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八办及西安事变旧址导游词

八办及西安事变旧址导游词



第一篇:八办及西安事变旧址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荣幸能够为大家服务。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八办及西安事变旧址。各位游客,昨天我们游览了华清池,五间厅是西安事变的发生地。那么今天我们要参观的西安事变旧址呢,特指西安止园、新城黄楼、张学良公馆、高桂滋公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逼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由此引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即“双十二事件”。当时,张、杨两将军的住宅以及指挥部都设在西安城内,而且事变发生后的一系列善后工作也是在城内进行的。因此,这些地方具有极高的保存价值和历史意义。位于西安市青年路止园饭店内的止园,是杨虎城将军的别墅,简称杨公馆。当年,杨将军痛恨腐败政治,打算不再从政,“当官到此为止”,止园由此而得名。在止园,杨将军和共产党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多次商讨国事。现在,这座别墅已辟为杨虎城将军纪念馆。新城黄楼,是张、杨两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指挥部,位于陕西省政府院内。这里是明代的秦王府城,后改名为新城,黄楼仅是其中的一座建筑,所谓黄楼,并非楼房,而是一座外表呈六角亭式的大厅,周身涂有黄色油漆,故名。蒋介石被捉后,首先被押到这里东客厅,后转移到玄风桥高桂滋公馆。张学良公馆,位于西安建国路,由东西排列的3座精巧别致的小楼组成,东楼、北楼、西楼。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将军把中共代表团接到这里,安排在东楼下榻。1982年在这里建立了西安事变纪念馆。高桂滋公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玄风桥,与张学良公馆隔墙相望。蒋介石被捉后不久,即从新城解押至此,随同他来陕的还有国民党军政大员,以及后来从南京赶到的宋美龄、宋子文等人都住在这里。周恩来在此同蒋介石多次谈判,最后迫使蒋介石承诺停止内战,接受一致抗日的条件,从而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以满腔的爱国热忱,以大无畏的勇气,以自由和生命为代价,为我们树立起一座爱国主义精神的丰碑,他们的英雄业绩与高尚情操薪火相传,启迪后人,激励来者。参观到此为止,接下来我将带领各位参观八办。大家现在随我来到就是八路军办事处的旧址所在地: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这片院落刚刚建成时,主人请当时一个叫成柏仁的名人,借晋书中竹林七贤之美传,题写了“七贤庄”的名字,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医疗器械和药品极度缺乏,周恩来指派我党地下党员刘鼎在西安设立一处秘密交通站,刘鼎经过多方调查和了解,找到了德国牙医博士,德国共产党员冯海伯。当他接到邀请,知悉详情后,很快来到西安,出面租用了七贤庄一号院,并在一个月之内作为牙科诊所对外迅速开张了。表面上看,这里是一家外国人开的牙科诊所,其实是我们党的秘密交通站。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这里改名为红军联络处,成为一个半公开的红军机构。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蒋介石被迫答应抗战,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1937年8月25日,红军联络处正式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办事处建立后主要有三项工作:第一项任务是:宣传我们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发动全民一致抗日。抗日战争时期,办事处是出入延安及各地的必经之地。据资料记载,除了毛泽东和陈毅同志,大部分的党政军的领导干部都来过这里。而来的最多的就是周恩来同志,他先后23次来到这里办事处成立后的第二项任务:输送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到延安,培养军事人才,壮大革命的力量。1938年,毛泽东号召:“知识分子和爱国青年到延安来,学好本领到前线打日本救中国!”1938年冬,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和新婚不久妻子,经过办事处的帮助顺利到达延安。斯诺夫妇、白求恩、胡志明等人也是通过八办的帮助到达延安的。仅1937年到1938年,通过八办介绍去延安的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就有两万多人。当年的青年后来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他们故地重游又来到七贤庄时,无不发出这样的感慨:七贤庄是我们走上革命起点的地方!八办的第三项任务是:向前线及延安采购、领取抗战物资、支援前线抗战。国共合作初期,我们按照国民党的编制还可以领取抗战物资,购买医疗器械、被服费用等转运陕北前线,随着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又租用了七贤庄的三号院、四号院和七号院。我军的第一支汽车队也在这里建立当时共有22辆军车。随着抗日战争的进程,蒋介石的抗日决心有所动摇,把中国共产党的存在视为眼中钉,而一些国民党顽固派更是把办事处团团包围。当时西安人口不足50万,职业特务就有4500多人。特务据点在西安城内设有40多处,仅办事处周围就有20多处,一些

