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5课____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
2.增强民族自豪感,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难点: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
二、知识准备(复习上节课内容和与本节课知识有关联的历史知识)
三、学习内容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P26-27,找出下列问题答案并记忆。)
1、青铜制造业
(1)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_______。
(2)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种类_______。
(3)商朝青铜器的著名代表有巨大的_______和造型奇特的________。
(4)西周①特点:_______ 更加丰富。
②用途:大量用于 _______。
(5)“三星堆”文化
①时间:与_______同期。
②地区:_______平原。
③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陶瓷制造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_______ 的国家。
3、玉器制造业:玉器_______ 水平很高.二、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情况(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P27,找出下列问题答案并记忆。)
夏、商、西周三代的经济发展状况怎样?
夏、商、西周是以___________为主的社会,___________已相当发达。
农业
{1}作物: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___________时期已经齐备.{2}技术:已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3}农具: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 ___________ 农具进行农业生产.畜牧业
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___________都已经有了,还建有_________________,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___________.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___________。
(4)既然此时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P28,找出下列问题答案并记忆。)
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__________残酷剥削的基础之上的。
1、奴隶被强迫在 ______________劳动,在______________做工,2、没有人身_______。
3、被奴隶主随意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4、被杀死当作_______ 祭祀.5、被杀死或活埋做_______。
四、合作探究
(1)讨论:有位著名考古学家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学生1我认为考古学家说得很对。这是祖国历史上的一个光辉时代。
学生2不对,那时候多么黑暗,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有什么好?你怎么看?
五、达标检测
1、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奴隶的高度发展B、农耕文明出现原始
C、奴隶的命运十分悲惨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2、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A、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
3、在奴隶社会中,从事经济生产的主要是()
A、奴隶主B、奴隶C、平民D、诸侯
4、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青铜器 ②陶器 ③石器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
5、夏商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包括()
①农业②手工业③畜牧业④商业
A、②B、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
六、搏击中考
1.我国青铜制造业最早出现于
A、原始社会晚期B、商朝时期
C、周朝时期D、西周时期
2.举世文明的三星堆文化位于
A、黄淮平原B、渭河平原
C、汉江平原D、成都平原
3.(202_·湖南株洲)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A、编钟B、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C、四羊方尊D、司母戊鼎
第二篇: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学案)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掌握青铜器的发展、代表及特点,了解奴隶的悲惨境遇。
2认识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代表及其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青铜文明。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我国出现青铜器的时间是社会末期,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其中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是巨大的和造型奇特的。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3、除青铜制造业外,商周时期的业和业也很发达。
4、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形成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化。
5、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业,主要劳动力是。
6、思考:“动脑筋”(第28页)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结合第26、27页插图,识读图形,记住名称并讨论回答:为什么说商朝时
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第二子目: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通过学习,知道我国奴隶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和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
第三子目:奴隶的悲惨生活
1、依据第28页图,竞答我国奴隶社会中奴隶的生活状况。
2、解决思考题;动脑筋
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青铜器:出现时间,灿烂时期;
特点是品种多、水平高、分布广。
手工业:代表、。
灿烂的成都平原的文化
青铜文明商朝业发达:玉虎、玉象
农业:“五谷”齐全;知道、、技术,使用一
定量的青铜工具。
畜牧业:现在的主要家禽品种时已有,并建有,商王室有专门牧场。
认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之上的。
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应属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夏朝B.商朝C.西周D.西汉
2、下列四个青铜器中,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代表是()
A.兽纹扁足鼎B.人面纹方鼎C.司母戊方鼎D.四羊方尊
3、巨大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畜牧业发达D.铁器开始使用
4、我国青铜工艺鼎盛时期是在()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5、我国青铜器中的珍品是()
A.四羊方尊B、乳丁纹平底爵C.司母戊方鼎D.人面纹方鼎
6、下列青铜器中,属于三星堆文化的是()
A.司母戊鼎B.青铜立人像C.四羊方尊D.大盂鼎
7、与商周同时期的三星堆文化遗址在()
A.长江三角洲B.华北平原C.三江平原D.成都平原
8、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主要劳动力是()
A.奴隶B.农民C.工人D.农奴
9、请根据课本图片和说明回答:
(1)我国青铜器的出现和繁荣时期分别是在什么时候?
(2)写出我国青铜器的代表。
(3)我国青铜器工艺的特点是什么?
