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汇总11篇)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汇总11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马克思主义论文篇一

论文题目

浅谈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论文小组组长

邹志强

学号

10070551

论文小组成员

学号

学号

院别、班级

文旅学院

10史(5)

指导老师

陈一新

2024 年 11月 24日

浅谈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摘要

同以往任何社会一样,资本主义经历了产生发展的过程,也必将有一个逐步衰亡、为新的社会所替代的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当代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必然性,是客观事物发展的结果。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 生产力 发展趋势 所有制 社会主义 垄断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主义曾有过它璀璨的年华。但它的每一个进步却包含着自己的反面,最终不能逃脱被更高的社会形态取代的历史命运。

(一)资本主义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革命作用

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中的一次大飞跃。它全面破坏了封建主义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引起了——系列革命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使生产力冲破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社会财富的急剧增长犹如冲破闸门的洪水奔腾出来。“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总和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等,这—切都是过去时代无法比拟的。

资本主义不仅消灭了封建割据状态,建立厂统一的国家,而且消灭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许多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开拓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把世界变成丁一个开放的世界,使—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渗透和竞争的新格局。

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生产电如此。资本主义制度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思想领域中,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出发,高举理性原则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维护它的宗教神学进行了无情地批判。他们以“自由、平等、博爱”以及“天赋人权”为"号,冲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专制的精神枷锁,从而给人类带来了—次精神大解放。

资本主义所以能在历史上起革命作用,根本原因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腐朽的封建所有制生产关系,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二)资本主义的每一个进步都包含着自己的反面。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但是它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了另—种私有制,以—种剥削制度代替另—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建立在它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是产生自己一切反面的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厂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生产力的进步是伴随着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的加深,它成为资产阶级剥削工人、自己致富的手段和物质力量。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步与资本主义保守的私有制度的对立,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随它发展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对立就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否定因素。虽然资产阶级巴在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但这种调整归根到底是为了保持自己存在的基础不变,这个基础就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发展着的生产力之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无法克服的。

资本主义提供了造福人类、解放人类的物质条件,但却利用这种物质条件破坏了人类的进一步解放,把人类又推向灾难的深渊。

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又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破坏。

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文化、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又使社会风气腐败,精神道德颓废,社会治安恶化,这形成了显明的对照。

总之,资本主义在繁荣进步的之后,包含着日益加深的社会资本主义向更高社会形态转化的必然性。

二、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如果说唯物史观主要通过揭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破解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那么剩余价值学说则主要是研究并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破解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之谜,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辞分为三个阶段论即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也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

资本主义初期就是原始积累的过程,而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的实质,分析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和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马克思从资本积累回溯到资本原始积累,并在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考察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资本积累提高了生产水平,资本主义生产实现了社会化;生产资料日益集中,生产规模扩大;劳动社会化,每件产品都成为许多人共同劳动的结果;生产过程社会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项生产活动联系紧密;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国际市场形成,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成为世界性的生产。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并由社会对生产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对产品在全社会范围内根据劳动者的利益进行分配。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特点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阶级结构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变化。就直接的社会现实而言,当代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些新的变化,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从生产力层面上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发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呈加速增长趋势。在产业结构上,出现了信息化、服务化、高科技化趋势。在生产力要素内部,脑力劳动比例攀升,劳动工具随着生产管理中新手段和工具的获得,如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等,而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劳动对象的范围也因为新材料和新资源的开发得到了拓展。有学者用生产力总量、生产社会化程度、生产力的质三个大飞跃来描述这些新变化。

从生产关系层面上来看,当代资本主义因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呈现出新的特点。简单说来,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在劳资关系上形成了允许工人阶级加入企业管理的多种形式,在分配关系上实行了社会福利政策。有的学者则将其概括为:政府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进行干预;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实行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另外,在生产关系新变化的讨论中,也已经涉及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全球化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讨论。

从上层建筑来看,研究者普遍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在以下四个方面变化显著:(1)实现了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2)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国家的调节作用越发突出;(3)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4)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虽然未变,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却更加鲜明。在我们看来,其中的核心要旨是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更加完善、精巧,这与资本不断为自己创造出再生产的条件息息相关。

四、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快速发展。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是十分激烈和尖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继续同资产阶级展开斗争。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十月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最薄弱的环节成功地打开了一个缺口,社会主义制度由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变成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阵营进一步扩大,工人阶级在更多的国家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更多的国家得以建立,社会主义的力量空前壮大。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客观事实,正视这些新变化,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做用的结果。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的不断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旧的生产关系,新的适应生产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这种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动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做出的自我调节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资本执意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无止境的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律。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还存在,只要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还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就不会发生变化。

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这些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五、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一)当代理论界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看法

研究探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最终目的在于据此预测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对此,学术界积极研讨,各抒己见,形成了以下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自身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观察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历史进程,不仅要看到危机、战争和群众斗争等因素,而且要十分重视社会经济革命和经济发展这个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要资本主义还能推动经济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它就不会灭亡。当前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科技革命,正在掀起一场新的生产力革命。它不仅表明资本主义生产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还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第二种观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消除其基本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几十年来的“相对繁荣”并不表明它已经返老还童,可以永世长存了。它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进一步向结构性矛盾激化的方向发展,其对抗性质继续深化;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的加强,固然克服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弊端,但同时又以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庞大的债务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障碍;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应用又使科学技术本身与劳动者处于对立的状态,带来了难以避免的严重失业。因此完全有理由说,当代资本主义对自身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是有限度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具有两面性。一些学者持此观点,认为,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继续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这种作用的限度,乃至酝酿和加剧资本主义矛盾方面的作用;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延缓资本主义的覆灭、延长资本主义的寿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在经过一个长过程的发展后,资本主义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替代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战友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在这个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济危机至少证明了这两点;“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也就是说,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而代之,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但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从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来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不断发展。如果说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形成,那么,资本的不断积累则为否定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准备了条件。

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资本的数额会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是资本家的个人所有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单个资本没有力量创建和经营愈益社会化的大企业,便产生了由许多单个资本联合投资的股份资本。股份资本所有制是资本社会化的一种形式。此后又出现了法人资本所有制和国家资本所有制,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的一级,在这一级和叫作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级。

2)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将在短期内自身消亡。资本主义制度目前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它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生产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从历史上看,奴隶制取代原始公社制,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主义制度,都经历了很长的时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对剥削制度的废除,不能期望在短期内完成,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各民间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不平横的,特别是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不平衡更为明显,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资本主义链条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而另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则可能继续存在和发展。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若没有特殊的矛盾和革命形式,则要经过资本主义发展的较长历程,才能逐步为社会主义准备物质基础。因此,从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处于科技发达、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它们在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既有显著的优势,个主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联盟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实力不断扩大。与之相比,社会主义国家得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还需要走比较长的路,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时代更替,历史进步的潮流推动着整个世界不断地向前发展,旧的事物必将被新的事物所取代,这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生存法则。

参考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列宁选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马克思主义论文篇二

通过近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使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与伟大性,也更促使我以严谨的态度来学习党的理论思想的精华。下面浅谈感想。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在提出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就更具有内涵了。它不仅包含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还包括__、__、__、__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与革命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借了大量其它思想家先进思想的基础上,总结了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指明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方向和道路。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发的根本利益,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发的根本利益、意志,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而就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此外,我们还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精神,培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是求是,在实际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之,我们就得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既要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又在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且,在实践中,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既要在思想上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

总之,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不能是一朝一夕的,要长入地深入学习,并不断在实际中加以利用。

马克思主义论文篇三

学院:人文学院

班级:中文非师5

组员:葛政谕(0806010281)陈春丽(0806010243)杨穗鹃(0806010307)

关丽珍(0806010199)罗思君(0806010127)

在2024年9至11月份,本调查小组对当代就读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调查”。在调查中我们采用问卷形式、选择题模式来进行数据收集。本次调查有效问卷100份,男生为48人,占48%,女生52人,占52%。调查对象为当代在校大学生,调查对象所分布的校院系、文理工分科都相对平均。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在总体上是积极的、理性的、健康的,并不存在大范围的理解偏颇和极端态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变迁 ,社会大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地变化,许多不良的因素在左右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们在人生观和世界观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困惑与偏差,在对”中国化的马克思“的态度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苗头。

根据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概括如下:

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持有不严谨、不重视的态度,有理论淡化的倾向。

根据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解状况是不容乐观的。仅有16%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清楚其概念,70%的大学生表示大概知道其真正含义,而剩余的14%表示不太清楚,甚至全然不知。然而,当问卷再追问”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时候,却仅仅有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正确。也就是说,表示大概清楚其含义的70%的大学生实际上并不清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涵义,了解其含义的被调查者只占总人数的一半。所以,由此可推,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态度是不够重视的,并且有理论淡化的倾向。

其实,在被调查者中,已有17%是党员,80%是中共团员,理应比一般的同学更为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然而如今出现了不到一半的结果,确实不能不另我们反思。面对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此虚浮的学习态度和忽视不理的姿态,我们应加强理论建设和学习,开拓多元化的渠道,向同学们渗透灌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同学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并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运用其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是支持的、理智的。

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有52%的大学生表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39%的大学生认为其还有不完善之处,需继续改进,仅有8%的人认为其违背中国国情。分析调查数据,可知一半以上的学生是支持拥护现有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地指出了中国前进的道路,引导着中国稳步向前。而且,大学生在支持的同时并无出现一概肯定的现象,而是理智的,对其有所批判及辩证看待,认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是有不完善的地方,还是需要改进完善。

但是,我们并不能忽略漠视那少数不支持的声音,我们应倾听他们对其的不满之处,寻找解决办法使其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从而促使更多的人拥护和支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做到齐心协力地运用其原理迈步向前。

三、在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态度中动机端正,但存在功利化倾向。

主义”的责任推诿给政治家,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学习。还有8%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认为学习其理论仅是为了考试。

从数据得知,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端正的,他们抱着正确的动机去学习其原理。然而,还是有少部分大学生未能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作用,把学习功利化、责任化,最终导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能得到贯彻实施。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使其明白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应有的动机,端正其自身的态度,从而真正做到其原理在实践中行之有效。

四、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主学习热情欠缺。

据调查的数据显示,65%的大学生是通过课堂上老师教学来学习并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1%是通过党课学习,10%是通过新闻报纸,而仅有4%的大学生是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的。而对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实质性飞跃,仅有32%的大学生表示每一次都能及时掌握,余下68%的大学生承认时候很久才知道,甚至不知道。

此数据说明,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热情并不高,绝大部分同学都是通过非自主的方式了解掌握其理论。在理论更新时,绝大部分的大学生也不会自主地与时俱进,学习每一次的理论飞跃。其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仅要加强理论的宣传,而且要开拓多样化的形式,提高大学生对其理论学习的热情,做到每次都能及时更新理论,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五、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责任感不强。

调查后得知,面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虽有37%的大学生认为要认真学习并指导实践、15%认为自主学习并积极传播,但是仍有43%的大学生认为仅要掌握了解,知其所然就行,甚至有5%认为是政治所用,无需学习。

实际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成功与否,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只有每一个人都贯彻学习与落实其原理对实践的指导,统一目标,才能更好地引导中国迈步向前。所以,我们应增强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责任感,自主学习、积极传播,使其更好地引导中国走向光明的未来。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只要我们沿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开辟的广阔道路不断前进,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风险和挑战都可以战胜,我们一定能胜利地到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辉彼岸。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对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生们的观念既存在着可喜之处,也存在着让人忧患的地方。可喜之处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而忧患之处,我们应该加以引导,抵御错误思想,遏制不良苗头,从而做到运用其原理创造个人和国家的美好未来!

马克思主义论文篇四

那么,今天,关于那个最根本的、却又可能一直不被理解的马克思,我们能记住些什么呢?

这里首先有一个简单的事实:马克思说过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2这句话已被当成体现着要求读者“自己思考”3的自由精神的妙语,它实际上带有很重的份量。马克思不光是事先一直反对把他的著作解释为体系、解释为新的历史哲学,或解释为终于发现了的政治经济科学——由一个“作者”(马克思)生产出来的具有总体理论(马克思主义)统一性的作品。马克思不光是在宣称《资本论》不是“科学”,而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时候一直拒绝这种自以为是。而且,他在这样做的同时,甚至就改变着“批评”或“批判”这个说法的意义。针对这个——被理性主义传统责成要把真实的东西从虚假的东西中解救出来,或者要代表真实的东西来谴责虚假的东西的——概念,马克思强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建立在阶级斗争之上的使命:“这种批判代表一个阶级……无产阶级”。4而通过这些言词,他还拒绝了那种在传统意义上把他假定为上述批判的知识分子“作者”的观念。

这些见解使我们回到另一个事实:正是在工人阶级运动中——通过分担它的实践、它的希望和它的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才从根本上改变了,成为“批判的和革命的”5。这不止是观念史上简单的一环。在马克思主义史上,它已经成为那些具有决定意义的理论—政治争论的赌注。当考茨基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全盛期(1902年)断言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科学”的唯一守护人生产了出来,并“从外面被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时,当列宁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语境(反对“经济主义”的斗争)中,甚至也拾起了考茨基的提法时,6他们正用一种最成问题的解释在暗示马克思的思想。提法不过是提法。但它能够使一种政治倾向具体化,同时使某些历史实践得到辩护和加强。在科学理论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产出来,并“从外面被灌输”到工人阶级运动中的这个观点背后,存在着关于理论与实践之间,党与群众运动之间以及党的领袖与普通战士之间关系的一整套观念,这套观念通过以上种种分离再生产出资产阶级的知识与权力形式。

毫无疑问,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是学术上训练有素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出身并不必然是命运。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角色定义为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那个现实命运,是在他们的直接经验——马克思对于法国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组织的政治斗争的经验,恩格斯对于英国工人阶级被剥削状况和宪章运动的经验——中彻底表现出来的。在他们“早期著作”的矛盾中,我们可以跟踪他们逐渐投身进来的那些阶段;我们甚至还可以确定那“一刻”——在《1844年手稿》中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戏剧性遭遇之后,他们“意识”到需要彻底追问那些塑造了他们的原则,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变换场所”,以及为了这样做而“把[他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7这“一刻”是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那惊人的、象谜一般的句子中开始体现出来的——它只是一个无尽的探索过程的第一步;这个过程在1848—49年的政治斗争之后,在《法兰西阶级斗争》(1850年)、《雾月十八日》(1852年)、《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第一国际的创建(1864年)中,接着在《资本论》本身(1867年)和《法兰西内战》(1871年)中持续着。我们可以这样来回应考茨基的提法:马克思的思想是在工人阶级运动内部、在那个运动及其立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正是由于来自在斗争和矛盾中惨淡经营起来的工人阶级运动内部,马克思的思想才能从最初的马克思主义圈子普及到大型的群众性政党中来。

我们在由考茨基系统地重申并且列宁也援用了的、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的著名论点中发现了同样可疑的解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确属于那些具有德国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我们所说的“三个来源”)教养的知识分子之列。然而,把马克思的思想归结为这三股潮流的汇合就是向观念史的陈辞滥调屈服,从而无法说明促成这一相汇并把它改造为对于自身组成要素的“革命性批判”的政治-理论基础。黑格尔、斯密与李嘉图、蒲鲁东等等当然构成了马克思不能不顾及、不能不由以出发的历史视野,也是他注定要进行加工的原料,但他这样做的目的却在于戳穿它的意识形态门面、打乱并重整它的原则、洞察它的另一面——它那藏匿着的现实。为了到达这另一面,恰恰就要“变换场所”,而且要采取另一种立场、一种“代表……无产阶级”的“批判”。把这场思想革命的历史归结为“三个来源”的简单汇合,说到底,就是把马克思看成一个所谓“作者”——他知道怎样对他头脑里凑在一起的要素进行结合,例如,通过把黑格尔运用于李嘉图,建立一种“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这就是认为马克思可以不触动其结构而使这三个要素中的每一个都“用脚站起来”——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使哲学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再使法国社会主义的幻想成为一种“唯物主义”历史哲学或——作为那种弥赛亚主义的实践版本——成为一种科学社会主义。

我们知道具有这种完成形式的这些提法在马克思那里是找不到的。不如说,它们属于马克思主义史,并且自第二国际以降,它们就表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官方定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然而我们的确在——因为不得不对尚未命名的事物进行思考而在矛盾中斗争的——马克思那里找到一些因素,它们为这些提法的出现打开了方便之门。我们找到了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使黑格尔辩证法“重新用脚站起来”8的(费尔巴哈的)主题。我们的确找到了——越来越受到批判,但还总是作为一种基调存在的——体现为确定生产方式“演进的几个时代”相交替并通向共产主义透明性的某种历史意义、历史哲学的观念。9我们在马克思那里找到了继“必然王国”之后的“自由王国”这种唯心主义的表述10——即个体的“自由发展”由以代替种种社会关系,使后者像国家和商品关系一样变成多余的这一共同体的神话。