特务还化装成卖烧鸡的、要饭的、拉洋车的,甚至是男扮女装的,在门口监视办事处的活动。搞破坏进行暗杀活动,而且在经济上对办事处实行限制。当时国民党给西安的老百姓和商号下了通知,不许把粮食、蔬菜和生活用品卖给办事处,一旦发现以资敌罪论处。于是八办的同志们就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的吃、穿、用问题。当年,虽然环境很恶劣,但是同志们却都保持着乐观主义精神。大家都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抗战一定会胜利。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了,1946年9月10日,八办的同志们安全地返回到了延安。办事处从1937年8月25日建立到 1946年9月10日撤离,历经了将近10年。建国后,七贤庄一号院很快被政府妥善保管,后来按原貌恢复作为纪念馆对外开放。其他的院子目前只收回了二到七号院的前半部分,还有一些院子我们正在积极努力的争取能够完整收回并充分利用和开发,希望能够提供给大家更好的参观环境,到时候欢迎大家再来这里参观。有关办事处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二篇:9.西安事变办事处和八办

西安事变纪念馆及八路军办事处

1、西安事变始末

2、新城黄楼

3、张学良公馆

4、止园

5、高桂滋公馆

6、八路军组建历史及抗日功绩

7、八路军办事处的作用

各位游客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为大家服务。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八办及西安事变旧址。

各位游客,昨天我们游览了华清池,五间厅是西安事变的发生地。那么今天我们要参观的西安事变旧址呢,特指西安止园、新城黄楼、张学良公馆、高桂滋公馆。

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以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亲日派的阴谋,促成国共合作,团结抗日。12月17日,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托,率领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同张、杨协商,与蒋介石谈判,迫使他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引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即“双十二事件”。当时,张、杨两将军的住宅以及指挥部都设在西安城内,而且事变发生后的一系列善后工作也是在城内进行的。因此,这些地方具有极高的保存价值和历史意义。

新城黄楼,是张、杨两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指挥部,位于陕西省政府院内。这里是明代的秦王府城,后改名为新城,黄楼仅是其中的一座建筑,所谓黄楼,并非楼房,而是一座外表呈六角亭式的大厅,周身涂有黄色油漆,故名。蒋介石被捉后,首先被押到这里东客厅,后转移到玄风桥高桂滋公馆。

张学良公馆,位于西安建国路,由东西排列的3座精巧别致的小楼组成,东楼、北楼、西楼。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将军把中共代表团接到这里,安排在东楼下榻。1982年在这里建立了西安事变纪念馆。

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学良遭长期监禁长达半个世纪202_年病逝于美国享年102岁,杨虎城惨遭杀害。

位于西安市青年路止园饭店内的止园,是杨虎城将军的别墅,简称杨公馆。当年,杨将军痛恨腐败政治,打算不再从政,“当官到此为止”,止园由此而得名。在止园,杨将军和共产党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多次商讨国事。现在,这座别墅已辟为杨虎城将军纪念馆。

高桂滋公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玄风桥,与张学良公馆隔墙相望。蒋介石被捉后不久,即从新城解押至此,随同他来陕的还有国民党军政大员,以及后来从南京赶到的宋美龄、宋子文等人都住在这里。周恩来在此同蒋介石多次谈判,最后迫使蒋介石承诺停止内战,接受一致抗日的条件,从而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以满腔的爱国热忱,以大无畏的勇气,以自由和生命为代价,为我们树立起一座爱国主义精神的丰碑,他们的英雄业绩与高尚情操薪火相传,启迪后人,激励来者。参观到此为止,接下来我将带领各位参观八办。

