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17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学习目标:
1、西安事变有何历史意义?
2、江泽民为什么说张学良是千古功臣?
预习形成课预习导航
九一八事变
1、时间:年9月18日
2、概况:①日本关东军炸毁的一段铁路,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城。②蒋介石命令把部队撤到山海关内,实行政策
3、危害:不到半年时间,、、、三省全部沦陷敌手。
不朽的民族战歌
4、创作背景①日军魔爪伸入中国地区。②各界民众掀起运动
5、曲作者:
6、影响: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
西安事变
7、爆发:年12月12日、在实行“兵谏”,扣押,通电全国,提出,的主张。
8、和平解决①中共派等到西安谈判。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的主张。②它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国共两党的初步形成,预示了新局面的到来。
合作展示问题探究
1、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你认为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释放进行了十年“剿共”战争的蒋介石?说说
理由。
检测反馈
1、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浪浪!浪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
2、“九一八”的发生地建有纪念馆,以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该纪念馆在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
4、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5、九一八事变时人东北边防军司令的是
6、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主要背景是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名称是曲作者是
8、义勇军进行之所以很快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主要是因为9、202_年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70周年纪念日,你知道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国民党将领是、10、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11、西安事变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被派往西安调停的的主要中共代表是
12、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提出的主张是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二篇:(教案)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十七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一、简介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的第一课,也是中国历史同世界历史相互融合的重要一课,着重为我们介绍了“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是东北三省沦陷之后,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中国艰难的局部抗战开始的一课,学好本课对整个第四单元的的学习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本课分三个子目:“九一八事变”、“不朽的民族战歌”和“西安事变”。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在本学期内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已近半个学期,大家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了解较多,也比较赶兴趣,一是因为事件的发生距现代生活比较接近,二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历史同世界舞台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学们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对中国近代的整体发展状况已有了初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形象思维发达,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理性分析能力的特点,确定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小组竞赛合作为基本方式,配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和学生自主的发散性思维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讲课过程中以发散性提问、启发性问题为主,辅以阅读、讲解、讨论法,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和团结协作精神。〖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知道聂耳等人的主要成就。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并由此分析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通过九一八事变,了解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明确了解这场战争的性质。
明确聂耳及《义勇军进行曲》在民族危亡的特定历史环境中起到的推动作用。
把握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发生后国内外各种政治力量的态度、最后和平解决这一基本线索。
2、过程与方法
播放《松花江上》,以东北人的特殊身份切入课堂,创设历史情境。
收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资料,通过声、像等材料直观、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原貌。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创设历史情境,将学生重新融入那民族危亡的时刻,加深学生对“不朽的民族战歌”的认识。
课本剧《西安事变》,学生分组讨论,分别站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内亲美派、亲日派的不同立场分析西安事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形成历史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以形成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
通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讨论,培养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下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历史背景,演唱《义勇军进行曲》,感受这首歌曲的巨大震撼力,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情感。
了解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在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站在全民族立场上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的过程,感受他们强烈、浓厚的爱国情怀,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心,从而形成民族大义重于一切、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教学重点〗
了解30年代日军对华侵略的过程和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对比蒋介石对日政策的变化,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教学方法〗
1.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结合作意识。
2.多媒体、多信息渠道教学方法的应用:从影音像、情景再现等多角度切入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使情感教育润物无声。〖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根据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影像资料: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视频资料。音乐资料:《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
