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学影像学档
1.骨的基本病变的定义:①骨质疏松②骨质软化③骨质破坏④骨质增生硬化⑤骨膜异常⑥骨内与软组织内钙化⑦骨质坏死⑧矿物质沉淀⑨骨骼变形⑩周围软组织病变
2.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良性 生长情况:生长缓慢,无转移。局部骨变化:呈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锐利,与正常骨界限清晰,骨皮质变薄,膨胀,保持其连续性。骨膜新生骨:一般无骨膜新生骨,病理骨折后可有少量,无Cadman三角。周围软组织变化:不侵及邻近组织,但可引起压迫移位,多无软组织肿块影,如有肿块,其边缘清楚。恶性: 生长情况:生长迅速,可有转移。局部骨变化:呈侵润性骨破坏,边缘不整,病变区与正常骨界限不清,累及骨皮质,造成不规则破坏与缺损。骨膜新生骨:多出现不同形式的骨膜新生骨,并可见Codman三角周围软组织变化:易侵及邻近组织,器官形成骨外肿块,与周围软组织分解清楚。
3影。根据骨破坏和骨增生的多少,以…骨肉瘤的X线表现:一般表现为云絮状,针状好斑块致密X线表现为基础,骨肉瘤大致可分为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以后者多见。4包括:原发性侵润,淋巴管炎,肺门,纵膈淋巴结增大。…肺结核多型X线表现:(1)原发性:典型呈“哑铃”状,(2)血行散播型:可急性,亚急性及慢性。①急性X线表现为两肺弥漫粟粒阴影。②亚急性X线可见双肺上,中肺野粟粒状或较粟粒状大的阴影,起大小不一,密度不等,分布不均。(3)继发性:①侵润性肺结核:X线可见是一种为主或多种征象混合并存。主要表现为:a局限性斑片阴影b大叶性干酪性肺炎c增殖性病变:呈斑点状阴影,边缘较清晰,排列成“梅花瓣”或“树芽”状阴影,为结核病的典型表现。d结核球:为圆形,椭圆型阴影,大小0.5~4cm不等,常见2~3,边缘清晰,轮廓光滑,偶有分叶,密度较高,内部常见斑点,层次或环状钙化;有“卫星灶”。E结核性空洞:空洞壁薄,壁内,外缘较光滑,空洞周围有不同性质的卫星灶f支气管播散病变:结合空洞干酪样物质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引起同侧或对侧的支气管播散。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状阴影,呈腺泡排列,或相互融合成小片状阴影。G硬结钙化或条索状,表现为病灶愈合。(4)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a纤维空洞b空洞周围改变c肺叶变形d代偿性肺气肿e胸膜肥厚及粘连(5)结核性胸膜炎:为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表现,慢性者有胸膜广泛或局限性肥厚,可见胸膜钙化。
5.胃良恶性溃疡与恶性X线鉴别诊断:良:龛影形状: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光滑。龛影位置:黏膜水肿的表现如黏膜线,项圈症,狭颈征等,黏膜皱襞向龛影集中直达龛影 附近胃壁;柔软,有蠕动波恶:龛影形状:不规则,扁平,有多个尖角 龛影位置:位于胃轮廓之内龛影周围和口部:有不规则环提,可见指压痕,裂隙征,黏膜皱襞中断,破坏 附近胃壁:僵硬,峭直,蠕动消失。
6..供血动脉增粗,巨大肿瘤压迫周围血管呈弧形移位,出现“抱肝海绵体血管癌影像表现:X线表现:肝动脉造影表现为:球征”CT:整个对比增强过程表现为“早出晚归”的特征。(1)平扫表现境界清楚的低密度灶(2)增强扫描从周边部开始强化,强化密度接近同层大血管密度,并不断向中央扩展(3)长时间持续强化,最后与周围正常肝实质成等密度或高密度。7供血的肝动脉分支扩张;肿瘤内显示病理血管;肿瘤染色,勾…肝细胞癌影像表现:X线:肝动脉造影可出现以下改变:画出肿瘤的大小,邻近肝血管受压拉直,移位或被肿瘤包绕,动静脉瘘,肿癌征。CT:整个对比过程呈“快进快出”征象。胆道系统受侵犯,可引起胆道扩张;肝门部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增大提示淋巴结转移。CTA可清楚显示邻近血管的受压移位,肿瘤内出现的病理血管以及,腔静脉内出现的充盈缺损。8..olles骨折又称为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2-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段端向掌侧呈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9..急性化脓性骨髓炎X线表现:①肌间隙模糊或消失。②9皮下组织和肌间的分界模糊,③皮下脂肪层内出现致密的条纹影,靠近肌肉部分呈纵行排列,靠外侧者呈网状。
10..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骨破坏周围有骨质增生硬化的现象。骨膜新生骨增厚,并与骨皮质融合,外缘呈花边状,因此骨干增粗,轮廓不整。骨内膜也增生,甚至使骨髓腔变窄,闭合,11..急性粟粒型肺结核::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粟粒大小为1-2mm,边缘清晰,粟粒影响特点为三均匀,即分布,大小,密度均匀。
