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14年7月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14年7月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篇:14年7月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P9 威尔逊成为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

P12 第3行:二是20世纪40年代······行政管理学;三是„„行政管理学。(这句话、多选)P12 古德诺继威尔逊之后,在其所著的《政治与行政》(单选)

P12 最下面:他提出了·····协调和控制。(五大基本功能,多选)

P13 第二段第5行:在他看来,有三种权威形式,即魅力权威、传统权威和理性权威。(多选)P13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为传统的行政组织理论奠定了基础。

P13

P14 倒数第1段:早期的行政管理学·····是“经纪人”假设。(单选)

P14 倒数第5行:美国当时这种·····“霍桑“实验。

P15 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西蒙还提出了“满意”决策准则。

P15 决策学派有代表的理论还有„„决策理论。

P16 系统学派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和卡斯特等人的权变理论。P18 第一段: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它所说的“公共能量场”。(单选)P20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P21 第二段:

(二)研究和学习·····比较方法。

P29(二)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4点(多选)

P31 第三段:以环境因素的形成·····与人造行政环境。

P32 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环境的概念与比较。

P34 第1行:一般认为,·····约翰.M.高斯。

P34 第8行:不过,真正·····费力德.雷格斯。

P35 首次·····其次·····再次·····(记住第一句话,单选)

P37 第二段:行政系统·····经济因素。(多选)

P38 社会经济结构还包含有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这一重要社会经济结构性因素。雷格斯正是以这一因素为主要标准对各国社会环境进行分类。

P39 经济体制的核心就是所谓的社会资源调配制度。(单选)

P43 最后一段:“受限市场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价格的不可决”

P45 第三段:政治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等组成部分。

P51 阿尔蒙德首先较为系统地提出“政治文化”这一类似概念。

P52 第三段:为了简单起见,·····行政关系文化(多选)

P56

三、我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4点和自下面的第一句话都要记住(简答)

P62 行政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

P62 行政效率是国家行政权力的直接目的。

P66 入20世纪以后,·····所谓“行政国家”。(多选)

P67 主权在民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

P68 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有5项。(多选)

P70 行政权力的公共性是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公共性是指行政权力存在于公共领域,以对公共事务的处理为内容,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

P74 行政权力的有限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多选)

P75 现代民族国家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主要来自方面:一方面:以权力限制权力;另一方面:以权利限制权力。

P78 现代行政的目的在于实现公共利益。

P81 单一制国家是指·····;联邦制国家是指·····。并能根据国家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来区分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

1/5

P83

二、西方发达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发展趋势(案例分析题)

P89

四、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思路(案例分析)

P87 在计划经济时期,事权主要表现为经济管理权。

P93 行政职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执行性;2整体性;

3、多样性;

4、动态性。

P95 行政职能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单选)

P98 弱势政府时期即“守夜人”政府时期。

P98 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P102 凯恩斯提出了一整套“反危机”政策主张,主要为:

一、„„增加就业总量。

P102 政府经济职能的增强主要表现在4点(多选)

P104 外部性包括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P105 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方式更加复杂多样5点(简答)

P108

(二)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3点。

P110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行政职能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集中计划管理;

2、微观直接管理;

3、片面强调政治职能。(多选)

P117

三、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3点(简答)

P125 最后一句话:全国人大在202_·····法制的轨道。

P126 行政管理机构是社会各种机关、组织中规模最大,管理范围最广的一种组织类型。

P126 行政管理机构具有以下特征:

1、合法性;

2、主体性;

3、系统性;

4、权威性;

5、执行性和

管理性。

P126 行政管理机构的首要特性是具有合法性(单选)

P133 瑞士是世界上唯一长期实行委员会制政府制度的国家。

P133 瑞士联邦委员会是瑞士最高行政管理机构。

P133 我国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P134

二、行政管理机构的类型(单选)

(一)根据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划分7点

(二)根据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划分3点

P137 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时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

2、协调性原则;

3、权责相称

原则;

4、精干高效原则;

5、法制性原则。(简答)

P143 我国中央一级主管行政编制的机构是中华人民和共和国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单选)P144 编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3个方面(多选)

P145 人员编制管理是行政编制管理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

P151 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5点。

P157 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经验,主要包括5个方面(简答)

P161 行政管理实务主要有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和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多选)

P164 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4点(多选)

P164 人事行政管理事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计划和组织;

2、使用和开发;

3、激励和监督;

3、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

P164 最下面一段:人事行政管理······积极开发。(单选)

P165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制度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职位分类制度、新陈代谢制度、激励约束制

度、职业发展和保障制度

P166 人事分类制度的两种基本类型(一种„„;另一种„„)。(多选)

P166 我国公务员的分类制度是一种以职位分类为主、兼具品位分类的分类制度。

P167 财务行政理论生产于18世纪的欧洲。创始人是19世纪的斯坦因。

P168 财务行政管理事务主要包括预算管理、会计管理、审计管理等内容(多选)

P168 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工作的中心环节。(单选)

P174 会议质量控制是会议管理的核心内容。

P176 在我国,现行的机关档案管理制度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单选)

P179 宏观经济调控大致包括3方面的内容

P180 工商行政管理事务主要包括10方面。其中3、4、8小点(单选)

P182 当前我国政府国有资产行政管理事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2、实现国

有资产的有效运营。(多选)

P189 政府卫生事业行政管理事务主要包括5个方面(多选)

P191 人口行政管理包括户籍管理、居民身份证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和流动人口管理。(多选)P198 行政组织通常有4要素组成,其中1、2小点出单选题。

