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知道数学中考考什么
专题一:规律探究题:主要针对选择、填空最后两题
专题2:针对河北中考19题:实数的计算、整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专题3:针对针对河北中考20题: 画图与计算、圆的证明与计算、特殊四边形的有关证明或计算、三角函数应用题.专题4:针对河北中考21题:统计应用题、概率应用题、统计与概率的综合题.专题5:针对河北中考22题:一次与反比例函数的数形结合、二次函数的数形结合、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
专题6:猜想与证明题 ,以三角形和四边形为背景,可以通过平移、旋转、轴对称进行变化,一般情况下3问。第三问一般情况直接写出。总的条件下考察全等,或全等加相似,如有倍分关系一般情况要用相似。
专题7:综合应用题以商品交换为背景,将函数与方程柔为一体,一般情况要考查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专题
8、探索发现应用题
探索发现题将从一下类型中选出
1、以三角形和四边形变换为主体的面积探索
2、以最短路线为主体的比较大小的探索
3、以多边形变换为主体的角度探索
4、以圆的变换为主体的计算方法的探索
专题9:动点应用题
动点的运动场所将从一下选出:
1、在直角三角形的边上运动
2、在梯形的边上运动
3、在坐标轴或直线上运动
4、在抛物线上运动
问题将从以下12个问题中选出
(1)求某条线段的长度
(2)求某个三角形的面积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
(3)求两个图形重叠部分或动点所带的射线扫某个图形部分的面积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面积的最大值
(4)t取何值时两直线平行
(5)t取何值时两直线垂直?
(6)t取何值时某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
(7)t取何值时某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8)t取何值时某四边形为特殊四边形?
(9)t取何值时两个三角形全等或相似
(10)当动点所带的射线把某个中心对称图形的面积二等分时求t.(11)点在运动的过程中,某个图形的面积或角度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这个面积或角的度数,若变化,说明怎样变?
(12)当抛物线等分某些特殊点的数量时求t的取值范围
第二篇:中考数学复习
中考数学复习必知的复习技巧有哪些
新初三学生已经开学一个月的时间了,学生开始面临中考的压力,在所有学科中,很多学生最担心的就是数学成绩的提高,不少学生早早的开始了中考数学的复习。但如何让中考数学复习能够有效果呢?复习可以通过掌握以下几个关键,来提升自己的成绩。
一、模拟训练关键是选好模拟试题,要按照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要求,结合中考数学试卷的结构特点和命题趋势,选择真正具有模拟性的模拟试题。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都要符合中考要求。
二、模拟测试后,要及时对答案,趁热打铁,有利于及时查漏补缺,复习效果明显提高。同事要对自己做的卷子评分,严格按照中考评分要求,以便掌握自身的复习水平。
三、留给自己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
四、适当的“解放”,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调节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关注的心态和信心调整,此时此刻学生的信心的作用变为了最大。
第三篇:中考数学复习教学计划
中考数学复习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中考数学复习教学计划,希望能帮助到你!
中考数学复习教学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数学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数学教研提倡严谨、科学、务实。
二、基本情况分析
上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为86分,M值=。总体来看,成绩小有进步。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前面的教学中,面对农村的孩子,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辅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您现在阅览的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部分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工作计划《数学教学计划》。“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的重点。
三、本期总体教学目的要求
(1)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思想观念,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提倡主动,以实现向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3)促进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交融。重视实践经验在书本知识学习的作用,既要重视教学的结论,又要重视教学的过程和教学中的主体的体验过程。
主动理性学习洋思教学经验,打造高效课堂。
中考数学复习教学计划篇二
学习目标:
一、计划宗旨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全面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力争中考取得好成绩,特制定本计划如下
二、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在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等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学习习惯上,学我认为课前预习易使学生囿于教材框定的范围和思考方法,不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思考,敢于大胆思考,课堂上就把时间有在思考问题上,而不应该用在当“打字员”上,本学期要思考如何克服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弊端,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学生对思考规律的小结,及时复习、总结上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课堂上专心致至的听讲,想在老师和同学的前面,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表扬和鼓励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需要加强训练与培养。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七章,第九章角, 第十章平行线第十一章 图形与坐标, 第十二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三章 走进概率,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 第十五章平面图形的认识.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
四、具体落实措施:
1、根据昌乐县实验中学”五环高校课堂”实验要求,依据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改要求,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分为以下五个环节: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应用知识训练——小组合作讨论——典型问题展示总结——检测反馈、归纳总结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五、教学进度
第四篇:202_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
202_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选择题、填空题
(一)一、选择题
1.202_年广东省国税系统完成税收收入人民币3.45065×1011元,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也就是收入了()A.345.065亿元B.3450.65亿元C.34506.5亿元D.345065亿元
2.在三个数0.5、、∣- ∣中,最大的数是()
A.0.5B.C.∣- ∣D.不能确定
3.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A.B.C.D.