这些主题的或隐或显的唯心主义不仅出没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名副其实的“唯物主义”历史哲学),而且出没于1859年《序言》的进化论(诸生产方式的“演进”交替)和在葛兰西喜爱的名言中同义反复着的终极目的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11同样的唯心主义以远为狡猾的形式出没于《资本论》本身。我们已经学会从《资本论》——无论如何都会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表达方式”12中辨认出那个虚构的统一性;因为需要从对价值的抽象出发,就是说,需要从可通约性领域所预设的同质性出发,而不是事先把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确定为这个表达过程的条件,所以上述统一性从一开始就被强加了进来。

如果说“开头”的问题对马克思来说是件麻烦事(“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13),如果说他给自己强加了把对价值的最大限度的抽象作为强制性起点的观念,那么这也是某一特定的科学(wissenschaft)观念——即关于每一思维过程(denkprozess)为了求真就必须服从的形式条件(例如全部知识,因而还有对知识的表达,都必须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观念——作用的结果。显然,黑格尔就停留在关于真的必然表象(representation,darstellung)或表达形式的这种幻想之中。

关于真思维形态的这种哲学观念,其影响可以确切地在《资本论》中一一指出:例如在把剩余价值作为生产出来的价值与生产过程中预付的可变资本之间的差额而用算术方法加以表述的地方。14从表达顺序出发、被扣除法以这样的形式强加进来的这种表述,便可以导致对剥削的经济主义解释。但剥削无论如何是不能归结为这种剩余价值的,它必须在其具体形式和条件中得到思考。这也就是说,它必须一方面在劳动过程无法缓解的紧张状态(扩大、强化、划分)和劳动组织的分工与规训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消费、住房、家庭、教育、健康、妇女问题等等)的范围内得到思考。毋庸置疑,马克思并没有认为剥削只等同于价值的减法计算。他谈到了剩余价值的不同形式(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恰如他谈到了在劳动过程和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种种剥削形式。但他是在那些总是显得很突兀的、“历史的”和“具体的”而非抽象的章节中,在占统治地位的表达方式的边缘做到这一点的15——好象他不得不暂停或打断这种方式才能赋予它应有的意义似的!

所以我们看到“变换场所”、采取一种“代表……无产阶级”的立场,这种显而易见的需要,无论怎样被有意识地提了出来,就其本身而言,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服务于“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的。马克思鼓吹的唯物主义同样适用于他本人:意识并不是实践;意识甚至不是有着其真正形式的思想。我们可以指出一个事实来作为这个不可避免的裂缝的标志:除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那简短的、像谜一般的宣言,马克思本人可能从来没有关于“他的”哲学说清楚自己的新立场。他给恩格斯许诺要用一打纸谈谈辩证法,但从未将它们写出来过。他还“压下了”1857年《导言》——这是关于他的立场的最详尽的陈述——并说:“我觉得预先说出正要证明的结论总是有妨害的”。17一切都发生在他的著作和他的斗争中:这是一场为了确保新立场以防退回旧立场而进行的漫无止境的斗争——一场即便看似获胜也总是存亡未卜的战役;一场为了思考被某些万能词语所遮蔽的事物而去找出尚不存在的词语的斗争。(这也是超出词语而进行的斗争。)《资本论》中最意味深长的含糊其辞便是明证,在这些地方,“异化“继续出没在关于拜物教理论、死劳动与活劳动的对立、生产条件对工人的支配、以及共产主义图景的文本之间。异化:一个旧词,一个旧的、无所不适的、唯心主义的概念,显然是在思考着别的什么东西——某种不被思考的、并且一直就那样存在着的东西。

这里还有另一个例子,它可以说明历史怎样以十足的唯物主义方式出其不意地超越了马克思。马克思区别于所有唯心主义政治哲学,因为他从不对“观念的统治[omnipotence]”——包括他自己的观念——抱有任何幻想。(是列宁在受到激烈攻击的时候才不明智的写道“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omnipotent],就是因为它正确。”)18自《宣言》以降,马克思的立场就是明确的并且从未改变:正是无产阶级反对资本家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普遍运动,才能为作为一场“现实的运动”的共产主义开辟道路。观念的影响只是阶级力量对比的次要表现形式。

不寻常处在于马克思根据他自己观念的立场来考虑上述唯物主义论点。这在《宣言》和1859年《序言》中是同样明确的,后者的表达还采用了地形学的形式。这样,马克思两次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说明了他自己的观念。他先是把它们作为综合分析的原则加以提出(在《宣言》中针对的是全球形势,在1859年《序言》中针对的是社会形态的结构)。他的这些观念从而随处可见——并且见之于它们的理论形式——因为它们是解释全球性现实的工具。但是当他把它们放在一个由这种全球性现实所决定和限定的立场上时——用1859年《序言》的那个提法,把它们放在“人们借以意识到[阶级]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意识形态的形式”19中时——马克思的观念就换上了第二副面孔。于是,通过把他的这些观念放在一个由社会和阶级关系所规定的(上层建筑的)立场上,马克思不再把它们看作对既定整体的解释原则,而是只从它们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所可能产生的效果这方面来看待它们。与此同时这些观念也改变了它们的形式:它们从“理论形式”转化成“意识形态的形式”。

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份量更多地在于——对这些观念可以在其中获得能动性的那些条件、形式和限度而言——他具有敏锐的、实践的意识,而更少地在于他的理论的唯物主义内容。因而,就有了这些观念在地形学中的双重铭文。因而,就有了那个根本性的论点——观念,无论怎样真实、怎样在形式上得到了证明,它们也只有在具备了群众意识形态的形式并被阶级斗争所采用的情况下,才可能获得历史的能动性。

然而,由于不可思议的历史的反讽,马克思的立场并不能设想这样的可能性,即他自己的思想本身就可以转而了结“观念的统治”并被当作为此服务的政治学来使用。这里的问题不是要把马克思拿来拷问并根据他本人没有经历过的历史——我们必须反思这个历史——来审判他。但我们还是可以指出这样一条证据:在马克思留给我们的所有著作中,论及他所谓“上层建筑”——意指法律、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形式”——的地方微乎其微。在(其贡献仍属有限的)葛兰西之前,马克思主义传统并未对马克思留给我们的东西有所丰富。此外,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观点看仍停留在马克思的阶段,或不如说停留在他的某些缺点中,也是一个令人诧异的悖论。他的思想引发了评论和说明(时而是卓越的,大多是乏味的),也引发了若干应用,并且在革命政治行动的进程里也自然地陷入由解释而产生的尖锐冲突之中。然而就绝大部分情况而言,马克思主义在这个过程中一直被重复,并且被扭曲或僵化。假如说马克思主义不是以乌托邦方式而是以科学方式出现的,假如说世上的所有科学无不靠进步——要求批判地对其最初的表现形式、对其“开头”加以怀疑的进步——而生存,那么上述现象就叫人吃惊了。在马克思主义这里没有发生过那种进步:只有罗莎?卢森堡有勇气试着去批判《资本论》第二卷里的再生产图式,然而却是错误的。近年来,一个批判性研究的运动终于象是在成形了,在这之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未能有新的起步或发展。如今,这个悖论不仅仅让我们看到阶级斗争那无可争辩的作用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统治,它们使马克思主义一直在理论上处于守势;它还让我们看到了马克思那里的空白,而我们必须注意,不要以一种理论自身所具有的观念的名义,即不要以那种应当是“完整的”、没有裂缝或矛盾的东西的名义对这些空白做出评判。

