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很久不曾写日记
很久不曾写日记,此刻却按捺不住思绪和指尖,因为我实在没有勇气当着面亲口给你说声:“对不起!”。只能这样,以文字的方式,向你道歉!
“你的手还疼吗?”“还在伤心吗?”。或许这样的问候显然有些多余,你一定会说:知道心疼的话干嘛还要打我,知道我会伤心干嘛还要在那么多学生面前伤我的自尊?是的,自从下课到现在,我都在责备着自己,后悔着一时的冲动,尤其是今下午自习,我写满黑板,让值日生去擦,你竟然一下子跑到前面,默默的擦着,那时候我就更歉疚了,上午打你,你不但没有怨恨,还帮着擦黑板,原来,你们一直都那样好,我,却还要如此的无理粗暴,那样狠狠的抽你教鞭。可是,孩子,无论怎么样,我都希望你们好,希望你们不要辜负家长和我对你们的期望,所以才会爱之深,痛之切!每次开家长会,你们的父母总会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把我的孩子抓紧点儿啊,我们感谢你”。那一刻,他们握的不再是我的手,而是一种希望,一种望子成龙的期望,我不期待感谢,但总该尽一个老师的职责吧,所以在你们不做作业,不听讲的时候就忍不住打教鞭了。就在今上午语文课上,你在座位上四处扭动,更可恶的是你还影响扰乱周围的其他同学,我强按住心中的怒火,在讲台上点了你的名字。我知道你是很多的老师厌恶的学生,但我不忍心放弃你,一次次做你的思想工作,但没有什么成效。这一段时间我真的是冷落
你了,但我真诚希望的是你能扭转过来。现在你不但没有转变,反而比以前更猖狂,课堂上我最忍受不了肆无忌惮的学生。我盯着你,你还是满不在乎的笑,我就更火了,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和学生生气的,然而,你的无所谓把我惹怒了,似乎也伤了作为一个老师的自尊。忍不住阴沉着脸把你叫到讲台前,狠狠的用教鞭抽你的手。一鞭鞭落下去,教室哑然,春天在美,此刻也显得多么零落!
教鞭落下的时候,你就那样乖乖的站着,没有反抗,没有哭泣,只用哀哀的眼神望着我。这一望,你的手痛了,我的心痛了,可能我真的太残忍吧!可每天看着聪明的你对待学习无所未的态度,我总是有点心焦。尽管说上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最基本的知识我们总该去学习的,总该考上高中完成本该接受的教育。社会飞速发展,如今已经进入了知识化的时代,没有足够的知识,足够的能力怎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连自己都做不好,又怎么能说孝敬父母报效祖国?每每听到新闻报道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些辍学的小青年混到无家可归,无班可上,那个时候,我的心也揪着,为着你们揪着,既然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那么一个初中毕业生、社会又能给他一个什么样的舞台,我想恐怕是更糟糕的吧。所以即便你们再累,我还是要一遍遍的给你们说要努力,要好好学习。两年的相处,你们给予我至亲般的爱,给予我太多的欢笑和幸福,在时间和感情的交融中,你们不仅仅是我的学生,感觉更像自己的孩子,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更好?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更好的出头之路?因此,常常都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期望,也就有了原本温柔的老师,某个时候也会气势汹汹了。
事后我也想,是有点残忍,手那么嫩,教鞭那么粗,重重的落下不仅仅痛的是手,还伤了你们年少的自尊。孩子,请原谅,可能这段时间太忙了,抑或是有些恨铁不成钢,也许是太多的也许,只是,希望你能原谅我,在你们中学阶段,也许我不是最关心你们的那个人,但我却是时时在用心心疼操心着你们的那个老师。
时间过的真的很快,两年转眼一挥间。你们从懵懂的孩子,变成了自以为长成大人的姑娘小伙子,而我却在年轻的笑颜中额头有了细纹。每一个相处的日子,辛苦伴随着快乐,成长中有着困惑,唯不忘你们课堂上给我微笑的鼓励,给我温暖的拥抱。不管怎么样,希望你们能够原谅我,在你们那些个懵懂的岁月中,老师曾无意识的伤害了你们脆弱的心,记得,那只是无心的,只是因为爱你们。记得,那也是有心的,也只是因为爱你们!
