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西藏博物馆

西藏博物馆



第一篇:西藏博物馆

西部游社区:http://

西藏博物馆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夏宫)东门外附近,北望布达拉宫。1994年7月列入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援藏62项工程之一,国家计委无偿拨款9625万元建设。于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202_年7月1日西藏博物馆正式对外游客免费开放参观。

西藏博物馆占地面积为539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49万平方米。整个博物馆由主馆区、民俗村、办公及生活附属设施三大部分组成。整个工程分为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包括主馆及文物仓库、配电房等,于1996年3月10日破土动工,1997年10月1日竣工。1997年10月1日,自治区举行了西藏博物馆主体建筑工程竣工和总书记题字揭幕仪式。二期工程包括民俗村、办公及生活附属设施,于1998年4月20日动工,1999年5月31日竣工。这项工程由西南建筑勘察设计院设计,自治区第四建筑工程公司负责施工。

建成后的博物馆, 主体建筑分展馆区和库区两个部分。展馆区二层是西藏历史展览。三层是唐卡、动植物、玉石等专项展览和临时展览。一层是旅游纪念品商店。

博物馆墙体用花岗石砌就,上端为藏式女儿墙即镶嵌柽柳女墙,屋顶用琉璃瓦覆盖。博物馆内部结构采用现代结构体,朝阳一面镶有进口落地大玻璃。馆内还装备有十分先进的监控和调温设备。极目回顾,馆区层楼叠阁,绿树成荫,斗拱实厚,回廊蜿蜒,整个建筑群碧瓦红砖,画栋雕梁,交相辉映,显示出浓厚的藏民族建筑风格和现代气息。

“西藏博物馆”馆名同江泽民总书记题写,藏文馆名是从17世纪金写《大藏经》上临摹下来的。

西藏博物馆有丰富的馆藏珍品,诸如各种类型的史前文化遗物,多种质地和造型的佛、菩萨人物造像,历代蘸金粉、银粉、珊瑚粉等手写的藏文典籍,历代中央政府颁给大**的金印,金瓶掣签仪式使用的金瓶和玉签,五彩纷呈的唐卡画,各种乐器、法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别有风格的陶器等等。展出的一千多件精选的文物展品,从西藏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方面向观众直观地展示出藏民族独具魅力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

西部游社区:http://

第二篇:西藏博物馆英文翻译(feisuxs推荐)

西藏博物馆陈列展览导览

西藏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是西藏自治区规模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中心。西藏博物馆举办的丰富多彩的陈列展览,立足于西藏本地和馆藏文物实际,紧紧围绕“突出特色”和服务于西藏自治区中心工作的主旨思想,以“精品陈列”和为社会教育服务为目标,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为着眼点,推出了导向正确、内容健康、主题鲜明、特色浓郁的陈列展览。

西藏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有基本陈列、精品陈列、专题陈列、临时展览构成。基本陈列《西藏历史文化》,精品展有《明清瓷器精品展》、《元明清玉器精品展》,专题展《藏北自然资源展》、《西藏今昔》、《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专题文物展》,两个临时展厅每年根据不同的主题举办、协办十余次临时展览,同时参与和组织了众多的赴国内外西藏文物精品展等。

Tibet Museum Exhibition Tour Tibet Museum , as one of the national level museums, is the largest centre of relics collecting , protection, research ,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 in Tibet Autonomous Region.Variety kinds of exhibitions held by Tibet Museum are based on the relics fact of local Tibet and museums.These exhibitions are focused on “high lighting features”,mainly to serve the central work of Tibet Automomous,aimed at “fine display”, contributed to social education ,and to promote patriotism education and carry forward the fine national culture.In that case, we put forward our exhibition,whose spirit is correct ,content is healthy , topic is bright and character is strong.In Tibet Museum , exhibitions include basic exhibition ,fine exhibition ,special-subject exhibition and temprorary exhibition.Basic exhibition contains Tibetan History and Culture ,fine exhibition contains Ceramics Exhibition of Ming and Qing Dynasty , Fine Jadeware Exhibition of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y,spacial-subject exhibition contains Natural Resources of North Tibet , Today and Yesterday of Tibet , Special-subject Exhibitions of Nation Unity in Tibet Autonomou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opics,two temporary exhibition hall hold and assist about 10 terporary exhibitions, take part in and organize numbers of fine relics exhibition in home and abroad.基本陈列