大家现在随我来到就是八路军办事处的旧址所在地: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这片院落刚刚建成时,主人请当时一个叫成柏仁的名人,借晋书中竹林七贤之美传,题写了“七贤庄”的名字,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医疗器械和药品极度缺乏,周恩来指派我党地下党员刘鼎在西安设立一处秘密交通站,刘鼎经过多方调查和了解,找到了德国牙医博士,德国共产党员冯海伯。当他接到邀请,知悉详情后,很快来到西安,出面租用了七贤庄一号院,并在一个月之内作为牙科诊所对外迅速开张了。表面上看,这里是一家外国人开的牙科诊所,其实是我们党的秘密交通站。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这里改名为红军联络处,成为一个半公开的红军机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蒋介石被迫答应抗战,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1937年8月25日,红军联络处正式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

办事处建立后主要有三项工作:第一项任务是:宣传我们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发动全民一致抗日。抗日战争时期,办事处是出入延安及各地的必经之地。据资料记载,除了毛泽东和陈毅同志,大部分的党政军的领导干部都来过这里。而来的最多的就是周恩来同志,他先后23次来到这里

办事处成立后的第二项任务:输送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到延安,培养军事人才,壮大革命的力量。1938年,毛泽东号召:“知识分子和爱国青年到延安来,学好本领到前线打日本救中国!”1938年冬,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和新婚不久妻子,经过办事处的帮助顺利到达延安。斯诺夫妇、白求恩、胡志明等人也是通过八办的帮助到达延安的。仅1937年到1938年,通过八办介绍去延安的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就有两万多人。当年的青年后来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他们故地重游又来到七贤庄时,无不发出这样的感慨:七贤庄是我们走上革命起点的地方!

八办的第三项任务是:向前线及延安采购、领取抗战物资、支援前线抗战。国共合作初期,我们按照国民党的编制还可以领取抗战物资,购买医疗器械、被服费用等转运陕北前线,随着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又租用了七贤庄的三号院、四号院和七号院。我军的第一支汽车队也在这里建立当时共有22辆军车。

随着抗日战争的进程,蒋介石的抗日决心有所动摇,把中国共产党的存在视为眼中钉,而一些国民党顽固派更是把办事处团团包围。当时西安人口不足50万,职业特务就有4500多人。特务据点在西安城内设有40多处,仅办事处周围就有20多处,一些特务还化装成卖烧鸡的、要饭的、拉洋车的,甚至是男扮女装的,在门口监视办事处的活动。搞破坏进行暗杀活动,而且在经济上对办事处实行限制。当时国民党给西安的老百姓和商号下了通知,不许把粮食、蔬菜和生活用品卖给办事处,一旦发现以资敌罪论处。于是八办的同志们就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的吃、穿、用问题。当年,虽然环境很恶劣,但是同志们却都保持着乐观主义精神。大家都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抗战一定会胜利。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了,1946年9月10日,八办的同志们安全地返回到了延安。

办事处从1937年8月25日建立到 1946年9月10日撤离,历经了将近10年。

建国后,七贤庄一号院很快被政府妥善保管,后来按原貌恢复作为纪念馆对外开放。其他的院子目前只收回了二到七号院的前半部分,还有一些院子我们正在积极努力的争取能够完整收回并充分利用和开发,希望能够提供给大家更好的参观环境,到时候欢迎大家再来这里参观。

有关办事处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三篇: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