关于观念在地形学中所具有的双重立场以及关于观念从属于阶级斗争的这种唯物主义,实际上并不足以对观念在阶级斗争中的有效性进行思考。还必须使观念能够为群众“意识形态的形式”所采用,这不可能单纯通过宣传来实现,而是有赖于阶级斗争的种种组织形式。“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其实就意味着“组织!”现在看来,组织的迫切性好象并没有给马克思提出一个特殊的理论难题:整个难题都事先通过由自由平等的成员组成的那个自觉自愿的共同体所具有的透明性——通过对共产主义的自由共同体、一个超出社会关系的共同体的预见——而被解决了。每个组织为了保证其本身思想与行动的统一性,都必须为自己配备一套机器;没有不带有这套机器的组织;而机器与战士之间的分离也会再生产出资产阶级的权力分配,导致严重的难题并且以悲剧而告终——工人阶级在其历史经验中将不得不正视的这种观念,对马克思来说还是无法想象的。但他的后继者们也没有把它当成一个理论难题来解答——甚至罗莎?卢森堡也没有,尽管她已察觉到某种危险。而且马克思除了有一种关于组织的透明性概念之外,从未放弃他过去把意识形态看作“意识”或“观念体系”的那种透明性观念,也从未成功地设想意识形态的物质性——就是说,设想意识形态在实践中的实现,而这些实践则受到依赖于国家并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形式而起作用的那些机器的支配。马克思的大多数后继者所做的无非是对马克思本人加以重复(注释或解释),并且闭着眼睛跳进茫茫黑夜,即对于国家、对于意识形态、对于党、对于政治的无知的黑暗中——更有甚者,则把马克思的思想颠倒成与他根本不相容的东西。

我们早就听说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证明教条的诱惑在受到否认之际也会出来作祟。20列宁本人毫不犹豫地断言“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并说“马克思主义是被铸就的一块钢铁”。当然,我们不能忘了这些说法得以形成的语境,要明白列宁是在故意地“把棍子弯向另一边”;21但历史改变着语境,这些话却保留了下来。马克思主义变成了进化论的历史哲学(考茨基、普列汉诺夫),《资本论》变成了政治经济学论文。为了巩固这个事业的统一性,恩格斯的某些不幸的文本(如《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或《自然辩证法》)被用来构筑“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列宁给它提供了绝对的保证,宣称这是“唯一完备而严密的哲学”。在这条发展线索的尽头,马克思主义变成一门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而历史唯物主义是它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是它的运用。以马克思的名义,斯大林用了很多年给这种穷人的黑格尔主义,给——任何地形学都已从中合情合理消失了的——这种没有外部的绝对知识确定了种种提法。既然“干部决定一切”,那么给真下定义就是领袖的特权,观念的统治这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就在国家-党-国家意识形态的畸形统一性中凯旋了,而群众恰恰只有在他们获得解放的名义下屈服。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工人阶级运动的影响还不足以解释造成上述巨大扭曲的原因;同样必须说明的是这一意识形态的诸形式在工人运动内部再生产的过程。在这里,一种——不仅关于国家、关于它在某些机器中的物质存在,而且关于党本身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必不可少的。马克思主义的领袖们历来对(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工人阶级运动内部的政治倾向上产生的影响是敏感的。然而他们总是机械地把它设想为、并最终一成不变地把它认定为造成运动的一切困境和“偏向”的唯一原因。只有这种影响。投身于实践的、直接的阶级斗争难题并被它们遮住视线的这些领袖们,他们没有告诉我们:任何斗争的组织形式都掩藏着一个特有的意识形态,它被设计出来的目的,就是要捍卫并确保组织本身的统一性。即便他们的确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了在政治上具有能动性就必须获得以群众为基础的“意识形态的形式”,他们也并没有真正重视一个事实,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为了组织的生存、统一性与防卫所需要的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差异并潜伏着矛盾。由于缺少一种关于党、关于其机器的结构所产生的作用的理论,他们不可能想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会因为党本身所必需的意识形态而受到歪曲。后一种必要条件就反映在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无限力量”和“一块钢铁”的提法里。对有待于在自身组织实践中被统一起来的党而言,考虑它在某一危机时期的特定目标与特定前途,和公开保证它的意识形态的真理、保证它的理论与它的实践的永久统一性一样,都是必要的。而由于党是机器,所以对党的领导来说就有了一种强大的诱惑,使它认为自己理应对某种绝对知识做出意识形态的保证,以至于再也看不到这种知识与其权力相混淆的意识形态功能了,进而也看不到它的风险了——甚而至于也不能理解:意识形态的这种未被认识的功能最终将会在党自身中、在它的领袖与它的战士的差别中再生产出资产阶级国家的结构。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于工人阶级运动的公认的影响,不单是一个“观念”或“倾向”的问题,而且也反映在适宜于再生产出国家结构的各种组织结构的物质性中——然而想要看到这一点,原本就需要一种关于意识形态、关于国家、关于党和关于政治的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在其各种组织的实践中,总是不断地与这些现实相遭遇:它总是不得不解决由它们提出的难题,但又是摸索着解决的,就像它是盲目的一样。这造成了列宁的工作和行动的崇高与悲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且没有在建立新的党和新的国家的艰巨任务面前停止修正和改变他的思考,也没有停止使群众投身于一场文化革命的意识形态复兴。列宁在革命实践的长期、矛盾的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经验,对于把这种实践当作一个总体的、直接的突变看待的神话概念来说,的确是一贴矫正药,但并没有发展成一种关于国家、意识形态和党的理论。这也造成了葛兰西的崇高与悲怆:他已经察觉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政治分量,但却无力摆脱那种仍然束缚于一套历史哲学的历史研究。这也是造成了毛的崇高的原因:他大胆地使辩证法服从于(他的“矛盾”论的)辩证法,从而实践地质疑了关于辩证法的形而上学观念,进而在被指望用来改变党与群众关系的文化革命的狂热计划中,触及了意识形态关系的性质,并指出政党机器脱离群众以及它的权力的问题。然而在这里,实践也没有发展成一种理论。

上述证明不应该是变相的判断。那样就意味着退回到某种微妙形式的“观念的统治”中去,意味着把对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所应负的责任推给关于意识形态、国家、党和政治的理论的缺席。那样就意味着设想“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可以主宰历史,并且在这种主宰历史的唯心主义之外,还假设了另一种唯心主义:它认为,在阶级斗争中“代表……无产阶级”的理论并不因为国家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权力而脱胎于这场斗争、从属于这场斗争的历史,并不依附于组织的结构以及关乎这些组织的建立与斗争的意识形态条件的结构。在它的发现中,一如在它的空白与矛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都从属于这场斗争,就像它涉身于自己历史的种种歪曲和悲剧中那样。

马克思主义不该通过谴责或悔恨的方式来摆脱其历史的悲剧,那种做法只能流于道德主义和理论上、政治上的自暴自弃。对马克思主义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承认这些悲剧、对它们负起责任、把它们提上议事日程并锻造从根本上理解它们所必需的理论工具。这跟要澄清一段不可逆转的过去的那种知识分子的好奇心毫无关系。在这样一个彻底的反思过程里,生死攸关的赌注是:最终要让它开始了解自己、了解那个事实上的和将要改变的自己。

因为理论的难题并不是知识分子头脑里的一场赌博,而他们既不能决定这些难题的突然出现,也不能决定它们的立场,更不能决定它们的解答。要成为今日唯物主义者,我们首先必须承认:如果我们可以就马克思的思想——它的空白、矛盾和幻想——草成一份初步的、零零碎碎的帐单的话,那也是因为局势给我们强加了这个任务并使我们能够去履行它。世界上与我们各国工人阶级及群众斗争的巨大发展以空前的可能性回答了帝国主义的进攻;最终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意识形态上和理论上——的普遍危机带着它的矛盾、混乱、僵局和悲剧而在光天化日下爆发了。毋须追溯多远,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危机曾经对我们而言是被封锁和密闭在斯大林主义国家教条主义的各种形式之中的,后者判决所有试图接近难题的人都是有罪的和政治上孤立的。今天——这是相当重要的新情况——这种封锁的各种形式正在瓦解,构成危机的因素开始——甚至通过它们的分化——对广大群众变得可见了。危机所提出的种种要求使我们看到了在马克思那里一直缺少的东西,因为今后我们迫切地需要搞明白什么是国家、意识形态、党和政治。我们只要读一读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就会看到,马克思主义即便在它充满活力的时候也总是处在一个critique[批判的/危机的]立场上(取该词的两个意思: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幻想做斗争,和不断地在其发现中受到威胁),因为它总是介入群众运动,并被它们搞得措手不及,它总是向群众斗争那无法预言的历史的要求开放着。现在比起任何时候来,即便是处在最糟的矛盾之中,群众也更多地在行动。

