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调查报告撰写基本规范》
社会调查报告撰写基本规范
一、调查报告内容按以下顺序排列:
(一)封面
(二)正文
(三)参考文献
(四)附件
(五)成绩评定表
二、调查报告打印与装订
(一)页面设置
调查报告要求纵向打印,页边距的要求为:
上(T):2.5cm
下(B):2.5cm
左(L):2cm
右(R):2cm
装订线(T):0.5cm
装订线位置(T):左
其余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二)排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文字一律通栏编辑。
论文采用宋体,字迹清楚整齐,除特殊需要,一般不使用繁体字。
(三)段落设置
采用多倍行距,行距设置值为1.25。
其余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四)页眉、页脚设置
三、社会调查报告封面和内容的排版要求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宋体,小四)
关于**的调查(题目,黑体,三号,加粗)
院系:
专业:
指导老师:
组长:
组员:
组员:年月
(宋体,四号)(1.5倍行距)
调查报告标题(宋体,小二,加粗)
一、引言(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一)调查背景(二级标题,宋体,加粗,四号,1.5倍行距)
(二)调查内容
1、调查对象(三级标题,宋体,四号,1.5倍行距)
2、调查方法
二、关于**的概述(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一)(正文,小四,宋体,1.25倍行距)
(二)(三)
三、关于**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一)(二)
(三)四、相关建议或措施(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一)(二)
(三)注释
[1].(内容,仿宋,小四,1.5倍行距)
[2]
[3]
………
参考文献
[1].(内容,仿宋,小四,1.5倍行距)
[2]
[3]
………
附件1:调查问卷或者访谈大纲和笔录(宋体,小三,加粗)附件2:调查过程和总结
(内容,宋体,小四,1.5倍行距)
第二篇:社会调查报告撰写基本规范
附件1: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专科社会调查报告撰写基本规范
一、调查报告内容按以下顺序排列:
(一)封面
(二)正文
(三)参考文献
(四)附件
(五)成绩评定表
二、调查报告打印与装订
(一)页面设置
调查报告要求纵向打印,页边距的要求为:
上(T):2.5cm
下(B):2.5cm
左(L):2cm
右(R):2cm
装订线(T):0.5cm
装订线位置(T):左
其余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二)排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文字一律通栏编辑。
论文采用宋体,字迹清楚整齐,除特殊需要,一般不使用繁体字。
(三)段落设置
采用多倍行距,行距设置值为1.25。
其余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四)页眉、页脚设置
页脚需设置页码,页码采用Times New Roman 10.5磅,加粗,居中放置,格式如:1,2,3……。
三、社会调查报告封面和内容的排版要求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的调查(题目)
院系:南海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2_年3月
调查报告标题(宋体,小二,加粗)
一、引言(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一)调查背景(二级标题,宋体,加粗,四号,1.5倍行距)
(二)调查内容
1、调查对象(三级标题,宋体,四号,1.5倍行距)
2、调查方法
二、关于**的概述(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一)(正文,小四,宋体,1.25倍行距)
(二)(三)
三、关于**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一)(二)
(三)四、相关建议或措施(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一)(二)
(三)注释
[1].(内容,仿宋,小四,1.5倍行距)
[2]
[3]
………
参考文献
[1].(内容,仿宋,小四,1.5倍行距)
[2]
[3]
………
附件1:调查问卷或者访谈大纲和笔录(宋体,小三,加粗)附件2:调查过程和总结
(内容,宋体,小四,1.5倍行距)
第三篇:调查报告撰写规范
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调查报告暨
学位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试行)
教育调查报告是师范生教育实习的重要实践环节,学位论文(设计)是本科学位取得的重要实践步骤。两者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某些理论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它既是对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又是对学生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根据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的实际特点,将教育调查报告作为学位论文(设计),也可单独撰写毕业论文。在具体环节中,二者的封面和部分内容有区别(见附表)。
为了统一和规范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的写作,保证写作质量,特参考《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有关标准,制定撰写规范。
一、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内容构成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文本部分应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封面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摘要
关键词
正文部分正文
注释(必要时)统一装订
参考文献
英文题目
英文摘要
英文关键词
附录部分(按需选附)
二、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撰写内容要求
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所有文本材料一律采用A4幅面白纸,统一归档。文本均须按照统一样式以计算机排版,文本可双面打印。
(一)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题目
题目基本反映论文内容与研究范畴;简明扼要,字数适当,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二)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摘要
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摘要应语句通顺,文字流畅;一般不宜使用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一般以150――200个汉字为宜,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文字表达自然流畅,无语法错误。
(三)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表述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般以3~5个为宜。每一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使用标点符号。为便于查询,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四)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正文
是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的主体和核心部分。
(五)注释
是对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中有需要解释或说明的情况时,在文中加注说明的形式,与参考文献区别。
(六)参考文献
即对正文中引用或参考的有关著作和文献进行说明的形式。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引文出现的先后顺序列于参考文献中。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引用、参考出现的顺序列出,附于文末。
(七)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如调查问卷、公式推演、编写程序、原始数据附表等,可编入毕业论文(设计)的附录中。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超过正文。(无附录内容的该项可缺)
三、撰写格式规范
本格式规范作为学校相对统一的撰写规范下发,供参考使用。
(一)文字和页面
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一律用计算机输入排版,可双面打印。一律使用国家公布的汉语简化规范字体。原则上不少于5000字。
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的页面设置:
1、页边距
上边距:2.54cm;下边距:2.54cm;左边距3.17cm;右边距:3.17cm;行间距为1.25倍行距。
2、页码