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原金家巷1号张学良公馆内)。1982年,国务院将这里辟为西安事变旧址,并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张学良公馆建于1932年,为东西排列三座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四周筑砌青砖围墙,大门开在北墙正中。东楼是机关楼,中楼是客厅、会议室,西楼是张学良居室。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蒋介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以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亲日派的阴谋,促成国共合作,团结抗日。12月17日,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托,率领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同张、杨协商,与蒋介石谈判,迫使他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周恩来、叶剑英等到西安后,即住在张公馆的东楼,在中楼与张学良、杨虎城会谈,并和二人与南京政府代表宋子文等谈判。止园是杨虎城公馆所在地,位于西安市北大街青年路北侧。建于1933年,主楼为传统宫殿式建筑。西安事变前夕,张、杨在这里密商发动兵谏,周恩来也曾亲临止园商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 决。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力主抗敌,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和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及红军发生联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蒋介石于1936年12月4日飞抵西安,要挟张学良、杨虎城:如不加紧“剿共”,即将张学良、杨虎城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张学良、杨虎城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蒋加以拒绝。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的卫队交火。蒋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10余人拘押。张学良、杨虎城于12日当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城分任正、副委员长。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救国会领袖及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孙中山遗嘱,召集救国会议等8项主张。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中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与日本妥协。英、美帝国主义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英、美在华利益。宋子文、宋美龄委托英籍顾问端纳飞西安探视情况。16日,何应钦就任“讨逆军”总司令,并相应作了军事部署,派飞机轰炸西安临近地区。中共中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17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恳切会谈,并接见各方人士,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22日,宋子文、宋美龄飞抵西安开始与张学良、杨虎城及中共代表会谈。24日,达成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项协议。周恩来曾会见蒋介石,蒋表示以人格担保,履行上述协议。25日下午,张学良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团结抗日,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学良遭长期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西安八路军办事处: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我党在蒋统区设立的公开办事机构。1937年5月开始筹建,1943年8月撤销,时间长达6年之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彭嘉伦、伍修权等曾在这里领导过“八办”工作。“八办”于1963年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在互助巷2号的旧址筹建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并于1981年1月正式开放。共有革命文物150余件,照片170余幅,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办事处另一处旧址在今酒泉路157号。

第四篇: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3篇

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3篇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原金家巷1号张学良公馆内)。1982年,国务院将这里辟为西安事变旧址,并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是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一: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纪念馆是“西安事变”重要旧址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而建立的遗址性博物馆。1982年2月23日,西安事变旧址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0月,成立西安事变纪念馆筹建处。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西安事变纪念馆馆址设在张学良公馆。

【西安事变旧址】

西安事变旧址,包括张学良公馆、西安事变指挥部、新城黄楼、止园、高桂滋公馆、西京招待所、华清池五间厅、兵谏亭等8处。张公馆在建国路69号,建于1932年,为东西排列的三座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东楼是机要楼,中楼有客厅、会议室,西楼为张学良的居室。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叶剑英率中共代表团住东楼。中共代表团与张、杨会谈及与南京政府代表谈判多在中楼。西安事变指挥部位于西安新城陕西省人民政府内的杨虎城公馆,1931年建,砖木结构,宫殿式,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1936年10月8日张、杨在此密谈决定对蒋介石进行兵谏。事变发生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来此与杨虎城共商救国大计。新城黄楼与杨虎城公馆相距300米,因墙为黄色得名。止园在北大街青年路,建于1933年。主楼为传统宫殿式建筑,拱顶、飞檐、碧瓦、朱柱。西安事变前夕,张、杨在此密商发动兵谏。1936年12月17日,周恩来在止园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高桂滋公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陕西省作家协会院内,建于1933年,1936年12月14日蒋介石迁此,周恩来在此会见蒋介石,初步达成六项协议。西京招待所在解放路,为随蒋介石来陕的南京政府军政要员的住所,现为省旅游局办事处。华清池五间厅背靠骊山,西安事变发生当天蒋介石由此逃至骊山一巨石缝隙中,后来在巨石附近建亭,先后以“正气亭”、“避难亭”、“捉蒋亭”、“兵谏亭”为名。1982年在张学良公馆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

张学良公馆旧址在西安市建国路甲字 69号(原金家 巷五号),总面积约7703平方米,四周砌筑青砖围墙,大 门北向。公馆以东、中、西 3幢砖木结构中西式楼房及20余间平房。楼的平面呈“十”字形。楼分3层,第1层为地下 室,室外有缓坡台阶通 2层大门,门向北开,小青瓦盖 顶。院内东南有警卫人员居住的平房,西南有中西餐厅。当年张学良住在西楼。西安事变发生后,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到西安调 停,住在公馆东楼。12月23~24日,中共代表团、张杨 两将军、南京代表团在西楼举行三方会谈,达成“六项 协议”。目前举办有“西安事变史实陈列”、“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和张学良旧居复原陈列。