12…肺野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成为肺野。正位片,两侧肺野透明度相同,其透明度和肺内含气量成正比。第2.4肋骨前端下缘,引一水平线,即将肺分为上中下野。纵向分为三等份,即外中内野。
13..肺静脉构成。正位片上,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左侧比右侧肺门主要由肺动脉,肺叶动脉,肺段动脉,伴行支气管及高1-2cm肺门分为上下两部。上下部形成一钝角称肺门角。14..树枝状影。由肺动脉,肺静脉组成,其中主要是肺动脉分支,肺纹理是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支气管,;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织组成。
15角变浅变平,膈运动受限。广泛胸膜粘连时,可见患侧胸廓塌…胸膜增厚,粘连及钙化:局限胸膜增厚,粘连表现为肋膈陷,肋间隙变窄,肺野密度增高,肋膈角近似直角或闭锁,横隔升高且顶变平,横隔运动微弱或不动,纵膈可向患侧移位。胸膜钙化时在肺野边缘呈片状,不规则点状或条索状高密度影。
16无阳性表现,或仅肺纹理增多,透明程度减低,红色及灰色肝…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X线表现:大叶性肺炎充血期可变期表现问密度均匀的致密影。小叶性:病变多在两肺中下野的内,中带,形成散在斑片状影,边缘模糊不清,密度不均,并可融合较大的片状影。支气管壁充血水肿致肺纹理增多,模糊
17性肺脓肿。早病灶表现肺内团状影。其后形成后壁空洞,其内…肺脓肿X线表现:病灶可单发或多发,多发者常见于血源缘常较光整,底部常见液平。急性期,空洞壁周围常见模糊的渗出影,慢性期脓肿周围炎性侵润逐渐吸收减少,空洞逐渐变薄,腔也逐渐减少,周围有较多絮乱条索状纤维病灶 18…结核病分类:(1)原发性(2)血行播散型(3)继发性(4)结核性胸膜炎(5)其他肺外结核
19...各种纵膈癌和癌样病变的好发部位:(1)胸腔入口处,成年多为甲状腺肿块,儿童常为淋巴管癌(2)前纵膈,常见为胸腺瘤和畸胎瘤,前心膈角区的肿块多为心包囊肿和脂肪瘤(3)中纵膈,淋巴瘤最常见,其次为支气管囊肿(4)后纵膈,神经源性肿瘤如主要有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或节细胞神经瘤等
20…心脏的形态异常:位置,形态和大小异常(1)位置异常:①整体位置异常②心脏异常③房室连接异常(2)形态和大小异常①整体形态异常②内部结构异常 心脏运动和血流异常(1)运动异常(2)血流异常①血流速度异常②血流时相的异常③血流性质的异常④血流途径的异常 冠状动脉异常心包病变:心包积液、增厚、钙化、肿块 肺门及肺血管异常:(1)肺门异常(2)肺动脉异常(3)肺静脉高压(4)混合型肺循环高压
21①管腔狭窄②管腔扩张(…食管与胃肠道:食管的基本病变表现:2)轮廓的改变:①充盈缺损②龛影:(1)管腔的改变: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③憩室:表现食管壁向外囊袋状膨出,有正常黏膜通入(3)黏膜皱襞的改变:①黏膜皱襞破坏②黏膜皱襞增宽和迂曲 22…食管癌的X线表现:(1)黏膜皱襞的消失,中断破坏,代之以癌瘤表面杂乱不规则的影像(2)管腔狭窄(3)腔内充盈缺损,癌瘤向腔内突出,造成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充盈缺损,是增生型癌的主要表现(4)不规则的龛影(5)受累段食管局限性僵硬
23…食管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的重要并发症,常见于肝硬化。早期X线表现发生食管下段,黏膜皱襞稍宽或略为迂曲,有时因皱襞显示不连续而如虚线状,管壁边缘也稍不整齐。进展期可见典型表现,为食管中下段的黏膜皱襞明显增宽,迂曲,呈蚯蚓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管壁边缘呈锯齿状。病情加重,还可出现食管张力降低,管腔扩张,蠕动减弱,钡剂排空延迟 24…胃正常影像学表现:(1)X线造影:胃轮廓在胃小弯和胃窦大弯侧一般光滑整齐。胃底及胃体近侧大弯轮廓常呈锯齿状,系横斜走行的黏膜皱襞所致。球部轮廓光滑整齐,运动为整体性收缩,十二指肠正常时可有逆蠕动。(2)CT和MRI检查:胃充分扩张是正常胃壁厚度不超过5mm,且整个胃壁均匀一致。(3)超生检查:胃壁的各层结构清楚
25…胃、十二指肠溃疡影像表现:X线: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1)胃溃疡表现:①黏膜线②项圈征③狭颈征④穿透性溃疡⑤穿孔性溃疡 引起的功能改变包括:①痉挛改变②分泌增加③胃蠕动增强或减弱 十二指肠溃疡:大多发生在球部90%以上。X线检查容易发现,球部溃疡较胃溃疡小,直径在4~12cm,大多在后壁和前壁。许多球部溃疡不易显现出龛影,但如有恒久的球部变形,也能做出溃疡的诊断。可以是“山”字形、三叶草形、葫芦形等。还可出现①激惹征②幽门痉挛③胃分泌增加和胃张力及蠕动方面的改变等,也有胃炎一些表现如胃黏膜皱襞的粗乱、迂曲等④球部有固定压痛。超声:有时呈典型“火山口”状,凹陷、表面回声增强,周围结构回声减低 26隆,肝区可见含气或液平的脓腔影。肝动脉造影显示血管受压…肝脓肿影像学表现:X线:较大的脓肿,平片可见右膈膨移位,脓肿周围可见新生血管或脓肿壁染色,脓腔不染色。CT:平扫显示肝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区,中央为脓腔,密度均匀或不均匀,CT值高于水而低于肝实质,部分病例脓肿内出现小气泡或液平面。对比增强检查,脓肿壁呈环形明显强化,脓腔无强化,而周围水肿发生延迟强化。低密度的脓腔和环形强化的脓肿壁以及周围早期无强化的低密度水肿带构成了“环征”