P199 行政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包括:

1、行政组织的目的;

2、职能与环境;

3、技术特征以及二者的匹配性。(简答)

P199 目标是行政组织生存的依据,也是行政组织的合法性基础。(单选)

P201 一般说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

P201 我国行政组织的结构体系就是直线——职能结构

P205 根据冲突主体的不同对组织冲突进行分为组织中个人之见的冲突,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冲突,组

织中团体之间的冲突。(多选)

P205 在组织冲突中,最常见的事组织中个人的冲突(单选)

P207 解决行政组织的冲突的主要方法:

1、谈判;

2、调处;

3、服从权威。

P208 解决上下级行政组织冲突的常见方式是服从权威(单选)

P208 行政组织的变革趋势主要围绕着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权力关系等方面进行的。P219 第四节 行政沟通行为

行政沟通的含义?目的?特点?种类?(结合分析、案例分析题)

P222 行政组织中行政人员相互沟通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环式、链式、轮式、Y式和全通道式。P223 行政沟通的方式:

1、口头沟通;

2、文字沟通;

3、非语言沟通;

4、电子沟通。

P227 行政信息公开化的作用主要表现5个方面(简答)

P231 行政管理通过的基本内容是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

P238

三、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4点(简答)

P239

四、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论述题)

P245 行政执行中重要的环节主要有计划、动员、指挥、协调和控制。(多选)

P247 指挥是执行工作的关键。

P252 行政监督的重要意义和P253行政监督方法(两方面结合进行论述)

P254 最典型的事前监督室听证制度。(单选)

P254 最典型的事后监督是国政调查。

P259 专门监督包括对人事管理的行政监察和对财务管理的审计监督。

P263 行政管理方法的特点:

1、实践性;

2、针对性;

3、系统性;

4、技术性。(多选)

P263 行政管理方法是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单选)

P265行政方法的主要特征:

1、强制性;

2、权威性;

3、层次性;

4、具体性;

5、无偿性。(多选)P268 经济方法的含义。

P268 经济方法的特点:

1、利益性;

2、有偿性;

3、平等性;

4、间接性。

P268 经济方法的核心是物质利益(单选)

P270 运用经济方法的原则3点(多选)

P272 运用法律方法的原则3点(多选)

P273 行为激励的不同方式:

1、目标激励;

2、奖励激励;

3、竞争激励;

4、反激励。

P275 反激励是从发面进行激励的方法(单选)

P276 电子政务的含义。

P276 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符合三个基本条件。

P276 电子政务的四个特点。

P277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一起推动了“放松管制”的改革。P286 最后一段,第1句话:在现在阶段,······企业服务。(单选)

P289 行政管理规范一般都是由两部分构成:一行政法律规范,二行政道德规范

P296 第一段,第1句话:在我国,宪法授予国务院以指定行政法规的权力。

P296 法律解释通常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与行政解释。

P297 行政法律规范主要承担与实现下列基本功能:

1、规范与控制功能;

2、组织与调节功能;

3、改革与稳定功能。

P297 规范与控制功能是行政法律规范最基本的功能。

P299 我国行政道德体系最基本的准则就是“为人民服务”。

P300 勤政是为人民服务准则的最基本规范要求。(单选)

P304 行政法治,又称行政管理法制化或行政法治。

P306 依法行政的概念。

P306 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5点(简答或多选)

P318 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4个方面(多选)

其中1、2、4(单选)

P322 公共部门的绩效考核主要从美国的地方政府开始使用的。

P323 纵观行政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的特点:

1、系统性;

2、层次性;

3、注重定量性;

4、多角度

性;

5、公正性;

6、复杂性(多选)

P326 行政绩效评估的左右和功能6点。

P329 确立评估的指标体系是评估活动的基础和核心。

P329 根据行政绩效的内容性质划分行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1、经济发展指标;

2、社会发展指标;

3、政治发展指标。

P330 行政经济绩效主要是指宏观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指标有:

1、人均国民收入的水平;

2、人均国

民收入的增长率;

3、社会就业率;

4、进出口总额;等等

P33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绩效最经常表现为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单选)

P331 经济评估指标即成本评估指标。

P332 一般说来,行政效率与行政投入呈反比例关系,在行政产出一定的情形下,行政投入越高,行

政效率越低;反之,行政效率越高。而行政产出与行政效率则呈正比例关系。

P334 社会公平可分为下列类型:

1、单纯的个人公平;

2、分部化的公平;

3、集团性的公平;

4、机

会公平;

5、代际公平。(多选)

P335 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

1、制定计划;

2、初步调查;

3、管理控制评估;

4、详细评估;

5、撰

写评估报告。

P338 行政绩效评估的信息收集方法具体说来,主要的方法4点(多选)

P340 行政绩效评估主要包括行政经济成本测定、效率测定、效益测定和公平测定四项内容。

P346 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分析:

1、行政环境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

2、行政体制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

3、公务员素质对行政绩效的制约;

4、行政绩效管理的制约因素。

P356 行政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行政能力

P357 行政发展的特点4点(简答)

P359

(一)按照地区特点来划分5点

P359 英美模式其核心在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市场化。改革方式包括以权力分散和放松规制为主要

内容的公共行政的民主化。

P360 法德模式行政发展模式的主要手段为:调整公共事业,压缩人事开支,转变组织机构。(多选)P360 内源式发展模式以韩国等国为代表。

P362 以实行企业家政府的改革方式来实现的行政发展模式:后面四段第一句(简答)

P364 西方行政发展模式共同特征是:

1、市场经济发达;

2、信息产业的发达;

3、制度创新能力强 P369 行政发展的途径:行政改革。

P369(一)行政改革的内容3点(多选)

P373 我国行政发展主要特征:

1、始终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

系;

3、借鉴国外行政改革经验与吸收我国传统行政精华并举;

4、坚持渐进式改革;

5、立足于中国国情。(简答)

P379 我国行政管理主要呈现4点发展趋势(简答)

第二篇: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32、半总统制类型国家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64、经济方法的核心是物质利益。

1、行政管理是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核心的产生方式兼有内阁制和总统制的特点。以65、在行政管理中运用法律方法,首先必须的概念。法国的第五共和国最为典型。要加强法制教育。

2、行政管理的特点:

33、瑞士是世界上唯一长期实行委员会制政66、奖励激励是通过奖励或惩罚手段来诱发

(1)行政管理学的主题是政府行政管理机府制度的国家。人们的动机,激励人们积极性的方法。关。34‘政府信息机构:统计局和档案局。67、在电子政务的概念中,核心内容是政务。

(2)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

35、派出机构有分支机构和驻地机构两种。第十章

和政府内部事务。

36、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简)68、宪法授予国务院以制定行政法规的权

(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1.适应性原则 2.协调性原则 3.权责相力。

活动。称原则 4.精干高效原则5.法制性原则 69、规范与控制功能是行政法律规范最基本

3、怀特在《行政学导论》一书中,把复杂

37、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基础目标(简)的功能。的行政要素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行1.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的要求,转变政70、为人民服务准则构成我国行政道德体系政执法、行政法规四大部分。并对四大部分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的基础与灵魂。

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史2.按照精减、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71、行政道德具体规范

上第一次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行政管理学理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1.勤政(这是行政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论体系。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范,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准则的4、20世纪4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代表的理论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最基本规范要求)

学派主要有:行为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工。2.廉政 3.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法纪和系统理论学派。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为国之刚本。4.实事求是,科学行5、20世纪40年代西蒙出版了《行政行为:行政法制建设。政。

行政组织中决策程序的研究》一书。

38、总结我国多次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经验72、依法行政及重要意义?(简)304页-3096、20世纪 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主要有:(简)页

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政管理学主要1.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

(一).依法行政的含义。

有: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改革的目标,把转变政府政治职能作为1.依法行政是一种民主宪政原则 在公共行政理论等。机构改革的关键。2.依法行政是一种行政管理模式

7、后现在行政理论核心概念是它所说的“公2.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3.法律规范的规范性或约束性作用始共量场”这个“场”是一个“具体”的场合,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终是依法行政的精髓所在。是一种办公的场所。革的重要任务。

(二)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

8、经验方法其特点是:强调事情在研究过3.坚持之际稳妥的方针,即审时度势,把1.行政管理意识的法制化程中注重对事实的描述,而回避事实背后的握时机,坚定不移走出改革步伐。(依法行政的首要内容规律,即注重对“是什么”的研究,而部关 4.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就是要促成与培养相适心“为什么”;合,制定配套地政策措施,妥善安排分应的行政文化环境和行

9、案例方法则主要注重个别事例的特殊性流人员,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政组织风气)的研究。第六章2.行政职权的法定化

第二章

39、按行政管理事务所属的层级划分,可分3.行政编制的法定化

10、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 为:高层行政管理事务、中层行政管理4.行政程序的法定化

(1)复杂性、(2)、相关性与综合性、(3)事务、和底层行政管理事务。5.行政责任的法定化 层次性、(4)动态性。40、越是基层的人事行政管理,其计划和组

(三)依法行政的作用与意义

11、人造环境或者说事社会环境事与行政系织就越是着重本单位的人才需求和人1.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民主,尤其是统的产生与发展管理最为密切、影响最为直才选择之间的微观调节。行政管理民主发展的前提与保证。接的行政环境类别。

41、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制度可以概括为2.依法行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

12、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以研究的事美四个方面:职位分类制度、新陈代谢制要求与保证。

国哈佛大学学者约翰·M·高斯(J.MGaus)度、激励约束制度、职业发展和保障制3.依法行政是控制行政权力膨胀趋

13、过渡型社会,雷格斯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度。势的必然选择。

其社会结构上表现出来的三种主要特征:1.42、职位分类的依据是:职位的工作性质、4.依法行政是推进与深化行政管理形式主义特征 2.异质性 3.重叠性。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改革的有效途径。

14、《行政生态模式》雷格斯逐渐提出了一

43、预算管理 预算是指各级政府的财政收73、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相互联系(简)套较为系统的行政理论模型,也就事著名的支计划,是各级代议机构通过的有法律1.对行政权力以及行政行为的规范性和“融合-棱柱-衍射 效力或权威性的文件,是政府调节经济约束性作用是一发行政与以德行农业《融合》 工业《衍射》 过渡《棱柱》 的主要工具。政共同精髓所在。

15、行政系统的经济环境基本构成要素应该

44、审计管理 在公共行政和维护社会程序2.实现责任行政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包括:1.经济力量 2.社会经济结构 3.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有三方面:的共同目标。

体制 4.科技发展水平。一是服务于宏观调控 二是维护国家经3.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具有一些共同的16、经济力量因素从根本上制约着行政系统济程序 三是促进廉政建设。基本功能。的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基本结构因

45、会议质量控制是会议管理的核心内容。4.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的基石,以德行素、第七章 政石依法行政的补充。

