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修建性详细规划与概念性设计方案的区别(五篇范文)

修建性详细规划与概念性设计方案的区别(五篇范文)



第一篇:修建性详细规划与概念性设计方案的区别

对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安排和设计。其内容包括:

(一)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二)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三)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

(四)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五)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

(六)竖向规划设计。

(七)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概念性设计方案是指介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的一种新的提法,它更不受现实条件的约束,而比较倾向于勾勒在最佳状态下能达到的理想蓝图。它强调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概念性设计方案一般是在获得新项目后,通过规划设计分析,以《项目设计策划书》、概念性方案设计任务书为基础,指导参加竞标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的内容,公司在评选出中标概念性设计方案后,还要进一步深化修改,总结概念性方案设计成果形成最终的设计原则和构思,概念性设计方案包括总平面设计、交通路线组织、绿化景观组织和景观概念设计。通俗一点说,概念性设计方案是正式方案制定之前的一个大体情况。

修建性详规实施步骤:

1、成立组织机构

2、收集必要规划资料

A、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

B、现行规划相应规范、要求

C、现有场地测量和水文地质痪料调查;

D、人口资料及本区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E、供水、供电、排污等情况调查;

F、居民消费水平调查;

3、根据规范计算出本小区各项规划指标

4、确定路网和排水排污体系

5、确定需拆除及改造项目,并议定赔偿搬迁方案;

6、确定活动中心与绿化位置

7、绘制总平面和坚向设计;

8、各基本原则经济指标分析;

9、编制文本说明

10、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评审;

11、报规划主管部审批;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

(一)规划说明书

1、现状条件分析;

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

3、用地布局;

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

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

6、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

7、竖向规划;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各项:

1)总用地面积;

2)总建筑面积;

3)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

4)容积率、建筑密度;

5)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

6)绿地率。

7)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二)图纸

1、规划地段位置图。标明规划地段在城市的位置以及和周围地区的关系;

2、规划地段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2_,标明自然地形地貌、道路、绿化、工程管线及各类用地和建筑的范围、性质、层数、质量等;

3、规划总平面图。比例尺同上,图上应标明规划建筑、绿地、道路、广场、停车场、河湖水面的位置和范围;

4、道路交通规划图。比例尺同上,图上应标明道路的红线位置、横断面,道路交叉点坐标、标高、停车场用地界线;

5、竖向规划图。比例尺同上,图上标明道路交叉点、变坡点控制高程,室外地坪规划标高;

6、单项或综合工程管网规划图。比例尺同上,图上应标明各类市政公用设施管线的平面

位置、管径、主要控制点标高,以及有关设施和构筑物位置;

7、表达规划设计意图的模型或鸟瞰图。

专项设计

第二篇:修建性详细规划(用地规划设计方案)审查

修建性详细规划(用地规划设计方案)审查 服务对象

 用地单位 必备条件

 新建项目必须已取得选址意见书、规划设计条件(通过招拍挂程序得到用地的项目,需提交土地合同及地块的设计条件),续建项目必须已取得合法的用地批准文件并满足二期动工的时限要求 提交资料

 授权委托书(原件,当申请人委托代理人办理有关事宜时需提交,应当明确代理权限);申请人身份证明(申请人是自然人或法人的,应当提交有效身份证明或有效证件、执照,所有证件可为复印件,核对原件);

 历次规划设计条件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 申请函;

 历次规划方案审批的反馈意见、批准文件及附件(复印件,如属项目初次报送方案则不需提供);

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图附件(复印件)、通过招拍挂程序得到用地的项目,需提交土地合同及地块的设计条件,(如属于新建项目,尚未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无需提供该资料,但必须提供选址意见书及规划坐标蓝线图);

 绘制在1/500广州市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的现况地形图上的规划总平面图、用地竖向平面图、管线综合平衡图、绿地系统平面图、道路系统平面图。建筑方案的平面、立面图(一份)、建筑立面效果图、规划方案鸟瞰图(一份)(以上未注明的图纸均一式两份);(图纸要求见本章附录) 规划说明书(2份);