27密度稍减低,胰腺周围有炎性渗出,导致胰腺边缘不清,邻近…急性胰腺炎CT表现:典型表现是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肾前筋膜增厚,此征象尽管不是胰腺炎所特有,但却是胰腺炎的重要标志。脓肿是胰腺炎的重要并发症,可危及生命,CT表现与坏死区相似,为局限性低密度灶出现是脓肿的特征。28…胰腺的正常影像表现(CT):正常实质密度均匀,CT值为40~50HU向前,胰头、体、尾与胰腺长轴垂直的经线可达。,增强扫描后密度均匀升高。形似一卧蚕状,弓形3cm、2.5cm和2cm。胰腺的形态,位置,大小个年龄也受年龄、体型、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个体的差异。胰管位于胰腺实质内,可不显示或表现为细线状低密度影。
29…脑肿瘤:星型细胞肿瘤:CT:病变多于白质。I型肿瘤通常呈低密度灶,分界清楚,占位效应轻,无或轻度强化。Ⅱ~Ⅳ级肿瘤多呈高,低或混杂密度的肿块,可有斑点状钙化和瘤内出血,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明显,可呈不规则环形伴壁结节强化,有的则呈不均匀性强化。30…脑膜瘤(CT):平扫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常见斑点状钙化。多以广基底与硬膜炎相连,类圆形,边界清楚,瘤周水肿轻或无,静脉或静脉窦受压时可出现中度或中毒水肿。颅板侵犯引起骨质增生或破坏。增强扫描呈均匀性显著强化。31…脑外伤:硬膜外血肿(CT):颅板下常见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多位于骨折附近,不跨越颅缝。硬膜下血肿(CT):急性期见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脑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亚急性或慢性血肿,呈稍高、等、低或混杂密度灶。蛛网膜下血肿(CT);表现为脑沟、脑池内密度增高影,形成铸型。大脑纵膈出血多见,表现为中线区纵行窄带形成高密度影。出血亦见于外侧裂池、鞍上池、环池、小脑上池或脑室内。蛛网膜下血肿一般7天左右吸收,此时CT检查阴性,而MRI检查仍可发现高信号出血灶的痕迹。
32形或不规则形均匀高密度影,周围水肿带宽窄不一,局部脑室…脑出血的CT表现:急性期血肿呈边界清楚的肾形、类圆受压移位。破入脑室可见脑室内出积血。吸收期始于3~7天,可见血肿周围变模糊,水肿带增宽,血肿缩小并密度减低,小血肿可完全吸收。囊变期始于2个月以后,较大血肿吸收后常遗留大小不等的囊腔,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
33灶为…脑梗中的腔隙性梗死:系深部髓质小动脉闭塞所致。缺血10~15mm大小,好发于基底节、丘脑、小脑、脑干,中老年人常见。发病1天后,CT表现为脑深部的片状低密度区,无占位效应。
第二篇:医学影像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超声学、DSA、核医学影像学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常见病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操作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主要课程:物理学、电子学基础、计算机原理与接口、影像设备结构与维修、医学成像技术、摄影学、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内科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相近专业:临床医学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开设院校:川北医学院(五年)贵阳医学院(五年)昆明医学院(五年)天津医科大学(五年)华北煤炭医学院(五年)河北医科大学(五年)长治医学院(五年)锦州医学院(五年)北华大学(五年)哈尔滨医科大学(五年)牡丹江医学院(五年)南京医科大学(五年)徐州医学院(五年)江西医学院(五年)泰山医学院(五年)青岛大学(五年)郑州大学(五年)广州医学院(五年)广东医学院(五年)广西医科大学(五年)东南大学(五年)南通医学院(五年)中国医科大学(五年)西安交通大学(五年)苏州大学(五年)浙江大学(五年)蚌埠医学院(五年)河北北方学院(五年)安徽医科大学(五年)新乡医学院(五年)武汉大学(五年)咸宁医学院(五年)湖南中医学院(五年)右江民族医学院(五年)大连医科大学(五年)山东大学(五年)潍坊医学院(五年)华中科技大学(五年)海南医学院(五年)延安大学(五年)等