《西藏历史文化》

基本陈列《西藏历史文化》是大型主题陈列。它由《序厅》、《史前文化》、《不可分割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民俗文化》五个部分构成,设有22个单元。展厅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精选的千余件珍贵文物展品,以西藏历史为主线,以西藏文化为中心,从西藏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方面全面、直观地展示了藏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展现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历史事实。它主题鲜明、思想性强、文化内涵丰富,运用新颖的陈列形式,营造出了浓厚的藏族艺术氛围。陈列通过大量历史文物,集中系统地展示和反映了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反映了中华民族水乳交融的历史渊源,突出了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高度赞赏。该展览于1999年被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评为“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奖。

陈列于史前厅中的百余件石器、陶器、骨器、以及金属器文物,展现了青藏高原远古人类生存、演进的轨迹,以及藏族先民与中原文明、印度河文明等其它远古人类文明的联系与交流。其中的“朱墨彩绘双体陶罐”,整体造型洗练优美、饱满丰盈,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纯熟,代表了当时卡若文化的制陶水平,是新石器时代西藏陶器的代表和点睛之作。这件独特的器物,也是西藏博物馆标志图案的原型。

展品中大量的历代中央政府封赏西藏地方的官方玺印、诰敕、印信、公文档案、珍贵礼品以及图片资料等珍贵史料,体现了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政治隶属关系,展现了从吐蕃王朝至西藏和平解放千余年间西藏地方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无可辩驳地揭示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事实。其中,元朝中央政府颁赐的元国师之印,清朝中央政府认定**、**转世的金本巴瓶;民国时期颁赐十三世**的玉册,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等珍贵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西藏地区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出了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西藏博物馆展出的金银汁书写的典籍、民间乐器、法器、天文历算唐卡、藏医药挂图、佛像、唐卡等文物展现了不同时代文化艺术的精品。陈列于该展厅的风格各异、精美绝伦的金铜造像,以流畅的造型、繁缛的装饰、精湛的工艺和高超的鎏金技术独领风骚、蜚声中外。以及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贝叶经是非常稀有的珍贵典籍,是研究古代南亚及印度的历史与文化、早期佛教的珍贵文献。

民俗文化展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西藏地区各民族服饰文化,具有精美奢华、地域特征明显等特点。除了俗人的服饰外,还有僧侣的服饰,这些服饰以红色为主,配以各色的僧帽和藏靴,特色鲜明。与饮食习俗相配的餐具、茶具、炊具及其他日用品也都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一件件精美民俗文物表现了藏族人民的实用观念、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地域经济生活等特点。

Basic Exhibition

Tibetan History and Culture

Tibetan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basic exhibition ,is a large special-subject exhibition.It is consisted by five parts, Introduction Exhibition Hall , Prehistoric Culture , Unbreakble History,Culture and Art ,Custom Cultures, devided into 22 units.The area is more than 3000 square meters, and the exhibition selects thousands of precious relics based on Tibetan history and culture ,from Tibetan history ,culture, art, religion to custom.It shows us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culture entirely and directly , reflecting the history fact that Tibet has been belonged to China since ancient times.It has brihgt topic ,strong thought and rich connotation culture with neoteric ways of exhibition to create a thick atmosphere of Tibetan art.Using many historical rilics,the exhibition concentratcly and systematicly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bet and China , reflecting a pure love among all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the histoty.In 1999, the exhibition was awarded of The National Top Ten Fine Exhibitions by State Cultural Relic Bureau and Chinese Musem.In the prehistoric exhibition hall ,hundreds of stone implements ,pottery ,bone implements and cimetal implements show us Qinghai and Tibetan ancient people`s survive ,evolution

path ,what is more, the contact and communication with old Chinese civilization,Indian River Civilization and other ancient civilizations.The pottery with two parts painted in red and black(朱墨彩绘双体陶罐)has beautiful and pulp modelling ,clever design and skilled craft ,which represents the pottery standard in kore culture and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one of Tibet pottery made in the neolithic age.This unique implement is the original symbol of Tibet Museum.Many exhibits