也许这是它历史上的第一次,马克思主义到了深刻变革的边缘,变革的最初迹象已然可见。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也必须重新采用马克思的老格言——而不是丢掉它:我们必须“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首先是把马克思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而且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不光是哲学家、知识分子和领袖们的事——甚至不光是个别政党的事。因为“人人都是‘哲学家’”(葛兰西语)。归根到底,它是经受着斗争无情考验的广大群众的事。

注释:

4《资本论》第1卷序言,见《选集》第2卷,第100页。〖编者注〗

5《资本论》第1卷第二版跋,见前引书,第108页。〖编者注〗

看了“马克思主义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马克思主义论文篇五

经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让我慢慢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而应经过系统的学习,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角度。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供给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着门课在与时俱进的今日为我们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事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必须的引导作用。可是应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同样我们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也应联系实际,关键是:一要联系社会实际,二要联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认为这门课的所学在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时时能够用到,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大学生不仅仅是处在一个思想比较成熟的阶段,并且也是处在一个思想可塑的阶段,开设这门课程无疑是给学生一次意义非凡的头脑风暴。

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要到达这一目标,我们在现实中必须做到:第一,重视理论,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二,注重总结经验,把握事物的规律;第三,要坚强理论创新。也仅有这样,才能构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学习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本领。第一,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梦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本事,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观和主观世界观的行动指南。大学生要自觉的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性发展中国家融个起来,增强为祖国统一和为人民服务台的职责感,努力学习班,提高警惕本领。

马克思主义论文篇六

曾经我一度以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距离我很遥远的东西,后来我发现我“太年轻”了。马克思主义涉及到的东西太多,而我从中感触最深的是它给我们引导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方法理论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往往能使我们将问题看的更加深刻、全面。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的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理论,其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崇高理想。马克思主义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科学性,二是革命性,三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的不朽丰碑,但它并没有结束真理的发展,而是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卓越成就。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此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了解了关于马克思一些东西,我似乎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我们总是可以找到马哲的一些投影。比如说近几年来我国物价的持续上涨,出现了诸如“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的情况,严重超出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房价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自己的安身之所,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而就算勉强有了,大部分人也注定要做大半辈子的房奴,这不禁使我们这些身在校园里面的大学生感觉到现实的苦恼与未来的迷茫。

利润,掩盖了实际成本,宣传虚拟成本,让民众以为物价涨价合理,无泡沫,从而接受物价虚高的价格,商人们则从中渔利,而那些掌握着大量社会财富的人也利用了市场的炒作性进一步哄抬了物价。购房团就是一个例子。可能有人会说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但目前市场中的情况是工资永远没有物价涨得快。而有些不法商贩更是逾越道德与法律的底线,这就像马克思所说的为了利润那些商人什么都敢做、什么都会做。虽然近年来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试图稳定物价,但很多地方的物价仍然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在降价中出现的众多矛盾,商人追求利益与民众渴求物价下降的矛盾;地方政府税收需求、某些官员官本位需求与市场经济规律的矛盾;地方政府利益与民众利益的矛盾等等。

另外,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是要求我们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而是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学习讲求的是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把旺盛的求知欲同科学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适合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总之,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学习纷繁复杂的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客体方面的限定和制约,掌握好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我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要义精髓,自觉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做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论文篇七

摘要:自由主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种重要思潮,经历了发生、发展、衰弱的复杂历程,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亦发挥过重要作用,产生过多种影响。但其最终还只是历史的过客,取而代之的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即对自由主义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的较量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自由主义文化;马克思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自由主义文化

1.1自由主义的定义

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着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

1.2自由主义的分类

政治自由主义主张个人为社会和法律的基础,社会和制度的存在便是为了推进个人的目标,而不会偏袒拥有较高社会地位者。

文化自由主义注重个人在道德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权利,包括如性自由、信仰自由、认知自由等议题,并保护个人免受政府侵犯其私人生活。

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意识形态。经济自由主义者主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应该由个人自由的选择,也就是市场的力量。

社会自由主义也被称为改良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依据约翰・杜威和莫迪默・阿德勒对这种形式的自由主义的解释,由于个人是社会的基础,因此所有个人都应该拥有实现目标所需的基本要件,例如教育、经济机会、遇到无法解决的灾害时的保护。对社会自由主义而言,这些要件也被认为是权利的一部分。

在所有以上述及的自由主义形式中通常有一个共识,也就是在政府和个人责任间应该有着一个平衡点,而政府应该限制在从事这些无法由私营部分做好的事物。所有形式的自由主义都主张以法律保护个人的尊严和自治权,也都主张个人的自由行动能够达成最完美的社会。

2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文化

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发展了几千年,与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和社会思潮相比,社会主义既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又是一种先进的合理的社会制度。它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的世界观为指导,体现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1社会主义文化反映先进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社会制约性决定了文化的先进性,先进文化本质上是先进社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引证了美国历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所写的一段话:文明的发展,即“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把这个“更高的阶段”注明为“高级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他们提出了“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精辟见解,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物质产品的占有方式和生产方式”和“精神产品的占有和生产”的概念。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文化是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的经济基础之上,以体现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这种文化从根本上否定了以私有制为基础、延续了几千年的人剥削人的不合理社会制度和社会现象,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维护了劳动人民享有自己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权利。

2.2社会主义文化诞生得益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与革新,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文化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出来的。

社会主义首先要从本国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中获取精神食粮。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

历史经验证明,批判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成果,必须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来进行,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决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

2.3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精神财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时代的精神,反映历史的潮流,因此人民群众理应享有自己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然而,一切剥削制度下的文化都是剥削阶级意志的反映,都不可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文化才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

3自由主义文化与中国马克思社会主义文化的差异

3.1在思想上观念不同

自由主义文化崇尚自由,追求个体价值,反对集体主义的倾向。自由主义者意识到,只有让个人发挥最大的潜能,社会才有最大的进步。再推前一步,有部分自由主义者,更认为个体及个体的权益,才是社会基本价值的来源,任何集体主义的倾向都会危害此一价值。

然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则始终把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人民的自由权利放在首位。主张用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主义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现阶段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

3.2在经济上观念不同

在经济上,自由主义者大多数既是私有制的狂热支持者,又是公有制和“福利国家”的极力反对者。自由主义者认为:私有制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在市场的调节下,私有经济能够自动地实现经济的均衡,使经济自动地稳定在可接受的水平上。私有制既可保障有产者的个人自由,又可保障无产者的个人自由,私有制经济的这种优势是公有制经济所不可能有的。自由主义者强调保障的责任由国家向个人转移,主张福利个人化,反对福利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上与其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就在于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结构,以质与量都占优势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对于强国富民和建设社会主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共产党执政等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尽管由于目前中国生产力不发达,还不能实现完全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只有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财富和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

3.3在领导人物的选择上观念不同

在中国,自由主义者基本上多是服务于教育、新闻出版、医疗卫生等“自由职业”的知识分子,他们在这些行业领域内影响是相当大的。但超出这个领域,他们的影响就很有限了。在社会上、在政治上是否有影响力,以及有多大的影响力,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1)拥有的人力资源;(2)拥有的财力资源;(3)拥有的权力资源。很明显,在这三个方面,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自由主义者都处于明显的劣势。

然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主要依靠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工农大众。由于政府当局无力解决人民最感迫切的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痛苦无告的贫苦大众就会逐渐积聚到革命的营垒中来。再就财力资源而言,共产党诚然不如国民党。但在中国,人力与财力往往有密切的相关性。中国的财政,长期主要是依靠人口最多数的农民大众。而共产党走的正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由于共产党得到了占全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工农群众的支持,所以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4中国应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回顾历史,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至今历经了毛泽东时期的革命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时期的发展的社会主义和现在的胡锦涛的和谐的社会主义。这几个阶段都各有特色,毛泽东时期的是坚持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邓小平时期是坚持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胡锦涛的是坚持和谐才能完善中国,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三个阶段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深入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根据我国具体国情而制定的切实适合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既立足于国情,又适应时代,是一条把强国与富民相结合的道路,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黄红发。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观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24,(2).

[2]徐友渔。新世纪对自由主义的重新阐释[j].开放时代,1999,(3).