1984年成立西安事变旧址管理处,1986年对张学良 公馆、止园、五间厅、新城大楼、杨虎城将军新城公馆 进行维修,基本恢复原貌。现在张学良公馆旧址建立了西安事变纪念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位于西安市青年路117号,今止园饭店西侧,占地面积2331 m2,其主体为一座中西合璧风格的砖木结构三层楼房,并有平房10余间。原为杨虎城将军的别墅,又称杨虎城公馆,环境非常清幽。这座别墅现已辟为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内陈设有杨虎城将军的遗物和西安事变的部分文件,在旧址内举办有“杨虎城将军生平陈列”和杨虎城旧居复原陈列。

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二:

周恩来、叶剑英等到西安后,即住在张公馆的东楼,在中楼与张学良、杨虎城会谈,并和二人与南京政府代表宋子文等谈判。止园是杨虎城公馆所在地,位于西安市北大街青年路北侧。建于1933年,主楼为传统宫殿式建筑。西安事变前夕,张、杨在这里密商发动兵谏,周恩来也曾亲临止园商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力主抗敌,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和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及红军发生联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

蒋介石于1936年12月4日飞抵西安,要挟张学良、杨虎城:如不加紧“剿共”,即将张学良、杨虎城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张学良、杨虎城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蒋加以拒绝。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的卫队交火。蒋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10余人拘押。

张学良、杨虎城于12日当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城分任正、副委员长。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救国会领袖及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孙中山遗嘱,召集救国会议等8项主张。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中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与日本妥协。英、美帝国主义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英、美在华利益。宋子文、宋美龄委托英籍顾问端纳飞西安探视情况。16日,何应钦就任“讨逆军”总司令,并相应作了军事部署,派飞机轰炸西安临近地区。中共中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17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恳切会谈,并接见各方人士,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22日,宋子文、宋美龄飞抵西安开始与张学良、杨虎城及中共代表会谈。24日,达成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项协议。周恩来曾会见蒋介石,蒋表示以人格担保,履行上述协议。

25日下午,张学良 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团结抗日,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 学 良遭长期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

西安事变纪念馆导游词三: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原金家巷1号张学良公馆内)。1982年,国务院将这里辟为西安事变旧址,并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张学良公馆建于1932年,为东西排列三座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四周筑砌青砖围墙,大门开在北墙正中。东楼是机关楼,中楼是客厅、会议室,西楼是张学良居室。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蒋介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以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亲日派的阴谋,促成国共合作,团结抗日。12月17日,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托,率领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同张、杨协商,与蒋介石谈判,迫使他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周恩来、叶剑英等到西安后,即住在张公馆的东楼,在中楼与张学良、杨虎城会谈,并和二人与南京政府代表宋子文等谈判。止园是杨虎城公馆所在地,位于西安市北大街青年路北侧。建于1933年,主楼为传统宫殿式建筑。西安事变前夕,张、杨在这里密商发动兵谏,周恩来也曾亲临止园商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力主抗敌,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和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及红军发生联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

蒋介石于1936年12月4日飞抵西安,要挟张学良、杨虎城:如不加紧“剿共”,即将张学良、杨虎城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张学良、杨虎城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蒋加以拒绝。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的卫队交火。蒋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10余人拘押。张学良、杨虎城于12日当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城分任正、副委员长。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救国会领袖及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孙中山遗嘱,召集救国会议等8项主张。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中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与日本妥协。英、美帝国主义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英、美在华利益。宋子文、宋美龄委托英籍顾问端纳飞西安探视情况。16日,何应钦就任“讨逆军”总司令,并相应作了军事部署,派飞机轰炸西安临近地区。

中共中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17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恳切会谈,并接见各方人士,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22日,宋子文、宋美龄飞抵西安开始与张学良、杨虎城及中共代表会谈。24日,达成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项协议。周恩来曾会见蒋介石,蒋表示以人格担保,履行上述协议。25日下午,张学良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团结抗日,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学良遭长期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

