家干线公路在这个时期相继建成。尽管十年文革给我们民族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可是关系到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公路建设却仍在**中进步。曲曲折折的中国公路建设发展到1978年,总里程达到89万余公里。尽管等级低、质量差,但它的确通到了全国90%以上的乡(镇),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国各地的公路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公路建设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绝对数量来看,我国高速公路总量仅相当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占公路网的比重远远低于多数发达国家,高速公路总量同我国人口、经济、资源的客观需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高速公路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在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干线公路上,交通拥挤情况十分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东、中、西部各地区公路总量存在较明显的差异,高等级公路数量更是相差悬殊。东部地区共有高速公路10000余公里,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50%以上,中部有5000多公里,占25%左右,而西部只有3500余公里,仅占20%不到。此外,在全国高速公路超过1000公里的7个省中,东部地区有5个,其中山东超过2000公里,河北、广东分别超过和达到1500公里,而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超过1000公里的省各只有一个,分别是河南和四川。
在技术上,虽然一些大的技术已经接近发达国家,但在一些具体的细节处理上,我们还与他们存在较大差距。比如说护栏,一些发达国家的护栏在设计上就和我们的不一样,有些甚至是用木头做的,车撞上去以后,可以把护栏撞断,但汽车的损伤很小;而我国的护栏基本上都是钢的,对车的损害比较大 国外公路现状:
经过7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2 3万千米,共有15个国家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2000km,这些国家是美国(8.98万千米)、中国(6.03万千米)、澳大利亚(1.86万千米)、加拿大(1.69万千米)、德国(1.21万千米)、西班牙(1.2万千米)、法国(1.04万千米)、亚美尼亚(7500km)、墨西哥(6980km)、日本(6500km)、意大利(6620km)、英国(3480km)、韩国(2778km)、荷兰(2235km)、南非(2032km),其中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构筑起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速公路网。与我国相邻的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很少,其多数是相当于半封闭的一级公路。德国1932年就开始修建高速公路,是最早修建高速公路的国家;美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多,1957年开始修建,现在已近9万千米;日本是同时代高速公路发展较快的国家,从1957年开始修建,目前已修建6500km车道最多的高速公路是加拿大多伦多的401高速公路,有16个甚至22个车道。由世界高速公路发展史可知,高速公路如同汽车一样,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深刻影响着其所服务的每一个人和触及的每一寸土地,对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国家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发达的高速公路网不仅是交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公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代表,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根据经济发展与高速公路增长的相互关系,国外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的发展一般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a)第一阶段,发展起步期,其特点是:经济总量较小,高速公路认知度低,规模不大且里程增长缓慢。
b)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其特点是:经济加速增长,高速公路需求旺盛,通车里程迅速增长。
c)第三阶段,接近饱和期,其特点是:经济稳定增长,资源紧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趋缓,以提高路网质量为主。
d)第四阶段,相对稳定期,其特点是:经济持续增长,资源紧缺,高速公路网规模趋于稳定,路网运行质量的提高主要依靠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实现,智能运输系统目趋完善是其主要标志。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关键阶段,汽车普及率迅速提高,这与发达国家2 0 世纪6 0 年代~7 0 年代的情况较为类似。我国高速公路正处于最具成长性的第二阶段。
重庆公路现状: 根据2014中国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底重庆公路路线总里程为12284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路线长为90385公里(高速公路为2312公里,一级公路路线长618公里,二级公路长7668公里),等外公路路线长为32488公里。高速公路密度2.8公里/百平方公里,居西部各省区市第一,“4小时重庆”(主城到任何一个区县城区)、“8小时周边”(主城到周边任何一个省会城市)全面实现。截止2013年底,重庆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312公里,在建630公里。今年2015年,重庆市将确保黔江至湖北恩施、铜梁至永川、开县至四川开江等3条高速建成通车,新增通车里程125公里,使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525公里。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有数据表明,我市高速公路每投资1元钱,就能为沿线地方带来0.67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而公路投资与社会总产出之比则为1:3,每亿元公路建设投资可为公路建筑业提供2000多个劳动就业人数,为相关产业提供4800多个劳动就业人数。更为重要的是,高速公路缩短了时空距离,为沿线带来了大量的车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先进的观念,其经济发展必然领先于其它地区。因此修建公路对重庆市石坝镇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农村地区发展,把市场带进农村,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村公路本质上是将市场带进了落后地区,从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产业链条的完善.目前,由公路带动、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例如重庆市武隆县武仙路。促进重庆区域内部经济的发展,增强重庆的经济实力,提高重庆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重庆对外经济的发展,增强重庆与其他各省市的经济联系。重庆高速公路密布,通往各个省市,从而促进重庆对外经济发展,也带来大量的人力财力。促进公路沿线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等的建设为公路沿线去带来大量的车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先进的观念,方便沿线地区人们出行与对外交流发展,从而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参考文献