including

imperial

seal,imperial mandate,official file, precious present pictures and other historical materials are confered to Tibetan local government by central government.They tell us that Tibet belongs to China ,revealing many important people and events from Tubo dynasty to Tibetan pealefully liberation ,lighting a historical fact that Tibet can not be seperated from China since acient times.The impeial seal for minister(国师之印)that Yuan central government confered, the Gold Benba Bottle(金本巴瓶)that helped the central goverment of Qing dynasty affirm dalilama and parchenlama`s reincarnation , the thirtenth dalalarma`s jaded file(玉册)in the repubice of china era,and the agreement on peacefully liberating Tibet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ibetan local government ,all of these and other rilics have great historical

value.In the long history,Tibetan nations have developed long and rich national culture.The museum shows classic folk instrument ,inptement tool ,astronmy’s tangka, Tibetan medcine and pharmocolgy’s pictures ,budda statue, tangka and other relics.They reflect different time’s fine of culture and art.The golden copper statues which are in diffrent styles and exquisite beyond compare have fluent modelling ,elaborate adornment, skilled craft and excellent gilt bronie.The pattra leaf scripture is very famous in the world ,for it has survived for more than 1000 years,which is a very precious literature to research the old India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ealy times of Buddha.The custom exhibition hall shows varities of costumes in Tibet.They are exquisite luxurious,and their regional features are obvious.There are not only the laity’s,but also the monk’s costume.These costumes are mainly red with capuehin and boots in different color.Compaying with their diet habit ,tableware teaset cooker and other commodity,they also have bright national features.Every fine relic reflects Tibetan pructictal ideas ,aesthetic temperament and introst ,religion reqional ,economic life and other characters.

第三篇:西藏博物馆认识实习报告

西藏博物馆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12年4月29日 实习地点:西藏博物馆

实习目的:学习认识博物馆建筑的风格、构造特点以及西藏藏式建筑的特色

单位:西藏大学工学院

专业:建筑学

简介

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北望布达拉宫,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1994年7月列入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援藏62项工程之一,一期3工程于1997年10月1日竣工,二期工程于1999年5月31日竣工,于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西藏博物馆占地面积539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508平方米,展厅面积10451平方米,宏伟壮丽。馆区中轴线上依次坐落着序言厅、主展馆和文物库房。整体布局结构严谨。西藏博物馆具有鲜明的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特点,同时又深刻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实用特点和艺术神韵,熔载出自己独具的建筑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建成后的博物馆, 主体建筑分展馆区和库区两个部分。展馆区二层是西藏历史展览。三层是唐卡、动植物、玉石等专项展览和临时展览。一层是旅游纪念品商店。而现在,一层改建为10年上海世博会西藏馆展区,二层为西藏历史展览及西藏大学师生艺术作品展览,三层为中国古代元、明、清三朝时期为主以及更早时期我国古代各朝代与西藏各方面交流过程中西藏保存至今的陶瓷器展览,另外还在三层设了青少年活动室。

实习过程:来到博物馆,首先,我们是由老师带领着大体浏览一遍,由老师给我们介绍、讲解博物馆的布局、建造历史、格局分布等,接着就由同学们自由参观了。整个过程紧张而又充实,让我们大开眼界!

整个博物馆,从正前方看上去,庄严雄厚、气势宏伟!作为西藏代表性的名建,她既不失现代建筑的风格,有独具西藏建筑的特色。不愧为拉萨市的一块瑰宝!展馆位于博物馆的西南部,周围有工作人员办公室、会议室、居住区和游客休息区及一系列游客服务区,整体布局紧凑而功能俱全。