【学后记】
第三篇: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推荐)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8.关于奴隶生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生产行业中大量使用奴隶B.命运十分悲惨C.生命有充分保障七年级历史新授课执笔:审核:
班级-----------------------姓名-------------------时间------------------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
业、农业、商业的状况及特点。2.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命运。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难点:理解青铜文明。学习过程:
一.完成教学练习:
1.在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商朝著名青铜器有-。
2.三星堆文化发现地点是。3.夏、商、西周陶瓷业也很发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窑,另外,制造业也很兴盛,其雕刻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4.夏、商、西周是以的农作物,西周时期已经齐备。
5.农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6.商朝奴隶主祭祀祖先屠杀大批奴隶做。二.选择题
1.青铜器最早出现是在()
A.原始社会末期B.夏朝C.商朝D.周朝 2.三星堆文化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区()
A..黄河流域B.成都平原C.渭水流域D.河南西部 3.商朝农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
A.奴隶制生产方式B.生产工具的改进C.农作物品种的增加D,良好的自然环境 4.穿越时空,如果你回到了几千年前的商朝,下列情景你可以看到的是()
①人们已经懂得了选种和治虫害②一些贵族已经建立了专门的牧场③贵族的餐桌上出现了鸡鸭等 ④看到诸侯在自己的封地里巡视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5.商周时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奴隶艰辛的劳动,当时在哪个行业中可以看到他们()①农业②手工业③畜牧业④机器制造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过春节的时候,我国许多农村的家庭在写对联的时候,“五谷丰登”是经常可以看见的横批,“五谷”全部出现是在()
A.夏朝初期B.夏商之交C.大汶口文化时期D.商周时期 7.夏商西周的共同点不包括()
A.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B.都种植“五谷”C.陶瓷业发达D.玉器制造业发达
D.可以被随意的转让和买卖
9.西周的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A.生产B.祭祀C.军事D.炊具
10、三.思考题
1.既然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时文化的象征呢?
2、商朝时,奴隶处境十分悲惨,那为什么依然说商朝文化是一个灿烂文明?
四、教学后记(写下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想)
第四篇: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双案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张建华审核人:时间:202_.9.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
本史实,包括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及特点;
2、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青铜文明”。
二、课前预习导航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是。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和造型奇特的,西周的青铜器多用于。
3、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叫做。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有、、等。
4、除青铜铸造外,夏、商、西周的的国家。业也很兴盛。
5、夏、商、西周是以业为主的社会,农牧业已相当发达。表现为:(1)后代称为的农作物,商周时已经齐备。(2)农业上已知道、和。(3)西周时已用一定数量的进行农业生产。(4)今天的主要品种,商朝时已经有了。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
6、、、和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7、通过课前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有何感悟?
三、展示预习成果
1、小组代表展示预习自测的基础知识,教师给与适当点评。
2、对于疑难问题,引导学生适当讨论,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四、合作探究、展示风采
1、既然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
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2、用你的语言说一说奴隶的生活有多么的悲惨?联系今天的幸福生活你有什么感想?
3、为什么夏、商、西周三代会出现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
五、随堂练习
1、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铜神树D、大型青铜立人像
2、我国青铜文化最灿烂的时期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3、关于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B、农业上已经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 C、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 D、西周农业已经大量使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4、商、周时期奴隶的悲惨生活体现在()
①被迫劳动②没有人身自由③奴隶主可以自由买卖奴隶④祭祀祖先用奴隶作供品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下列青铜器不能代表“三星堆文化”的是()
A、青铜神树B、四羊方尊C、青铜面具D、大型青铜立人像
六、、课堂小结(梳理知识结构)
七、限时测验
第五篇: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学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的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了解夏、商、西周的农业、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3、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夏、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
【教学过程】
一、出示知识点
1、了解夏、商、西周的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了解夏、商、西周的农业、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3、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
二、学习知识点
1、手工业
(1)青铜铸造业
在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青铜文化灿烂时期是在商朝。
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出土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2)陶瓷业和玉器业
2、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品种已基本完备。
3、奴隶的悲惨生活: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奴隶主随意转让和买卖,作殉葬品。
三、复述知识点(多媒体展示,学生回答)
1、手工业
(1)青铜铸造业
在,已出现青铜器。青铜文化灿烂时期是在。著名的青铜器:、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成都平原的“”文化,出土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2)陶瓷业和玉器业
2、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夏、商、西周是以为主的社会,品种已基本完备。
3、奴隶的悲惨生活: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奴隶主随意转让和买卖,作殉葬品。
四、测试知识点
学案、多媒体播放,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直接写出答案,不用抄题。
1、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应属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夏朝B.商朝C.西周D.西汉
2、下列四个青铜器中,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代表是()
A.兽纹扁足鼎B.人面纹方鼎C.司母戊方鼎D.四羊方尊
3、巨大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畜牧业发达D.铁器开始使用
4、我国青铜工艺鼎盛时期是在()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5、我国青铜器中的珍品是()
A.四羊方尊B、乳丁纹平底爵C.司母戊方鼎D.人面纹方鼎
6、下列青铜器中,属于三星堆文化的是()
A.司母戊鼎B.青铜立人像C.四羊方尊D.大盂鼎
7、与商周同时期的三星堆文化遗址在()
A.长江三角洲B.华北平原C.三江平原D.成都平原
8、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主要劳动力是()
A.奴隶B.农民C.工人D.农奴
9、以上三幅图片都是我国上古三代时期的青铜器,据考古学家发现,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青铜器存在。请根据以上图片和说明回答:
(1)我国青铜器的出现和繁荣时期分别是在什么时候?
(2)写出我国青铜器的代表。
(3)我国青铜器工艺的特点是什么?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阅读材料后理解问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的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
——摘自人教版教参书
1、以上材料说明奴隶社会中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分工和专门脑力劳动者,试想一想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建立在哪一生产部门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
2、党中央一直重视三农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五、学生互检达标(教师出示标准答案,同桌互相批改,教师收回课后复查)针对习题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补充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