 电子光盘报批文件;设计文件电子文件包含:

1、规划设计五图一书;

2、规划效果图(包括:总平面规划彩图、整体鸟瞰效果图、建筑物主立面效果图) 规划设计条件中要求提交的规划模型或效果图(同时提交电子文件)。办事时限

 资料齐全的40个工作日内办结 办事结果

 关于方案审查的批复

第三篇:修建性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site 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是城市详细规划的一种。

内容

根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和图纸包括: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规划地区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等。

基础资料

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

修建性详细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除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资料外,还应增加: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规划地段的要求;

(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

(三)各类建筑工程造价等资料。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

(一)规划说明书

1、现状条件分析;

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

3、用地布局;

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

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

6、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

7、竖向规划;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各项:

1)总用地面积;

2)总建筑面积;

3)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

4)容积率、建筑密度;

5)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

6)绿地率。

(二)图纸

1、规划地段位置图。标明规划地段在城市的位置以及和周围地区的关系;

2、规划地段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2_,标明自然地形地貌、道路、绿化、工程管线及各类用地和建筑的范围、性质、层数、质量等;

3、规划总平面图。比例尺同上,图上应标明规划建筑、绿地、道路、广场、停车场、河湖水面的位置和范围;

4、道路交通规划图。比例尺同上,图上应标明道路的红线位置、横断面,道路交叉点坐标、标高、停车场用地界线;

5、竖向规划图。比例尺同上,图上标明道路交叉点、变坡点控制高程,室外地坪规划标高;

6、单项或综合工程管网规划图。比例尺同上,图上应标明各类市政公用设施管线的平面位置、管径、主要控制点标高,以及有关设施和构筑物位置;

7、表达规划设计意图的模型或鸟瞰图。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regulatory 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的内容和深度:

内容包含:规划说明书、现状图、总平面规划图、道路系统规划图、绿地系统规划图、用地竖向规划图、工程管线规划及管网综合规划图等文件图纸等。

1、总平面规划图中应明确下列有关内容:

(1)城市道路坐标、高程、红线宽度及分幅、转弯半径等;

(2)建设用地边界各拐点坐标,用地范围及相邻周边地貌地物;

(3)用地范围内主要道路控制点坐标、道路宽度及出入口的位置;

(4)建筑物功能、编号、坐标及室内高程,各建筑物基底面积、层数及高度(列表);

(5)建筑间距,建筑物退让(离界或离线)距离;

(6)公共设施配套项目功能,设置的具体位置,用地界线等;

(7)绿地界线,绿地布局;

(8)室外场地各控制点坐标、设计高程;

(9)道路控制红线等各类控制线的具体位置;

(10)各类用地平衡表和技术经济指标统计表(含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地上泊车数量、地下泊车数量、人口规模、总户数、居住建筑面积、居住人口毛密度、居住人口净密度等)。

2、道路系统规划图:应确定道路等级,道路宽度、控制点坐标、高程、转弯半径,主要道路断面形式,出入口定位坐标、宽度,地上、地下泊车范围和泊车布局、泊车量等。

3、绿地系统规划图:应确定绿地功能、范围、用地面积,选择树种,进行绿地景观和设施设计等。

4、用地竖向规划图:应确定地形地貌的利用,进行土方平衡,确定各控制点的坐标、高程和地面排水方向、坡度、高程等。

业管线和管网综合规划等。规划内容包括负荷预测、外部管线现状、地坪标高、排水管道标高、各类管线走向、管线位置、主要管线管径,并需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初步意见。

6、主要建筑平、立、剖面图。

7、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比例为1:500或1:1000。

凡报批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须提供如下图纸、资料:

1现状条件分析;

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

3、用地布局;

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

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

6、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

7、竖向规划;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各项:

1)总用地面积;

2)总建筑面积;

3)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

4)容积率、建筑密度;

5)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

6)绿地率。

7)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第四篇:修建性详细规划

1、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及图纸包括:

规划说明书、现状图、总平面规划图、道路系统规划图、绿 地系统规划图、用地竖向规划图、工程管线规划及管网综合 规划图等文件图纸。

2、总平面规划图中应明确下列有关内容:

(1)城市道路坐标、高程、红线宽度及分幅、转弯半径等;(2)建设用地边界各拐点坐标,用地范围及相邻周边地貌 地物;

(3)用地范围内主要道路控制点坐标、道路宽度及出入口 的位置;

(4)建筑物功能、编号、坐标及室内高程,各建筑物基底 面积、层数及高度(列表);

(5)建筑间距,建筑物退让(离界或离线)距离;

(6)公共设施配套项目功能,设置的具体位置,用地界线 等;

(7)绿地界线,绿地布局;

(8)室外场地各控制点坐标、设计高程;

(9)道路控制红线等各类控制线的具体位置;

(10)各类用地平衡表和技术经济指标统计表(含总用地面 积、总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 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地上泊车数量、地下泊 车数量、人口规模、总户数、居住建筑面积、居住人口毛密

度、居住人口净密度等)。

3、道路系统规划图:应确定道路等级,道路宽度、控制点 坐标、高程、转弯半径,主要道路断面形式,出入口定位坐 标、宽度,地上、地下泊车范围和泊车布局、泊车量等。

4、绿地系统规划图:应确定绿地功能、范围、用地面积,选择树种,进行绿地景观和设施设计等。

5、用地竖向规划图:应确定地形地貌的利用,进行土方平衡,确定各控制点的坐标、高程和地面排水方向、坡度、高 程等。

6、工程管线规划及管网综合规划图:包括给水、排水、电 力、电信、有线电视、燃气各专业管线和管网综合规划等。

规划内容包括负荷预测、外部管线现状、地坪标高、排水管 道标高、各类管线走向、管线位置、主要管线管径,并需取 得相关主管部门的初步意见。

7、主要建筑平、立、剖面图。

8、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比例为1:500或1:1000。

第五条

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的内容和深度:

1、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的文件和图纸包括:规划设计说明、总平面规划图、工程管线规划及管网综合规划图等文件图 纸。

2、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图应明确下列有关内容:

(1)城市道路坐标、高程、红线宽度及分幅、转弯半径等;

(2)建设用地边界各拐点坐标,用地范围及相邻周边地貌 地物;

(3)用地范围内道路控制点坐标、高程、道路宽度及转弯 半径,出入口定位坐标和宽度,泊车布局等;

(4)建筑物功能、编号、定位坐标及室内高程,各建筑物 基底面积、层数及高度(列表);

(5)建筑间距,建筑物退让(离界或离线)距离;

(6)公共设施配套项目功能,设置的具体位置,用地界线 等;

(7)绿地界线,列出集中绿地面积、公共绿地面积、绿地 率等,进行绿地景观的意向设计;

(8)室外场地各控制点坐标、设计高程;

(9)道路控制红线等各类控制线的具体位置;

(10)各类用地平衡表和技术经济指标统计表(含总用地面 积、总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 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地上泊车数量、地下泊 车数量、人口规模、总户数、居住建筑面积、居住人口毛密 度、居住人口净密度等)。

第六条

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报批:

凡报批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须提供如下图纸、资料:

1、书面申请报告(1份)。

2、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报批申请表(1份)。

3、规划设计蓝线图或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及规划设计条件 复印件(各1份)。

4、规划设计说明书(3份)。

5、现状图(3份)。

6、总平面规划图(3份)。

7、道路系统规划图(3份)。

8、绿地系统规划图(3份)。

9、用地竖向规划图(3份)。

10、工程管线规划及管网综合规划图(3份)。

11、主要建筑平、立、剖面图(3份)。

12、透视图(鸟瞰图)。

13、全套电子文件。

14、其它附件。

第七条

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的报批:

凡报批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须提供如下图纸、资料:

1、书面申请报告(1份)。

2、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报批申请表(1份)。

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设计蓝线图或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及规划设计条件复 印件(各1份)。

4、总平面规划图(3份)。

5、工程管线规划及综合管网规划图(3份)。

6、主要建筑平、立、剖面图(3份)。

7、透视图(鸟瞰图)。

8、全套电子文件。

9、其它附件。

修建性详细规划差不多就是方案深度,就算1块一平方都有10万,还是设计人员的,公司收至少是3-5块

就说我们这边人手不够,原来效果图那些都有了,只要根据新红线调整总图,做做分析图就行

第五篇: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评审原则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评审原则

为提高审批时效,为申请单位提供超前服务,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申请项目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技术评审,评审不属于行政许可。申请技术评审的,申请单位把申报的相关资料直接报送技术咨询服务中心,评审的建议和评审意见以书面的形式告知申请单位。评审通过后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报市局业务会审批,审批通过并公示无异议后作为行政审批的附件。

一、评审具备的条件 ㈠评审的依据

1、相关部门的批准、核准或备案文件;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规划条件》;

4、《控规图则》;

5、《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

6、《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㈡具备的图纸

⒈近日实际测量定界位臵坐标图1张;

⒉达到设计深度的l:500或1:1000的总平面布臵图、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用于核定绿地率)、道路、停车位和市政设施空间布局图(用于核定用地平衡表、配套停车位和配套设施)、项目建筑面积统计表(用于核定建筑面积和基底面积)各1张;

⒊日照分析图1张或1套; ⒋雨污分流图1张;

⒌打印成A4大小的二个不同风格的效果图(包括鸟瞰、沿街透视、单体); ⒍提供建筑平、立、剖图纸1套。㈢还应提供的其他材料

⒈申请评审的申请报告和申请表,申请单位的身份证明材料(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法人代表身份证等),委托书和被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 1份;

⒉现场区域不同角度的照片及周围建筑物照片1套;

⒊电子文件光盘3份(其中1个光盘内容为设计的总平面布臵图、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道路、停车位和市政设施空间布局图、管线综合及竖向规划图、效果图、建筑平、立、剖图,此光盘上贴上封皮加盖设计单位和申请单位公章;1个光盘内容为测量队提供的实际测量的位臵坐标图,此光盘上贴上封皮加盖测量单位公章;另1个光盘内容为日照分析图、现场区域不同角度的照片及周围建筑物照片)。

4、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后,所有图纸,在原设计单位签字和印章的基础上申请单位加盖印章,规划局留存。

注:提供的电子文档版本应是AutoCAD2004及以下版本。

二、相关图纸设计原则和应达到的深度

鉴于目前我局接收的相关设计图纸涉及的设计单位来之多个地区和多个单位,并且图纸较多,设计的深度千差万别,在审查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建筑控高、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筑间距、日照分析、建筑设计方案时要浪费我工作人员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同时也浪费申请单位的时间,为规范设计内容,结合我局评审工作的内容,特制定此设计原则,以便更好的提高评审效率。

1、为核定容积率和户型比例应达到的深度:

⑴总平面布臵图:

若有地下车库,在总平面布臵图上应以虚线标示位臵和尺寸,并标注是人防地下室还是地下车库,半地下车库标注绝对海拔高度,以便核对是否计算容积率,同时提供建施图;

⑵建筑平、立、剖图纸:

①各栋楼的建筑平、立、剖图纸中要有设计说明,说明中要标注总建筑面 积、地下部分面积、基底面积、商业面积、配套公建面积、住宅楼建筑面积(不含住宅楼套型阳台面积)、全楼总套内使用面积;

②各层平面按照面积计算规范把本层计算建筑面积的外轮廓(包括保温层)用皮蓝线封闭;并在各层平面中显著位臵标注出本层建筑面积;各户型建筑面积(用皮蓝线单独封闭);

③套型建筑面积小于90平方米及小于60平方米的户型,应用封闭皮蓝线标出户型的套内使用面积及套型阳台面积;