看了“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马克思主义论文篇八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显得尤为重要。想问题、办事情只有从这一原则出发,方能做成功想做、要做的事情。回眸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历代帝王建立基业,还是近代革命先烈为美好社会的不懈奋斗,抑或是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无不考虑现实状况和社会环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也正因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才造就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当然了,人非圣贤,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个人意志的薄弱也会影响人们处理问题应坚持的原则。如学业的不顺利、就业屡次受挫、恋爱的不成功、人际关系的破裂等等。因此,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外部因素和主观意识的影响,懂得变通,学会适应,从而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规律,同时对立统一规律还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对立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每时每刻都要面对激烈而残酷的竞争,竞争的双方都有自己的利益出发点和立脚点,和未来的社会就业。矛盾分析法,是处理我们现实生活矛盾的好方法。它要求我们既要看到竞争对手强势、残酷的一面,同时也应当了解到自己与众不同及彼此竞争相互促进的一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自己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从真理的本性上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我们身边,存在着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把课本的理论知识当做真理,有的人把时尚达人的言语认作社会的价值所在,有的人执迷于个人浅薄认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不能成为真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刻苦专研,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前提。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联系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许许多多的问题。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把个别的观点和结论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

(二)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人生旅途的指向标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理想和奋斗目标。

第二,运用马克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和处理生活中繁杂的问题和事物,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切实成为一名唯物主义者。

第三,努力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社会实践技能,为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大二马原论文3000字

马克思论文3000字左右

马克思主义论文篇九

1马克思主义分析

马克思主义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在科学层面上,人们的视察范围停留在宏观、低速的层面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立在什么之上呢?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有牛顿的经典物理学。

在社会层面,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建立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社会状况之下,那个时候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资产阶级对于工人的剥削达到了一种史无前例的高度,这种剥削关系的受承认程度尚且不管,但是,有目共睹的一点是,当时的贫富差距确实十分悬殊,所以,在当时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确实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有三大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这三种之中,哲学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在这种支持下,诞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曾经不少国家在这个理论的支持下,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并且在这种制度下,出现了当时的两大超级大国之一――苏联。所以,社会主义并非走不通,而且,它有着巨大的活力,和可提升空间。

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马克思更是开创了一个先河,就是首次将唯物主义运用到观察人类社会之中,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将历史的发展从大人物的身上,转向了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最本质的原因。这不得不说是个伟大的发现,在这之后,历史上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为,任何人都需要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没有了生存条件,其他的一切就都无法实现。

2马克思主义的局限

首先,在自然科学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仍然建立在经典物理学的宏观、低速的运动条件之下,对于物质最基本的构成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绝对时空被打破,相对的时空观被建立起来,这与马克思主义所支持的绝对时空观并不相符,也与马克思的绝对参考系不符,所以,这次物理学界的思想变革,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第一次挑战,但是,这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不算太大。因为相对论不是对经典物理学的否定,而是发展。

真正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受到挑战的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通过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发现微观粒子的状态并不取决于它本身的状态,而是取决于你在观察它时,它的状态,请记住这个用词,这说明,人的观测行为实质上对微观粒子施加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微观粒子的测量就十分困难,这种现象在量子力学中,被称之为“测不准原理”,因为,它的样子取决于人,并不是由其本身决定的。放到世界观的层面,这实际上就是在说明:意识决定了物质。所以,在这一层面,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就与真实情况背道而驰。这就说明,马克思对世界起源的解释是有误的。

其实,通过对同一问题的无限次追问,我们就会对世界的起源产生怀疑。既然世界的起源是物质,那么,在科学意义上的物质,必然可以精确到某一种具体的东西上,马克思主义仅仅说世界起源于哲学上的抽象物质,那么,这种不具体的概念是世界的源头,恰恰是马克思主义中与唯物主义矛盾的地方。我们可以自己追问一下:世界的起源是物质,那么物质又来源于哪里呢,组成物质来源的东西又来自于哪里呢?这个问题不断地追问下去,我们就会发现,唯物主义解释不了这些问题。

而且,片面地强调唯物论,对现代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往往容易将人等同于物,忽视人的精神、忽视人的个性、忽视人权;至今中国社会也不重视人的心理健康、精神赔偿等。而且,阶级斗争学说和由此产生的对于国家的解释,虽然合理,但是,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为大屠杀、迫害持不同政见者提供借口。而且群众学说容易被少数野心家利用,用于打击自己的政治敌人。马克思提倡计划经济,但是计划经济的本质是人治,而非法治,因为经济计划需要人来制定,这就容易导致极权体制的出现。

就整体的历史唯物主义而言,过度看重经济基础,而忽视了一些历史上出现的偶然,却足以影响历史走向的因素,使得有些历史问题无法被成功的解释出来,比如一个很无厘头的问题:“为什么当初把男人命名为男人,女人命名为女人,而不是把男人命名为女人,把女人命名为男人?”

我们已经知道了马克思主义拥有那么多的缺陷,你还相信马克思主义是万能的吗?

3马克思主义发展态势分析

通过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探索出现代科学成果带来的哲学变革,在确定新的真理的情况下,用新的真理改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我们已经知道,现代的物理学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哲学基础已经发出了挑战,传统的单一的唯物主义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科学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尝试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这个人物看似不可能,但是,在现代人类的视角已经进入微观领域的情况下,这种结合并非不可能,相反,它变成了现代哲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这两种结合,才能对现在的自然科学现象进行一个完整的归纳,从而对科学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并不是绝对反对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体系,唯物主义确实在历史上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它将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并且让十九世纪及之前的欧洲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资产阶级在先定论的支持下自我解放,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向资产阶级的剥削做出了反抗,但是,随着量子力学的诞生以及新宇宙观的发展,我们过去认为是错误的、“唯心主义”的哲学学说,却被新的科学成果一步步地证明为正确的。所以,在新的世界观基础上,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新的自然科学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不被推翻的重要保障。

3.2吸收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理念,融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建立在对西方社会的考察上,马克思在揭示西方社会的种种矛盾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否定西方,反而对某些西方的体系加以肯定。

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变革,仍然要吸收西方的先进理念,因为西方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举个例子,马克思说,无产阶级需要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才能改善自身处境。但是,在恩格斯后来的著作中,却说,英国的工人已经成为了工人中的贵族,并且号召工人利用民主制度和法律进行和平抵抗。这说明,西方国家也在逐步地改善工人的境遇,并且将工人的利益看得越来越重,所以,我们在现阶段可以放弃一些具有相当的敌对思想的意识形态,用平和的方式争取自身的权益。

马克思主义并不排斥民主与法治。相反,马克思一生都在追求更大规模的民主与法治,甚至很有先见之明的提出了“废除死刑”的主张,由此可见,马克思不得不说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已经预测到了在未来,法制会变得越来越柔性,越来越人道,民主范围也会越来越大。可是,后来为什么自称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建立的国家,尤其是苏联和朝鲜,却都不约而同地走向了极权主义呢?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践的环境尚不成熟,仍然需要借鉴已经成熟旧制度的政治框架,所以,中国依然需要借鉴西方社会政治生活中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部分。一方面可以保证社会长治久安;另一方面可以让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

3.3强化对国民的意识形态教育,在改造的同时不放弃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的政治理论基础,放弃了他,就等于放弃了我们的立国之本,马克思主义本身虽然有着很多缺点,但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理论,却有着不断发展的理论,只要国民坚信这一点,对我们的政治理念仍然抱有信心,那么,一切问题就都好办。

马克思主义已经被证明了并不是一无是处,相反,马克思主义有着极强的理论正确性。剑桥大学曾经与其他的世界著名大学展开过一场论战,论战的中心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是创造一切社会价值的源泉’这句话究竟是不是正确的”,剑桥大学站在了马克思一方,支持马克思的观点,最后,剑桥大学赢得了这次论战的胜利,证明了马克思说的是对的。

原因很显而易见,横向来看,任何机器都需要人的一系列活动才可以运转,纵向来看,制造现代机器的是上一代机器,而如果我们不断地向上追溯就会发现,最早的机器是锄头,然后再向上是工具,而创造工具的一定是人,不是工具,更不可能是机器,所以,不管用什么方式来论述这个问题,最后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类的劳动是创造一切社会价值的源泉。

类似的论述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中层出不穷,其合理性已经得到了经济学界的一致认可,但是,如果普通民众不了解这一切,而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歪理邪说的话,何谈让马克思主义在民众心中扎根,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教育,是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复活的保障,但是,这里并不是要求政府对民众进行强制的、填鸭式的灌输,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而是要通过理性的分析,让民众真正全面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到它的正确性与不足,让马克思主义变得不再高不可攀,变得接地气,符合人民心中的形象,才会让国民更愿意接近它。

3.4及时剔除马克思主义中不合实际的内容,并以新时期的理性分析进行内容补充

并不是马克思对于历史大势的认识不清醒,而是马克思忽略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马克思的历史观,仅仅是将个人带入社会阶层的层面中,进行大面积的线性分析,并不是从个人可能对于历史产生的偶然性因素中,进行更为具体的、空间思维的分析,个人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能微乎其微,但是历史往往就是某个重要人物在不经意间进行某种活动,最后将历史推到了完全不同的轨道上。

这个预言的失效就是这么回事啊,马克思仅仅是从资本剥削工人的角度,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但是,他没有考虑到的一点是,资本家也不傻,当他的统治秩序受到挑战的时候,他们也会调整自己的统治秩序,从而为自己的政权续命,当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资本家自然就会通过保护劳工的经济权利,增加议会中左派组织的议席,来保证自己可以继续坐江山。工人也自然不用通过暴力手段,来保障自己的权益。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以说也是政治生活中力量对比相对平衡的两个团体在博弈过程中自然而然可以达到的一种状态,但是,马克思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忽略了这一点,而仅仅从经济基础着手,所以,他失败了。(资料参考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3.5必须提高工人待遇,解决三农问题

有人可能会问,思想意识的问题,解决途径为什么会有经济原因呢?

