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惩恶勿善——《西顿动物故事集2》读后感
惩恶勿善——《西顿动物故事集2》读后感
西顿动物故事集系列丛书作者是加拿大的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画家和博物学家。他一生都热爱大自然,热爱野生动物,呼吁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他笔下的动物形象生动有趣,而且无不充满了生命的尊严。一个多世纪以来,西顿的作品一直是世界动物小说中的经典,所以人们称他为“动物小说之父”。我手中的这本是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由日本著名儿童文学家前川康南改编,因为他在儿童文学创作上的巨大成就,在1991年获日本政府紫绶褒章。书中插图由清水胜绘制,他是日本著名儿童绘画大师,出版过很多深受孩子们欢迎的插画作品。翻译岳远坤是我国第十八届民间文艺翻译奖获得者。
《西顿动物故事集2》中有灰熊华普和小浣熊维阿切的大冒险两篇。我就来说一说灰熊华普的故事留给我的一个感受:惩恶勿善。文章写的是一只名叫华普的小熊,在成长的一生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以及他战胜这些困难的过程。华普在幼儿时就亲眼看见了亲人在猎人的枪下死忙的痛苦,在没有亲人的照料下不得不独自生活在这个充满艰辛的世界里。在本来还应该和妈妈撒娇、同兄弟们玩耍的年纪里,可怜的华普就已经开始独立觅食,自己寻找休息的地方了。他在一次又一次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成熟起来,终于成为了密兹谷地的霸主。
华普喜欢宁静的生活,几次选择或者被迫的离开栖息地而重新寻找生存地方。在历经种种生死考验关头,从没有主动攻击过人类,可是人类却总是不停地闯进华普的生活,枪口时时瞄准了善良的它;捕猎器也总是张开大口,用“利齿”迎接华普的到来。在华普的一生中,他勇敢地撕咬威胁它生命的对手,直至咬死令他失去亲人的拿着猎枪的坏人,面对数不清的危险,从来不曾胆怯,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难
关,惩恶勿善,勇敢地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看完这本书,我心里充满了战胜一切邪恶的力量,面对困难,我们要知难而进,遇到恶人,惩恶勿善,要不惜一切力量除掉他,甚至消灭他的生命。农夫与蛇的故事也故事我们这个道理,面对坏人,不能有妇人之仁,除恶扬善才是正道。
第二篇:西顿动物故事集读后感
西顿动物故事集读后感
看了《西顿动物故事集》才对动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动物之间也存在着竞争,斗争,动物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感也是很让人震撼的。
《西顿动物故事集》包含两个故事:山峰的大王克拉格,猎人和狗。
山峰的大王克拉格讲述的是大角羊嘟嘟角成长为山峰大王的历程。它从一出生就被猎人斯考特爷爷盯上了想要活捉它可是没有捉到,但是斯考特暗自发誓总有一天一定要捉住这个大角羊。嘟嘟角和妈妈幸运的躲过了黄鼠狼的袭击,加入了自己的同类之中,但是同类却不怎么愿意接受他们,受尽了欺负,还是嘟嘟角的妈妈很勇敢,她用她的角打败了冲过来的那只大角羊,羊群里的其他羊也不再敢欺负他们了,他们成为了羊群的一员,只可惜嘟嘟角的妈妈最后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丢失了生命。看到这里也让人很感慨。动物的世界也和我们人类世界一样存在着弱肉强食和激烈的竞争,动物的妈妈们也可以为了子女的安全牺牲自己的生命,母爱是多么的让人敬佩啊!