2.收集相关的教学内容的资料。学生准备
1.有条件的班级收集有关西安事变的材料,组织辩论。
2.多渠道收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资料,全面了解历史发展的原貌。〖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请同学们欣赏歌曲《松花江上》,感受松花江的美景与遭受侵略后的情形。
教师设疑: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脱离家乡”“流浪”?由此导入新课。这些镜头无声的控诉着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走进这段历史。
2(设计说明:通过松花江,引发学生的思考,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与画面的交融,使学生在授课之初,进入特定的历史情景中。承上启下。承上:曲调的旋律悲戚,很贴切地将本课内容的线索,主调体现出来,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认识,起到开篇点题的作用;启下:将九一八事变发生前后人民的生活变化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对战争的侵略本质有初步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
1、情景对比,激情引趣: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引入(课件展示歌词)
2、自主学习:观看视频“九·一八事变”,再现历史:带着问题学生完成自主学习
提问:通过观看视频和教材,请同学说出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提问:你认为日军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是一个偶然的军事行动吗?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段文字材料来共同解密九一八(课件出示《田中奏折》)这是1927年日本首相呈交的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看看这段文字资料能否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设计说明:由身边发生的无理事件引入,浅入深出,通过视频再现历史,虽不能展现历史的全面,但对原貌的呈现,从中揭示了战争的本质,调动学生的情感)
3、合作讨论,拓展思维:在座有的同学还是很关注我那位毕业生的命运,我想请咱们同学帮忙出个主意,面对邻居野蛮的行径,他应该怎么做?(生发言想对策,分组讨论出最佳方案)
教师总结:同学们出的主意真不错,面对这样野蛮的邻居,主人一定要奋起抗争。那么面对日军的野蛮入侵,我们国家的主人也同样应该如此,可当时我们国家的主人又是如何做的呢?这封密电会告诉你答案。
教师进一步假设、设疑:假设剧中的主人就是蒋介石,遇到“邻居”如此野蛮的对待时,他应该怎样做?而事实上他是怎样做的?由此导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为加深学生的形象认识,教师可出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令》。
(设计说明:通过假设,使学生认识到“应该”与“事实”的差距,从而对“不抵抗政策”的卖国实质加以认识;这部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知而后行,讨论提升对知识的认识。)
提问:这样的政策会导致什么样的恶果?结合画面上的这幅示意图思考一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85—86页内容,回答问题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军尽数撤入关内,日军如入无人之境。不到半年,东三省全部沦陷。东北三千万的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凌,于是就所有了我们课前FLASH中看到的那一幕一幕。(课件展示:东三省沦陷示意图)(设计说明:此图的设计在于形象直观地再现日本侵略者贪婪、无耻的嘴脸)东北三省沦亡以后,由于蒋介石,步步退让,日本更加有恃无恐,把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拓展提问:面对日本的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捍卫民族的尊严呢?(课件同步展示东北抗联战士的英勇反抗,加深对学生的情感熏陶)
(设计说明:让学生的思想融入到情境问题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迸射出情感的火花)
第三篇: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案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认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重要步骤,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日救亡运动中最杰出的音乐代表作品,结合其产生的背景,说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主题。
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简要评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过程与方法:
通过声像等材料,直观、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原貌。通过唱《义勇军进行曲》,了解人民抗日救亡的呼声。
围绕“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等问题的设置,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了解日军对东北的蓄意侵略和肆意践踏行径,认识侵略战争的罪恶。
结合历史背景,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感受这首歌的巨大震撼力,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情感。
通过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等事实,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责任感,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难点: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一单元主要讲了哪几件大的历史事件呢?(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民革命运动、红军长征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在这一单元我们又发生了什么大事呢?(指导学生集体朗读第四单元导言)。(幻灯片显示:伟大的抗日战争)
师:1931年,九一八事变,导致东北三省的沦陷。此后,日本侵略者不断在中国华北、华东地区制造事端,扩张势力,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幻灯片显示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师:为什么每年的9月18日晚,东北沈阳总要响起14响警报声?你们知道历史上的这一天发生过什么?14响警报声有什么寓意?(幻灯片显示)
生:略
师:这样做的目的是我们要居安思危,勿忘国耻,那么九一八事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一、九一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结果
师:
请大家先看一下书,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大致经过
生:略
(幻灯片显示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结果)
师: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是偶然的吗?如果说不是,那么在中国近代史 上,有哪些史实可以反映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精心策划的侵略活动?(幻灯片显示日本首相给关东军的密函)
师:由此我们看出,日本侵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生:略
师:针对日本的侵略行为,国民政府的态度怎么样?(幻灯片显示“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2、国民政府的态度
师:日军的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谁是直接的受害者?
生:略
(幻灯片显示“东北三省沦亡形势图”、日军进入沈阳城、日军杀戮无辜百姓的历史图片)
(幻灯片显示主要城市沦亡时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全国各地流行一首《九一八小调》(幻灯片显示九一八小调)
结合教材课后材料阅读讲解
师:正是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使得东三省沦亡,那么,日本会以此为满足,停下侵略的步伐吗?(不会)所以中国的局势越来越严重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幻灯片显示,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会坐以待毙,甘愿沦为亡国奴吗?假如你身处当时的形势,你会采取什么态度?)