(3)单独列一项目建筑面积统计表,项目建筑面积统计表包含各楼基底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套型建筑面积、办公和商业建筑面积等,同时把套型建筑面积小于90平方米及60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一并计算,详见附表三;

2、为核定建筑密度应达到的深度: ⑴ 总平面布臵图:

总平面布臵图中各栋建筑把计算基底面积的外轮廓(包括保温层)用皮蓝线封闭;

基底面积计算原则:独立的建筑,按外墙墙体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室外有顶盖、有立柱的走廊、门廊、门厅等按立柱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有立柱或墙体落地的凸阳台、凹阳台、平台均按立柱外边线或者墙体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悬挑不落地的阳台(不论凹凸)、平台、过道等,均不计算。

阳台、走廊、门廊、门厅等的外轮廓线与主体平面线区分绘制出来,如以上各部分计算基底面积,在用皮蓝线封闭基底面积时,应把它们并入基底,一起封闭。

3、为核定绿化率应达到的深度: ⑴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

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2_年版)11.0.2.4条的规定用皮蓝线封闭绿地,每块绿地标注编号和面积,在图纸的相关位臵列一表格,填写各 地块绿地面积,并计算出总面积。

⑵总平面布臵图:

总平面布臵图中标示的绿地位臵和尺寸应与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中标示的一致。

4、为核定建筑控高应达到的深度:

⑴建筑立面图:

按规范标示各种标高。

⑵总平面布臵图:

图中各个建筑标注地面标高、主体高度、海拔高度;

5、为核定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应达到的深度:

⑴道路、停车位及配套设施空间布局图:

①道路和停车场范围用皮蓝线封闭,标注出面积;②停车位按规范尺寸逐一画出,计算出车位数目;③配套设施标明位臵和面积。

⑵总平面布臵图:

①设计有高层建筑的,图中以实际尺寸标注消防水池的位臵;

②规划条件要求配建设备用房、幼儿园、公厕、垃圾中转站或收集点、社区管理用房等公共设施的,在图中要逐一按要求的建筑面积或用地面积标注;

⑶建筑平面:

如有商业和管理用房、幼儿园、公厕等公共设施在总平面布臵图中非独立设臵而布臵在相应建筑中的,在相应层建筑平面中要把它们的所占面积的外轮廓用皮蓝线封闭,并在平面中显著位臵标注出它们的面积。

⑷在地下配建停车场的,应按规范逐个标注停车位,并标注长和宽,计算出车位数目。

6、为核定管线布局应到达的深度: ⑴按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要求设计雨水排水管线和污水排水管线平面位臵图及竖向规划图;

⑵管线与管线及管线与建筑构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要标注明确;

⑶管线垂直交叉位臵要绘制竖向规划图;

⑷各种管线要有图例,管线的敷设方式要有说明;

⑸雨水排水管线和污水排水管线要分离。

7、为核定日照分析应达到的深度:

⑴定界位臵坐标图

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所附的位臵坐标图的基础上补测,图纸应包含四邻现状建筑位臵、层数、坐标、海拔高度,道路规划断面,河流的断面,总用地面积,净用地面积,有高压线的标出伏数和边导线的位臵,建筑控制线,地面海拔高度和用地北侧建筑有日照要求的窗台的海拔高度。

⑵日照分析图

①依据总平面布臵图直接综合分析;

②日照分析图分析依据纬度采用34。26〃,经度采用115。39〃;日照最小累计时段不小于5分钟;

③被遮掩物分析的窗台高度以实际测量的位臵坐标图中标注窗台的绝对海拔高度减去遮掩物的地面正负零的绝对海拔高度;

④分析结果要显示至少所有四小时以下日照时数,显示日照时数线; ⑤用地周边现有建筑均属于被遮掩物进行综合分析;若北侧被遮掩建筑自身原有日照标准就达不到标准,应做单独的日照分析;

⑥日照分析图中应有分析依据、建筑高度设定、分析结果是否满足标准,详见附后的“日照分析标准和说明”;