第三篇:医学影像学
一、名词解释
1、灯泡征
2、ERCP3、复杂性肾囊肿4、10%肿瘤
5、腔隙性脑梗死
6、TIPSS7、骨质破坏
8、骨质疏松
9、粘膜破坏
10、粘膜皱襞纠集
11、早期胃癌
12、医学影像学
13、造影检查
14、肺实变
15、肺栓塞
16、流空效应
17、肝脏三期CT扫描
18、排泄性尿路造影
19、CTA20、脑膜尾征
二、简答
1、简述肝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P1592、简述胆囊癌的超声表现 P1713、简述良性前列腺增生的MRI表现 P2114、简述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P1755、简述脑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P2366、简述眼眶炎性假瘤的CT表现 P2577、简述鼻咽癌的CT、MRI表现 P2728、试述介入放射学的定义及主要技术 P2939、骨肉瘤的影像诊断要点是什么 P5310、关节强直分几种?简述主要X线征象 P6411、小叶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P9312、中心性肺癌的影像学表现 P9913、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P9614、房间隔缺损的X线平片表现 P12015、纵膈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16、何为Colles骨折? P3917、根据胃的形状,胃分为哪几种类型? P14218、试述食管静脉曲张典型的X线表现 P14119、心包积液CT分度 P12320、风心二尖瓣狭窄X线平片表现 P117
第四篇: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
填空题
1.急性胆囊炎CT诊断,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超过3mm并有明显强化
2.心胸比率是指心影最大横径和胸廓最大横径之比
3.CT图像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其密度的高低,还可以用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具有量的标准。单位是HU。
4.现代医学影像学包括除DSA,CT, MRI、超声、ECT等新一代技术
5.超声大于20000HZ为超声波
6.急性胆囊炎低蛋白血症超声检查胆囊壁可表现胆囊壁水肿改变
7.B超检查房间隔缺损时原发孔常在部位靠前靠下
8.结核病分型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和其他
9.超声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10.乳腺癌直接X先征象是肿块
11.支气管征象为肺实变内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枝影
12.原发性肝癌对比增强过程呈“快进快出”特征
13.医学影像学诊断结果为明确诊断、否定性诊断、可能性诊断
14.超声发现肾盂和输尿管结合处梗阻时,肾内表现肾积水
15.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16.脑梗死病理上分为缺血性、出血性和腔隙性脑梗死
名词解释
1.多普勒效应:是指超声遇到运动的反射界面,反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
2.垂体微腺瘤:直径小于10mm的垂体腺瘤。
3.精囊角:两侧精囊于中线部汇合,精囊前缘与膀胱后壁之间为尖端向内的锐角形低密度脂肪间隙。
4.骨质疏松: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5.充盈缺损:是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
6.龛影:是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涂的影像。
7.充满型胆结石:是指胆囊窝内表现囊壁结石声影(WES),W指囊壁,E指结石,S指声影。
8.肺纹理: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
9.灯泡征:T2WI下海绵状血管瘤在肝实质低信号背景的衬托下,表现为边缘锐利的极高信号灶,称为“灯泡征”
10.明亮肝:脂肪肝超声检查时,肝大,肝实质回声增强的表现
11.腔隙性脑梗塞:系深部髓质小动脉闭塞所致,缺血灶小于15mm,好发于基底节、丘脑、小脑和脑干,中老年人常见。
简答题
1.肝硬化的超声检查
显示肝脏大小、形态、回声异常以及脾大、门脉高压等改变,典型者肝脏萎缩,边缘角变钝,回声弥漫性增高呈粗颗粒样,并可见肝内门静脉变细、僵硬、纡曲并显示模糊,门静脉末梢甚至不能显示,提示肝脏纤维化,肝血流量明显减少。
2.X线造影检查,消化道的基本病变有哪些?