语文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
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语,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答题举例(06浦东新区模拟)回答1:同意。文章以“山格”为题,以拟人化的手法铺写了众多山的不同性情,赋予其以人的灵性:无论是南方的山灵秀不失狂野,还是北方的山健壮而不失妩媚,抑或是西部的山尊严而沉默……总之,作者在对不同地域山的不同风格的描述中笔意纵横,令人饱览山之情味,行文大气而稳重。回答2:同意。首先,运用了大量拟人、比喻
等修辞格,把山所表现出来的形态赋予丰富的人格性情;其次选材大气,描摹了南方、北方、西部山的个性,给读者以全面的感悟;最后又以山与人之关系升华作结,拓展了思考空间:大气尽显其中矣。就上海高考而言,它的理念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为学生升入高校服务的,而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设立难题,为难学生,它会为学生提供了舞台和机会,所出的题应该能够解答,但必须是有道理、有准备、有基础的。
第二篇:如何写日记
小学生如何写日记?——小秘诀
同学们,你们会写日记吗?如果你不是太清楚,那么请让我来帮助你吧!
首先你要知道日记的格式呦,第一行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天气怎样?第二行写题目,以你自己写的内容为小题目,第三行开头空两格,你就可以写当天发生的有趣的、感人的、伤心的事了,一定记住要用第一人称。
其次日记的内容很广泛,它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因此可以写事、可以写人、可以状物、可以写景、当然也可以记述活动,说白了,日记就是小练笔,什么都能写,什么都可以写的,凡是自己在一天中做过的、或看到的、或听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是日记的内容。而且要选感触深刻的事情来写,如最高兴、最难受、最有趣的;选重要的事情来写,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如果写人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特点并写出事情的意义、道理、教训、感受等;如果写事情,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比如写家里发生的事要写出吸取了什么教训,写学校发生的事要写出说明什么道理,写社会上的现象要写出具有的意义等等。
如果你能坚持经常勤于观察、善于分辨、及时记载,持之以恒,不仅能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而且还能巩固学到的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有效地提高你的写作水平。
怎么样,看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感觉写日记也不是很费劲的事情?那还等什么?赶快试试吧。同学们,加油!
第三篇:如何写日记
“进来吧,打扰人家休息。”地理老师说道。一见是莹,立即改了口气,一种捉摸不定的口气。
“我是来……”莹声音颤抖着,话却被老师打断:“正好有个任务要布置下去,这些卷子,拿去发了。”
“我要辞职……”“什么?”莹两耳膜好象要被震破,但老师的话又使她惊奇的要叫出来。“我早知道了你会这么说,囡是很可惜。好吧,我同意。”
这么简单?不会是做梦吧?莹顺手接过卷子,蹦蹦跳跳地回了教室,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囡,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告诉囡,怨恨似乎已经化解了,一切又似乎那么顺利,莹把地理课代表的职务拱手相让了,也很平静,“江湖”上没有传言,莹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现在,莹已经满足她的地位:数学课代表。接下来的日子里,莹就一个任务:调教好组员旋和兴。可是旋太调皮了,经常和兴打架。日子真是太难过了……
还剩几个星期考试,地理老师换了,换成了一个40多岁的“阿姨”,比较凶。所有的主科老师都板起了脸,一点笑容都没有。莹真是,都快憋死了。现在莹的EQ还不错,所以不孤单。
第四篇:关于如何写日记
关于如何写日记
丰都县第二中学何之洪
