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镇江到南京博物院路线

镇江到南京博物院路线



第一篇:镇江到南京博物院路线

南京博物院

驾车:

7)沿镇荣公路行驶4.5公里,直行进入X103

8)沿X103行驶530米,直行

9)继续沿X103行驶1.4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扬溧高速公路 10)沿扬溧高速公路行驶2.5公里,在小金河桥朝南京/上海/G42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丹徒枢纽

11)沿丹徒枢纽行驶1.6公里,在丹徒枢纽右前方转弯进入沪蓉高速公路

1、沿沪蓉高速公路行驶48.5公里,在百水河大桥朝南京市区/中山门/中山陵/马群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沪宁连接线

2、沿沪宁连接线行驶720米,过马群枢纽直行

南京市内驾车方案

1)继续沿沪宁连接线行驶7.3公里,朝中山东路方向,稍向右转

2)继续沿沪宁连接线行驶370米,直行进入中山东路 3)沿中山东路行驶20米,右转

4)行驶20米,到达终点

公交:

2号线明故宫站下

注:身份证免费

第二篇: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调研报告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馆,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全国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全国重点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二期已完工,改扩建后的南博,形成“一院六馆”的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

遗馆、民国馆。

参观南京博物院,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国的文物历史,透过这些文物了解我国的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了解古人的生活。看了这些文物,让我们汹涌澎湃,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勤劳,也让我们顿悟,有所收获,静静沉下心来,变得不浮躁、不浮夸,脚踏实地的想做一些事,想放慢速度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来完成一件事。如今,这种对艺术、对生活美的追求,仍然延续,艺术学院重视每一种艺术的表达,如陶瓷、古典舞、音乐、雕刻、绘画、建筑等等,在各个领域继续开拓。学校开展的课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选择,为了考上名校,我们会选择这所学校所要求范围内的其

中一项。

由于时间的限制,没能好好看完所

有的展馆,但是其中的一个展馆让我觉得很特别,就是江苏民俗馆,展示了许多江苏地区的人民风俗,身为一个江苏人,我居然觉得很新奇。这种新奇一方面说明了展馆的设计以及取材很吸引人,也说明了江苏的风俗很有特色,不过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它们对我很陌生,我不曾了解过它们。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社会节奏的加快,感觉生活也过的特别快,回顾过去的几年,都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回忆,过年或者各种节假日的假期,都觉得没什么特别,就是跟平常的休息日一样,我想这一点该值得我们思考,现在我们只把端午,清明和中秋这些节日当作是在家休息上网,逛街吃饭休闲娱乐时间,却没有做过有关于节日任何事情,过节氛围全都不在,或许每年要吃吃各种冰淇淋月饼、不同传统的粽子和拿多少压岁钱才能引起我们的一点兴趣。如果这种现状再这么持续下去,过个多少年,或许完全没人想起这些风俗。相反,韩国这个土地面积不及我国四分之一大的国家,却先我们一步申请了端午节的文化遗产,先不说端午节是我国的文化遗产,就韩国重视传统文化节日这一点,就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应该多多宣扬我们的文化特色,让我们的文化节日源远流长,以后过节不会那么枯燥。

图片欣赏:

第三篇:游南京博物院有感

游南京博物院有感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院,它坐落于中山门旁,宽广的13万占地面积令我叹为观止,大门上的飞檐似乎有上天之势,飞马石雕透露出英姿飒爽,渴望自由的神态。仅仅是正门,南博恢弘的气势就让令人有许些怯步。

南京是六朝古都,文物繁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之地。我好歹也是半个南京人,却从未细细端详过这静静安置在南京的建筑,人们总是在忙忙碌碌,总是马不停蹄地向前看,似乎鲜有人回头看一看历史的脚步,时光的变迁。

青石板路随着温度的骤降变得冷冰冰,从脚下传来的阵阵寒意仿佛在时刻提醒我这里与并不是有腾腾热气的家、不是有朗朗书声的学校,而是那些经历了上百年岁月、出自地下的阴潮古物的归属地。厚重的历史感随着脚步逼近,有寒气,也有慢慢老去的金属气息。

仿佛时光倒流重回历史一般,看到那些出土的文物,看到古人用的瓦罐,看到古代妃子用的金饰,看到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我不禁点头称赞。镇院之宝乾隆的瓶子、奢华尊贵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更是珍贵到无已复制,代笔了文化历史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古人的智慧和飞跃时光的创造力。这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历史知识的宝库,带给我无限暇想,历朝历代的文物精品、工艺精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古代的灿烂文化,千百年岁月的沧桑遮掩不住它夺目的光华,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能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即使是冬天,也有郁郁葱葱的常青树,绿叶后隐隐约约的红墙青瓦、棱角分明的飞檐,无不在向我们诉说一个个来自遥远古代的故事。南京博物馆是一种情节,也是保留历史的圣殿。

第四篇:观南京博物院水墨画有感

观南京博物院水墨画有感

22120809

教师院

刘蓉

联系方式:*** 一直以来没有机会近距离的看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画展,直到五一小长假,我去了一趟南京博物院,虽然与画隔了一层玻璃,我还是受到了深深地震撼。

在看这次画展之前,我一直以为水墨画只能是黑色的,当时看见了多幅色彩鲜艳的花鸟图,心里就在疑问,是否真的属于水墨画。回来后,我特意百度了一下,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代表,也就是狭义的“国画”,并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画,色彩缤纷,后者有时也称为彩墨画。

