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站在新起点,我该怎么办(海运)

站在新起点,我该怎么办(海运)



第一篇:站在新起点,我该怎么办(海运)

演讲的题目是:站在新起点,我该怎么办?

中海油运站在新的起点,新在哪里?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国家又提出了石油战略储备计划,202_年原油进口量要超过1亿吨。

二、在公司领导和职工们的不懈努力下,去年赢利了7.58亿,今年目标定到9亿,比成立时足足增加了3倍,成绩令人瞩目!

中海油运将要实现跨跃式的发展,作为一名青年员工,我该怎么办?

我认为,首先应从身边做起,把本职工作做好,把领导交给的任务完成好。记得李绍德书记为我们推荐过一本书,名叫〈把信送给加西亚〉。讲的是美西战争时,美国总统要联合古巴游击队的首领加西亚。他叫来一名军官,请他给加西亚捎一封信。军官什么都没问,带着信,通过层层封锁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美国战胜西班牙赢得契机。从书中,让我明白了忠于职守,用于创新,勤于思索的道理。我们虽然不是军人,但商场如战场,企业的生死存亡与我们息息相关。世界级油轮船队的宏伟目标,就在我们一点一滴的日常工作中萌动,成长!

其次,在竞争中努力学习,从实践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并形成一个富有战斗力的知识型团队。

作为法律科的一员,掌握中国海商法,处理国内官司似乎已够了,但要让中海油运走向世界,我还需要学习很多东西。特别是有关国际航运、国际租约方面等知识,我还要学很多很多......在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狮子每

第二篇:站在新起点,我该怎么办(海运)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站在新起点,我该怎么办? 中海油运站在新的起点,新在哪里?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国家又提出了石油战略储备计划,~年原油进口量要超过1亿吨。

二、在公司领导和职工们的不懈努力下,去年赢利了7.58亿,今年目标定到9亿,比成立时足足增加了3倍,成绩令人瞩目!

三、中海集团领导审时度势,李克麟总裁于今年7月提出建设世界级油轮船队的宏伟目标,预计到~年中海油运的船舶总载重吨位将达450万吨,到202_年,更将达到850万吨,进入世界前6位。公司即将建造的2条VLCC,和将要购进的二条VLCC,为我们展现了光辉的发展远景和蓝图,我们信心倍增。我们相信:中海油运必将在市场中发展壮大,中海油轮的五星红旗必将在五洲四洋高高飘扬。中海油运将要实现跨跃式的发展,作为一名青年员工,我该怎么办? 我认为,首先应从身边做起,把本职工作做好,把领导交给的任务完成好。记得李绍德书记为我们推荐过一本书,名叫〈把信送给加西亚〉。讲的是美西战争时,美国总统要联合古巴游击队的首领加西亚。他叫来一名军官,请他给加西亚捎一封信。军官什么都没问,带着信,通过层层封锁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美国战胜西班牙赢得契机。从书中,让我明白了忠于职守,用于创新,勤于思索的道理。我们虽然不是军人,但商场如战场,企业的生死存亡与我们息息相关。世界级油轮船队的宏伟目标,就在我们一点一滴的日常工作中萌动,成长!其次,在竞争中努力学习,从实践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并形成一个富有战斗力的知识型团队。作为法律科的一员,掌握中国海商法,处理国内官司似乎已够了,但要让中海油运走向世界,我还需要学习很多东西。特别是有关国际航运、国际租约方面等知识,我还要学很多很多......在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狮子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如何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而羚羊想的就是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快。我每天都在问自己,怎么办才能追得上中海油运前进的步伐;怎么办才能做世界级油轮船队的优秀雇员!

第三篇:站在新起点,我该怎么办(海运)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站在新起点,我该怎么办?中海油运站在新的起点,新在哪里?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国家又提出了石油战略储备计划,202_年原油进口量要超过1亿吨。

二、在公司领导和职工们的不懈努力下,去年赢利了7.58亿,今年目标定到9亿,比成立时足足增加

了3倍,成绩令人瞩目!