日记就是记录一天所有事件中最有意义的事,这些事,有可能是高兴的,也有可能是悲伤的。一天中的事有许多,那我们怎么去选择呢?因为我们的大脑是经常运动的,时常都在思考问题,所以我们的眼、脑、手也是经常不断的交替使用着的。在目前实行新课标、新课改给写作一个全新的写作面目,实施新课改的这场改革,对于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来说,是一次大的、彻底的大洗脑,也提出了大的挑战,这个挑战就是语文的实际的应用能力和语言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表现,这个表现在写作上表现为考试写作文,在平时表现为写日记。这也符合新课标对语文实际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那么,写日记应注意什么呢?写日记与写作文的关系怎么呢? 我认为:日记是写作文的基础,作文是在日记的基础上日积月累形成的,所以,我们对一篇好作文的标准是:讲究的是用字的淮确性、用词的精当性、句子要通、文章意思表达要清楚、文段要能够表达一个明确的中心内容,并且思路清晰,语句不哆嗦,行文流畅,这与平时日记或写小作文的练笔功夫是分不开的。
写日记的作眼点主要集中在“有意义”三个字上,这三个字看起来简单,事实上操作起来也简单,重点是看我们写作时领悟了“有意义”三个字没有,这三个字包含了我们对事情的观察能力,对发生事件进行筛选的能力,还锻炼了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和判断能力,看来写日记有点不好把握,但它又是写作文的基础,我们该如何去做呢?第一,我们的眼头要好,要用心思去观察,每天留心周围的每一件事,去评判它的好坏,从中明白它的有意义与无意义,为我们写作收集好第一手写作素材,这也做到了生活的真实性。第二,我们的手要动起来,就是要动手写,把生活中有趣的事用自己的笔头写出来,做到真实、生动,在文章中体现自己的个性。一般地,现有的学生对于日记的认为是,一天没有啥写的。所以,对于写日记写不到几句话就写不出来了。作为有一定写作技巧的人来说,开始写最简单的,一句话了事,记述明了,内容清楚,第二天,第三天,以至后边的时间,为了把一件事说得生动、具体、形象,并在日记中述说自己的观点,写出了两句、三句、乃至一段、一篇文章,这就是写作上的日积月累的形成过程。第三,要多说,把写出来的文章,要用自己的口念出来,念到自己的文章不通的地方要反复念,实在念不通自己要努力修正,找出不通的理由。第四,要养成与别人的日记进行对比,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在语言上,用字是否准确,用词是否合适,句子是否通顺,内容是否完整、具有真实性,结构是否完整、合理,选事是否具有典型性、说明力,如果我们能像这样坚持下去,不久,你写日记的水平会不断提高,那么,写作文的能力也会明显提高的。
第五篇:写日记
写 日 记
又要写日记了,一想到这件事我就头疼,没东西写呗。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最后决定问爸爸妈妈有什么新鲜事。
我去问妈妈,妈妈说:“凭你的大脑袋应该写得出来。”写的出来还问你,我心里暗暗的想,可嘴上又不敢说出来。
我又去问爸爸,爸爸说:“凭你的大脑袋应该想的出来。” 我想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告诉我什么新鲜事。我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来。这时,妈妈走过来摸摸我的脑袋说:“儿子,生活中可以写成日记的事很多,只有多看、多听、多想,你才能发现它啊!我恍然大悟,啊!原来爸爸妈妈是想让我自己多观察、多动脑。
钓鱼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们一大家人去云山农庄钓鱼。
一到那里,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还有很多果树上结满了果实呢!有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
我冲到鱼塘边,迫不及待的要钓鱼。姨夫急忙撒下鱼食,把鱼线绑在鱼杆上,穿上上蚯蚓,抛入水中,再把鱼杆交给我。我静静地坐在板凳上,目不转睛盯着浮标,耐心地等着鱼儿上钩。一会儿,浮标动了,鱼儿上钩啦!我急忙抬鱼杆,可惜太迟了,鱼儿掉下去,真可惜!那边姨夫和外公接二连三的钩了好几条鱼。后天,天气越来越热,我们收好鱼杆回家了。
游西湖
今天,爸妈带我去杭州西湖玩,我开心得一蹦三尺高。
我们开车来到西湖。一下车,一个美丽的西湖展现在我们面前,湖里有很多亭亭玉立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花瓣全都开了,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湖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船,有帆船,自划船、动力船。湖边有很多杨柳,柳枝迎风飘扬,像一个个小姑娘在梳理自己的长发。远望去一座雷锋塔,好像一个巨人守护着美丽的西湖。啊!真是太美了!我情不自禁地赞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点都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