4.袋中有同样大小的4个小球,其中3个红色,1个白色.从袋中任意地同时摸出两个球,这两个球颜色相同的概率是()
A.B.C.D.
5.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
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6. 的值是()
A.B.C.D.2
7.202_年5月10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活动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汕头举行,整个火炬传递
路线全长约40820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火炬传递路程是()
中考数学专题一(第1页,共2页)
A. 米B. 米C. 米D. 米
8.下列式子中是完全平方式的是
A.B.C.D.
9.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10.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气象台对五月某一天最高温度的预报,当天预报最高温度数据的 中位数是()
城市
北京
上海
杭州
苏州
武汉
重庆
广州
汕头
珠海
深圳
最高温度
A.28B.28.5C.29D.29.5
11.4的算术平方根是()
A.±2B.2C.D.12.计算 结果是()
A.B.C.D.13.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主(正)视图是()
14.《广东省202_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草案)》显示,港珠澳大桥工程估算总投资726亿元,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B.元C.元D.元
1.-3的相反数是()
A.3B.C.-3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
C.D.
3.如图,已知∠1=70°,如果CD∥BE,那么∠B的度数为()
A.70°B.100°C.110°D.120°
4.某学习小组7位同学,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捐款金额分别为5元、6元、6元、7元、8元、9元、10元,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分别为()
A.6,6B.7,6C.7,8D.6,8
5.左下图为主视方向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
6.-2的倒数是()
A.2B.-2C.D.
7.据中新社北京202_年12月8日电,202_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46 400 000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中考数学专题二(第1页,共2页)
A.5.464×107吨B.5.464×108吨C.5.464×109吨D.5.464×1010吨
B.
D.
C.
8.将左下图中的箭头缩小到原来的,得到的图形是()
9.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5个红球3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A.B.C.D.
10.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为()
A.120ºB.135ºC.140ºD.144º
11.—5的相反数是()
A.5B.—5C.D.12.地球半径约为6 400 00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64×107B.6.4×106C.64×105D.640×104
13.数据8、8、6、5、6、1、6的众数是()
A.1B.5C.6D.8
14.如左图所示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B.C.D
题14图
15.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5B.6C.11D.16
对折,接着将对折后的纸片沿虚线剪下一个小圆和一个小三角形,然后将纸片打开是下列图中的哪一个()
第五篇:中考数学复习方案
202_中考数学专项训练
本套试题专门针对河北中考第19—26题编写,本书共五大部分,其中19—22题、第23题、第24题、第25题、第26题各自为一部分。
本书题目新、优,集资料性与实用性与一身。
试题五大特点
一、资料性
囊括最新3年中考真题,精选最近3年经典模拟,知识覆盖全面,题型覆盖全面。
二、权威性
中考真题原味呈现,一线老师心血结晶,中考专家严格审订。
三、科学性
分类编排科学,选题导向科学,训练设计科学。
四、备有提升题目,量够
共计57课时,在给出全体学生都要完成的题目的同时,给有余力的同学以拔高的机会。
五、以训练为主线,以考点为核心,以兴趣为原点,提升学生学习空间。
目录
第一部分 知识与技能(河北19—22题)第01课时 程序性解答题
第02课时 三角函数之基本题型 第03课时 三角函数之综合应用 第04课时 网格专题
第05课时 圆一 第06课时 圆二
第07课时 统计与概率
第08课时 一次函数图象信息 第09课时 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 第10课时 反比例函数
第11课时 二次函数图象性质 第12课时 找规律
第13课时 妙用特殊值法与特殊位置法 第二部分 操作与探究(河北第23题)第01课时 旋转一 第02课时 旋转二 第03课时 图形的平移 第04课时 轴对称 第05课时 作图专题 第06课时 折叠对称 第07课时 相似探究 第08课时 拼图
第09课时 方案设计类 第10课时 阅读理解一 第11课时 阅读理解二 第12课时 新定义类
第三部分 猜想、判断与证明 第01课时 旋转一 第02课时 旋转二
第03课时 直角三角形专题 第04课时 角平分线类 第05课时 旋转相似类
第06课时 多边形的形状判定类 第07课时 见中点“9”变“8”类 第08课时 见中点(或等分点)作平行 第09课时平移与折叠类第 第10课时 与正方形有关的证明 第11课时 与正方形有关的证明二
第四部分 函数综合应用(河北26题)第01课时 方程与不等式的综合应用 第02课时 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应用第03课时 一次函数表图信息一 第04课时 一次函数表图信息二 第05课时 二次函数之面积类 第06课时 函数图象信息三 第07课时 二次函数经济类之一 第08课时 二次函数经济类之二 第五部分 动点(河北25题)第01课时 简单动点
第02课时 动点加动线
(一)第03课时 动点加动线
(二)第04课时 动线三
第05课时 运动中的相似 第06课时平移图形 第07课时 动点与折叠 第08课时 运动与变换 第09课时 动变图形 第10课时 动点问题
第11课时 运动速度根据函数图象确定 第12课时 抛物线上的动点 第13课时动态圆的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