三、中海集团领导审时度势,李克麟总裁于今年7月提出建设世界级油轮船队的宏伟目标,预计到202_年中海油运的船舶总载重吨位将达450万吨,到202_年,更将达到850万吨,进入世界前6位。公司即将建造的2条VLCC,和将要购进的二条VLCC,为我们展现了光辉的发展远景和蓝图,我们信心倍增。我们相信:中海油运必将在市场中发展壮大,中海油轮的五星红旗必将在五洲四洋高高飘扬。中海油运将要实现跨跃式的发展,作为一名青年员工,我该怎么办?我认为,首先应从身边做起,把本职工作做好,把领导交给的任务完成好。记得李绍德书记为我们推荐过一本书,名叫〈把信送给加西亚〉。讲的是美西战争时,美国总统要联合古巴游击队的首领加西亚。他叫来一名军官,请他给加西亚捎一封信。军官什么都没问,带着信,通过层层封锁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美国战胜西班牙赢得契机。从书中,让我明白了忠于职守,用于创新,勤于思索的道理。我们虽然不是军人,但商场如战场,企业的生死存亡与我们息息相关。世界级油轮船队的宏伟目标,就在我们一点一滴的日常工作中萌动,成长!其次,在竞争中努力学习,从实践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并形成一个富有战斗力的知识型团队。作为法律科的一员,掌握中国海商法,处理国内官司似乎已够了,但要让中海油运走向世界,我还需要学习很多东西。特别是有关国际航运、国际租约方面等知识,我还要学很多很多......在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狮子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如何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而羚羊想的就是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快。我每天都在问自己,怎么办才能追得上中海油运前进的步伐;怎么办才能做世界级油轮船队的优秀雇员![1]

在百度搜索:站在新起点,我该怎么办(海运)

第四篇:站在新起点

站在新起点

——在吉林大学合校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展涛(202_年06月1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尊敬的各位校董、各位校友,尊敬的各位师长前辈,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今天是我们共同的节日。

十年前的今天,作为国家在新世纪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重大战略的一部分,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和长春邮电学院合并,新的吉林大学在这里组建成立。四年之后,原解放军军需大学转隶加入新吉大,六校合一,新世纪新吉大的格局从此形成。

历史选择了我们,国家战略选择了我们,机缘选择了我们。在祖国的大东北这片广袤神奇的土地上,在这片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建设遍撒激情热血的红色沃土上,组建布局一所具有相当发展规模、齐备学科体系、雄厚学术实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共和国21世纪高等教育的崛起,为东北的重新振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担当重任。这就是新吉大从她组建成立的第一天起所担承的使命,也是每一名新吉大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十年负重前行,十年励志图强,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新吉大已经充满自信地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新吉大走过不平凡的十年,我们有收获的喜悦,也有经历困难和挫折时的艰辛。但一路走来,我们的脚步坚定而自信。这是因为,伴随我们左右的总有无数关注和期待的目光,激励我们前行的总有坚强的支持和真诚帮助。这目光、这期待、这支持就来自于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校友、各位朋友。今天,你们又亲临我们十周年庆典,与吉大师生共同分享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特别周其凤老校长专程从北京赶来,让我们感到温暖,感到振奋。我谨代表全体吉大师生向你们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新吉大十年,是在磨合中凝练共识,在融合中凝聚力量的十年。

合并之前的六所学校拥有着各自不同的辉煌历史,不同的学科特色,甚至不同的文化风格。我们似乎有着许多的“不同”,我们能否凝聚起这数万颗心的力量?当我们走到一起,当我们成为一家人,当我们凝视学校历史上那一个个伟大的名字,我们却发现,其实我们身上背负着同样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心中印刻着同样的理想与追求,我们的血脉中传承着同样的精神与品格。

为了迎接一个新中国的诞生,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培养大批优秀的人才,我们党在东北亲手创建了第一所综合型大学——吉林大学;为支撑新中华民族汽车工业的崛起,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在这里与“中国一汽”相伴而生;为了民族的独立与存亡,白求恩卫生学校创建于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为了年轻的共和国地质资源的勘探开发,新中国第一所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在这里创建;还有为新中国邮电通信事业的奠基和发展而创建的长春邮电学院,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国防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解放军兽医大学。为了民族的独立与复兴,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这是所有吉大人“与生俱有”的共同使命,是所有吉大人“天然”的精神与品格!