3、东北人民的抗争(幻灯片显示抗联英雄杨靖宇)学生看86页小字了解嫩江桥抗战。
师: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将侵略的魔爪伸入我国的华北地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各界民众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其中,人民音乐家聂耳饱含爱国热情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二、不朽的民族战歌——《义勇军进行曲》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你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幻灯片显示)
师:每周星期一的早上,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都要奏响国歌,国歌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
作者是谁?有什么影响?请同学们看书(幻灯片显示答案和聂耳图)
师:《义勇军进行曲》代表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和顽强的抗争精神,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国歌。
师:国难当头,富有民族感和爱国心的中国人民不愿做亡国奴,要求停止内战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但蒋介石仍然在“剿共”,最终引发了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发动者是谁?大家先看一段视频,看完视频后回答这个问题。(播放西安事变视)
(幻灯片显示西安事变)
师:大家知道,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手下,他们为什么敢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
(幻灯片显示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结合教材小字分析。
师:西安事变发生后,震惊了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怎么处置蒋介石呢?(幻灯片显示问题)
师:蒋介石曾经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如果你是毛泽东,你怎么处置蒋介石呢?
(幻灯片显示亲日派和亲英美派的态度)
师:何应钦希望杀蒋介石,蒋介石死了后,委员长的宝座就是他的了,所以当时的他很高兴,巴不得杀蒋介石,轻而易举的座上委员长的宝座。日本人也希望蒋介石死,好挑起中国人打内战,自相残杀,有利于日本侵略中国。宋美龄等为首的亲英美派希望和平解决,为什么呢?因为英美两国真的就那么好心吗?英美他们怕日本独占中国,损害他们在华权利。
中国共产党又是什么态度呢?(幻灯片显示和图片)
师:同学们看88页小字了解周恩来和蒋介石的谈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幻灯片显示)
小结:日本阴谋九一八,蒋不抵抗三省丧,日军魔爪伸华北,兵谏扣将是张杨,和平解决扑西安,民族利益共产党,停止内战蒋介石,团结抗日新篇章。
第四篇:精品课教案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认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重要步骤,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日救亡运动中最杰出的音乐代表作品,结合其产生的背景,说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主题。
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简要评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过程与方法:
通过声像等材料,直观、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原貌。通过唱《义勇军进行曲》,了解人民抗日救亡的呼声。
围绕“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等问题的设置,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了解日军对东北的蓄意侵略和肆意践踏行径,认识侵略战争的罪恶。
结合历史背景,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感受这首歌的巨大震撼力,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情感。
通过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等事实,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责任感,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教学重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难点: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教学过程:
导入:
师:1931年,九一八事变,导致东北三省的沦陷。此后,日本侵略者不断在中国华北、华东地区制造事端,扩张势力,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幻灯片显示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板书课题 师:为什么每年的9月18日晚,东北沈阳总要响起14响警报声?你们知道历史上的这一天发生过什么?14响警报声有什么寓意?(幻灯片显示)
生:略
师:这样做的目的是我们要居安思危,勿忘国耻,那么九一八事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块一、九一八事变
板书
(幻灯片显示)
1、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九一八事变的大致经过(幻灯片显示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结果)
师: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是偶然吗?(幻灯片显示日本首相给关东军的密函)
生;略
师:此时,面对日本的侵略,作为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中国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生;略
师;但当时掌握军力的蒋介石政府对日本的侵略行为是怎样的态度呢?
(幻灯片显示“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2、国民政府的态度
师:想一想,从这份密电可以看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什么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谁是直接的受害者?(阅读课文86页)生:略
(幻灯片显示“东北三省沦亡形势图”、日军进入沈阳城、日军杀戮无辜百姓的历史图片)(幻灯片显示主要城市沦亡时间)师:正是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3000万同胞成了亡国奴。师;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屠杀,中华儿女会坐以待毙甘愿沦为亡国奴吗?
生;略
师;不屈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成了抗日义勇军奋勇杀敌,抗击侵略。(幻灯片显示抗联英雄杨靖宇)3东北人民的抗争
(学生看86页小字了解嫩江桥抗战)师;那么,日本会以此为满足,停下侵略的步伐?