1)轮廓的改变
2)官腔大小的改变
3)功能性改变
4)粘膜皱襞的改变
5)位置及移动度的改变
3.急性硬膜外血肿CT的表现
颅骨内板下见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影,多位于骨折附近,不跨越颅缝。
4.大叶性肺炎CT表现
1)充血期病变呈磨玻璃影,边缘迷糊,病变区血管仍隐约可见。
2)肝变期可见沿大叶或肺段分布的致密影,内有“空气支气管征”
3)消散期随病变的吸收,实变影密度减低,呈散在、大小不等的斑片状影,最后可完全吸收
5.肝囊肿CT及MRI表现
CT表现:平扫显示肝实质内圆形低密度区,边缘光整,境界清楚,囊内密度均匀。对比增强后囊内无增强,在强化的肝实质的衬托下,囊肿境界更加清楚,囊壁一般不能显示。
MRI表现:囊肿边缘光滑、锐利,T1WI呈低信号,T2WI呈极高信号的圆形病灶。
6.胆囊癌CT表现类型
1)厚壁型:胆囊壁呈不规则或结节状增厚
2)结节型(腔内型):胆囊腔单发或多发乳头状肿块,其基底部胆囊壁增厚
3)肿块型:胆囊腔全部被肿瘤占据,形成软组织肿块,对比增强检查,肿块及局部增厚的胆囊壁明显强化
7.简述急性胰腺炎的声像图表现
1)胰腺增大、增厚,多为弥漫性
2)边界常不清楚,内部回声少
3)实质不均低回声
8.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影像特点
X线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主要为“三均匀”,即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和密度均匀
9.骨肿瘤影像学检查作用
1)判断骨骼病变是否为肿瘤
2)如属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属原发性还是转移性
3)肿瘤的组织类型
4)肿瘤的侵犯范围
10.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1)指向性:是超声对人体器官进行定位探查的基础
2)反射、折射和散射:利用这一特性可显示不同组织的界面轮廓
3)衰减和吸收:其程度与蛋白质和水含量有关
4)多普勒效应:利用这一效应可测血流速度与方向
11.脑膜瘤的CT表现
平扫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常见斑点状钙化。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类圆形,边界清楚,瘤周围水肿轻或无,静脉或静脉窦受压时可出现中度或重度水肿。颅板侵犯引起骨质增生或破坏。增强扫描时呈均匀性显著强化。
12.血管瘤的CT诊断标准
1)平扫表现境界清楚地低密度灶,并不断向中央扩展:
2)增强扫描从周边部开始强化,强化密度接近同层大血管的密度,并不断
向中央扩展;
3)长时间持续钙化,最后与周围正常肝实质成等密度或高密度。
论述题
1.脑膜瘤的好发部位及影像学表现(CT、MRI)
好发部位:矢状窦旁、脑凸面、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大脑镰或小脑幕,少数肿瘤位于脑室内。
CT表现:平扫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常见斑点状钙化。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类圆形,边界清楚,瘤周围水肿轻或无,静脉或静脉窦受压时可出现中度或重度水肿。颅板侵犯引起骨质增生或破坏。增强扫描时呈均匀性显著强化。
MRI表现: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均一性强化,临近脑膜增厚并强化称为“脑膜尾征”,具有一定特征。
2.X线表现为例,试述乳腺的基本病变
1)肿块:可见于良性及恶性病变,应从形状、边缘、密度、大小分析肿块。
2)钙化:良、恶性病变均可出现钙化,良性钙化多较粗大,形状可呈颗粒
状、爆米花状、圆形等,密度较高,分布比较分散;恶性钙化形态多呈细小沙粒状、先装或线样分枝状,分布上常呈簇状,大小不等,浓淡不一,可位于肿块内外。
3)结构扭曲:乳腺实质与脂肪间界面发生扭曲、变形、紊乱,但无明显肿
块,可见于乳腺癌,也可见于良性病变,如慢性炎症、脂肪坏死等。
4)局限性不对称致密影:两侧乳腺对比有不对称局限致密区与以前X线片
比较,发现一新出现的局限致密区,特别是当致密区呈进行性密度增高或扩大时,应考虑浸润性癌的可能。
5)导管征:表现为乳头下一或数支乳导管增粗、密度增高、边缘粗糙。可
见于乳腺恶性病变,但非特异性,也可出现在部分良性病变中。
6)晕圈征:肿块周围一圈薄的透亮带,有时仅显示一部分,为肿块推压周围脂肪组织形成。
7)局限性皮肤增厚、凹陷:多见于恶性肿瘤,由于肿瘤经浅筋膜浅层及皮
下脂肪层而直接侵犯皮肤,或由于血供增加、静脉淤血及淋巴回流障碍等原因造成皮肤局限性增厚并向肿瘤方向回缩,即“酒窝征”。