沿着正门台阶上去是博物馆的二层,二层分为西藏古代历史展厅、西藏文化展厅、西藏唐卡展厅和西藏解放历史展厅。西藏古代历史展厅陈列了西藏原始社会时期各种石器、陶器等;西藏文化展厅摆放了大量西藏在宗教、雕刻、医学、戏曲、文字等方面种种成就;唐卡展厅挂满了一幅幅精美的唐卡,每一幅都堪称是极品;西藏解放历史展厅展示了我国古代历代王朝与西藏的友好交流,记载了和平解放西藏漫长而有艰辛之路,和近年来西藏快速发展的成果。往上来到三层展区,三层有元、明、清瓷器展厅,这里面大量保存了中国古代元、明、清三朝时期为主以及更早时期我国古代各朝代与西藏各方面交流过程中西藏保存至今的精美陶瓷器,还有我校师生精美艺术作品展厅,及青少年教育、学习活动室。再下到一层,这里记录着10年我国上海世博会时西藏馆展厅。

实习心得:参观完西藏博物馆后,不仅仅为其建构的庄严雄浑、风格独具而感叹,也为其建筑布局巧妙合理而赞叹;不仅为其展品的珍贵精美而称奇,更为其展厅结构布局大方独特而叫绝!参观之后也让我明白,我未知的还有很多很多,这里有太多太多有待我去学习,在博物馆建筑方面,这里是我学不尽的课堂。

姓名:郭顺庆

班级:11建筑学班 学号:22061150113

罗布林卡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12年4月29日 实习地点:罗布林卡

实习目的:学习认识园林建筑的风格、构造特点以及西藏藏式建筑的特色

单位:西藏大学工学院 专业:建筑学

简介

罗布林卡俗称拉萨的颐和园,藏语意为“宝贝公园”,位于西藏拉萨西郊。为历代**喇嘛的夏宫。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七世),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每当夏日来临,**喇嘛便从布达拉宫转移到罗布林卡办公。已被辟为人民公园。

18世纪40年代,清朝驻藏大臣为七世**修建了一座鸟尧颇章,五十年代,七世**在其东侧又建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三层宫殿—格桑颇章,内设佛堂、卧室、阅览室及护法神殿等,被历代**用为夏天办公和接见西藏僧俗官员的地方。之后,八世**在此基础上扩建了恰白康、康松司伦(威镇三界阁)、曲然(讲经院),并把旧有的水塘开挖成湖,按汉式亭台楼阁的建筑风格,在湖心建了龙王庙和湖心宫,两侧架设了石桥。1922年,十三世**对罗布林卡再兴土木,在西面建金色林卡和三层楼的金色颇章,并种植大量花、草、树木。1954年十四世**又在北面建了新宫,使罗布林卡发展为今天的规模。解放前,罗布林卡只是**和少数达官贵人游乐休息的“夏宫”,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经过修缮,面貌一新,里面有苍松翠柏等树木49种,有牡丹、芍药等名花异草62种,飞禽走兽各类动物15种。园内有修葺工整的花池草坪,玲珑别致的凉亭水榭,还有戏台和木制的桌凳。每逢佳节,游人纷至,罗布林卡沉没在歌声弦声欢笑声中。

实习过程:走进罗布林卡大门,就已经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住了,这里面的景象跟拉萨市内一般的景象是迥然不同的。我们六七个同学跟随者导游,随着我们一步步深入到罗布林卡的深处,她的与众不同也在紧紧地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有高耸的灌木、乔木,古老苍劲的松柏,各种名花异草,藏于林间的宫殿,小巧别致楼台亭榭,崎岖婉转的湖,自由觅食的鱼儿,各种欢快鸣唱的鸟儿等等。一切就像是一群可爱的精灵一样,活泼、自然、无拘束。