胸怀天下,担当重任!正是这样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让新吉大人为学校的发展甘愿牺牲个人的利益,甘愿做出默默的奉献。也正是这种顾全大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才使得新吉大有了今天这样数万颗心凝聚在一起的坚强力量!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向为学校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书记、老校长,向各位老领导、各位师长前辈表达我们深深的敬意和最美好的祝福!

新吉大十年,是在改革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十年。

如何管理好这样一所规模宏大、学科综合、校园分散的新合并高校;如何探索一种适合吉林大学特点的发展模式,使新吉大组建合并的理论优势和潜在优势成为现实的优势、发展的优势?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任务,一个全新的挑战。新吉大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勇敢迎接挑战,锐意改革创新,在合并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与探索中走在前列。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步到位实现实质性融合,率先颁布大学章程,组合构建“八大学部”,积极推进学术民主,不断“提速”管理服务。经过十年的探索,特别是经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今天的吉林大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框架。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和学者为中心。吉林大学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这样的特点要求我们更要特别关注每个人,关注每一名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发展,呵护和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激情和创新精神,广纳海内外杰出人才,吉林大学将努力成为一所最关注每个人成长发展的大学。

坚持管理重心下移、分类指导。吉林大学是全国学科最为齐全的大学,学科综合和校园分散的特点,要求我们的管理工作重心必须向学院下移,学术决策重心必须向学院和学部下移,充分尊重不同学部乃至不同学院的学科差异,这样的制度和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坚持民主管理和学术民主。大学民主管理的核心是学者和学生的参与,这不仅是吉林大学,也是今天中国所有大学面临的共同课题。通过调整和组建学校-学部-学院三级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通过加强和完善三个委员会的职责权限,具有吉林大学特色的“学术决策与行政管理既相对分离又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和加强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展。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新吉大的人文、社科、理学、工学、医学、地学、农学和信息八大学部构成了学校发展的有机学科整体,每个学科版块都有着完整的学科体系,每个学科版块都有着各自的优势特色,不同学科版块之间又有着密切的依存与关联。这就是新吉大的学科优势和特色所在。在注重保持优势,培育重点的同时,又注重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将使我们的发展潜能不断显现。

十年融合-改革-发展,十年锐意创新、不懈努力,使得新吉大有了一个坚实的发展基础,学术实力明显提升,使得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与信心。这些成绩之中凝结着全体吉大师生员工和几代吉大人的心血与汗水、情感与奉献,也记录着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的执着与坚强。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大家表达真诚的敬意!

新吉大十年,是在参与吉林发展和东北振兴,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不断发展的十年。

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变革的时代。教育优先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这些重大国家战略和宏伟目标为吉林大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空间。新吉大十年,在过去学校几十年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服务吉林发展——长春和吉林的改革发展,特别是东北振兴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国家战略,为吉林大学服务吉林提供了难得机遇;

参与部委共建——教育部与国土资源部共建地学部,进入教育部与农业部共建高校行列,与国家人口计生委全面合作成立中国人口老龄化研究中心,与中残联全面合作成立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与部委行业合作不断深入;

推进校企合作、校研合作、校校合作——今天在座的企业界朋友和大学科研机构的朋友不仅是我们的嘉宾,他们还都是我们真诚而紧密的合作伙伴;

拓展国际合作——保持在东北亚合作的独特优势,拓展在欧美等地区的高层次合作,留学生队伍不断扩大,为学生和学者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创造更好的条件,作为国家汉办“东北基地”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国家战略;

构建校友合作平台、校董合作平台和社会捐资平台——成立吉林大学教育基金会、校友会和校董会,在学校发展中我们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校友帮助和社会资源。

我们在开放发展中开阔视野,把握机遇,我们在开放发展中担当重任。在抗击SARS的战役中,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在为灾区同胞募捐的活动中,在西南旱区找水的行列里,在长春、吉林和遍布全国乃至走向世界的志愿者队伍中,都有我们吉大人的身影和贡献。

我们在开放发展中也得到越来越多校友与合作伙伴的支持,我们真正体会到吉大发展空间无限、资源无限、潜力无限!