8)乳头回缩:乳头后方的癌瘤与乳头间浸润时,可导致乳头回缩、下陷,即漏斗征,但也可见于先天性乳头发育不良。
9)血供增多:表现为在乳腺内出现增多、增粗、迂曲的异常血管影,多见
于恶性肿瘤。
10)腋下淋巴结肿大:病理性肿大淋巴结一般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密度增高,低密度的淋巴结门结构小时、实变。淋巴结肿大可为癌瘤转移所致,也可为炎症所致。
11)乳腺导管改变:乳腺导管造影可显示乳导管异常改变,包括导管扩张、截断、充盈缺损、受压移位及排列紊乱等。
3.胸部影像学检查的优选原则?(P105)
第五篇: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试题答案A
一、填空题:
1、关节基本病变包括(关节肿脓)(关节破坏)(关节退行变)(关节强直)(关节脱位)五选其三种。
2、MRI对(钙化)(细小骨化)的显示不如X线和CT。
3、异常心脏形态是(二尖瓣型心脏)(主动脉型心脏)(普大型心脏)
4、正常成人心胸比是(0.5左右)横位心心脏纵轴与胸廓水平面夹角是(>45度)(45度)
5、肾结石典型的X线表现(桑椹状)(鹿角状)(分层状)
6、肺纹理由(肺动脉)、(肺静脉)组成,其中主要是(肺动脉分支),(支气管)、(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织)也参与肺纹理的形成。
7、肺叶间裂在普通CT上表现为(少量间质组织),在高分辨力CT图像上表现为(细线状或窄带状致密影)。
8、X线与医学成像有关的基本特性有(穿透作用)、(荧光作用)、(感光作用)、(电离作用/生物效应)。
9、肝癌CT增强扫描的特点是块进(快出)。
10、单纯性小肠梗阻的典型X线表现有(肠管扩张)、(阶梯状液气平面)。
二、名词解释:
1、骨龄: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性愈合的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用时间来表示即骨龄。
2、关节破坏:是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性关节面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侵犯、代替所致。
3、骨质软化: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组织学上显示骨样组织钙化不足。
4、冠心病定义:指冠状动脉硬化及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变
5、肺充血:肺动脉内血容量增多
6、法四:(1)肺动脉狭窄(2)室间隔缺损(3)主动脉骑跨(4)右室肥厚
7、支气管气象:在X线胸片及CT片上,实变的肺组织中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1分)。可见于大叶性肺炎和小肺癌中(1分)。
8、充盈缺损:消化管腔内因隆起性病变而致使钡剂不能在该处充盈,该区域形成钡剂缺损表现。常见于消化道占位性病变或异物。
9、半月综合征:溃疡型胃癌钡餐造影检查见到下列印象称为半月综合征:
1、胃腔内充盈缺损肿块;
2、肿块表面不规则半月形或盘状龛影,位于胃腔内;
3、龛影周围围绕环堤,伴有指压迹状充盈缺损。
10、龛影:消化道型的溃烂使钡剂进入壁内,钡剂涂布的有限局性外突的影像,称为龛影.1、简述成年人骨折和儿童骨折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均可表现为骨质断裂。(2分)
不同点:由于儿童骨骺尚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可经过骺板达干骺端而引起骨骼了,即骺离骨折。另外,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
和骨小梁的扭曲,而看不到骨折线,即青枝骨折。(3分)
2、左房增大的X线表现
答:左房增大的X线表现(1)食道中段受压(1分)(2)心右缘双弓影,心底部双房影(0.5分)(3)心左缘出现四弓影,其中第3弓就是左房耳部增大(1分)(4)左主支气管受压抬高(0.5分)
3、浸润性肺结核的X线表现
答:①好发于肺尖和锁骨下区(1分);②多种性质的病变同时存在(1分),如渗出、增殖、播散(1分)、纤维化和空洞(1分)等。
4、肺结核球和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鉴别
答:结核球多数为圆形。边界整齐,无毛刺,少有胸膜凹陷征,内部常有环形、弧形或斑片钙化(1分),周围多有卫星灶(1分)。
外围型肺癌多为分叶状肿块(1分),有短细毛刺,可有空泡征但很少有钙化,多有胸膜凹陷(1分)。
5、胃溃疡的钡餐X线表现
答:
1、直接征象:①龛影或钡斑②龛影周围水肿带:粘膜水肿线1-2mm、项圈征、狭颈征③粘膜纠集。