罗布林卡全园分为三个区:东部宫前区包括入口和威镇三界阁之前的前园;中部为核心部分的宫殿区;西区是以自然丛林野趣为特色的金色林卡。每个景区又根据功能要求,结合自然环境,或宫墙深院,古木成荫,或芳草疏林,繁花似锦,构成不同的景观。罗布林卡的园林布置,既有西藏高原的特点,又吸取了内地园林传统手法,运用建筑、山石、水面、林木组景,创造出不同的意境。如湖心宫的设计,就有汉族地区古代造园艺术中“一池三山”的痕迹。罗布林卡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园林,由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明文颇章三组宫殿建筑组成,每组建筑分为宫前区、宫区和森林区三个部分。西部是幽静的森林区,东部是金顶石墙的宫殿。宫殿共三层,一层是经堂,前面有一个600平方米的石板院子,二层有罗汉殿,护法殿和**阅经室,三层是**接见僧俗官员的地方。园中树木茂盛,花卉繁多,更有亭台池榭,林竹山石,珍禽异兽点缀其间,宫前长廊和室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实习心得:不知觉的当我们再次回到大门入口处时,才不得不从那如画的美景中走出来,又不自觉回想,想起那幽深活泼的丛林,庄严肃穆的宫殿,一个个伴随着宫殿的有趣的故事,以及令人心神宁静的湖水等,才猛然觉察出其设计的独具匠心,整个园林的布局,凌乱中又显得那么井然有序,给我很多启迪,也带给我许多疑问。真正读懂她,以我现有的知识水平还远不够。罗布林卡园林是我们学习园林建筑及藏式建筑永不过时的教材。

姓名:郭顺庆

班级:11建筑学班 学号:22061150113

第四篇:西藏博物馆陈列部工作制度

西藏博物馆陈列部工作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展厅管理工作,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要求,规范工作纪律,提高各项服务工作质量,确保展示文物安全和参观秩序,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职责

陈列部主要承担陈列展览的设计制作和展厅的开放管理与宣教接待工作,包括宣教、美工、电工、前台、发号以及保洁等工种,具体分工为宣教人员负责讲解接待,宣传联络以及其他日常事务性工作和管理、协调工作;美工承担展览设计、制作、布展及展览设施的维护、修理工作;前台人员负责解答游客咨询、发放导览器、游客数据统计;展厅保卫人员在对展厅文物安全承担直接管理责任的同时,分片负责展厅参观秩序的维持和对游客违规行为的管理;电工负责用电管理和用电安全;保洁人员负责各展厅、卫生间及展厅各区域的清洁工作;发号员负责发放参观号牌、寄存包裹。

二、基本工作要求

鉴于展厅工作的特殊性,所有展厅工作人员都务必以文物安全和单位形象为重,加强自我约束,注重个人形象风貌,做到接待稳重大方,服务热情周到,管理有利、有理、有节,工作作风细致严谨,谈吐得体,举止庄重。各岗位工作人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尽量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和支持,要服从管理和工作调派、群策群力,共同完成各项工作。

(二)工作时间

1、工作日(全年制):执行周一闭馆,即除宣教人员外,其余人员可享受补休。宣教人员则集中于周一上午上班,共同开展有关工作和处理有关事项。

2、开放时间(全年制):上午09:30分开始发放号牌,10:00开始接待参观;下午04:30分停止发号,05:00闭馆。

3、上班时间:发号员09:30分上班发号,下午04:30分停止发号即可下班;其余人员一律于开馆前10分钟上班,开始接待准备工作,下午清场完毕后下班。

三、工作基本流程

1、展厅大门钥匙由宣教带班人员 和保卫带班人员分别负责掌握,不得交给临时工,早晨上班时,双方人员分别开锁,共同进入。

2、所有工作人员进入展厅后,一律到前台领取各台工作证,佩戴完毕后再相继开展其他工作;

3、序言厅保卫人员随即在门口就位,开展对游客准入的管理,回收号牌;、4、展厅各道内门钥匙从钥匙房取出后,由保卫人员依次开锁,检查各厅安全状况,并打开室内窗户;

电工随即依次打开各展厅灯源;各区域保卫人员按照片区分工分别巡查各厅是否正常。

5、开馆接待期间,各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各负其责,积极开展对游客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发号员要认真区分游客类别,分别发放号牌;

大门保卫要切实执行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凭号入内,收取号牌。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游客,要进行耐心解释和必要的控制;

前台人员必须在所负责区域内经常巡逻,确保各自区域的安全有序,并参与监督展厅文物的提取和交接;

电工、美工要经常到各个部门分别就展具和用电照明系统的完好情况进行巡查,以便及时处理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要迅速上报; 宣传讲解人员要尽可能满足游客的讲解服务要求,提供优质讲解服务,不得无故推诿或者敷衍了事;