第五篇:西柏坡旧址导游词3篇

西柏坡旧址导游词3篇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坐落在河北省平山县境内,距省会石家庄80公里,此处曾是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所在地。下面是西柏坡旧址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西柏坡旧址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平山旅行社的导游员竹子。为我们开车的司机是刘师傅,今天将由我和刘师傅为大家西柏坡之旅提供服务工作。俗话说“千里有缘来相聚”,那么我就代表平山旅行社和刘师傅欢迎大家的到来,祝愿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们今天将去参观的地方是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纪念馆,它位于平山县境内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从这里出发大约40分钟的车程。在这段时间里,我给您介绍一下平山县概况,平山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西与全国煤炭基地山西省接壤,东临省会石家庄市40公里,距首都北京260公里。总面积2648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平山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的特点。平山县物华天宝,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三大资源:(1)矿产资源。其中铁矿石储量1亿吨,花岗岩、大理石品种丰富,共有20多个花色品种,品种之多,材质之好,在太行山区首屈一指。2)旅游资源。境内有四大景区、五大名胜、六大古迹,国家、省、市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60多处。有奇峰、溶洞、森林、草原、河湖、瀑布、温泉等自然景点100余处,是河北省综合性旅游大县。

其中西柏坡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天桂山钟灵毓秀,素有“北方桂林”之称。(3)绿色食品资源。平山县是省会石家庄市饮用水源保护地,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县,全县宜林山场面积232万亩,宜牧山场面积120万亩,可利用的养殖水面10万亩,占河北省淡水养殖水面总面积的七分之一。盛产核桃、花椒、红枣、柿子、药材、食用菌、油葵、土豆、牛、羊、兔、甲鱼、银鱼、罗非鱼等。平山县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革命老区。说起已经去世的曹火星老师,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唱起这熟悉的曲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这滚烫的旋律,唱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这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历史名曲,正是由我们平山人曹火星老师在这里创作的。1988年黄镇将军在参观西柏坡时,曾题词说:“新中国从这里走来”。那么下边请大家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下车,让我们走进它,去追忆当年伟人们在这里留下的故事,下车请大家注意安全,请注意识别我们的车,车牌号是冀A222兰色金龙汽车。

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大院。进入大院后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旧居。1947年5月至1949年3月,董老在这里生活了近2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他担任华北局书记和财经委员会主任等职。在这里我问大家一个小问题:谁知道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这几个字是谁题写的?那么我现在就告诉大家,是董必武同志1948年为首次发行的人民币在这里题写的。现在我们由此向东去看第二座旧居,他是刘少奇同志曾经住过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看到刘少奇同志生活简朴,室内的办公桌、沙发、转椅等都是他曾经使用的。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里他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大法》,促进土地改革,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胜利进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军委作战室。“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几个字是杨尚昆同志在84年题写的。

当年这里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工作人员所使用的铅笔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为了节省使用铅笔,他们用红蓝毛线在军用图上标图。也就是在这简陋的小屋,他们根据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用精兵强将击败了国民党的几百万军队,建立了新中国。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那么我们现在就到毛泽东的旧居看一看,追忆他当年的宏图伟略。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旧居。这座普通的民宅为前后两个院,甬路旁边的这个磨盘,是当年毛泽东与朱德、刘少奇等领导经常围坐在一起研究战局的地方。难怪有人风趣的说:磨盘上部下雄兵百万。毛主席的办公室在后院。现在我们看到室内陈设的办公桌、沙发、茶几都是当年毛主席使用过的。就是在这里毛主席与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周恩来一起研究战局,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战役,为新中国的成立打开了胜利之门。

我们离开毛主席的旧居,现在到任弼时同志居住过的地方来看一看。这是一个南北狭长的院子,北房东边的一间是他的办公室。任弼时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也是五位书记中最年轻的一位。他主抓党务工作。由于早期遭受过国民党的严刑折磨,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在年仅46岁时就在北京病故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周恩来同志的旧居,周恩来同志的办公室在北房东边靠墙的这间,靠后的东边一间是邓颖超同志的办公室。周恩来同志在西柏坡期间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参谋长。工作非常繁忙,常常通宵达旦的工作,办公室墙上悬挂的就是他工作时的情景。他一生工作勤恳,生活简朴,他时刻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诺言,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我们党的事业,没有留下儿女甚至自己的骨灰。他是一位让我们难忘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现在到大院北边的那几间窑洞式的屋子来看一看。