1、徐家钰.城市道路设计.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2、许金良.《道路勘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5
3、邢凤歧.公路工程投资估算与概预算编制示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5
4、何兆益,杨锡武.路基工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11
5、何兆益,杨锡武.路面工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11
6、江旺军.慈溪杭州湾新区兴慈五路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深圳市宝安规划设计院,2004, 3
7、张金水,张廷楷.道路勘测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1
8、沈建武,吴瑞麟.城市道路与交通.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
9、交通部公路交通安全工程研究中心.道路交通标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
10、钱让清.公路工程地质.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5
11、文国玮.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2、Pickett, G, and Ray, G.K.Influence charts for concrete pavements.Transactions, ASCE, 1991, Vol.116:49-73
13、Westergaard, H.M.Stress in concrete runways of airports.Proced-ings, HRB, Pickett, G.Concrete pavement design, PCA, 198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本课题的任务、重点内容、实现途径
一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完成重庆市北碚区石坝镇二级公路设计综合设计,在对道路沿线地形、地物、水文、地质等资料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拟定 2~3 个可行的路线方案,并经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道路路线方案;完成路线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路基设计、挡土墙设计(或边坡稳定性分析)以及路面结构设计等内容。二重点内容
路线交叉设计、公路桥涵设计、材料设计、施工组织与概预算、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设计、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三实现途径
1、仔细阅读图纸,了解当地的地质水文环境,根据设计要求清楚自己的设计内容,并且搜集有关的书籍资料。
2、结合当地的发展,在对地形、地物、水文、地质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先拟定2-3个可行的方案,列出各方案在工程难易、运输、施工、养护管理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优缺点和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论证(通过计算及论证),择优选用。
3、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根据路线所处位置的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状况和地质情况,分别拟定两个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最佳方案。
4、路基的设计,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土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的大小、工程造价等,通过方案比选确定地基处理方式。
5、路面的设计,根据路线周围的经济及建筑的可能修建情况,通过方案比选确定路面的结构层。
6、在路基路面设计时进行道路排水系统及管线布置的设计。
7、根据道路所处位置的具体情况及路面面积的大小确定公交车停靠站的位置,并且进行交通标志的设计。
8、通过计算确定道路的各项工程造价及道路总造价。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完成本课题所需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实验、调研等)及解决办法
一.工具书:《交通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勘测规范》,《公路工程投资估算与概预算编制示例》,《公路工程地质》,《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交通部公路交通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手中的道路施工图纸和个人计算机 二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工程量计算方面:主要是各种工具书比较短缺,包括定额,设计图纸中所设计的各种图集等。解决办法:部分可以利用图书馆查阅,部分通过网络查找等。施工组织设计方面:模板设计和进度计划编制是难点,主要通过网络下载和有关案例总结经验。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对设计结果的预测,并明确是否可以开题)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系审查意见: 系主任(签字)
年月日
第三篇:道路桥梁毕业设计要求专题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05级道路桥梁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完成和达到开放式教育道路桥梁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1.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掌握道路桥梁专业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了解我国有关的建设方针和政策,正确使用专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
3.学会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广泛地搜集道桥工程有关资料,了解国内的水平和状况。
4.培养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从经济、技术的观点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1.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应使学生具有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能力,一定的方案比较、论证的能力,一定的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并注意进一步培养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工程制图及编写说明书(论文)的能力。2.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