17、最为明显或者说最为重要有的政治应速

46、行政职位是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第十一章

主要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世纪运行状素。74、一个国家的行政经济绩效主要是指宏观况、政党制度、社会团体发达程度以及社会

47、行政人员是行政组织中最活跃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输通性等组成部分。

48、一般来说,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7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绩效最经常表现

1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为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市场经济式。

49、我国行政组织的结构体系就是直线—职的游戏规则是一种政府制度安排。

第三章 能结构 76、公平评估指标;公共行政学者佛雷德里

19、政治权力所有手段中强制手段无疑是最50、委员会制:(简)克森曾经提出社会公平的复合理有效的手段,它也是武力或武力威胁做后优点:决策能够集思广益,考虑问论,认为社会公平可以分为下列类盾。题比较周全,能够容纳各方面的意型:

20、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有以下几项: 见,反映各方面利益和要求,可以1.单纯的个人公平

(1)强制力(是一切权力最原始、最直接防止个人专断,2.分部化的公平的来源)缺点:权责不明,易互相扯皮,3.集团性的公平

(2)诱导力、(3)组织制度(4)信息(5)名义上集体负责实际上是无人4.机会公平

个人因素负责,行动迟缓,意见难以统一,5.代际公平(指这一代与未来一代之间

21、行政权力的特性中《公共性》是一切国容易导致反应迟钝,行政效率不的公平)

家行政权力的重要特性、行政权力合法性的高。77、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简)基础。

51、我国行政机关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即考1.制定计划的目的22、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是虑到了首长制的优点,也吸取了委员会2.初步调查

实行联邦制的主要管家,其中美国最为典制的长处。3.管理控制评估

型。

52、弹性授权:对于复杂的任务,或者下属4.详细评估

23、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能力、水平无法把握时,适宜采用这种5.选写评估报告

关系的思路(简)授权方式。88、行政体制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这种

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

53、政府信息公开化及其作用?(简)结构性的体制对于行政绩效往往政府分权范围。1.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民主行政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

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的发展。89、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途径(简)

3.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2.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1.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工作。强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为

第四章3.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提高行政绩效创造一个良好

24、行政职能的特点: 的腐败。的行政环境。

1.执行性 2.整体性 3.多样性 4.动态4.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此进行政效率2.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性.的提高。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

25、行政职能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5.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行和监督相协调,以提高行政心。地适应WTO地要求。绩效。

26、弱势政府时期即“守夜人“政府时期。第八章 3.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27、弱势政府职能的积极意义在于它适应了

54、有限理性决策模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公务员队伍。

自由资本主义的需要,促进资本主义经是赫伯特·A·西蒙。4.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济的发展。

55、渐进决策模式是美国著名的政策科学家体系,完善行政绩效管理制

28、强势政府的特点: 林德布洛姆提出来的。度,提高行政绩效水平。

1.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

56、混合扫描决策模式将理性决策方法与渐第十二章

展。进决策方法结合起来。90、行政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行政能力

2.强势政府的行政职能方式更加复杂多

57、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91、行政发展的外部动力(简)样。(简)1.经济因素

29、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简)1.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着信2.政治因素

第一.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3.文化因素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4.技术因素

第二.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专业程度底的问题92、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基本特征(简)战的需要。3.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1.始终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第三.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问题。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4.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底3.借签国外行政改革经验与吸收我国传第四.转变行政职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底问题。统行政精华并举。的需要。

58、最典型的事前监督是听政会制度。4.坚持渐进式改革

第五.行政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59、252页-256页有一个案例分析题。5.立足于中国国情

基础 60、职能监督指:财政部对其他部门的财政93、加入WTO后我国行政发展的趋势(简/行政职能转变也是行政机构改革的基础。收支和财务活动进行的监督。分)(06年考案例分析

30、职能关系的转变(简)61、行政监督机构包括:国家监察部、监察1.加快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转变的步

1.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政府与部派出机构、地方行政监察机关。伐

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管理。第九章2.重塑政府与社会关系

2.理顺政企关系。62、侠义的行政方法是在实际行政管理过程3.由权力行政问题向规则行政的行政理

3.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运用的、最普遍的行政管理方法,当念转变

4.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然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行政管理方法。4.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

5.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63、运用行政方法的原则

第五章 1.调查研究在先的原则,2.坚持具体

31、行政管理机构的首要特征是具有合法指导的原则,3.思想政治工作领先

第三篇:《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简述过渡性社会的行政模式的特点。p35

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即是棱柱形行政模式。

首先,该社会的行政行为已出现专业化分工趋势,但又未能有效实现完全的活着说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往往难以与其他社会行为区分开来。

其实,专业化的行政机构已设立的,但不能正常运作,功能有限,许多职能的发挥还需要由其他社会机构,甚至是宗族、同乡会等传统机构来完成。最后,是真实建立起来的行政制度由于各种传统势力的影响而不能起到应有的规范及约束作用。

简述政党影响行政系统的主要途径。政党制度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是通过自身的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功能,为行政系统提供有关社会民众的政治要求等方面较为专业、系统的信息,为行政系统的决策与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2、是运用自身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座重要的桥梁,及时地把行政系统的有关政策信息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与政策对象双方,这日益成为当代行政系统得以有效运行、改善政民关系的重要保证。

3、政党的执政功能,也就是通过成为执政党,从而能够通过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来实现自身的政治主张。行政权力的特性、行政权力的有限性(案例)

行政权力的定义及基本特征?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性权力、从属性权力,也是一种政治权力,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其他社会组织,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一种能力或力量。特征:

1、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非政府组织。

2、行政权力的客体是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所有的公民及由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

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

4、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强制力。

行政权力的有限性体现在:

1、行政权力作用范围是有限的。

2、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是有限的。

3、行政权力是受监督和制约的。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思路。

联系实际分析重构成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思路。

根据我国国情,总结发达国家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成功经验,在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改革的目标模式上,必须改变过去中央高度集权体制,建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新型体制,形成一种职权明确、权责统一、协调制衡的法制化的关系模式,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它们的关系具体内容包括:

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

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

3、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

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强势政府时期政府经济职能增强的表现,方式多样化的表现。

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特点?