生;略(不会)师;所以中国的局势越来越严重了。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将侵略的魔爪伸入我国的华北地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各界民众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其中,人民音乐家聂耳饱含爱国热情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板块
二、不朽的民族战歌——《义勇军进行曲》(幻灯片显示)师:每周星期一的早上,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都要奏响国歌,国歌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
作者是谁?有什么影响?请同学们看书87页(幻灯片显示答案和聂耳图)
师;下面请大家起立,齐唱这首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民族战歌。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师;你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略
师:《义勇军进行曲》代表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和顽强的抗争精神,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国歌。师:国难当头,富有民族感和爱国心的中国人民不愿做亡国奴,要求停止内战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但蒋介石仍然在“剿共”,最终引发了西安事变。
板块三 西安事变
板书
西安事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发动者是谁?
(阅读课文88页)
(幻灯片显示西安事变)师:大家知道,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手下,他们为什么敢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
(模拟表演)
师;下面有请三位同学为我们模拟表演,事变前后张 杨对蒋介石的劝说和兵谏的大致过程,并感受蒋的蛮横,张 扬发动事变的目的
师;请自我介绍一下各自扮演的角色,开始,结束(好不好,掌声鼓励请坐)
师:西安事变发生后,震惊了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怎么处置蒋介石呢?(幻灯片显示亲日派和亲英美派的态度)而共产党又是什么态度呢(看书88页最后一段)生;略
师;事变发生后中共派周恩来等到西安与蒋谈判 最终达成共识(幻灯片显示和图片)
师:想一想,蒋介石曾经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什么共产党不杀他却放了他呢? 讨论
(幻灯片显示和图片)生;略(以民族利益为重)
师;当时处死蒋介石中国有可能现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不利于抗战大局,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充分展现了国难当前,共产党人的高瞻远瞩和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
师;请大家齐读;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幻灯片显示)小结归纳:日本阴谋九一八,蒋不抵抗三省丧,日军魔爪伸华北,兵谏扣将是张杨,和平解决扑西安,民族利益共产党,停止内战蒋介石,团结抗日新篇章。
作业(学史明智,链接时事)
幻灯片显示
1,你如何看待中日之间的关系?(时刻保持警惕,保卫我们的祖国)
2,居安思危:中国如何避免遭受侵略的历史悲剧重演?(幻灯片显示答案)
结束;让我们在悲惨愤怒的歌声中结束本课《松花江上》
第五篇: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反思(范文)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节课是我参加六校同课异构的一堂公开课,课后通过自己的反思以及与组内老师的交流,我发现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和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一、本堂课较为成功之处:
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课堂结构完整。
2、教师讲课比较到位,本课三块主要内容层层展开,环环相扣,过渡比较自然,给人以一个完整流畅的感觉。
3、教师围绕本课纲目而展开的相关材料比较贴切。如:用《田中奏折》说明日本侵华蓄谋已久;用蒋介石说话的相关材料证明他采取了“不抵抗政策”;用日本在中国东北烧杀抢掠的图片渲染侵华日军的残忍凶暴;用漫画的形式勾勒了亲日派何应钦、日本、美国对西安事变的态度„„
4、教师讲课的语言基本到位,比较有感染力,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特别是学生跟唱国歌这一环节)设计问题比较科学,讲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也较为清晰。
5、本课的课件制作比较到位:条目较清楚,资料较丰富,地图较形象,漫画较生动。
二、本堂课明显的几个不足之处及改进方面:
1、教师上课完全可以更加自信一些,声音更加高亢洪亮一些,这对于上本课这样一堂爱国主义的内容来说会更加有感染力。
2、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练、优美。教师完全可以更加熟悉自己设计的教案上的丰富优美的语言,这样会更加打动人心,会使整堂课更加上一个层次。
3、本节课上的过程中跟学生没有形成很好的互动,客观原因是当时是把两个班将近有一百多号学生放一起上了,学生太多,课堂纪律不好调控,再者,不是自己的学生,问什么都不回答,后面回答的学生我听不见,我讲的学生估计也听不见,主观上,作为年轻老师,经验不足,课堂调控能力不足,随机应变的能力较弱,看见那么多学生那么多老师心里就怯场了,导致这堂课效果不是很好。因此还得多多锻炼自己,多向老教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