3.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与设计有关的阐述说明及计算,要求内容完整、计算准确、简洁明了,文字通顺、书写工整、装订整齐。设计说明书为2000字以上,应包括目录、前言、正文、参考文献及附录。
4.毕业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应布局合理、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主要图纸应基本达到施工图深度。
5.毕业论文为3000字以上。论文应力求研究计划和方案合理、论点正确、论据可靠、层次清楚、文理通顺、书写工整。
6.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按规范化要求装订。
三、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一)选题原则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当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选题要尽量选取与所实习工程有联系的题目,提倡“真题真做”。
3.选择课题的份量和难度要适中,使学生能在规定时间经努力可以完成为宜。4.鼓励一人一题。
(二)选题类型1.设计选题参考选题
桥梁:简支板桥、桥墩、桥台;
道路:直线、曲线线路,纵面、横面、平面设计;结构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2.论文选题参考选题
⑴结合常用的桥型谈谈对公路桥梁发展趋势的看法,⑵结合工程实际讨论沥青路面的裂缝控制;
⑶结合工程实际讨论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的控制;
四、毕业设计的一般步骤:
本专业毕业设计大体分为三个阶为,选题收集资料、方案比较、设计计算绘图、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可分为三阶段:选题、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提出论点、阐述论据;撰写毕业论文。
五、毕业设计的成果要求: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最后提交毕业(论文)文本,包括图纸及毕业设计文本。
1.摘要:一般为400汉字,摘要介绍设计(论文)的研究课题,本人见解和主要结论;2.目录:按论文章节次序编好页码,设计图纸要有标号;
3.论文或说明书要求论证严格,层次分明,语句通顺,表达确切,字体端正。4.参考文献按以下格式列出
[序号]作者姓名,期刊、名称、卷号、期数、页码(年份)[序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单位、页码(年份)
第四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及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一、项目背景和项目的意义
(1)大大提高超市的运作效率。
(2)通过全面的信息采集和处理,辅助提高超市的决策水平。
(3)使用本系统,可以迅速提升超市的管理水平,为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益,增强超市扩张能力,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二、项目介绍
基于web的超市管理系统是为超市商品管理而做的一款软件,包括对商品的进销存管理。根据超市管理系统的特点,将系统分为6个模块:商品信息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员工管理、供货商管理、系统管理。
三、项目技术介绍
本系统主要用到了开发工具(MyEclipse),ORACLE 数据库系统,通过JSp+MVC模式做成;MyEclipse,是一个十分优秀的用于开发Java, J2EE的Eclipse插件集合;ORACLE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一个通用的数据库系统,它具有完整的数据管理功能;作为一个关系数据库,它是一个完备关系的产品。
四、项目技术特点
采用了MVC模式,在需求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软件生命周期来设计项目。在开发过程中按模块来实现功能,有很好的分工合作。
五、功能模块
结合当今市场的需求,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超市管理系统应实现的功能如下。
商品信息管理:添加、查看、修改、删除商品信息(商品编号、商品名、商品分类、商品价格)。
供应商信息管理:维护供应商信息,查看供应商商品信息,附加网上订购功能(含整套购物流程)。
订单信息管理:添加、查看、修改、删除订单信息(商品名、供应商名、交易数量、交易时间)。
库存信息管理:添加、查看、修改、删除库存信息(商品编号、商品名、商品分类、商品价格、库存数量)。
商品分类信息管理:添加、查看、修改、删除商品分类信息(商品分类名)。
六、项目分工:
组长:肖xx 主要负责需求分析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及相关文档的编写。包括商品信息管理、库存信息管理、日程安排管理和工作日志的编写。
组员:费xx 主要负责数据库设计,详细设计,商品信息管理、供应商信息管理、订单信息管理的编写,数据库设计文档的编写。
组员:张xx 主要负责后期的测试;包括对每个模块的测试,以及前期的需求分析设计及相关文档的编写。
毕业设计完成进度计划:
毕业设计完成进度计划(小组总体进度)
任务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结果提交 下达毕业设计任务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具体任务
时间
主要负责人 需求前景分析
xx
数据库设计xx
概要设计xx
详细设计xx
毕业论文撰写第五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参考
一、题目来源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intranet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当今社会正快速向信息化社会前进,信息系统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各级政府、大公司和大企业凭着雄厚的资金和人才优势,开始了以自动化为重要内容的“办公室革命”,也称为“管理革命”,其目标是借助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将管理与办公活动纳入到自动化/现代化的轨道中.办公自动化(简称oa)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加快了信息化的步伐,建立了高质量、高效率的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从而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竞争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为了适应信息革命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正打算或正在建立符合企业特色的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但是,这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计算机软、硬件配置较差,而且员工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同时,其经济实力并不雄厚,不可能像政府或大公司、大企业那样进行大量投资建设信息系统。因此,解决中小企业办公自动化、规范化的问题,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开发这个系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