水墨画是中国汉族特色较强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借助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毛笔、宣纸和墨),表现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绘画。其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工具材料上来说,水墨画具有水乳交融,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

中国水墨画的特点是:近处写实,远处抽象,色彩单调,意境丰富,从旁边这幅图得到了很好地体现。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泛舟的两个人、耸立的楼阁以及翻滚的江水,而远处的风景只能依稀看出船的轮廓,通过留白勾勒出云雾缭绕的山,恍若仙境。作者将山水之灵气、艺术之魅力,神奇地传写于林麓烟霏、洲渚掩映、峰峦晦明的江南景色之中,时而笔迹细致,时而泼墨大胆,将这美好的大好河山的秀丽景色神奇地收无限于尺寸之间,并在技巧上富有创造性。虽然画面只展现了这一角,却留给观赏的人无尽的遐想。

大自然中所蕴含的无限生机,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的源泉。水墨画禀爱自然,它将山石、树木、云水、阴阳给予充分的体现。把晴雨、寒暑、朝昏、昼夜、晦冥用情用意表达,实属精湛。水墨画有着几千年文化与积垫,它以水墨为主,在宣纸上自然渗化,墨分五色,使得画面美轮美奂。一幅好的水墨画,不仅有传神写意的景物表现,还有章法、构图、诗词、书法、印章,使得水墨画妙趣横生,意味悠远,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也是人类灵魂自由休憩的伊甸园。这些元素形成了中国绘画独特的审美价值。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东方绘画史上独领风骚,站在世界文化之巅峰。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墨画与世界审美观相融合,以“水墨画”为基底,在其上敷色、点染,水墨交融,彩墨的结合,使画面更现代、更加丰富明快,形成了新时代的中国画,鲜亮和不凡。

右侧为清代花鸟册中我最喜欢的一幅。不是因为他画的是我喜欢的花,而是因为,与其它画不同的是,这幅画不仅有植物,还多了动物,一只可爱的小蚂蚱。

这幅画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种不知名的花朵,以至于它叶子上的脉络、叶片边缘处的锯齿状的刺我都可以看得很清楚;而且这幅图展现的花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丝毫没有浓妆艳抹的俗气,真实自然。这幅画的点睛之处便是这只小蚂蚱,它黄褐色的身体着实引人注目,也丰富了这幅画的色彩,同时,它让死气腾腾的画面一下子活了起来,人们在欣赏这幅画时,仿佛可以想象到这只蚂蚱在花上蹦来蹦去,蹦来蹦去,搞得花朵随着他的跳动而翩翩起舞的画面,真可谓余韵十足、饶有趣味。

… …

有人说过,在绘画的创作过程中,运用色彩越多,工序就越繁杂,越无助于画家抒情写意。因此,从明心见性、表情达意的角度而言,多一种色彩即多一层阻隔,水墨来的直接、来的纯粹、来的透脱、来的酣畅、来的淋漓尽致。所以古人才说“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看完这次画展,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水墨画真的是古人的创造之举,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不愧是我国的国画。

在观赏水墨画的时候,我感觉我的思绪被伟悍重叠的远山呼唤,我的心灵被奔流不息的近水感染,从而使我的思维得以拓展,让我的想象展开翅膀在无限的空间中自由地翱翔,舒展… …

第五篇:参观南京博物院有感

参观南京博物院有感

今天我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在这个古色古香的地方我感受到了文化艺术与大自然的魅力。

穿过一片绿荫向前,来到了艺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傅抱石先生的画作,它们是那么栩栩如生,让我忍不住驻足观赏,再往里走是文渊广场,那清澈的流水似流逝的时光,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过去的事。

随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辽代风格的建筑,这便是历史馆。初入历史馆内,远古印象,史前神韵,新时期时代的文化遗存,琳琅满目的展品,出现在我的眼前,距今8000-4000年的陶器,玉器,数量令人震撼,目不暇接„„这里陈列着新石器苏州草鞋山,南京北阴阳营,常州圩墩,琢玉通灵,古文化的魅力尽在眼前。

来到博物馆深处,这里陈列着广为国内外游客所称赞文物:盱眙出土的战国金兽,它就像一块磁铁,让我的目光无法从它的身上转移。它曲腰团身,伏在地上,张牙露齿,神态警觉,眼睛炯炯有神。我闭上眼睛,在想象中见她两眼射出寒光,吼声震天,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不仅仅刻画出了它的模样,而且还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它的灵魂;徐州和扬州东汉诸侯王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广陵王玺”金印;“竹林七贤及荣启期”砖刻壁画;南京祖堂山南唐二陵的陶舞俑等。其中最令我们难忘的是出土于扬州市邗江区甘泉山的“广陵王玺”金印,它别具一格、造型独特,金印方形,印钮为龟形,印文为阴刻“广陵王玺”四字,布局疏密有致,行笔直中有曲,使全印非常饱满,流畅和谐。龟钮铸造比一般龟钮精工完美,背部雕以蜂窝状回字形图案,边缘及四足饰以圆珠纹,龟四足撑地,龟颈半伸半缩,形象可爱,实为汉印中的精品。

博物馆的地下一楼是非遗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传承人和相关资料都在那里呈现,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看着看着,我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在不知不觉中放慢了脚步,用心去细细地观赏每一件工艺品。时光在飞快地流逝,但我却浑然不觉,当我参观过所有的古物后深吸一口气,不由自主地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在那一刻我的身心远离了城市的喧噪,感受了古文化的宁静和深邃,用一颗平静的心来享受那一切,真的很美好。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3/257550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