清洁工至少要做到每一小时清理一次卫生间; 各班带班人员要不定时到各厅以及各岗位检查工作。

6、保卫人员交接班时,对应双方交接人员均要在各自分工区域内的文物安全状况惊醒巡查核对,并在交接班登记薄上签字后方能交接;

7、电工每天负责督促监控于17:00向游客播放闭馆广播通知,17:00分播放第2次闭馆通知,17:20 开始清场,17:30 正式闭馆;

8、下午闭馆清场时,一楼门卫,二楼门卫、三楼保卫、二楼中庭一名保卫、前台接待人员留守原地,继续负责游客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所有清洁工随即开始对各个展厅之外的区域的打扫和清理。其他参与清场人员的包括:宣传二名,电工一名,二楼保卫4名。具体分工为宣传人员负责检查文物与展柜的安全完备情况,保卫人员负责检查其他部位的安全状况并锁闭各门和窗户,电工负责关闭各处电源;

9、清场完毕,所有参与清场的工作人员必须在清场负责薄上做好签名和记录,不得代签;

四、工作规程

(一)场所管理

1、秩序管理

展厅工作人员依据《参观须知》、《开放管理办法》、《应急预案》以及本制度中各岗位人员职责分工开展秩序管理

旅游旺季在展厅需要施工的,应遵循需要施工的,应遵循展厅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原则上禁止在开放时间施工。确需在开放时间施工的,严禁施工人员大声喧哗、使用音响设备、使用噪音机械,施工人员必须佩带临时出入证; 2 卫生管理

以保洁为主的内厅工作人员要对游客部爱护环境卫生、随意涂抹、乱仍垃圾、随地吐痰等行为进行制止提示和教育。

要随时关注、检查卫生设施设备的使用和完备情况,要及时维护、检修或者报告。对游客损坏卫生设施设备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后果严重的,要报告带班人员,要求游客照价赔偿。(2)游客管理

对游客管理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原则性要强,要严格依法管理,做到维护国家财产、本馆利益和游客合法权益三者的有效结合。对游客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既不能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也不得简单粗暴、以牙还牙,更不得不得有暴力倾向和暴力行为。第一程序,即对于一般性的违规行为,要尽量使用礼貌用语,提示、告知游客其不妥之处,纠正其不当行为;

第二程序,即对于较严重的违规行为,但尚未造成较大影响和损失的,或者虽是一般的行为但经过第一程序仍然无效的,可以使用劝阻,制止方式,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口头批评教育;

第三程序,经过上述工作程序,仍然屡教改,不接受劝阻和教育的游客,应当终止其参观资格,要求其离开本馆。

对于严重危及文物安全参观秩序以及他人合法利益,或者已经造成较大影响和财产损失,显著违反有关法规的,紧急情况下,应当通报本馆保卫部门,会同采取留滞、控制行为,并在有效取证(包括人证、物证、影像资料)的基础上拨打110报警。

(三)游客服务

咨询服务:所有岗位工作人员都有义务就本馆展览的基本清况、服务设施设备使用情况、工作人员寻访等向游客提供耐心、细致的解答和介绍

讲解服务:讲解人员必须尽其所能向游客提供优质服务。首先要告知本次服务的内容和时间,其次应征询客人所需讲解服务的时间与方式,然后要有效判断客人的身份、职业、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等,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

未超过30分钟以上基础服务时间的、收到客人投诉的、不问缘由,一律不得享受讲解提成;收到客人投诉、而且查有实据、情节严重的,处以三次讲解提成的罚款和警告。

寄存服务:参照《免费管理办法》开展寄存工作。

要主动提醒客人是否有需要积存的行李,对于大件行李,要求游客必须积存,对于贵重物品要求游客自带。为了确保游客财物安全,积存室工作人员必须行为检点,接受必要的监督和检查。积存室严禁任何第三人进入室内,一经发现,将对市内工作人员予以严厉处罚,如果第三人为本馆工作人员,一并同等处理。

失物招领服务:设置专人管理的游客失物招领箱,供游客招领遗失物品。对于游客遗失的贵重物品,要立即通过广播的方式提示游客招领。游客在招领贵重物品时,必须由部门负责人或者带班人员在验明游客身份和遗失物品特征,并留下游客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和联系方式后予以发还,其他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发还。