2、间接征象:①分泌增加,空腹潴留液②局部压痛③胃排空时间延迟(胃动力及张力异常)④痉挛性改变。
四、论述题:
1、试述良、恶性骨的鉴别诊断
答: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良性恶性
生长情况生长缓慢,不侵及邻近组织,生长迅速,易侵及邻近组织,器官;
(2分)但可引起压迫移位,无转移可有转移。
局部骨变化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与正常呈浸润性骨破坏,病变区与正常骨
(3分)骨界线清晰,边缘锐利,界线模糊,边缘不整骨皮质变薄,保持其连续性
骨膜增生一般无骨膜增生,病理骨折骨膜新生骨多不成熟,并可被肿瘤
(2分)后可有少量骨膜增生,骨膜侵犯破坏
新生骨不被破坏
周围软组织变化 多无肿胀或肿块影,其边缘长入软组织形成肿块,与周围组织 清楚 分界不清
2、先心病房缺的X线表现 答:(1)心脏是二尖瓣型,常中度增大(1.5分)(2)右房右室增大,以右房增大为特征性改变(1.5分)(3)肺动脉段突出,搏动增强,有“肺-
医学影像学试题(3)-
(2分)清楚分界不清
2、先心病房缺的X线表现
答:(1)心脏是二尖瓣型,常中度增大(1.5分)(2)右房右室增大,以右房增大为特征性改变(1.5分)(3)肺动脉段突出,搏动增强,有“肺门舞蹈”现象(1.5分)(4)左房不大,二孔型左室主动脉球部变小(1.5分)(5)肺充血,后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1.5分)
3、中心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
答:X线表现:间接表现(2分):①阻塞性肺过度充气(肺气肿);②阻塞性肺炎;③阻塞性肺不张。直接表现(2分):肺门影增深、增大和肺门部肿块(肿瘤本身或肿瘤与肺门增大的淋巴结)。反“S”征:发生在右上叶支气管的肺癌,其肺门部肿块与右上叶不张连在一起而成,他们的下缘呈反S状(1分)。
CT表现:①支气管改变:支气管壁增厚和支气管狭窄(1分);②肺门肿块(1分);③侵犯纵隔结构(1分);④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1分)。
4、胃钡餐造影检查中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要点有哪些?
答:良、恶性溃疡鉴别诊断
良性溃疡恶性溃疡
龛影位置胃轮廓外完全或大部分在胃腔内龛影形状畸形或椭圆形不规则,扁平,有尖角龛影大小多<2.0cm多>2.5cm
龛影边缘光滑、整齐不光整,有充盈缺损
龛影口部粘膜水肿,有粘膜线、指压迹样充盈缺损;有不规则
项圈征、狭颈征环堤破坏、中断龛影周围粘膜均匀规则纠集不整齐纠集
邻近胃壁柔软、有蠕动波僵硬,无蠕动波医学影像学试题答案B
一、填空题:
1、骨骼的基本病变包括(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骨膜增生)(骨质增生)等。
2、对(软组织病变)(骨骼解剖较复杂的部位)可首选CT检查。
3、法四的四种畸形是(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室肥厚)
4、心脏检查投照的位置有(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
5、胸部X线片上肺门影主要由(肺动脉)、(肺叶动脉)、(肺段动脉)、(伴行支气管)、(肺静脉)构成.6、纵隔分区在判断纵隔病变的(来源和性质)上有重要意义,中纵隔和后纵隔的分界为(食管前壁(或食管前壁和心脏后缘连线))。
7、浸润性肺结核空洞常为(薄壁),肺脓肿空洞特点为-
医学影像学试题(4)-
6、纵隔分区在判断纵隔病变的(来源和性质)上有重要意义,中纵隔和后纵隔的分界为(食管前壁(或食管前壁和心脏后缘连线))。
7、浸润性肺结核空洞常为(薄壁),肺脓肿空洞特点为(含有液气平面)。
8、食道钡餐检查有三个生理性压迹(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心房压迹)。
9、单纯性小肠梗阻的典型X线表现有(肠管扩张)、(阶梯状液气平面)。
二、名词解释:
1、骨质疏松: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和有机成分和钱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2、关节强直:分为骨性与纤维性两种。骨性强直是关节明显破坏后,关节骨端由骨组织所连接,纤维性强直关节间隙无骨小梁贯穿。
3、青枝骨折:儿童骨骼性大,外力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
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
4、骨质软化: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组织学上显示骨样组织钙化不足。