这里是朱德同志的旧居。为什么朱德住的是窑洞式的房子呢?其实这是为毛主席准备的,毛主席觉得朱老总身体不太好,窑洞冬暖夏凉,所以就让给了朱德。我们现在看到会客室的金属桌椅是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固战役中缴获的战利品,是陈毅同志送给朱老总的礼物。就是在这个窑洞居住期间,朱老总亲自视察和指挥晋察冀野战军解放了石家庄。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这是一间南北狭长的小土屋,是中央工委时期的一个大伙房。1949年3月5日至13 日,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了。会场布置得朴素庄严,主席台是一张普通的长条桌,上面铺着粗线毛毯,两边是记录的方桌,四个记录员分别是师哲、廖鲁言、伍云甫和曾三,主席台上方挂着两面党旗和毛泽东、朱德的照片,两边墙上是八面鲜红的党旗。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

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极为重要的报告。毛泽东同志英明地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也就在七届二中全会后,董必武、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与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先后离开这里迁往北京。好,中共中央旧址大院的情况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下边请各位朋友到西柏坡纪念馆参观,那里的讲解员会为大家做进一步的讲解,我们11点在车上集合。祝大家参观愉快。

各位朋友,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和纪念馆参观结束了,通过今天的参观学习,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心情是不平静的,通过比较系统的学习参观,使我们重新回顾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和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让我们更加坚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请告诉我们所爱的每一个人,珍惜美好的今天。各位朋友,千里相聚终有一别,我代表平山旅行社和刘师傅,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也期盼着能再次为您服务,祝愿您身体健康,如意。朋友们,再见。

篇二:西柏坡旧址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参观学习。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周恩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1988年黄镇将军参观西柏坡时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朱穆之同志题词“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我们大家都知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延安就一直是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但后来为什么迁移到西柏坡呢?在我们参观旧址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1947年3月,蒋介石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月26日,党中央在陕北清涧县的枣林沟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史称“枣林沟会议”。会议决定将中央机构分为前委、后委和工委三部分。会后刘少奇、朱德同志组成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于同年5月来到西柏坡,进行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1947年7月12日至9月13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领导了解放区土地运动。1947年11月12日,解放了华北重镇石家庄,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在战略上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奠定了基础。

1948年3月,西北战局基本稳定后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向华北转移。5月26日,毛泽东从阜平县城南庄来到西柏坡,西柏坡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个时期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时机已逐渐成熟。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党中央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19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后第10天,即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毛主席迁往北平建国。

篇三:西柏坡旧址导游词

1977年建立的西柏坡纪念馆由中共中央旧址、陈列馆、书法石刻园和传统教育系列工程4个教育参观区域组成。中共中央旧址大院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的旧居及解放军总部旧址,中共中央旧址大院的前后院之间是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旧址;大院的最西部是1948年中共中央九月会议旧址。

陈列馆现有12个展厅,内藏革命文物202_余件,书法石刻园内镶嵌有赞颂西柏坡的300余幅书法题词。传统教育系列工程有五大中央书记铜像、领袖风范雕塑园、西柏坡纪念碑等。

1948年5月26日至1949年3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驻地。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1948年 9月,中共中央曾在此召开九月会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9年 3月,中国共产党还在此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的中共中央旧址大院,是1958年修建岗南水库后,于1971年开始在原址北面山坡上按原布局、利用原房屋构件等复原修建的。大门向南,分前后两院,面积1.6 万平方米,建筑为砖木结构平顶房。前院自东而西一座座小院依次为周恩来旧居、任弼时旧居、毛泽东旧居、军委作战室旧址、刘少奇旧居、董必武旧居、中共中央九月会议旧址。后院东北部三间窑洞式建筑为朱德办公室和居室旧址。大院西部前后院之间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旧址。

旧址和故居内均有复原陈列。1976~1978年,修建了西柏坡纪念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3/264185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