工作人员发现游客遗失物品必须上缴部门,任何人不得侵占或者隐瞒不报,否则将予以严肃处理。对于保管一年以上,长期无人招领的失物,由部门上缴单位处理。

残疾人服务:免费提供残疾人轮椅以及临时帮扶服务,但不提供长时间的帮扶服务。根据《开放管理办法》,不能自理的残疾人,需要自备帮扶人员才能入内。

突发疾病:提供拨打120、临时帮扶、供应热水、临时休息场所、招呼出租车辆服务

销售服务:纪念品、书籍等,严禁欺诈消费 青少年活动室:定期活动、预约活动 影响放映服务:审查放映,定时放映 茶水、阅览服务:茶水有偿,阅览无偿 餐饮服务:有偿服务

其他无偿服务:自取饮料,热水,一次性纸杯,厕纸?

(四)展品管理

1、宣教,保卫、美工对展品安全共同承担责任。

2、开柜进行文物处理,必须得到部门负责人批准,并且有宣教、美工、保卫等工种在内的三人以上正式工在场

2、美工要主动做好展品的安全检测和防护措施,包括展品的稳定性和防干燥、霉变、虫蛀。与科技保护人员一道定期注水,置放适量的防虫、防蛀药物。

2、其他业务部门从展厅提取文物时,必须从展厅二楼安全通道进出,严禁从展厅大门进入;

3、开馆期间,禁止在展厅进行开柜拍照,摄像。

经单位同意的,在闭关后进行,当班的美工,保卫及宣教人员必须在场,并填写文物出柜事由。

4、需要进柜处理展品是,工作人员应穿戴鞋套进入

(五)设施设备管理

美工、电工、保洁、保卫人员分别负责展具、用电器材、卫生用具、其他公用设施设备的管理,包括日常检查、维护保养、检修等。发现游客对上述设施设备损坏的,要及时纠正、制止和汇报,并配合带班人员对有关游客进行赔偿处理。

(六)财务管理

1、现金,收取讲解费、导览器租用费以及赔偿等有关费用,均需出具收费票据0

第五篇:大西藏

大西藏

大西藏指的是卫、藏、西康、安多;就是现在的西藏本地(也就是青藏高原的卫藏)、青海甘肃新疆的部分南部(也就是青藏高原的北部东部)、四川云南的西部(也就是青藏高原的西部),这个称呼是一种文化地理的称呼,指的是受藏族文化影响很大、藏族经常游牧活动的地区,并不是针对地理。

具体来讲,按照藏族人的历来生活区域,包括:

划入“青海省”的地区如下:

一.现属“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地区:

1.贵德县(赤卡):包括麻巴七庄、尕让郡、曲扎、窝戎、岗擦、拉扎、下郭密等;

2.贵南县:包括鲁仓、巴、茫拉、夏木道等;

3.兴海县:包括拉德八部、夏帐六部、十二温达扎郭、龙恰上中下三部,桑当等;

4.同德县:包括玉俄、尕则、巴、戎波、赛宛江三部、藏阿柔等;

5.共和县(恰卜恰):包括吉尼朗六部、沙珠玉、上郭密、德秀、东巴、加拉等;

二.现属“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的地区:

6.乌兰县:

7.都兰县:包括察干乌苏、**香日德等;

8.天峻县:旺德秀玛、聂纳贡秀、扎察、木里、俄巴、夏郭、格尔木市;

三.现属“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地区:

9.同仁县:包括上下热贡、多哇、角让波、嘉吾、台吾日等;

10.尖扎县:包括昂拉、霍莫卡、贾加、多加、尕普、坎木拉等;

11.泽库县:霍尔、索钠、尕孜、贡秀、希萨、麦秀等;

12.河南蒙古自治县:包括阿柔、埃莫三部、措霍、卫涩、托郭、达参等:

四.现属“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地区:

13.玛沁县:包括大武六部、钠郭尔、扎古、曲哇、阿窘然洛等;

14.玛多县:包括霍曲桑、卡郭、达脱、霍郭等;