恩格斯说过:“人必须先解决吃喝住穿,才能从事政治,宗教等活动”,简言之,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什么现当代的中国人越来越认为马克思主义,或者单一的共产主义是一场骗局?笔者认为当然不是因为什么和平演变,内因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苏联那么强大的国家,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一定是这个国家内部,甚至根基出了问题,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所以,现当代的中国国民,对于马克思主义失去信心,也一定是中国的社会问题太多导致的。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三农问题以及工人的问题。

必须承认的是,中国经济的蛋糕已经越做越大,但是,如何分好这块蛋糕,依然是摆在中国执政者面前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任何人都能看到,中国的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均,有失公平,按地区来说,东部沿海地区集中的财富远高于西部地区,城市也高于农村;按照公民阶层来说,中国的社会依然呈现“金字塔”型的状态,中产阶层的绝对数量和比例依然不足,所占社会财富在社会中的比重仍然不多,这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犯罪率增长、社会再生产原动力不足等。

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劳多得,才会让生产第一线的工人获得最直接的好处,让工人的战友――农民阶级获得生产的长久动力,在城市中扶植一大批中产阶层,让农民的生产成果获得预期的汇报,避免出现“谷贱伤农”和“谷贵伤民”的现象,让中国经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顺利复苏,才是保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继续发展,并深入人心的根本保证。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虽然应该改进,且必须改进,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正确的部分,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坚持正确的理论,并与新的真理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会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因为它的科学性,他就必须不断的发展,保持住科学性。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为最广大的国民谋利益的理论,只有中国政府持续的改善人权,让国民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被国民所抛弃。

马克思主义论文篇十

内容摘要:马克思是历史上的空前伟人,是世界劳动人民心中的丰碑。马克思光辉学说真理长驻,绝对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社会主义实践中发生的挫折正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883年3月14日,空前伟大的历史巨人马克思停止了心跳和思维,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与世长辞了。

三十年后的1913年3月,列宁写了《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一文,概括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经历的几个时期的特点,记述它在生命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的历史轨迹,对工人运动内部的机会主义作了尖锐批判,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科学地预言“即将来临的历史时期,定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个无产阶级的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1](p307-308)这些分析、论断和预见,从那时以来的一百年间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印证和应验。如今马克思主义又面临各种挑战,同时却在应对中仍顽强地显示其生命力的思想战线新态势下,一切马克思主义信奉者自然会再次思考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回应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明确自己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责任。这就是我们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三十周年之际要做的事情。

马克思是历史上的空前伟人,是世界劳动人民心中的丰碑

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正因为这样,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无论是专制的或共和的各国政府,都驱逐他;无论是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的资产者,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2](p778)这是因为马克思只有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爱心,而没有任何私心。他为了劳动群众的利益甘愿长期过颠沛流离、四处流亡、居无定所、贫困潦倒的生活,穷到如果没有恩格斯长期慷慨资助就难以维持起码生计的地步。他是一个真正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革命者。惟其如此,他是最广大劳动人民心目中的丰碑。他死了,但他的人格品行不死,革命意志不死,战斗精神不死。他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里。

马克思同时是最伟大的思想家。列宁认为“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1](p309)而马克思的天才就来自对现存一切持怀疑、思考和批判的态度,由此形成自己独到的思想。马克思本人说过:“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p289-290)他的思想的伟大力量,正在于仔细倾听时代的声音、口号和呼声,不仅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问题,而且不断回答时代发展中提出的新问题,从而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解放事业的行动指南。这一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当然深信不疑,即便是在当代众多非马克思主义者人群中也得到了承认。比如,1999年、2024年和2024年,马克思就被英国著名大学和主流媒体通过全球网上投票等方式先后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千年伟人”和“最伟大哲学家”;“马克思还活着”、“我们需要马克思”、“不能没有马克思”,几乎成为西方一些政要和学者在剖析资本主义的沉疴宿疾时形成的共识。

马克思又是有了不起成就和贡献的科学家。恩格斯深情地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恩格斯认为,“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1](p776-777)马克思这两个发现形成的理论成果,第一个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二个是剩余价值学说。前者揭示的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普遍规律,后者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特殊规律,两者结合起来得出的逻辑结论,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赖有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光辉学说真理长驻,绝对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

在马克思逝世以来的一百三十年中,所谓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以至“消亡”论,始终被这样那样地散布着。比如早在19世纪90年代,在欧洲资本主义处于相对和平稳定发展大背景下,第二国际内部的伯恩施坦派,就竭力用所谓“新材料”以最嚣张的态度和最完整的形式提出了对马克思学说的“修正”,其范围涉及哲学、经济学和政治、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这种思潮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国际工人运动中泛滥成灾。列宁正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条件下对它进行全面批判中,继承、捍卫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新阶段。又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外国知名资产阶级学者炮制了所谓“历史终结”论,宣称马克思主义已经完全过时乃至死亡。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新儒学”等思潮悄然掀起,其共同点也无非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失灵了、过时了,应以这些主义、思潮取而代之。在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处,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还有当代价值的疑问,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所以我们要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进行再认识,弄清楚它究竟有没有过时这一大是大非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极其严密完整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其中最高层次或基础部分是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它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列宁说:“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1](p311)“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就是没有任何片面性弊病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唯一正确的认识工具。人们实践中的一切成功,无不得益于运用了这一认识工具,只是有自觉或不自觉之分罢了;人们在实践中所犯的一切错误,思想根源说到底是不会运用这一认识工具,陷入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泥潭。毛泽东通俗地说:“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4](p293)既然如此,它就放之四海而皆准,行之百世而不废,绝不会也不可能过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另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简称唯物史观。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1](p311)唯物史观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集中应用于认识人类社会,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为主线,揭示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历史运动的必然趋势。它指明了这两对基本矛盾运动是一切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根本动因,强调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史,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劳动群众本身的历史,确认人民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历史的主人。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发展史,雄辩地证明这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与一切唯心史观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这一历史观同样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逃不出它的范围,根本不存在过时不过时的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学说居于极重要地位。种种“过时”论的一个主要根据,就是认为现代、当代的资本主义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不是当年马克思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了。殊不知无论这种变化有多大,但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没有变,剩余价值这个绝对规律没有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没有变。我们还是看看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度里的一些学者是怎样论述的吧。如日本著名经济学家伊藤诚在《现代世界的〈共产党宣言〉》中说:资本主义现代全球化的发展、第三世界各国日益深刻和严重的贫困和饥饿问题、发达国家再次出现经济生活显著不稳定和不平等扩大,等等,这些现象反而说明《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对于现代世界的诸多方面仍具有现实的适用性。美国著名思想家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唯一科学;如果说资本主义现在已经遍布全世界,那么,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比以往的意义更大。还有一位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在《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中得出结论:只要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继续存在,马克思主义就还有意义,无论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学者。2024年发端于美国的新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波及全球,西方学者评述马克思的精彩言论又屡屡见诸报端。如英国学者伯恩德·德布斯曼说: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我们过去所熟悉的资本主义正濒临末日,马克思当年的预言也得到了验证。柏林卡尔·迪茨出版社社长施特隆普称:为什么人们热衷于读《资本论》?因为金融危机告诉青年一代,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幸福没有得到兑现。英国《卫报》在《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再次兴起?》的报道中写道:马克思主义“时来运转”,人们重新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感兴趣,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的复兴之所以到来,是因为它提供了分析资本主义,尤其是像我们目前陷入的这种资本主义危机的工具。如此等等。简而言之,他们认为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的学说就仍然有效。