1、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政府经济职能的增强主要表现在:(1)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宏

观调控。(2)兴办国有企业。(3)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和管制。(4)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范围的拓展还表现在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加强。

2、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方式更加复杂多样。(1)广泛使用法律手段。(2)使用计划手段。(3)制定产业政策。(4)采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5)采取直接的行动手段。简述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联系我国实际,谈谈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1、通过非国有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

2、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3、推进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主要采取三种形式:(1)政府业务合同出租。(2)以私补公,打破垄断,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3)公共服务社会化。

简述我国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基本经验。

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经验?

1、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把转变政府行政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

2、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

3、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迈出改革的步伐,又充分考虑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审慎地推进改革。

4、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5、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我国行政职能方式,重心与职能方式的转变。P117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1、职能重心的转变。

2、职能方式的转变。

3、职能关系的转变。联系实际,分析我国行政职能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

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

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3、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联系实际,分析我国行政职能关系转变的主要内容。

1、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

2、理顺政企关系。

3、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4、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5、理顺政府内部各种职能部门的关系。

行政管理机构设定的程序。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程序。

1、提出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理由,并设计出初步方案。

2、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评估和论证。

3、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批准。

4、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落实与实施。

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

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内容?

1、从“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

2、行政机构内部的决策与执行职能及机构的分离。

3、行政管理机构的分权化。

4、强化综合协调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具体表现为:(1)行政首脑办事机构的加强。(2)综合协调机

构的强化。

5、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弹性化。

简述行政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十、影响行政组织设计的主要因素: 1.行政组织的目标、2.职能与环境,技术特征以及二者的匹配性。

简述我国行政机关实行的行政首长负责制。P202

我国行政机关实行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既考虑到了首长制的有点,也吸收了委员会制的长处。在体制设计上,行政首长不仅有权召集和主持本级行政组织的常务会议以及全体会议,而且在对有关问题做出决定时,是在充分展开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最后由行政首长集中大家的正确意见,形成行政组织的决定。行政首长负责制在运行程序上首先是民主,然后才是集中,所以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质上是民主集中制的一种表现形式。行政领导授权的原则与方式。

二十三、正确理解行政授权的原则和方式。授权的原则:

1、权责统一原则。

2、视能授权原则。

3、信任与监督相统一的原则。

4、单一隶属原则。授权的方式:

1、充分授权。

2、不充分授权。

3、弹性授权。

4、制约授权。行政信息公开化的作用。

十四、行政信息公开化的作用:

1、有助于促进民主行政的发展。

2、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

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

4、有助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5、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地适应WTO的要求。

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九、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1、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2、决策方案的设计。

3、决策方案的分析、论证与选择。

4、决策方案的实施。完善行政决策程序的措施。

十、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存在问题:

1、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

2、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

3、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

4、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完善措施:

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

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

3、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

4、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行政监督的内外体系的内容,(案例与论述)P255

二十、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系统:

1、权力机关的监督。

2、政党的监督。

3、司法机关的监督。

4、公民及社会团体的监督。

5、新闻舆论的监督。

二十一、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一般监督(它又分为:上下级监督、职能监督、主管监督)、专门监督(它又分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行政绩效评估的地位与作用,行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从内容性质分)(案例)

一、行政绩效评估的地位和作用。

1、行政绩效评估的责任落实作用。

2、行政绩效评估的对比作用。

3、绩效评估的计划辅助作用。

4、绩效评估的监控支持作用。

5、绩效评估的民主和教育作用。

6、绩效评估在吸引政治资源方面的作用。

三、行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分类:根据行政绩效的内容性质划分:

1、经济发展指标:人均国民收入的水平、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社会就业率、进出口总额。

2、社会发展指标:社会教育事业发展指标、社会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社会治安和事故指标。

3、政治发展指标:行政机构管理指标、行政决策指标。根据评估的方法划分:

1、经济评估指标。

2、效率评估指标。

3、效益评估指标:质的量化展示、用民意测验测定效益和服务质量、质量保证体系。

4、公平评估指标:单纯的个人公平、分部化的公平、集团性的公平、机会公平、代际公平。

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途径。

十一、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有效途径。

1、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法治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

2、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以提高行政绩效。

3、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4、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绩效水平。(1)需要立法保障。

(2)公民参与机制是评估体系必不可少的条件。

(3)必须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评估体制。

(4)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

四、行政绩效评估过程的各个阶段。

1、制定计划。

2、初步调查。

3、管理控制评估。

4、详细评估。

5、撰写评估报告。行政发展的阻力。

十、行政发展外部阻力的主要因素。

1、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

2、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改革的不配套。

十一、外政发展内部阻力的主要因素。

1、来自行政制度惯性的阻力。

2、来自公务员的阻力。

3、来自行政文化的制约。我国行政发展的特征。

二、行政发展的特点。

1、行政发展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良性互动过程。

2、行政发展是一个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秩序化的过程。

3、行政发展是一种制度支撑下的行政动态过程。

4、行政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变化发展过程。

我国行政发展的趋势。P379

十七、加入WTO后中国行政发展的趋势。

1、加快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转变的步伐。

2、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3、由权力行政向规则行政的行政理念转变。

4、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

第四篇: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行政:所谓行政就是指政府行政组织为了公共的利益和目的,以公共权力和法律为基础,对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自身内部事务所进行的管理和服务活动。