5、肺血减少:右心排血受阻而引起的肺内血容量减少
6、胸部X线片上的反“S”征象:发生在右上叶支气管的肺癌(1分),其肺门部肿块与右上叶不张连在一起而成,他们的下缘呈反S状(1分)。
7、胸部X线片上的“三均匀”征象: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时(1分),胸片表现为“三均匀”,即病灶大小、密度、分布均匀(1分)。
8、龛影:消化道型的溃烂使钡剂进入壁内,钡剂涂布的有限局性外突的影像,称为龛影。
9、颈圈征:为胃溃疡周围的水肿带,0.5-1cm宽项圈样透明带。
10、肠结核“跳跃征”:溃疡型肠结核行钡餐检查时,钡剂到达病变区时不能正常停留,而被迅即驱向远端肠管,因此常见到未端回肠、盲肠和升结肠的一部分充盈不良或只有少量钡剂充盈,呈细线状,而其上、下肠管则充盈正常,称为“跳跃征”。
11、充盈缺损:消化管腔内因隆起性病变而致使钡剂不能在该处充盈,该区域形成钡剂缺损表现。常见于消化道占位性病变或异物。
三、简答题:
1、简述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及X线表现
答:骨巨细胞瘤以20-40岁多见,约占65%,(1分)好发于骺板已闭合的四肢长骨骨端,(1分)X线表现多较典型,病变直达骨性关节面下,数为偏侧性破坏(1分)。边界清楚。分为分房型和溶骨型(1分)。病变呈膨胀性破坏,骨皮质变薄,一般无骨膜增生。(1分)
2、左室增大的X线表现 答:1)心尖向左下延伸(1分)(2)相反搏动点上移(0.5分)
(3)左室段延长,向左扩展(0.5分)(4)左前斜左室与脊柱重叠(0.5分)(5)左侧位心后间隙消失(0.5分-
医学影像学试题(5)-
2、左室增大的X线表现
答:1)心尖向左下延伸(1分)(2)相反搏动点上移(0.5分)(3)左室段延长,向左扩展(0.5分)(4)左前斜左室与脊柱重叠(0.5分)(5)左侧位心后间隙消失(0.5分)
3、膀胱癌的造影表现
答:肿瘤通常单发,可见突入腔内的结节状或菜花状充盈缺损影(1分),表面凹凸不平,(1分)局部膀胱壁僵硬。(1分)
4、大中性肺炎的X线表现
答:充血期:X线片可无阳性发现,CT可呈磨玻璃样阴影(0.5分)。
实变期:密度均匀致密影,边缘模糊,可占据整个肺叶;可见空气支气管征,CT较X线显示更好(1.5分)。
消散期:实变区密度逐渐减低,可呈散在、大小不等的斑片状,最后可完全吸收。(1分)
5、胃癌的钡餐X线表现
答:
1、充盈缺损、胃腔狭窄;
2、粘膜中断、破坏;
3、胃壁僵硬、蠕动消失;
4、胃腔内龛影、半月综合征。
四、论述题:
1、试述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病理及X线(包括CT)表现
答:化脓性骨髓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骨髓所致,以血行感染居多,临床表现为高热,患肢活动障碍,局部红肿等(1分)。病变侵犯区域广泛,感染可侵入关节(成年),儿童感染由于干骺软骨的阻档,一般不能侵入关节(1分)。X线平片:发病2周内,骨质可无明显变化,仅表现周围软组织改变(2分)。2周后,在干骺端骨松质中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及不规则的骨质破坏区,后骨破坏向骨干延伸,可达骨干2/3或全骨干(2分),骨皮质也可破坏,骨膜增生明显。沿骨长轴形成长条状死骨(1分)。CT能好地显示病变,尤其能发现X线片不能显示的小破坏区和小的死骨(2分)。
2、心包积液的X线表现
答:(1)心脏呈烧杯形或球形(1.5分)(2)上腔静脉增宽(1.5分)(3)主动脉影短缩(1.5分)(4)心脏搏动减弱或者消失,主动脉搏动正常(1.5分)(5)肺血管纹理减少或不显,心衰时可出现肺淤血(1.5分)。
3、周围型肺部的CT表现
答:主要表现为肺内球形肿块(1分)。肿块常可见分叶征(1分)、毛刺征(1分)、胸膜凹陷征(1分)和不规则的厚壁空洞(1分)。直径3cm以下的小肺癌还可见空泡征(1分)和支气管充气征(1分)。增强扫描肿块呈密度均匀的中等强化,CT值可增高20Hu以上(1分)。增强扫描对发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更敏感(1分)。
4、胃肠道钡餐检查的X线基本病变有哪些?
答:
1、轮廓的改变:①龛影;②充盈缺损;③憩室.2、粘膜及粘膜皱襞的改变:①粘膜破坏;②粘膜皱襞平坦;③粘膜纠集;④粘膜皱襞增宽和迂曲;⑤微粘膜皱襞改变。
3、管腔改变:①扩张;②狭窄。
4、位置和可支性的改变
5、功能性改变-
医学影像学试题(6)-
2、粘膜及粘膜皱襞的改变:①粘膜破坏;②粘膜皱襞平坦;③粘膜纠集;④粘膜皱襞增宽和迂曲;⑤微粘膜皱襞改变。
3、管腔改变:①扩张;②狭窄。
4、位置和可支性的改变
5、功能性改变:①张力改变;②蠕动改变;③排空功能改;④分泌功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