嘟嘟角长大后成为了领头羊,被人称为山峰大王克拉格。猎人斯考特没有放弃对克拉格的追捕,最后联合一个姓李的猎手,用了十五年的时间,终于击毙了克拉格。看到这里真是有点憎恨人类的残忍,为了达到自己的一点点私利,不惜任何的代价。活熊取胆,杀猫狗吃肉,想起一句广告词“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最后斯考特的房子也在一次雪崩中摧毁了,变成了废墟,克拉格的头却完好无损的留在那里,看到这里心里的感觉非常复杂,说不出来的滋味。
猎人与狗的故事,捕熊高手杰夫爷爷和他的狗汉克是一对非常重要的伙伴,他们一起打猎,无论遇到什么危险,总能相互信任、互相帮助。有一天,杰夫爷爷给自己准备的熏肉不见了一块,过几天又少了一块,杰夫爷爷用印第安人的办法,梦中看到的他的狗偷了她的熏肉。杰夫爷爷非常气愤想要处死狗汉克,可是却下不了手,把狗送给了一个农场主,在一次沉船事故中,汉克为了救农场主死了,杰夫爷爷来到汉克的坟墓前,泣不成声,曾经的亲密伙伴……
这本西顿动物集是我和女儿接触的第一本关于动物的书,书的纸张很好,字体很大,有黑色和彩色图片相互穿插着,女儿很喜欢看,讲了一遍第二天晚上还要讲,她好像也理解了一些意思了。总之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感谢绘悦季和河北少儿出版社提供这么好的书,谢谢!
第三篇:西顿动物故事读后感
西顿动物故事读后感
(一)文/徐文盼
今年寒假期间,我在家里读了《西顿动物故事》这本书。其中有一个故事说一只狼在小溪边饮水,猎人轻而易举的把狼杀了。然后,发现那是一只母狼,它的孩子就在附近。两个星期后,他看到一只狼从洞里出来,举枪把它杀了,他找到了洞穴看到狼崽时,他很惊讶。
通常情况下,一个狼窝只有五六只狼崽,而这窝有十一只,更奇怪的是狼崽大小不同,这肯定是两个家庭组成的,却只有一个母亲。
猎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其中的几只是两星期前杀的母狼的孩子。当另一只母狼经过洞穴的时觉得它们很可怜,便把它们带回家。猎人离开时,他还不知道还有一只最大的幼狼,它被猎人的行为吓坏了。它漫无目的的走着,突然,草丛中出现了一只母狼,母狼把幼狼当做猎物,不过,母狼闻了闻,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把它收养了。
就这样母狼教了它很多知识,有一天母狼为了保护它还是牺牲了。我觉得我们人类太残忍了,人类和动物就应该是好朋友,大家在同一个地球生活的,那才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幸福。
西顿动物故事读后感
(二)众意路小学**班 陈涵可
在所有类型小说里,我最爱看的就是动物小说了。这不,我又有了一本——《西顿动物故事》。
《西顿动物故事》是一本以小说形式写成的动物传记,有血有肉,感情丰富,震撼人心,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本真正的动物小说”.这本书的作者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被誉为“动物小说之父”.西顿是一位传奇人物,除了作家,他还有野生动物画家、博物学家、探险家、环境保护主义者、美国童子军的创始人之一等多种身份。
在西顿的笔下,既有真实精彩的故事,又包含着大量实地观察记录和发人深省的思考。动物的高贵情感总是打动哪怕最冷酷的人的心灵。在西顿的文字世界里,动物有着人的智慧、高尚的情感和丰富的生活。
第四篇:《西顿动物故事集》测试题
《西顿动物故事集》练习题
1.西顿是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尽管他的许多传记作家都把他描写成这样一个人:在一意追求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时表现得虚荣、固执而又自私,然而这些传记作家也一致同意:他也能够做到豁达大度。那么,你在读了这本书以后,你感觉西顿是个怎样的人?
2.西顿所描述的故事都是真实的。你肯定看过沈石溪的的动物小说,你感觉他们两位作家的小说有一些什么区别?请详细描述你对这两位作家小说的不同感受。然后阐述,你更喜欢哪一位作家?为什么?
3.文章中优秀的词句很有思想的段落很多,但是你在书中留下的痕迹不多。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让你重新看这本书,你会关注一些什么地方?