15.甘德县:包括上阿窘、果洛藏郭贡秀等;

16.达日县:包括上下旺青、贝巴等;

17.班玛县:包括昂达桑、奔玉桑、德囊桑等;

18.久治县:包括果洛康干、康萨尔、瓦色桑等;

五.现属“海北藏族自治州”的地区:

19.门源回族自治县:包括华锐嘉多和华锐森聂等;

20.祈连县:包括阿柔、木里、苏日拖勒等;

21.刚察县:上下宏仓等;

22.海晏县:措鄂达西(青海四旗);

六.现属“海东地区”:

23.民和县:包括尕玛洛、杨斗、卡得尔、蔡旦、闹巴等;

24.乐都县:包括卓仓等;

25.平安闲话:包括十四世**喇嘛的诞生地达采和夏宗、塔尔寺六部的祈家部落和玛藏拉青等;

26.互助土族自治县:包括曲桑、贡隆等;

27.化隆回族自治县(巴颜):包括旦斗、嘎哇卡周、尖扎尼、上下夏琼、八年托等;

28.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包括道帏、赛仓、吉科、尕让和第十世**之诞生地温都等;

29.湟中县:包括塔尔寺六部的大部分地区;

30.湟源县:包括东廓、日月山等地;

七.现属“西宁市”(古宗喀国之首都)

31.大通县:包括色科等地;

现划归到中国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地区如下:

一.现属“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地区:

32.夏河县:包括拉布楞寺附近的卡加六部、桑科、科才、上下阿木去乎八部、霍藏、佐尔盖五部、博拉、加毛寺、杰仓、麦秀等地;

33.碌曲县:包括秀藏十二部落、三木岔、拉姆等地;

34.玛曲县:包括欧拉、佐尔盖尼玛、乔考三部、姆西等;

35.卓尼县:包括原卓尼加布(卓尼王)的属地卓尼、曲巴、萨玛尔、阿廓尔、恰盖、宵哇、康托、藏巴哇等;

36.临潭县:包括瓦泽、叶尔巴、曲巴加科等;

37.舟曲县:包括卓尼下部和藏宁、吾达巴、洛达等;

38.迭部县:包括原卓尼加布所属扎干囊巴和、特木尕、叶巴、卡尔巴、宁俄、汪仓、多哇等地;

二.现属“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地区:

39.天祝(华锐)县:包括华锐的大部分地区;

现划归到中国四川省的西藏安多地区有:

一.现属“阿霸藏族自治州”的地区如下:

40.阿霸县:包括阿督八部、阿然六部、玛伦十二部、美吾郭四部、阿羌木六部、格德玛、贾荛、拉荛、拉多等地;

41.若尔盖县:包括若尔盖十二部、沙日、宗日、章哇、江扎、德布曲杰、兆仓、拉姆格德等地;

42.红原(尕科)县:包括华秀美哇、阿却三部、上下桑嘎、擦茹、擦隆、加贡、玛萨尔、戎日玛等地;

43.壤塘县:包括紫嘎等地;

44.金川县:(曲青宗);

45.马尔康县:包括原卓克基加布(王)和松岗加布 的属地和草登七部 等;

46.小金县:(咎拉家)(曾称攒钠、懋功);

47.理县:包括加卡扎西林等地;

48.汶川县:

49.黑水县:萨多、萨麦;

50.松潘县:(松 曲宗)包括毛尔盖、夏尔科、赤江三部等地;

51.茂汶羌族自治县:

除上述所划归的五十二个县外,还有很多没有划归到上属范围之内的地区。比如:西藏的部分地方被划到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有些则划归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还有将西藏东南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被划归到甘肃省的武都和文县。另外,安多的部分地区划归到四川省的平武县和北川县、宝兴县等。除此之外,康区的许多地方也被划归到了中国四川省云南省的其他县内。与新疆有关的是阿里地区的部分分界。

某些藏族独立分子宣传大西藏,以一种文化区域来表述一种地理概念。如果按大西藏的方法来区分,那么中国三分之一的国土都没有了,所以中国政府不能同意藏族分裂势力的大西藏划分法。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3/271469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