吉林大学坐落于长春这座美丽宜人的城市,成长于吉林这片生机盎然的沃土,数十年在吉林人民的关怀呵护下发展进步。服务和贡献于长春的发展和吉林的振兴是我们吉大人的感情所系,使命所在!在长春,在吉林建设一所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大学,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梦想。如果说,新吉大第一个十年是在融合中积聚力量的十年,在探索中奠定基础的十年,那么新吉大的第二个十年,将是合校优势充分显现的十年,将是跨越发展的十年,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尽管未来的发展中还会有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尽管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的差距和不足,尽管我们仍将负重前行,但我们坚信,“人比山高,脚比路长”,在各位领导和朋友的支持下,我们定会梦想成真,我们定将再次崛起在祖国的北疆!

第五篇:站在新起点

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

辽宁省“十一五”规划解读会议在沈阳召开

为帮助政府有关部门、经济社会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科技界、企业界深刻理解和领会‚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等主要内容,辽宁省发展改革委于202_年5月24至25日在沈阳隆重召开了辽宁省‚十一五‛规划解读会议。

会议由辽宁省发展改革委主办,辽宁省信息中心承办,会议得到了省政协、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的大力支持。省政府领导非常重视这次规划解读会议,常务副省长许卫国亲自到会看望了前来参加会议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司长杨伟民和有关专家学者代表。同时,为使解读会取得良好成效,在4月25日专门举办了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内外几十家新闻媒体参加,由省委政研室主任徐炳道、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焕鑫、省信息中心主任贺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解读会议作了简要介绍。

为全面深入地解读规划的精神实质,大会邀请了许多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其中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司长杨伟民、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主任侯永 1

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国运、胡建阳、刘焕鑫以及财政厅、交通厅、农委、经委、信息产业厅、外经贸厅、科技厅和中小企业厅等委办厅局的主要领导及专家学者。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建安受省政府领导委托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他在讲话中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各位特邀嘉宾和与会全体同志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指出,《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省委、省政府精心组织、正确领导,各市、省直各部门通力配合、深入研究,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建言献策的结果。‚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会议由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焕鑫和省信息中心主任贺伟分别主持。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司长杨伟民首先发言。他在发言中指出,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首先要使社会各界了解规划、认识规划,这样才能动员社会各界更好地实施规划。因此,辽宁省发展改革委举办这次解读会恰逢其时、十分必要。会议期间,与会领导和专家对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业经济、信息产业、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能源建设、城市建设、科技发展、服务业发展、财政税收政策、交通设施建设等热点领域的规划和产业政策进行权威、细致的解读,特别是对‚十

一五‛开局之年我省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存在的良好发展机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讨。会议代表的发言始终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贯穿着会议的主题‚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解读‘十一五’、再塑新辽宁‛。

省内的知名专家学者、重点企业负责人、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发展改革委的有关负责同志到会听取了规划解读,并参与了交流活动。国内、省内的几十家新闻媒体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并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和网络等传播媒介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宣传报道。

此次会议对我省‚十一五‛规划全面深刻的解读宣传,将有力地推动‚十一五‛规划在全省各条战线上的实施和落实。帮助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对‚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新判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新特点,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举措,引导社会进步的新思路。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我省发展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和阶段性特征,有效回避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工商企业通过此次会议搭建的政企交流平台获取了大量信息,有利于进一步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实现新的跨越。

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将更好地宣传解读描绘我省今后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反映全省人民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构建和谐辽宁的共同愿望。进一步统一思

想,提高对规划《纲要》的理解和认识,指导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具体实践,推动规划更加有效地实施,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加快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

这次规划解读会议得到省发展改革委党组的高度重视。党组主要领导多次听取会议准备情况汇报,并对会议的组织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和部署。党组其他领导带头参加会议,解读分管领域的发展战略,并从很多方面对会议的组织筹备给予积极的支持。委主管主任直接组织谋划会议的各项工作,认真推敲会议文件,多方邀请有关领导,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在主持会议的同时,还对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讲解阐述。发展规划处会同省信息中心为会议的召开做了大量细致的组织协调工作,并得到了委内相关处室的积极支持配合,使这次全省‚十一五‛规划解读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