2.行政原理:是行政管理规律的升华,是研究对象和内容的本质反映,是科学理论宝库的组成部分。

3.行政的社会环境:它是指国内的人口、民族、社会历史、社会制度、社会分层结构、贫富差距、社区发展、社会变迁、社会管理方式等因素。

4.行政的社会职能:所谓社会职能,是指振幅所承担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职能。

5.国家公务员制度:我国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制定法律法规,依法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6.行政机关内部监督:是指行政机构内部形成的监督系统进行监督的制度,即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各个工作部门之间对行政行为的实施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广义上的行政监督单指内部,狭义上的兼指内外)

7.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政机构和领导者的权力,通过强制性的的行政命令,直接对管理对象发生影响,按照行政系统来管理的方法。

8.行政管理方法:是指能够保证行政活动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各种专门的方式、手段、技术措施等等的总称。

9.行政效率:是指所获得的行政效果与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比率。

10.行政成本:是指政府行政活动对经济资源的消耗。

二、简答题

1.行政监督的范围、意义

范围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协调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之间的行政执法行动。

(2)撤销违法或不当的、影响行政管理相对人利益的具体行政行为。

(3)指导监督对象的行政执法活动,处理监督对象在行政执法中越权、滥用职

权或失职渎职行为。

(4)研究解决行政法律规范自身存在的问题。

(5)监督检查本行正区域内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是否遵纪守法,履行职务,并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行政监督在行政过程中发挥着行政督察、行政纠错和行政防护等功能,对行政权力的正常行使、规范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具体表现在:

(1)行政监督是惩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保持正常

行政秩序和良性行政行为的重要手段。

(2)行政监督是保护国家整体利益和实现国家行政目标的客观要求。

(3)行政监督是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和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

2.行政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所谓管理,就是把人力和资源,通过运用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法来完成一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所谓行政就是指政府行政组织为了公共的利益和目的,以公共权力和法律为基础,对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自身内部事务所进行的管理和服务活动。

行政专与政治(管理)有关;而管理的概念却更广,包括行政的,也有更多其它的,如“商业管理”、“学校管理”!

3.行政沟通中存在的障碍问题

客观障碍

(1)当前行政组织机构存在着层次过多、机构臃肿、关系不顺和渠道单一等问

题,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沟通的高效进行。

(2)时空距离障碍失控距离等外部因素对信息沟通传递及其效果有很大影响。

(3)行政体制导致的障碍,当前我国行政体制中对行政沟通监管仍待完善。主观障碍

(1)个人素质引起的障碍。由于行政人员的个人素质及文化水平不同,利益、观念、性格,情感、方面有种种差异,认知水平,大家对同意思想、事物有的表达有所不同,对同一事物可能产生不同甚至相左的看法和结论。

(2)职级差异导致的障碍。沟通双方因处于上下级关系而造成心理障碍,导致

一些行政领导主管意识太强,下级又瞻前顾后惟命是从,严重影响了我国行政运行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其他

行政沟通中除了主管、客观障碍外还存在着其他方面,如沟通方式的障碍。

4.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问题

(1)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协调统一的保证。行政管理有纵向与横各层次的区别、划分。但形成统一的意志,实施统一的指挥,则是对所有行政管理的共同要求。

(2)行政领导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领导是一种具有管理性质的社会活动行政管理过程与行政领导过程是交叉的。并贯穿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始终。

(3)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行政管理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大系

统,每个因素都对行政管理产生影响。由于行政领导具有“统领”、“引导”的整体管理功能,尤其是行政决策规定了目标及达标的途径和措施,因而成为行政行为的指南和准则。

5.机关事务管理的现代化

(1)目标一致原则。

(2)职、责、权一致原则。

(3)效率原则。

(4)精简原则。

(5)分层管理原则。

6.行政信息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信息系统本身是行政管理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信息是行政计划与行政决策的立足点。

(3)信息是行政执行与行政控制的根本保障。

(4)信息是行政沟通和行政协调的纽带和桥梁。

行政信息对于行政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个领域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7.行政决策的特点

(1)决策主体的权威性。

(2)决策依据的法律性。

(3)决策实施的强制性。

(4)决策目标的非营利性。

三、论述题

1.行政领导职位、职权、职责的含义,结合周恩来总理行政管理工作,阐述行政领导艺术的内容

(1)所谓行政职位,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所处的法律地位和担任的行政工作职务。

(2)所谓行政职权,是行政职位所赋予的权力,是由于行政领导者担任一定的职位而获得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权力。

(3)所谓行政领导者的职责,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国家机关中处于一定的职位所

承担的一定工作任务及应负有的责任。

行政领导艺术的内容

(1)权力运用的艺术。包括交流;说服;命令;奖惩;授权。

(2)把握全局的艺术。领导者要具有全局的、系统的观点;在工作时具有超前的观念,掌握立足当前谋长远的预见未来的本领;有细致的观察力,要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和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有敏锐的感知力,善于从细微处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

(3)随机决断的艺术。要善于审时度势;要做到当机立断。

(4)知人善任的艺术。用人所长,扬长避短;宽以待人,团结为重。

(5)时间运筹的艺术。集中精力,重点突破;跳出“会海”,缩短交际时间;合理安排工作日程;充分利用现代工具。

2.衡量行政效率的主要方法(提高),行政职能的含义、作用。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谈谈我国转变行政职能的原因何在?