4.这本书里面介绍了足智多谋的狼王——洛波;乌群中最聪明,最强壮,最勇敢的乌鸦——“银斑”;“母亲英雄”——白尾兔毛丽„„书中还讲了作者的一生。这本书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故事?请简要的概括一下这个故事,并说说感动你的地方。
5.《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中的宾戈(有的译本称为宾狗)是一只牧羊犬,西顿对他很好,小宾戈长大了,和主人一起打猎,可西顿不小心掉入了陷阱,从此不再打猎了。你知道西顿从此不打猎的缘由吗?你是如何认为的?西顿对宾戈很好,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就是一种人对宠物的情感还是已经超越了人对宠物的情感?你是在怎么体会到的?
6.当你最后合上《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的时候,你觉得看这本书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如果邀请你向四年级的同学推荐这本书,你准备怎么介绍呢?
1.这本书里你觉得最有趣的是哪个章节?
2.你觉得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是哪个故事?把最让你心动的场景描述出来。
3.阅读之后,你觉得你对动物的了解是不是增多了?这些野生动物中,让你最觉得神秘的地方在哪里?
4.根据你所观察到的动物的不同表现,试比较野生动物、动物园里的动物以及家里圈养的动物有何不同?
5.学会像山一样思考,你觉得人类与动物之间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比较合适?
第五篇:西顿动物故事全集
《西顿动物故事全集》读后感
“人类常以开发文明为借口,破坏美丽的大自然,甚至肆意杀害野生动物;而我始终想赋予它们安宁、平静的生活,使人类停止虐待野生动物是我最大的愿望。”说这话的是举世闻名的“动物文学之父”------厄尼斯特·汤·西顿。西顿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大平原上旅行,观察各种野生动物的生态,或作素描,或作观察记录,再依据搜集来的各种资料,写了很多动物故事。西顿的动物故事,深刻地描绘了生活在大自然的各种动物的动态,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令人读后爱不释手。
我最喜欢《西顿动物故事全集》中的《春田村的狐狸》一文。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春田村外住着狐狸一家六口。为了养活幼崽,狐狸爸妈常到村里偷母鸡,让村民防不胜防。最后,鲁达的叔叔忍无可忍,打死了狐狸爸爸和三只小狐狸,还把最小的狐狸带回家,用铁链绑起来,引母狐狸出来。可母狐狸总能在深夜越过重重障碍,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小狐狸身边,给它喂奶,有时带来咬死的母鸡。它还拼命咬啮铁链,想让孩子恢复自由。上天让小狐狸占尽了母狐狸全部的爱。最后,母狐狸见无论用什么办法,都不可能使孩子逃离铁链的束缚,便毒杀了孩子,自己从此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自由,毋宁死”,这是野生动物生活的信条。母狐狸不愿孩子在羞辱、悲惨的俘虏生活中苟且偷生,忍住千刀万剐般的疼痛,让小狐狸选择了死,从痛苦的折磨中解脱出来,多么不可思议而又多么伟大的母爱!对人类来说,母狐狸是一个不可饶怒的偷鸡贼,可是它所流露出来的母爱,却使人由衷地佩服。母爱是一种多么神圣的情感!
读着这篇文章,我不时想起我的妈妈。为了我,妈妈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为我忙这,为我忙那,可我总是令她操心,永远都不懂事。妈妈给我的是无私的母爱,可我又能回报她什么?孟郊的《游子 1
吟》中说得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如果我们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做人,拿什么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呢?
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则报道: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孩子,不惜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倒下来的重物。当那个在母亲怀里熟睡的孩子被救出时,所有在场的人都落泪了。他们都不相信这位弱小的母亲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她弓着背,为怀里的孩子撑起了宝贵的生存空间。那是爱的力量啊!还有什么爱能够和这样的爱相比呢?
人间的母爱值得歌颂,动物界的母爱也值得尊重。对于人们射杀、围剿狐狸的行为,作者西顿借文中孩子鲁达的言行想法表达了自己对野生动物的同情以及对人们猎杀动物的不满与无奈。
翻开《西顿动物故事全集》,犹如走进神秘的原始森林,我领略到了“狼王罗伯”的雄姿,“草原上的兔英雄”的机敏、“名犬宾果”的忠心„„阅读了《西顿动物故事全集》,我的心灵仿佛受到了一场场洗礼: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责任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