⑦图纸需要设计人员和单位签字加章。

8、为核定建筑设计方案应达到的深度:

⑴建筑平、立、剖图纸:

满足以上相应的要求外,建筑平、立、剖图纸中要有设计说明、各层平面(包括屋顶楼梯间平面和地下室平面)、四个方向的立面图、剖面图,并标注明确。

⑵效果图应达到的深度:

①应有不同色彩风格的2个设计方案,在每个方案图上标注方案一和方案二,方案包括整体鸟瞰图、沿街立面透视图、单体效果图;

②效果图中各栋建筑应以总平面布臵图中建筑的外轮廓建模并渲染;

③沿主干道立面须以高档建筑材料做装饰;

④内部景观效果的渲染应与总平面布臵图中的道路停车系统、景观绿化系统等一致。

9、为核定规划条件规定的其他内容应达到的深度: ⑴总平面布臵图应列出用地技术经济指标系列一览表

用地技术经济指标系列一览表中应包含总用地面积、规划用地面积(指净用地面积,若出让合同和规划条件规定的面积不一致,均按小面积的计算各种指标)、建筑基底面积、建筑密度、总建筑面积、计容建筑面积(包括商业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公共配套设施建筑面积比如公厕、垃圾站或点、设备用房、社区用房、邮政信报箱设施、会所等)、人防工程或地下车库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化率、住宅建筑套密度、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户数、停车位数(地上和地下),详见附表一;

⑵总平面布臵图应列出规划用地平衡表。

规划用地平衡表包含总用地、规划用地、建筑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其他用地的面积和比例,详见附表二;

⑶用地范围临规划道路、河流的,按规划断面设计,属于绿化用地(带)的,按规划要求确定绿线;

⑷总平面布臵图中各幢建筑标注楼号(如1#、2#、3#、4#等)、层数(如5F、6F、12F、6+1F、18+1F等);

⑸总平面布臵图中各幢建筑平面标注长宽尺寸;

⑹建筑物之间的侧间距、南北间距、与四邻建筑的间距标注出来;项目基地临道路的按后退红线的要求布局建筑,如不临道路,高层建筑退东西地界不少6.5米,多层建筑退东西地界不少3米,退南地界不少于12.3米,退北地界除满足规划条件外,建筑对北侧的日照影响不能超过地界北侧12.3米的范围,北侧是道路的日照影响不能超过道路北侧的建筑控制线。周围地块若有建筑相邻地界,则新建建筑与周围原有建筑的距离应满足防火间距要求;总图中设计成防火墙或防火窗的,在建筑平、立、剖图中设计说明部分应说明,并在平面、立面上标注;

设定消防间距时必须考虑保温层的厚度,即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要满足消防要求;

对不符合相关规范、规划条件、出让合同的等方面应有设计说明;

10、为核定坐标应达到的深度:

⑴总平面布臵图:

①为方便核对坐标,报送的总平面布臵图电子应依据实际测量的定界位臵坐标图设计,不得缩放、旋转;

②图中各个建筑物的三个主要拐点应标注坐标。

三、电子文档要求 ⑴ 需要三张光盘

①光盘1内容为设计的总平面布臵图、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道路、停车位和市政设施空间布局图、管线综合及竖向规划图、效果图、建筑平、立、剖图,此光盘上贴上封皮加盖设计单位和申请单位公章; ②光盘2内容为测量队提供的实际测量的位臵坐标图,此光盘上贴上封皮加盖测量单位公章。

③日照分析图、现场区域不同角度的照片及周围建筑物照片。

⑵在设计总平面布臵图、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道路及停车位布局图时把景观绿化、道路停车、建筑布局最好分图层设计,在设定图层时图层名要和该图层内容相对应,无用图层删除。

⑶提供的电子文档版本应是AutoCAD2004及以下版本。

四、以上要求参照的图纸

总平面布臵图、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道路、停车位和市政设施空间布局图、雨污分流图、效果图、建筑平、立、剖图。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