衡量行政效率,应根据调查数据进行类比分析:

(1)从职务类别看人与事是否相称,以事定位,以位定人,看职权是否统一,工作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是否科学化、法制化;

(2)确定工作质量标准是否从现实可行的先进水平出发,具有内在的激励与竞

争因素,工作统计表格(如工作分配表、工作进度表、工作报告表等)是否合理,数据是否可靠;

(3)在职人员熟悉业务的程度如何,培训、考核、工资、晋升等制度是否调动

积极性,能否促进人员素质的提高;

(4)公文处理的程序和时间是否规范,渠道畅通与否;

(5)办公用品能否保证及时供应,品种齐全,有不造成积压浪费;

(6)行政开支是否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控制会议经费、差旅费和社会

集团的购买力,杜绝不合理的开支和请客送礼、私分财物等不正之风;

(7)工作计划是否实行目标管理,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成绩及费用(包括单位费用、人平费用、事平费用等)的比例,是否符合正常标准。

所谓行政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基本作用,它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

(1)行政职能是决定政府角色地位的大问题,事关国家的兴衰成败。

(2)行政职能是行政组织设置的依据、前提和基础。

(3)行政职能决定着行政管理的内容和方式。

(4)行政职能的实现是衡量行政管理效率和效能的重要标准。

(5)行政职能的界定是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政企关系、政社关系的前提,是我国当前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

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

(1)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

展和深化,传统的计划市场经济逐渐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代替;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政府管理经济的内容和方式随之也要调整,作为上层建筑的政府职能就要相应转变;

(2)社会矛盾运动的表现和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

落后的生产力和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3)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行政职能也有一个不断产生、壮大、衰减或消失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行政管理事务日益复杂化,一些新事物的出现,如环保问题必然导致政府某些职能的增加,同时某些职能也必然相对弱化。

第五篇:行政管理学 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学 复习资料

一、多项选择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B.科学性和艺术性统一

C.行政管理活动与作业活动相区别D.行政管理与组织密不可分 E.行政管理是一项创新性的活动

2A.阶层性 B.全员性 C.部门性

3A.客观性 B.可管理性 C.系统性

4A.内在性 B.系统性 C.客观性 D.自动性 E.可调性

5A.内部环境 B.外部环境

6A.经济功能 B.文化功能 C.社会功能 D.政治功能 E.生态功能A.供应 B.补贴 C.生产 D.管制A.领导者 B.被领导者 C.领导目标 D.客观环境A.指挥作用 B.协调作用 C.沟通作用 D.激励作用A.认识能力 B.决策能力 C.组织能力 D.协调能力 E.应变能力

11A.年龄结构 B.知识结构 C.智能结构 D.气质结构A.倾听 B.提问 C.演讲 D.辩论

13A.行政责任是一种责任 B.行政责任是一种义务 C.行政责任是一种任务

D.行政责任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行为

14A.通报批评 B.停止违法行为 C.撤销违法决定 D.行政处分

15A.健全法制,完善组织制度建设 B.行政问责制 C.健全监督机制A.具有系统性 B.具有动态性 C.具有空间性

18A.观念问题 B.服务能力与服务需求的适配程度 C.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D.外部环境 E.服务类型的影响

19A.行政创新能力的核心性 B.行政创新能力的破坏性

C.行政创新能力的高风险性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21A.集体决策 B.个人决策

A.行政方法 B.法律方法 C.经济方法 D.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E.技术方法

3A.依据法规,方向明确的原则 B.统筹兼顾,平衡冲突的原则

C.求同存异,灵活权变的原则 D.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

4A.确定标准 B.衡量工作绩效 C.纠正偏差

5A.行政监察 B.行政纠错 C.行政防护

A.制定目标前的准备工作 B.目标制定 C.目标的实施

D.检查结果,信息反馈和处理

A.标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 B.标杆管理更具体,明确,可行

C.标杆管理注重实践 D.标杆管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A.与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B.统筹全局的原则 C.当前与长远兼顾的原则

D.投入与产出相匹配原则 E.综合平衡的原则

A.积极发展生产 B.改善经营管理 C.加速技术改造

D.提高流动资金利用效率 E.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益

A.服务性 B.技术性 C.事务性

A.信息的收集 B.信息的加工 C.信息的传递 D.信息的反馈

A.行政环境因素 B.行政组织因素 C.行政人员因素 D.科学技术因素

A.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 B.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

C.创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 D.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

E.建立知识管理的评估系统

1、社会监督是一种内部监督。

判断:

理由:

2、职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向性,即可正可负。

判断:

理由:

3、行政应急处置能力属于组织的核心能力。

判断:

理由:

4、行政管理是一门艺术。

判断:

理由:

5、行政补偿是以行政组织的违法行政行为为基础的。

判断:

理由:

6、标杆管理注重理论。

判断:

理由:

7、行政创新能力是决定组织发展的亚核心能力。

判断:

理由:

8、行政问责制是一项重要的事前监督制度。

判断:

理由:

9、全面质量管理以顾客关注为焦点。

判断:

理由:

10、狭义的行政监督又称为外部监督。

判断:

理由:

11、知识管理强调按“知”分配。

判断:

理由:

12、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更加重视对员工的物质激励。

判断:

理由:

1、政府行政功能实现的方式有哪些?