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页码从正文序论部分开始,至附录,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
(二)文本格式
1、题目和标题
(1)题目:宋体小三号加粗,可以分为1或2行居中打印。
(2)摘要(中文):论文题目下空一行,另起一行,首行缩进两格排印“摘要:”,宋体小四号加粗,标点符号占一格,其余内容为宋体小四号,单倍行距。
(3)关键词(中文):摘要下另起一行,首行缩进两格排印“关键词:”,宋体小四号加粗;关键词条为宋体小四号,每个词条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后面不使用任何标点符号。
(4)各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左起打印。以“
一、”、“
(一)”、“
1、”等数字依次标出。
2、正文
(1)正文文本:宋体小四号,除各级标题外,每段首行缩进两格。
(2)图: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规范。
每幅插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题置于图下居中,图题中文字体为五号楷体。采用中英文对照时,为Times New Roman五号字体,另起一行居中,与中文图题对应。图号按全文出现顺序以阿拉伯数字编排。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参考文献号。
(3)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号和表题,构成表头。表格按全文出现的顺序以阿拉伯数字编号,表头以宋体五号加粗,位于表上居中,采用中英文对照时,为Times New Roman五号字体,另起一行居中,与中文表题对应。表头与表格为一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表内须按规定的符号注明单位。
表中若有附注时,用五号宋体写在表的下方,句末加标点。仅有一条附注时写成:“注:„”;有多条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出,例如:“注1:„”。
3、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置于全文(含参考文献)后:以“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打印,排印格式与中文题目、摘要、关键词相对应。
4、注释:一般以圆圈加数字右上标的形式,在文中按各注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列注号,与
注文对应。注释可用脚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稿纸的下端)或尾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具体要求参照相关学科规范格式。
5、参考文献:按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以方括号加数字的格式连续编号,将序号标于文本右上角,如“陈X X教授对此作了研究,其数学模型为„„[1]”。序号与文后参考文献信息一一对应。一本著作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应在参考文献中将页码归并到一起集中列于参考文献最后。
(三)参考文献中著录格式示例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相关学科格式规范。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3],…,应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参考示例如下:
1、连续出版物(期刊)[J]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1]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2、专著[M]
[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2]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M](1982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9~81.3、论文集[C]
[序号]作者.题名.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码.例:[3]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223~245.4、学位论文[D]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例如:[4] 李必成.论我党在抗战时期的民主党派政策[D].北京:北京国家图书馆,202_.5、报纸文章[N]
[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5]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6、报告[R]
[序号]作者.题名[R].出版地:出版年.例:[6]冯西桥.和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7、英文文献
英文文献格式基本与中文文献格式相对应。
外国作者的姓名书写格式遵从国际惯例。例如A.Ashkin或Ashkin A.例:[7]Ashkin A.Forces of a single-beam gradient laser trap on a dielectric sphere in the ray regime[J].Biophysical Journal,1992,61:569-582.8、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例:[8]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EB/OL].,1998-08-16/1998-10-04
论文中各项撰写规范未尽事项各学院可参考《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以及相关学科专业学术文献进行适当调整,并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
四、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的装订与存档
在教育实习环节结束后,学生按不同封面各上交两份教育调查报告和学位论文(设计),由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统一存档。
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二○一一年十月
第四篇:调查报告撰写要求及基本格式
调查报告撰写要求
题目:关于某企业或某公司某方面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学生可以对某一企业或公司进行调研,然后撰写一份报告,对所调研的企业/ 公司提出改善的建议。这一建议报告应针对该单位的一个具体的方面(如:人员素质要求、经营管理、宣传、培训进修、职业规划等等),而不能泛泛而谈。
(例如:在调研了公司甲后,你撰写一个建议报告,建议该公司可以推行弹性工作时间制度,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二、要求
报告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即:被调研的公司/企业必须是真实存在的,学生不可以捏造事实;学生确实对该公司/企业进行了调研活动,要求被调研单位给学生开证明。
三、调查报告结构思路:
1.前言
1.1调查背景(调查的目的、系部要求、依据、调查对象、调查时间(起止时间)、地点、调查方式与途径)
1.2 调查环境
调查对象(企业简介):调查的单位的性质,背景,规模,历史发展情况和现实意义等等。
2.调查内容
2.1 调查过程
概括调查各阶段的主要工作
2.2调查具体内容
2.2.1陈述问题(具体的调查活动和数据)
2.2.2分析问题(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附有图表)
3.提出建议和论证建议
3.1.提出建议(结合市场环境、发展需求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提出建议)
3.2具体的实施方案
即如何分步骤实施说提出的建议。并论证建议的可行性
4.结论
对调研结果、结论的总体概括
5.调查体会
结合调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
6.附录
6.1参考文献
6.2调查问卷
字体字号、格式排版参照学院统一要求
第五篇:社会调查报告基本格式
社会调查报告基本格式:
关于XXX的调查
姓名:XXX班级:XXX 学号:XXX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目的三、调查时间、对象
四、调查方法
五、调查内容
六、调查结论
七、结论分析
八、心得体会
九、附录(问卷、照片等等)
各部分撰写指南:
一、调查背景
调查对象/现象所处的时代特点、社会特征、当前状态等
二、调查目的你希望通过本调查得到/实现/完成什么
三、调查时间、对象
1、具体调查的时间
2、对象(调查对象的数量及其主要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教育程度、地理处所等)
四、调查方法
调查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常见的有焦点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五、调查内容
以调查方法为主线,做哪些工作
六、调查结论
总结调查中获得的数据、资料,形成客观的结论
七、结论分析
针对调查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与预期有哪些差异,如何解释这些差异
八、心得体会
在假期社会调查实践中的感想
九、附录
在本次调查中所使用的问卷样本、在调查地点的照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