社会主义实践中发生的曲折正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结果

苏联和中国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但是苏联最终亡党亡国了,中国却在20世纪取得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足进展和成就,这说明,不是马克思主义指导错了,而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态度不同所致。

当年苏联亡党亡国,原因极其错综复杂。从内因来说,举其荦荦大者有这么几条:一是离开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从主观臆想出发搞社会主义。恩格斯有句名言:“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2](p732)苏联的做法与此相反。它用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希图在客观条件远未成熟时,就实现马克思主义指出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宣告“这一代苏联人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生活”,赫鲁晓夫还制定为期二十年的时间表,其后勃列日涅夫又宣称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意即可以向共产主义过渡。这是脱离实际的主观空想,不能不走向事情的反面。二是在长时期内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关系,形成一套僵化的经济、政治等体制而又不思改革。这些体制弊端丛生,严重束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失去生机和活力,也未给广大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后来虽然按戈尔巴乔夫“新思维”进行改革,却没有科学的决策,到头来把改革变成改向。三是作为领导核心的苏共早已开始逐渐蜕化,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直至公开宣布放弃马克思主义而奉行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在政治上执行一条实质是“最终目的算不了什么,运动就是一切”的机会主义路线,其特征是列宁早就指出的“临时应付,近就眼前的事变,迁就微小的政治变动……为了实际的或假想的一时的利益而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1](p7)在作风上大搞专制特权,党内形成一个不受任何约束的官僚特权阶层,彻底脱离群众,丧失先锋队性质,使苏共蜕变为与广大人民相对立的政治组织。苏共最终丢弃共产主义旗帜,丢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彻底蜕化变质,导致亡党亡国。可见苏联亡党亡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恰恰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它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谁抛弃马克思主义,谁就会碰得头破血流,走上自我毁灭的不归之路。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的五十多年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持续接力探索。虽然在早期探索中也出现过曲折,但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在把马列主义运用于中国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以俄为鉴,一切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永远不能丢,丢了就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它的最大特点是,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体现理论上的与时俱进。

但是对这一理论体系的独创性,也有一个怎么正确理解的问题。多年来在一部分人尤其是学界中存在一种偏向,就是把它不适当地夸大,看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游离和逾越,借以贬低马克思主义,似乎马克思主义已经不管用了,才创造出这一新的科学理论。这就提出了究竟如何认识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问题。

其实从最宏观的角度而言,科学理论体系是指马克思主义。列宁曾说过:“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1](p418)不过这是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的,不仅是指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还有这个体系的共同创立者恩格斯的巨大理论贡献,马克思、恩格斯的后继者们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观点和学说而形成的理论成果,即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且还将引入我们党和一切马克思主义者今后提出和创立的科学的思想、观点、学说、理论等等。所有这些都自成体系,但也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按性质来说都姓“马”,都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大范畴、大框架、大系统,都是它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讲“科学理论体系”,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总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就是属于这个总体系的,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它之所以为“科学理论”,根本缘由即在于此。

这就要求我们把所有这些科学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联结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看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理论体系,防止对它们进行肢解、割裂,更不能把它们相互对立起来。一脉相承就是继承和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所以创新和发展至关紧要。创新和发展当然是“变”,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宗”即“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会时过境迁,但它的普遍原理将与世长存。

回顾历史,毛泽东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上,曾批评王明把毛泽东思想拔高为“是马列主义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具体运用和发展”的提法“不妥当”,因为这“有点划分‘市场’的味道”,强调“不要把毛与马、恩、列、斯并列起来。我们说,我们这一套是一个国家的经验,这样说法就很好,就比较好些。如果并列起来一提,就似乎我们自己有了一切,似乎主人就是我,而请马、恩、列、斯来做陪客。我们请他们来不是做陪客的,而是做先生的,我们做学生”。结论是:“我们还是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店好。”[5](p259-261)他在另一场合还打了一个形象化比喻:马列主义是主干,其他都是枝叶。没有主干,就没有枝叶。枝叶茂盛,离不开主干,同时主干也越来越壮大。邓小平在1977年的一次谈话中,批判林彪、“_”荒谬地“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割裂开来,说只有毛泽东思想最好,马列主义不在话下”,“这表面上好像把毛泽东思想抬得很高,实际上是否定毛泽东思想”。并指出:“正确的解释是,毛泽东思想是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6](p222)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这些话鞭辟入里,画龙点睛,揭示了我们党的基本理论的根和源之所在,对于今天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仍有极大启迪和指导意义。

总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老祖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本身,就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是前提和基础之意。如果把它看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游离、逾越甚至否弃,那是数典忘祖,得鱼忘筌了。

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一般说,每个人、每个政党都有自己一定的信仰,只是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别,其分界是建立在盲从还是科学的基础上。

顾名思义,共产党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共产党人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人,极度信服和尊重共产主义并以之为自己行动的准则,是天经地义。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7](p137)反转过来说,共产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因而是科学的,与一切违反科学的遐想、空想、迷信、盲从和宗教信仰划清界限。党的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一论断极其深刻和重要,并且由于在新形势下党面临“四大考验”、存在“四个危险”而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还在2024年,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明确指出,当前党内存在的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六个方面主要问题,第一条就是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强调“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报告的上述论断,是对《决定》精神的重申和发挥,其中“政治灵魂”一语尤为关键,最具分量,指明共产党人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等于在政治上丧失灵魂,丢掉精神支柱,不成其为共产党人。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要维护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一个政党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实质是信仰和奉行什么主义、以什么样的理论学说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准则的问题。《共产党宣言》写道:“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8](p285)这实际上已指出共产党人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自觉性。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的党。党的先锋队性质,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性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党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地信仰和奉行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精神支柱、决策依据、行动指南,作为全部活动的根本准绳。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要坚持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一元论不搞多元化。维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共产党不是像19世纪末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说的那种持有各种信仰(包括乌七八糟的“主义”和宗教教义)的人同处一党的大杂烩式的党,不允许有所谓政治信仰自由,否则就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年戈尔巴乔夫搞意识形态多元论、指导思想多元化,在苏共党内以至广大人群中引起极大混乱,使之失去统一的理想追求和政治目标,思想涣散、精神颓废,六神无主、无所适从,是导致苏共亡党的一个重要原因。多年来,在我国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的言论也时有所闻,质疑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不绝于耳,对此有必要保持警惕。我们不否定当今中国社会实际上呈现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局面,我们在提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同时,必须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一元论,以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不然就会重蹈苏共的覆辙。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9](p35)这句话今天听来仍似暮鼓晨钟,振聋发聩!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要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最基本观点。联系当前党内的思想政治状况看,我认为,这些最基本观点,一是“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观点,坚信人类终将走向共产主义是社会运动的总规律、世界历史的总趋势,远大理想绝不动摇。二是“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的观点,清醒看到实现远大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脚踏实地立足初级阶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三是生产力的观点,充分认识生产力发展是一切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开放不放松。四是人民主体地位的观点,以人为本,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五是共同富裕的观点,把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民共富,看作社会主义的最大公平正义和终极价值追求。六是科学发展的观点,确立发展才是硬道理而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的发展理念,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七是清正廉洁的观点,深刻理解不贪不腐是共产党人处世立身的第一要义,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而且从自己做起。只有自觉树立并切实践行这些最基本观点,方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者。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马克思主义论文篇十一

经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让我慢慢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而应经过系统的学习,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角度。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供给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着门课在与时俱进的今日为我们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事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必须的引导作用。可是应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同样我们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也应联系实际,关键是:一要联系社会实际,二要联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认为这门课的所学在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时时能够用到,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大学生不仅仅是处在一个思想比较成熟的阶段,并且也是处在一个思想可塑的阶段,开设这门课程无疑是给学生一次意义非凡的头脑风暴。

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要到达这一目标,我们在现实中必须做到:第一,重视理论,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二,注重总结经验,把握事物的规律;第三,要坚强理论创新。也仅有这样,才能构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学习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本领。第一,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梦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本事,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观和主观世界观的行动指南。大学生要自觉的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性发展中国家融个起来,增强为祖国统一和为人民服务台的职责感,努力学习班,提高警惕本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3/273286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