答:①供应,政府提供的是公共物品。②补贴,指政府对提供特定产品和服务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一定的资助。③生产,指政府通过设立国有企业直接生产产品,提供给公众。④管制,政府对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的行为。

2、公共行政管理与私人行政管理的区别有哪些?

答:①目标不同,公共行政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的,而私人行政管理则以营利为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②实质不同,私人行政管理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更多着力于提高效率上,而公共行政管理不仅要注意到效率问题,而且还得研究公平问题。③特性不同,与私人行政管理相比,公共行政管理尤其强调政府责任。④监督方式不同,公共行政管理要受到社会大众的监督,而私人行政管理的监督主要来自组织内部。⑤权力来源不同,公共行政管理的权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大众给予的公共权力,而私人行政管理的权利则大多是私人授权。

3、如何打造团队精神?

答:①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能给员工一种安全感使员工真正认同组织。

②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畅通的沟通渠道可以使员工进行信息交流、沟通。

③进行人性化的管理,管理员工需要关怀、爱心和信任等等。

4、非政府组织行政功能的实现方式有哪些?

答:①提供,非政府组织是重要的社会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

②监督,在监督企业行为、稳定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③维护,非政府组织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援助,保护自然环境等等。

④培育,非政府组织培育了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等等。

5、行政管理者应怎样进行环境管理?

答:①了解与认识行政环境,了解、认识环境是环境行政管理的基础。

②分析与评估环境,在了解环境的基础上,对各种环境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评估。③能动地适应环境,要研究与选择对待不同环境的办法。

6、如何提高公共部门的行政创新能力?

答:①树立创新型组织的观念 ②建构合适的组织结构 ③领导者是组织创新的关键 ④创新行为依赖于良好的管理机制 ⑤营造创新环境

1、如何理解行政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融合?

行政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一方面行政管理的科学性是指行政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存在着可以认识和了解的运行规律,人们通过社会的实践和科学研究,可以总结出反映行政管理活动规律的理论和方法。

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具有艺术性的特点。

①行政管理的艺术性是指行政管理者在掌握一点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行政管理技能的能力,强调行政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运用个人的智慧、知识和经验,因地制宜地开展行政管理活动。

②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各类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存在各种突发性、偶然性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者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灵活发挥的艺术。

行政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非相互对立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理论的普遍性规律与行政管理艺术的特殊性、随机性的统一体,两者有机组成,缺一不可。

2、试述如何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①明确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消费者、生产者和提供者(或安排者)概念的内涵。

消费者指接受公共产品和服务并完成消费过程的人或组织。生产者是以直接生产产品,或者直接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形态存在的。提供者(安排者)是指派生产者给消费者的主体。

②以提供有效公共服务为目标,创新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安排。

一是生产者和提供者都是公共行政组织。二是生产者是公共行政组织部门,提供者是私人部门。三是生产者是私人部门,安排者是公共行政组织。

③构建公共部门之间、公共部门与社会之间的合作服务网络关系。

在合作网络中,各组织之间相互信赖;网络成员间的持续互动;协商和博弈的互动方式;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

④关注服务型公共组织建设。

首先是“3个硬要素”的有机结合。其次是“4个软要素”的相互融合。

3、试述如何提高组织的行政应急处置能力?

⑴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科学原则

①时间第一原则 ②以人为本原则 ③真诚坦率原则 ④公众参与原则。

⑵提升私人行政应急处置能力的策略

①企业在组织定位上要嵌入社会体系 ②建设突发事件预警机制 ③构建应急管理体系 ④培训员工的应急处置意识及能力 ⑤通过组织学习,增强行政应急处置能力 ⑥增强企业与政府、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⑶提升公共行政应急处置能力的策略

①增强全社会的应急处置意识 ②完善危机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 ③加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合作 ④寻求和积极促成应急处置管理的多边合作和国际合作。

五、材料分析题

1、更改开饭时间一事为什么未能办成?如果你是办公室主任准备怎样处理?

实现行政管理组织科学化必须遵循职、责、权一致的原则,担任一定的职务,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授予相应的权力。更改开饭时间,完全是办公室主任职权范围的事,根本不必请示,请示本身违背了职、责、权一致的原则。

实现行者组织科学化还必须遵循完整统一的原则,做到领导指挥统一,避免多头领导。两位秘书长都就更改开饭时间表态,就违背了领导指挥统一的原则,当意见不一致时,必然造成下级无所适从。

如果我是办公室主任,就认真负起责任来,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兼顾机关工作和干部生活,重订开饭时间,分布实行。

2、请运用行政道德的有关理论,分析在新形势下应如何制止政府官员腐败?

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行政道德自律能力,是防止政府官员腐败的根本途径,政府官员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改造、自我磨练。

强化外在行政道德教育和监督约束是防止政府官员腐败的又一基本途径,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只有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防止政府官员腐败。

3、试从行政职能的角度出发,分析政府的做法是否值得?三种说法是否正确?

治理污染加强坏境保护是政府一项社会职能。A湖污染影响周围500万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该省市政府决心治理污染,不惜从资金、人员、机构、法制、领导等各方面花力气,实现自己的职能,这是政府为人民利益努力工作,是真正的人民政府的表现。

对污染A湖的那几家工厂,市政府依法给予惩处,并应限期堵住污染源。管理这类社会生活领域的公共事务是政府份内之事,几家工厂也无力完成这样大的工程,省市政府为实现这一社会职能,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指令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动员多方力量,故收效较好。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广大市民接受市政府的宣传教育,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也有利于从精神上、物质上、人力上支持政府治理A湖污染的工作。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